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1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五第1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长春模拟 ) 有学者以为,明朝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办理政事,也一定送内阁“商确能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尔后行”,内阁如不一样意,即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资料反应出明朝()A、君主专制遇到了削弱B、皇帝借助内阁管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D、内阁对皇权有必定限制作用分析:选D。

据题中“批红权原则上不行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也一定送内阁‘商确能否’ ”等信息可判断内阁对君权是有必定制约作用的,应选 D 项。

2、明朝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散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

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

”这反应出内阁权利上涨的原由在于()A、内阁首辅获取皇帝的相信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利C、内阁获得票拟谕旨的权利D、内阁大学士参加最高决议分析:选 C。

题干“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说明内阁权利上涨的原由在于获得票拟谕旨的权利,应选C项。

3、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不知自何年起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资料现象()A、反应了中枢体系出现创新B、是皇权专制增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首相获得决议权D、表示权利制衡已被打破分析:选 B。

明朝内阁是非法定决议构造,内阁大臣的权利依赖于皇权,所以资料现象其实是皇权专制增强的结果,应选 B 项。

材料反应出明朝内阁首辅权利的膨胀, A 项与资料要旨没关,清除;内阁首辅参加决议,但最后决议权仍旧由皇帝掌握,故 C 项错误;资料没有表现出权利制衡关系,也不可以说明被打破,故D项错误。

4、(2018 ·茂名调研 ) 清朝先期的君主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赐予了世袭罔替的永远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但同时也明确规定:这些王公须在京城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所有归入国家一致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赐予。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六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二部分专题六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下表是 1845—1856 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状况。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输入量 ( 匹)1845 年 4 1571853 年 3 9601854 年 2 7201855 年 1 4101856 年 2 350A、推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减少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实业救国的探究初显收效分析:选 C。

题干资料反应出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使得西方的商品并无在中国热销,应选C项。

材料没有反应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 A 项错误;中外贸易缩减不过表面现象,其实不是题干反应的深层问题,故 B 项错误;实业救国的探究出此刻19 世纪末,不切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2、(2018 ·洛阳期中 )19 世纪 60 年月,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域的蚕桑业发展快速,茶叶生产数目和规模也有发展。

这一发展()A、致使了广大乡村经济凋敝B、加快了农业生产专业化C、促进了近代公司大批出现D、崩溃着传统的经济模式分析:选 D。

据题干可知,依照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崩溃着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征,形成对国际市场的依靠,应选D项。

受国际市场影响,栽种构造发生变化,减少了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故A 项错误;中国成为给外国供给初级农产品的产地,故B 项错误;中国对外供给初级农产品、原料,与近代机器工业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

3、(2018 ·黄石调研 )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赢利无算,于是民风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以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 载于 1882 年 9 月《申报》 ) 资料反应了 ()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要变化B、社会各界支持股份公司发展C、新式经营方式渐渐被国人接受D、民族资本主义公司收益很高分析:选 C。

题干资猜中“群情若骛”“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表示国人对工商业的见解发生变化,应选 C项。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6部分 专题14 专题综合训练(14)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6部分 专题14 专题综合训练(14) Word版含解析

专题综合训练(十四)(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1·晋冀豫联考)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晚,彼得格勒市杜马召集联席会议,许多人在发言中提出 "现政府完全无能,应当下台,让位给联合内阁〞.一些工人运动领导人那么在市消费者协会举行会议,决定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上述情况说明当时俄国()A.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C.临时政府丧失群众根底D.(社|会|主|义)革命迫在眉睫解析:选A .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晚 ,彼得格勒市杜马召集联席会议〞是在二月革命的前夕 ,资产阶级|对沙皇统治的不满 , "一些工人运动领导人那么在市消费者协会举行会议 ,决定建立工人代表苏维埃〞说明二月革命前夕工人阶级|对沙皇统治的不满 ,说明当时的沙皇统治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应选A .2.(2021·茂名模拟)彼得格勒起义当晚,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的通告称:起义 "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苏联解体后研究资料也说明,当晚冬宫的防卫长官自己翻开了冬宫大门,并把起义者带到了临时政府部长们正在开会的地方.然而此前苏联官方坚称起义者在冬宫发生了一夜的剧烈战斗 .苏联政府这样表达历史细节,是为了()A.夸奖列宁正确选择了起义的时机B.说明敌人非常顽固,需要彻底革命C.说明革命成果来之不易,需要珍惜D.尊重历史的客观性,复原历史真相解析:选B .官方发布剧烈战斗的消息 ,是为了强调敌人的顽固 ,强调在现实中对敌人革命的必然性 ,应选B .由 "发生了一夜的剧烈战斗〞可知 ,对列宁选择的时机并没有肯定 ,A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到革命的过程 ,没有提到革命最|终的结果 ,C项错误;苏联官方的这种观点恰好是掩盖历史的真相 ,D项错误.3.(2021·衡阳十校联考)1918年5月,列宁在?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中明确指出:小商品生产的优势地位,使得苏维埃俄国不可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即国|家资本主义.它比小商品要进步和优越得多.该材料可以反映()A.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错误的B.新经济政策的局部理论依据业已酝酿C.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是苏俄国情的产物D.列宁认识到排斥市场经济带来的恶果解析:选B .据材料 "小商品生产的优势地位 ,使得苏维埃俄国不可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国|家资本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经济政策主张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来开展生产 ,应选B .4.(2021·临沂期中)列宁说: "有决定意义的事情,就是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上建立最|严格的全民计算和监督〞;后来又说: "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这种认识上的变化反映了列宁()A.坚持严格的生产和分配制度B.努力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决定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主张用市场手段开展大型国营企业解析:选B .新经济政策的出台即意味着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dang)开始从俄国实际出发去探索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应选B .5.(2021·洛阳期中)1928年,苏联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置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这种做法()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D.促使国民经济的持续开展解析:选B .苏联的工业化(片面开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来提供资金 ,应选B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包括了所有制形式、经营管理方式等 ,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1921年已经转为新经济政策 ,C项错误;材料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 ,导致了农业的长期落后 ,D 项错误.6.(2021·济宁模拟)1929年末,斯大林实现了 "强制集体化〞.到了1938年,私有土地完全消失.国|家制定价格、控制分配、选定农作物,来到达确保稳定的食物供应和解放农业劳动力.苏联的上述做法旨在()A.全面建立方案经济新模式B.满足重工业开展的需要C.加快取消新经济政策步伐D.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解析:选B .苏联在1936年就已经建立了方案经济新模式 ,故A项错误;苏联全面方案经济新模式 ,优先开展重工业 ,斯大林实行 "强制集体化〞 "制定价格、控制分配、选定农作物 ,来到达确保稳定的食物供应和解放农业劳动力〞是为了满足重工业开展的需要 ,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9年就已经被取消了 ,故C项错误;1936年苏联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 ,故D项错误.7.(2021·泰安质检)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奉行 "美国优先〞政策,于2021年1月23日签署命令退出"TPP〞,1月27日签署 "限穆令〞.2月1日,英国议会下院授权首|相启动 "脱欧〞程序.2月5日,法国竞选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发表竞选纲领,承诺假设中选,必以 "法国优先〞.这与以下哪一做法相类似()A.二战时期建立反法西斯同盟,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B.二战后构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C.二战后签署?关贸总协定? ,建立国际贸易体系D.大萧条时期各国采取利己主义政策,以邻为壑解析:选 D .大萧条时期 ,各国的利己主义与材料中 "美国优先〞 "法国优先〞 "脱欧〞程序等相符 ,应选D .二战时期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 ,强调国|家间的团结、协作 ,与材料突出各国都坚持利益至|上的原那么不符 ,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为主导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 ,加强国际之间的经济秩序化、体系化 ,与材料坚持利益至|上的原那么不符 ,B项错误;国际贸易体系旨在消除贸易壁垒 ,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 ,总体呈现国|家间的互利共赢 ,与材料强调不符 ,C项错误.8.(2021·山西名校联考)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欧洲出现了-种社会思潮,企图在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寻找 "中间路线〞.这种 "中间路线〞() A.其实质是成认资本主义制度失败B.企图通过通货紧缩解决经济危机C.目的是用政府权力替代市场机制D.主张以扩大消费来刺激经济开展解析:选D .大危机的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凯恩斯主义主张通过扩大消费来刺激经济的开展 ,应选D .结合所学知识 ,1929 -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指导下的恶果 ,故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A项错误;大危机的特征是生产过剩 ,通过通货紧缩不能解决经济危机 ,B项错误; "中间路线〞是政府和市场同时并存 ,并非政府替代市场 ,C项错误.9.(2021·梅州质检)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 "新政实施的三条主线〞,其中 " 〞的内容应是()[1]经济根底产业的重新组织和重新推进如: " 〞[2]恢复美国在世|界市场有利地位的政策如:放弃金本位,提高美国商品国际竞争力[3]寻求新的社会妥协,是新政精华所在如:公布?公平劳动标准法? ,改善劳资关系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创造人正当权利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C.公布?农业调整法? ,稳定农产品价格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开展解析:选C .抓住材料经济根底产业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时机 ,涉及农业、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 ,应选C . "专利法〞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与材料 "经济根底产业〞无关 ,A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国|家干预经济 , "推行工业国有化〞的说法有误 ,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推动大企业开展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展起来 ,D项错误.10.(2021·无锡期末)20世纪30年代,美国杂志?名利场?刊登了威廉·格罗伯的漫画("布条〞为新政的各种机构与立法)该漫画反映了()A.经济危机严重束缚了美国经济的开展B.新政使总统的权力受到了太多的束缚C.作者对新政各项措施根本持赞同态度D.作者对新政各项措施根本持反对态度解析:选D .题干中漫画显示作为新政各种措施的布条将代表美国的巨人束缚住 ,说明该漫画作者认为新政束缚了美国经济的开展 ,因此作者对新政的态度应该是持反对态度 ,应选D ,排除C .题干中提到漫画的内容( "布条〞为新政的各种机构与立法) ,说明这一时期罗斯福新政已经开始实施 ,因而并未表达出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开展的影响 ,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新政措施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因此新政应该使总统权力更大 ,B项错误 .11.(2021·郴州质测)1933年10月,罗斯福政府将长期以来法定的每盎司黄金等于20.67美元改为31.26美元.1934年1月又定为每盎司等于35美元 .并以国|家债券为担保,增发30亿美元通货.这说明罗斯福政府急需()A.提高商品价格B.缓解债务危机C.恢复银行信用D.促进工业复兴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 "〞 "每盎司等于35美元〞得出 ,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货币明显增多 ,是因为经济大危机期间物价暴跌同时生产过剩 ,故目的是提高商品价格 ,应选A 项.12.(2021·甘肃一诊)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卷?认为: "从根本上讲,罗斯福新政并未实行主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是为了革新和完善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这说明罗斯福新政()A.使美国转向一种混合体经济B.是运用政府的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C.局部调整了美国的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改变美国资本主义所有制解析:选C .由 "从根本上讲 ,罗斯福新政并未实行主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可知罗斯福没有对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化 ,不会出现所谓的 "混合经济〞 ,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谈到生产资料的形式问题 ,没有涉及如何进行调整 ,故B项错误;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情况来看 ,它没有对其进行全面调整 ,所调整的只是局部的生产关系 ,故C项正确;美国的资本主义性质没有因罗斯福新政而发生任何改变 ,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1·遵义联考)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薛福成在谈论轮船招商局时说 ,商办固然比官办好 ,但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 ,又恐商情之相轧也 ,那么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 ,那么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 ,所以 ,官督还是必要的.郑观应主张 "决胜于商战〞 ,强调 "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 ,而后战本固 ,战力好也〞 .他说: "第商务之战 ,既应藉官为护持 ,而工艺之兴 ,尤必藉官权为振作〞 , "造作那么借官率以兴创之〞.对于采矿业 ,他认为 , "全归商办 ,那么土棍或至|阻挠 ,兼倚官威 ,那么吏役又多需索〞 ,更必须采取 "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 , "商招殷以兴工 ,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 ,亦不得分外诛求〞 ,于是 "上下相维 ,二弊俱去〞.- -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材料二苏俄(联)政府从新经济政策初期的被动容忍私人资本主义存在 ,逐渐转变为主动地适当地利用和开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1921年12月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 ,不管是否已被国|家接管 ,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 -1922年 ,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 ,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 ,私营企业多达257个 ,到了年底 ,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全国总数的88.5% .- -李冠乾?苏联史研究?(1)材料一中的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提出此经营方式的理由.(12分)(2)材料一、二中有关经营方式的阐述有何相同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联)政府大力开展私营企业的意义.(13分)解析(1)第|一小问方式 ,根据材料一 "官督还是必要的〞 "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 ,的经营方式〞 ,两者都主张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第二小问理由 ,根据材料一 "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 ,又恐商情之相轧也 ,那么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 ,那么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 "全归商办 ,那么土棍或至|阻挠 ,兼倚官威 ,那么吏役又多需索〞得出全归商办那么容易引发资金、市场、官僚盘剥等问题 ,官商合办可以借助政府解决一些开展中的困难;根据材料一 "主张‘决胜于商战 , ,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 ,而后战本固 ,战力好也 ,〞得出官商合办可以借助官力提升与外国商战的实力.(2)第|一小问相同点 ,材料一提倡官督商办、官商合办 ,材料二 "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 ,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 ,主张公私合营或出租 ,两者在经营方式上的提法根本一致;第二小问意义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 ,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方式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开展;搞活了国|家的经济;稳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答案(1)方式: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分别答薛、郑两人主张也可)理由:迅速开展民族经济以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摆脱封建主义的压迫、干预和勒索;民间商人资金缺乏,可借官力解决一局部困难.(答出两点即可)(2)相同:材料一强调官商合办,材料二强调公私合营,两者在经营方式上的提法根本一致.意义:大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展,补充了国营企业的缺乏;可以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搞活国|家经济;为真正过渡到(社|会|主|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根底.14.(2021·衡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罗斯福新政在中国不同开展阶段的历史教科书中遭遇着不同的认识.1933年民国的?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教科书认为 ,新政 "能否收效 ,还是问题〞.1947年出版的?初级|中学适用外(国|史)?教科书中写道: "罗斯福执政之后 ,献身于国内复兴事业.重新调整国际经济关系 ,担任适于一个大强国的国际责任.当政数年 ,成效大著;第|一届任期未终 ,国内经济状况几乎恢复原状了.〞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史教科书中 ,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 ,突出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的沉重打击 ,其造成的直接恶果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至|于美国的经济危机状况如何 ,罗斯福政府如何想方法应对危机 ,书中并无任何文字表述.指出不同时期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对罗斯福新政态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不同认识的原因.(12分)(任意指出其中两处不同即可,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读材料可知 ,1933年 ,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持疑心态度;1947年 ,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持肯定态度;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 ,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只字未提.教科书编写对罗斯福新政的态度是由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所以解答此题应从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及中美关系进行分析.答案不同之处:1933年,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持质疑态度;1947年,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持积极肯定态度;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罗斯福新政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中一度消失.原因:1933年,罗斯福新政尚处在实行初期,实际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对罗斯福新政持质疑态度.1947年,一方面,罗斯福新政在恢复经济方面效果显著,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条件并提供了保障;罗斯福新政推动了美国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二战后,西方各国纷纷效仿美国,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处于内战时期,美国支持国民政府,编者对罗斯福新政给予了充分肯定.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总体上处于对抗状态;教科书编写受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影响;冷战格局下,中国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把美国看作我国的主要敌人,所以,反映超级|大国美国历史开展的内容没有出现在教科书中 .。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四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四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安徽六校考 ) 据,美国建筑工的从1919年的 120 多美元增到1928 年的近 175 美元。

同,生料1929 年增添了64%。

其部分原由是()生部的量从1919年到A.拟订行《工复法》B.分期付款和行款宽泛用C.美国政府放弃金本位制D.本主世界易自由化的分析:B。

从1919 到1929年美国并无在生力上生大的,而建筑行和生料的增主要依赖分期付款和行款来,造成了大批的泡沫,是危机生的重要原由,故 B 。

2.(2018 ·吉林模 )1930 年 12 月,胡佛:“ 条不行能因立法或政府的申明而恢复。

必要依赖肌体本身胞即生者和消者自己的活治愈。

合作行将加速恢复的程,条的损坏会减。

⋯⋯政府最大的献在于鼓舞社会中的种自发合作。

”资料明胡佛危机的是() A.合作共是脱危机的根本门路B.通系自我恢复的门路走出条C.政府极地参加国家的和社会生活D.决反斯福新政的政治举措分析: B。

“ 必要依赖肌体自己胞即生者和消者自己的活治愈” 明主通系自我恢复的门路走出条,故 B 。

资料没有体“合作共”, A ;“政府应当踊跃地参加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不切合资料“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舞社会中的这类自发合作”, C 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 1933 年实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3.(2018 ·江南十校联考 )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

罗斯福新政着重社会诚信体制建设,以下举措中最能表现这一点的是()A.整改银行,成立联邦积蓄保险公司B.放弃金本位制,推行美元贬值C.公布《全国工业中兴法》,整改工业D.公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提升工人地位分析:选 A。

整改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经过成立联邦积蓄保险公司,防备银行破产,恢复银行的诚信,重修人们对银行的信心,应选 A 项。

放弃金本位制,推行美元贬值的钱币政策,目的在于推动公司的恢复和出口贸易的增添,但不利于国际间的合作与信任和国际关系的和缓, B 项错误;公布《全国工业中兴法》目的在于整改工业,防备盲目扩充,力争除去生产剩余,C项错误;公布《全国劳工关系法》目的在于提升工人地位,和缓社会矛盾,防止走上法西斯道路, 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三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长沙期末 ) 如图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能够用来说明 ()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华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分析:选 D。

画像砖中显示犁耕技术是一人一牛,画像显示的信息反应甘肃地区一人一牛耕作,魏晋的河西走廊可能性最大,应选D 项。

这类技术在汉代此后才大规模使用,故 A 项错误;因为资料所提供的出土文物来自甘肃,故 B 项错误;东汉期间江南还属于蛮荒之地,先进的技术没有大规模推行,故C项错误。

2、建安元年 (196 年) ,曹操在许下招揽公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行,“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组织屯田 ()A、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B、知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C、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改革D、推动了北方的一致进度分析:选 D。

据题干可知,曹操组织屯田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实力增强,推动了北方的一致,应选D项。

“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与资猜中“建安元年(196 年 ) ”北方杂乱的局势不符,故 A 项错误;曹操命令屯田,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解决了军粮问题而非“知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故 B 项错误;开荒屯田没有波及农业技术的改革,故C项错误。

3、(2018 ·黄冈质检 )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据有者称为“豪强”或“吞并之徒”,但是宋朝此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

这类称呼的变化说了然 ()A、土地私有制确实立B、土地吞并获取认同C、小农经济的柔弱性D、农民地位不停降低分析:选 B。

据题干可知,土地据有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到“田主”,这表示土地吞并获取的土地被认同,应选B 项。

土地私有制确定于战国,与资料“汉唐之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土地据有者称呼的变化与小农经济的柔弱性没有联系,故 C项错误;土地据有者称呼的变化与农民地位变化没关,故 D项错误。

4、魏晋期间,士人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对“三玄”的研究和讲解产生了玄学。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1.(2018·宜宾二诊)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 A.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解析:选A。

题干材料“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神话了皇权,同时材料“屈君以伸天”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故A项正确;材料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神话皇权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而不是否定,故C项错误;夏商周三代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故D项错误。

2.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这表明()A.儒学正统坚不可摧B.政治与伦理相结合C.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宗法制度得以延续解析:选B。

材料“以孝治天下”体现的是伦理关系,“治国纲领”体现的是政治关系,表明政治与伦理相结合,故选B项。

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不涉及破坏、摧毁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德行,故C项错误;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故D项错误。

3.(2018·大庆模拟)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

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解析:选C。

材料认为“君王受命于天”,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点,为专制皇权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故选C项。

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体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的制约的一面,故B项错误;材料思想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力,但未提及人民的态度问题,故D项错误。

4.(2017·济宁模拟)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一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2018·榆林模拟)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封国都是少数周族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

这表明()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解析:选A。

根据材料“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可知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故A项正确;“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符合史实,但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错在“坚决”,故C项错误;“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符合史实,但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2.(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君王自命‘天子’,君主驾崩,君统不辍,由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父母官’。

”这段材料所表达主旨是()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天人感应,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解析:选B。

据材料“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父母官’”可得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而且通过血脉传承,代代相继,君父同伦,家国同构,故选B项。

A项反映了材料“君王自命‘天子’,君主驾崩,君统不辍,由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但不能说明这段材料主旨,排除;天人感应反映了材料“君王自命‘天子’”,但材料不涉及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男尊女卑,故D项错误。

3.“帝”在上古时期专指神灵中统治者。

商王死后往往被追尊为帝,如帝乙、帝辛等;到了周代,周王死后不再追尊为帝,而采用“王”这一称呼。

这反映出周代() A.君权与神权完全分离B.注重礼乐教化作用C.弱化了对宗教依靠D.分封制导致权力分散解析:选B。

周人信奉天命,王权与神权结合,且A项说法绝对化,故错误;从商到周追称为帝到王,体现出西周分封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制,与礼乐制相结合,故B 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周代与宗教关系变化,故C项错误;分封制与权力关系材料中未提及,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2018·安徽六校联考)据统计,美国建筑工业产值从1919年1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近175亿美元。

同时,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加了64%。

其部分原因是()A、制定实行《工业复兴法》B、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C、美国政府放弃金本位制D、资本主义世界贸易自由化实现解析:选B。

从1919到1929年美国并没有在生产力上发生大飞跃,而建筑行业和生产资料增长主要依靠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来实现,造成了大量泡沫,是经济危机发生重要原因,故选B项。

2、(2018·吉林模拟)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声明而恢复。

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活动治愈。

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进程,萧条破坏会减轻。

……政府最大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这种自愿合作。

”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认识是()A、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根本途径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政治经济措施解析:选B。

“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活动治愈”说明主张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途径走出经济萧条,故选B项。

材料没有体现“合作共赢”,A项错误;“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不符合材料“政府最大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这种自愿合作”,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是在1933年实施,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3、(2018·江南十校联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

罗斯福新政注重社会诚信机制建设,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是()A、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整顿工业D、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提高工人地位解析:选A。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通过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防止银行倒闭,恢复银行诚信,重建人们对银行信心,故选A项。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四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一部分专题四第2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昆明摸底 )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实时种莳。

候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若有纠葛,“只凭契照为之决断”。

其目的是()A、保护佃农利益B、增添政府收入C、保护地主特权D、规范租佃关系分析:选 D。

依据资猜中“只凭契照为之决断”“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可得出主假如为了对租佃关系进行规范,应选D项。

资料信息反应的主假如规范租佃关系,其实不是保护佃农利益,故 A 项错误;资猜中并未波及增添政府的收入,故B项错误;资猜中并未表现保护地主特权,故 C项错误。

2、(2018 ·淄博摸底 ) 宋太祖的指导思想是“藏富于民”,不论土地吞并者怎样富裕,只需在大宋领土以内,经过赋税,最后会回国家全部。

该政策 ()A、以致自耕农经济衰败B、阻挡雇用关系发展C、造成了中央集权增强D、以致北宋的贫弱分析:选A。

据题干及联合所学,我们不难得悉宋太祖所指的“民”是豪强地主而非一般的自耕农,“藏富于民”就是北宋王朝奉行的“不抑吞并”的土地政策,以致土地吞并日趋严重,自耕农经济不停衰败,应选 A 项。

3、南宋期间,金帝完颜亮南侵及南宋北伐战争后,南宋诏令在两淮地域“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

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普及乡村租佃关系B、募民垦荒恢复农业C、防备金兵南下侵宋D、发展江淮商品经济分析:选 B。

据题干中“南宋北伐战争后”“许民户租佃”“五年内免税,五年后轻税”,可知推行这一政策的原由是战后农民和农业需要养精蓄锐,应选 B 项。

4、(2018 ·郴州模拟 ) 依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率的20%以上,而到 1820 年清代,竟只有 9%。

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要素是()A、清代经济的衰落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分析:选 C。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城市人口的增添是由商业发展而带动的,因为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中国古代市场份额是必定的,清代时市镇经济的发展又切割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从事商业的人口也向市镇转移,因此大城市的人口比率降落,应选C项。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十第1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三部分专题十第1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昆明一中月考 ) 自 1953 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均依照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分派;到2010年,“⋯⋯依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人口数同样的原⋯⋯ 行分派”。

一化反应了()A、村的展B、民主政治的展C、城市化水平提高D、城人口的化分析: B。

从资料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城代表名比率由1953 年的 1:4 2010 年的 1:1,明民主范大,反应了民主政治的展,B 正确。

村的展与城代表名比率化无直接系,故 A ;资料反应了村人大代表名增添,C反应了城市展,故 C ; D 在资猜中无体,故D。

2、(2018 · 庄模 ) 以下三幅片反应的共同主是()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走向成熟B、“一国两制”构思付践C、中国人民国家一立定D、中国国地位的不停提高分析: C。

中国大台湾不一样期的政策,表示了中国人民国家一立定,故C。

台湾是我国的内政,不是外交,故 A ;“一国两制”构思付践是1997年香港回,故 B ;资猜中并未波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故D。

3、(2018 ·湖南十三校考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外国交政策是不断化的,第一是全面倒向社会主国家一,到此后我国推行反反美的“两个拳打人”政策,再到美遏的“一条,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展外友善关系的崭新外交略。

一系列化表明()A、一般来国家没有情可言,有的不过利益B、在美争霸期,中国于美举棋不定C、社会主在和本主的斗争中于弱地点D、中外国交政策整本源于自己安全和国局分析: D。

据干及所学知,从20 世 50 年月以来,国家利益始是中外国交政策的出点,同依照国局化整外交关系,故 D 。

4、(2018 ·河南中原名校 ) 以下资料,回答。

资料一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五原的提出在当有着深刻的現意。

⋯⋯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力的朝争于1953 年才束,假如不可以在1954 年阻挡印度支那争升与大的,新中国的政将会火上浇油;别的,新中国也面着周的安全境化的危:一方面是因美国逐加在太地域的事部署,另一方面是因为周国家新中国色政的“惧怕”,使得一些周国家也希望美国大在洲地域的事存在。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四第1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四第1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乐山调研 ) 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

暮年,他又从头解说其实质功能,其中包含面向东方落伍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围B.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C.造成了宽泛的世界影响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分析:选 C。

据资料“‘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面向东方落伍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可知,十月革命造成了宽泛的世界影响,应选 C。

2.(2018 ·濮阳模拟 ) 瞿秋白在《俄乡纪行》中写道:“不得志的小商人、小财产阶级的农民,自1920 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

”这实质上反应了 ()A.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B.俄国苏维埃体系是次不行功的试试C.苏维埃俄国没有成立工农结盟政权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分析:选D。

据资料“自1920 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应选D。

十月革命成功后即公布《土地法律》解决乡村土地问题, A 项错误;俄国苏维埃体系是成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成功实践,B项错误;苏维埃俄国是工农结盟政权, C项错误。

3.(2018 ·益阳调研 ) 学者王听伟指出:“摒弃了试图直接由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构思,使得俄国的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和缓了公众和苏维埃政府的矛盾,顺利渡过了此次‘危机’。

这是社会主义第一次伟大而成功的改革。

”这一“成功的改革”是指()A.赫鲁晓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C.实行新经济政策D.推行农业集体化分析:选C。

据资猜中“直接由落伍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联合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惹起了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而后列宁摒弃该政策推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经济稳步发展,顺利度过了危机,应选 C。

赫鲁晓夫改革要点是农业,盲目栽种玉米,致使垦荒严重、损坏了生态均衡, A 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要点放在了工业领域特别是军事工业,后期致使经济下滑,B项错误;推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期间, 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五第3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五第3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走过抗衡走向合作——纵论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描绘“在国际社会多元化、多极化运转中间,因为相应条件与体制还没有齐备,大国的影响与操控还大。

诸多矛盾依旧存在,相应的矛盾与动乱不行防止”。

资料意在说明()A.大国任意踩踏国际准则干涉别国的内政B.世界形势出现了和平与动乱并存的场面C.世界经济朝着系统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D.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正在不停增强分析:选 B。

据资猜中“国际社会多元化、多极化”可知,世界整体形势是有益于和平的,据资猜中“诸多矛盾依旧存在,相应的冲突与动乱不行防止”可知局部地域出现动乱现象,应选B。

资料未强调大国任意踩踏国际准则, A 项错误;资料重申的是世界政治,并不是经济, C项错误;资料未说起亚非拉发展中国家,D项错误。

2.(2018 ·衡阳联考 )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以为,美国人一定不再把此刻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办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起码需要获取某些大国的合作。

美国一方面的制裁或干涉只会导致灾害。

这说明()A.美国不再谋求单边霸权主义B.多极化趋向获取必定的认可C.经济全世界化推进大国间合作D.一方面制裁给美国带来灾害分析:选B。

从资料“美国人一定不再把此刻世界看作单极世界”“需要获取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一方面的制裁或干涉只会导致灾害”说明,作者不认可美国的单极世界,而多极化趋向获取认可,应选 B。

3.近代以来的法德关系有人比喻为:本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纳了“民主”规则,德国采纳了专制规则,结果再三撞车。

此刻依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人家都遵守同样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

资猜中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A.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B.民主权益的逐渐扩大C.都恪守《联合国宪章》D.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分析:选 D。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度中,欧洲也渐渐出现了政治一体化趋向,使得法德关系得以和解,应选D。

4.(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具特点的国际组织接踵成立。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五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五 第2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法国和德国在经历相互摧毁二战后,没有继续“战争—复仇”恶性循环,而是达成了谅解,并开始了长期与密切合作,欧洲也得以走上联合与统一道路.材料说明()A、欧洲实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欧洲国家有共同思想文化基础C、法德和解成为欧洲合作助推器D、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放弃利益争夺解析:选 C.材料讲述了法德之间关系发展历程,即由战争复仇到和解,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没有体现欧洲已经实现了协调发展,故选C,排除A.材料只是提到德法之间战争历史,没有涉及共同文化,B项错误;地区经济发展应该互利共赢,一味放弃不能维护自己利益,D项错误.2、1950年初,日本经济阴云密布、使人窒息,谁也看不出有什么光明前景.但到1950年6月至1951年底,日本外贸增长达2.8倍,1951年国民生产总值也达到战前水平.推动日本经济恢复发展主要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援助B、朝鲜战争“特需订货”推动C、民主化改革促进D、日本政府对第三产业扶植解析:选B.据材料“1950年6月至1951年底”可知,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特需订货”推动了当时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故选B.3、(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欧洲大陆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危险.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B、“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C、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D、多极化格局形成是一个缓慢过程解析:选 B.材料中“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世界政治格局”实际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转变,故选B.4、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统计.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AB、发展知识经济C、减少政府干预经济D、推行福利政策解析:选C.197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20世纪80年代纷纷减少干预,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故选C.5、(2018·益阳调研)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英国于1948年率先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再之后西欧国家福利制度又受到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推崇.这说明福利国家()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生产积极性B、福利国家不存在弊端不需要调整C、覆盖面虽广但高收入阶层受惠多D、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重要手段解析:选D.材料意思是英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受到了西欧效仿、欧洲其他国家推崇,说明福利制度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重要手段,故选D.材料与社会成员无关,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福利国家是存在弊端,B项错误;高收入阶层受惠多材料中未体现,C项错误.6、(2018·荆州模拟)20世纪70-80年代,苏联每年新技术发明大约占世界总数三分之一,但只有四分之一科技成果在经济中得以应用,而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周期长达10-20 年.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A、苏联忽视民用工业技术革新B、苏联过分倚重军工生产C、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制约D、苏联民众消费水平有限解析:选 C.苏联新科技转化率低、周期长,主要是因为来自苏联体制严重制约,计划经济排斥市场,使得转化缺少动力,故选C.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1日美军费负担对照表单位:亿美元注:GNP即为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日本、美国经济发展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美国经济发展不同特点成因.解析(1)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特点观察表2作出回答.(2)日本经济发展特点成因,根据表1日本军费开支得出美国经济扶植、军事保护,军费开支低;根据所学可从日本经济发展战略、日本教育发展、越战中美国向日本军事订货等角度进行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特点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角度分析;经济增长减速和人均GNP被日本超越、两极对峙国际格局、越战、日欧等国家和经济体崛起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日本:经济持续增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8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下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美国:经济不断增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较快,8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被日本超越.(2)日本:美国经济扶持、军事保护,军费开支低;正确经济发展战略;重视国民教育;越南战争军事采购;有利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等.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美苏对峙、越南战争,军费开支大;日本、欧洲国家经济竞争;经济危机打击,陷入“滞胀”等.(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在欧洲一体化中是建立“邦联主义”还是“联邦主义”,戴高乐在这个问题上前后不一.二战后期,他几次说过要建立一个欧洲联邦,但50年代初他却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欧洲邦联.戴高乐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A、苏联对西欧威胁加强B、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联邦德国经济实力增长D、英国政府政治施压解析:选 C.联邦德国经济实力增长使戴高乐更加坚持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故选 C.戴高乐在欧洲一体化中主张由联邦到邦联变化过程中更加强调国家主权,可知其与苏联对西欧威胁无关,A项错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不是戴高乐态度变化主要原因,B项错误;英国政府政治施压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2、(2018·乐山调研)德国总理施密特说:“多亏莫内(法国国际问题顾问)……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泥潭,他们促使德国接受了欧洲共同体思想.”可见,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A、国家战略需要B、吸取历史教训C、摆脱美苏控制D、改善周边环境解析:选A.据材料“为了切实排除德国陷入与邻国为敌泥潭”可知,德国加入煤钢共同体是基于国家战略需要,故选A.3、二战后美国主导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主要指令如下:A、促进日本非军事化与民主化B、控制日本以对苏冷战C、清除日本封建主义残余势力D、遏制与孤立中国政府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人权指令可知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措施,材料中社会改革法令和侧重于经济等方面改革,说明推动日本民主化发展,故选A.4、(2018·安阳调研)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政治奋斗目标已趋向完成B、致力于构建新国际经济秩序C、遭到超级大国分裂破坏D、逐步背离了其成立初期宗旨解析:选B.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造成了一定破坏和影响,因此这一时期增加经济问题议案,主要是为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故选B.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20世纪60年代,苏联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分成“进步”和“反动”,蓄意分裂不结盟运动;70年代后期把自己打扮成不结盟运动“朋友和战友”.这种变化背景是()A、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增强B、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劣势地位C、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解析:选A.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进步’和‘反动’,70年代后期……‘朋友和战友’”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变化主要原因是不结盟运动国际影响增强,故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后期苏联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B项错误;美国与不结盟运动联系密切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70年代后期”不符,D项错误.6、以下是某一著作目录部分,它反映出该著作核心议题是()一、美国企图构建单极世界,但受到其他力量制约二、欧洲一体化形成和发展,提高了欧盟国际地位三、日本随着经济实力增强,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四、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军事力量,经济好转,国际地位改善五、不结盟运动形成和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六、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国际地位日益提高A、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B、经济政治多极化出现C、多个发展极下世界D、雅尔塔体系复杂形势解析:选 C.材料中美国力量受到制约,欧洲、日本、俄罗斯、不结盟运动、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体现出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故选C.7、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失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达国家采取有效措施是()A、对经济全面干预B、实行福利制度C、推行互联网经济D、发展第三产业解析:选D.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故选D.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石油危机,经济发展停滞,发达国家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A项错误;国家经济发展停滞,政府主张减少财政支出,B项错误;互联网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8、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其确立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软件知识产业兴起.正是这些知识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大门,微软公司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总和.美国经济增长主要源泉就是5 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500家世界大公司.所有这些表明()A、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B、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部门C、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D、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日趋没落解析:选A.材料反映知识产业兴起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对整个世界经济贡献大增,这说明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故选A.9、(2018·江西九校联考)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中写道:新一代保守主义者才有胆量挑战他们前任“国家主义”,提出激进方案,来解决他们所称野心过大国家“硬化”及其对私人主动性缓冲作用.这表明()A、斯大林模式受到广泛重视B、对凯恩斯主义产生了质疑C、主张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D、经济大危机使人总结教训解析:选 B.据材料可知新一代保守主义者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挑战.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故选B.10、(2018·唐山模拟)19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显著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等长期并存局面.美国经济“滞胀”持续时间长达10年,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盛行于80年代,它强调()A、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过多干预经济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预算赤字C、供给应适应需求,重点是扩大需求D、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管制解析:选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通过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故选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主张用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主张削减政府开支,削减政府预算赤字,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前面分析可知供给学派主要是减少货币供给,不强调扩大内需,C项错误.11、在1953—1964年期间,苏联谷物总产量年均达到1.175亿吨,比1945—1953年间年均产量增长62%.在农业技术改造方面,到1960年初,耕地与谷物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推动这一变化主要因素是()A、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B、农业调整与改革C、“马歇尔计划”援助D、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解析:选B.1953—1964年期间,农业发展主要与农业调整与改革有关,故选B.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于1949年1月,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一项援助欧洲复兴经济计划,与苏联农业发展无关,C项错误;推行“物质利益原则”是赫鲁晓夫在工业改革中尝试,D项错误.12、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B、西方和平演变结果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苏联改革失误所导致解析:选D.苏联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虽然其后多位领导人都对这种僵化“斯大林体制”进行过不同程度改革与触及,但都未能对其进行根本性变革,最终致使苏联被日益边缘化,故选D.苏联长期游离于世界大市场之外是由于其长期推行高度集中和排斥市场货币关系“斯大林体制”,而非根源于两极对峙,A项错误;西方“和平演变”是导致苏东剧变重要外部原因,但并非是苏联被边缘化原因,B项错误;苏联边缘化与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并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河南中原名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戴高乐执政后,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位置,使法国经济不断得到恢复.1953年到1961年,法国工业生产增长了75%,在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中,法国所占比重由1947年4%上升至1962年5.9%,超过其战前比重.——摘编自武进《独立外交与大国地位——戴高乐主义理论与实践分析》材料二戴高乐认为,“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强大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局面.“决定世界命运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欧洲,即整个欧洲.”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是振兴法国经济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重要途径.1963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动力.——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法国经济发展迅速原因.(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法德合作形成背景和影响.解析(1)材料一中“进一步将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放在至关重要位置”,体现出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重视;结合所学知识,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整(国有化政策)等方面分析.(2)第一小问从两极格局下对付来自美苏冷战威胁,提高欧洲国际地位需要,以及双方努力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对西欧国家,加速一体化进程;对资本主义阵营,动摇美国霸主地位,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答案(1)原因:新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促进;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国有化政策推行;政局相对稳定;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政府对经济发展和科技、教育重视.(2)背景:美苏冷战威胁;法国发展经济需要;德国也积极谋求与法国和解;提高欧洲国际地位需要.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西欧联合一体化进程;提高了法国在国际上地位;为后来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荷兰、英国和美国就业结构(1820—1998年)上表涵盖了丰富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首先提取信息,可以说一个国家,也可以说两个国家,按纵向三个时间数据比较说明就业人数变化;要求阐释这样变化原因,结合所学三次科技革命知识,三个时间变化反映是社会生产力变化所引起社会就业结构变化.答案(“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示例一(以一国为例,三个时段纵向数据分析)信息:英国农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工业、服务业就业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服务业.说明: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瓦特改进“万能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动力限制在城市集中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英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带动了服务业发展.19世纪70年代,英国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新变化,工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英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示例二(以两国为例,三个时段横向数据比较分析)信息:在1820年和1890年两个时段,英国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高于美国,1998年,英美两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相当,服务业发展迅速.说明:19世纪上半叶,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逐渐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美国刚独立不久,工业化进程缓慢.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英美两国工业、服务业都有所发展,但是英国凭借殖民优势仍保持了工业和服务业高比例.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凭借其政治、经济和科技优势,确立了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工业、服务业就业比例大大提高.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推动下,英美两国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例急剧增加.。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五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五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2018·莆田质检)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包含着危机,没有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国家就要通过武力改变这种状况,现代资本主义是新世界大战根源。

这场演说()A、加剧了美苏争霸B、扩大了对峙范围C、推动了冷战兴起D、分析了二战根源解析:选C。

为了回应斯大林演讲,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一个月之后发表了著名“铁幕”演说,这些都对冷战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故选C。

在这一时期,美苏争霸格局尚未兴起,A项错误;有关对峙范围问题,材料并没有相关提及,B项错误;材料中斯大林对二战爆发根源分析并不准确,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才是促使二战爆发根源,D项错误。

2、(2018·湛江调研)学者邹谠在《美国在中国失败》一书中提到:“当美国陆战队在1947年4月到9月间从华北撤退时,他们‘丢弃’了6 500吨弹药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给国民党。

6月间,美国又将上亿发剩余步枪子弹以原收购价10%售给国民党政府。

”这种情况表明美国()A、试图维护雅尔塔体系权威B、希望通过威慑中共以避免内战C、放弃败局已定国民党政权D、与苏联冷战重点转至东北亚解析:选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这一做法是为了确保其在雅尔塔体系中远东利益,故选A。

材料中提到时间为1947年,内战已经开始,B项错误;1947年国民党军队依然有优势,C项错误;美苏冷战形成是杜鲁门主义出台后,其重点在欧洲,D项错误。

3、(2018·太原模拟)1947年,接受马歇尔计划国家做出了一系列承诺,包括放松价格管制、平衡政府预算、保持金融稳定、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

这些承诺()A、加速了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有助于市场化机制运转C、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腾飞D、便利于美国控制整个欧洲解析:选D。

根据材料“放松价格管制”“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可知有利于美国商品、货币顺利进入欧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欧国家主权,有利于美国对西欧控制,故选D。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四第3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专题十四第3课时能力提升Word版含解析

1.(2018 ·广州调研 )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历史的惨剧在于,那些原来有可能遏止后辈进行毁坏性的比赛,并从而阻挡他们进入战争的国际互动力量还没有强盛到阻拦1914 年 8 月灾害的发生。

当枪声在那个 8 月响起时,很多国家的人们开始了近似的经历;欠缺、征兵、死亡和疾病。

这个大屠戮又转而刺激了激烈的新意识形态的产生,它甚至更激烈地重申世界范围内阶级、种族或民族国家的一致。

——《 1780—1914 现代世界的出生》资料二“美苏争霸堕入僵持状态,国际形势整体上趋势缓和。

”“邓小平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有一个历史过程。

1977 年他说,‘能够延缓战争的迸发’。

1985 年进一步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可能的’。

1987 年进一步指出,‘争取比较长久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能够防止的。

’”——刘华秋《国际风云录》(1)联合资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的目的。

剖析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

(2)依据资料二,归纳邓小平对当时世界形势的认识。

说说国际形势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关系。

分析第(1) 问第一小问目的,依据资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等角度回答。

第(2) 问第一小问认识,依据资料二“国际形势整体上趋势和缓”“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能够防止的”可归纳出来;第二小问关系,依据所学知可知,国家依据国局来拟订政策,只有正确掌握国局,才能拟订出正确的策。

答案 (1) 目的:帝国主列争霸和从头分割殖民地。

影响:政治上欧洲来重的政治危机;上使欧洲失掉了大批的国外投,工受到重损坏,在世界上的政金融地位急降落,世界的控制力不停减弱;思想上因为大致的政治危机和巨大的亡、损坏,使后欧洲各国人民中广泛起和平主、人道主思潮;在国上的治地位生,因为凡系统的分不均和国的制裁,致欧洲一些国家极端民族主复。

(2):体上于和,能够争取期的和平。

关系:国局是一国拟订国家政策的重要依照,正确掌握国局才能拟订正确成功的内外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乐山调研)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

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解析:选C。

据材料“‘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可知,十月革命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故选C。

2.(2018·濮阳模拟)瞿秋白在《俄乡纪行》中写道:“不得志的小商人、小资产阶级的农民,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

”这实际上反映了()A.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B.俄国苏维埃体制是次不成功的尝试C.苏维埃俄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权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解析:选D。

据材料“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故选D。

十月革命成功后即颁布《土地法令》解决农村土地问题,A项错误;俄国苏维埃体制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成功实践,B项错误;苏维埃俄国是工农联盟政权,C项错误。

3.(2018·益阳调研)学者王听伟指出:“摒弃了试图直接由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错误构想,使得俄国的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缓和了民众和苏维埃政府的矛盾,顺利渡过了这次‘危机’。

这是社会主义第一次伟大而成功的改革。

”这一“成功的改革”是指()A.赫鲁晓夫改革B.勃列日涅夫改革C.实施新经济政策D.实行农业集体化解析:选C。

据材料中“直接由落后的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然后列宁摒弃该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经济稳步发展,顺利度过了危机,故选C。

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盲目种植玉米,导致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放在了工业领域尤其是军事工业,后期导致经济下滑,B项错误;实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D 项错误。

4.(2018·肇庆模拟)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符合这一思想的目标做法是()A.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B.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解析:选B。

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故选B。

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而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A项错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时期,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属于斯大林时期,D项错误。

5.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方针的特点是()A.采用计划经济体制B.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C.优先发展重工业D.取消新经济政策解析:选C。

根据材料“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C。

“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30年代,A项错误;“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形成是在20世纪30年代,B项错误;“取消新经济政策”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D项错误。

6.(2018·绵阳模拟)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的工业化()A.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精神B.没有得到人民普遍支持C.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现象D.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制约解析:选C。

苏联的工业化是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即过度投资工业,而忽视了民生的改善,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现象,故选C。

苏联的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苏联人民对工业化的态度,B项错误;苏联的工业化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不是受其制约,D项错误。

7.(2018·洛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

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

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

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发展工业化是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故从工业、经济体制、农业等方面与材料一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异同点。

(2)第一小问,结合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工业化模式到材料二“《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得出;第二小问,结合1956年苏联经济、政治相关史实和材料二中体现出的中国工业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总结历史背景。

答案(1)相同: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走社会主义道路。

不同:①苏联一味片面发展重工业;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意识到兼顾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的重要性。

②苏联工业化模式过度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导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新中国主张把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③苏联工业化具有高度的独立自主性;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苏联的援助。

(2)变化:由“以苏为师”转向“以苏为鉴”(或从全盘肯定变为部分否定)。

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及其发展模式的迷信;总结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大庆模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世界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时代的到来。

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符号,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大大推进了全球工业化进程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解析:选A。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因此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故选A。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主要是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影响,而不是推进全球工业化进程,C项错误;D项只是对俄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不具有世界性影响,错误。

2.(2018·张家口模拟)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

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

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苏俄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反映了农民的不满,农民不满的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实行余粮收集制对农民的剥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选D。

3.(2018·武汉调研)1921年1月,苏俄政府确立了统一分配市有住房的原则: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

如果一套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须允许其他人搬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即“紧凑使用住宅”原则。

这一政策()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B.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C.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国内战争D.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解决住房问题解析:选A。

材料“统一分配市有住房”,这一政策强调政府主导分配,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故A项正确;“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推动国民经济恢复,故B项错误;1921年苏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这一政策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解决住房问题,故D项错误。

4.列宁在1921年指出:“我们那时已经认为,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

但是,在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

”这段话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包括()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B.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认识不足C.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有充分认识D.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做两手准备解析:选A。

据材料“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所推动,故选A。

B项与材料“社会主义建设”无关,错误;据材料“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可知,当时人们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而是主张直接过渡,C项错误;材料“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是对革命斗争道路做两手准备,而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D 项错误。

5.(2018·南昌模拟)如图是1919年苏俄发行的纸币,纸币上印有多种文字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