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教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总结理解:对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句子实例。
2. 参考资料和教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九、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十、作业布置:1. 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分析,判断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十一、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词类活用教案共20页文档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0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类和常见实例。
2. 难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实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新课内容:讲解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4. 规律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言文中的场景,运用词类活用进行对话,增强学生对词类活用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词类活用的准确性。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收集和整理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角色扮演材料:准备相关的文言文场景和对话,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5篇范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5篇范文第一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学案1.名词作动词2.名词意动用法3.名词使动用法4.名词作状语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一、名次作动词规律一:1、籍吏民,封府库.2、大楚兴,陈胜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规律二:1、范增数目项王.2、汉水又东.规律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二、名词使动用法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三、名词意动用法①稍稍宾客其父..②鱼肉缙绅..③孟尝君客我.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四、名词作状语规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关于状语】/ 4 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②将军身披坚执锐..③小学而大遗。
..八、形容词作动词规律:①彼好游者不能穷也.②火尚足以明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九、形容词使动用法规律: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③既来之,则安之。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⑤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
.十、形容词意动用法规律: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渔人甚异之.④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十一、数词作动词规律: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六王毕,四海一.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实战演练】找出下列活用了的词,并加以解释 1.左右欲刃相如/ 4第二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2012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劝学》1、輮使之然也动词用作名词,指用火熨使物弯曲这道工序。
词类活用教案大学
教学对象:大学中文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
2. 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词类活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词类活用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常见类型。
2. 词类活用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句中词类活用的判断。
2. 不同词类活用类型之间的区分。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相关的文本材料,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汉语文章。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词类活用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词类活用是指在特定语境中,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
二、讲解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1. 介绍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常见类型,如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等。
2. 通过PPT或黑板展示词类活用的例子,如“破”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活用。
三、词类活用的识别和分析方法1. 讲解识别词类活用的方法,如根据上下文语境、词的搭配、词的语法功能等。
2. 分析几个词类活用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词类活用。
四、实践练习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堂讨论1. 提出与词类活用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区分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类活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词类活用知识。
七、作业布置1. 阅读一篇古代文学作品,找出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用词类活用知识改写一句现代汉语句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类型,并学会识别和分析词类活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3.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词类活用知识应用于实际阅读和写作中。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则。
2.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较为复杂的词类活用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规则。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
2. 讲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类活用规则,解析文言文句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设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含各种词类活用现象。
3. 练习题及答案。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四章:讲解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现象,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2课时)2. 第五章:讲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副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现象,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2课时)九、课后反思:2.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评估:七、教学资源:八、教学进度安排:九、课后反思:十、拓展活动:本教案以教学内容、方法和步骤为主线,重点关注了教学评估、教学资源、教学进度安排、课后反思和拓展活动等环节。
天津市蓟县燕山中学教案词类活用
天津市蓟县燕山中学教案——词类活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中的常见词类及其活用方式。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词类活用进行句子构建和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特点的认识,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意义。
2.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活用方式及示例。
3. 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应用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词类活用的概念、活用方式及应用。
2. 难点:词类活用在实际句子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活用方式及示例。
2.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活用方式及示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构建,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运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词类活用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对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个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了解其对词类活用的兴趣和主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练习题。
2. 教材或相关参考书籍。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词类活用的概念和意义。
2. 第2周:讲解动词的活用方式及其应用。
3. 第3周:讲解形容词的活用方式及其应用。
4. 第4周:讲解名词的活用方式及其应用。
5. 第5周:进行词类活用的练习和讨论。
6. 第6周:进行教学评价,总结课程内容。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2. 教学方法和进度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十、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第一章:名词活用1.1 教学目标:(1)了解名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活用方式;(2)掌握名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能够正确运用名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
1.2 教学内容:(1)名词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名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名词活用实例分析。
1.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名词活用的概念;(2)讲解:讲解名词活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练习:分析实例,让学生掌握名词活用的方法;(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名词活用的理解。
1.4 课后作业:(1)整理本节课所学的名词活用规则和特点;(2)运用名词活用方式,构建五个句子。
二、《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第二章:动词活用2.1 教学目标:(1)了解动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活用方式;(2)掌握动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能够正确运用动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
2.2 教学内容:(1)动词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动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动词活用实例分析。
2.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动词活用的概念;(2)讲解:讲解动词活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练习:分析实例,让学生掌握动词活用的方法;(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动词活用的理解。
2.4 课后作业:(1)整理本节课所学的动词活用规则和特点;(2)运用动词活用方式,构建五个句子。
三、《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第三章:形容词活用3.1 教学目标:(1)了解形容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活用方式;(2)掌握形容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能够正确运用形容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
3.2 教学内容:(1)形容词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形容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3)形容词活用实例分析。
3.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举例介绍形容词活用的概念;(2)讲解:讲解形容词活用的分类、规则和特点;(3)练习:分析实例,让学生掌握形容词活用的方法;(4)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形容词活用的理解。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
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例子。
3. 词类活用的规则及运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学会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
四、教学难点:1. 词类活用的分类及辨别。
2. 词类活用规则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规则。
2. 示例法:通过具体例子分析词类活用的现象。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回顾词类活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和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示例:给出具体例子,分析词类活用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 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讲解词类活用规则:详细讲解词类活用的规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词类的活用现象。
3. 分析实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规则进行解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活动:1.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词类活用规则进行分析和解答,巩固知识点。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练习题,互相帮助和讨论,提高解题能力。
3.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答案的推理过程。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举例3. 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4. 词类活用的辨别方法5. 词类活用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
2. 难点:辨别词类活用,并在阅读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及用法。
2. 举例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深入理解词类活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解:讲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及用法,举例说明。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词类活用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练习:课堂上进行词类活用知识的问答或填空练习,实时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 阅读理解:选取一些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类活用知识,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八、课程延伸1.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词类活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古代文化遗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词类活用的章节。
2. 参考书:古代汉语词典、文言文阅读指南等。
3. 网络资源:相关词类活用的在线教程、练习题及阅读材料。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意义和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古代文学作品和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的质量。
第二章:名词的活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名词在文言文中的活用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名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名词在文言文中的活用方式,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分析具体的文言文例句,解释名词活用的意义和用法。
2.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名词活用的规则。
让学生进行句子构建练习,巩固对名词活用的掌握。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的质量。
第三章:动词的活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动词在文言文中的活用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动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动词在文言文中的活用方式,如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等。
分析具体的文言文例句,解释动词活用的意义和用法。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动词活用的规则。
让学生进行句子构建练习,巩固对动词活用的掌握。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的质量。
第四章:形容词的活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形容词在文言文中的活用方式。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形容词活用进行句子构建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形容词在文言文中的活用方式,如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
分析具体的文言文例句,解释形容词活用的意义和用法。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形容词活用的规则。
让学生进行句子构建练习,巩固对形容词活用的掌握。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文言词类活用教案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例:狼不敢前(前:上前)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名词+“者”例:红装而蹇者——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蹇”粘附在“者”的前面,作“骑驴”的意思讲。
名词+“之”例:名之者谁——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
“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陈胜王(王:称王)②因屏人曰(命人退避)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①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②能愿动词后的名词③代词前的名词④名词后的名词⑤副词后的名词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⑥“所”+名词(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跟动词或动宾词组)2、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3、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4、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
2.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扩展语句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江苏卷)【参考答案】静谧的夏夜,银河横空,群星璀璨。
灿烂的星光隐隐映出村庄周围婆娑的树影。
微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伴着四周稻田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宛如一曲动听的田园交响乐,令人陶醉。
(情景演绎式)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7分)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正面: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冬天,南方下起了大雪,大雪阻断了交通,使很多人陷入困境。
很多车被堵在路上,车连着车,犹如一条白色的长龙(比喻),这长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颤抖着无奈的身躯(拟人)。
侧面:人们开始焦虑起来,疯狂起来。
(枝叶添加式)3.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06全国卷Ⅰ)【参考答案】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和谐是春风与细雨的默契,和谐是小桥与流水的融洽,和谐是蓝天和白云的辉映。
(中心阐发式)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05北京卷)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坚决反对这种“圣者通吃”的荒唐做法。
教育界有教育界的尊严,不能说你在某一个领域干得好,就借此进入其他领域。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分析实例,使学生能够熟练辨别和运用词类活用,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2. 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
3. 词类活用的规律: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来判断词类活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2. 难点:辨别和运用词类活用,特别是在复杂句子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类型和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词类活用的运用方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2. 讲解词类活用的类型:分别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并举例说明。
3. 分析实例:分析具体例句,让学生观察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类活用方面的差异。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3. 介绍一些经典的词类活用案例,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七、教学互动1.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词类活用的实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2. 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课堂互动性。
3. 角色扮演:设计一些文言文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词类活用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成绩。
三、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3.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4.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5. 数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词类活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其他词类的例子及用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疑问和困惑,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辅导。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整理课堂上学到的词类活用知识,做好笔记。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阅读文言文,注意观察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续)七、教学内容:1. 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例子及用法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3. 数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4. 助词的活用现象5. 特殊词类的活用例子及用法八、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词类活用有一个巩固的认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动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其他词类的例子及用法,以及助词的特殊活用现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词类活用 教案
词类活用教案教案标题:词类活用教案目标:1. 理解不同词类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词类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
3. 能够正确运用不同词类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1. 了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概念。
2. 理解不同词类的用法和变化形式。
3. 进行实际的词类活用练习。
教学准备:1. 教材: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例句和练习题。
2. 教具:黑板、白板、彩色笔、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描述该物体的特征,并引入名词的概念。
Step 2: 名词的概念和用法1. 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名词的例子,解释名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2. 利用教材中的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分辨和使用名词。
Step 3: 动词的概念和用法1. 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动词的例子,解释动词是用来表示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语。
2. 利用教材中的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分辨和使用动词。
Step 4: 形容词的概念和用法1. 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形容词的例子,解释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性质或特征的词语。
2. 利用教材中的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分辨和使用形容词。
Step 5: 副词的概念和用法1. 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副词的例子,解释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2. 利用教材中的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分辨和使用副词。
Step 6: 综合练习1. 利用教材中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进行语言表达。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讨论答案。
Step 7: 总结和反馈1. 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内容,强调不同词类的概念和用法。
2. 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练习和应用。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自行查找并分析一篇文章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情况。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出题考察词类的概念和用法。
初中词类活用教案
初中词类活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中文词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3. 能够正确运用各种词类进行造句;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词类的识别和特点;2. 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3. 词类的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1. 词类的识别和特点;2. 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3. 词类的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教学参考书;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类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2. 提问学生对词类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二、讲解词类活用(15分钟)1. 讲解各种词类的活用方法,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2. 通过例句展示各种词类的活用情况;3. 让学生进行词类活用的练习。
三、词类活用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进行词类识别和活用;2.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批改和讨论;3. 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词类活用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类活用知识进行造句;2. 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造句成果;3.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词类活用的方法和技巧;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词类活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3. 教师进行总结和鼓励。
教学延伸:1. 进行词类活用的写作训练;2. 进行词类活用的口语交流训练;3. 进行词类活用的游戏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词类活用的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
同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问题。
通过词类活用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类活用的能力。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词类活用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与分类。
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示例。
3. 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
4. 词类活用的练习与运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难点:理解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熟练运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示例让学生理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作用。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词类活用的知识。
3.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词类活用的规律。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与分类。
2. 分析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提供示例进行讲解。
3. 讲解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其重要性。
4. 进行词类活用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步骤:7. 举例分析词类活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8.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自主运用词类活用知识,解答练习题。
9. 教师点评练习答案,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热情。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类活用知识,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词类活用的应用能力。
3. 选择一篇文言文,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下周课堂上分享。
九、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评价学生对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十、教学计划:的一段时间,将继续深入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其他现象,结合更多实例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语法知识可分为三块:实词、虚词和句法。
实词和现代汉语的实没有多大的区别,主要是词类活用较多。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等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三类。
名词作状语,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属于词类活用,因为名词用作状语时,其功能相当于副词。
而我们教材认为不属于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
应当注意: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某词活用作其他类词,只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仍属于原先的词类。
而词的兼类乃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是词自身固有的,它们各自的用法是固定的、经常的。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先看例句:①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②晋军函陵,秦军*南(军,驻扎)③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④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⑥左右欲刃相如(刃,杀)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七句,都是加线的词是活用的。
而通过分析这些活用的词的环境可以总结出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如下:A.两个名词连用,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关系,则前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后一个名词是它所带的宾语。
例如①②两句。
B.名词前带有副词修饰,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如③④句。
(说明:“先”表示空间的先后是方位名词,表示时间的先后是时间副词。
第④句的“先”是时间副词)C.名词前带能愿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⑤⑥句。
D.连词“而”连接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连词“而”只用于连接动词)如⑦句。
不仅名词能活用为动词,名词性词组也能活用为动词,其规律与名词活用作动词相同。
2.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①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②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③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同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以……为先,以……为后:同②)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与一般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相同。
其实,形容词、数量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为名词。
大家注意选文中的例子,这里不一一讲了。
下面讲讲——二.名词作状语㈠古代汉语普通名词可直接用作状语。
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一,表示行为的处所;其二,表示行为的依凭;其三,表示行为的身份;其四,表示行为的状态。
识别名词作状语的方法是:名词后面接的是谓语动词,如果这个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其前面有主语,或承前、蒙后省略了主语),那么这个名词作状语。
至于状语属于哪种类型,只能根据前后文文意来确定。
㈡方位名词作状语识别方法与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方法相同。
对译时,一般在方位名词前加上介词“在”或“向”。
㈢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年”、“月”、“日”、“时”等直接作状语,有三种情况:一是表示每年、每月、每日、每日、每时;二是表示情势逐渐发展;三是表示某个时间或某段时间。
其中,后两种情况一般只用时间名词“日”,而第一种情况则年、月、日、时均可作状语。
至于“日”作状语属于于哪一种情况,只能根据前后文文意来确定。
三.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
分述如下:1.动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
这种动宾结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先看两个例句:孟子将朝王武丁朝诸侯这两例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谓语动词都是“朝”,但它们的动宾关系却不同。
前一例是一般一般句式,“朝”的动作是主语“孟子”发出的,宾语“王”是谓语动词“朝”的对象。
语译为“孟子将朝见齐宣王”。
后一例是使动用法,“朝”的行为不是主语“武丁”发出的,而是宾语“诸侯”发出的,是主语“武丁”使诸侯发出这个动作。
语译为“武丁使诸侯朝见”。
⑴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是由不及物动词充当的。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用作使动时,便带有宾语。
——这也是识别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途径。
如:庄公寤生,惊姜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上两例中,“惊”和“亡”是不及物动词,但后面带了宾语,我们就知道它们是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
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 ]也。
当翻译时,省略了的宾语要补上。
⑵古代汉语及物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但为数不多。
如:外连衡而斗诸侯。
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正由于及物动词本来就是可以带宾语的,要识别它是使动用法就困难得多。
有的从句子的意思就可以识别,如下例的“饮食之”,我们解释为“吃喝他”就解释不通,只能解释为“让他吃喝”。
《子路从而后》中的“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也属于这种情况。
有的从中国的一般礼礼仪和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识别,如开头举的两例:孟子身份地位低,他朝见齐宣王是正常的;而武丁是天子,比诸侯的身份地位高,他去朝见诸侯是不正常的,只能作使动用法解。
“阳货欲见孔子”也属于这种情况。
阳货是鲁国季孙氏的家臣,地位高;孔子是老百姓,地位低,阳货并不是想要去拜见孔子,而是想让孔子去拜见他,所以“见”是使动用法。
有的则还要熟悉历史。
如“外连衡而斗诸侯”是商鞅的策略:对外采用连横亲秦的策略,不是秦国自己同诸侯斗争,而是使诸侯相互争斗,秦国坐收渔人之利。
所以“斗”是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用作使动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这个形容词首先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可以活用作一般动词,也可进一步一步用作使动。
比较两个例句: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前一句“长”和“短”都是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分别解释为“擅长”和“不擅长”。
后句“正”、句“正”、“笃”、“睦”、“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它们之间一般通过句子的意思就可以区以区别开。
3.名词的使动用法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如: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音wàng,“使……为秦王”。
一般地说,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做什么;形容词的使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语怎么样;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什么。
(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这个“肉”就不表示成为肉,而是表示“使……长肉”。
)四.意动用法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其动词与宾语的关系,动词表示对宾语的认识,可以用“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
要注意:意动用法仅限于名词和形容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如:以贤勇知,以功为己(贤,以……为贤)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以……为少;轻,以……为轻)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如: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把……当作伴侣;友:把……当作朋友)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把……当作良药)楚亭怪而察之(怪:对……感到奇怪)[我]不女瑕疵(瑕疵:认为……有毛病。
注意:“瑕疵”所带的宾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了。
这是由于句子是否定句,宾语又是用代词充当的。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致,主要靠上下文,从语义上加以区分。
如上例“不如如吾闻而药之也”,“药”首先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既可理解为“把……当作药”,也可以理解为“使……成为药”。
但联系上文——人们在乡校议论郑国为政的得失,有人劝当政者子产毁乡校。
“闻”的肯定是人们的议论,子产只能把人们的议论当作治理国家的良药,而不能使人们的议论成为药。
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是形容词,但后面带了宾语,肯定活用作动词了。
既可进一步理解为“使……美”(把我打扮得美),也可进一步理解为“认为……美”。
但联系上上文——邹忌问自己的妻子,自己和徐公比,谁美——妻子当然是认为他美,“美”应该作意动用法理解了。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目的]①.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②.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教学重点]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将相合欢”的对比深度。
[教学设想]①.超越常规字词教学,引导学生品鉴《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开启心智,提高赏析,评价的文学素养。
②.立足于课文三个故事,各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性;定点深化,集中突破,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③.通过引导学生对《史记》名篇的品读鉴赏,达到掌握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教学课型、课时]品读——鉴赏课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中国空前强盛的西汉王朝诞生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史马迁的《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纪传体通史,体例严谨,脉络分明,全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成为后世历朝修史的范本,史学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一部杰出的文学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把中国的历史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它记录历史事件完整准整准确性,语言运用平易简洁,极富表现力,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注重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绘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对比反衬中塑造人物。
其后的文学家们无不熟读《史记》,把它当作文章的典范。
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是在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史记》的传统名篇《廉颇Α?二、整体感知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个故事,描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辨、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思想上性格,以及廉颇粗豪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尽忠智,国难当三、完璧归赵:梳理矛盾,把握人物[问题]:①.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②.蔺相如出使秦国连写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如怎样的思想性格?[明确]①.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
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贪婪霸道,一难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