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体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缺损研究进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骨缺损研究进展
张积礼;武喆;夏亚一
【期刊名称】《国际骨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6(27)4
【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多能干细胞,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分化为骨、软骨、肌腱、肌肉、脂肪和骨髓基质等多种间充质组织.近年研究者成功地分离到人和多种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发现其在体外仍保持干细胞特性,能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成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等细胞系.动物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修复具有临床意义的软骨缺损.此外,由于具有多能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还是很好的基因载体,在创伤修复的基因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3页(P243-245)
【作者】张积礼;武喆;夏亚一
【作者单位】736200,甘肃省敦煌市医院骨科;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骨科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研究进展 [J], 米坤龙;卫小春
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J], 丁晓飞;赵劲民
3.角蛋白支架联合TGF-β3基因过表达载体质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软骨缺
损的修复效果 [J], 孙永杰;庞伟苹;叶发刚
4.角蛋白支架联合TGF-β3基因过表达载体质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 [J], 孙永杰;庞伟苹;叶发刚
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研究进展 [J], 王晓;郭传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研究进展
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研究进展JIN Zhenxiong;TANG Dezhi;XIAO Yanhua【摘要】近年来,随着细胞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受到关注和研究,具有易分离获取、培养过程相对简单等优点,并且能够自我更新并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包括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是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量的研究基础上,脂肪、骨骼肌、滑膜等多种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也广泛应用在骨及软骨组织的体内研究和体外研究中.虽然间充质干细胞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飞跃进展,但在临床推广应用干细胞治疗上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机理尚不明确,对其定向分化无法进行精确调控,且存在诸多限制骨和软骨再生的几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治疗的效果,故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期刊名称】《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年(卷),期】2019(025)006【总页数】6页(P858-862,879)【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骨;软骨;干细胞治疗;组织修复【作者】JIN Zhenxiong;TANG Dezhi;XIAO Yanhua【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6现如今,组织工程技术在骨和软骨、血管、神经、皮肤、肌腱韧带等组织工程领域得到迅速发展。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再生、更新、多向分化等能力的细胞。
正是因为它的多分化能力和再生潜力使其大量应用于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中[1]。
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成体干细胞又可根据其特定组织来源分为造血干细胞、骨髓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等。
其中以骨髓及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科应用较为广泛。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的下降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内在再生潜能下降时,需要在创新疗法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因此基于细胞的修复策略已成为有希望的治疗策略[2]。
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静止状态。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外囊泡促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1672V ol.40 No.12 Dec. 2020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综述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渐攀升。
一项最新研究[1]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的总患病率为13%,总人数已超过1.78亿。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重点人群,自1982年起,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重不断升高,2019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重已达到12.6%[2]。
预计到2050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或骨密度低的患者将达到2.12亿[1]。
骨质疏松症使得骨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导致患者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利用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 )诱导成为成骨细胞治疗骨质疏松症是医学研究的新方向[1]。
ADMSCs 可以通过旁分泌功能,分泌一些生物活性分子,为组织修复建立良好的微环境,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和伤口愈合,并且减少组织的炎症反应。
ADMSCs 也可分泌促进血管生成和抗凋亡潜能的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growth factor ,I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 )[3]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 )家族BMP-2、BMP-7等[4]。
ADMSCs 来源丰富,通过脂肪抽吸术易于获得,无免疫排斥。
平均每300 mL 脂肪组织可获得108个 细胞,每克动物脂肪可获得5 000个成纤维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fibroblast ,CFU-F )[5]。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体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体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喻兰雅▲,张晨芳△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普通外科(广州510010)【摘要】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的优势进行文献综述。
方法以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tissue engineering,stem cells 为检索词,检索Pubmed 数据库(1991-01/2010-06)。
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为检索词”,检索CNKI 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01/2010-06)。
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
纳入软组织修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及目的与本文不相关的研究。
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可以修复皮下软组织缺损,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组织工程Development in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 for soft tissue regeneration.YU Lan-ya,ZHANG Chen-fang, Guang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GuangZhou Military Command , 510010,China,.Email:ZCF.gz@.【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of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 in repairing soft tissue defects and summarize the related research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advantages of ADSCs in soft tissue reparing.Methods Retrieve 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tissue engineering,stem cells in the Pubmed database.Retrieval the CNKI database from (1991-01/2010-06).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language restrictions wer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main the basic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eliminate repetitive research and the articles are not related to the study. Conclusion ADSCs may be the promising see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Key Words】Adipose derived-stem cells(ADSCs),Directional indued Tissue engineering.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当今整形外科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体表的皮下软组织欠丰满、凹陷、萎缩、畸形等,当前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材料填充,二是自体脂肪移植,其中后者更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但是二者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丝素材料修复尿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2.2大体形态学观察:
肉眼观察,对照组术后2w尿道缺损区缺乏内衬黏膜,表面凹凸不平,周围尿道
黏膜充血、水肿,术后4w、6w瘢痕已经形成,黏膜收缩,管腔狭窄。SSF组和SF 组术后2w手术区丝素材料仍裸露在尿道管腔内侧表面,缺乏内衬黏膜。术后4w、6w
丝素表面覆盖黏膜,少量丝素脱落。
组织学观察:对照组术后2w尿道缺损区尿道黏膜上皮未形成,可见大量的淋巴 细胞浸润。术后4w缺损区尿道黏膜形成不连续,表面高低不平,黏膜下可见大量淋 巴细胞浸润,纤维多,细胞排列 不规则,极性紊乱。黏膜下仍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组织结构紊乱,
主要结果:
1.ADMSCs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纯化: 分离培养2h后,细胞开始贴壁。ADMSCs细胞3d后多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培养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丝素材料修复尿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5.7d后,细胞生长可达80%"-'90%融合,进行传代;第3代ADMSCs细胞形态呈均一 的长梭形。常规培养的第3代ADMSCs细胞MTT曲线示第1、2d为缓慢生长期,3d进入 对数增殖期,11d进入生长平台期。CD44、Vimentin呈阳性表达。 2.应用复合ADMSCs的多孔丝素材料修复尿道缺损实验:
Ⅱ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多孔丝素材料修复尿道缺损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6w在多孔丝素表面形6.7层上皮细胞,排列规则。黏膜下可见大量的血管、平滑肌、 纤维组织沿着丝素孔隙生长,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丝素被分解成小块状。 2.3巨噬细胞和Brdu、FⅧ.RAg、0【.SMA、AEl/AE3阳性细胞分布情况: 术后2、4、6w于SSF组和SF组丝素间隙和边缘可见巨噬细胞阳性表达,术后 4w于SSF组巨噬细胞阳性数分别为11.66+1.58/HP,较同时间点SF组(13.88士2.08/HP)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是一类可以从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近年来,ADMSCs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本文将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慢性创面是指持续存在并且不易愈合的皮肤创面,患者常常面临感染和疼痛等问题。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清创、伤口缝合和皮瓣移植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损伤健康皮肤、术后感染和创面出血的风险。
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脂肪组织中的ADMSCs数量丰富,易于提取。
相比于其他组织,脂肪组织的损伤对患者的影响较小,且脂肪组织中的ADMSCs含量较高。
研究表明,每克脂肪组织中含有至少100万个干细胞,数量远多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这为脂肪组织的采集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和分化能力。
ADMSCs可以通过自我更新维持其数量,并且具有向多种细胞类型分化的潜力。
研究发现,ADMSCs可以分化为角质细胞、毛乳头细胞和真皮细胞等,促进创面的愈合和再生。
另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DMSCs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促进创面愈合。
ADMSCs还可以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活性、抑制免疫细胞浸润和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来减轻创面炎症和疼痛。
然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创面治疗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脂肪组织的提取过程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创伤和疼痛,且提取到的ADMSCs数量和质量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长期效果仍需更多的研究和临床验证。
此外,移植方式、移植时机和移植后的管理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丰富的数量、良好的增殖和分化能力、抗炎和免疫调节功能以及低免疫原性为其在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脂肪干细胞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一
至死亡 。瘢痕组织的替代可以覆盖较大面积 的创面 , 外观 但 和质地有异于正常组织 , 且可 因瘢痕组织 的挛缩造成肢 体的 畸形和功能 的受损 。 目前干 细胞治 疗正逐 渐成 为创伤 修复
21 o 2年第 7卷第 1 C i J 期 h n
日e ∞ cE i n . en r 2 1 V l ,N . ( i di ) Fb  ̄y 0 2, o 7 o 1 蜘 t o
・
6 3
.
综 述 .
脂肪 干 细胞 在皮 肤 创伤 修 复 中的研 究进 展 与应 用前 景
【 y w rs Won sad i ui ; i u cf l ; ud ha n ; t e rnpattn Ke od 】 u d n n r s Ts e sa o s Won el g Se cl t sl a o ; je s fd i m l a n i
Ci ti a r
F h—o A G U S i ,W N b
2 01 00 1,Chi na
,W N C n - ,W N a — .Dp r et l t n e nt cv ugr, E og i A G D nr j u eat n o Pa i a dR c s ut eS re m f sc o r i y
Sa g a N nhP ol’ H si l f l t h n h i i Tn nvrt Sho o die h nh i h nh i it epe o t f ie t S ag a J o og U i sy colfMec ,Sa g a p aA a d o i a e i n
傅 士博 王 雪 温从 吉 王 丹茹
【 要】 脂肪干细胞是存在 于脂 肪组织 中 的一 种多能 干细胞 , 摘 属成体 干细胞 , 已证 实其 向多 现
利用脂肪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利用脂肪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关节软骨缺损是影响关节功能的常见问题,尤其是膝关节的软骨缺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目前临床上采用传统的关节软骨修复方法如自体软骨移植、异体软骨移植等,但存在移植材料有限,易感染、易产生免疫排斥等问题。
因此,寻找新的生物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脂肪干细胞作为一种易于获取和增殖的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可以向软骨细胞分化,被认为有望成为一个用于软骨修复的理想生物材料。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利用脂肪干细胞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首先,通过提取兔体内的脂肪组织,分离和培养脂肪干细胞。
随后,将脂肪干细胞注射至兔关节软骨缺损部位,观察脂肪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和软骨细胞分化能力,并通过相关检测指标(例如X线摄影、组织学检查等)评估修复效果。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软骨组织工程及关节软骨修复提供新的生物学材料选择。
同时,通过对脂肪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细胞生物学行为等深入探究,也将有助于提高对干细胞的了解,探索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推进干细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提取兔的脂肪组织并分离脂肪干细胞。
2. 通过荧光显微镜等方法观察脂肪干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判断其是否具备软骨细胞分化潜能。
3. 将脂肪干细胞注射至兔关节软骨缺损区,观察修复效果,采用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评估修复质量。
4.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结果讨论。
五、预期结果经过本次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成功提取和分离脂肪干细胞。
2. 观察到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现象。
3. 通过观察、检测等方法评估脂肪干细胞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
4.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确定脂肪干细胞修复软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基础。
六、研究进度计划1. 前期调研、文献查阅,确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
脂肪基质干细胞在骨缺损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新进展
2 4. 0
中国 口腔 种 植 学 杂志 2 1 第 1 第 4期 00年 5卷
文 献综 述
脂 肪 基 质 干细 胞在 骨缺 损 中 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新进展
许
酾 习
胜
周文娟 综述
徐
欣 审校
各 种 原 因造 成 的 牙槽 骨缺 损 以及 种植 体 周 围骨 间 隙及 缺 损 区的存 在 ,影 响 着 口腔 治疗 的效 果 及 预 后 。脂
此 将 其 命 名 为脂 肪 基 质 干
4 A C 向成骨细 胞 的诱导分化 DS s
2 2脂 细胞与脂 肪组 织 . 2 2 1 脂细胞 的类 型 . .
A S s向成 骨 方 向诱 导 分 化 已得 到 证 实 。在 DC 含 1%F S的 D M、5 1 维 生 素 C 2甘 油 磷 0 B ME 0M 、B
的骨 缺损 修 复 方法 各 有 优 缺 点 ,但 总体 来 说 并 不 能完 全满足 临床需 要 。 组织工 程是近年 来研 究最热 门的新兴学 科 ,其 首 要 因 素 是 种 子细 胞 ,脂 肪 基 质 干 细 胞 ( dp s A ioe
t se d r e t ma cl .D C 1是存在 于脂 肪 组 i u — ei ds o l el A S s s v r s
在 口腔 临床 医学 中,因外伤 、感染 、牙周 炎症
体方式 移植 ,且 结果安 全有效 ;
等 各种 原 因造成 的牙 槽 骨 吸 收 、缺 损 以及 种 植 体 周 围 骨 间隙 及 缺 损 区 的存 在 ,对 口腔 治 疗 的效 果 及 预后 均 有 着 不 同程 度 的影 响 。当前 临床 上 常 用
脂肪 同骨髓 ‘ 样起源 于 中胚层 ,最初 表达 为间 充 质细 胞 的浓 缩 型 。2 0 年 ,z k等 以外科 切 ] 01 u 除或 吸 脂 方 式 获得 的人 或 大 鼠脂 肪 组 织 为研 究 对
脂肪干细胞在皮下软组织充填中的研究进展
脂肪干细胞在皮下软组织充填中的研究进展洪晓娅综述,徐靖宏审校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具有一般干细胞的特点,即多向分化潜能和稳定的体外多代增殖能力,其免疫相容性好,来源丰富,易于获得,可反复取材,无伦理学问题,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文着重对脂肪干细胞在生物学特性、体外成脂诱导分化,以及与之相配的生物学载体支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Abstract: Adipose tissue is an abundant, accessible, and replenishable source of adult stem cells.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 can be isolated from liposuction waste tissue by collagenase digestion and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They are multipotent, differentiating along the adipocyte, chondrocyte, myocyte, neuronal, and osteoblast lineages. ADSCs cells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for the filling of subcutaneous soft tissue. Additional pre-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studies will be needed before the promise of these cells can be fully realized.Key words:ADSCs; differentiate;support皮下软组织充填一直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治疗手段,对于体表的皮下软组织欠丰满、凹陷、萎缩畸形目前常采用自体游离脂肪或各种人工材料进行充填。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皮肤创面修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皮肤创面修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以及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开展和深入,体内外实验证明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的脂肪干细胞[1](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可以有效促进皮肤创面愈合。
皮肤创面愈合[2]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再上皮化、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以及重塑等多方面。
在创伤条件下,伤口渗液和其中的炎性因子以及有丝分裂原等趋化因子促进ADSCs增殖,向伤口迁移[3]。
实验证明,ADSCs在体、内外均可以向皮肤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分子限制炎症和凋亡、促进血管形成、促进创周组织细胞,参与损伤修复等,最终实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1 脂肪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低免疫原性ADSCs是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不同物种,如人、鼠、猪、犬及兔等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中。
其数量巨大,1g脂肪组织可以产生大约5×103脂肪干细胞,大约是1g骨髓中获取干细胞数量的500倍;取材安全简便,在局麻下即可获取大量细胞,体外扩增和自我更新能力很强;可以向多种细胞系分化:脂肪、骨、软骨、骨骼肌、平滑肌、心肌、内皮、肝细胞、造血细胞以及神经元细胞[4-5],ADSCs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
ADSCs 具有间充质干细胞这一类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记[6],表达大量的粘附分子:ADSCs持续性表达CD9、整合素β1(CD29)和α4 (CD49d)、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1,即CD54)、CD105、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即CD106)和活化淋巴细胞粘附分子(ALCAM,即CD166),表达Ⅰ类组织相容性蛋白HLA-ABC。
ADSCs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CD14、CD34或CD45,不表达Ⅱ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R及内皮细胞标志CD31,不表达共刺激因子B7-1(CD80)、B7-2(CD86)和CD40。
内源性干细胞修复机制研究进展
内源性干细胞修复机制研究进展近年来,内源性干细胞修复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内源性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对于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干细胞的来源、分化机制、调控因素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内源性干细胞修复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首先,内源性干细胞的来源多样化。
在成体组织中,内源性干细胞主要包括骨髓、脐带血、脂肪组织和间充质干细胞等。
近年来,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来源,如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
这些干细胞来源的丰富多样性为内源性干细胞修复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其次,内源性干细胞的分化机制被广泛研究。
内源性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细胞类型的过程中受到复杂的调控。
研究发现,一些关键的信号通路,如Wnt、Notch和Hedgehog等,参与了内源性干细胞的分化调控过程。
此外,转录因子的调控也在干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Oct4、Sox2和Nanog等转录因子对内源性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起到关键作用。
对内源性干细胞分化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组织和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
此外,内源性干细胞修复机制还受到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都可以影响内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例如,炎症因子和细胞凋亡因子可以激活内源性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组织修复。
此外,微环境也对内源性干细胞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干细胞周围的细胞和基质释放的信号分子可以调控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命运。
对于这些调控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优化内源性干细胞治疗策略,提高其疗效。
最后,内源性干细胞修复机制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
目前已有许多临床试验和应用针对内源性干细胞的治疗策略。
例如,骨髓干细胞移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
脐带血干细胞的应用在再生医学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此外,干细胞在心血管、神经系统和肝脏等器官的修复中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尽管内源性干细胞治疗面临一些挑战,如免疫排斥和安全性问题,但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和治疗策略,内源性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软组织填充中的应用研究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软组织填充中的应用研究发表时间:2014-05-22T14:52:15.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暴志国张建文王琪影张歌[导读] 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ADSCs在体内分化分泌胶原蛋白基质的排列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受局部透明质酸凝胶的影响。
暴志国张建文王琪影张歌(解放军第153医院整形激光美容外科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辅助软组织填充中的应用及研究。
方法 1.利用消化法提取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收集第3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
2.实验共分3组:组①ADSCs按50×106个/ml浓度与透明质酸钠凝胶(HA)1:1混合;组②单纯ADSCs配制成浓度25×106个/ml浓度;组③单纯透明质酸钠凝胶。
每一样本0.2ml注射到裸鼠(12只,6w雄性)背部皮下 ,每组各1个点,3个月后分别取材。
将获得标本,分别从大体外观、体积、质量、组织学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组①、组②可见有新生组织形成,组③未见新生软组织形成,Masson三色染色法组①、组②中均可见少量脂肪细胞及胶原蛋白形成。
RT-PCR示组①、组②中均见到人类mRNA表达。
Western blot示组①、组②中均可见I型胶原蛋白表达。
结论 ADSCs+HA可以构建出新生软组织,ADSCs有促进局部胶原蛋白形成的作用。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组织工程技术透明质酸钠凝胶胶原蛋白含量【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028-02如今,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注射材料的研究也成了整形美容外科一个新的课题。
透明质酸(HA)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多糖,是一种细胞基质成份,具有非抗原性,不会引起炎症和异物反应,无致敏性、容易获得优点使透明质酸凝胶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软组织填充剂[1]。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选择HA为支架材料,以AD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种子细胞+支架复合物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关于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修复软骨损伤的研究与进展
关于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修复软骨损伤的研究与进展摘要】在人体中,关节软骨则是覆盖在关节表面上,其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并减少摩擦,有效地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和运动[1]。
对于成熟的关节软骨来说,其抵御疾病和损伤的能力较差,并且在发生关节软骨损伤之后则难以进行有效的修复,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紊乱情况发生,使得患者受损的面积不断增加。
如果不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发展为骨关节炎(OA)[2]。
OA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并且还会给社会和家庭等带来一定的负担。
对于膝关节OA症状来说,患者早期受损的组织为关节软骨,然而当患者发生软骨损伤时则会加速患者OA的发展。
因此,在临床上对OA患者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关节软骨保护和修复。
临床上,对软骨损伤患者采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修复治疗,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详细如下综述。
【关键词】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软骨损伤修复研究【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276-02在再生医学领域中,骨和软骨组织损伤残疾修复以及治疗则是研究的重点。
采用间充质干细胞,其具有软骨和向骨等间质组织来源细胞分化能力,同时还具有非常好的免疫调节效果[1]。
所以临床上采用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软骨修复等具有十分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然而软骨损伤则是一种常见性的关节内损伤症状,目前可以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是则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病变等。
近年来,采用间充质干细胞注射修复软骨损伤,同时对患者损伤小,并且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软骨细胞的再生,现如下综述。
1 软骨损伤现状关节软骨的细胞外基质(ECM)主要由水及胶原和蛋白多糖聚合体形成的大分子支架组成[2]。
胶原形成组织形态及张力强度,水和蛋白多糖聚合体相互作用形成抗压强度、弹性,可能还有韧性[3]。
关节表面的负荷引起关节软骨内ECM中的液体流动,从而吸收和分散软骨下骨负荷。
当负荷逐渐增加时,液体流动使软骨变形而减少基质中大分子支架的负荷[4]。
间充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刘志刚【摘要】关节软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运动性疾病,关节软骨一旦损伤,治疗比较困难,常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潜能干细胞,具有强大的成软骨能力,可以从多种组织中获得,在软骨修复应用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对间充质干细胞在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30)007【总页数】3页(P104-106)【关键词】软骨修复;间充质干细胞;关节【作者】刘志刚【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骨科,天津 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3关节软骨是覆盖在动性关节表面,半透明、具有弹性和润滑的特殊结缔组织,是滑膜关节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临床上,关节软骨损伤非常常见,而由它导致的关节畸形、疼痛、严重的功能障碍等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由于关节软骨中缺乏血管、神经组织和淋巴管的分布,以及能够修复损伤的未分化细胞,并且向缺损区域移行受到软骨细胞的细胞外基质限制[1],软骨损伤后自愈能力有限,仍无满意的治疗方法[2-3],因此通过人工方法修复软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前临床修复软骨损伤的方法包括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骨软骨移植术、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术,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
自体软骨移植来源不足,易对供体部位造成损伤,不能用于广泛修复。
近年来,随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发现和研究的深入,其来源广泛、增殖能力良好、多分化潜能、与各种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其在软骨修复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除了从髓中获取该细胞,目前已经脂肪、关节液、骨膜、胎盘组织、肝、脾、胰腺等人体组织分离、获得了此类细胞[4]。
笔者现针对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节软骨为覆盖于滑膜关节骨端的透明软骨,正常的关节软骨弹性较好,是关节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缓冲系统,起到传导减压的作用,完好的关节软骨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可减轻运动关节损伤。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促进软组织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促进软组织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南华;高建华;鲁峰;付冰川【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0)012【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rADSCs )对软组织创面的促愈作用并比较全身和局部注射两种移植途径的有效性.方法分离培养获得SD大鼠的ADSCs,体外进行成脂、成骨、成神经的诱导分化鉴定.在大鼠背部制作软组织缺损创面模型,分别经创面局部点状注射和尾静脉注人全身途径移植Dil标记的ADSCs,移植细胞数为2.4x106/只.术后3,7,11,14d观察创口收缩率,愈合时间等,24d收集创面组织标本行荧光显微镜及常规HE染色观察.结果 rADSCs具有成脂、成骨、成神经分化潜能.局部途径在术后3d即可见显著的创面收缩,全身途径在术后7d创面收缩开始加速,这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发现细胞移植组较对照组肉芽丰富,成纤维细胞、腺样结构及新生血管形成更明显.结论 rADSCs对软组织创伤具有促愈作用,局部较全身移植途径起效快且发挥作用更明显.【总页数】4页(P2633-2636)【作者】南华;高建华;鲁峰;付冰川【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科,广东广州,510515;康华医院整形美容科,广东东莞,523080;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科,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美容科,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Q813【相关文献】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J], 史浩;胡葵葵2.脂肪组织是骨、软骨、软组织缺损组织工程再建的理想干细胞来源 [J], 刘云松;周永胜;谭建国3.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可促进脂肪移植物的存活率 [J], 杨波;沈宏亮;徐志飞;李嵩;陈坤4.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可促进脂肪移植物的存活率 [J], 杨波;沈宏亮;徐志飞;李嵩;陈坤5.环孢菌素A-纳米乳促进猪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增殖 [J], 尹巧香;王恒;裴志勇;赵玉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颅颌面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颅颌面修复重建中的应用颅颌面软硬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患者容貌和功能均有严重妨碍。
其修复重建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临床难题,目前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颅颌面修复重建带来了新的思路,而种子细胞来源是组织工程研究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诱导条件下多向分化、扩增能力强等优点而成为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本文就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颅颌面修复重建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颅颌面;组织工程;分化颅颌面软硬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患者容貌和功能均有严重妨碍[1]。
其修复重建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临床难题,目前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颅颌面修复重建带来了新的思路。
在组织工程研究诸多问题中,种子细胞来源无疑是需要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2001年,Zuk等[2]首次分离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后续研究发现ADSCs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向脂肪、骨、软骨、神经、骨骼肌、心肌、胰岛等多个方向分化[3]。
不仅如此,ADSCs还能够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促进血管新生[4];此外,ADSCs还具有获得率高、分离纯化简便、扩增能力强、手术供区并发症少等优势,使其成为颅颌面修复重建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5]。
1 ADSCs在颅颌面部脂肪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作为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SCs脂向分化是其天然分化方向,其成脂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干细胞[6]。
脂肪组织工程在颅颌面应用前景广泛,不仅可用于修复各种软组织缺损造成的畸形,也可用于颌面部美容外科中的软组织凹陷充填以美化患者容貌。
对于这些问题,临床上曾采用脂肪组织移植来进行修复,获得了一定效果。
临床实践也发现单纯的脂肪组织移植常发生严重的液化吸收,导致远期疗效不佳[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体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体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作用,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的优势进行文献综述。
方法以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tissue engineering,stem cells 为检索词,检索Pubmed 数据库(1991-01/2010-06)。
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为检索词,检索CNKI 期刊全文数据库(1991-01/2010-06)。
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
纳入软组织修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及目的与本文不相关的研究。
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可以修复皮下软组织缺损,可以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组织工程【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52-02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当今整形外科面临的一大难题,对于体表的皮下软组织欠丰满、凹陷、萎缩、畸形等,当前主要有两类方法:一是材料填充,二是自体脂肪移植,其中后者更是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但是二者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填充材料修复主要有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两种,其中天然材料易被吸收,而合成材料易发生排斥[1-3]。
针对于材料填充带来的免疫排斥反应,后者应运而生。
然而实践证明,后者虽然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但是会有过半的脂肪组织被重吸收,即使存活下来的组织也可能出现局部纤维化或病理性钙化等[4-5]。
且这种会带来机体供区较大的局部创伤和痛苦。
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为临床上更好地解决组织缺损修复等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选用合适的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的来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6]。
组织工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种子细胞,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S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成体干细胞。
脂肪组织在人体内储量丰富,获取简便,通过抽脂能从中获得大量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在体内体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的诱导因子作用下可以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及胰岛细胞分化,有望成为临床上用来修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的理想干细胞来源,同时也为一系列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证实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类似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可以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等不同胚层来源的细胞分化[7,10]。
由于其广泛存在于脂肪组织中,易于获得、能在体外多代稳定增殖、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相容性好、无伦理学问题、取材对患者损伤小等,有望成为组织工程中新的种子细胞,极具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前景。
1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优势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来自于脂肪组织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类似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报道证明,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生长动力学、细胞衰亡、表面标志等方面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间没有显著的差异[11~14]。
而其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具有明显的优势:(1)来源广,取材容易,对机体损伤小,患者容易接受。
国内外研究发现常规抽脂术获取的每 250~300ml 脂肪中含有超过 1xl09个成体干细胞,并预测脂肪基质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成体干细胞库[15,16]。
(2)不易受肿瘤污染,易体外净化。
(3)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Djouad等[17]研究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反应源和刺激源淋巴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
(4)BMSC和ADSCs 的多向分化潜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基因方面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更容易向成脂肪方向分化。
研究表明在ADSCs 中有超过 40%的细胞能成功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
(5)营养需求低,在培养基中生长旺盛,体外易于培养。
(6)无伦理学问题,可反复取材。
由于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拥有这些特性,已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热点研究对象。
2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可能机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有研究证实干细胞具有在组织损伤的内环境下实现定向诱导分化的能力,即实现损伤组织的按需修复与再生的可能,在这方面国内外都有一些相关报道,有理论认为其主要机理可能是在机体组织受损伤时,循环在体内的干细胞可经动员趋化到达损伤部位,并在局部微环境诱导下分化为特异的组织细胞参与自身修复。
3 当前成功构建脂肪组织用于治疗脂肪组织缺损的策略(1)前体脂肪细胞或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接种于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并进行体内移植所形成的成熟的脂肪组织。
(2)结合可注射的微载体珠和水凝胶介质以刺激宿主脂肪细胞的再生从而填充软组织的空隙,胶原微珠已被用作结合ADSCs的支架;可注射性支架的形态可精确控制,并能加入相关生长因子,无需开放性手术即可置入。
Lee等预先将ADSCs在体外分化为脂肪细胞种植到胶原和透明质酸支架上,在体内也观察到形成了脂肪组织。
理想的支架材料可使细胞黏附、生长和分化,并最终形成组织和器官,应当最适于为新生细胞和组织提供长期支持,或作为临时的循环细胞介导系统。
(3)将前体脂肪细胞或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结合高度血管化的大网膜片段进行体内移植构建出组织工程脂肪。
(4)直接利用生长因子诱导前体脂肪细胞或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向植入位点迁移以产生脂肪组织。
Choi等将成脂诱导后的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与聚乳酸一聚乙醇酸微球混合注射入裸鼠皮下,检测到有脂肪组织的形成。
有研究将ADSCs与海绵状胶原复合后植入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形成了脂肪样组织。
(5)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即自体脂肪干细胞辅助移植,自体取得的脂肪一半用来分离新鲜的富含脂肪干细胞(ADSCs)的细胞基质血管层,并与另一半抽脂混合反应形成移植用“支撑物”。
这使得脂肪填充物中脂肪干细胞的浓度增加,制成用于移植的脂肪。
4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比脂肪移植用于体表组织缺损的修复的优势由于软组织中主要成分是脂肪组织,所以脂肪组织工程为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出了新的概念。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以其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外形充盈好、无排异反应、疤痕小,且其操作技术日趋成熟,治疗效果不断提高,而被认为是修复此类软组织缺损的最佳选择,现已广泛用于面部凹陷填充、隆乳等领域。
但自体脂肪组织的低成活率及术后组织纤维化等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脂肪移植物被吸收造成低成活率的原因之一是成熟脂肪细胞对缺氧、损伤的耐受力低,且不能增殖更新。
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则具有强大的增殖分化潜力,对缺氧耐受力更强,且自体干细胞用于移植可避免排异反应,更加安全。
干细胞是体内正常的细胞,它们不是癌细胞,移植后会与自体原本的组织融为一体,不会增加日后患癌的风险。
且所需脂肪组织少,减少了脂肪移植术中供区畸形的发生。
5 展望脂肪干细胞存在于脂肪组织内,其具有来源丰富、易于获得、多向分化潜能、免疫相容性好、可反复取材、对患者损伤小等优点,相较BMSCs具有更加强大的体外多代增殖能力,取材时可结合美容塑形的要求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在组织工程方面,由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且来源丰富得到重视,因此是组织工程可利用的种子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定向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提高自体脂肪移植存活率,有望在乳房再造术、除皱术及凹陷畸形矫正术中发挥作用,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但目前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还处于早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当前所进行的有关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具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上,主要是一些细胞的体外实验,而细胞在活体动物体内的实验观察较少见。
对于ADSCs 的深入应用,仍需进一步研究鉴定ADSCs 的特异性细胞标志,包括鉴定ADSCs 分化各阶段的标志。
而干细胞的来源、分离、培养及鉴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干细胞诱导、分化及迁移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1] Gomillion CT, Burg KJ.Stem cells and 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Biomaterials. 2006;27(36):6052-6063.[2] Hemmrich K, von Heimburg D.Biomaterials for 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Expert Rev Med Devices. 2006;3(5):635-645.[3] Flynn L, Semple JL, Woodhouse KA.Decellularized placental matrices for adipose tissue.[4] Ersek RA.Transplantation of purified autologous fat: a 3-year follow-up is disappointing. Plast Reconstr Surg. 1991;87(2):219-227.[5] Kononas TC, Bucky LP, Hurley C, et al. The fate of suctioned and surgically removed fat after reimplantation for soft-tissue augmentation: a volumetric and histologic study in the abbit.Plast Reconstr Surg. 1993;91(5):763-768.[6] Gomillion CT,Burg KJ.Stem cells and adipose tissue engineering [J]. Biomaterials,2006,27(36):6052-6063.[7] Zuk PA, Zhu M, Mizuno H, et al. Multilineage cells from human adipose tissue: implications for cell-based therapies. Tissue Eng.2001;7(2):211-228.[8] Zuk PA, Zhu M, Ashjian P, et al. Human adipose tissue is a source of multipotent stem cells. Mol Biol Cell. 2002;13(12):4279-4295.[9] De Ugarte DA, Alfonso Z, Zuk PA, et al.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stem cell mobilization-associated molecules on multi-lineage cells from adipose tissue and bone marrow. Immunol Lett. 2003;89(2-3): 267-270.[10] Mizuno H, Zuk PA, Zhu M, et al.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by human 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Plast Reconstr Surg. 2002;109(1):199-211.[11] 鞠洪斌,邓展生,张胜利,等.大鼠脂肪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比较的体外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7,9(3):315-319.[12] 郭宝锋,尹维田,刘浩宇,等.人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特性及成脂成软骨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3):6625-6628.[13] Romanov YA, Darevskaya AN, Merzlikina NV, et al.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human bone marrow and adipose tissue: 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ities.Bull Exp Biol Med. 2005;140(1):138-143.[14] Shimizu K, Ito A, Honda H.Mag-seeding of ra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to porous 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for bone tissue engineering.J Biosci Bioeng. 2007;104(3):171-177.[15] 王鸿.小鼠 3T3— L1 的培养鉴定及小聚碱对其增殖与分化的影响[J].山西太谷:山西医科大学,2004:78-102.[16] KimBS,MooneDJ[J].TrendsinBiotech,1998,16:224-225.[17] Djouad F, Plence P, Bony C, et al.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avors tumor growth in allogeneic animals. Blood. 2003;102(10):3837-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