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4《从不同方向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从不同的方向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从不同的方向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从不同的方向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不同的方向看》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学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和图形进行观察和操作,他们能够感知和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概念理解较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学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难点: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激励。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际物体,如玩具、图片等,用于展示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物体,如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描述它们的位置。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4节从不同方向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4节从不同方向看教学设计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2、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谢形状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

3、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形状图。

难点:根据从上面看的形状图及其相应位置的立方体的数量,画出从正面看与从左面看的形状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内容:每位同学课前准备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模型;目的:准备操作正方体模型,以便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首苏东坡的诗表现了观察庐山的几种方式: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身处山中看,也说明了观察物体是有讲究的,《从不同方向看》这节课就是学习和研究观察物体的数学方法。

从而引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目的:创设实际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同时引入课题.二、观察实物、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图1-17四幅图,回答分别是从哪个方位看到的?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同样的物体,为什么看到的不是一样的呢?揭示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通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图形。

在教师引导下得出三种形状图。

目的: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活动),让学生逐步感受从不同角度看结果不一样,逐步得到从正前方、正左方、正上方所看到的三种形状图的概念。

2、想想练练、巩固提高活动1: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从正面看、左面看、上面看所看到的形状图。

目的:学以致用,感受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体的不同性。

注意事项与效果: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思考片刻,然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学生描述出为什么是这样的,然后教师可以展示课件,让学生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14从不同方向看教案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14从不同方向看教案

1.4从不同方向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2、能力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2)在与其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3)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3、情感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2)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增强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3)体会到在生活中我们也应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去看待一件事物,分析一件事情。

本课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本课内容:是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的判断和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本节课首先安排学生观察实物和课件,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让学生观察几个简单几何体的组合,辨别观察的方向,由此引出三视图的概念。

然后通过观察模型,熟悉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最后通过搭建模型,观察想象,学会如何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学习重点: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和会画立方体及其组合图形的三视图。

学习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因此本节课应用了较多的实物模型,并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数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对象分析:1、初一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空间观念还有待不断发展,所以在进行三视图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观察实物模型、教具,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图形。

3、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应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策略】课堂组织策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活泼、主动、有效的数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三视图有关内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从不同方向看(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从不同方向看(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几何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这种情境创设的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探究性学习: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设置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并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探究、互动、实践”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直观演示、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在课堂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耐心解答,鼓励学生自主寻求解决方法,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采用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我利用教具展示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三视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特点。接着,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动手制作这些几何体的三视图模型,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同时,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合作探讨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果。这种合作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及其作用,包括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学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准确描述物体的形状。
-掌握简单几何体(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的三视图绘制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
举例解释:
-重点强调三视图的定义,通过对比实际物体和三视图,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4节《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学会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物体,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绘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视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物体形状观察和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绘制三视图,学会将空间几何体转化为平面图形,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三视图绘制任务,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4.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注重观察细节,提高准确绘制三视图的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空间转换的难点,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练习,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然后绘制三视图,通过多次实践提高他们的空间转换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从不同方向看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从不同方向看教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同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和图形。

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重点: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程序设计:1.请同学们观察几幅照片:“横看成岭侧成峰”,说明从不同方向看学校教学楼的印象不一样.2.看一看:在讲台上摆放一个热水瓶、一个茶杯、一个茶叶盒,二个同学站在左右两边,看讲台上的三个物品,请同学们说明各看到什么?讨论:若要同时看到三件物品,应在什么位置看?:在地上摆放三件物品:右图中的A、B、C、D表示从桌子的四周观察三件物品的几个不同地点: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一组图分别从哪儿看到的?问题:下面几个图分别是从哪个地方看到的?4.随堂练习:下面是一辆汽车从小明的面前经过而拍摄的一组照片,请同学们思考汽车进入镜头的先后顺序应是怎样?可以是(2)(1)(5)(4)(3)思考:答案是唯一的吗?若小明是绕汽车拍摄的,上面五幅照片,小明从哪些地点拍摄的?5.议一议:(1)请同学们观察下图,想一想,从不同方向看到的是什么?(2)用实物按上图放好,从不同方向看,验证自己的想法;(3)请同学们研究给出的五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让同学们根据投影屏幕第1个图,自己摆放好圆柱体与长方体,观察长方体和圆柱,然后说出三幅图分别从哪个方向看到的.据下图将立方体块堆放好,然后从三个方向看,思考分别看到哪些图象?从上面的活动中可以体会到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其中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即物体的三视图.:下面是由7块小正方体木块堆成的物体,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如下,请同学们说出哪一个是主视图?哪一个是左视图?哪一个是俯视图?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问题2:请同学们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视图:一个玻璃正方体如图所示,红线表示两根嵌在正方体内的铁丝, ,请画出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并用彩色笔标明铁丝的位置.:(1)请同学们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体会? (2)你能根据下面的三视图来放出相应的立方体组合吗?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3)你能根据下面的三视图来放出相应的立方体组合吗?主 左 俯主、左、俯。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从不同的方向看》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从不同的方向看》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从不同的方向看》教案一. 教材分析《从不同的方向看》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我们周围的数”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和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从而为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空间想象力方面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培养。

此外,学生可能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方法还不够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使学生能正确、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并准确地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过程。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特点。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几何体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2.准备一些图片,展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的形状。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 从不同方向看 课时2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 从不同方向看 课时2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第一章第四节从不同的方向看(二)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尽可能地搭出由小立方块组成的不同的几何体,并观察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2.能根据每个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及其中一种视图画出另外两种视图.(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搭建几何体的过程,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画出三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实验.2.能够充分地与同学交流、合作,能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1.搭建简单的几何体,通过观察画出三视图.2.通过小立方块搭建几何体的俯视图及相应位置上方块的个数,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教学难点利用空间想像力,由已知搭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及相应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会看到不同的图形.什么是主视图?什么是左视图?什么是俯视图呢?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现在我们每个桌子上都有5个一样大小的小立方块,你能搭出多少种几何体?观察后,你能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吗?二、讲授新课现在,我们就以同桌为单位,用5个小立方块搭建几何体,要尽可能地搭出不同的几何体,再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看自己所搭的几何体。

下面我们再来看同学们搭成的3种几何体,我们分3组分别画出它们的三视图,然后我们以组为单位,交流、验证画出的三视图是否合理.几何体(1)的三视图. 几何体(2)的三视图.几何体(3)的三视图.注: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俯视图应是观察者站在这个几何体的正面,从上方观察得到的图像.如果已知三视图中的俯视图及相应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搭建几何体或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另外两个视图呢.三、应用新知[例1]右图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分析:本例对空间想像力要求较高,可让学生动手利用手中的小立方块,尝试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要重视利用操作来帮助解决问题,然后同伴进行交流,验证结果.解法一:先摆出这个几何体,再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解法二:根据俯视图联想确定主视图有3列,左视图有2列,再根据数字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由此可得主视图、左视图如下:四、课堂作业1.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解:左图、右图相应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分别为:2.在一个仓库里堆积着正方体的货箱若干,要搬运这些箱子很困难,可是仓库管理员要落实一下箱子的数量,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将这堆货物的三种视图画了出来,你能根据三视图,帮他清点一下箱子的数量吗?这些正方体货箱的个数为( )A.5B.6C.7D.8分析:根据左视图和主视图,可以在俯视图中标出每个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如图)所以货箱共有8个,或者让学生利用操作来帮助解决问题.答案:D3.下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几何体的左视图,小正方形中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分析:由已知可知有8个小立方块,先摆出这个几何体,你会发现这样的几何体不惟一,因此,答案不止一种,只要合理的都算正确的.解:(由于答案不惟一,在此选其中两种答案),主视图和俯视图如下:第一种:第二种:试一试: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至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结果:这样的几何体不惟一,它最少需要10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16个立方块.其中,从下层数:第一层7块;第二层至少2块,至多6块;第三层至少一块,至多3块.五、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视图,并在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图形的基础上,识别简单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六、课后作业课本习题1.7.教学反思本课时在上一课时的基础上,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增强自己空间想象能力;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还可也借助于实物模型来解决问题,但这只能作为过渡阶段。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 从不同方向看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 从不同方向看 教案

从不同的方向看(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空间观念.2.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的不同的图形.3.能识别简单的三视图.●教学难点识别简单的三视图.●教学方法发现式教学法.结合一些具体的实物的情境,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然后过渡到讨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具准备一个茶杯、一个暖水瓶、一块长方体的橡皮及若干个长方体、圆锥、圆柱、正方体.●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谁来告诉我这首诗的意思呢?[生]这首诗说的是:从前面看,觉得庐山是一座又开阔又高大的山岭;从侧面看,又觉得庐山是一座险峻陡峭的高峰;再从远处和近处,从高处和低处看庐山,总觉得它千姿百态,变化无穷.我实在说不出到底什么才是庐山的真面目,因为我自己就在庐山中呀.[师]这位同学表述的太精彩了.这首诗正是诗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了不同的景观的结果.我们这节课也学着去用诗人的眼光去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我想我们也会有惊人的发现.Ⅱ.讲授新课1.创设不同的实物情境,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教师将实物一个暖水瓶、一个茶杯、一块橡皮按顺序摆放好,暖水瓶放在中间,其余的放在两旁.并将这个实物组合放在教室中间,让同学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并将观察得到的画在一张纸上.(注意视线和你所看到的物体的面保持垂直)教师经过两分钟后可从前、后、左、右四个同学手中拿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同时教师也可自己画一幅从上方看到的图,展示给全体同学,并提出问题.[师](1)我手中的这五幅图,分别是哪一位同学看到的,哪一幅是我看到的.(2)如果要想同时看到杯子和橡皮,那么我应该站在什么位置?[生](略)(注意,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师]我现在将三个几何体摆在讲桌上;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一个正方体.同学们来看下面的五幅图分别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参看课本第十六页议一议的图片)(教学时可先鼓励学生进行想像,然后分组用实物观察.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应充分地进行观察,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体会,找出想像结果和实际结果的差异.请学生回答课本中议一议的问题)[生]图1是从背面看到的结果;图2是从顶部看到的结果;图3是从左侧正对长方体看到的结果;图4是从正面看到的结果;图5是从右侧正对正方体看到的结果.(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小组中观察的位置不同,画出自己观察得到的图,让小组其他成员想像你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实际观察)[师]同学们通过充分的交流和操作,我们会发现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得到不同的图形.其中我们重点研究三个方向上看到的图.即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下面我们看几个由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如下图所示:当我们从正面看就得到主视图;从左面看就得到左视图;从上面看就得到俯视图.(如下图所示)2.分辨和画出一些几何体的三视图.[师]我们来看两个例题:[例1]桌子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圆柱(如下图),说出下列三幅图分别是_____.分析:根据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可判断得出.解:(1)是俯视图;(2)是主视图;(3)是左视图.[例2]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析:先由学生板演,并深入学生中去对接受较差的学生以帮助、关心.解:[例3]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面对面坐在一个四边形桌子旁边,桌上一张纸上写着数字“9”,甲说他看到的是“6”,乙说他看到的是“”,丙说他看到的是“”,丁说他看到的是“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左边,丙在丁的右边B.丙在乙的对面,丙的左边是甲,右边是乙C.甲在乙的对面,甲的右边是丙,左边是丁D.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解:由图可知应选择D.Ⅲ.随堂练习(课本第十七页)1.一辆汽车从小明面前经过,小明的拍摄了一组照片.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给下面的照片编号,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图片见课本第十七页最下面)分析:学生可以自己先想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可深入学生中去,学生的答案可能不惟一,但只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的说明,就应予以鼓励.解:可以是②①⑤④③.2.画出下面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解:[例4]做一做用5个或6个小立方块搭建几何体,然后根据你搭建的几何体,通过观察画出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并且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一个小组搭建的几何体最多.画出的三视图最标准.Ⅳ.课时小结这节课经历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了空间观念,在观察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会看到不同图形,从而能够识别和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Ⅴ.课后作业课本习题1.6及做一做.Ⅵ.活动与探究有一个正方体,在它的各个面上分别标上字母A、B、C、D、E、F,甲、乙、丙三位同学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其正方体,观察结果如图所示.问这个正方体各个面上的字母对面各是什么字母?[过程]先根据在不同方向观察正方体所得的图形不同,因为可以先想像再操作验证自己的想像是否符合实际.[结果]F的对面是C;E的对面是A;D的对面是B.●板书设计从不同的方向看(一)一、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二、例题讲解三、课堂练习●备课资料(一)下面画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件用具,只是它们都是从某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你能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东西吗?解:根据题意,这几个物体都是从正上方看到的,它们是(1)铝锅;(2)白炽灯泡;(3)菜刀.(二)巧剪零件图1图2某工厂有六种规格的铜片,其形状如图1所示.现分别要剪图2那样六种形状的零件,如果每一种铜片都只能剪某一种形状的零件,那么应该如何搭配才能充分利用材料,使剪完后铜片的边角料一点也不剩余?由于六种规格的铜片和六种形状的零件都是由小方格组成的,所以一种铜片能够剪成某种零件而没有边角料的必要条件,是铜片的小方格的总数应为这一零件中小方格块数的倍(一)(二)(三)(四)(五)(六)30 24 32 32 25 21(1)(2)(3)(4)(5)(6)6 878 5 6对照表中的数据,按照上面提出的倍数关系,以及铜片和零件在形状上的特点,稍加分析,就可以获得下列几种剪法:第(一)块铜片剪(5)号零件,第(二)块铜片剪(1)号零件,第(三)块铜片剪第(4)号零件,第(四)块铜片剪第(2)号零件,第(五)块铜片剪第(6)号零件,第(六)块铜片剪第(3)号零件.(三)以中国人姓名命名的数学成果(1)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数学王国里,有许多中国人姓名命名的数学成果,在科学的征途中矗起一座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1.刘徽原理、刘徽割圆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提出了求多面体体积的理论,在数学史上被称为“刘徽定理”;他发现了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其周长无限逼近圆周长,创立了“刘徽割圆术”.2.祖率: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将π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西方国家早了1000多年.被推崇为“祖率”.3.祖暅原理:祖冲之之子祖暅提出了“两个几何体在等高处的截面积均相等,则两体积相等”的定理,该成果领先于国外2000多年,被数学界命名为“祖暅原理”.4.贾宪三角:北宋数学家贾宪提出“开方作法本源图”是一个指数是正整数的二项式定理的系数表,比欧洲人所称的“巴斯卡三角形”早六百多年,该表称为“贾宪”三角.5.秦九韶公式: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田地三边长,求其面积公式”,被称为“秦九韶”公式.6.杨辉三角: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开方作法本源”,后又称“乘方术廉图”,被数学界命名为“杨辉三角.”7.李善兰恒等式: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有关高阶差数方面的著作中,为解决三角自乘垛的求和问题提出的李善兰恒等式,被国际数学界推崇为“李善兰恒等式”.8.华氏定理、华—王方法:194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体的半自同构必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1956年阿丁在专著《几何的代数》中记叙了这个定理,并称为“华氏定理”.此外,他还与数学家王元于1959年开拓了用代数论的方法研究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新领域,其研究成果被国际誉为“华—王方法.”9.胡氏定理:我国数学家胡国定于1957年在前苏联进修期间,关于数学信息论他写了三篇论文,其中的主要成就被第四届国际概率论统计会议的文件汇编收录,并被誉为“胡氏定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理解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和应用;2.能够根据提供的图形,画出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案、课件;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三角板等绘图用具。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者图形,让学生描述物品的形状。

例如,教师出示一张矩形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它的形状,并让学生说出其他矩形的样子。

2. 知识讲解1.理解视图的概念教师简要介绍物体视图的概念:从不同方向看物体,所得到的图形就是该物体的视图。

2.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和应用教师介绍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和应用,指导学生如何确定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位置和相对关系。

3. 图像绘制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并相互对比。

4. 练习演示教师出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一个图形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那么它的俯视图是什么样子的?5. 思维拓展让学生自己设计出一个物品,并画出该物品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评价1.双向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双向沟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给出针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并听取学生对该课堂的意见反馈。

2.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出一个物品,并画出该物品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五、教学反思本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立体思维和多角度打破物体的视觉限制。

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绘图能力不够,作业难度过大可能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完成。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从不同方向看》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从不同方向看》

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从不同方向看》第一章第四节《从不同方向看》第2课时(P19~P21)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能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正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3、会由俯视图转化为主视图和左视图。

教学重点:1、会画正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会由俯视图转化为主视图和左视图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教学用具:电教平台、小正方体实物。

活动准备:课件、每个同学准备10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1、口头复习物体的三视图:正2、创设情景:在你们小时候,搭过积木吗?一块块没有生命的小木块,在你们的巧手下可以搭出威武的机器人,漂亮的房子,还有各种各样可爱的小动物……,今天,我们也来搭积木,不过不是搭小动物,而是搭一些规则的几何体。

3、现在请拿出你手中的五个正方体,看看你能搭成什么样的几何体?小组交流(四人小组),尽量搭成不一样的几何体。

让三个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几何体,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引出新课————从不同方向看(2)(扳书)4、画出你自己搭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然后再实际观察、检验。

教师巡视,画好后展示学生作业(投影),鼓励速度快的同学画出你小组内四种搭法的三视图,最少展示3~4种搭法。

5、例题讲解:(电脑显示)。

说明:此例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希望每个同学大胆想象。

处理方法:(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寻求解决的方法,再小组内交流。

(2)小组派代表说明解题思路。

(3)教师总结解题方法:方法一,先按图意摆出这个几何体,再画出它的三视图。

方法二,俯主:由俯视图有几列确定主视图有几列,再由图中数字确定主视图的相应位置的行数。

俯字确定左视图的相应位置的行数。

板书画出答案:主视图:左视图:6、变式练习:俯视图如图,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1.4从三个不同方向看物体的形状第一章:1.4从不同方向看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在初中物理中,1.4从不同方向看物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不理解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意义,不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等。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本文设计了一节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物理课程。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学生将会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理解从不同角度看物体对物体形状的影响;2.了解如何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3.能够通过练习掌握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的技巧;4.培养对物体形状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看物体”演示及讲解通过实物演示和PPT讲解,教师向学生阐述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概念和意义。

同时,教师还将通过例子和图片让学生看到不同角度下同一物体的形状会有所不同。

2. 练习1:准确描述物体形状教师将向学生展示多张物体的图片,要求学生通过文字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巩固对物体形状的概念,并提高表达能力。

3. 练习2:从不同角度看物体教师将以一个常见的物体为例,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物体,并将观察到的不同形状用文字进行描述。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且巩固对物体形状的概念。

4. 练习3:自己制作物体并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后,教师将要求学生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物体,并将这个物体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描述。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深入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的过程,并且巩固对物体形状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PPT讲解来向学生阐述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的概念和意义;2.群体讨论法:通过学生的互动讨论来巩固对物体形状的概念,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学习型实践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物品,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来深入体验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表现,使用如下方式进行评价:1.课堂作业:在练习1和练习2后,教师会布置一些与物体形状有关的作业,以检验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2.知识问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时对学生进行问答,以检验他们对物体形状的认识和掌握情况;3.实验评估:通过学生自己的制作物体并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教师可以评估学生对课程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实际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七上1.4《从不同方向看》word教案1

北师大版七上1.4《从不同方向看》word教案1

尽可能地搭出由小立方块组成的不同的几何体,并观察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每个位置的小立方块的个数及其中一种视图画出另外两种视图.
重点及难点
1、重点:通过观察,熟练画出物体三视图
2、难点:根据俯视图画出另两种视图
二、温故:
1、画出下图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二.知新:
例1 如图,两幅图分别是几个小正方体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正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

(1)(2)
分析:(一)先摆出这个几何体,再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二)根据俯视图确定主视图有几列,左视图有几列,再根据数字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

例2. 提问,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那么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
三、达标:
1、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主视图左视图(1)(2)(1)(2)
2、画出下图(正方体上面放一个圆锥)的三视图。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3、如图所示,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试分析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多少?
四。

拓展训练
1 .如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所搭成的几何体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
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你画出从正面、左面可以看到的图形.
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1
2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从不同方向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从不同方向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自标
1.能够熟练地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2.会根据简单俯视图中有关数字画出其主视图与左视图。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组合体及俯视图中数字的变化导致三视图的变化,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品质。

教学重点:根据俯视图中的有关数字,画出主视图与左视图。

教学难点:不用实物模型,画出主视图与左视图。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每位学生用硬纸板制作边长为4cm的正方体4个;教师用硬纸板制作边长为8cm的正方体8个。

二、我搭你画。

师:上一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简单组合体的主视图的画法,请每组拿出5个小立方体,由一位同学搭几何体,其他同学画出其三视图。

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活动。

每组学生选一位基础较好的同学搭几何体,其他同学画三视图,同学
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帮助。

变换不同搭法,同样画出三视图。

【由小组同学搭几何体,画三视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和互学。


三、探究问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的画法,但有时候只告诉我们俯视图及相应的数字,要画出主视图与左视图。

例: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体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师:你对小正方形中的数字如何理解?你是怎样画出的?
学生学习小组活动,用小立方体搭几何模型,然后根据几何模型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师:如果没有小立方块,也就是说不通过搭几何模型,能直接根据俯视图及提供的数字画出主机图和左视图吗?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从几何模型、概念,抽象出规律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

如主观图:先定有几列,然后根据数字确定最高层次,画出主视图,让学生充分交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根据俯视图画出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先确定它们的列数,再确定每列方块的个数。

生:如图所示的两幅图分别是几个小立方块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相应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

【请四位学生上黑板板演,小组练习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达到共同提高。


四、考一考你。

师:请一位同学仿照例题及练习出题,其他同学画主视图与左视图。

【学生出题热情、积极性较高,因初一学生好表现,因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五、试一试。

用小立方块搭一个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

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学生小组活动,通过尝试搭小立方块,相互合作,相互出点子,从活动中体会到答案不惟一,从活动中发现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要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以便学生进行尝试和交流体验,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师: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你能否不通过搭几何体模型,直接确定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总结概括:由俯视图确定小立方块的摆法,根据主视图确定每列的最高层次,即每列小立方块的个数。

最少摆法中其中之一所需个数:
3+2+1+1+1+1+1=10
最多时所需小立方块个数:
3+3+3+2+2+2+1=16
因此,最少需要10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16个小立方块。

学生练习:符合下列主视图和俯视图的几何体,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在练习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以好帮差,互利互补,共同发展。


六、思考题。

满足“试一试”中的主视图与俯视图的几何体,最少块数时有几种摆法?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中,有梯度地安排了“我搭你画”、“探究问题”、“考一考你”、“试一试”、“思考题”,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然后“质疑”、“想想看”、“感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集体的智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试一试”的活动也是本课设计较成功之处,让学生有充分时间搭模型,从中感悟不同搭法。

进一步深入,便离开模型,找出规律,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实施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需要反思的是:对学生自主探索的问题拓展不足,例如在“试一试”中不是最多,最少的情况下有几种摆法讨论不够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