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民族民间音乐之花侗族大歌的一点感思

合集下载

民族文化瑰宝——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初探

民族文化瑰宝——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初探

民族文化瑰宝——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初探侗族大歌是中国南方侗族民间歌唱艺术的瑰宝,被称为“活化石”。

这一独特的音乐形式不仅富有魅力,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侗族大歌的起源、特点以及传承与保护的现状进行初步探讨。

侗族大歌起源于中国贵州省东南部的侗族聚居区,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其形式自由多样,包括独唱、对唱、合唱等,歌词以侗文为主,展现了侗族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侗族大歌是民间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其音乐旋律悠扬、动情感人,歌词抒发着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感慨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然而,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面临许多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侗族大歌的传统方式逐渐被冲淡,年轻一代对此了解和熟悉的意愿也在减弱。

另外,侗族大歌的语言和字母系统变得陌生,很多年轻人不再使用侗文,使得大歌的演唱者和传承者日渐减少。

同时,现代娱乐文化的冲击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也给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侗族大歌的研究和文化挖掘。

通过深入了解大歌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归纳总结出其文化内涵和精髓,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其次,加强对侗族大歌传承人的培训和激励。

通过开展各种培训班和比赛活动,鼓励并激励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侗族大歌,增强他们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三,将侗族大歌列入学校教育课程。

通过将大歌纳入学校音乐课程或民族文化课程,让更多的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在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人才培养的不足是制约侗族大歌传承的主要问题之一。

缺乏专业的传承人和教育机构,限制了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侗族大歌传承中的一个难题。

在现代社会中,侗族大歌很难获得足够的经济利益和关注,这导致很多传承人选择放弃这一艺术形式而寻求其他更有利可图的职业。

侗族歌曲最好听的十首

侗族歌曲最好听的十首

侗族歌曲最好听的十首
1.《大山真美好》:这首歌曲展现了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旋律优美,词意深情,是侗族大歌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2.《蝉歌》:这首歌曲通过模仿大自然蝉鸣鸟叫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是侗族音乐中非常有特色的曲目之一。

3.《相会风雨桥》:这首歌曲以风雨桥为背景,描绘了侗族人民在桥上相会的场景,曲调婉转悠扬,情感真挚动人。

4.《月夜愁》:这首歌曲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旋律幽美,情感深沉,让人感受到侗族人民深厚的情感世界。

5.《梦回侗乡》:这首歌曲以侗族美丽的风景和独特文化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人在梦中回到侗乡的场景,旋律欢快,意境优美。

6.《唱歌的杉树》:这首歌曲以杉树为比喻,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旋律轻快,节奏明朗。

7.《侗家人的风采》:这首歌曲展现了侗族人民的自信和自豪,旋律雄壮有力,表现出侗家人的豪迈和激情。

8.《山水有情》:这首歌曲描绘了侗族山水间的美丽景色,旋律舒缓悠扬,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9.《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旋律柔和动人,情感真挚感人。

10.《侗族大团圆》:这首歌曲以侗族传统节日为背景,表达了侗族人民团结和睦、欢快祥和的美好愿景,旋律热闹喜庆。

30侗族大歌简介

30侗族大歌简介

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来构成; 大歌的演唱场合是比较讲究的,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
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里演唱。大 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独唱)与众唱相结合,它与普通的合唱概念有所 不同。大歌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的派生的,低声部是丛唱的,声 音大,高声部由1个或2、3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变 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
“外嘿”“外顶” 影响
行歌坐月的影响
侗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是建立在“行歌坐月”这种古朴的社交活动之中的,他们
一般长到十四五岁便开始进入这种社交活动阶段。每当夜幕来临,男青年三五成群 哼着歌、弹着二弦琴或琵琶,串巷走寨去找姑娘们行歌坐月,姑娘们则聚集在“月 堂”——某一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纱、绣花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临,互相对 歌,他们用歌声来互诉衷情,选择情侣,在这种习俗活动对大歌的产生发展有着重 大影响。
个 项 目 列
质 文 化 遗 产 名 录
》 的 项 目 , 经 过 三 天 的 会 议 讨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代 表 作 名 录 》 和 《
急 需 保 护 的 非
余 名 代 表 与 会 , 会 议 主 要 讨 论 确 定 入 选
《 人 类
国 首 都 阿 布 扎 比 开 幕 , 全 球 个 国 家 和 地 区
400 22
入平国入论物非 长委
选 。
县 政 府 承 担 申 报 工 作 的
《 贵 州 侗 族 大 歌 》 成 功
共 有 个 项 目 名 列 其 中 。 由 贵 州 省 文 化 厅 、 黎
世 界 《 人 类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代 表 作 名 录 》

关于侗族大歌的故事

关于侗族大歌的故事

关于侗族大歌的故事摘要:一、侗族大歌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二、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与艺术价值三、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四、侗族大歌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影响五、我国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与发展政策正文:侗族大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起源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侗族大歌的故事。

一是侗族大歌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侗族大歌起源于宋代,历经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体系。

在侗族地区,大歌是民间婚丧嫁娶、祭祀庆典等场合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成为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是侗族大歌的音乐特点与艺术价值。

侗族大歌以多声部、无指挥、自然和声为特点,曲调优美、旋律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普遍性,可以演唱各种题材的歌曲,包括叙事歌、礼仪歌、劳动歌、爱情歌等。

三是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兴趣减弱,导致传承人的减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展传承人培训、举办侗族大歌比赛、加大宣传力度等。

四是侗族大歌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影响。

近年来,侗族大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

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文化国际地位。

五是我国对侗族大歌的保护与发展政策。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如加大对传承人补贴力度、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创新、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等。

这些政策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侗族大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侗族文化大创心得体会

侗族文化大创心得体会

侗族文化大创心得体会侗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居住在湖南、贵州、广西和云南四省(区)交界的山区。

侗族有多个民族,之间还会有各种风俗习惯、节庆活动、民间音乐等文化形成和传承。

比如侗族民歌是侗族人民在长期受大自然和人为因素侵袭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音乐现象。

据有关部门统计发现:侗族民歌中含有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和技巧。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歌中最负盛名、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民族特色和侗族文化内涵的民歌之一。

它是侗族人民千百年来创造并流传下来最原始、最有特色文化遗产之一。

侗歌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

据《中国音韵韵·侗语》记载:“侗歌曲调优美动人:一听、二看、三想、四听、五唱、六弹、七想、九想等等八种侗语方言唱调之多,不绝于途”;“侗歌可分为:七首、十二支、十三种腔调”等多类;“侗歌歌是中国文化中独有文化现象”“是中国民族文化一朵奇葩”“我们侗民族是唯一保留有自己民族音乐语言文字特色的民族”等很多词汇都是侗族人用自己智慧所创造而成。

因此侗歌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其重要价值和传承意义。

一、侗族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侗族的语言也很多,主要有侗话、侗歌、毛语侗歌、木兰侗歌、瑶歌等多种。

侗族民间音乐十分丰富,其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侗族民歌可以分为:山歌(歌谣)、情歌)、渔歌三大类。

其中以山歌、渔歌为主,侗族民间音乐以山歌见长,分为:古山歌谣、情歌歌谣、山歌歌谣三大类。

侗族民间音乐是侗族人民长期与大自然进行搏斗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也是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结晶之一。

从侗族民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侗族人民不仅热爱大自然还有很多独特的情感,正是由于侗族人民对自然的热爱加上他们自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才创造出了这些美妙而又独特的歌曲。

可以说侗族民歌是侗族人民与大自然的情感结晶,因此侗族民歌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侗族民歌是侗族人民长期在自然力干扰下所创造出来的语言歌曲所构成的独特艺术形式体系。

侗族大歌的精神文化内涵

侗族大歌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侗族大歌展示了侗族自古就遵循的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动的生存理念
侗族大歌极富模拟性(仿声),主要体现在侗族对 大自然中百鸟叠鸣、蝉虫合唱、流水潺潺、林涛声声等 惟妙惟肖的模拟,其产生的“和声”音乐艺术审美效果 可以说是大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种艺术 再现,侗族大歌的音乐形象更加立体和优美。侗族大 歌之所以能够产生这种“大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 和谐”的艺术审美效果,源于侗族生存环境大自然生态 的和谐、侗族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生态观、 建寨居住观、人口生育观、传统医药观等等生存理念, 同时又是这些理念的最集中的体现。
侗族大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世世代代地传唱下 来,其长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除了侗族“饭养身,歌养 心”的精神理念以外,还在于它植根于民间的沃土、贯 穿于侗族的各个生产生活领域,它是侗族生活、生存方 式的集中体现。在构建侗族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
·18·
凯里学院学报
第26卷
的和谐、家庭的和谐方面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
在流行侗族大歌的南部侗族地区的侗寨无论大小 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都是依山傍水于一片山间较平 缓的坡地或水流而过的小片平地、坝子而建,并且有较 明显的生活环境、生产功能区范围的分布。一般村寨 的居住格局基本上都是以鼓楼为核心辐射开来,围绕 着鼓楼这一圈是人烟密集的生活居住区。寨子的周边 是风水林,农田耕作区就在这一带。风水林之外是供
侗族是一个富有音乐智慧的民族。在侗乡,侗族 的孩子从小学歌,父母在家教歌,歌师走村串寨传歌, 众人集合在鼓楼里唱歌。“饭不吃肚肠叫,歌不唱心烦 恼”,唱歌与吃饭同等重要。唱歌是侗族人的精神食 粮,唱歌是滋养心灵的养料,可以和顺人心,修身养性, 升华精神境界。“饭养身,歌养心”就成为了侗家人精 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生活理念中,侗族 人爱唱歌,侗寨无处不飞歌,侗乡事事都用歌——以歌 叙述历史事件;以歌为礼迎送宾客;以歌联谊村寨社 交;以歌为媒男女择偶;以歌踩堂娱悦众亲;以歌祭祖 缅怀祖先;以歌致哀表达悲伤;以歌劝世褒善贬恶;以 歌化解生活矛盾;以歌解除劳动疲乏等等。侗族世世 代代就徜徉在音乐的世界、歌的海洋里,从而用集体的 音乐智慧创造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犹如“天籁之音”的 精品音乐——侗族大歌。

浅述侗族大歌的起源和特点(侗族大歌丨那些拥有自己音乐的民族)

浅述侗族大歌的起源和特点(侗族大歌丨那些拥有自己音乐的民族)

浅述侗族大歌的起源和特点(侗族大歌丨那些拥有自己音乐的民族)"《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因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而著称,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01.侗族大歌——民族特色浓郁的“阿卡贝拉”侗族人们眼里侗族大歌不在舞台上,不在追光灯下,而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侗寨里、清泉溪畔缓缓流的鼓楼边。

在贵州,主要侗族居民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大歌流传于黔东南部分侗族村寨,且历史悠久。

侗族姑娘和腊汉(侗族男子)在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侗寨寨门演唱侗族大歌杨代富/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侗族先祖对音乐的热情与追求,被一代代侗族人民传承下来。

在侗族的音乐文化中,最能显现其精髓的就是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独特性在于其音乐上的复式结构和表现方式。

侗族大歌的合唱部分完全不使用乐器,合唱团的成员分出不同的声部及音色,是我国最完美的民间合唱,是民族特色浓郁的“阿卡贝拉”。

侗族大歌不止旋律动听,其叙事性也极强。

最常见的侗族大歌主题有四类:歌唱大自然的“噶所”、歌唱恋情的“嘎嘛”、歌唱道理“噶想”、歌唱故事“嘎吉”。

嘎所: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优美。

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

侗族姑娘和侗族男子)演唱侗族大歌图/多彩贵州风剧照嘎嘛: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嘎想: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嘎吉: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有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嘎吉母,和众人分声部合唱的嘎锦两种类型。

贵州黎平侗族大歌观后感

贵州黎平侗族大歌观后感

贵州黎平侗族大歌观后感
贵州黎平侗族大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我有幸在一次旅行中观赏了这一独特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看黎平侗族大歌表演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这个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

大歌表演场地独特,侗族赤脚歌手们身着传统民族服装,以饱满的热情、高亢的歌声和独特的舞蹈形式,向观众展示了他们独特的风情和动人的音乐艺术。

这些歌曲虽然是以侗族的语言演唱的,但是通过音乐的力量,我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力量。

每一个节拍、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一片大海,让人心灵沉浸其中。

整个表演过程中,歌手和乐师们配合默契,将舞蹈与歌曲相结合,呈现出了黎平侗族独特的艺术特色。

他们的动作流畅优雅,富有韵律感,配合上歌声的高昂和谐,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在这样一种艺术形式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和美丽,也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黎平侗族大歌也是一种具有社会功能的艺术形式。

在这个表演中,人们可以看到侗族民众的团结和融洽,更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这种传统的文化形态与现代时尚相呼应,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保护这样的文化遗产。

通过观看黎平侗族大歌,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博大精深,也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弥足珍贵。

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体验不同的文化,同时,要加强对传统文
化保护的力度,让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总之,黎平侗族大歌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被其浓郁的文化底蕴和激情澎湃的表现形式所感动。

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广大的观众能够更加关注和支持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侗族大歌的传承及其意义电影《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传承及其意义电影《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传承及其意义|电影《侗族大歌》》摘要:侗族大歌流传于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区,由于歌声清澈明朗,被称为“天籁之音”,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传承方式更加多样,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传承系统,而且,由于侗族大歌带有民族民间口耳相传的特性,对其保护、挖掘、整理与传承就更加困难,零散的“碎片”趋势日益严重侗族大歌流传于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区,由于歌声清澈明朗,被称为“天籁之音”。

其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由于中国现在对传统艺术的高度重视,让古老的民族歌曲焕发了新春,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使得侗族大歌这一艺术瑰宝走向了世界的艺术殿堂。

1986年10月,贵州省黔东南州民间侗族大歌合唱团走出国门,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艺术节,引起了世界的高度重视,观众、学者都为之倾倒,中国传统的艺术瑰宝走向了世界的殿堂,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之下,怎样去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一、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由于早期的侗族只有语言的交流,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早期的传承基本靠口耳相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承的方式有较多的变化。

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传承方式更加多样,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传承系统。

主要有:影视资料手段传承;汉语言文字的传承;进入课堂的文化传承形式等。

(一)影视资料手段传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家用电器也相继进入了侗族地区,录音、录像设备的普遍出现,已成为了当今侗族大歌传承的重要载体。

开始是各种采风人员靠笔记、靠心授来搜集民歌,而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普及,歌手们便可边录边唱,这样既能达到很好的教授效果,又能达到长期保存和传承的目的。

有了这些现代化设备提供的资料,歌师(歌手)们就不必像过去那样靠大脑记忆和汉字记侗音的方法来进行传承,过去传承方式既费脑力又费精力,而现代化的传承就方便多了,一些著名的歌师和歌队将其所演唱的大歌,灌成碟片供学习者随时学习。

(二)进入课堂的文化传承民间文艺的重要环节就是广泛地培养民间文艺人才。

侗族大歌:天籁之音

侗族大歌:天籁之音

侗族大歌:天籁之音侗族以“饭养身,歌养心”作为生活信条,唱歌是侗族人交往的媒价和特有的风俗,又是侗族文化传承的方式。

侗寨中的歌队及歌队中的歌师,是侗歌的组织者和传承人,唱侗歌是侗族个体获得族群认同的最终方式。

侗族大歌,侗语称“嘎老”或“嘎玛”,意为声音宏大的歌,它本是侗族多声歌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在鼓楼正式对歌时唱的一种多声部的歌,由于“鼓楼”是侗族村寨的象征,而侗族大歌又贯穿于鼓楼对歌的始终,侗族人便把“嘎老”视为多声部歌的总称,即称“侗族大歌”。

主要流行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三县侗族聚居核心区以及锦屏、天柱、镇远、剑河等地,流传面积1000公里,人口20万。

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

嘎听称声音大歌,这种歌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优美。

嘎嘛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嘎想称伦理大歌,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嘎吉称叙事大歌,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作为传统“口碑”样式,侗族大歌涉及历史传说、祭祀礼仪、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咏唱风物等,大歌的歌词均是韵文体,讲究腰韵、内韵和脚韵之间的联系和押韵。

侗族大歌多以村和房族为单位组建歌队,并作为侗族传统文化的活态见证,是侗族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的主要载体。

“口传心授”和“集体展演”的特殊方式,维护了其口传文化在当代延续,同时又是维系当代不同辈分侗族人的重要纽带,是侗族人共同认同的族群文化标志。

侗族大歌来源久远,宋代,侗族大歌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长歌闭目”的情景,这就是当时演唱侗族大歌的真实记录。

非遗系列主题班会之侗族大歌

非遗系列主题班会之侗族大歌
歌命名
嘎嘛被称柔声大歌,一般以抒 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 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传 统
基本特征
段的定刺多词不音的劝大嘎 。主劝为以内大乐大教歌想
要抚主称容,旋歌戒,又 伦侗,颂的注律歌世是称 理家是或表重起种为一伦 手人安讽述歌伏,主种理

丰有般叙嘎人的为人以低音话事歌嘎 富惊较事锦分嘎主集单沉乐为情,吉 的人长歌两声吉要体人而旋主节多又 表的,的种部母表低领忧律要和以叫 情记歌歌类合,现音唱伤舒内人展叙
侗语称“嘎耶”。每年正月初二祭祖母堂时,手拉手或手搭肩踩堂唱的 歌,节奏明快。
童声大歌 戏曲大歌 礼俗大歌
传 统
基本特征
侗族大歌的内容,通常是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如果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可分为四类:即 嘎所(嘎获)、嘎嘛、嘎想、嘎吉。
嘎所又被称为声音大歌,强调 旋律的跌宕,声音的优美。歌 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 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 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 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 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 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 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 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
音乐艺术
口传文学
口头传承
“音乐艺术”上,“多声部技术”的 灵活运用,大歌音乐的重要特征是在 没有指挥的情况下两个声部协作演唱, 注重对“自然声音”的模仿和提炼。 这种歌唱多以自然界鸟叫、蝉鸣、林 涛流水之声为模拟对象,在长期的实 践中形成一套特有的语词与声音表现 方式。低声部的持续音像流水一样持 续不断,高声部就像溪岸边的蝉鸣此 起彼伏;大歌整体“九度音域”的文 化意义显现为侗族的“全民歌唱”和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黎平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 族自治县申报的侗族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贵州省从江县、贵州省榕江县申报的侗族大歌经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五项非遗项目编 号均为Ⅱ—28。 [2]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侗族大歌作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侗族大歌作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侗族大歌作文
说起云贵高原,哎呀,那里头有个宝贝,就是侗族大歌!这歌啊,可是侗族人的魂儿,不用啥乐器伴奏,就那么一群人,开口就唱,那感情、那智慧,全融进去了。

这侗族大歌啊,听着就像山谷里的泉水,哗哗的,清亮得很。

你闭上眼睛,好像都能看见那绿油油的稻田,风一吹,叶子就沙沙地响,多舒服啊!每一个音,都像是大自然在跟你说话,跟你打招呼。

侗族过节的时候,这大歌可是重头戏。

一家老小,全都聚在一块儿,站着坐着都行,大家一起唱,那声音,真是震天响!唱的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那种感情,可不是随便能唱出来的。

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领域为数不多的多声部民歌,1986年在巴黎金秋艺术节夏乐宫的演出,为西方媒体和音乐界震撼,被称为“清泉闪亮的音乐”,据称,近期黎平侗族大歌队将再次赴法国一展歌喉,再展风采。

侗族大歌形成于哪个年代己无据可考,但是早在宋代就有侗人“至一一白人为曹,乎相握而歌”的记载,明邝露(6y:雅>}侗人“长歌闭日,顿首摇足”的记载,说明侗族大歌至少在明代己在侗族地区盛行,至今有五白年历史。

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也很顺利。

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侗族大歌所在的区域可进行入性增强,开发的潜力很大。

笔者就如何打造侗族大歌文化品牌,推动旅游业发展作如下思考。

建设侗族文化中心歌之都从地理位置上看,黎平是处在一个北可通怀化市,南可通二江龙胜,西达榕江、凯单,东至靖州的重要位置上。

黎平是侗族民族特色最浓的地区,以这单为经济文化中心区,有利于侗族旅游业的开发j‘/。

黎平侗族文化品种最丰富,分布最广泛,最具代表性,以侗族大歌为例,黎平县的侗族大歌品种最多、分布最广,无愧是大歌之都jZ/。

而目机场建在黎平,“两高’,公路铁路经过黎平县境,将黎平县城建成“大歌之都”势在必行。

营建“大歌之都”无论从硬件、软件、环境氛围,标识都必须有“都”的气派。

让人一进入黎平就有“歌都”的感觉。

为此,除黎平新城区规划的“侗味”外,还必须从城市软硬形象上下功夫。

L 1将西门桥、i1,阳桥建成侗族风雨桥。

L2恢复鼓楼坡鼓楼,新建北门新区鼓楼,与西门花桥遥相呼应。

L 3建造侗族大歌展演厅,展演厅适时进行大歌表演,实行商业化展示。

侗族大歌是高雅艺术,应该让她体现应有的价值。

表演大歌时,要进行客串,让一名对侗族文化研究较深的专家现身说法,风趣解说。

纳西占乐的神奇与卖点,只不过是宣科的精彩客串,使占乐更增加了无限价值罢了。

L4电视、广播、街市门面要定时播放侗歌,使整个城市充满大歌之都氛围。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

民族民间音乐论文

民族民间音乐“侗族大歌”内容摘要: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和,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

”意思是说,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音乐文化中的民族特征,是音乐历史中一直存在的因素。

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以及任何作曲家的音乐,都具有其民族特征。

实质上,音乐的民族特征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客观存在的文化特征决定的。

因为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语言音调、不同的生活情趣、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不同特征的民间音乐文化积累。

所以音乐的民族特征比较持久、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之中。

关键词:民族特色、侗族大歌、文化精神、民间文艺正文:不知不觉,一个学期马上就完了,经过这一个学期的熏陶,我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在没上这门课程之前,我对民族音乐的认知,仅限于中国传统的民乐,不过是吹拉弹唱罢了,当我正式接触到这门课程时,才知道我的认知是多么的肤浅,我所理解的民族音乐也不过是很小的一部分。

在老师的引导下和我在书上的一些了解到了各民族音乐风情,我印象最深的是侗族大歌,通过资料的收集,我了解到,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

文艺生态学认为,每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侗族大歌就是侗族歌手们紧密联系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才具备了直觉和声美感,并且造成了多声模仿心理,而且在模仿的同时产生了感性活动,这正是演唱者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感情反映,经过长时期的加工、选择、概括、集中而形成优美的旋律与协和的和声对位,产生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歌手们感情形象,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感染力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从侗族大歌说起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从侗族大歌说起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从侗族大歌说起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音乐文化的国家。

其中,侗族大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研究侗族大歌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历程,更可以为当代音乐创作和文化传承提供借鉴和启迪。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一种民歌形式,具有戏剧性和史诗性的特点。

它被称为“民族交响乐”,以丰富的音域和独特的咏唱技巧而闻名。

在演唱形式上,侗族大歌有独唱、二重唱和合唱等不同形式,歌唱的内容涵盖了民族历史、传统习俗、生活哲学等方方面面,极富表现力和艺术性。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首先需要了解其发展背景和历史渊源。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其音乐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周朝。

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体系。

音乐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不仅是娱乐和艺术的展示,更是传承历史和民族记忆的重要媒介。

侗族大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意义十分深远。

首先,侗族大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珍贵遗产,研究其历史和演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对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和增进国际合作具有积极意义。

另外,侗族大歌的研究对于当代音乐创作和文化传承也有指导意义。

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遇到了许多挑战,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内涵依然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传承。

通过研究侗族大歌,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音乐美学和表现手法,为当代音乐创作注入新的灵感和元素。

同时,侗族大歌还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研究其内容和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然,侗族大歌的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侗族大歌的咏唱技巧非常独特,需要专门的训练和理解才能完全领会其中的内涵。

其次,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侗族大歌这一珍贵的音乐遗产。

张国丹侗族大歌赋予我闪光青春感悟

张国丹侗族大歌赋予我闪光青春感悟

张国丹侗族大歌赋予我闪光青春感悟侗族大歌,这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种古老而优美的音乐,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青春感悟。

首先,张国丹侗族大歌让我深刻理解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这种歌曲通常由众多歌手共同完成,每个人都在为整个团队的表现而努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每个人都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的贡献都会对整个作品产生影响。

这让我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

其次,张国丹侗族大歌让我领略了民间音乐的无穷魅力。

这种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它的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歌词质朴而深情。

在欣赏这种音乐时,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情感和乡土气息,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水之间,与当地人民共同欢歌笑语。

这让我更加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更加尊重多元文化的发展。

同时,张国丹侗族大歌也让我领悟到了坚持和执着的力量。

这种歌曲通常是经过长期的排练和表演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和改进。

这让我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付出,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此外,张国丹侗族大歌还让我领悟到了音乐对于传承文化的重要性。

这种歌曲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当地人民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种音乐,我不仅了解了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还领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让我更加认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传承文化中的责任和使命。

最后,张国丹侗族大歌还教会了我如何去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这种歌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需要我们用心去倾听、理解和欣赏。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种音乐,我学会了如何去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总之,张国丹侗族大歌赋予了我许多宝贵的青春感悟。

这些感悟让我更加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更加尊重多元文化的发展。

关于侗族大歌的作文200字

关于侗族大歌的作文200字

关于侗族大歌的作文200字英文回答:Dong Chorus, also known as the "Grand Song of Dong People," is a traditional art form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 in China. It's a unique polyphonic singing style characterized by its rich harmonies, complex rhythms, and powerful vocalizations. The lyrics of Dong Chorus often depict the Dong people's daily life, customs, and aspirations, serving as a means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expression.One remarkable aspect of Dong Chorus is its use of vocal mimicry to imitate sounds from nature, such as bird calls, flowing water, and rustling leaves. This technique adds depth and realism to the songs, creating a vivid auditory experience for listeners. For example, in the song "The Sound of Water," singers mimic the gentle babbling of a stream, transporting listeners to the tranquil landscapes of the Dong villages.Another fascinating feature of Dong Chorus is its improvisational nature, allowing singers to spontaneously harmonize and embellish the melody. This improvisation fosters a sense of spontaneity and creativity, making each performance unique and engaging. During festive occasions like weddings or harvest celebrations, Dong Chorus becomesa communal activity, with singers and audience members joining together in joyous harmony.中文回答:侗族大歌,也称为“侗族大歌”,是中国侗族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侗族民俗习惯对大歌的影响

侗族民俗习惯对大歌的影响

侗族民俗习惯对大歌的影响摘要侗族大歌是我国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中的一个瑰宝。

侗族大歌的形成与侗族人生活所处环境有关,更与侗族人的民间民俗习惯息息相关。

独特的生存环境养育了独特的民间习俗,有些民间习俗均与歌唱相伴相随,进而出现了侗族大歌这种具有浓郁独特民族气息以及地域气息的音乐歌唱形式。

由于侗族大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它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更好了解、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这颗珍稀文艺艺术明星,有许多学者展开了对侗族大歌的分析与研究。

本文也是出于对侗族大歌的分析与研究,便选题《侗族民俗习惯对大歌的影响》,从侗族独特的民俗习惯对侗族大歌形成的影响角度,进行浅显分析与研究。

通过分析与研究,得出侗族大歌形成的雄厚基础就是源于侗族人那些独特的民俗习惯,是侗族特有民俗习惯滋养了侗族大歌,并以他们这样独有的民间习俗使侗族大歌得以代代保留与传承的结论。

关键词:侗族民俗;艺术特点;影响研究;传承发展AbstractThe Dong nationality song is a bright pearl in the treasure house of our country music, and is also a treasure of the world music.The formation of the Dong song is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Dong People's life,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lk custom of the Dong people.Unique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rought up a unique folk customs, and some folk customs are accompanied by singing, and then there is the Dong song, which has a strong and unique national flavor and regional flavor of music singing form.Because Dong song has a unique charm, it has become the worl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Dong song this rare art star, there are many scholars began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Dong song.This article is also out of the Dong song of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will choose the topic "the impact of the folk custom of the big song , from the Dong" s unique folk custom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Dong song, the simple analysis and research.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ongs of Dong nationality formed a strong foundation is in Dong people ,It is the custom of the Dong nationality to nourish the Dong nationality song,And they unique folk customs made the Dong chorus to retain and inheritance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onclusion Key words: Dong folk;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research;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目录引言 (1)第一章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论文研究方法 (2)第二章侗族民俗习惯概述 (2)(一)侗族地理分布情况 (3)(二)侗族民俗习惯陈述 (3)第三章侗族大歌艺术特点 (4)(一)语言特点 (4)(二)声部特点 (5)(三)节奏特点 (6)(四)音乐结构特点 (7)第四章侗族民俗习惯对侗族大歌的影响 (8)(一)“月也”社交习俗对侗族大歌的影响 (9)(二)“行歌坐月”习俗对侗族大歌的影响 (9)第五章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11)(一)侗族大歌的发展 (11)(二)侗族大歌的传承 (13)参考文献 (15)引言侗族大歌产生于地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对独特的生态环境当中,而这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又形成了侗族独特的民俗习惯。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

【课堂有话】少数民族民歌侗族大歌赏析《侗族大歌》以听思开篇,以悟辨铺陈高一年级(1课时)01 设计理念Design concept立足单元整体视角本教学设计牢牢抓住“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主题,以“侗族大歌”这个少数民族民歌体裁为核心,从“侗族大歌知识回顾”、“侗族大歌与自然”、“侗族大歌与社会”、“升华”四个教学环节入手和学生一起了解侗族大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成因,探讨侗族大歌与自然的关系、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理解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侗族大歌发自内心的兴趣,树立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 02Textbook analysis《蝉之歌》侗族大歌中声音大歌的经典代表作品,是一首无指挥、无伴奏的合唱歌曲。

侗族人民通过模仿蝉鸣声,将内心复杂多样的情绪表达在歌声里。

侗族大歌的横向曲式结构扩展方式严谨而完整,一枚侗族大歌包含若干角,每一角又分为起顿、更夺、拉嗓子三个部分。

《蝉之歌》共有三角,其多声部织体进行方式为支声复调、拖腔式主调。

散紧结合、灵活多变是其节奏的重要特点。

其演唱采用原生态唱法,声音质朴自然,清澈纯净。

03 学情分析Analysis of situation过往体验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过歌曲《迷人的火塘》、《布谷催春》,对侗族及其风俗文化、侗族大歌的风格特征有了一定的认知。

通过义务教育段的音乐学习,大部分学生对演唱形式、民歌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学生已具备演唱多声部作品的能力。

高中阶段音乐鉴赏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体验、感受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同时,探究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成因及侗族大歌的文化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文化理解力。

04 教学目标Teaching goal立足单元整体视角A.对侗族大歌的音乐风格有一定的感知辨别能力;能辨识侗族大歌的演唱方法、节奏特点、多声部进行特点、结构特点。

B.在学唱、体验侗族大歌的过程中,提高音准能力、演唱能力、多声部训练能力及对侗族大歌的音乐表现能力。

对侗族大歌的认识

对侗族大歌的认识

侗族大歌《蝉之歌》的艺术性与民族性【摘要】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

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本文从民族音乐与民族性格的地域文化的差别。

对这首极具魅力的侗族大歌进行粗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侗族大歌;蝉之歌;民族性格;地域文化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据传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其主要聚居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

侗族居住的地方不仅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而且侗族也是一个极富创造性的民族,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与欣赏的民间音乐。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与民族性格的地域文化的差别这两方面作简单论述:一、侗族大歌与《蝉之歌》1、侗族大歌的民族性侗族大歌的形成虽然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但是这种独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就像是被隐藏在山林、海洋里的一蔟蔟鲜艳的奇葩和一串串美丽的珍珠一样,日夜散发出迷人的清香,闪耀着熠熠的光芒,直到被人们发现。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亡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生态相关。

民俗对民间文艺影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除了整体效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一文学艺术总是深深扎根于某一民俗环境之中。

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这和侗族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

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如: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他们用歌声去体验爱情、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著、热爱和追求。

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2、《蝉之歌》的艺术性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下去 , 并世代相传 , 从而形成能代表这个民族特
色 的文 化传 统 。而 在这篇 文章 中所 要探 讨 的 民族 音乐正 是属 于这 一特 定 的民族 文化 范 畴 中不 可 或 缺 的内容 之一 。 “ 民族 音 乐 ” 在 属 于 印欧 语 系 里 日耳 曼 语 族 下 的 西 日耳 曼 语 支 的 英 语 中 被 称 为 “ e t h n i c
族” 这 个 人 们 共 同体 的 实 际 生 活 中 , 并 以 其 与 众
不 同的思 维方 式 和行 为方 式去创 造 属于他 们 自身
m u s i c ” , 本 意是 指 占统治 地 位 的多数 民族 , 对 具有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4 一 ), 男, 回族 , 贵州贵阳人 , 副研究馆 员, 贵州 民族 大学 民族学 硕士研究生 , 现任 民建 贵州省 委参政党 建设及 会史研 究专委会副主任 , 贵州省 策划创 意协会 副秘 书长 , 民建贵 阳市委学 习调研委员会副主任 , 民建南明三支部主任委员 , 独立出版著作 1部 、 合著 1 部, 发表学术论文 5 O余篇 , 研究方向 : 民族文化遗产 、 读者服务 工作 、 参政 党建设 。
平凡 的影响和地位 。伴随着侗族大歌从 乡村走 向城市 , 从 中国走 向世界 的光辉历程 , 它 的存 在 与发 展不 断受
到来 自外界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 使其难 以逃避 文化变迁 的宿命。但 即便 如此 , 我们也 应该从保 护和传 承 民族传 统文化的使 命 出发 , 去感 思它的未 来和变化。 [ 关键 词】 民族 文化; 音乐 ; 侗族 大歌 ; 保护 ; 传 承
[ 中图分类号 】 : J 6 0 7
[ 文献标识码 ] : A
[ 文章编号 ] : 1 6 7 3 - 9 3 1 0 ( 2 0 1 4 ) 0 3 - 0 0 6 0 - 0 5
Ab s t r a c t : Th e D o n g Ch o r u s wa s d o o me d t o h a v e e x t r a o r d i n a r y i n f l u e n c e a n d p o s i t i o n i n t h e i f e l d o f n a t i o n a l f o l k mu s i c
i n t h e w o r l d s i n c e i t w a s f o u n d b y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m u s i c i a n s . Wi t h t h e  ̄o r o u s h i s t o r y f r o m t h e c o u n t r y s i d e t o c i t i e s , f r o m
2 0 1 4年第 3期
贵扑 l 社会 主义 学院学报
对 世 界 民族 民 问音 乐之 花侗族 大 歌 的 一 点 感 思
任瑞 狐
(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贵州 贵阳 5 5 0 0 2 5 )
[ 摘要 ] 侗族大歌 自从被专 业音乐人 士发 现 的那一天 开始 , 就注定 了它在 世界 民族 民间音乐领 域 中那 不
2 0 1 4年 第 3期
贵 州社 会 主义 学 院 学 报
少 数 民族风 格 的音乐 的称 呼 。 1 J ( 但 随 着 民族 音
C h i n a t o t h e wo r l d,i t s e x i s t e n c e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c o n t i n u e t o b e i mp a c t e d a n d i n f l u e n c e d b y d i f f e r e n t c u l t u r e s f r o m t h e o u t s i d e wo r l d, ma k i n g i t d i f i f c u l t t o e s c a p e t h e f a t e o f c u l t u r l a c h ng a e . B u t e v e n S O ,we s h o u l d t h i n k i t s f u t u r e a n d c h ng a e t o p r o t e c t a n d i n h e it r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 Ke y wo r d s : e t h n i c c u l t u r e;mu s i c;t h e Do n g C h o us r ;p r o t e c t ;i n h e i r t
的物质 产 品和 精 神 产 品 。 同时 , 这 种 具 有 特 色 的
刖 罱
民族 文化 , 还会 通 过 不 同 的方 式 在 这 个 民族 中流
在这 个世 界上 , 每一 个 民族 都 有 其 各 自的 民 族文 化 。从某 种 视 角来 看 , 一 个 民族 能 有 别 于其 它 民族 , 追 根溯 源无 疑 是 能 形 成 自己独 具 特 色 的 文化 。 而在 民族 社 会 中 , 这 些 相对 稳 定 且 具 有 特 点 的文 化 总 会 以 相 近 或 相 似 的 特 征 体 现 在 “ 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