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四川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全解全析

合集下载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学试题解析

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学试题解析

兴奋时 , 局部 电流和神经兴奋 的传 导方 向( 弯箭头表 示
膜内、 外局部 电流的流动方 向, 直箭 头表示兴奋传 导方 向) 其 中正确的是 ,
+ + + + + + l
这样两侧都 能形成 了局部 电流。该 电流在膜外 由未兴 奋部位流向兴奋部 位“ ” , s 点 在膜 内则 由兴奋部位 “ ” s
点流 向未兴奋 部位 ( s 点两侧 的部 位 ) 从 而形成 了 “” , 局部 电流 回路。这种局部 电流又刺激刺 相邻的未兴奋 部位发生上述 同样 的 电位变化 , 又产 生局部 电流 。如
;:
1 _ F
++++++


1 _ F
r 、 r 、 二 二 = 二 二二 二 二 ± ± ± ± ± 二 二 二 二 二 = 二 二

— —
】r ,
+ + + + + + + + 一 一 ~ 一 一 + + + + + + + +
—— - S — — ] —] — -
两侧 同时传导 , 是双 向的, 以综合 以上 叙述 , 所 应选 择
B .
—’ ▲—、
C项。参考答案 : C
= ===:二==±±±±±二=二= 二二二=
+ + + +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 + + +
此依次进行 下去 , 兴奋又 不断地 依次恢 复原先的 电位。 兴奋就是按照这样 的方式 沿着 神经纤 维 向前 传导 的。
这样可知 , 当神经纤 上“ ” s 受到刺激维 时 , 兴奋就会 向

— — — — — — —
B 达到 k 时种群增 长率为零 . 值 c 种群增 长受 自身密度的影响 .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两层信息素更新策略:
第1层:原有信息素的挥发 ij(t n) (1 ) ij (t ) 第2层:借鉴奖惩蚁群算法思想,在完成每次循环进行信息素挥发后,根据蚂蚁所建 立路径的长短,进行排序,只有前w只建立短路径的蚂蚁被挑选出来进行奖励,其 他 (m-w )只建立路径的蚂蚁进行惩罚。
min ij (0) max
Q ij (0) d ij 0
if i j else
本文算法改进——研究过程(2)
2:路径选择策略的改进
相关文献表明,自然蚂蚁无视觉能力,无法感知距离的远近,在节点选择 时,仅能依靠信息素浓度。为更好的模拟自然蚂蚁,本文改进算法在选择 下一个城市时不再考虑距离因素,仅考虑信息素浓度。同时为有效的提高 优化速度,降低局部最优解停滞的可能性,本文采用伪随机性选择策略,并在 搜索过程中动态地调整确定性选择的概率。即蚂蚁 在 t时刻有城市 i 到城 市 j 的转移概率由下式确定:
1.1蚁群算法概况、发展以及应用
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又 称蚂蚁算法,是一种用来在图中寻找优化路径的 机率型算法。它由Marco Dorigo于1992年在他的 博士论文中提出,其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 过程中发现路径的行为。 该算法还被用于求解Job-Shop调度问题、二 次指派问题以及多维背包问题等,显示了其适用 于组合优化类问题求解的优越特征。
MATLAB仿真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 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 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 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 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 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 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 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 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初一下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长2. 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分界线:1)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

2)亚洲和非洲:苏伊土运河为界。

3)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为界。

3. 亚洲的地理理分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4. 东亚的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6. 亚洲地形的特点1)中部高,四周低2)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3)地面起伏大7.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8. 亚洲气候的特点1)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记住P7图6.9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9.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10.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11. 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由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12.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3. 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第二节人文环境1.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全球来看,人口最多的是亚洲。

按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南极洲。

2.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3.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5.理解P13页图6.17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

2007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

2007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分析
知识点,还是试题呈现的形式,都与高考 试题是非常相似。该题的揣测,充分体现了 教研工作中高考命题采分点统计的意义。
2007年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具体见下表:
内容
题号 分值
神经调节: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 1
6
免疫:有关细胞免疫的生理过程
2
6
种群的增长的基本规律
3
6
发酵工程:各项条件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4
6
生物膜系统:分泌蛋白产生及分泌过程
5
6
1.C3、C4植物的结构及CO2固定的生理功能 30
26
2.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为知识背
第2题考查的是免疫机制和免疫特点, 考查知识点在选修本第1章,也是近年来多 次出现的考点,属识记水平。抗体是不能进 入靶细胞的,这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
用才能将这些病菌消灭。因此答案就显而 易见了。九江市一模试题42(3)问所涉及 的知识点,与高考试题2是一致的。而且, 在答题的难度比高考题的要求更高。
2006年高考试题4.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 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 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 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 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 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第4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微生物与发酵工
程,属识记水平。各个选项均为选修本基 本知识点。九江市一模试题19无论是涉及的
2007年生物学科高考试题分析
九江市同文中学
一、2007年高考试题分析
1. 试卷结构:2007年全国理综Ⅰ卷生物试卷, 从题型上看试题延续了近5年的特点,即由 五道选择题,二道非选择题组成,两类试 题的分值分别为30分和42分,合计为72分, 占理综试卷的24%左右。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

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

2007高考全国II卷---理综(生物)参考答案1-5: D B C D A30.I.(1)浅、淀粉、 I(2)深、还原糖、 II(3)加快、加快II.(1)无机盐光氧(2)乙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产生碳酸使PH下降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使水中的含氧量上升。

(3)蓝藻浮游动物鱼31.(1)步骤:①、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种子②、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单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③、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秋水仙色处理得四倍体并收获种子(乙);④、播种甲乙两种种子,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

(2)不一定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只有RrYyMm或RryyMm 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rryymm的二倍体植株。

20XX年高考四川卷---理综(生物)参考答案1-5: D C B B C31.(1)9 4(2)接种相应的病原体全部感病(或非糯感病) HHrr抗病和感病(或非糯抗病和非糯感病) HHRR HHRr HHrr(3)基因突变 HHRr2008高考重庆卷---理综(生物)参考答案1-5:D B C A B30、I.⑴先增加,然后保持相对稳定;子叶;受精卵⑵糖类可转换成蛋白质;氧化分解;转氨基;氨基酸⑶下降,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并且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II.⑴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⑵判断正误a:×,更正:双缩脲试剂A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试剂B b:×,更正:不加热或直接观察⑶实验结果:1、2、3号试管中颜色依次加深31、⑴限制酶(或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或质粒)⑵ 29⑶内含子;5000;外显子⑷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⑸①组合一:BbDd(或BbDd×BbDd)组合二:Bbdd、bbdd(或Bbdd×bbdd)组合三:BbDD、BbDd、Bbdd (或BbDD×BbDD、BbDd×BbDD、BbDD×Bbdd、)② 8/920XX年高考天津卷---理综(生物)参考答案1-6: D A C D C B30、Ⅰ、⑴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③和⑤⑵ RNA聚合酶⑶ 1/4 ⑷ 3/4Ⅱ、⑴①和⑤⑵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⑶②增加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31、⑴ NADPH 叶绿体基质⑵细胞质中⑶①自然选择②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提高其密度培养液中缺少甲类细菌可利用的氮源或(和)有氧条件抑制了甲类细菌的生长对数③氮气莠去津20XX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生物)参考答案1.C2.D3.C4.D29.⑴生殖杂交(有性生殖)全能性⑵根尖(茎尖)醋酸洋红(龙胆紫、碱性)有丝分裂中期⑶ 19 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染色体变异30.⑴蛙卵逐渐发育成熟⑵保性腺激素⑶雄蛙垂体悬浮液可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雄蛙垂体是也能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⑷甲状腺促甲状腺激素四川省绵阳高中高考模拟试卷理综试题1.B 2.D 3.C 4.C 5.B30. (1)渗透作用原理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膜两侧具有的浓度差(6分)(2)31、(1)③红花、植株高茎(2)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花药离体培养)植物细胞全能性;(秋水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变异。

2007年高考理综_全国卷_生物试题评析

2007年高考理综_全国卷_生物试题评析

第23卷第10期2007年中学生物学MiddleSchoolBiologyVol.23No.102007文件编号:1003-7586(2007)10-0053-04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评析徐玉华(浙江省桐庐中学311500)1试题评析第1题,图1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分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特点与过程,是高二生物(必修)第一册第89页中图4-11的拓展延伸。

神经纤维的中间(S点)受到刺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表现出双向传导,首先排除A项和D项。

兴奋部位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而形成了局部电流(电流方向由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局部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所以C项正确。

第2题,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分析】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细胞内的抗原也因失去藏身之所而为抗体消灭。

外毒素相当于抗原,不能消灭病菌(抗原);白细胞介素能够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并且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等,但不能直接消灭抗原。

因此,答案选D。

第3题,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与种群增长率曲线的关系的理解。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乙卷生物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乙卷生物试题分析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乙卷生物试题分析王月玲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0300092007年全国卷Ⅰ生物试题较好地贯彻了《考试大纲》的精神,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

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综合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科学方法(思维),体现了生物学科特点。

试题的背景材料新颖,图文并茂,文字语言表述清楚、简洁、便于学生理解,开放性试题的呈现形式和占分比例,控制合理。

试题在降低难度的同时,注意难度梯度的合理设置,试题区分度好。

一、试题特点2007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包括5个选择题和2个非选择题,共计72分。

试题贯彻了《考试大纲》精神,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的4项能力要求,突出了《考试大纲》列表中的生物学主干知识,其中9项内容涉及到7项。

与往年相比试题结构基本稳定,题目简捷,要求明确。

试题难度合理,区分度较好。

抽样统计:第I卷平均分20.56分,难度系数为0.69,中等偏易;第II 卷平均分21.32分,难度系数为0.51 ,中等难度;生物全卷平均分41.88 分,难度系数为0.58 ,中等难度。

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物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发挥了应有的考查功能2007年高考理综生物学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保持了近几年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试题以能力立意对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进行考查,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内综合能力考查,适当考虑了对中学生物知识点的覆盖。

试题难度符合《考试大纲》要求,试卷长度适中,题目设计有层次,注重考查学生应有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试题文字语言表述清楚、简洁,题意表达准确,试题的阅读量不大,可以使考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地思考。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生难以得到较好的分数,试题题型配置合理发挥了应有的考查功能。

试题和答案无科学性错误。

第Ⅰ卷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明确、具体,第Ⅱ卷试题强调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解答思路和思维层次上要求较高。

2007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生物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第Ⅰ卷本试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A.甲状腺激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解析】鱼排卵受雌激素的调节,淡水鱼不排卵说明其雌性激素不足。

但是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物中不可能含有雌激素,因此不能选B,垂体虽然不分泌雌激素,却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从而促进鱼排卵,因此垂体提取物中发挥作用的是促性腺激素。

【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垂体在激素调节中的作用及促性腺激素的功能。

【解析】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促进雌鱼排卵,应与性激素的分泌有关,只能在B与D之间选择,而题干说的是注射了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到雌鱼体内,问的是垂体细胞合成了什么物质,雌激素主要是卵巢分泌的(肾上腺也能分泌少量的),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故选D。

【解析】垂体是动物体内分泌的枢纽,它除了分泌生长激素外,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

题中用同种性成熟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可知其具有调节性腺活动作用,应该是促性腺激素。

【答案】D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解析】造血干细胞只有在胸腺中才能发育成T淋巴细胞,而T淋巴细胞不仅在细胞免疫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在体液免疫中也有将经吞噬细胞处理而暴露出来的抗原决定簇传递给B淋巴细胞的作用,由于体液免疫中的抗原信息一部分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四川卷)化学部分第I 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e 56 Cu 646.(20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答案]D 。

7.(20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用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 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B)7 g C n H 2n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C)18 g D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D)1 L 0.5 mol/L 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CO 32 -数目为0.5N A [答案]B 。

8.(20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浓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Al +2OH - = AlO 2- +H 2↑(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 -+2H 2O2OH -+H 2↑+Cl 2↑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 2++H 2O 2+2H + = 2Fe 3++2H 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 ++SO 42 -+Ba 2++2OH - = BaSO 4↓+2H 2O[答案]C 。

9.(2007年高考理综四川卷)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与Y 、X 与Z 位于同一主族,W 与X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 2,Y 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WZ 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B)WX 2、ZX 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C)WX 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 <W <Y <Z[答案]D 。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全国卷I理综(生物部分)1.【标准答案】1.C【试题分析】此题以刺激点神经纤维膜内外电荷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膜内外电荷变化、局部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情况。

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上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膜外是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当受到刺激时,就变成“外负内正”(膜外为负电荷,膜内为正电荷)。

在膜外,兴奋点与未兴奋点间,由于兴奋点是负电荷,未兴奋点是正电荷,电子就会由向正电荷方向移动,于是电子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点移动到未兴奋点,而电流方向是电子流动的反方向,即是由未兴奋点到兴奋点是膜外局部电流方向。

而膜内正好相反。

兴奋的传导方向正好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故答案应选C。

【高考考点】此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易错提醒】1题要注意膜内外局部电流方向的判断,及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神经传导方向间的关系。

【备考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生命活动调节的重点内容,理解机制与原理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复习时要给以重视。

【解析】在神经纤维上,如果刺激中间一点(S),兴奋可以由S点分别向两个方向传导,故A、D错误。

在细胞膜外,兴奋处为负电荷,未兴奋处为正电荷,兴奋向两侧传递过程中,表现为负电荷向两侧移动,此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在细胞膜内,兴奋处为正电荷,未兴奋处为负电荷,兴奋向两侧传递过程中,表现为正电荷向两侧移动,此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

故C正确。

【答案】C2.【答案】D【标准答案】2.D【试题分析】此题以侵入人体的胞内寄生菌为背景,考查机体对此类的免疫过程。

依据题干,是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的情况,对于胞内寄生菌,主要是细胞免疫。

而细胞免疫应该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即侵入到细胞内的病菌,抗原与相应抗体是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消灭抗原胞内寄生菌。

历年解析2007高考生物试卷解读

历年解析2007高考生物试卷解读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2007高考生物试卷解读高三生物备课组一、对2007年高考试题的评价今年全国高考理综(全国卷I)生物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

从题型一看,延续了往年的特点,即五道选择题共30分,两道非选择题共42分,合计72分,占理综试卷分数的24%。

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新陈代谢、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遗传的基本规律、光合作用、生物与环境、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

其中,高中必修内容约占60%,选修内容约占40%。

从总体一看,今年的生物工程试题依然体现出“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特点。

从试题考查的内容与要求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考查的内容不偏不怪不超纲,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注意对课本内容进行考查。

如选择题第1题、第2题和第4题,非选择题第30题的第I小题和第31题的第I小题都直接地考查了课本内容。

这些试题对于引导教学回归课本、重视基础、脱离题海具有积极的意义。

2.关注现代生命科学内容“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是《考试大纲》的要求之一。

今年生物卷考查内容中有不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例如,选择题的第2题、第4题、第5题分别是人体免疫、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3.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命题围绕着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知识做文章。

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没有刻意回避以前考查过的知识内容,如前几年考查过的免疫、种群数量和变化曲线、果蝇的遗传与代谢调节等依然是今年考试的重点内容。

附:2007高考理综(全国卷I)考点分布表4.凸现生物学拉能力测试仪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这一特点。

例如,选择题第5题要求考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从试题的图像中获取蕴藏着的生物学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七年高考全国课标卷理综生物选择题全解析

七年高考全国课标卷理综生物选择题全解析
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B
A. tRNA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 C. 核糖体成分不同 D. 同一密码子决定的氨基 酸不同
解析: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 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 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 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合成蛋白质的模版是mRNA,组成这两 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原因只能 是mRNA碱基序列不同。
(12)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癌细胞的基本特征是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 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癌细胞的基本 特征是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大家比较熟悉; 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与正常细胞有明显区别;病毒是 诱变因素之一。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 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 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故D项错。
本题不偏不难,正面考查了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基础知识,
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起催化作用的,部分考生可能会误选B。
(2013Ⅱ)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期过程的最大区 别是染色体的行为不同。有丝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 体但不联会,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被纺锤丝拉到赤 道板位置排列整齐,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离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暂 时性加倍,DNA分子数不变,分裂的结果是分裂前 后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与分裂前一样。减数第一 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中期是联会的同源染 色体被拉到赤道板的两侧并列分布,后期同源染色 体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裂的结果是 染色体数目和DNA 数目均减少一半。由于DNA是 在间期复制的,在分裂期总数未增加。有丝分裂的 前期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的行为,所以A、B、D错。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分析报告2007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综合评卷指导委员会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的试卷评阅已经顺利结束。

今年四川省参考理科综合的考生近29万人,共评阅试卷28万余份。

为了有效地评价理科综合试题的考试情况,同时为今后改进试题的命制提供参考建议,更好地引导中学理化生教学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特对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得分情况、难易程度分布、以及与《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符合情况等进行以下分析。

一、总体评价(一)题型、分数比例、题量等符合《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要求四川省高考自主命题的两年中,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试题个数、题型及各学科Ⅰ、Ⅱ卷分值保持了稳定。

各学科的总分与高中课程计划的课时比例基本一致;继续采取拼盘式的构卷形式,学科界限明显,有利于中学教学。

无偏题、怪题,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

难易题的编排顺序合理,有利于考生答题。

评分标准制定准确严格,能够有效的降低评分误差。

表1 2006年、2007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结构比较(二)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今年是我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的第二年,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着眼于正确导向,立足于平稳推进,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今年的理科综合试题明确贯彻了这一指导思想,体现了正确的命题原则,试题质量进一步提高。

今年理科综合四川卷的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稳中有新、稳中有进,兼顾了四川的地方特点。

试题严格按照《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突出考核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引导回归教材,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2007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

一2007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

题号题型及赋分考查知识点考查能力要求1选择题(6分)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的传导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2选择题(6分)特异性免疫理解能力3选择题(6分)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理解能力4选择题(6分)微生物及发酵工程理解能力5选择题(6分)细胞与细胞工程(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30实验分析与设计题(26分)C 3与C 4植物的结构及生理特点实验分析与设计能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31填空与简答题(16分)伴性遗传及基因分离规律综合运用能力把握基础 提高能力 科学备考——2007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及2008年备考策略一、2007年高考理综卷(全国卷Ⅰ)生物试题分析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全国卷Ⅰ(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海南、山东、福建、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西、辽宁、陕西使用)],试题的风格与去年大体相同,继续保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及生物学科主干核心知识的原则。

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校选拔人才。

现就自己的教学体会(和阅卷所见)分析如下。

1 2007年理综生物试卷Ⅰ知识点分布及能力要求2007年理综生物试卷Ⅰ的主要特点2.1 试卷稳中有变、整体难度不大今年理综生物部分在理综中所占分值、题数、比例、试题的排序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难度均不大。

试题主要变化表现如下:首先考点单位分数值减少、答案简明唯一。

小题数量增加,单位分数值变小(如出现了很多每空1分的填空题),第31题总体分值减少(只有16分,去年20分)。

由于两个大题填空数量多,所以答案简单明了,没有出现前几年的长篇文字书写。

为学生答题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阅卷准确度和效率。

往年遗传设计题都是阅卷的难点,基因型字母表述五花八门,实验设计过程表述文字、图解混用,答案不唯一,标准答案给分过泛。

今年题干明确给出基因型表述字母B、b,明确提示用遗传图解表示,给分点明确、清晰,答案唯一,克服了往年的诸多缺陷,大大提高了判卷的准确度和效率,使该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效度。

2007高考全国卷I---理综(生物)

2007高考全国卷I---理综(生物)

2007高考全国卷I---理综生物试题解析(使用地区: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C1.答案是C。

【解析】神经纤维上的S点受到刺激而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故C项是正确的。

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2.答案是D。

【解析】病菌进入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通过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破裂,抗原被暴露出来,进而被相应的抗体消灭。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3.答案是D。

【解析】A项中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自然界中的多数生物种群的数量增长都要达到最大值,因此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通常呈S型;对于S型曲线来说,种群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

然后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密度的上升而下降,当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 值)时,增长率降为0,所以B项的说法正确;种群数量的增加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也会加剧,影响种群数量的增长,因此C项说法也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四川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全解全析1.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的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C、肾上腺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D、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解析]:此题考查人和动物机体的代谢调节,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相互关系是重心,同时必须理清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它们的调节作用。

糖类的三个主要来源和去向及其受神经和激素的调节又是三大类营养物质代谢的基础。

糖类在代谢过程中可以转化为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但多余的氨基酸不能在体内贮存,因此A是错误的。

肾上腺的分泌受下丘脑的某一区域相关神经的作用,是受到血糖浓度降低的刺激引起的,与血糖浓度是有关的,因此C也是错误的。

在血糖浓度降低的情况下,下丘脑的某一区域还会通过神经调节来促进胰岛A 细胞的活动,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但不能肌肉细胞中的糖元分解。

因此D是错误。

在通常情况下,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供的,在糖类缺乏或糖类代谢发生障碍的情况下,才由其它物质供能。

因此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要受糖类分解强度的制约。

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细胞完成分化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解析]:生物膜是细胞内外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膜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的,有的膜还有糖蛋白。

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生物膜之间的联系有直接和间接的,生物膜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就是因为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表面糖蛋白,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淋巴细胞就能对之进行识别,区分“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发生免疫作用。

分泌蛋白的合成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的参与,高尔基体与来至内质网的小泡结合,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后,其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因此高尔基体的膜要不断更新。

而生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的阶段,比如,衰老的细胞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

所有只有A是错误的。

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C、该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新型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建立仅仅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但还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它的稳定性与自然的生态系统相比还是要差些,在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离开了人的作用,生态系统就会崩溃,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因素,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食物的来源,分解者把生产者的残枝和落叶以及消费者的排遗物分解,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所以植物是主要成分,也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和家禽家畜都可以农作物为食,是第二营养级的生物,该生态系统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4、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下列有关水稻生命活动的叙述,的正确的是[ D ]A、对水稻进行根瘤菌拌种,有利于水稻对N2利用B、水稻叶片的维管鞘含有叶绿体,能固定二氧化碳并形成淀粉C、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该事实说明硅是水稻必需的大量元素D、尽管水稻生长在水生环境中,其吸水的主要动力仍是蒸腾拉力[解析]:此题考查了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的有关知识,水稻属于非豆科植物,不能进行生物固氮,用根瘤菌拌种不起作用,所以水稻不能利用N2,水稻是C3植物,只有C3途径,光合产物的形成在叶肉细胞中,水稻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硅元素能在水稻体内大量积累,但硅是微量元素。

所以答案为D5、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要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加新的培养基,同时以同样速度放出老的培养基。

右下图培养基的稀释率(培养基的更新速度)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细菌代时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细菌密度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 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的增加B 、 稀释率从a 到b 提高C 、 稀释率超过b 点后,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细菌密度降低D 、 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 点附近[解析]:此题考查了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微生物的生长有一定的规律,可以划分四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连续培养就是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其中营养物质的浓度就是一个因素,营养物质对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只有在低浓度时才影响生长速率,浓度高时并不影响生长的速率,因此 A 和B 答案是正确的。

而在b 是一个临界点,b 点后,细菌的密度减小,代谢产物也会减少,要持续高效获得发酵产品,应控制在b 点附近。

说明:此题经我本人查大学微生物 教材,属于恒化连续培养,其培养基成分中,必须将某种必需的营养物质控制在较低的浓度,以作为限制因子,而其他营养物质均过量,随着细菌的生长,限制因子的浓度就会降低,致使细菌的生长速率受到限制。

但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保持限制因子的恒定流速,不断补充,就能使细菌保持恒定的生长速率。

恒化连续培养方法是研究自然条件下微生物体系比较理想的实验模型,因为,生长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一般处于低营养浓度条件下生长也较慢。

30.(1)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和。

[解析]:植物体内含有多种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两种比较重要的激素.教材中生长素的作用, ,从产生部位、作用部位、作用特点都比较清楚,而对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教材中只用了两三行的文字加工说明,学生可能对产生部位和生理功能重视不够,准确填写有一定的困难,从这种考题目给我们以后的启示,要学生注重课本的阅读。

答案:①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细胞分化②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

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的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抺含14C标记的氨基酸的溶液(如图所示)第二步:实验结果:[解析]:这是属于典型的的实验设计题目,题干中的信息对于解题目非常关键,符合考纲中的基本能力的要求,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与2006的四川理综实验有一定的相似性,)符合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学会寻找变量,设置对照,这个题目中的变量就是细胞分裂素,氨基酸等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地方移动,因此对照中的两组分别为:一组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另一组为蒸馏水,一段时间后,再用设备检测放射性的高低,这样就可验证这一假设。

因此步骤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致的模式;即:分组、对照、检测。

由于是验证性的实验,结论是维一的。

[参考答案]第二步:将叶片均分为两组,编号第三步:在a 组的叶片的右半部某一部位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b 组相应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馏水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a 组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和b 组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a组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强度高于b组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2)萝卜是C3植物,图1为萝卜的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解。

①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该过程能使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色素是。

②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体中的NADPH与NADPH+含量相等的情况下,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图2中绘出叶绿体NADPH含量的变化曲线。

[解析]: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的知识,光反应的场所和色素的作用。

叶绿体中的与NADPH+的含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光反应要生成NADPH,暗反应又要消费NADPH,当其叶绿体中的NADPH与NADPH+含量相等时,如果停止光照,生成的NADPH就要,减少,NADPH+含量就会增加,但不会无限增加,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NADPH由1 0 ,而NADPH+由1 2 ;当停止停止供给CO2时,刚好相反。

答案:①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②31. 31.(22分)⑴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序列Ⅰ为内含子的一部分,序列Ⅱ为外显子的一部分。

上列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 )①该基因表达过程中,RNA 的合成在 中完成,此过程称为 ②请写出编码上述氨基酸序列的mRNA 序列: 。

③ ,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④如果序列Ⅱ中箭头所指碱基对 缺失,该基因上列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解析]: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有关知识,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

RNA的合成细胞核中完成,称为转录。

在转录时,基因的内含子不编码氨基酸,基因外显子编码氨基酸,从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可推知DNA的一条链的相应序列为TAC,它不能位于序列1中,只能位于序列2中,根据…TACGCCC TCCGCC TACAG…就可写出对应的密码子。

,由于位于内含子中,所以氨基酸序列不变。

序列Ⅱ中箭头所指碱基对缺失,由于位于外显子中,氨基酸的序列要发生变化。

答案:①细胞核转录②AUG CGG GAG GCG GAU GUC③…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④…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⑵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

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解析]:方法一:不论是油耳还是干耳,男孩和女孩的比例都接近,所以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

方法二:从表格数据可判断油耳为显性性状。

假设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亲(X A Y)的女儿(X A X-)不能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