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国教师教学的标准

合集下载

德国教科书管理制度

德国教科书管理制度

德国教科书管理制度德国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主要由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市区政府以及学校管理组成。

联邦政府担负着整体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协调工作,例如颁布《教育法》、推动全国性的教育改革等。

而各州政府则负责在联邦政府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和政策,例如学校经费分配、教学计划制定等。

市区政府则负责管理和监督当地的学校,包括招生、教职员工管理、课程设置等。

在德国教育管理的决策机制中,政府与学校之间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体系。

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如教育部门、教育委员会等,负责对教育政策的实施和监督。

学校则由校长和教师组成,负责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决策的过程中,政府会与教师和家长代表进行广泛的协商和沟通,以确保教育政策的实施与实际需求的契合。

教师培训是德国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德国的教师培训制度十分严格和完善,旨在确保教师具备专业技能和教学素养。

教师培训通常包括学习理论知识、实习和实践教学等环节。

其中,实习环节尤为重要,学生老师通过实际教学实践,不断学习和提升教学技能。

此外,德国的教师持续教育制度也很健全,教师必须定期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以保持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质量评估是德国教育管理的另一重要环节。

德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如教育评估中心、学校评估委员会等,对教育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

评估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质量等方面。

评估结果通常会被用来制定教育政策、调整教学计划、改进学校管理等。

总的来说,德国的教育管理制度在组织结构、决策机制、教师培训和质量评估等方面都非常健全和完备。

通过政府、学校、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德国的教育体系得以良性运转,确保了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希望未来,德国的教育管理能够进一步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未来发展机会。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标题: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感
读完《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后,我深受启发,对德国教育体系中严谨而全面的教师培养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此书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以及深度的理论剖析,生动地展现了德国在教师专业化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首先,我深感震撼的是德国对于教师职业的高度尊重和严格要求。

书中指出,德国教师的选拔过程极其严格,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需通过一系列的心理素质测试、教育理念考核等环节,确保每位教师都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教学能力。

这种近乎苛刻的标准恰恰体现了德国社会对教师角色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教育质量的极致追求。

其次,德国教师培养体系中的“双元制”模式让我印象深刻。

教师不仅要接受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理论学习,还需要在学校实地进行教学实习,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保障了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快速成长并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持续的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贯穿于德国教师培养全过程,真正实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再者,《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强调了教师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倡导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更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需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公民素养,这无疑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总结起来,《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使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育体系来支撑。

我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吸取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打造出适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新模式,以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浅谈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我校数控专业实习课中的应用

浅谈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我校数控专业实习课中的应用

校一个 多月 的培训 , 对德 国“ 元制 ” 双 教学模式深 有 如 原有机械 专业 设有 1 1门专业课程 ,贪大求全, 既 感触。 笔者认 为,双元制 ” “ 教学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 繁 杂又缺乏 实用性 。 而现在仅设置专业理论、 专业计 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意 义和 算 、 专业 制图 、 专业实训 四门必需 的专 业主修课 , 与 借鉴价值 。 国“ 元制” 德 双 培训在理论上讲究广而浅 , 技 能培养相 关的内容讲深学 透 , 与之无关 的干脆不 专业技能上要 求熟而精 。 这样 , 学生 毕业后具备“ 一 列入计划 , 目标集 中, 针对性强 , 既简练 易行 , 又指 向
元 制 ” 求 , 要 适 合 本 校 实 际 。 在 教 学 的 创 造 性 往 复 、 动 式 前 进 和螺 旋 式 提 高 的 教 学 步 骤 。 教 学 要 又 这 滚 在
上, 有相对 较高的要求。 教材编 写时, 有对德 国教材 、 过程 中, 形成 了小模块 、 大模块 反复进行的运转过程 。 国内有关教材 的摘用 , 更有按实际需要及教学感受进 所谓 小模块 , 是指教学 中, 对某一工种 的基本知识和 行的引 申、 归纳和总 结。 专业课教材 的编撰也是我们 基 本 技 能 的教 学 过 程 , 及 这 一 阶段 的教 学 内容 都 必 涉 进 行“ 双元制 ” 点的重要 内容。 试 这套教材突 出 了对 须 由课堂 到实习车 间再 到企业 , 三 点一线 ” 以“ 的方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的适应性 , 富有很大的弹性及灵活 式组织教学 。 在这个小模块 中, 掌握 ” “ 是最基本 的要
所 属 的 东 风 技 校 在 教 学 上 完 全 采 用 德 国 的“ 元 制 ” 据 其特 点 , 合 我 校 实 际 情 况 , 订 了一 套 融 理 论 与 双 结 制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优秀6篇)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优秀6篇)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优秀6篇)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篇一我们常常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

这就不得不提到教学有效性这5个字。

余文森教授曾提到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那么在新课改下,怎么样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我有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把握导入的有效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则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而新课标教育的理念中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正是强调了这一点。

我们每位老师备课时总会精心设计课堂的导课环节,虽然它不是教学的重点,但它的内容是为整个教学做好知识的铺垫和心理咨询准备。

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导入模式,始终都不得摈弃这样两点原则:1、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望的同时紧扣知识点;2、导入应力求精简,点到为止,把课堂气氛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二、发挥学生主体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努力寻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知识。

更多的考虑让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教师如何教。

三、落实提问的有效性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

提问——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和思维能力。

经验表明:指向明确,又逐层递进、层层深入的提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那么教师要做到以上三点,就得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品质那么一堂有效的课就可以达到优质的程度。

独到。

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教师对教材要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是指小学以快乐、愉悦的学习方式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这种教育理念倡导学习过程中的愉悦与快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在德国教育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借鉴。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是源自德国对于教育的尊重和重视。

德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教育发达国家之一,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

在德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是德国教育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的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校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学校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

德国小学注重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去探索、发现和学习知识。

小学往往会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田野考察、实验课、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强调课堂氛围的营造。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多是一种平等、开放的沟通,老师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注重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品德、身体、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学校会开设各种课外兴趣班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德国小学以“乐学”为主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它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主张以愉悦的方式来学习。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质与特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本质与特点

浅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与特点摘要: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与特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引入我国以来,一直受到业内外人士关注。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质特点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本质德国“双元制”模式中“一元”指企业,另“一元”指学校,是企业和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具体做法是:高中毕业生先到企业去面试,合格者获得岗位并与企业签订培训服务合同,然后再到职业学校去完成大约一年的基础课,剩下的两年到两年半时间又回到企业接受相关培训,参加正式的生产,毕业后参加行业的资格证书考试。

这种将“学堂办进车间,将师傅请进课堂”的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那就是职业性、技能性,体现了以职业而不是以专业为导向,以能力而不是以知识为导向,以学生而不是以学校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在“双元制”教学中,学生分别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

60%~70%的课程在企业的关联部门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中进行;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

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也有所不同。

企业的教学内容是技能以及与技能有关的能力培养,职业学校的教学则以理论与普通文化课为主。

企业所采用的教材是联邦职业教育所编制的技能模块,职业学校所采用的是基础教材与专业教材。

没有统一的教材要求,但教材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业现实。

企业的教育者是实训教师,由企业雇佣,经过职业培训,有2~5年的教学经验,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犯罪前科。

职业学校的教师,则必须是大学毕业生,经过录用考试,没有犯罪前科。

在企业,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并与企业签订合同,合同由行会管理,企业每月向行会交纳一定的费用;在学校,他们则是学生。

考试的方式也不同,在企业,由行会组织进行技能考试;在学校,由行会管理进行理论考试。

浅谈德国歌德学院任务型教学模式

浅谈德国歌德学院任务型教学模式

浅谈德国歌德学院任务型教学模式本文通过笔者赴德国歌德学院进修的经历,阐述了歌德学院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并列举实例对比国内德语课堂进行了一些思考,有助于德语教学工作者们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

标签:德语;歌德学院;任务型;教学一、引言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德语教学的工作,国内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习的可能大部分是语法和单词部分,而忽略了日常交流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反观德国歌德学院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任务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学用交融,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并加以运用。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和优势任务教学法(task-basedapproach)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

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其原则是: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能动地引导和激励,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任务举一反三。

任务型教学是指根据现实生活的交际需要确定语言学习任务,由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制订计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计划、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评估自己的学习(Ellis,1999)。

具体地讲,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知识和提高技能。

其优势有以下几点:①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德语的学习兴趣。

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③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东德的教育制度有何特点?

东德的教育制度有何特点?

东德的教育制度有何特点?一、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与均衡发展东德的教育制度以义务教育为基础,普及率较高并且注重均衡发展。

在东德,每个儿童从六岁开始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确保了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都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资源。

这种均衡发展的特点,有利于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整体的受教育水平。

二、高质量的教育教育体系东德的教育体系以高质量著称,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课程包括了语言、文学、数学、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综合培养,强调思维能力、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通过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东德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世界知名的专业人才。

三、重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在东德的教育制度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被高度重视。

教师被认为是社会的灵魂和核心,他们承担着培养未来一代的重任。

为了确保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东德制定了严格的教师培训计划,并给予他们丰厚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

这种重视教师的态度,使得东德的教育体系更加稳定和可靠。

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东德的教育制度着重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坚持。

通过教育和宣传,东德试图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和信仰,使他们成为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任的公民。

虽然这种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批评,但它却起到了在东德建设中团结和凝聚力量的作用。

五、注重实践教学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东德的教育制度注重实践教学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需求,从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总结起来,东德的教育制度具有普及率高、均衡发展、高质量、重视教师、注重实践和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等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东德的教育制度的独特性,对培养优秀的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也为我们现代教育体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浅谈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法

浅谈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法

浅谈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学法
达尔克罗兹(1818-1880)是德国作曲家、著名的声乐指导家、教育家。

他最著名的贡献是他对音乐教学理论的探索,使他成为19世纪最重要
的音乐教育家之一。

达尔克罗兹为音乐艺术和音乐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达尔克罗兹的心理学原则改变了有关音乐的古典普遍主义观点,
能够促进和维持学习活动的兴趣”。

达尔克罗兹强调利用听、企想和行动,培养课堂中学生神经中枢神经
系统的协调性,提高学习者在记忆技能方面的能力,而且他坚持以学
生为中心,重视艺术创作,他督促学生做到更完美。

他强调一定要养
成从低级到高级的完整练习顺序,以及用具体的准确技巧来完成演奏
任务,而不单纯强调纯流畅性和内容说明。

达尔克罗兹为学习者提出
的理论要求,强调了跳跃节奏训练,这种节奏练习能有助于学习者的
节奏信息记忆力,帮助他们更好的演奏乐曲。

达尔克罗兹的教学法是一种可以被现实接受的教学方式,基于他关于
心理、心理学和教学的思想,他的教学法被许多音乐教学家所普遍接受,有着较长的历史。

他所提出的心理学原则改变了当时认为音乐教
学只有传授知识的观念,而不注重教学者发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
高学习者学习技能。

他主张按照学习者自身特点和学习能力,根据自
身的兴趣和习惯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习者的音乐学习更加
全面、有效和快乐。

浅谈德国项目式教学

浅谈德国项目式教学

第一步 : 按模块 手册确定教学 内容 、 学时分配 、 考 试规则 。 模块手册是德国高校教学的指导文件 , 由高校 联合委员会和联邦科学委员会制定 , 联邦教育部批准 , 具有法律效应。各高校 的专业教学必须按模块手册执
行 。模 块 手册分 为专 业模 块手 册和课 程模 块手 册 。
课 程 模块 手册 : 机械 与 电子 控 制 课 程 模块 手册
课程名称 : 机械与 电子控制 工业控制工程专业 : 核心课程 主讲人 : X X X 第二考官 : X X X 开课学年 : 第三年第六学期 授课语言 : 德语 课程类型 : 项 目课程 上课学时 : 4 5分钟 课程 内容 : X X X X X X X X X X X

2 . 交 作 业 时间 : 年





教授
四组学 生对 绘 图仪 的设 计 与制作项 目完成 的作 品。
3 . 任 务安 排进 度 : 如, 5月 l 9号上 理论 课 , 5月 2 l 号 上实 践课 , 5月 2 6号与学 生谈话 , 6 月 1 号检查 进度等 。 4 . 评 分 细节 : 方 案制 定如 何 、 项 目实 施情 况 、 产 品功 能如 何 、 产 品结 构 如何 等 , 按 项打 分 。 第 四步 : 学 生 实施项 目 1 . 市场 调研 : 通 过市场 调研 了解 市 场需求 。 2 . 产 品功能 定位 : 确定 产 品做什 么用 。
业 的先进技术 , 先进技术变成优质产品。故工程师是理 块 手册 。
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 , 是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 而应用技
术 大 学是 培 养工 程 师 的摇篮 ,项 目式 教学 是应 用 技术 大学 采用 的最 主要 的教 学 方法 ,这 种 教 学模 式为 德 国 制 造 业 培养 了最 优 秀 的工程 师 ,为德 国制 造 业 的强 大 和发 展作 出 了巨大 的 贡献 。下 面谈 谈 德 国课 程项 目式 教学 的组织 过程 及特 点 。 课 程 项 目式 教 学是 德 国应 用 技术 大 学最 常用 的教

浅谈德国LEP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德国LEP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德国LEP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韩苗苗胡婷芳来源:《新一代》2012年第07期摘要:“德国制造”的标签常常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

在我国,由于缺乏与德国相同的企业文化基础,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经过多年的实践,仍难以复制这种模式。

但可以在改革教材内容、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争取企业的支持和改革考核方法上学习借鉴。

本文主要探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具有项目特征的教学单元LEP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LEP;HA;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156-01德国的产品和服务在世界上是有口皆碑的,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高水准的质量,高质量应该说都是由那些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人才来完成的,而德国人恰恰就是非常重视对这些人才的职业培训。

这种职业教育体系被人们称作“双元制”,它可以说是德国经济腾飞的一样秘密武器。

在德国,企业界人士更是认同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约占70%~80%,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约占20%~30%。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经济在一片废墟上得以重建,正是依靠“双元制”职业教育不断培养出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工人,创造了战后令世界瞩目的经济腾飞的奇迹。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如下特点:(1)两种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和企业;(2)两类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3)两种教材: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4)两类教师: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5)两种培训身份: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6)两类考试: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7)两类证书:一类是由行业协会颁发的世界认可的资格证书,另一类是由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企业颁发的培训证书。

德国音乐教师工作计划书

德国音乐教师工作计划书

德国音乐教师工作计划书一、工作目标在德国担任音乐教师的工作目标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教导学生音乐技能,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帮助他们在音乐领域取得成就。

二、工作内容1. 教学任务- 为学生设计并实施多种音乐课程,包括音乐理论、声乐、器乐、音乐史等。

- 按照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果。

-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手段,增加音乐课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 学生指导-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创造力。

- 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外音乐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提升他们的表现能力和舞台经验。

- 指导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练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3. 课外活动- 组织并参与学校音乐团体的排练和演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 组织师生音乐沙龙或音乐讲座,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音乐交流和学习互动。

- 参与学校音乐教育相关的社团和活动,拓展音乐教学的外延,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三、工作安排1. 教学任务- 设计并准备音乐课程的教案和教材,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学习资源和素材。

- 参加学校的师德师风和教学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 每周定期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指导,认真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学生指导- 定期为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帮助他们提高音乐表现水平。

- 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教育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 参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课外活动- 参与学校音乐团体的排练和演出,为学生提供艺术指导和演出指导。

- 组织并参与学校音乐活动和比赛,指导学生参与音乐表演和比赛。

- 组织音乐沙龙和讲座,邀请专业音乐人和音乐家分享经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

四、工作要求1. 教学水平- 具备专业的音乐教学理论和技术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德国 化学 课程标准

德国 化学 课程标准

德国的化学教育标准是由德国联邦各州的教育部门共同制定的。

这些标准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到应用技能等多个方面。

德国的化学教育注重实践和实验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研究来掌握知识。

教材一般都会涵盖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和应用技能三个方面。

学生评估也是德国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试和实验报告等方面。

教材编写也有相应的标准,主要包括教材的结构、语言、难度等方面。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访问德国各州教育部官网或咨询相关人员。

德国艺术课程标准

德国艺术课程标准

德国艺术课程标准
德国艺术课程的标准通常会从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开始,例如绘画、雕塑和素描。

这些课程使学生能够熟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术,并为进一步专业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学生进入更高级别的课程时,他们会开始专注于特定的媒介或领域,如版画、摄影、数字媒体、表演艺术或雕塑等。

在数字媒体和表演艺术方面,学生还会接触到更高级别的技术,例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以开发创新性的作品。

在研究生教学中,德国艺术课程将更加专注于高级理论和实践问题,例如艺术史研究方法、当代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等。

总体来说,德国艺术课程的难度取决于学习水平、学生的兴趣和天赋、以及他们选择的专业方向。

艺术课程通常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并能够通过语言和视觉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

此外,艺术课程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研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便能够理解艺术在社会和文化中的作用,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

浅谈“包豪斯”备课思路心得

浅谈“包豪斯”备课思路心得

浅谈“包豪斯”备课思路心得包豪斯是20世纪初期德国所创建的一所艺术学校,以及一种现代设计的风格和理念。

包豪斯注重功能性、简洁性和工业化生产,其设计理念影响了当代设计领域的发展。

在教育界,包豪斯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对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借鉴包豪斯的思想,发展出创新的备课思路,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包豪斯的教学理念、设计方法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备课思路的心得体会。

一、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包豪斯的教学理念主张将设计与工艺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接触生产过程,注重实践和应用。

在备课思路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理念,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贴近实际,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性的任务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豪斯强调跨学科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猎多个学科领域,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在备课思路中,我们可以引入跨学科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从不同学科领域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视野。

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

二、包豪斯的设计方法包豪斯的设计方法以功能性和简洁性为核心,强调“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

在备课思路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一设计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或设计产品时,能够注重功能和实用性,做到精益求精。

通过设计任务和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包豪斯的设计方法注重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强调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手段,在备课思路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以及生产成本和效率的平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

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

浅谈教师的教育机智【摘要】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教师;教育机智;教育措施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智总是与特定的教育情境有关,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面对复杂而微妙的教育问题时说表现出来的迅速地、准确地、灵活地、恰当地进行行动的能力。

1802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首先将教育机智作为一个教育问题来讨论,在他的首次关于教育的演讲中,他对教师们说,“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呢?”他认为教育机智,“介乎理论与实践之间”;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作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的过程中自然地展现出来;“机智是一种行动方式,它首先依赖于人的情感或敏捷性,仅仅从遥远的意义上依赖于由理论和信念形成的判断”;“机智对情境的独特性非常敏感”。

一、教师教育机制的表现1、教育机智首先表现为克制或耐心面对复杂的、激烈的、突发的教育冲突事件或场景,最好的行动就是不采取行动。

2、教育机智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经历保持一种开放的观点,努力避免用用一个固定的标准和传统的、习惯化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或冲突。

3、教育机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一个具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总是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需要,时刻认识到学生的“未完成性”或“未成熟性”。

4、教育机智表现为对学生影响的潜移默化教育机智并不总是表现在激烈的、突发的教育情境之中,也表现在对学生影响的潜移默化之中。

用细心去影响学生,用细腻的方式去感化学生。

5、教育机智表现为教师对情境的自信教育机智总是与特定的教育情境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德国教师教学的标准
摘要:我们值得思考――德国这个作为世界教师教育强国之一的国家,它的教师教育理念也是领先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德国颁布了《教师教育标准:教育科学》。

本文将从教师教育新标准出发,探讨德国的教师教学理念,希望对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所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教师教育;德国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标准
作为世界上教师教学发展相对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德国,它的教师教学制度已毋庸置疑的完善。

德国在2000年,其教师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德国教师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在培训期限、场地和行政管理的精干性等方面与外国相比,德国具有最高档次的教师教育制度。

目前,对于我国的教师师范教育,正处于向教师教育全面转轨的关键时期。

那么,分析和了解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提出的背景
(一)教师教育新标准出台的背景。

2000年德国在教师教育问题上出台了新的标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在这样的一次测试中,德国学生的表现平庸。

这一事件引发
了强烈的社会舆论,人们开始反思教育质量的源头问题,最终归结于教师教育的标准问题上,同时围绕着这一问题,针对教师教育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与教师职能的特性展开了讨论。

与此同时,在这一标准的制定和在教师职业的性能上,对教师教育的标准制定出了教育领域的基本职能。

(二)教师教育新标准出台的现实因素。

“教师教育混合委员会”2000年公开发表了分析德国教师教育现状问题的研究报告――《德国教师教育的前景》。

报告不仅指出了德国教师教育的优点,而且还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这项报告后来还成为了制定教师教育标准的理论基础性标准。

二、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的主要内容
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要从三个方面阐释,分别是:教育科学方面的标准、学科专业的标准、学科教学法的内容要求。

(一)教育科学方面的标准。

这项新标准对教师提出了11项能力的要求。

这11项能力分别体现在创新、教学、教养、评价4个方面。

而每一种能力又包括若干的行为指标。

(二)学科专业和学科教学法方面的要求。

所谓的学科专业能力就是指一名教师为了完成其教师的工作而必须具备的态度、知识、技能、能力。

而获得这一能力是要在不同的阶段中获得的。

在大学的学习阶段,毕业的师范专业学生应贯通的掌握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所学学科的工作方法
和认知手段;而掌握了贯通性的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知识。

在见习阶段,师范专业的学生要在中小学校的见习中获得与教学实践相关的能力。

在进修和继续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在专业和个性这两个方面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

学科教学法方面,主要会是通过对“学科概貌”的掌握来获得所需专业知识的技能,每个学科概貌会由能力概貌和学业内容的两个部分组成。

(三)德国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

德国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修业阶段、实习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

三个阶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修业阶段:即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重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1)课程设置。

德国师范生在修业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

(2)教育见习。

对于此类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为期5-8个星期。

对于教育的见习听老师的讲解是主要的项目,同时还要看老师是如何组织教学的,如何批改的作业,如何管理的学生等,并且还要了解学校教育运行的全过程,但是并不上讲台讲课。

实习阶段:教育实习阶段,重点在培养教师应该具备
的执教能力。

只有在第一次考试中合格者,才能取得实习教师的资格,才能进入到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这类机构被统称为研修班。

职后培训阶段:就入职以后培训的目的则是使教师们拥有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能力,负担得起教育改革和教育革新的任务。

目前,德国教师的继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自主学习;另一种则是派出培训。

三、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的特点
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目标指向性。

首先,在科学性上,德国教师教育的新标准主要体现在科学性。

新标准的制定是由多方参与并起草的,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价值。

此外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内容体现出了科学性的一面。

其次,在实践性上,教师教育新标准教育新标准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不仅容易形成合力而且其中的一些思想的可行性正在逐步被验证。

最后在目标指向性上,新标准提出了涵盖教学、教养、评价和创新四个层面的11项技能,这些能力在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逐步得以实现。

四、启示
首先,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教师教育基本上还是一种“终结性”的教育,借鉴德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经验,在教师教育中提倡终身教育,使师范生不但具备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使师范生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教育实践。

其次,整合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有价值的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应该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

德国教师教育新标准详细描述了教师职能的理论教育环节和实践教育环节的对应与整合。

这充分体现了对教师教育实效性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

再次,我国目前过多强调学历教育;强调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终身教育的教师教育理念可以看做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之一。

可见,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对教育实习的检查指导不力,教育实习的水分很大。

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实习中学迫于考试或升学排名的压力,不愿意让实习生多上课。

另一方面,实习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实习期间往往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部分学生不安心教育实习。

教师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为之终身奉献,在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教师的入职前教育,入职教育,以及之后的在培养,都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生活上也许可以随遇而安,校园里不可以随心所以,更不能随随便便。

要心向阳光,用正能量与正确言行激励教师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同伴,热爱学习与生活。

有人评价我带领的团队追求卓越、摒弃平庸、杜绝低劣。

随之的效果是,我们养成一种“正念”:在工作中主动探索,在主动探索中积极工作的习惯。

久而久之,你所获得的“正报”就会越多,教师就没有时间
去抱怨。

定位准确――选择做教师,就要懂得自己首先是教育者,其次才是学科教师。

把课上好――这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

要把学科教学提高到学科教育的高度,即课堂上要以培育人为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甘心奉献――因为这是教师崇高的操守。

参考文献:
[1] 吴卫东.德国教师教育的新标准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
[2] 孙进.德国教师教育标准:背景内容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