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

合集下载

第二章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改

第二章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改

第2章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导学】中药药性理论是对中药作用性质以及特征的集中概括。

目前对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以及归经。

现代研究将中药四气分为寒凉药、温热药两类分析。

研究提示,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具有抑制性效应,使环核苷酸系统的cGMP水平升高,可抑制能量代谢,促进物质合成代谢。

而温热药则具有相反效应。

中药五味主要与其化学成分有关。

辛味药主要含有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鞣酸。

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为主。

苦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生物碱、苷类为多。

咸味药主要含有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中药的升降沉浮是中药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趋势和走向。

中药升降沉浮性能与药物的性味、炮制、质地、配伍等因素关系密切。

归经是指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

目前对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四种:药效分析法;中药有效成分体内分布观察法;微量元素分析法;环核苷酸分析法。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现代研究对中药四气、五味的认识。

2.掌握中药归经的概念。

熟悉归经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

3.了解中药升降沉浮的研究现状。

【导学】本章介绍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有毒和无毒的现代研究。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四气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对物质代谢和环核苷酸系统的影响。

中药五味与所含化学物质及其功效、药理作用的关联。

中药使用不当可产生的毒性作用。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现代研究对中药四气、五味的认识。

2.掌握中药归经的概念。

熟悉归经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

3.了解中药升降沉浮的研究现状。

4.掌握中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类型。

熟悉主要有毒中药毒副作用的表现。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理论的核心以及主要特色。

中药药性理论是对中药作用性质以及特征的集中概括,是几千年来历代劳动人民以及医贤们对中药临床使用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临床用药的重要依据。

(精)《中药药理学》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PPT课件

(精)《中药药理学》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PPT课件

5. 寒凉药的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抗实验性肿瘤
第二节 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辛、甘、酸、苦、咸
味道与功效的概括和总结
如酸味药包括了酸碱性完全对立的两类 药,呈酸性的物质为有机酸等,而呈碱性的 物质主要是鞣质。
将含酸碱性完全对立的两类药同归于 “酸味药”,其根本原因是酸味药和涩味药 的功能一致,即“酸敛收涩”。
临床:
热证、阴虚 寒证、阳虚
交感神经- β受体-cAMP系统↑
寒凉药、 滋阴药
改善
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
温热药、 助阳药
动物实验:
滋阴药
+
T3、HCA注射→大鼠阴虚→脑、肾β-R 最大结合点位数↑;M-R ↓
甲硫氧嘧啶po→小鼠“甲减”阳虚→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

+
温热药
寒凉药抑制交感神经- β受体-cAMP系统功能的亢进 温热药抑制副交感神经- M受体-cGMP系统功能的亢进
升浮药具有升阳、举陷、解表、祛 风、散寒、开窍、催吐、温里等功效。
沉降药则具有潜阳、降逆、止咳、平 喘、收敛、固涩、清热、泻火、渗湿、通 下等功效。
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与药 物的性味、炮炙、质地、配伍等因素密 切相关。
升降浮沉的现代研究不多,主要是结 合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和观察。
如:
咸味药的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化痰 药和温肾壮阳药中,多为矿物类和动物类 药材。
咸味药主入肝、肾经。 咸味药主要含有碘、钠、钾、钙、镁 等无机盐成分。
化痰药中的咸味药海藻、昆布、海蛤 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等均具有化痰、 软坚的功效,如昆布、海藻内服可治疗瘿瘤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中药药理学》题库

《中药药理学》题库

第一章绪论§大纲要求1. 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及研究2. 熟悉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目的和3. 了解中药药理学发展史§重点及难点提中药药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中药药理学的学科目的和任务§内容精讲一、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中药药理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是一门桥梁学科。

中药: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天然药机体:人体、动物体及病原体。

研究内容:中药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和中药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中药药效学: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

中药药动学:中药及其化学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学科任务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内涵。

单味和某一类药并举,前者说明物质基础,后者形成理论。

2.与临床研究密切结合,提高疗效,促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3.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如药性理论、归经、清热解毒、攻里通下、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治则研究,已初步建立了与之相关4.中药新药开发5.促进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的分支学科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上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的麻黄研究和相继进行的几十味中药的研究是开创性工作,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研究思路,即提取化学成分,通过筛选研究确定其药效和有效成分,与植物药的研究模2.50-80年代,开展了中药对呼吸、心血管、中枢、抗感染和抗肿瘤的研究。

3.进入90年代,复方、作用机理和不良反应的研究增多。

形成了两条清晰的研究思路:植物药研究思路和复方整复方研究明确中药复方药理作用多层次、多靶点的概念,强调中药复方作用的多效性,并通过整体复方的分离提取寻找有效部位作用机理研究在此阶段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许多单味药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以至基因水平。

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的中药粗制剂体外研究的方法学问题,随着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引进和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不良反应及毒性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药毒理作用研究有了较大发展。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 降沉浮、有毒与无毒等方面。
药性的范围
药性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药性特点。
药性涵盖了寒、热、温、凉“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归经、毒性等方面。
药性与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 性,是药物作用性质的总概括。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 种滋味,是药物作用特性的总概
06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方法
实验药理学方法
01
02
03
药效学研究
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动物 或离体组织的作用,了解 药物对机体的影响和作用 机制。
药代动力学研究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和药效持久性。
安全性评价
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包括药物的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致畸作用、致 突变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指导药物炮制
01
通过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药性 ,如生地黄经过炮制后变成熟 地黄,性质由寒转温,具有补 血滋阴的作用。
02
炮制还可以降低中药的毒性和 副作用,如制首乌经过炮制后 能够减少肝脏毒性,提高治疗 效果。
03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产生不同 的药效,如醋炒柴胡可以增强 疏肝解郁的作用,蜜炙黄芪可 以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
括。
四气和五味是相互关联的,药物 的四气确定了药物的治疗作用,
而五味则决定了药物的功效。
02 中药药性理论的历史沿革
药性理论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
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起源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氏通过亲自尝试各种 草药,记录其功效和毒性,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黄帝内经》
古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黄帝内经》这一经典著作,其中详细描述 了中药的药性理论,为后世对中药药性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1.中药四性(四气)的现代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寒凉药的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2.选择或问答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中药的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酸味药: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

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鞣质。

甘味药: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

苦味药: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

咸味药:含有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第三章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1.中药炮制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影响药理作用: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增强疗效;加强或突出某一作用。

2.配伍和禁忌:从药理学角度看中药七情:相须:即两种功用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相互增加疗效。

相使:两种功用不同的药相伍,能互相促进提高疗效。

相畏:是一种药物制约另一种药的性能或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烈性。

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性。

相恶:是一种药物的功效能被另一种药物削弱或破坏,或两者的功效均降低或丧失。

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后,可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第五章解表药1.解表药主要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效。

2.麻黄药理作用: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

选择或问答麻黄发汗作用机理: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致使水分潴留于汗腺管腔,引起汗液分泌增加;兴奋汗腺α受体,使汗腺分泌增加;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而产生效应。

3.柴胡药理作用:保肝、利胆、降血脂。

4.葛根药理作用: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六章清热药1.黄芩药理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

黄芩有保肝利胆降血脂的作用。

2.黄连药理作用:(1)抗病原微生物:有效成分主要为生物碱,如小檗碱。

(2)抗细菌毒素、抗腹泻(3)抗炎、解热(4)降血糖抗菌特点: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知识点汇总

《中药药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药理学(PTCM):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药效学、中药药动学和中药毒理学。

20世纪初,陈克恢发现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具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3.当归龙荟丸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其主要成分为青黛中的靛玉红。

第二章中药药性1、四气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映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趋势。

2、四气的现代研究:(1)中药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寒证患者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温热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热证患者中枢处于兴奋状态,痛阈值和惊厥值降低,寒凉药可使痛阈值和惊厥值升高。

(2)中药四气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3)中药四气与对内分泌系统功能(4)中药四气与能量代谢功能3、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1)辛味药化学成份:辛味药主要含挥发油,其次为苷类、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相关。

(2)甘味药化学成份: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

药理作用:补养机体,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能力。

(3)酸味药化学成份:单酸味要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或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创面形成保护膜,起收敛止泻、止血。

(4)苦味药化学成份: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其次为挥发油、黄酮、鞣质。

药理作用:抗菌、抗炎、解热、利胆、泻下、止血。

(5)咸味药化学成份: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

药理作用: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泻下、补益。

4、中药归经:是药物对机体治疗作用及适应范围的归纳,是中药对机体脏腑经络选择性的作用或影响。

5、中药的升降浮沉:是指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势,即在人体环境里药物作用的部位。

第四章中药药效学一、中药药效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针对中药的功能主治,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阐明中药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理学教材--------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的基本作用;2、熟悉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关系及作用特点;了解中药药性的现代知识。

【教学方法与时数】课堂讲授;3学时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几千年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是传统医学对中药作用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是中医治病的用药规律。

研究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将有助于揭示前人用药的现代科学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还可更加丰富和完善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常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其核心为“四气五味”。

(一)四性的现代研究1、中医传统认识①概念又称四性(four properties),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

四气中、温一热(大温)、寒—凉(微寒)药性相同而程度不同,故四气也可看作寒(凉)、热(温)二性。

另:平性—药性平和,偏温偏凉之性不很明显,实际上平性药也有偏于温或凉的药物,称为微温或微寒,基本上属四气之内,习惯上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②由来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之后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来概括的:凡能减轻或治疗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减轻或治疗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这也是中医辩证用药的重要原则。

古代医家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不同反应与临床获得的不同疗效,认为中药有四种药性——“寒、热、温、凉”。

主要是针对证的寒、热而提出的。

寒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喜静,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腹痛喜温,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迟。

热证:面红目赤,畏热喜凉,身热,口渴喜冷饮,烦躁谵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痰黄而粘稠,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

认为: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认为属寒性或凉性(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功能的药物)凡能治疗寒证的药物,便认为属热性或温性药(祛寒、温里、助阳、补气等功能的中药)从现代医学角度怎样认识“四气”,我们认为“四气”乃中药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反应。

中药的药性理论_2

中药的药性理论_2

但是,有的药物升降浮沉的特性不明显, 如南瓜子的杀虫功效。
有的药物则存在二向性。 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
川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等等。
5.掌握升降浮沉性能的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 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 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是:
如前所述,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 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
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 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
2)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一般来讲: 花、叶、皮、枝等质轻药--多升浮; 种子、果实、矿物等质重者-多沉降。
但也有例外:如 旋覆花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 苍耳子祛风解表,善通鼻窍--药性升浮。
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 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 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此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偏性 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 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 围。如党参、山药、甘草等。故四性从本 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平应入性?一直有争议,但从文献记载 或临床实践来看,平性是客观存在的,故 平应入性。)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 故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 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因而历史上 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 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 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 所不同。
如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
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 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据 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 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指膀胱之腑。 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 虽都归膀胱经,但包含意义不同。

2中药药效学

2中药药效学

幻灯片1第二章中药药效学幻灯片2第一节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一、四性的药理研究1、对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植物神经平衡指数检测指标: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呼吸频率、收缩压和舒张压。

热证:植物神经功能偏亢(指数偏高),血中儿茶酚胺、多巴胺ß羟化酶内分泌功能偏亢,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

(其他激素:TSH、LRH、T2等)幻灯片3幻灯片4-温热药寒凉药酪氨酸羟化酶髓质激素的合成+多巴胺β-羟化酶原料为酪氨酸,其合成过程为: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PNMT(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幻灯片5幻灯片6幻灯片6 资料: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以下简称17-羟)主要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皮质醇、皮质素多巴脱羧酶和它们的代谢产物。

因此,尿中17-羟含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映肾上腺皮质活动状况。

●尿17-酮皮质类固醇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雄激素的代谢产物。

增高: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睾丸间质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性激素和皮质激素后。

幻灯片7●寒凉药: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温热药:提高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升高细胞内CAMP水平。

温热药: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增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补益药多见幻灯片8●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热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偏亢,惊厥、谵语、发热●酪氨酸羟化酶,脑内兴奋性递质含量(NA、DA)●痛阈值和惊厥阈值●多数寒凉药有镇静、抗惊厥、解热作用。

幻灯片9温热药寒凉药酪氨酸羟化酶-髓质激素的合成+多巴胺β-羟化酶原料为酪氨酸,其合成过程为: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PNMT(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多巴脱羧酶幻灯片103、对代谢功能的影响热证:代谢功能偏亢,能量代谢增加如饮水量,耗氧量,物质代谢也增加,如脂肪代谢、糖代谢等(α,β-R激动)。

中药药理学 第二章第二节 中药药效学和中药的功效主治

中药药理学 第二章第二节 中药药效学和中药的功效主治
• 除与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 外,中医药理论还特别强调人的体质对 用药的影响。
• 如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 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之药。
2020/10/11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
• 中药药理作用存在量效关系。然而,由 于方法学等问题,大多数中药尤其是粗 制剂的有效剂量的范围往往比较窄,量 效关系很难表现。
• 葛根扩血管、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以及改善 脑循环等作用。
• 五味子肝脏保护作用。
2020/10/11
二、中药药效学的作用特点
中药通过使机体原有功能的增强或减弱 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和治病的作 用。
2020/10/11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
2020/10/11
治疗作用
• 在疾病的治疗原则上,传统中医药学特 别强调既要治病求本,又要标本同治,即所 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2020/10/11
• 近年来,随着中药单体制剂和静脉注射 剂的应用,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问题 也越来越突出,常见有胃肠道反应、过 敏反应、肝肾毒性等。
2020/10/11
• 某些中药的毒性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 • 如朱砂长期应用引起慢性汞中毒,雷公
藤长期应用引起生殖系统损伤等。
2020/10/11
• 由于中药作用的多效性,应用中更能显 示其标本兼顾的优势。
• 如清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既能通过解 热、镇痛等作用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 ,产生对症治疗,又能通过抗菌、抗病 毒等作用产生对因治疗。
2020/10/11
不良反应和毒性
• 有毒无毒、十八反、十九畏、禁忌等。 • 强调了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 • 而中药传统口服给药方法显示中药具有毒性

2012(2009级中药学本科)中药药理(2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2012(2009级中药学本科)中药药理(2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三、存在问题
古今味的记载有许多不同; 古今味的记载有许多不同; 各中药都含多种化学成分, 各中药都含多种化学成分,何成分为味的代 中 表,不能确定; 不能确定; 药 药 理 味实质研究,指标难以确定; 味实质研究,指标难以确定; 如何用味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之间的联系 学 来说明味的实质; 来说明味的实质; 中药的兼味如何体现。 中药的兼味如何体现。
炮制的影响: 炮制的影响:一般认为炮制可以调整或改变 原药的偏性,使其治疗作用发生相应的变化。 原药的偏性,使其治疗作用发生相应的变化。 中 药 药 配伍的影响:认为药物的寒热温凉偏性, 配伍的影响:认为药物的寒热温凉偏性,经复 理 方配伍后,往往随药物在复方中的地位、用量 方配伍后,往往随药物在复方中的地位、 学 比例及所治证的不同等而发生变化。一般说来 比例及所治证的不同等而发生变化。 不同性( 的药物配伍后,以性( ,不同性(气)的药物配伍后,以性(气)占 优势的主药代表复方的偏性。 优势的主药代表复方的偏性。
2.临床研究 .
中 药 药 理 学
专门临床研究报道不多, 专门临床研究报道不多,对“甘温除 热”法机理及“四气”指导临床用药 法机理及“四气” 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3.实验研究 .
中 药 学 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药 内分泌系统功能、基础代谢、抗感染抗肿瘤 内分泌系统功能、基础代谢、 等等进行了四气的科学实质研究。 理 等等进行了四气的科学实质研究。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寒证或热证病人常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植物神经递
中 药 药 理 学
质、受体及环核苷酸 水平均有影响 热证→ 热证→植物神经平衡指数(交感-肾上腺系统 )偏高 寒证→ 寒证→植物神经平衡指数(交感-肾上腺功能 )偏低

第二章 中药药理学

第二章 中药药理学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致畸胎、致突变及致癌作用 雷公藤、槟榔、款冬花、千里光、石菖
蒲、广防己、关木通、马兜铃、细辛、 土荆齐、雄黄、砒霜、土贝母、野百合 等均有致突变作用或致癌作用。
雷公藤为免疫抑制中药,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 节炎、慢性肾炎、红斑性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治疗。
在治疗中观察到雷公藤对人体外周淋巴细胞染 色体有损伤作用,长期接触可使细胞染色体畸 变。
挥发油(如柠 檬烯)
有机酸,鞣质
强壮机体、调节免 营养物质:氨
疫;对抗胃肠肌的 基酸、甙类、
痉挛
糖类等
抗菌、抗炎 刺激性泻下作用 解热、抗菌
生物碱及苦味 甙类(小檗碱、 番泻甙)
影响内分泌性腺 补碘
含多种无机盐 成分(镁、碘)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定义:药物性能在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 与趋势。 如:补中益气汤--子宫脱垂:升麻,柴 胡--兴奋子宫平滑肌
消化系统毒性
常见的毒性症状: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
胀、腹泻、消化道出血。 黄芩、芒硝、柴胡、茵陈等可引起胃部不适;
黄连、苦参、青蒿、秦艽、茵陈等可引起恶心 肝毒性:黄疸、肝肿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
苍耳子、黄药子、川楝子、雷公藤,以及独 活中所含花椒毒素、青黛中所含靛玉红等可引起 肝脏损害。
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中药四性可明显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系统 功能。长期给予动物温热药可使其甲状 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 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 功能受到抑制。 三条轴:下丘脑-垂体--性腺(甲状腺、 肾上腺皮质)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温热药-----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甲低 寒凉药------降低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如甲 亢)

中药药理1-精选文档

中药药理1-精选文档

1、抗病原微生物
30
(1)抑菌成份——氯原酸 异氯原酸
(2)抗菌谱——G+、G-菌 真菌 螺旋体 , 对抗 药金葡菌与青霉素合用抑菌作用增 强。
(3)抑制疱疹病毒 、 流感病毒。
2、抗炎
(1)抑制炎性渗出
(2)抑制炎性增生
(3)促进WBC吞噬作用
3、减毒作用
对抗细菌内毒素,减轻中毒症状
4、降胆固醇
8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与研究思路
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 3、中药作用的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 4、中药作用的双向性
9
第二节 中药药理研究的思路 ① 传统研究方法 : 成分 、药理、毒理及临床研究。 ②中西医结合研究方法:以中医药为理论指导,运用现代 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中药及复方研究。
(2)麻黄的化构与肾上腺素相似,可直接与支气管平滑肌
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形成
CAMP,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3)阻止过敏介质(S-HT、
SRS-A)的释放。(4)直接兴奋受体,收缩末捎血管,减
轻支气管粘膜水肿。(5)促进肺部PGE的释放,直接活化腺
苷酸环化酶或抑制该酶的分解,使细胞内CAMP的含量增加
28
(2)改善脑循环 葛根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
(3)抗冠心病作用
有效成份:葛根素 葛根总黄酮 机 理:可使心率减慢,外周阻力下降,心肌耗氧
量下降,并 可扩冠,使心肌氧供需平衡, 有抗心绞痛作用。 3、对平滑肌作用 大豆甙、大豆甙元——舒张平滑肌 卡赛因R(生物碱)——收缩平滑肌 4、激素样作用 异黄酮成份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以避孕。 (三)应用 1、冠心病。2、偏头痛。3、突发性耳聋。

中药药理学2文档

中药药理学2文档

4. 致畸胎、致突变、致癌作用
• 雷公藤(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 长期接触可使细胞染色体畸变
• 槟榔(槟榔碱),有致癌作用
• 关木通、马兜铃、广防己、青木香(马兜 铃酸),有抗癌和抗感染作用,同时又是 一种致突变剂。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改善
ATP ↓ 温热药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红细胞膜钠泵活性
寒凉药降低基础代谢率 温热药提高基础代谢率
★“甲减”模型动物表现:体温下降;产热减 少。 温热助阳药可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甲 状腺轴功能而纠正以上病变症状。
★阴虚和阳虚病人血清中T3、T4均低于正常 人,阳虚症病人比阴虚症病人T3、T4还要 低33%和21%,比正常人低50%和3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
温热药(附子、肉桂):可使“甲减” 模型动物脑内M受体数↓降低cGMP水 平,使cAMP/cGMP值恢复正常
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温热药长期饲喂动物(造成阴平阳亢模型—— 热证),此时动物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 系统功能增强。
T3注射给大鼠(阴平阳虚“甲亢”模型),大鼠血清中T3 、 T4含量增高
※ 不同药物的这种促进作用又有一定的趋向性的 不同: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热证、阴虚 寒证、阳虚
基础代谢率偏高 基础代谢率偏低
血清T3、T4上升 血清T3、T4 ↓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动物实验:
寒凉药、温热药
“甲亢”阴虚或“甲低”阳虚动物 模型
分布:消食药、补虚药、安神药、利 尿药等
归经:肝、脾、肺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咸味药
• 分布特点: 化痰药、温肾壮阳药 • 主要成分: 钠、钾等无机盐 • 常见功效: 致泻、祛痰、消肿(甲状腺)、补肾
• 中药五味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部 分,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一点应 该有充分的认识。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 又具有一定的味。 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 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 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 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 津……等。 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 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 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例如,同样是寒性 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 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 是甘味药,但气有所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其作用也不 一样,如黄耆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所以, 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一般都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的,而 在特殊应用的时候,配合其它药物,则或用其气,或用其味。
1、急性毒性反应
• ②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率失常、血 压异常、循环衰竭、死亡。 含乌头碱类药物,川乌、草乌等; 含强心苷类药物,蟾酥含蟾酥毒苷。
1、急性毒性反应
• ③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咳嗽,肺水肿,呼 吸衰竭,窒息死亡。 苦杏仁,含氢苷,可水解生成氢氰酸, 一次食用超过60粒可致死。
• cAMP与cGMP广泛存在于一切细胞中, 参与调节细胞生理生化过程而影响生物 的生长、分化和细胞对激素的效应。 • cAMP和cGMP在某些组织中引起的生理 效应往往是相反的。有些学者提出cAMP 与cGMP是体内两种对立的调节系统,可 能是中医阴阳学说的物质基础之一。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中药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酸、甘、苦、咸 五种不同的味道。
• 五味是中药固有的性质,是四性的物质基础, 是产生功效的基本物质。 • 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功效间存在一定 的规律性。
中药的五味不仅是味道,也是对中药的功效的概括和总结。 中药五味与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间存在着联系。 1.辛味药辛温芳香,与所含挥发油有关。 解表药含挥发油,具有发汗或促进发汗的作用,并有改善 微循环、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利于表证的解除。 理气药含挥发油,对消化道功能有调节作用。 2.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中,与其所含机体所需营养物质 有关。如大枣、党参、熟地、甘草等能补养人体,提高人体免 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3.苦味药能燥能泄,与其含生物碱和甙类有关。 4.酸味药能收涩,多与其含鞣质和有机酸有关。 5.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润下等功效,与其含碘和无 机盐有关。
如:温热药附子可兴奋下丘脑—垂体—甲 状腺轴, 如:温热药淫羊藿可兴奋红细胞钠泵活性; 如:滋阴药龟板可使升高的血清T3、T4值 明显下降, 如:知母的有效成分知母菝契皂苷元是钠 泵抑制剂。
5、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
• 一般的表热证,常为病原体急性感染, 往往用寒凉药处方治疗。 • 药理研究表明,寒凉药大多具有抗感染 作用,同时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 用。后者是一些药物抗感染的途径(无 体外抗菌活性)。
②酸味药
• 分布特点: 收涩药、止血药。 • 主要成分: 有机酸、鞣质 • 常见功效: 止泻、止血、抗菌、消炎、抑菌等。
③甘味药
• 分布特点: 补益药、养心安神药 • 主要成分: 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 常见功效: 补充营养、增强与调节免疫力
④苦味药
• 分布特点: 泻下药、清热药 • 主要成分: 生物碱、苷类 • 常见功效: 致泻、止咳、平喘、抗菌消炎
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其本身的性味的关系
• 升浮药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沉降药大多具有酸、苦、咸、 涩味和寒、凉性。此外,升降浮沉的趋势还受到炮制和药物配伍等影 响,例如大黄苦寒,其性向下,用于大便秘结,但经酒制后,则加强 或突出了大黄泻下以外的清热解毒、活血化被等功效,从而使此药效 能较好地到达消化道以外患病部位,包括头部及其他部位,体现了 “酒制提升”引苦性上行至巅的炮制理论。有的药物受配伍影响,如 桔梗载药上升,牛膝可引药下行,配伍时可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
目前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四性的研究: 1 中枢神经系统 2 植物神经系统 3 内分泌系统 4 基础代谢
• 1 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①中药的作用: 热性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寒性药物:知母,石膏,黄连,黄芩。 具有中枢抑制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②热证与寒证患者的表现: 热证病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言 语高亢,有高热惊厥等中枢兴奋症状。 寒证病人:精神倦怠,安静、无声等 中枢抑制状态。
中药毒性与四性五味一样,是中药药性 理论之一,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目前,中药毒性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不 良反应”的概念。 • 中药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毒性反应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意识 模糊,抽搐,惊厥,昏迷,死亡。 马钱子碱(士的宁)30mg可致人死亡, 乌头碱3~4mg可致死, 蟾酥色胺酸,有类似麦角酸二乙胺 (LSD) 的致幻作用。
第四节 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中药毒性是中药的最基本的性能,中药毒性也是中药药性 理论的组成部分。 中药的“毒”是古人最早认识的药物特性(偏性)。“毒 ”(偏性)的概念是广义的,认为毒性是中药最基本的性能之 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纠偏,也就是药物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用之得当可发挥治疗作用,用之不当则对机体可产生损害, 即现代医学所称的“不良反应”。为了确保用药安全,许多本 草书籍均在有毒药物性味之下标注出“大毒”、“小毒”,表 示该药具有一定毒性而用之不当就会导致中毒。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③热证与寒证动物模型的特点:
寒凉药制造寒证模型动物
温热药制造热证模型动物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相关指标:
痛阈和惊厥阈; 中枢神经递质; 其他。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寒证动物模型: (痛阈、惊厥阈降低)。 热证动物模型 (痛阈、惊厥阈增高)。
• ①肾上腺:
血浆皮质酮, 17OHCS,ACTH反应,
• ②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TSH),T3、T4,
• ③性腺:
血浆孕酮、雌二醇及其受体亲和力。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结论: 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有一定的 促进作用,而寒凉药的作用往往相反。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 ①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
• 对多巴胺β羟化酶和尿17 —羟皮质类固 醇的影响。 前者可促使DA生成NA,后者为NA的代 谢产物。 寒凉药使DβH 活性降低,使17OHCS排 出减少。而温热药作用相反。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温热药:附子 有效成分:去甲猪毛菜碱 作用:强心、升压、抗休克 作用机理:兴奋α 受体和β受体。 兴奋交感神经—β受体—cAMP系统。
①辛味药
• 分布特点: 解表药、理气药、(开窍药、化湿药等)。 • 主要成分: 挥发油,(苷类,生物碱) • 常见功效: 发汗、解热、健胃、扩张血管、开窍。
①辛味药
• 药理作用:
①辛味药
• 解表药中辛味药占88.8%,大多含有芳香 刺激的挥发性成分,可以兴奋中枢神经, 扩张皮肤血管,促进微循环,兴奋汗腺 促进汗液分泌。 • 理气药通过挥发油对胃肠道产生兴奋或 抑制作用,产生理气和胃的功效。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寒凉药:知母 有效成分:知母皂苷 作用:改善阴虚症状。 作用机理:降低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抑 制β受体,减少cAMP含量;恢复M受体 的功能。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 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 ②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 ③下丘脑—垂体—性腺
பைடு நூலகம்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 热证与寒证患者具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的症状。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植物神经平衡指数:
唾液分泌量,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压 (包括了心血管系统、内脏平滑肌、腺体等)
热证病人指数偏高,寒证病人指数偏低; 温热药使指数升高,寒凉药使指数降低; 治疗后植物神经平衡指数转向正常。
1、急性毒性反应
• ④对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 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出血、黄疸、肝脏坏 死。 以寒凉药据多。 胃肠道刺激作用如决明子、大戟等可引起恶心,鸦胆 子等可引起呕吐,甘遂、芫花等可引起腹痛、腹泻。 对肝(100多种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作用。如桑 寄生等可引起肝区疼痛,苍耳子等可引起对肝脏的损 害)、肾(对肾脏的毒性常常是药物中毒的结果,其 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如斑蝥等)的毒副作用 。
也可以看作寒(凉)、热(温)二种药性。是从药物作用 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 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 反应概括出来的。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即属于寒性 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问· 至真耍大沦》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热 证用寒凉药治忘寒证用温效药治疗,是中医临床辨证用药 的基本原则。就中药药理而言,具有寒、热不同药性的药 物,通过引起机体机能哪些方面变化,能纠正各种偏亢偏 低的病理现象,始得以恢复或重建正常的机体功能呢?近年 来研究,概括起来,不同药性的药物对机体机能的影响有 以下几方面;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教学目的 掌握中药药性、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熟悉五味,归经的 现代认识;了解升降浮沉的 现代认识。 教学内容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有毒无毒)与中药药 理的关系 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