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脂肪细胞分化发育机制

脂肪细胞分化发育机制

脂肪细胞分化发育机制脂肪细胞是一种专门负责储存能量的细胞。

它们具有广泛的分布,而且还成为了研究肥胖症和代谢疾病的重要细胞模型。

脂肪细胞的分化发育机制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将从分化发育的基本过程、细胞内分化调控机制和外界因素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脂肪细胞分化发育机制。

一、分化发育的基本过程脂肪细胞分化发育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预分化阶段、分化阶段、成熟阶段和去分化阶段。

预分化阶段是指脂肪细胞分化的前期预备阶段。

在该阶段,未分化的成纤维细胞(pre-adipocytes)开始转化为分化状态的预脂肪细胞,这个过程的关键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响细胞内的转录因子,从而激活与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网络,使基质细胞进入分化状态。

分化阶段是指预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关键特点是预脂肪细胞开始合成和积累脂肪酸,脂肪细胞的细胞体积也逐渐增大,直至成为完全分化的成熟脂肪细胞。

成熟阶段是指成熟脂肪细胞继续合成和储存脂肪,并释放能量的阶段。

该阶段的关键特点是代谢活性增强,细胞具有较高的脂质合成、存储能力,同时与平滑肌、神经系统等其他组织有紧密的联系。

去分化阶段是指成熟脂肪细胞向未成熟状态通过去分化回退的过程。

该阶段的关键特征是细胞体积变小、脂肪滴体积减小,脂肪酸的释放量增加。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通过运动、营养调节等外在因素对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调节,从而使成熟脂肪细胞可能变回预脂肪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的状态。

二、细胞内分化调控机制分化发育是受细胞内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而脂肪细胞分化发育的基本步骤也是受细胞内因素调控的。

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和受体蛋白家族包括但不限于:主要的转录因子包括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α(C/EBPα)、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SREBP-1)等。

脂肪细胞增殖机制

脂肪细胞增殖机制

脂肪细胞增殖机制一、脂肪细胞概述脂肪细胞,也称为脂肪组织,是哺乳动物体内储存脂肪的组织,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维持体温,并具有缓冲、保护和维持内分泌等作用。

脂肪细胞主要由充满脂肪滴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构成,其大小和数量与个体体型和脂肪量有关。

二、脂肪细胞增殖机制1. 脂肪细胞形成在胎儿和新生儿阶段,脂肪细胞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

此后,脂肪细胞的数目基本固定,不会因脂肪的增减而变化。

然而,一些实验表明,在特定条件下,成熟的脂肪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的脂肪细胞。

2. 脂肪细胞增殖过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脂肪细胞的增殖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

而在病理状态下,例如创伤或炎症反应后,某些生理信号可能导致成熟的脂肪细胞分裂并形成新的脂肪细胞。

此外,当机体处于快速生长阶段时,脂肪细胞的数量也可能增加。

三、影响脂肪细胞增殖的因素1. 激素与生长因子多种激素和生长因子参与脂肪细胞的增殖过程。

例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可以刺激脂肪细胞的增殖。

此外,一些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也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增殖的作用。

2. 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可以影响脂肪细胞的增殖。

此外,一些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和氨等也可能对脂肪细胞的增殖产生影响。

3. 生物活性物质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和一氧化氮等可以影响脂肪细胞的增殖。

这些物质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脂肪细胞增殖机制研究的意义与前景深入了解脂肪细胞增殖机制对于肥胖症、脂肪肝等与脂肪组织异常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脂肪细胞的增殖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对于美容行业而言,掌握脂肪细胞的增殖机制有助于开发更为安全有效的减肥方法和美容产品。

目前,基因敲除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前沿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脂肪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

脂肪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脂肪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脂肪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汇报人:XX
目录
脂肪细胞的结构
01
脂肪细胞的分类
02
脂肪细胞的功能
03
脂肪细胞与健康的关系
04
脂肪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05
脂肪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组成成分:磷脂、胆固醇、糖蛋白等 功能:维持细胞形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中间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 脂质双层结构:疏水性头部朝内,亲水性尾部朝外
细胞结构:由脂滴、细胞膜、 细胞核等组成
脂滴: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负责储存能量
细胞膜:负责物质交换和信 号传递
细胞核:负责基因表达和细 胞分裂
与其他类型脂肪细胞的区别: 白色脂肪细胞主要储存能量, 而棕色脂肪细胞则主要通过 燃烧能量来产生热量。
棕色脂肪细胞
特点:富含线粒体,能够 产生热量
功能:通过燃烧脂肪产生 热量,维持体温
分布:主要分布在颈部、 背部和内脏周围
激活条件:寒冷刺激、运 动和饮食
褐色脂肪细胞
功能:在寒冷环境中,通过燃 烧脂肪产生热量,维持体温
特点:富含线粒体,能够产 生热量
分布:主要分布在肩胛骨、 颈部和背部
与白色脂肪细胞的区别:褐色 脂肪细胞能够产生热量,而白
色脂肪细胞主要储存脂肪
脂肪细胞的功能
储存能量
脂肪细胞与心血管疾病
脂肪细胞过多可能导致心 血管疾病
脂肪细胞分泌的物质可能 影响心血管健康
脂肪细胞与血脂、血糖等 指标有关
脂肪细胞与肥胖、高血压 等疾病有关
脂肪细胞与肿瘤
脂肪细胞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为肿瘤提供能量和营养
脂肪细胞与肿瘤的关系:脂肪 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 移
脂肪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脂肪细胞的生长全过程及其形态变化脂肪母细胞,是指能向脂肪细胞分化的ADSCs在激素、生物活性因子、寒冷等因素刺激下均能逐渐分化成为单能干细胞。

它可保持着干细胞增殖活跃的特性,脂肪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脂肪细胞前体。

前脂肪细胞再经历细胞融合、接触抑制和克隆扩增等步骤启动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并在胰岛素、地塞米松等诱导剂作用下完成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

全过程可以表示为:多能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

生长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经诱导分化,其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开始进入不成熟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变。

细胞形态由成纤维细胞样逐渐趋于类圆或圆形,胞体逐渐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小脂滴,脂质开始累积,以后小脂滴增多并融合为较大的脂滴,可经油红“O”染色等方法于显微镜下显色,从而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

此时的细胞无分裂增殖能力,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张高娜,梁正翠.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2):42-44.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

前脂肪细胞在多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激活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并在这些基因的顺序性调控下,经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张艳.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56-57.间充质干细胞概念:不同文献中,分别命名为抽脂处理细胞(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 PLA),脂肪基质微管碎片细胞(stromal vascularfraction cells, SVF),脂肪组织源基质细胞(adipose-tissue derived stromal cells, ATSCs),脂肪源中胚层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odermal stem cells, ADMSCs)等。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脂肪细胞的生长全过程及其形态变化脂肪母细胞,是指能向脂肪细胞分化的在激素、生物活性因子、寒冷等因素刺激下均能逐渐分化成为单能干细胞。

它可保持着干细胞增殖活跃的特性,脂肪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脂肪细胞前体。

前脂肪细胞再经历细胞融合、接触抑制和克隆扩增等步骤启动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并在胰岛素、地塞米松等诱导剂作用下完成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

全过程可以表示为:多能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

生长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经诱导分化,其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开始进入不成熟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变。

细胞形态由成纤维细胞样逐渐趋于类圆或圆形,胞体逐渐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小脂滴,脂质开始累积,以后小脂滴增多并融合为较大的脂滴,可经油红“O”染色等方法于显微镜下显色,从而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

此时的细胞无分裂增殖能力,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张高娜,梁正翠.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2):42-44.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

前脂肪细胞在多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激活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并在这些基因的顺序性调控下,经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张艳.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56-57.间充质干细胞概念:不同文献中,分别命名为抽脂处理细胞(, ),脂肪基质微管碎片细胞(, ),脂肪组织源基质细胞(, ),脂肪源中胚层干细胞(, )等。

这些不一致的名称均指从脂肪组织中分离的、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李惠侠,屈长青. 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脂肪细胞是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 , )逐步分化、发育而来,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和骨髓中。

脂肪细胞——精选推荐

脂肪细胞——精选推荐

脂肪细胞脂肪组织起源于⼀种特殊结构的脂肪前体细胞,这种置房前体细胞在胚胎发育时期被保留在原始脂肪器官⾥。

脂肪细胞的成熟分化过程是胚胎⼲细胞-〉未成形未成熟的脂肪细胞(类似成纤维细胞)-〉成型未成熟的脂肪细胞-〉早期的脂肪前体细胞-〉脂肪前体细胞-〉成熟的脂肪细胞。

胚胎发育第16周(4个⽉)原始脂肪器官就有脂肪数⽬及相应分布变化。

此时脂肪是多⼩腔的褐⾊脂肪,其功能是燃烧功能,出⽣后则转化为但⼩腔的⽩⾊脂肪。

⼈体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下及内脏周围,是⼈体中最⼤的结缔组织器官。

脂肪细胞⾜脂肪组织的结构单位,脂肪组织含有⼀些间质成分,如胶原纤维、弹⼒纤维及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肥⼤细胞、巨噬细胞及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其中末分化间充质细胞中有戒脂肪细胞及前脂肪细胞,在⼀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

间质成分形成纤维隔,起⽀持作⽤,纤维隔内含⾎管及神经,穿⾏于脂肪细胞间c多个脂肪细胞及基质聚积形成脂肪⼩叶,是构成脂肪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每个⼩叶有独⽴的6细⾎管⽹络,⾎管内径常⼩于5微⽶。

⼈体出⽣后有⼀定数⽬的脂肪细胞,随着⽣长发育,脂肪细胞体积及数⽬均不断增加,青春期后相对稳定。

由于遗传、内分泌紊乱等因素,脂肪细胞肥⼤⽽出现⾝体肥胖,约80%肥胖者属于细胞肥⼤性肥胖。

但细胞肥⼤到⼀定程度,会激发脂肪组织中间充质细胞(如脂肪前体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且这个过程不可逆转,放有些病态肥胖患者脂肪细胞数⽬是逐步增加的,⽽且会愈来愈胖,⼜称增⽣性肥胖。

⼀旦成为病态肥胖患者,其结果很可悲。

这类脂肪细胞既肥⼤⼜数⽬增⽣性肥胖约占20%。

节⾷、锻炼、减肥⾷品或药物等只能使脂肪细胞体积缩⼩,但不能改变细胞数⽬。

外科⼿术去除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数⽇减少,能从根本上治疗肥胖。

解剖学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主要分布在全⾝⽪肤与肌膜、肌腰膜或⾻膜之间,部分分布在腹腔内脏周围及腹膜后区域。

传统的观点是把⽪下脂肪看成⼀个完整层次,即浅筋膜层,但随着脂肪抽吸术的兴起,许多学者对⽪下脂肪进⾏了详细的研究后发现:⼈体某些部位⽪下脂肪分深浅两层,由⼀层疏松结缔组织筋膜——浅筋膜分隔。

脂肪细胞的形成和调控机制

脂肪细胞的形成和调控机制

脂肪细胞的形成和调控机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普及,肥胖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是身体内贮存脂肪的细胞,它们的数量和大小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因此,深入研究脂肪细胞的形成和调控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肥胖的产生原因,也为治疗肥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脂肪细胞的形成所有多细胞生物体中都会有脂肪细胞的存在,它们在胚胎发育、成年身体维持和代谢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们过量的饮食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脂肪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增加,导致肥胖。

那么,脂肪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呢?脂肪细胞发生前体细胞可以由多个来源得到,其中包括干细胞、骨髓和成年动物内分泌器官中。

这些前体细胞会在特定的信号和因素的作用下分化为脂肪细胞。

例如,在饮食过剩的情况下,食物会分解为葡萄糖和脂肪。

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运入脂肪细胞,并刺激脂肪细胞内部的合成代谢,导致脂肪细胞增大。

而在脂肪细胞形成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因子则包括转录因子如PPARγ、C/EBPα等和激素如胰岛素、瘦素、生长激素等。

这些因子可以协同作用,控制脂肪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

二、脂肪细胞调控机制除了脂肪细胞形成所需要的转录因子和激素等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脂肪细胞数量和大小的变化。

其中包括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等多方面的因素。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脂肪细胞数量和大小,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饮食和运动。

过度的饮食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

此外,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等也会加速脂肪细胞的形成。

2.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可以影响脂肪细胞的增加和减少。

例如,睡眠不足和压力过大可以导致代谢紊乱,从而加速脂肪细胞的形成。

相反,在积极运动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下,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都可以得到控制。

3.内分泌系统调控内分泌系统调控脂肪代谢的情况下,其中可溶性因子能够通过反馈的方式调节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

脂肪细胞功能

脂肪细胞功能

脂肪细胞功能
脂肪细胞(也称为脂肪细胞或脂肪细胞)是一种特化的细胞,主要功能是储存脂肪并释放能量。

以下是脂肪细胞的主要功能:
1. 脂肪储存:脂肪细胞是主要的脂肪储存器官,通过合成和蓄积三酸甘油酯(TAG)来储存能量。

TAG是一种由甘油和三
个脂肪酸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可以在需要时分解为能量。

2. 能量代谢:脂肪细胞储存的TAG可以被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这些产物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在需要能量时被其他组织和细胞利用。

脂肪细胞的能量代谢在人体内维持着能量平衡。

3. 调节体温:脂肪细胞在皮下和围细胞间隙中形成脂肪组织,能够提供绝缘层来保护身体免受寒冷环境的影响。

通过调节体温,脂肪细胞帮助维持稳定的内部环境。

4. 内分泌调节:脂肪细胞还参与内分泌调节。

它们产生和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如脂联素(leptin)、脂肪细胞因子(adipokines)、瘦素等,这些物质能够调节食欲抑制和能量
代谢。

5. 保护和填充器官:脂肪细胞具有保护和填充器官的作用。

脂肪组织可以作为冲击吸收剂来保护器官免受外部冲击,也可以填充体腔和空间,保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脂肪细胞不仅仅是能量储存的地方,它们在能量代
谢、调节体温、内分泌调节以及保护和填充器官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脂肪细胞的功能

脂肪细胞的功能

脂肪细胞的功能
脂肪细胞,也称为脂肪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细胞,其主要功能是贮存和释放脂肪。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脂肪细胞的功能。

首先,脂肪细胞是能量的储存库。

当我们摄入的食物中的热量超过了身体所需的能量时,多余的能量会被转化为脂肪并储存在脂肪细胞中。

这些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将在身体需要能量时被释放出来,以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

其次,脂肪细胞能够调节体温。

脂肪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这些线粒体可以通过脂肪的氧化产生热量。

在寒冷的环境中,脂肪细胞会代谢脂肪以产生热量,从而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体温。

此外,脂肪细胞具有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

脂肪细胞主要集中在腹部和臀部等区域,这些区域的脂肪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部冲击和损伤。

脂肪细胞还能够分泌一种叫脂肪因子的激素。

这些激素包括瘦素、胰岛素敏感因子、凋亡抵抗因子等,它们可以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血糖水平、免疫系统等。

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在人体内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脂肪细胞还参与了许多其他生理功能。

它们可以在淋巴液中吸收和移动脂肪酸,并在需要时将其转运到其他组织。

脂肪细胞还参与了甘油三酯(TG)的代谢,这是人体内重要的
能量来源。

而且,脂肪细胞可以释放细胞因子,例如肿瘤坏死因子等,以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总结起来,脂肪细胞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它们不仅是能量的储存库,还能够调节体温、保护内脏器官、分泌激素以及参与许多其他生理功能。

了解和控制脂肪细胞的功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管理体重、预防和控制肥胖等相关疾病。

脂肪细胞生物学和代谢调控机制

脂肪细胞生物学和代谢调控机制

脂肪细胞生物学和代谢调控机制脂肪细胞是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贮存细胞,具有储存和释放脂肪的功能。

脂肪细胞的数量和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进食和运动等。

脂肪细胞分为两种类型:白色脂肪细胞和棕色脂肪细胞。

白色脂肪细胞是最常见的脂肪细胞类型,主要储存脂肪和产生激素,而棕色脂肪细胞则可以对白色脂肪细胞中储存的脂肪进行消耗,从而调节体能量平衡。

脂肪细胞的代谢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机制:生物合成和解聚代谢。

生物合成是指脂肪细胞内的脂肪酸和三酰甘油等脂类物质的合成和储存,解聚代谢则是指脂肪酸和甘油的分解和释放。

在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酸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时,脂肪细胞会利用葡萄糖进行生物合成,而当葡萄糖不足时,脂肪细胞则会利用三酰甘油进行解聚代谢。

脂肪细胞的代谢调节还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如胰岛素、胰高糖素、瘦素和甲状腺素等。

胰岛素和胰高糖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进入脂肪细胞,从而促进脂肪酸和三酰甘油的合成和储存;而瘦素则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解聚代谢并促进白色脂肪细胞向棕色脂肪细胞转化,从而减少体内的脂肪储存;甲状腺素则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解聚代谢。

除了激素之外,脂肪细胞的代谢调尧还受到其他生理因素的调节。

例如,运动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内的脂肪酸分解和燃烧,从而减少体内的脂肪储存;而饮食摄取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影响脂肪细胞的代谢调控。

总之,脂肪细胞生物学和代谢调节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相关疾病。

减肥知识----脂肪细胞是什么

减肥知识----脂肪细胞是什么

脂肪细胞是什么脂肪细胞脂肪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细胞。

每个成人体内,大约含有300亿个白色脂肪,功能是将能量以脂肪细胞的形式储存起来。

每个脂肪细胞中,都含有三酸甘油脂,俗称脂肪球。

脂肪球量变大,脂肪细胞体积就扩增,造成肥胖;反之燃烧三酸甘油脂,细胞萎缩身材就瘦下来了。

正常情形下,脂肪细胞数目到了青春期後就不再增加。

肥胖是脂肪细胞数目过多或过大所致,故成年以前应尽量避免发胖,才能把脂肪细胞数目维持在最适当的量;成年以後才发胖的人,一般只是脂肪细胞因储藏多余脂肪而变大所造成,故减肥并不难。

身体脂肪的分布,取决于遗传及荷尔蒙等因素的影向,例如女性的皮下脂肪多积聚于小腹,臀部及大腿,而男性则囤积于上腹及腰部。

脂肪细胞常见的有两类:单泡脂肪细胞和多泡脂肪细胞单泡脂肪细胞(左)和多泡脂肪细胞(右)单泡脂肪细胞,也称白色脂肪细胞。

细胞中央有一大脂滴,胞质呈薄层,位于细胞周缘,包绕脂滴。

细胞核形状平扁且位于边缘。

典型的脂肪细胞直径大约有0.1毫米有一些会比那个尺寸大一倍或小一半。

脂肪以半液体状态被储存起来,并且主要是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酯。

白色脂肪细胞会分泌抵抗素、脂联素以及瘦素。

一个普通成人大约有300亿个脂肪细胞并重达13.5千克。

如果一个成人增重过多,在脂肪细胞分裂及增加其现有绝对数量前,其大小会增长近四倍。

多泡脂肪细胞,也称棕色脂肪细胞。

不像白色脂肪细胞,这些细胞有相当大细胞质,脂滴分散于整个其中。

细胞核则是圆的,且位于中央而不是细胞边缘。

其颜色为棕色是因为有大量的线粒体。

棕色脂肪,因冬眠动物及婴儿体内含有棕色脂肪组织,故也称为“婴儿脂肪”,是用来产生热量的。

脂肪细胞对人体的作用:供给人体热量。

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

由脂肪所产生的热量约为等量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2.2倍。

由此可见脂肪是身体内热量的重要来源。

构成身体组织和生物活性物质。

脂肪是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成分之一,尤其是脑神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中含有很多脂肪。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脂肪细胞的生长全过程及其形态变化脂肪母细胞,就是指能向脂肪细胞分化的ADSCs在激素、生物活性因子、寒冷等因素刺激下均能逐渐分化成为单能干细胞。

它可保持着干细胞增殖活跃的特性,脂肪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脂肪细胞前体。

前脂肪细胞再经历细胞融合、接触抑制与克隆扩增等步骤启动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并在胰岛素、地塞米松等诱导剂作用下完成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

全过程可以表示为:多能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

生长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经诱导分化,其细胞骨架与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开始进入不成熟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变。

细胞形态由成纤维细胞样逐渐趋于类圆或圆形,胞体逐渐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小脂滴,脂质开始累积,以后小脂滴增多并融合为较大的脂滴,可经油红“O”染色等方法于显微镜下显色,从而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

此时的细胞无分裂增殖能力,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张高娜,梁正翠、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2):42-44、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

前脂肪细胞在多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激活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并在这些基因的顺序性调控下,经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张艳、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56-57、间充质干细胞概念:不同文献中,分别命名为抽脂处理细胞(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 PLA),脂肪基质微管碎片细胞(stromal vascularfraction cells, SVF),脂肪组织源基质细胞(adipose-tissue derived stromal cells, ATSCs),脂肪源中胚层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odermal stem cells, ADMSCs)等。

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

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

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

肥胖不仅是外观问题,也是健康问题。

肥胖会给身体带来多种不良影响,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因此,了解脂肪细胞分化及其调控,成为了对防治肥胖的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环。

脂肪细胞是专门用来储存脂肪的细胞。

在脂肪细胞分化前,多能源占优势,但在脂肪细胞分化后,脂肪酸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维持了身体内的能量平衡。

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前脂肪细胞(preadipocyte)、成熟脂肪细胞(mature adipocyte)和分泌脂肪因子。

其中,前脂肪细胞是未分化的状态,在某些条件下,会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

分泌脂肪因子则可以影响其他细胞的代谢过程。

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多种分子和信号通路的配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很多因素都能够影响脂肪细胞分化,例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等。

其中,生长因子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成长激素(growth hormone)等,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interleuki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等,激素包括胰岛素(insulin)、肾上腺素(adrenaline)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例如JAK-STAT(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PI3K-Akt(phosphoinositide 3-kinase-Akt)等信号通路。

除了这些外部因素,脂肪细胞分化还受到内源性因素的调控。

内源性因素包括miRNA、转录因子等。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结合到DNA上,调节基因表达的分子。

脂肪细胞分化中,着名的转录因子有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C/EBP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等。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和脂肪细胞体积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和脂肪细胞体积

运动生理学知识:运动和脂肪细胞体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运动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运动对脂肪细胞体积的影响,这对我们理解运动与减肥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运动生理学知识,为读者提供关于运动和脂肪细胞体积的全面认识。

1.脂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脂肪细胞是指人体内能储存脂肪的细胞。

它们广泛分布在人体的皮下组织和内脏器官周围。

脂肪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能量,并通过释放脂肪酸来为身体提供能量。

它们还能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影响着脂肪代谢和全身代谢过程。

脂肪细胞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形态。

它们包括一个脂肪滴,且脂肪滴周围被一层薄的细胞质膜包裹。

脂肪滴主要由三酰甘油、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组成。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酸从脂肪滴中释放出来,经过代谢后被转化为ATP供给身体消耗。

2.运动对脂肪细胞体积的影响运动是消耗身体能量的一种方式,能够影响脂肪细胞的代谢和体积。

运动有助于促进脂肪细胞中三酰甘油分解,使其转化为可动用的脂肪酸,从而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

此外,运动还能影响脂肪分布的区域。

研究表明,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会减少腰围、臀围和大腿围等部位的脂肪含量,而有助于增加修饰肌肉不对称性的下肢肌肉量。

运动对于减脂和塑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运动也能影响脂肪细胞与其它组织之间的交互作用。

例如,运动能够减少脂肪细胞和肝脏之间的脂肪酸转移,从而减轻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运动减脂的机制运动减脂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机制实现:(1)增加身体能耗:运动能够增加身体的能耗,促进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

(2)促进代谢率提高:运动能够促进代谢率的提高,从而增加身体能耗和脂肪分解。

(3)改变内分泌状态:运动能够影响多种内分泌的分泌,如胰岛素、脂肪激素等,从而影响脂肪细胞的代谢和分解。

总体而言,通过运动促进能量消耗和代谢率提高、调节内分泌等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从而达到减脂效果。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分布

脂肪细胞脂肪细胞分布

脂肪细胞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总结词
脂肪细胞与肿瘤发生和发展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脂肪细胞可促进肿瘤的生长、转 移和耐药性。
详细描述
脂肪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激素和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促进肿瘤细胞的增 殖、侵袭和转移。此外,脂肪细胞还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途径,影响肿瘤 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肿瘤细胞也能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脂肪细胞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总结词
脂肪细胞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脂肪细胞的异常分布和功能改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详细描述
脂肪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脂肪因子、炎症因子等,参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脂肪细胞 的异常分布,如腹型肥胖,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此外, 脂肪细胞还通过影响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等途径,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利用脂肪细胞可以模拟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药物研发提供实验模型。
针对脂肪细胞的靶向治疗和药物研发的展望
靶向治疗
针对脂肪细胞中的特定基因或蛋 白,开发靶向药物以调节脂肪细 胞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肥 胖等疾病的目的。
药物研发
基于脂肪细胞的研究成果,开发 新型药物以调节脂肪代谢、减少 脂肪堆积或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
脂肪还可以作为缓冲剂,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外界冲击和损伤 。
参与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
脂肪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多种激素和 生长因子,如瘦素、脂联素等,这些 物质对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 重要作用。
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可以 调节食欲、代谢和能量平衡等生理过 程。
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
脂肪细胞可以作为免疫细胞的“巢穴”,参与免疫细胞的招募和激活,对免疫系统 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脂肪细胞组织学特征

脂肪细胞组织学特征

脂肪细胞组织学特征
脂肪细胞组织学特征如下:
1. 脂肪细胞主要由大量的不同的生长阶段的脂肪细胞、丰富的纤维蛋白、毛细血管网、基质成分以及众多的非脂肪细胞构成。

2. 这些大小不一的脂肪细胞由大量的网状纤维和胶原蛋白相互密集交织而网罗聚集在一起,沿着微血管系统分布,并由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葡萄串样的众多脂肪小叶。

3. 脂肪细胞较小,细胞质散在许多大小不一的脂滴,细胞核圆,居中。

4. 胞质内有许多散在的小脂滴,无膜包被,与周围的质膜无明显分界。

线粒体大而多。

5. 细胞之间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无髓神经纤维,并有少量间质细胞和前脂肪细胞等分布。

6. 脂肪小叶是脂肪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小叶具有独立的毛细血管网络。

毛细血管和脂肪细胞联系紧密,之间只有肌膜和胶原纤维相隔。

7. 多个脂肪小叶组成脂肪小球或脂肪块。

以上特征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医生。

脂肪细胞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脂肪细胞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脂肪细胞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类特殊的细胞,被称为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主要功能是储存和释放能量。

脂肪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不仅仅是存储体内的能量,还可以调节整个身体的代谢过程。

但是,过度的脂肪细胞积累也会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因此,对于脂肪细胞的理解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介绍一下脂肪细胞的基本结构。

脂肪细胞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富含细小的脂滴。

这些脂滴是由三酸甘油酯和胆固醇等脂质组成的。

脂滴的数量和大小是根据脂肪细胞储存的脂肪量来决定的。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脂肪细胞会释放这些脂滴,将其代谢为能量。

但是,脂肪细胞不仅仅是能量存储和释放的地方。

它们也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能够产生和分泌许多调节代谢和能量平衡的激素,如瘦素、促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敏感因子等。

这些激素在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控制食欲、调节脂肪细胞大小和数量等。

脂肪细胞也参与到炎症和免疫反应中。

当身体受到感染或外界刺激时,脂肪细胞可以释放一些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来调节炎症反应。

这些细胞因子对于身体的免疫应答和炎症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度的脂肪细胞积累会导致肥胖。

肥胖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许多不良影响。

当脂肪细胞数量和大小过度增加时,会导致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发生,进而引发各种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

因此,针对脂肪细胞的健康管理和治疗成为了当代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控制脂肪细胞的过度积累,人们常常采取一系列的饮食和运动措施。

限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少脂肪细胞的积累,并提高身体的代谢率。

此外,药物治疗也在研究中,如针对脂肪细胞分化和凋亡等关键环节的药物研发。

总结而言,脂肪细胞是一类非常重要和复杂的细胞,它不仅仅是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地方,还参与调节整个身体的代谢和免疫系统。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脂肪细胞的生长全过程及其形态变化脂肪母细胞,是指能向脂肪细胞分化的ADSCs在激素、生物活性因子、寒冷等因素刺激下均能逐渐分化成为单能干细胞。

它可保持着干细胞增殖活跃的特性,脂肪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脂肪细胞前体。

前脂肪细胞再经历细胞融合、接触抑制和克隆扩增等步骤启动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并在胰岛素、地塞米松等诱导剂作用下完成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

全过程可以表示为:多能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

生长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经诱导分化,其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开始进入不成熟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变。

细胞形态由成纤维细胞样逐渐趋于类圆或圆形,胞体逐渐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小脂滴,脂质开始累积,以后小脂滴增多并融合为较大的脂滴,可经油红“O”染色等方法于显微镜下显色,从而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

此时的细胞无分裂增殖能力,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张高娜,梁正翠.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2):42-44.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

前脂肪细胞在多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激活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并在这些基因的顺序性调控下,经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张艳.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56-57.间充质干细胞概念:不同文献中,分别命名为抽脂处理细胞(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 PLA),脂肪基质微管碎片细胞(stromal vascularfraction cells, SVF),脂肪组织源基质细胞(adipose-tissue derived stromal cells, ATSCs),脂肪源中胚层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odermal stem cells, ADMSCs)等。

脂肪细胞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脂肪细胞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脂肪细胞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脂肪细胞,也被称为脂肪细胞,是我们身体中存储脂肪的主要细胞类型。

它们在我们的脂肪组织中广泛分布,并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在能量存储和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中发挥调节和信号传递的功能。

脂肪细胞是我们理解肥胖和能量平衡的关键。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脂肪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脂肪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类型,具有一个特定的器官,称为脂滴。

这个器官是由一个细胞膜包裹着的油脂滴,它包含了我们身体存储的脂肪。

这主要是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的形式存在,这是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分子组成的化合物。

脂肪细胞按照其细胞内脂滴的大小和数量被分类为白色脂肪细胞和棕色脂肪细胞。

白色脂肪细胞是最常见的脂肪细胞类型,其主要功能是储存能量、维持温度和维持机体稳态。

当我们摄入过量的能量供应时,这些细胞会逐渐增大,脂滴也会逐渐增多。

白色脂肪细胞的过度扩张和积累导致肥胖的发生。

此外,白色脂肪细胞还分泌一些因子,例如脂肪细胞分泌素(adipokines),对全身代谢和炎症反应等起到调节作用。

相比之下,棕色脂肪细胞在能量代谢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与白色脂肪细胞不同,棕色脂肪细胞富含线粒体,并且通过线粒体中的特殊蛋白质,例如热原蛋白(thermogenin),能够将储存的脂肪氧化以产生热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棕色脂肪细胞的“热产生”作用,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产生热量,保持体温并消耗额外的能量。

因此,棕色脂肪细胞被认为是减肥和调节能量平衡的潜在治疗靶点。

另外,还有一类称为“贝格细胞”(beige cells)的特殊脂肪细胞,它们具有类似棕色脂肪细胞的属性。

贝格细胞在特定的刺激下,如寒冷、运动或服用某些药物,可以从白色脂肪细胞转变为棕色脂肪细胞,产生类似的热产生效果。

因此,贝格细胞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减肥和代谢调节途径。

总结起来,脂肪细胞是我们身体中存储脂肪的主要细胞类型。

它们包含了由三酰甘油形式的脂肪滴,并分为白色、棕色和贝格细胞。

脂肪干细胞基础科普

脂肪干细胞基础科普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可被培养以 达至所需数目
没有 废物利用
自体库 公共库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优势
四大优势
1. 来源丰富 2. 取材简单 3. 更易于向成脂方向分化,适合用于丰胸、
除皱等美容方面 4. 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能力更强
脂肪抽吸术
腹部 大腿
腹部皮脂层的解剖
脂肪抽吸术
➢ 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常用的外科手术之一;
骨髓
需要4-6 个月前期准备 全身麻醉
手术后须留院最少一天
脐带
分娩后采集 无损伤
干细胞种类
脂肪中所含间充质干细 胞量为骨髓中的2000倍
增殖能力 “副”作用
应用
细胞可被培养以达至 所需数目 没有
改善身材曲线
自体
造血干细胞 少量的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因主要为HSC,不能被加工增殖
手术风险较高 操作复杂
自体
抽脂后注意事项
1. 术后必须塑身衣或弹性绷带持续加压包扎2周,以利于术后恢复,压迫力度以不影响呼吸为宜; 2. 遵医嘱口服抗菌消炎药,预防伤口感染; 3. 术后24小时内可能有渗液,若敷料脱落或湿透,及时来院更换敷料重新包扎; 4. 术后活动以日常强度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等,腿部术后3天内应减少步行,坐立和睡觉 时可适当抬高术侧腿部; 5. 术后一周内手术区域避免沾水、按摩、揉捏、蒸桑拿等; 6. 术后一周拆线、去除敷料24小时后可以洗澡,洗澡后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保持伤口的清洁干 燥; 7. 术后一周内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禁服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辣椒、海鲜、当归、三七等 ,禁烟酒; 8. 术后短期内可出现局部症状:如肿胀、淤青、轻微疼痛、硬结、麻木或皮肤瘙痒均属正常现象, 无须特殊处理;若以上症状明显须来院复诊; 9. 术后3-6个月手术局部仍可能会存在发麻、凹凸不平等现象,均属正常范围,一般可自行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细胞的基础知识脂肪细胞的生长全过程及其形态变化脂肪母细胞,是指能向脂肪细胞分化的ADSCs在激素、生物活性因子、寒冷等因素刺激下均能逐渐分化成为单能干细胞。

它可保持着干细胞增殖活跃的特性,脂肪母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前脂肪细胞,即通常人们所说的脂肪细胞前体。

前脂肪细胞再经历细胞融合、接触抑制和克隆扩增等步骤启动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并在胰岛素、地塞米松等诱导剂作用下完成向成熟脂肪细胞的分化。

全过程可以表示为:多能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

生长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经诱导分化,其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发生变化,开始进入不成熟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变。

细胞形态由成纤维细胞样逐渐趋于类圆或圆形,胞体逐渐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小脂滴,脂质开始累积,以后小脂滴增多并融合为较大的脂滴,可经油红“O”染色等方法于显微镜下显色,从而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

此时的细胞无分裂增殖能力,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张高娜,梁正翠.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09,30(2):42-44.脂肪细胞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逐步分化形成,按间充质干细胞→脂肪母细胞→前脂肪细胞→不成熟脂肪细胞→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发展。

前脂肪细胞在多种转录因子调控下,激活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并在这些基因的顺序性调控下,经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

张艳.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儿科药学杂志,2008,14(1):56-57.间充质干细胞概念:不同文献中,分别命名为抽脂处理细胞(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 PLA),脂肪基质微管碎片细胞(stromal vascularfraction cells, SVF),脂肪组织源基质细胞(adipose-tissue derived stromal cells, ATSCs),脂肪源中胚层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odermal stem cells, ADMSCs)等。

这些不一致的名称均指从脂肪组织中分离的、可在体外大量扩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李惠侠,屈长青. 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脂肪细胞是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逐步分化、发育而来,MSC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和骨髓中。

脂肪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的两类细胞系为多能干细胞系和前体脂肪细胞系,前者为不定向的细胞系,能转变为稳定的脂肪细胞、肌细胞和软骨细胞,后者为定向的细胞系,是目前体外研究脂肪细胞分化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胞系。

庞卫军,李影. 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分子事件[J].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27: 497-500.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s)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是骨髓来源的MSCs,但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很少(约占细胞总数的1/105),且存在取材困难等问题。

MSCs广泛分布于其他组织中,包括肌肉、血管、肝脏、胰腺和脂肪等。

ADMSCs表面有CD29、CD44、CD71、CD90、CD105/SH-2、SH-3、STRO-1等多种抗原标志。

李冬艳,宇丽.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J].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6).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Zuk等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了一种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它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形态相似,称之为脂肪干细胞(ADSCs),平均每300 ml脂肪组织可获得2×108~6×108个这样的细胞。

ADSCs和MSCs具有相同的表现型,对CD29、CD44、CD71、CD70、CD105/SH2和SH3为阳性反应,对CD31、CD34和CD45为阴性反应。

此外,它们还具有各自特征性的表达分化抗原:ADSCs具有特征性表达分化抗原CD49d,而MSCs具有特征性表达分化抗原CD106。

张高娜, 梁正翠. 动物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2009,30(2)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备干细胞特点的细胞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长期的活性和多系分化潜能。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以其取材方便、来源丰富等多种优势逐渐取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免疫表型:研究发现ADSCs主要表达CD13、CD44、CD73、CD90、CD105、CD106、CD166、CD29、CD49e和HLA-ABC,而不表达CD34、CD3、CD19、CD45、CD14、CD117、CD31、CD62L、CD95L和HLA-DR。

这个结果和其他的MSCs几乎一致。

但ADSCs与BMSCs也有差别:大部分BMSCs表达CD10,而表达CD10的ADSCs仅占5%~20%;几乎所有的ADSCs表达CD49f和CD54,而BMSCs极少表达。

周苏娜,张明鑫. 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9,12(1).不同细胞的表面标志是不同的,脂肪干细胞的表面标记为:CD9、CD10、CD13、CD29、CD10、CD44、CD49e、CD49d、CD54、CD55、CD59、CD90、CD105、CD107、CD146、CD166等阳性,能够向骨、软骨和脂肪的等多方向分化。

ADSCs表达4种通用多向分化潜能干细胞标记CD105、STRO21、CD166及CD117。

其中CD117是一种干细胞因子受体,在全能或多能干细胞中表达。

王福科,赵德萍. 不同类型血清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J].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4-10.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脂肪组织几乎遍布于全身,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有极强的可塑性,主要由成熟并充脂的脂肪细胞、无脂的前体脂肪细胞和内皮细胞组成。

现已查明,神经纤维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也是其组成成分。

大约2/3的这些细胞可以充分发育为脂肪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特有的指环形细胞形态。

脂肪细胞的细胞结构依个体年龄、性别、体重以及来源部位有很大变化。

形态学研究发现,皮下和腹部脂肪有明显不同。

网膜脂肪组织比皮下脂肪组织含更多的血管和交感神经神经纤维,说明前者具有更强的代谢活性。

另外,和皮下脂肪组织比较,网膜脂肪组织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更多。

人类网膜比皮下脂肪组织脂肪细胞要小。

1脂肪细胞分化历程1.1 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脂肪细胞的来源及发生时间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Kats等分离得到一种成纤维样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发现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样是一种多能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造骨细胞、软骨细胞和成肌细胞。

Pittenger 等证实,在培养基中加入异丁基甲基黄嘌呤、地塞米松、胰岛素和吲哚美辛诱导分化,部分ADSCs可分化为脂肪细胞,但是分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如脂滴聚集等比前体脂肪细胞系表现较晚。

Nakamura等最近也发现,在同样的成脂培养条件下,尽管ADSCs与3T3-L1等脂肪细胞系在分化后期的差异表达基因相同,主要是一些“脂肪细胞特异基因”,但在ADSCs分化早期,其差异表达基因和前体脂肪细胞并不相同,主要包括细胞周期相关蛋白GAS1(growth arrest-specific 1),转录因子锌指蛋白家族(zincfinger protein slug)和MYC(V-myc avian 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信号调节因子CDC42(GTPase-activating protein)、PEE4D(phosphodiesterase4D,camp-specific)及细胞分泌物DKK1等。

Hunga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发现上述GAS1蛋白等因子在分化早期细胞表达。

这些研究均表明,ADSCs是一种能分泌瘦素和脂联素的多能干细胞。

但是ADSCs与前体脂肪细胞的关系,以及调控ADSCs分化的关键性转录因子等尚不清楚,同时对已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1.2 脂肪母细胞此阶段实际是多能干细胞在接受成脂相关刺激,如寒冷、激素、生物活性因子、体外实验性诱导剂刺激后,由多能变为单能定向成脂分化的起始阶段,是单潜能干细胞(unipotential stem cell)。

此阶段细胞仍具有干细胞增殖活跃的特性。

对此阶段是否有特异基因表达,尚未见报道。

1.3 前体脂肪细胞生长期前脂肪细胞的形态与成纤维细胞相似,经适当的分化诱导,其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逐渐发生变化,细胞开始进入由不成熟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类型转变的过程。

此时,细胞形态由椭圆形逐渐趋于类圆或圆形,胞体逐渐增大,胞质中开始出现小脂滴,标志着脂质开始积累。

小脂滴不断增多并融合为较大的脂滴,经油红0染色,在显微镜下呈现红色,获得成熟脂肪细胞的形态特征。

一般认为此阶段细胞已无分裂增殖能力,为脂肪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

前脂肪细胞阶段作为脂肪细胞的确定前体细胞,人们对它的研究很多。

包括各种实验动物和人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及血管间充质等部位棕色脂肪组织中的前脂肪细胞、鼠胚胎前脂肪细胞系3T3,以及骨髓来源的前脂肪细胞。

体外实验证明,单能干细胞向此阶段分化的启动,首先是细胞生长必须停止在细胞周期的G1/S期,而不是细胞的接触。

该阶段早期特异性表达A2COL6/P0b24mRNA,其序列与人类编码IV型胶原A2链(A2COL6)的基因序列很相似。

但A2COL6/P0b324的表达并不只限于脂肪组织,也可在卵巢、肾上腺、肺、骨骼肌中表达。

A2COL6/P0b324在成脂分化早期表达,以后随晚期特异性分子如GPDH、adipsin表达的出现而下降,因此它可作为前脂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

Cousin等以A2COL6/P0b324表达量的差异估计前脂细胞在不同解剖部位棕色脂肪组织(表达解偶联蛋白,UCP)的比例,结果表明卵巢周围脂肪组织A2COL6/P0b324的表达量高于肩胛区、腹肌间及腹膜后的脂肪组织,且其表达与寒冷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刺激呈正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