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届河南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历史试题

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商代的国家政体是方国联盟制,商王不过是“盟主”,而周王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可见,与商代相比,西周A. 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B. 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统治C. 依靠分封以开拓疆土D. 王权政治得到一定加强2. 史载楚国从武王熊通(前740-前690年在位)时开始对外进行征伐兼并,先后吞并了一些周边的小国,灭国所得之地,直属于楚王成为县。

由此可见,当时A. 楚国率先发动兼并战争B. 各诸侯国之间攻伐不断C. 北方诸国政局相对稳定D. 地方行政体制发生裂变3. 唐初,不仅将原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还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共议政事的制度。

由此可见,政事堂的建立A. 提高了行政效率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避免了决策失误D. 平衡了中央权力4. 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此三次极少数短暂的反判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

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 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B. 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C. 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D. 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5. 慈禧在1862年11月17日的上谕中,命沿海各口岸挑选民兵,接受西法训练,说:“官兵不能得力,暂假洋人训练,以为自强之计。

”并且表示:“除学习洋人兵法外,仍应认真学习洋人制造各项火器之法。

各项得其密传,能利攻剿。

”据此可知当时A. 洋务派已掌握地方大权 B. 清政府统治危机依然严重C. 清政府正筹建近代海军D. 慈禧认识到“制夷”的关键6. 下表为中国近代后期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C. 清朝结束具有偶然性D. 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统治结束7. 《左传》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土田十万,庶人工商遂(授冠戴爵,进入仕途),人臣隶圉免(报杂役的各类奴隶因战功可成自山民)”。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学科试卷注意事项:1.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计48分)1.据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进行分封时称诸侯为“友邦君”,到周公再行分封时,出现“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此变化说明西周()A.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B.宗法制进一步完善C.中央集权得到了强化D.等级制度开始形成2.“中书令、侍中‘佐天子而统大政”佐天子而执大政’,‘中书令之职,掌军国之政令”凡军国之务,(侍中)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唐代三省长官决策采取集体形式议事B.尚书省的长官从未参加决策过程C.唐代的集体决策完全排斥了君主意见D.门下侍中与中书令共同参与决策3.伯利克里在雅典公共庆节演剧的时候,给每个公民发放二个欧布尔的津贴,这等于一人一天的生活费。

材料得出的结论是()A.废除民主权力的财产限制B.为竞选公民大会主席拉选票C.促进城邦文化艺术的发展D.缩小公民内部的贫富差距4.据右图所示,1905年和1921年后革命次数出现相似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革命政党的推动B.社会经济的发展C.民主思想的传播D.维新力量的衰落5.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这种见解()A.抹杀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反侵略求独立的反抗史B.避免了仅仅使用“外因”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变迁C.夸大了近代中国人民主动融人世界潮流的奋斗精神D.批评了部分历史学家不顾事实崇洋媚外的治史态度6.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该书强调指出:“工人阶级的革命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

2018届河南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届河南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商丘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4.“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25.“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26.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召开期间,其常务委员会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陶片放逐提案。

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或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离开城邦。

材料说明古代雅典A.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 B.维护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C.民主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D.民主制度科学完善27.“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

该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征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28.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宪章运动明确提出:“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上述政治主张A.体现了直接民主的政治诉求 B.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C.还没有脱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D.要求打破工业资产阶级垄断政权的局面29.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的局面,这主要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逐步加强C.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D.知识分子的思想逐渐激进30.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商品的进口税,到1933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高达货价的80%。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二Word版含答案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二Word版含答案

2017高考仿真卷·历史(二)(时刻: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4.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势力的地理散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

春秋时期那么演变成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

对这一转变说明合理的是( )A.长江流域取得开发B.经济重心显现南移趋势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D.王室衰微使分封制瓦解25.美国学者列文森在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得出一个结论,皇朝体制有着一个“自相矛盾”的运行规律:儒教君主制的基础恰正是反儒教的法家原那么。

作者揭露出中国封建社会( )A.儒学思想以法家为依托B.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C.儒家与法家的冲突猛烈D.德治与法治交替运用26.洪武五年,琉球遣使“入朝”,明代中央政府赐予《大统历》及文绮、陶器、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

中央政府特意“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

对材料明白得准确的是( )A.与琉球的贸易带有朝贡贸易的某些特点B.政府利用“商帮”推动贸易进展C.此类贸易有利于市镇经济繁荣D.“闭关锁国”政策致使贸易萎缩27.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

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

这说明军机处( )A.能够幸免大臣擅权B.慢慢成为中枢机构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28.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同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转变,另一个那么止于外形。

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

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一个样子……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作者意在( )A.对洋务运动失败进行痛彻反思B.对西学东渐进行确信C.确信进展近代工业的重要性D.指出明治维新成功之道29.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轻纺业工厂数量的转变表。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河南高考历史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1.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A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22.《政治秩序的起源》在描述某一时期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拒绝他对珍玩的索求;在他妻妾群中与他一起玩游戏;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

”此材料表明A君主和臣民平等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君主专制下的腐败现象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33.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且品题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反映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干政府评价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44.《札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此材料主要体现A敬畏神灵B尊宗敬祖C以农立国D经济落后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55.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

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A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66.李时珍于明万历六年写成《本草纲目》,其中有“玉蜀黍(玉米)种出西土,种者亦罕”:乾隆二十三年的记载有“玉蜀黍,俗名玉米……此种近时楚中遍艺之”。

玉米种植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方气候差异B人口增长的需求C殖民活动的推动D经济结构的变动分值: 2分查看题目解析>77.下面是对某一政府部门职权范围的描述:“掌各国盟约,昭布朝廷德信,凡水陆出入之赋,舟车互市之制,书币聘飨之宜,中外疆域之限,文译传达之事,民教交涉之端,王大臣率属定议,大事上之,小事则行。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衡水中学)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

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

这说明商代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是分封诸侯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可见贵族爵位等级萌芽,故B项正确;“统治秩序尚未稳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到神权问题,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2.(2016安徽师大附中)秦汉法律规定,对国有财物的出入账目事项和保管情况要造籍登记,制作账簿,形成会计报告,并以日、月、季、年的时间和以县令长一一郡守一一丞相、御史或内史的行政次序逐级申报,接受上级的检查和监督。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A.封建国有经济成为集权统治的经济基础 B.官僚政治和集权政治的践行C.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成为政府主要任务 D.郡县制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解析】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官僚制度的确立。

秦汉时期已经确立了封建私有制,不是国有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中由地方官吏对财产问题进行严格的统计并且逐级上报,体现了官僚制度的确立和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严格管理,并不是主要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是提高行政效率,故D项错误,故选B。

【答案】B3.(2016蚌埠市二中)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

2018届高考历史 二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18届高考历史 二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18 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1.《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儒家思想。

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肓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 项正确。

答案:B2.战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然活跃,但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

出现这一变化是由于()A.政府的提倡B.儒学的思辩化C.佛教的传入D.庄园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从汉以后成为主流思想。

根据“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的史实,再结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 项正确。

B 说的是宋代理学;佛教传人是在西汉末期,排除C;庄园经济的发展对儒学变化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

答案:A3.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

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的强化B.宋明理学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奢侈之风盛行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A 项错误;D 项只是表面现象。

答案:C4.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当时 1400 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由此可见()A.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B.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D.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解析:本题考査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河南省商丘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商丘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A2.B3.C4.D5.C6.B7.B8.D9.C 10.A 11.B 12.D 13.B 14.D 15.B 16.C 17.D 18.A 19.D 20.A 21.C 22.A 23.B 24.A二.非选择题:25题15分、26题14分、27题10分、28题13分,共52分25.(1)思想:仁义、中庸、孝悌、修齐、平治。

(3分,答出3点即可)发展: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中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思想,构建了神化皇权和“独尊儒术”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2分,若答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等也可。

)影响:适应了汉武帝维护封建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君权;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

(2分)(2)深化:宋明理学家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2分)表现:约束个人的情感欲求,通过道德自觉建树理想人格;注重民族气节和德操;强调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分,答出2点即可)(3)评述:钱玄同排除传统文化,倡导学习西方的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等,具有探索救亡图存、推动民族精神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但在思想上忽视甚至否定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存在绝对与简单化的倾向,有偏激之处。

(4分)26.(1)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活动;中国丝织、制瓷等手工业领先世界。

(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2)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积极对外扩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分,如笼统回答“西方资本主义发达,中国落后”“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等答案,酌情给分)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以抵抗外国经济侵略。

(1分)评价:符合民族工业发展和近代化的历史潮流,是爱国和进步的。

(2分)(3)特点:有步骤地逐步开放;开放程度不断深入。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7·河北模拟) 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9鼎8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A . 周天子墓葬B . 诸侯国君墓葬C . 士大夫墓葬D . 士的墓葬2. (2分) (2020高二下·青海期中)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就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

这反映了()A . 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B . 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C . 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D .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3.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中)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

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A . 地域辽阔,农业发达B . 法制健全,等级森严C . 小国寡民,独立自主D . 中央集权,分权制衡4. (2分) (2017高二上·武邑开学考) 第二帝国覆灭后,法国国民议会内出现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在于()A . 是否实行共和制B . 是否实行普选权C . 是否建立代议制D . 是否制定新宪法5. (2分) (2015高一上·连江期中) 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 . 鸦片战争B . 天国兴衰C . 李鸿章D . 《天朝田亩制度》6. (2分) (2019高一下·鄂尔多斯期中) 1919年5月,《每周评论》曾发文指出:“我们且看巴黎会议所议决的事。

哪一件不是拿着弱小民族的自由、权利,作几大强盗国家的牺牲!”该文所评论的有关中国的事件具体是指()A .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B . 五四运动把矛头指向卖国贼C . 把德国在山东特权转交给日本D . 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对象7. (2分) (2017高一上·吉安月考)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河南省商丘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5.4一、选择题24.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僧,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梯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B.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D.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对联意思比较浅显,都在讲家庭和睦,没有涉及忠君、孝悌是前提,故A项错误;城隍庙把家庭和睦的对联立在两侧,说明家庭和睦才能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血缘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祖宗家法等观点,故D项错误。

【答案】B25.明人吴讷说:二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

元贞、大德以后稍出。

”时有诗云:“宇宙喜一统,干今兰十年。

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

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上述现象实际反映了()A.元代城市生活日益多样化B.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C.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化D.江南文人科举及第后的喜悦【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明朝代更替【解析】材料意思大致为,元朝时江南文人以诗酒玩世,到明朝时逐渐复出,北上当官,材料主旨不是元朝的城市生活,故A项错误;江南文人的政见因为朝代的更替而改变,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科举及第”,故D项错误。

【答案】B26.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

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

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货币发展【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说明政府调控市场失败,故A项正确;明中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府限制民间贸易,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未遭到削弱,故D项错误。

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参考答案24.B 25.B 26.A 27.D 28.C 29.A 30.D 31.C 32.A 33.C 34. D 35. B40.(25分)(1)积极作用: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

(4分)(2)趋势: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出国做工的增多。

(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6分)原因:国门被打开,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体,传统农业和手工业衰落;中国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若答其它内容,只要言之成理亦可得分)(3)特点:受日本侵略及国民政府迁都影响;有外国移民迁入中国。

(4分)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及文化资源;日本“国策移民”便于日本侵华,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答出1点给2分,答出3点给5分,但最高得分不得超过满分5分)41.(12分)答案示例(1)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分)说明:明代钟楼建筑的庄重、规范,反映了农耕文明的社会面貌;近代时钟的精确统一,反映了工业文明社会的生产成果。

(4分)(2)信息:时间标准逐步趋向统一,近代中国逐步融入世界。

(2分)说明: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近代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时间标准逐步趋向统一,体现了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4分)(如果考生从计时方式的历史变化、原因、变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做答,言之有理也可以给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满分12分。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措施:市易法;均输法;青苗法。

(3分)成效: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和流通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6分)(2)政府不能垄断市场,越位经营;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完善监督机制;关注民生。

(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6分)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因袭传统,观念守旧;闭关政策的影响。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7·南京模拟) 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

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A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B .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C .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 . 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2. (2分)“上(唐太宗)謂侍臣曰:‘薛延陀倔强漠北,今御之止有二策:茍非发兵殄灭之,则与之婚姻以抚之耳。

二者何从?’房玄龄对曰:‘中国新定,兵凶战危,臣以为和亲便。

’上曰:‘然,朕为民父母,茍可利之,何爱一女?’”此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A . “存百姓”的思想B . 虚怀纳谏的胸襟C . “战而后和”的策略D . 文德治国的思想3. (2分) (2019高三上·屯溪月考)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 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 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C . 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D . 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4. (2分) (2016高二下·蚌埠期末) 《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数,个个花开淡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

”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A . 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B .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C . 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D .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5.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的企业是()A . 轮船招商局B . 天津机器制造局C . 发昌机器厂D . 开平煤矿6. (2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期中) 钱颖一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河南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一上·沭阳月考) 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后大都实行县制,这与分封制相比大大强化中央集权,主要表现在()A . 地方实行分权,官员间相互监督B . 地方官员由国君直接任免C . 地方行政体系独立,有高度的自治权D . 县的统治区域一般都比封国小2. (2分)《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①注重解决实际问题②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③注重理论研究④以科学实验见长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3. (2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它出现于我国的()A . 商朝B . 唐朝C . 宋朝D . 明朝4. (2分)“奏国歌,升国旗”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那么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源自下列哪一部电影的插曲A . 《渔光曲》B . 《风云儿女》C . 《开国大典》D . 《定军山》5. (2分)“现在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

”这与谢尔本勋爵在1782年所讲的“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是吻合的。

这一变化反映出()A . 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得到贯彻B . 海外扩张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撑C . 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深D . 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6. (2分)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及建立以后,世界上主要国家对这一新的国际秩序感受各不相同。

有人概括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状况:①先悲后喜的获胜者;②得胜得利不得势的衰败者;③得胜得利的寝食难安者;④被排斥的孤独者。

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 . ①是美国,②是德国B . ③是法国,④是苏俄(联)C . ②是德国,③是英国D . ①是苏俄(联),④是美国7. (2分) (2019高一下·杭州期末) 罗马法中规定:并不是罗马法上所有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买卖契约的主体,聋哑人、精神失常者、年幼的人和受监护的妇女被排除在买卖契约主体范围之外。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有学者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

据此可知()A.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两极格局瓦解B.两极格局终结实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C.两极格局存在制约全球经济发展D.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2.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

而周公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伯父、叔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

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3. 汉高祖刘邦时期,规定女子到15岁还没有结婚,每年必须缴纳120钱“单身税”。

其子刘盈即位后,“单身税”由120钱变为600钱。

汉初这一做法旨在()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贯彻夫为妻纲的儒家思想C.实现人口的快速增殖D.鼓励增加劳动力发展生产4. 唐代节度使掌握着士兵的生杀、赏罚、升降等权力。

宋初节度使名号用来礼遇罢政后的功臣故老和宰相,让其出守外地。

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A.中央集权逐步加强B.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C.官吏选拔制度成熟D.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5. “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新兴的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的主人公。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A.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C.小说创作进入新的阶段D.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6. 鸦片战争前,国人认为西学是“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

这一变化表明()A.有识之士对西学的态度渐趋务实B.师夷长技成为社会共识C.清王朝对列强的恐惧感逐渐增加D.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7. 据统计,从1913年到1920年,中国市场上外国资本总额增加1/3以上,本国资本总额则翻了一倍多,外国资本所占比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丘市2017-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4.‚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25.‚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由此可见,两宋时期的儒家学说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主要是指A.从关注天道自然转向研究人们的行为准则B.创立出与佛道学说截然对立的新儒学理论C.探寻出格物致知和本心体悟两种明理方法D.确立关于礼乐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终极解释26.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召开期间,其常务委员会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陶片放逐提案。

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或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离开城邦。

材料说明古代雅典A.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 B.维护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C.民主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D.民主制度科学完善27.‚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

该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 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特征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28.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宪章运动明确提出:‚年满21岁且精神正常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上述政治主张A.体现了直接民主的政治诉求 B.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C.还没有脱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D.要求打破工业资产阶级垄断政权的局面29.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的局面,这主要反映了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趋势逐步加强C.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D.知识分子的思想逐渐激进30.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商品的进口税,到1933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高达货价的80%。

此举①促使外国资本卷土重来②推动了民族工业更快的发展③使官僚资本得以垄断国家经济④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外货倾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1.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

事实上,到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

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 B.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 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32.有学者认为:‚东德剧变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失调)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造成剧变。

东德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因素,国内因素不过是一个次要因素。

‛该学者的观点A.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东德剧变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C.否定了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D.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33.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相似之处是A.建允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允许外资参与本国经济活动 D.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34.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表达需要粮食的愿望,美国愿意认真考虑。

实际上中国政府并没有主动要求美国政府提供粮食,只是同美国民间商业机构洽谈进口粮食的可能性。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中国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了粮食自给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35.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GDP增长率在1961年、1979年和1993年变化较显著。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三年GDP增长率变化显著的共同因素是A.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B.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C.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有位观察力敏锐,名叫托马斯·梅多斯的西方人评论道:‚在所有已达到某种程度的文明的民族当中,中国人是最缺乏革命性,却又最富有反叛性的。

‛……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假如在普通的时代,这种秩序和持久性或许可看作是件幸事。

但是,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

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可咒诅的东西,而非幸事。

相对地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的、落后的。

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那时在西方被认为理所当然,但依然不合中国人的思想。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后世界》材料二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闭塞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

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

……所谓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

……在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漫长过程中,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

它们互为条件,最初是缓慢地、后来是越来越急速地促成历史由分散的发展到以世界为一整体的发展。

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发展,是决定历史纵向和横向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它把历史的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造成当时中国所谓‚静止的、落后的‛社会因素。

你怎样看待这种‚静止、落后‛中的‚幸‛与‚不幸‛?(12分)(2)参照明清时期和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纵向和横向发展‛是怎样统一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之中的。

你能从中得出哪些启示?(13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图表、图片、数据等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信息。

仔细阅读和观察表中不同时期人口变化的数据,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2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下表为19世纪中期俄国和日本有关农村社会改革的材料根据表中材料,指出两国农村社会改革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影响。

(15分)45.(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

永徽六年(655)十月,高宗下诏废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则天为后,皇后正式易人。

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

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她(武则天)向高宗提出十二条建议:(1)劝农桑、薄赋徭;(2)给复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馋口;(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齐哀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

高宗曾下诏实行……——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长孙无忌指责武则天不是天下‚令族(世家大族)‛,骆宾王斥武则天‚地实寒微‛。

——白寿彝《中国通史》‚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

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则天所表‚十二事‛的内容及作用。

(9分)(2)你如何认识材料二中长孙无忌、骆宾王与司马光对武则天作出的不同评价?(6分)商丘市2017-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40.(25分)(1)社会因素:小农经济模式及重农抑商政策;君主专制的强化;八股取士及思想禁锢(科举制度僵化及心学的统治)。

(6分)怎样看待:从中国自身历史发展来看,明清时期政治稳定、国家统一、农耕文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从世界向资本主义转型的发展大趋势看,明清统治者厉行专制、固守农耕经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造成了中国的落后。

(6分)(2)明清时期,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使传统社会未发生根本变化,同时也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展开;闭关政策、与世隔绝又导致中国背离世界近代化潮流,进一步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的正常转型。

(5分)工业革命使西方工业文明和近代社会的迅速到来,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联系的加强,又反过来巩固和扩大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要结合材料内容说明观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分)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加强联系,互相学习,共同促进世界的进步与发展;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能促使本民族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

(3分)(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3分,言之成理即可)41.(12分)信息一:战国至西汉、晋至隋朝人口急剧增长,汉末至三国、唐朝安史之乱后、明清之际等时期人口急剧下降。

说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分裂、战乱频繁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

(6分)信息二: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等总人口增长较快。

说明:民族融合和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6分)信息三:清初至鸦片战争前夕,人口持续增长。

说明:清初经济政策的调整促使小农经济、农耕文明仍持续发展。

(6分)(提取出其它信息并能合理说明,亦可得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相同点:都使农民获得人身自由;(3分)都使土地所有权有所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