2沿着黄河与长江第1课时
地理《长江黄河》教案
地理《长江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2.学会分析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河流的开发与治理。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
六、教学过程:1.长江(1)概况: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最终注入东海。
长度:全长6300千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
水量: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
流域面积: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0%。
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
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上游:源头——宜昌,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中游:宜昌——湖口,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湖口——入海口,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江海相连,航运便利。
(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巨大的水能: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长江的能蕰藏量在世界仅次于刚果河、亚马孙河。
水能丰富的原因:地形起伏大、落差大,降水丰沛、流量大。
长江干流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其中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长江上游段落差达6000米以上,占长江总落差90%)(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到湖北宜昌,依次由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组成,全长204千米。
河谷特征是峡谷与宽谷相间排列。
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形成一个纵横广阔的水运网。
如此优越的天然航道,在世界大河中也是不多见的。
《第五单元母亲河活动黄河与长江》教案
-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环保意识。
-体会我国大江大河的壮丽景观,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4.教材内容:
-黄河与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主要支流、流经省份等基本信息。
-黄河与长江在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举例:
-在讲解空间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地图,指出黄河与长江流经的省份,并通过比较两条河流的流域范围,让学生理解其空间分布特点。
-在讲解河流保护与开发措施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等实际项目,使学生了解工程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在提升对比分析能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保护等方面,比较黄河与长江的异同,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提高分析能力。
-黄河与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生பைடு நூலகம்特点。
-黄河与长江的保护与开发措施。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提升地理空间观念,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从空间角度认识和理解黄河与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培养地理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比分析等方法,探究黄河与长江的自然环境、生态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五单元母亲河活动黄河与长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水系,比如小溪、河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黄河与长江的奥秘。
第五单元黄河与长江(教案)
举例解释:
-通过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使学生明确黄河与长江的地理位置,掌握其流经省份、主要支流及流域特点,理解这两大河流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强调黄河与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析各河段的特点,如黄河上游的峡谷地貌、中游的泥沙淤积、下游的泛滥问题等,以及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中游的航运价值、下游的河口三角洲等。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来解释黄河与长江的地理特点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河流在我国地理、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部分内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黄河与长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河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黄河与长江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黄河与长江的基本概念。黄河与长江是我国两大主要河流,它们在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及流域特点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它们在我国地理、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4.增强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增强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5.培养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对河流相关现象进行探讨,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Biblioteka 重点1.教学重点-黄河与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及流域特点。
-黄河与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点。
《长江和黄河l》课件
植树造林、种草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 ,增加地表植被覆盖,提高土壤保持 能力。
治理水土流失
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 法,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土地资 源。
水污染防治和治理
总结词
水污染防治和治理是长江与黄河环境 保护的重要任务,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来减少水体污染、改善水质。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长江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河和刚果 03 河,水能资源丰富,在中国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
地位。
长江的流域和水系
01 长江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 积的18.8%,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之一。
02 长江水系复杂,支流众多,流域内气候多样,雨 量丰沛,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02 长江干流先后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等 支流汇入,形成了庞大的水系网络。
03 旅游业开发
利用河流沿岸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 旅游业,促进经济多元化。
跨流域调水和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跨流域调水工程可调节水资源分布, 缓解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生态环境影响
调水工程可能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 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需加强生态保 护和修复工作。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提高污水治理效果。
控制污染物排放
严格控制工业、农业、生活等各类污 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 社会各方参与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 。
05
长江与黄河的未来发展
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01 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和黄河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流,具 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沿着黄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沿着黄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源头、流程等。
通过了解黄河,掌握认识河流的一般方法,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知道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通过图片、视频的欣赏,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识图,初步认识黄河的流程等,激发热爱黄河的热情。
教学难点能看懂景观地图,在上面找出黄河的相关特征。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世界河流分布图”同学们,你们能找到“世界河流分布图”其中中国的河流吗?学生回答并指出黄河与长江这些大河养育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我国的黄河和长江更是在几千年里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她们是我们的母亲河。
揭示课题:沿着黄河二、交流信息,探究学习方法。
1.课堂上的小调查。
谁亲眼看见过黄河?谁在影视剧中看到过较典型的黄河视频?谁在书报上看到过黄河的图片?谁听说过黄河?2.交流眼中的、耳中的、心中的黄河。
老师播放一段关于黄河的视频,交流你们所知道的,所收集的黄河的资料。
生自由发言。
三、看图识黄河1.了解黄河的流程概况。
(1)(课件展示黄河)这就是黄河。
请同学们看书,拿出笔在黄河流域图上沿着黄河流经的路线描一描,一边描,一边想:黄河发源于什么地方?途径哪些省、自治区,最后注入到什么地方?全长多少?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描完后,和大屏幕上的黄河对一对,看看自己描正确没有(2)全班交流黄河的流程概况。
2.了解黄河在三级阶梯上的分布情况看看这幅图中能发现些什么?交流发现:水的颜色越来越黄,黄河的形状弯弯曲曲的(几字形),流经3级阶梯(高原与平原)等。
四、总结提升,课程延伸。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黄河有了什么样的认识?2.小结:这就是我们的黄河,一条拥有着灿烂文明的河流。
第二节长江与黄河教案
第二节长江与黄河教案第二节长江识记:长江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湖泊、水电站等基本知识。
理解:长江水力资源的分布规律。
课外活动:收集有关三峡水电枢纽资料,办一期黑板报,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练习题:1、填空:长江发源于______高原的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海,全长_______千米,年径流量____亿立方米,流域面积_______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选择题:下列河流中,比长江还长的有:()A、尼罗河B、伏尔加河C、多瑙河D、亚马孙河下列河流中,比长江年径流量还要大的河流有:()A、尼罗河B、密西西比河C、刚果河D、亚马孙河3、读图、填图题:A、在图一上填出长江干流依次流过的1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并指出干流流经的三大地形区的名称及流经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名称。
B、在图二上标出A—G 7大支流的名称及H、I两大湖泊的名称。
C、在图一、图二上都标记宜昌、宜宾和湖口的位置。
D、在图一、图二上都标记葛洲坝、三峡水电站的位置。
4、计算分析题:看教材第72页“读图”部分的内容。
5、绘图题:课外,自己在空白“中国政区图”里,绘制一幅“长江水系图”。
附注: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为:青、藏、川、渝、湘、鄂、赣、皖、苏、沪流经三大地形区、切穿两大山脉、流经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第二课时:长江开发与治理教学目的:1、了解长江水能和航运价值的开发,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的位置。
2、学会根据落差与流经地形区分析长江水能资源分布,据长江中游干支流分布特点、结合流域的降水特点分析长江防洪为什么在中游。
教学重点:长江水能分布与开发、巨大的航运价值分析。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教学用具:长江流域示意图教学过程:二、巨大的水能:干支流水能蕴藏量达2.6亿KW(全国6.8亿KW)、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水能占全国的一半。
水能主要分布在:A、源头—宜宾段—主要峡谷有虎跳峡处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的转折,是长江水能最集中的河段,占全河落差的92%B、三峡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处于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转折、切穿巫山而形成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它正好在长江干流“L”与“W”的结合部。
辽海版五年上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2.沿着黄河与长江1-2
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与长江哺育了大部分的中华儿女,是祖国的两条母亲河。
2、认识祖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景观。
3、初步学会判读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形从东到西地势呈阶梯状上升的特征。
4、感受中国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形成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与长江哺育了大部分的中华儿女,是祖国的两条母亲河。
教学难点认识祖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景观。
教学资源及教具中国地形图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情导入二、阅读探究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大河吗?(长江、黄河、珠江、其他)那么水为什么从西向东流?这些大河都是从哪里流到哪里?阅读教科书第56、57页内容,为什么水都是从西向东流的?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①在中国地形图的陆地部分,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就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②识图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西部棕色地区、中部黄色地区、东部绿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自主阅读和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报三、识图练习四、拓展学习③结合教科书的中国地图,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④引发思考:我国的大江大河为什么大多自西向东流?学生会依据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理解这个问题。
⑤教师小结:“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
”“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通过中国地形图上颜色的区别来指图,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各从哪里到哪里。
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要注意结合识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加以认识。
(1)继续阅读教科书中的图文。
(2)学生结合结合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黄河与长江-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黄河与长江-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2.学会演唱“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3.学会使用合适的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4.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提高课堂参与度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演唱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2.难点:使用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三、教学过程1. 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黑板上写出“黄河”和“长江”字样,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两个河流的了解。
讲解一下黄河和长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人民的重要意义。
2. 学唱“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1.分别播放“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
2.请学生跟着音频分别唱一遍“黄河天路”和“长江之歌”。
3.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轮流练习并表演唱歌,可以在课堂末尾进行表演。
3. 使用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1.讲解简谱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记忆;2.向学生展示几段简单的旋律,带领学生使用简谱表示旋律,并指导学生合理挑选简谱的音符。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1.教师将身体语言、表情、声音的方向、力度等音乐表演技巧分别进行讲解;2.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音乐表演,可放视频让学生或整体进行欣赏和模仿。
四、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完成简单歌曲的演唱和旋律表示;2.学生使用身体语言、表情、声音等音乐表演技巧进行表演;3.整体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和课堂表现;五、教学反思1.参考自然景观或历史文化为课程设计出题的方式是一种很好的方法;2.学生对于部分简谱的表达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反复演练和讲解;3.在讲解音乐表演技巧及其具体呈现的时候需要很细致。
3-2长江黄河(第一课时)07[1].3.30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感受长江、黄河、黄山等祖国名山大川的美丽风光,激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学生收集交流有关黄河的传说故事,初步了解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3、学生能按要求收集有关我国名川大山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初步培养学生简要概括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收有关长江、黄河、黄山等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河壮美。
这是黄山,我们先来一睹黄山的风采吧!(播放黄山录像)二、感知名山,感受祖国名山之美(一)走近黄山,感受黄山之美。
1、欣赏黄山录像。
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黄山的风光。
4、小结:黄山真美啊!难怪明朝的徐霞客游览之后不禁这样写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二)感知其他名山。
学生交流祖国其他名山的风关。
过渡:这么多的山,这是数都数不过来啊!说到山,就不由得想到水,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我国第一大河的风采吧!(播放长江录像)三、感知大川,感受祖国大川之美。
(一)走近长江,感受长江之美。
1、欣赏长江录像,谈谈在自己面前流淌的是一条怎样的河。
2、小组交流有关长江的风光。
3、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长江风光。
4、小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正如《长江之歌》中所唱: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她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她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她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过渡: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有一条母亲河是谁?你知道吗?对,她就是黄河,我们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请看录像(播放黄河录像)。
(二)、走近黄河,感受黄河之美。
1、欣赏录像,交流初步的印象。
2、领略壶口瀑布的壮美。
(1)图片介绍。
(2)出示诗“黄河天下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
”学生朗诵。
过渡:黄河不仅壮观、气势磅礴,黄河的传说也是十分动人的。
小学体育与健康游戏:黄河、长江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游戏:黄河、长江教案引言:体育与健康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
其中,游戏作为一种有趣、互动性强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
本文将介绍两种小学体育与健康游戏教案,分别以黄河和长江为主题,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两大河流,并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一、黄河教案1. 目标: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地理常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2. 活动安排:a)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位领导者。
b)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代表一个船队,在黄河上航行,沿途遇到的问题需通过团队合作解决。
游戏中设置多个关卡,每个关卡需要回答一道与黄河相关的问题。
c) 关卡设置:- 第一关:黄河源头问题:黄河的起源在哪里?回答:年宕青海岄恰,新洟甘肃医藏区。
- 第二关:黄河河段问题:黄河总长多少公里?回答:流经中国5214公里。
- 第三关:黄河流域问题:黄河流域人口多吗?回答:黄河流域约有1亿人口。
d) 游戏结束:第一个完成所有关卡的小组为胜利组,领导者将代表该组为胜利发表感言,并展示对黄河的认识和理解。
二、长江教案1. 目标:了解长江的地理特点、生态保护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2. 活动安排:a)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位负责人。
b)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代表一支长江守护队,守护长江的生态环境。
游戏中设置多个任务,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并收集积分。
c) 任务设置:- 任务一:清理长江岸边的垃圾要求:小组成员用指定时间清理长江岸边的垃圾,并记录收集到的垃圾种类和数量。
- 任务二:保护长江的动物要求:小组成员设计一个标语或画面,宣传保护长江的动物,展示给其他小组。
- 任务三:了解长江的历史要求:小组分工合作,了解长江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并通过小品、歌曲等方式展示给其他小组。
3.2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第1课时(课件ppt)
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
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a亡的噩耗。她痛
哭城下,三天三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 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
精品
巩固提升
长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长城更是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
A
第三单元第二课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a
第一课时
品德与社会浙教版 三年级下
精品
导入新知
同学们,在上一课,我们了解我国是一个地域辽 阔的国家,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我们D国
家不但地域辽阔,而且山河也十分壮美。A其中黄河、 长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长a城被誉为世界七大
奇迹之一,黄山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这一课, 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长江长城、黄山黄 河。”
广东8个省自治区。
精品
新知讲解
(2)分析长江环保情况 回顾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江水,你会发现什么?
D
A
a
上游河水清澈,中下游变黄。
精品
新知讲解
长江水流中上游历来是清澈
如镜,即使下游也是一江碧水。
D
但20世纪5年代后期,由于长江
A
两岸森林等植被被严重破坏,水
a
土流失严重,长江已经是一江浑
水,长江年入海沙量4.68亿吨。
泥沙主要来源于宜昌以上的上游
地区。
精品
新知讲解
面对长江的这一情况,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D
1998年,我国政府确定了治理长江A水患的 三十二字方针:“封山植树,退耕a还林,退田还
湖,平垸泄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堤坝, 疏浚河道。”借以保护长江的生态环境。
沿着长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沿着长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的概况,知道长江的源头、流经的省市自治区,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2、了解长江流域的文化,从而产生对长江的热爱。
3、通过学习感受到长江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而产生对母亲河——长江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长江的流经省份、流域范围。
教学难点了解长江上的重点工程、既发挥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江的视频教法、学法资料调查法、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长江的视频,让学生从整体感受长江的美丽,告诉他们,千百年来,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
板书课题。
二、了解长江的概况。
1、寻找长江的源头阅读64页第一段,讨论: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交流汇报2、长江流经哪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先在地图上查找长江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并用蓝色的笔在地图上标明;再把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长江从西至东的流向进行排列,写在白纸上。
(2)学生反馈:请每组派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且边看图边说出流经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简单小结,并用多媒体出示歌谣,采取“速记比赛”记住歌谣。
3、了解长江蕴藏的巨大水能和航运能力(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长江上的重点工程。
(都江堰、二滩电站、葛洲坝、三峡工程,以及长江上的桥梁、航运状况等)(2)教师播放课件,感受长江的美。
三、感谢长江,热爱长江课件展示:长江流经的省市如今的繁荣、发展、美丽、富饶的图片。
看到这一切,你想对长江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四、播放《长江之歌》,总结全文。
让我们一起歌唱《长江之歌》来表达此时此刻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热爱之情吧!板书设计沿着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流经17个省水利工程:都江堰葛洲坝三峡工程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距离。
为了拉近这种距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多次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力求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习的内容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感受长江的美丽和壮观。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黄河与长江教案
-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长江与黄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文化。
-提高环保意识,关注河流保护与开发问题,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增进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室布置:
-在教室前方设置多媒体展示区,方便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根据需要,将学生座位布置成小组讨论的形式,以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设置实验操作区,确保实验过程中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观察和操作。
-张贴与长江、黄河相关的海报或知识卡片,营造学习氛围。
5.其他准备:
-教师提前熟悉教材内容,对重点、难点进行梳理,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在新课呈现环节,我清晰地讲解了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特点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及时进行订正和讲解,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于,学生已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我国的基本地理知识,对河流的概念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长江与黄河的地理意义和文化价值,从而强化对国土的认知及对中华文明的了解。
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感知能力:掌握长江与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及特点,形成对两大水系的直观认识。
-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长江与黄河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黄河与长江教案
黄河与长江教案教案标题:黄河与长江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与长江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了解它们对中国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性。
2. 掌握黄河与长江的基本地理特征,包括流域范围、主要支流、流经的省份等。
3. 理解黄河与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1. 黄河的基本情况a. 介绍黄河的位置和流域范围。
b. 介绍黄河的主要支流和流经的省份。
c. 分析黄河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
2. 长江的基本情况a. 介绍长江的位置和流域范围。
b. 介绍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流经的省份。
c. 分析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
3. 黄河与长江的比较a. 对比黄河与长江的地理特征,包括长度、流域面积等。
b. 对比黄河与长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地图等展示黄河与长江的位置,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以PPT等形式介绍黄河与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流域范围、主要支流、流经的省份等。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黄河与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5. 教师总结:对黄河与长江的比较进行总结,强调它们对中国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6. 练习与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黄河与长江的理解程度。
可以采用问答、填空或写作等形式。
教学资源:1. PP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2. 黄河与长江的地图、图片等3. 练习题及答案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黄河与长江流经的地区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黄河与长江的历史、文化和环境保护的最新进展。
3.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和解决黄河与长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问题。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练习题的成绩评定。
3. 学生小组展示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黄河与长江哺育了大部分的中华儿女,是祖国的两条母亲河。
教学难点
认识祖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景观。
教学资源及教具
中国地形图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二、阅读探究
三、识图练习
四、拓展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大河吗?(长江、黄河、珠江、其他)
通过中国地形图上颜色的区别来指图,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各从哪里到哪里。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要注意结合识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加以认识。
(1)继续阅读教科书中的图文。
(2)学生结合结合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属于什么地形区?
根据自主阅读和课前查阅的资着黄河与长江
第1课时
单位
安平学校
教者
孙彩霞
班级
五年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与长江哺育了大部分的中华儿女,是祖国的两条母亲河。2、认识祖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景观。3、初步学会判读中国地形图,了解我国地形从东到西地势呈阶梯状上升的特征。4、感受中国千差万别的地表形态,形成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③结合教科书的中国地图,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④引发思考:我国的大江大河为什么大多自西向东流?学生会依据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理解这个问题。
⑤教师小结:“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那么水为什么从西向东流?这些大河都是从哪里流到哪里?
阅读教科书第56、57页内容,为什么水都是从西向东流的?
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在中国地形图的陆地部分,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就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②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西部棕色地区、中部黄色地区、东部绿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各有什么特点。
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小组讨论并全班进行汇报。
板书设计
2、沿着黄河与长江
水为什么从西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