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第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学案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 1 - 第2框运动的规律性.................................................................................................. - 4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世界的物质性: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辨析] 有人认为,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而非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1.准确理解物质的概念2.完整把握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3.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内涵客观实在强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是第一性的东西客观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或现象,它是相对于主观臆造的东西而言,具有真实性外延客观实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即客观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外延不仅包括物质现象,而且包括意识现象;不仅指向客观世界,而且指向主观世界地位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具有的共同的唯一特性,是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具有的最抽象、最概括的特点,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客观存在性是具体存在的事物或现象部分具有的特点,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44.0分)1. 2016年3月15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人机大战”最后一场对弈中,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再次负于“阿尔法围棋”机器人,以总比分1比4落败。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人工智能是人脑的模拟物,属于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②人工智能没有人类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③人工智能将会冲破人类的支配和操纵,完全取代人类智能④人工智能具有社会性,在行动时会考虑由此引起的社会效果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除了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大以外,还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
由此可见A. 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最主要因素B. 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创造条件加以改造C. 任何事物都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 D.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3. 在澳大利亚,受吃叶子的昆虫和一些真菌的“侵害”,桉树生长缓慢,成为一种优质木材。
19世纪被引进美国后,桉树失去了天敌的危害,又有好的水土环境,生长极快,成为易开裂和弯曲的“废材”。
桉树从优质木材变成“废材”进一步印证了: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条件为转移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愿而改变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贴近群众生活的科普节目《原来如此》创新科学实验的“实证”表现手段,针对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或似是而非的科学疑点和困惑,以问题提出、答案求证为线索,结合志愿者的参与体验,最终给出科学、正确的解答。
这个节目用实例、事实告诉我们A. 人的认识都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 B.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5. 高中学生普遍面临心理压力,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学习。
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点
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点【篇一: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点】政治必修 4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注意】物质的看法归纳了宇宙间的全部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实质,而不是指某一种详细物质形态。
物质和物质的详细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其余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实一致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界拥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拥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久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应。
二、认识运动,掌握规律1、运动(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全部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世界的全部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离开运动的物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肩负着,离开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行切割的。
【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差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独一特征。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世界上的全部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久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临时的。
②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一致。
③只认可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认可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则致使相对主义和诡。
2、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实质的、必定的、稳固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可以被创建,也不可以被消灭。
规律是广泛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广泛依照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广泛性要求我们,一定依照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可以违反规律。
违反规律就会遇到规律的处罚。
②在规律眼前,人其实不是力所不及的。
政治必修4第二课
“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
主
———(明)王守仁(阳明)
观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 宙。 —— (南宋)陆九渊 唯 心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 主
集合” ——(英)贝克莱
义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
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 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 者心动”。 --《坛经》
哲 学 的 两 个 派 别
唯 物 主 义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就是气、 表 火、水、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现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原子是世界的本 形 原,原子的属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的属性 式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反作用于物质
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受力 学规律支配的机械运动,所以这一时期的 唯物主义又称为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性:即把自然科学研究的习 惯和方法推广为哲学的分析方法,用孤立、 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 史观却是唯心的。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 观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 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形神关系的论战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 名流云集,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 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这时,作为普通官员 的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 灭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 驳斥得哑口无言。肖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 辩论,都输了。肖无可奈何,企图以高官厚 禄来劝他放弃言论。范缜哈哈大笑说道“要 我“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啦!”
C
6.“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 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 物。”这种观点属于( ) A.怀疑论 B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精品教学课件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宏观物体 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 子、分子、离子等是 化学运动 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
从意识的主观 是个体意识的这种差异性是由先天的生理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
差别看 践决定的,因此,意识虽有差异性,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客 观的
从意识的主观 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 特征看 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2.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见不鲜,未成年人实施的极端 恶性暴力事件让人惊心。2019 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 出应降低承担刑事责任年龄。材料体现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____物__质_体__系_____,构成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地__理__环__境__、__人__口__因__素_______ 和____生__产__方__式____。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 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____物__质__性______。
态的共同的唯一特性
个别特性
别 态,否则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 ②不能用物质具体形态去代替物
性
质,否则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
③物质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 ③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有生有灭
物质是从物质具体形态概括抽象出来的,物质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 联
体表现,物质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它们是共性和个性、一般 系
狼孩有健康的人脑,为什么没有产生人类的意识?
提示:有了健康的人脑并不意味着就有了意识。人脑是意 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但人的意识还是 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狼孩虽然有健康的人脑,但长期离 开人类社会,所以不能形成人类的意识。
高二政治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第一节 哲学的基本问题
C
6.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
7.“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 .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识的事物。 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 B.可知论 . .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 . B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 和存在(物质 的关系问题 意识) 物质) 意识 物质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能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课堂探究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 在实际生活中, 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的关系问题。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 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 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 的关系, 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计划与耕 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B
C
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 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 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 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 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 作带来大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 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 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 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 .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
(1)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 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农民种什么?
气候,土地,种子 市场供求
思维
客观情况
企业制定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产品供求
漫画说 明了什么 问题?
一律抓 紧抗旱!
请领导 指示
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是划分唯 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3)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 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
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 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 火、木、金、土。早期的“五 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 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 C.②③
D.②③④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工人: 做工的方法、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不可知论
C
• 2.(江苏连云港市期中)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 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②对思维和存 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③对物质和意 识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④对思维和存在有 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 A.①②
B.①②③
•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重难点解析】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第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正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第二是思维和存在之间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而少数哲学家坚持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易混易错点】①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整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时政透视2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③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业态农业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然规律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答案】A 【解析】 “稻虾共生”产业模式体现了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新型业态农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错误;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④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海水稻”并非在海水里生长的水稻,而是袁隆平海水稻团队①经 过多年的杂交实验,培育出的能在盐碱地里正常生长的水稻品种。②从 品种选育到百亩片、千亩片的试验种植,再到万亩片大规模示范种植, 海水稻大大提高了盐碱地利用率,成为我国增加耕地面积、抓好粮食生 产的一条新路。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时政透视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海水稻全国联合插秧活动启动
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力争2021年推广示范100 万亩海水稻种植,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 “亿亩荒滩变良田”。
据悉,③中国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 的潜力,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可让亿亩荒滩变粮仓。袁隆平院士认为, 如果中国能④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千克,可增加总产 300亿千克,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2014年秋中期政治组说课稿海南东坡学校人教版人教版必修4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说课稿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用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记忆。
2.多媒体资源:PPT、视频、音频等,丰富课堂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展示和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增强课堂趣味性;实现教学内容的可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课堂互动性。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小组讨论成果、研究报告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以生活实例导入: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觉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引发学生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定义:通过讲解两者的基本观点,让学生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
2.历史发展脉络: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的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对立与传承。
2014年秋中期政治组说课稿海南东坡学校人教版人教版必修4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为2014年秋中期政治组说课,所选教材为人教版必修4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本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对学生进行哲学启蒙的关键一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初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哲学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打下基础。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中政治《2.2唯物主义和
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重难点解析】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不同形态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常见观点:基本形态常见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②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⑤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⑥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③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其观点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同时它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因而具有局限性。
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特别提示】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第2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
第十九页,共42页。
有一天(yī tiān),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 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很多鱼不停地 游来游去,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 么惠快施乐说呀:你! 不是鱼,怎么知道(zhī dào)鱼很快乐呢
庄子反问道:你不是(bù shi)我,怎么知道我不知 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一、 哲学(zhéxué)的基本问 题
第三页,共42页。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 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 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 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 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 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 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 得哑口无言.
形——物质(wùzhì)存在的东西形。神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之辩
第六页,共42页。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哲学(zhéxué)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wǒ men)都会面对思维与存 在的问题。如:
学生: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师: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农民: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第十七页,共42页。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 实是一个(yī ɡè)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 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 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 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 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 ,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 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yī ɡè)错 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 是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 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点高中学生要想学好政治必修四的内容,需要掌握知识点,那么第二课具体有哪些知识要点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课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重难点解析】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不同形态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常见观点: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但其观点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同时它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因而具有局限性。
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特别提示】不能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
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7.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8.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当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
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3、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人的神灵决定天地万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4、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正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唯心主义和不彻底唯心主义
D、自然唯心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6、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二、非选择题
7、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
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
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7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6分)
8、辨析题: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