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数码相机造型设计的自然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日本文化中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标准

日本文化中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标准

日本文化中的美学观念与审美标准日本文化以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标准而闻名于世。

这些观念和标准贯穿于日本的艺术、建筑、花道、茶道等各个领域,深深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一、自然之美在日本文化中,自然被视为最高的美。

日本人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他们通过观察自然,学习自然,从而获得灵感,并将其融入到艺术和生活中。

例如,日本的传统园林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强调自然元素的平衡和谐,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使得日本的园林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二、简约之美日本人追求简约之美,注重事物的内在和谐。

他们认为,过度的繁复会破坏事物的美感,而简约则能够凸显事物的本质美。

这种审美观念体现在日本的建筑、家具、服装等方方面面。

例如,日本的传统建筑采用简单的结构和自然材料,强调空间的开放和流动性。

日本的家具设计也以简约为主,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而日本的传统服装和和服则以简约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赢得了世界的喜爱。

三、精致之美日本人对细节的追求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他们注重每一个细节,从而创造出精致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

无论是陶瓷、漆器、还是刺绣等工艺品,都展现了日本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例如,日本的陶瓷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日本的漆器则通过多层次的涂漆工艺,创造出华丽而耐用的作品。

而日本的刺绣则以其细腻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而受到世界的赞赏。

四、平衡之美日本人注重事物之间的平衡和谐。

他们追求各个元素之间的统一和协调,以达到整体的美感。

这种审美观念体现在日本的绘画、花道、茶道等艺术形式中。

例如,日本的传统绘画注重画面的平衡和谐,追求意境的抽象和氛围的营造。

而日本的花道则通过花材的选择、摆放和容器的运用,创造出简约而富有内涵的艺术品。

茶道则强调整个过程的平衡和谐,包括泡茶的动作、茶具的摆放、茶室的布置等。

总之,日本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标准体现了日本人对自然、简约、精致和平衡的追求。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设计美学)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设计美学)

日本的现代设计发展历程一、背景:19世纪末叶已经把国家的中心放在海外扩张上,基本没有进入过真正的经济和平发展阶段,全部现代化时间都耗费在军事扩张上所以日本始终没有能够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

日本的真正设计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特别是1953年的朝鲜战争结束后逐渐发展起来。

二、发展1、日本的工业化与西方设计艺术思潮在日本的初步传播(明治维新到1945年)日本明治唯心之后,逐渐摆脱了东方文化的范畴,把文化和经济大门向西方开放,从而使日本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教育等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西方的技术和文明迅速传入日本,使日本迅速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西方对日本产生影响的同时,欧洲出现的一系列设计探索也给日本传统工艺带来了冲击。

在德国工业联盟的影响下,1926年建立了“帝国工艺会”,以“日本工业产品现代化、设计与机械生产相结合为宗旨”,在1927年创办《帝国工艺》杂志。

1928年成立了“国立工艺指导所”进行图案、木工、金属工艺、漆器工艺的研究工作,寻找日本工艺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1933年德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陶特来到日本对传统工艺现代化现状提出批评,强调新材料和标准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把包豪斯的一些思想介绍到日本。

战前这40年日本的设计艺术处于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之中,在追随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和目的传统工艺现代化两者之间徘徊,主体处于传统手工业上,对现代设计处于模仿阶段。

2、缓慢恢复发展阶段(20实际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二战后,日本把精力主要用于发展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日本逐渐意识到工业设计对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的重要意义,政府、产业界、设计界、设计师纷纷携手展开一场全方位的现代工业设计运动。

1947年举办“美国文化生活展”;1948年《工艺新闻》专辑介绍英国工业设计协会和其他活动;1949、1950年分别于横宾、神户举行“日本贸易博览会”,“日本产业博览会”展出大量美国工业设计产品;1949年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工业标准颁布;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洛威访日;1956年包豪斯运动创始人格罗佩斯访日。

浅谈对日本产品设计理念的认识

浅谈对日本产品设计理念的认识

浅谈对日本产品设计理念的认识 [原创 2009-05-24 11:11:27]字号:大中小信息时代数字化的生存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状态,设计已成为连接技术和人文艺术的桥梁。

受高科技发展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影响,设计在过去一直处于渐进的变革中。

越来越多的设计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设计风貌,由统一逻辑向多元共存发展,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化,在设计中以视觉符号映射人类意识和文化的根源,表现无形的概念性的文化理念。

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在造型、产品等设计美学上与其它国家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反映人性的美学观——瑕疵美学瑕疵的美学观,是认为完美是不切实际的意念,转为欣赏残缺的事物,这种美学观强调的是“不完整的状态”也就是在事物不完整或不足的情况下,借由“缺”“拙”来表现美,因为有瑕疵,缺憾或不完美才有余韵的空间来体会感受不足之处,进而延伸、体悟物象传递的观念或涵义,通过观者与物象的互动将这种“不完全”的空白空间加以“完全”。

瑕疵因为不完美才更具有人性化,正如禅学所主张的不完全的形式与有瑕疵的状态更能表达精神特性,因为完美的形式容易使人仅仅注意形式本身,而忽略内在的精神。

“没有终极”的理念代表着未完成的状态,也因此预留了极大的空间予观者来演绎这个未完成的空间。

同时因为不足衍生出无限增进的可能性,带给观者更大的想像空间。

这种“未完成”的设计观念,传达出“设计的开放性”,在这种设计理念中一直存在着正向和反向的思维,设计者面对正反的设计思辨扮演着诠释的角色,注重平衡完成与未完成的状态,并利用不同的正反假设来评估最终完成的形态。

在我们长期接受的知识与训练追求完美无暇之际,接受这种从日本文化涵构所衍生的瑕疵美学,使我们能从不同角度及观点去欣赏、学习不同文化所衍生的美学及美学背后的人文思想,进而创造出更体贴人性的设计哲学。

2、极少主义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论述:“一个物体用尽可能少的结构把复杂的材料组织成有秩序的整体,我们说这个物体是简化的。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1. 引言1.1 介绍日本三大美学日本三大美学指的是雅、颜、侘寂,它们是日本传统文化中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雅指的是高雅、优美、精致的美,是一种内在的品格和外在的表现;颜指的是色彩、形态、外观等外在美的表现;侘寂则是一种简朴、淡泊、寂静的美感,强调自然、朴素、寂寥之美。

这三大美学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在日本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体现。

雅代表了一种高尚、精致的审美标准,常常体现在传统文化如茶道、花道、武道等艺术形式中。

颜则是日本艺术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形态的塑造,强调外在美的表现和形式感。

侘寂则是日本文化中独有的审美观念,强调的是内在的平静、简约之美。

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可以在绘画和建筑中找到最典型的例子。

绘画作品中常常运用雅、颜、侘寂的美学理念,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形式,体现出日本独特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内涵。

而在建筑作品中,则体现了雅、颜、侘寂在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等方面的应用,展现出日本传统建筑的美学特色。

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既是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对美的追求与表达。

这些美学理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和文化体验。

【完成2000字】1.2 说明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在艺术作品中,日本三大美学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雅、颜、侘寂这三种美学的运用和表现,艺术作品不仅展现出了日本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更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自然和美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

雅美学的体现在艺术作品中展示了对简洁、高雅和精致的追求。

雅美学要求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够达到一种极致的演绎,展现出一种简洁而不简单的美。

在绘画作品中,雅美学常常体现在线条的简洁流畅和色彩的淡雅和谐上;在建筑作品中,则体现在结构的简约大方和空间的精致温馨上。

侘寂美学的体现则强调了简朴、朴素和内敛的美感。

侘寂美学要求作品在表现主题和氛围上能够达到一种内涵深沉而不失清新自然的美。

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名词解释

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名词解释

日本现代设计的主要特点名词解释日本现代设计以其简洁、精致、实用和创新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融合了传统的美学价值观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形成了独特而令人称奇的设计哲学。

在本文中,将探讨日本现代设计的几个主要特点,并解释这些特点在设计领域中的意义和影响。

自然与简约日本现代设计注重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强调将自然元素与设计融合。

这一特点表现为简约、谦逊和平衡的设计风格。

设计师们将不必要的细节去除,追求和谐的整体感。

这种自然与简约的风格使得设计更加纯粹,让人感受到自然生活的平静与宁静。

借鉴传统日本现代设计在借鉴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将古老的技术和工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融合在一起。

传统的木工、陶瓷和纺织工艺等被重新解构和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古老的韵味与现代的创新。

通过这种方式,日本现代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展现了对未来的奇思妙想。

美的追求日本现代设计追求美的独特性和极致的细节处理。

它注重物件的功能和造型,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平衡。

设计师们精益求精,将每个设计元素都精雕细琢,使其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美的追求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精神享受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创新与实用日本现代设计以其独特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而受到赞誉。

设计师们注重在功能性与美学之间寻找平衡,使得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他们不断追求创新,将科技与设计相结合,创造出能够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

人文关怀日本现代设计强调人与设计之间的联系。

它认为设计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设计师们关注用户的情感需求和生活方式,致力于创造出令人感动和与人产生共鸣的设计作品。

这种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使得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为人们带来愉悦和舒适。

总结日本现代设计以其自然与简约、借鉴传统、追求美和实用创新的特点而著名。

这种设计风格既融合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又注重了人们的需求和情感共鸣。

它不仅仅是一种设计风格,更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设计大师原研哉的禅宗美学

设计大师原研哉的禅宗美学

设计⼤师原研哉的禅宗美学⽆印良品,喜欢。

原研哉,喜欢。

那么来看看⼤师的设计理念。

由于本篇⽂字较多,⼩编也特意标红了⼀些重要观点。

请⼤家细细品味⼤师的禅宗美学吧。

作者:吴梦诗转载:艺术台原研哉是⽇本⾮常著名的国际级平⾯设计⼤师。

从整体来看,他的设计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统⼀。

长野冬季奥运会的纪念册以及爱知世博会的宣传设计,这些都展现出原研哉善于从事物本质中寻找设计灵感;梅⽥医院导视设计⾸次向⼤众传递视觉传达设计中触觉的作⽤;他在“建筑师的通⼼粉展”“21世纪的⽇常⽣活⽤品再设计展”中,从⽇常⽣活出发,寻找⼀个全新的设计⾓度。

原研哉的最⼤成就在于其独到的理念。

他并没有⼀味追随商业社会的艺术与设计潮流,⽽是回归到东⽅的传统美学思想中,他的⽣活态度与设计理念⼤多源于东⽅传统⽂化,这其中就包括禅宗思想。

⼀、⽇本禅宗美学概述“禅为天竺之语,是云禅那,汉语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

”菩提达摩是印度佛教向中国禅过渡以及中国禅宗创⽴的关键性⼈物,他主张“藉教悟宗”,这是佛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度总结。

中国禅宗指的是菩提达摩弟⼦辗转相传的禅,⽽⽇本禅宗则是中国禅宗融合本⼟神道教的结果。

它虽源于中国,但在不断吸收中国禅宗⽂化的同时,修⾏⽅式和思想体系始终保持其独⽴性。

因⽽,⽇本禅宗并⾮其它宗教的分⽀,⽽是⼀个独⽴且完整思想体系。

⽇本四⾯临海、⾯积⼩、⾃然灾害多发,这种地理环境使得⽇本崇尚⾃然。

⽽禅宗同样热爱⾃然,其思想和本⼟⽂化的融合使得⽇本审美偏向于禅的枯寂与幽⽞,并逐渐形成了⽇本禅宗特有的美学特征。

禅宗为⽇本⼈所热爱并渗透其⽂化⽣活的深处,影响着他们⽂化艺术、社会风情的⽅⽅⾯⾯,如绘画中的“留⽩”、园林艺术中的“空相”、诗歌中的“余情”以及家居领域所强调简洁。

⽽在艺术设计⽅⾯,追求⾃然素朴美学观拥有更多的现实意义。

⽇本设计不断的吸收外来⽂化,同时也弘扬着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化,形成了独特的⽇式简约风格。

下⾯将以原研哉及其部分作品为例来探讨⽇本设计中的禅宗美学意蕴。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
日本设计师风格和理念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简约而高效:日本设计师倾向于追求简约、功能性和高效性。

他们注重设计的实用性,希望设计能够解决问题并提供便利。

日本设计师通常使用简洁的线条和几何形状,避免过多的装饰。

2. 自然与人文:日本设计师深受自然和人文的影响,他们希望设计能与自然环境融合,营造舒适自然的空间。

他们倾向于使用自然材料,如木、竹、石头等,并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3. 和谐与平衡:日本设计追求和谐与平衡,注重整体的统一性。

他们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追求流动感和灵活性,通常采用开放式布局和简化的空间划分,使整个空间显得开阔且通透。

4. 技艺与传统:日本设计师对传统工艺和技艺十分尊重,并将其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他们传承和发扬了日本古老的传统工艺,如陶瓷、木工、纺织等,并在其中加入现代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日本风格。

5. 美学与细节:日本设计师注重细节和美学的追求。

他们注重每个细节的精致和完美,倡导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空间变得美观、实用和舒适。

他们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美学观点。

6. 创新与实验:尽管日本设计师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和文化影响,但他们也非常开放于实验和创新。

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材料、
技术和方法,并致力于突破传统的束缚,创造出独特的设计作品。

总体而言,日本设计师的风格和理念特点可以概括为简约、高效、自然、人文、和谐、平衡、传统、美学、细节、创新和实验。

这些特点使得日本设计师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品质,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和赞赏。

论日本现代设计审美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

论日本现代设计审美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

论日本现代设计审美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作者:刘明明黄华明高鑫君来源:《工业设计》2021年第07期摘要:日本通过对西方进行不断学习,日本现代设计逐渐发展起来。

在学习西方设计模式的同时,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设计模式,而是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

本文主要从食器、服装、建筑三个方面来阐述日本现代设计审美,总结出日本现代设计审美对当代中国设计的启示,以期促进当代中国设计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日本现代设计 ;审美 ;当代中国设计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7-0083-02Abstract :Through Japan's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ntinuous learning from theWest after the war, Japanese modern design gradually developed. While learningWestern design patterns, they did not completely copy Western design patterns,but formed a unique design style and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This articlemainly elaborates the Japanese modern design aesthetics from three aspects offood utensils, clothing and architecture,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Japanesemodern design aesthetics to contemporary design in China, and promotes the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design in China.Key Words :Japanese Modern Design; Aesthetics; Contemporary Design in China作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的现代设计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的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驱动和影响着全球设计的趋势,在国际市场上无论是精巧、时尚的 SONY WALKMAN,还是精美绝伦、古色古香的日本传统陶瓷、漆器设计,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_白_日本设计的美学观

_白_日本设计的美学观

大 众 文 艺69摘要:“白”不只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设计理念。

文章通过追踪日本文化中“白”的渊源以及“白”与禅学、西方极简主义之间的关系,分析总结出日本设计的美学观,尤其是原研哉的设计哲学。

关键词:白;禅意;极简主义;原研哉一、“白”的精神语义“白”不仅仅是一种颜色表现,“白”必须被称为一种设计理念[1]。

在大多数的日本设计中我们看不到多余的元素,无论是高科技还是自然材料,我们看到的都是材料最初的状态。

“白”是一种令其他颜色都从中逃走的颜色,但其蕴含的多样性又是无限的。

让“白”得以诞生的是一种感受白的容纳性,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才能对世界诸文化的多样性中隐藏的“白”有所察觉,进而才能理解“静寂”和“虚空”等词语的含义。

世界是一团夹杂颜色的混沌。

“白”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从混沌中挺身而出,通过那倾向于回归灰色的退化的重力而变得明晰,“白”作为特质的终极而获得存在。

颜色仅是“白”的一个单独的方面。

只要它避开颜色,并因此更强烈地唤醒物质性,它就是一种材料,它如一种空的空间或边缘,孕育着时间和空间,甚至包含着“无”和“绝对零”这样的抽象概念。

日本设计师原研哉认为“白”是生命的原始形式,他将自己工作的原始形式视为想象白从混沌的灰中跳脱,升至崇高的高度。

在他的设计中,常常能用极少的画面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不得不承认,原研哉设计的长野冬奥会开闭幕式节目表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作品。

雪白松软的纸张配上凹陷的文字,清澈如冰,实现了原研哉这位大师“冰雪之纸”的初衷,让观众在享受视觉的同时更增加了触觉上的体验,并唤醒了冰与雪的记忆(如图1)。

图1 凹陷的半透明字母与雪地上的足迹二、“白”的历史渊源樱花、富士山的浮雪、北国雪中飞舞的白鹤……无一不是“白”的代表作,这不仅仅是指它们的色彩清新淡雅,更是指他们所象征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白代表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和情感意味的传达。

提到日本的传统颜色,首先浮现在人们脑中的是白底红日的太阳旗,日本人称之为“日之丸”,因为在日本文化中,白色被赋予男性的、献身的、胜利的等含义,白色是皇室及其代表天皇的象征,是天皇神性统治的色彩。

体现禅意的词【论日本艺术设计中的禅意体现】

体现禅意的词【论日本艺术设计中的禅意体现】

体现禅意的词【论日本艺术设计中的禅意体现】说到禅宗美学设计,自然会想到日本的艺术设计。

日本的艺术设计是在禅宗美学的启发下,将禅宗思想纳入到现代设计之中,并将其意识升华,以此来寻求形式上的突破,进而使作品充满了“优雅、朴素”的精神内涵。

日本设计师对天然材料的完美利用,正是对“崇尚自然”禅宗理念的最好诠释。

一日本艺术设计的特点艺术设计在日本文化中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

它们常以一种传统东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力来表现作品内容,有时借助于鲜明的民族传统视觉符号,有时又在艺术表现上似乎不含任何传统。

它们超越了对视觉符号表面的形式关注,认为美也存在于非具象的事物中,将人对视觉的通常解读由表及里,深入到心灵的感知。

同时对传统的造型进行简化,以一种现代的思维方式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出适用于当代的智慧。

以“空灵、虚无”的禅宗美学观为基础,追求艺术中的优美和宁静,丰富了设计的视觉语言,开阔了设计的视野。

如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五十岚威畅的产品设计、三宅一生的服装设计、佐藤晃一的平面设计,都可以让观赏者从其作品中感受到一种“静、虚、空灵”的禅宗美学境界。

在日本设计美学思想中,设计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设计创作源于对自然生命的感受;其二,设计创作不矫饰、不夸张做作、不违背自然事物的状态以及人的自然天性和情感。

而禅宗的自然观,符合日本本土尊崇自然的思想,加上日本民族坚守俭朴的生活方式,与禅宗简朴的审美趣味相合,禅宗影响着日本人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尽管日本的禅来自于我国,但演变至今却发展出不同的风貌,“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因而具有禅的简朴、枯高、自然、幽玄、脱俗等性格特征,它不单是一种表现艺术,更是一种象征艺术和联想艺术。

特别是在园林、建筑、室内设计、书道、茶道、花道等等中积累下来的审美格调和艺术品味,已成为日本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竭的灵感来源。

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宗是日本设计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后者的性格和文化也就是禅。

日本设计自然极简的美学特点

日本设计自然极简的美学特点

感觉。 日本设计 中利用有 自然纹理的纸张来包装 日用 品 体现 出 外的互相映衬 , 在景 石的摆放 、 植物 的定位、构景的布局上都蕴
了其独有的 自然 、单纯 、素朴 的设计风格 。 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和东 方文化精神。 插花、 景更是不可或缺 盆
创 始 于 日本 的 无 印 良品 ( J) MU I.原 来 的意 思是 没 有 商 标 地摆放在家中的每一个角落。
使我们 的环境 急剧 恶化 ,自然资源也因此愈加珍贵 , 尊重 自然 、 追求简单朴素设计风格 的设计 美学观有着积极 的现 实意义。
日本 的设计风格具有独特 的民族魅 力 , 欧洲的装饰艺术运动 与优质 ” 它在我们 国内很 多一线城市都 有专卖店 . 。 受到追 求品 就是受 日本江户 时期 的艺术风格和浮世绘 的影响而盛行起来的。 位人 士的喜欢 。无印良品淡化 品牌意识 . 崇自然、 推 简约 、 质朴 日本盛行贵族文化和以禅宗为代表的武士道文化 , 在这种文化背景 的生活方式 ,具 有统一的设计理念 ,因此其 品牌形象在消费者 下 ,日本设计走的是双轨制道路 .具有华丽夺 目、简朴 、单纯的 心 目 中可 谓 独 树 一 帜 。 当 购 买 无 印 良 品成 为一 种 时 尚 时 .则 证 两面性。设计评论家厄 尔 ( V・ al J- Er )认为 日本设计风格可 以 明这个 品牌 已经深入人心 。 e 在全球资源逐年减 少的现 实面前 . 人
理念探索 —— 6 — — 1
日本 设 计 自然 极 简 的 美 学 特 点
文 /张延辉
日本设计强调与大 自然的和谐 以及对 自然材质的珍惜 与爱护 ,以简约的形式发挥材料 的本
质 ,既体现 了其 “ 极简主义 ”美学观 ,又体现 了其纯粹之美 。日本设计 以其具有的典型性和 民

浅析日本人的自然观

浅析日本人的自然观

浅析日本人的自然观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领土南北狭长的岛国,大部分位于温带季风区域,四周环海,并有3/4的海岸受暖流影响,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点,并形成了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

受这种气候的影响,日本人十分关注大自然的变化,对自然界的一动一静都十分敏感,因而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民族特性。

从文化艺术到宗教信仰,从日式建筑到庭院营造,处处渗透和闪现着日本人崇尚自然的思想。

一、日本文化艺术中所表现的自然观日本文化艺术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感,其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尽可能地亲近自然、接纳自然,尽可能地排除人工的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本身的美,在日本人的意识里,艺术中天然自成的因素被赋予极高的价值,即使是人工雕琢的痕迹,也往往是深藏不露。

日本人把制作得如行云流水般、与自然的本来面目毫无二致的作品视为最高的艺术。

这种将艺术品的成就托付于自然本身的观念,反映的就是自然至上的思想。

自然成就人为艺术,或者人为与自然调和,由此形成了鲜明的日本民族的艺术观原则。

日本人崇尚自然的心理还可以从其语言艺术上表现出来,“和语”是日本土生土长的民族语言,是在四面环海,气候温和,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大自然中产生的。

和语最重表达日本人的感情,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

古代和语的美表现的最为充分的是和歌,它“托其根于地,发其花为词林”,是日本民族的心灵之歌,日本的女性尤其喜爱和语柔和多情,含蓄有致的风格。

紫式部、清少纳言等杰出女作家巧妙地将以“悯物哀情”为特征的“物语文学”推上了历史的巅峰,为日本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做出了贡献。

18世纪中期兴起的俳句更加增强了这种倾向。

俳句需要有反映季节特征的季语,也就是说,作者必须要在“五・七・五”这一世界上最短的诗型中完成敏锐地感受自然的任务。

季语的出现是日本人自然观的真实再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日本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三大美学,包括禅宗美学、侘寂美学和雅致美学。

随后分别从绘画、陶艺和建筑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在绘画中,禅宗美学强调自然、简洁和内心的表现;在陶艺中,侘寂美学注重朴素、不完美和自然的美;在建筑中,雅致美学强调简约、精致和和谐的风格。

结尾部分总结了这三大美学在艺术作品中的共同特点,即追求自然、简约和内心的平静。

通过对这三大美学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日本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日本三大美学,艺术作品,引言,禅宗美学,绘画,侘寂美学,陶艺,雅致美学,建筑,共同特点。

1. 引言1.1 日本三大美学简介日本三大美学是指禅宗美学、侘寂美学和雅致美学。

这三种美学在日本的艺术作品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日本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禅宗美学是日本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强调的是简约、自然和内心的宁静。

在绘画作品中,禅宗美学常常体现为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调,通过寥寥几笔即可表现出深远的内涵和意境。

侘寂美学强调的是简朴、朴素和朴实。

在陶艺作品中,侘寂美学常常体现为粗糙的表面和朴素的造型,通过简单的手工技艺展现出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情。

雅致美学注重的是优雅、精致和高贵。

在建筑作品中,雅致美学常常体现为精雕细琢的装饰和严谨的结构,通过繁复的细节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高贵和优雅。

这三种美学在日本的艺术作品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日本艺术独特的美学风格,展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

2. 正文2.1 禅宗美学在绘画中的体现禅宗美学在绘画中的体现是日本艺术中一种重要的美学流派。

禅宗美学强调简约、自然、内省,追求意境的抽象和观念的超脱。

在日本绘画中,禅宗美学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画面的简洁性。

禅宗美学注重画面的简洁纯粹,追求画面的空灵和无杂质的美感。

画家在绘画中常常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去除多余的细节和装饰,让观者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空灵的美感。

自然影响下的日本人审美意识

自然影响下的日本人审美意识

自然影响下的日本人审美意识本文分析了日本人在自然影响下形成的美意识,其表现是:与自然相调和的美意识和四季变幻中的美意识。

这种美意识是纤细而复杂的,无一不是与自然、生命息息相关。

也是其整个民族对生命、生活所流露出的情感变迁的过程,记录着其民族精神的前进足迹。

标签:美意识;自然影响;地理环境;日本人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四季变幻,气候宜人,森林资源丰富,这样富饶秀丽的自然环境既是日本人赖以生存的地方,也是其进行艺术创作,陶冶情操,培养民族美意识的源泉。

这种美意识温婉优雅,与自然相调和,不倾向以人工的气势恢弘、华丽绚烂来震撼人的视觉,却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触发和感染人心中纤细敏感的神经,含蓄而内敛、淡泊且悠长。

一、与自然相调和的美意识日本的国土面积本来就非常狭小,而适合人们居住的平地范围更是有限。

由于没有大陆国家那样广阔的疆域和规模宏大的自然景观,日本人的衣食住行往往是更倾向于小巧玲珑的事物。

郁达夫曾总结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不喜铺张,无伤大体;能在清淡中出奇趣,简易里寓新意,春花秋月,近山遥水,得天地自然之气独多。

”例如,单从建筑上来说,传统的日式建筑并不似中式建筑一般追求规模的宏大、装饰的豪华,或是对称等几何式的美,而仍以淡泊素雅的自然景观美为主。

建筑材料主要取自木材和稻草,轻便环保,被称作会呼吸的材料,这不仅在视觉上与周围的草木相协调,而且很适合日本高温多湿的气候。

此外,室内的装修也很朴素,为了达到整体的调和,室内尽量不摆放过多家具,壁龛里只挂一幅字或一幅画,花瓶内只简单插一枝花。

和室的魅力还在于它的隔扇并不是将室内和室外截断,而是通过柔和的划分更加突出居室的宁静,即使坐在室内也能享受到透过隔扇照射进来的温暖阳光,偶尔听到大自然的鸟语虫鸣,更渲染出一种优雅祥和的氛围。

与淡雅朴素的日式房屋相搭配的是,同样以自然的景观美为主的庭园布局。

虽说是自然的景观美,但并不意味着百分之百照搬自然的本来样式布置,而是将自然的山水形态象征化,或是加以强调,巧用树木、石头等大自然的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调和的,人工的空间美。

浅析日本自然极简主义美学的起源

浅析日本自然极简主义美学的起源

浅析日本自然极简主义美学的起源一、引论“极简主义”(Minimalism)一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取自当时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Minimal Art”,最初起于对当时抽象表现主义的抵制、旨在消除作品对观者的压迫力,追求形式上的简单极致、思想上的优雅。

不过日本极简的审美意识早在室町时期就已形成,比欧洲早了几个世纪。

日本随后在厌腻地接受着外来影响的同时,又以简约、留白等特征地道地维系了高度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传承,这种独特的审美意识从确立以来便一直延续至今。

本文将以日本的自然极简美学为切入口,试图剖析其隐含在背后的审美意识渊源与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意义。

二、自然崇拜自然崇拜可谓是日本思想的起源,但凡谈日本思想必须从由认识日本的自然崇拜开始。

日本的自然装饰动机与欧美不同,从绳纹时代以来日本就有以自然万物为崇拜对象的原始宗教,属于多神灵信仰,祭祀膜拜的对象包括自然中的各类动植物和自然现象。

明治期间政府为向国民灌输天皇至上论而将神社道教尊为国教,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才政教分离,神道教最终仅作为人们对世间万物的美好憧憬而存在,这种自然崇拜的思想自然也直接映射在日本审美意识中,如日本设计常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并以自然的材料为设计语言营造独特的自然意境。

当今全球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持续破坏,自然资源愈加珍贵,倡导素朴的极简美学对当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极简的文化起源日本在室町中期诞生了简约的审美意识。

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义政是一位对美非常敏锐的人,应仁之乱之后京都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京都代表着世代高超技艺的神殿与庙宇都消失了,足利义政对此感到非常痛心,于是退隐到了京都东部边界的低山地带。

留存至今的慈照寺便是足利义政建在东山的别墅,他在那里与清风作伴、闲云野鹤,沉浸在书法、绘画与茶道中,他就是后来的“东山”文化的代表人物,东山文化的美学强调的就是“简约”、“空”,厌战使足利义政以新的目光看待世界,从这一时期开始,日本人便开始自发地从简洁中寻求美,与异域文化分道扬镳。

浅析日本视觉艺术中的“云”与“雾”

浅析日本视觉艺术中的“云”与“雾”

浅析日本视觉艺术中的“云”与“雾”作者:张凯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第08期摘要:在日本视觉艺术中,“云”与“雾”的表现手法与风格可谓一个独特的艺术史现象。

本文综合了绘画、雕塑、电影等多种视觉媒介,对日本视觉艺术史中的这一母题进行初步的考察。

同时试图从地理气候的外部因素的角度,解释其表现手法与图像内涵在绘画史中发生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云雾;实体化;禅画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4-0054-03一、引言作为常见的自然气候现象,“云”与“雾”人类对自然的视觉感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而当视觉艺术家们将这一感受在不同的时代,通过不同的媒介材料加以表现时,便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风格与面貌。

回顾中国美术史中的经典作品,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图像中,竟绝少对这一母题的描绘。

除了以南宋米氏父子的“米氏云山”为代表的云雾图式之外,我们就很难去举出其它的重要例子了。

而放眼东瀛,在我们的近邻日本的美术史或者说视觉艺术历程中,“云”与“雾”显然是一个重要的母题,艺术家对它的表现不仅是某种简单的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绘,而且具备了一定的“图像学”文化内涵。

二、云雾观与日本视觉艺术传统首先,笔者以黑泽明的经典影片《蜘蛛巢城》开始这一简短的视觉艺术巡礼。

当影片展开第一个镜头时,观众所看到的首先是弥漫的浓雾。

在低沉的音乐伴奏下,在不断切换的镜头之间,云雾始终是重要的视觉构成元素,时浓时谈,牵动着观众的视线与心理活动,显得神秘而骚动不安。

在开场的音乐结束之后,云雾逐渐散开,具体的故事发生场地才展现在观众眼前,情节就此展开。

可以说,在开场的这一分多钟时间里,主角导演所安排的主角正是云雾,它极富戏剧性地将观众引入了这个悲剧故事,并且渲染出了它诡异阴暗的神秘色彩。

在整部影片中,导演多次将云雾作为叙事元素引入作品中。

当男主人公在森林中迷路,遇到妖怪时,妖怪的身周被云雾所缭绕;当影片接近尾声,整篇森林如妖怪所言,向蜘蛛巢城缓缓“移动”时,云雾成为整个场景的背景,树木如同云海中的一座座小岛,在诡秘的气氛中骚动摇摆。

来自自然之美——小岛良平设计作品图形语言分析

来自自然之美——小岛良平设计作品图形语言分析

摘 要:小岛良平是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他擅长利用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这些自然存在物,通过巧妙的构思去展现丰富的设计主题,体现出浓郁的自然美与装饰美。

本文尝试从日本民族的自然审美观出发,剖析蕴藏在小岛良平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以理解“设计是一种文化”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小岛良平;设计作品分析;自然美;装饰美Abstract : Ryohei Kojima is a well-known Japanese graphic designer. He is an expert in using natural existences like flowers, trees, birds and insects to present a wealth of design themes with his ingenious conceptions, creating alluring decorative and natural beauty.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Kojima’s works on the basis of the natural aesthetics of the Japanese nation,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design is a culture”.Key words: Ryohei Kojima; design analysis; natural beauty; decorative beauty小岛良平是日本设计界久负盛名的平面设计家,他不断创造着富有生命力的设计作品。

我们从相关研究中得知,小岛良平1939年出生于日本釜石市岩手县,这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小镇,他的父亲是一名渔船主。

少年时期,小岛良平经常嬉戏于港口往来的商船之间,他怀着好奇之心去观察这个世界,对自然的热爱从小就根植于他内心的深处,这使得他创作的题材常以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物居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
4 0 1 3 3 1 )
2 . 1 轻 巧 自然 的 形 态
关键词 : 日本数码相机 ; 自然关学思想 ; 造型设计 “日本数码相机” 是 日本国本 土的众 多品牌 、 不 同系列 的数 码相机的统称 。它集合 了数码技 术和产品应用创 新于一身 , 实 现了功能与时 尚的并具 , 展示 了 日本 国在数 码产品方面 的技术 和设计能力 , 成为世界数码相机产品的代表 , 引领着世界的时 尚 和潮流。精致 、 轻巧 、 时尚的 日本数码相机 中蕴含着民族的审美 文化和传统的 自然美学思想。对其造型设计和 自然美 学思想进 行剖析研究 , 可 以使我们更进一步 了解 日本 民族 的审美倾 向和 优秀的设计美学 , 进而展望数码相机造型设计的未来发展。
1 . 2 宗教 信 仰
日本 国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民族纤细小巧的审美意识 。在数 码相机造型设计过程 中, 日本设计师通过对相 机造 型空间 的有 效压缩和利用 , 在尽可能小的空间里 , 运用 简洁 、 洗 练的手法来 营造 自然美意识 的外化—— “ 破 调之美 ” 、 “ 中间” 美和生 活美 , 塑造 出轻薄 、 小巧且生机盎然的 日本数码相机。 相机 的形态设计更倾向于不对称设计。无论是镜头在机壳 前盖 的位置 、 显示屏在 机壳 后盖 的位置 , 还是 操作键 间的数量 、 大小 和位置关 系 , 都更 多地展现为一种 自然 随性和不对称 。不 对称 的形式美学 , 称为“ 破调之美 ” , 以舒缓与 紧凑 、 冲突的对 比 来寻求非平衡 的和谐感 。从 而获得 了生动活泼 、 富于变化 的 视觉效果 , 完美 、 诙 谐和巧妙 的心理感 受。“ 破调 之美” 的设计 思想源于 日 本禅宗 , 强调 随缘任运 , 追求不完美 的 自然状 态 , 认 为不预设 、 留有余韵与不足 , 才会体悟到之后带来 的情趣。 中带又称装饰带 , 位于前盖部件与后盖部件之间 , 是一种形 式多变的 、 流动的部件 。它的存在 , 使前盖和后盖 的关系变得暧 昧, 时而包含 , 时而相接 , 时而相 隔。它 突然的跳跃 和无 限的变 化, 冲击 了视觉 , 带来无 限的期待。它不仅区别 了不 同的空 间和 部件 , 又把不相干或不相 连的图形 、 文字、 色彩 、 部件 、 空间等有 机贯穿 , 使整个相机造型形态有一种流动的韵律感 , 巧妙地运用 和重构出一种 “ 中间” 的美感 , 使数码相 机的层次 清晰 、 形式严 密、 整体气韵贯通 , 展现出 自然界静 中有动 , 动 中有静 的韵律美 , 和万物协调共生 的和谐美 , 使相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 相机 品味 和艺术感染力得到 了很好 的提升。 I -- i -‘I I + 。
◎美学技术 ◎
日本 数码 相机 造 型 设 计 的 自然 美 学 思 想
杨 颓
( 重庆大学 , 重庆 摘 要: 崇尚 自然的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 了日本人 的生活 , 渗透进 日本 的现代设计 中, 使 日本数码 相机 成为 了 日本优 秀设 计的代表 , 引领 着世界的潮流。文章从 日本 国的地 理环境、 宗教 信仰方面分析 了 自然美学思想的形成 和 内容 , 剖析 了 日本数码 相机造型设计 中形态、 色彩、 材料 特征所蕴含 的 自然 美学思想 , 为我 国数码产品 的设计创 新和 未来数码 相机的设 计探 索提 供
1 . 1 地 理 环 境
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上 的 日本 , 是地形纤 细、 人口 高度密集 、 自然资源贫乏的岛 国。岛上怡人 的气候 孕育 出丰富 的花草树木和植被 , 赋予了山川娇而不 媚的美景。 日本 民族 的 祖先在这般优美如 画的大 自然中获得 了生命 的源泉 , 产生 了人 与 自然合一的情愫 。但它又处 于太平 洋火 山地震带 , 频繁 的火 山爆发和地震 山崩造成 岛上 地形复杂 , 给 日本人 的 日常生 活带 来 了很大的影响。岛国四面环海 , 常遇海啸和台风 的侵袭 , 造成 洪水泛滥 。在火 山、 地震 、 海啸、 台风 等 自然灾害频 发的 自然环 境 中, 日本人在感到 宿命 性 的“ 无常” 与危机 的同时 , 对大 自 然产生了既热爱又畏惧的复杂情感 , 引发了至简至纯的“ 自然化 人” 的审美意识 , 形成了与 自然融合 、 顺应 自然 的思维方式 。
. 善童耋 暮童毫 NhomakorabeaI 一
图 2 佳 能数 码 相 机
崇 尚 自然的美学思想与 日本 民族 的神灵信仰也 不无关 系。 对他们来 说 , 大 自然就是 神, 如果生活 中没 有神 , 就不 能成为生 活 。慑于岛上不可抗拒的 自然威力 , 他们认为 山川草木 皆有灵 , 极其敬畏 , 不敢 冒犯 , 并 一一加 以顶礼膜拜 , 信奉 以万 物有灵论 为基础 、 以 自然为本位 的神道教。神道教起源于 日本 原始社会 的绳纹时代 , 是 日本 的传 统宗 教。神道 哲学 是 日本 文化 的 内 核 。神社往往依 山傍水而建 , 依偎 在大 自然的怀抱之 中, 与自 然和谐为一体 , 体 现了 日本 民族对 自然泛神 的崇 拜和信仰 。神 道教认为大 自然有着朴素 的亲近感 , 自然万物有着 真实的感性 美; 人与神的关系, 也即人与 自然的关 系, 是一体的 、 和谐的。 日本禅宗源于中国, 是 一种依性本清净 的 自然主义 。因禅 宗的 自然观与神道推崇 的 自然思 想相贴近 , 迅速地在 日本人 的 生活 中得到广泛发展 , 并渗 透到艺术领域 , 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 , 形成 了禅宗美学 。禅宗 美学 中表 现 出了一定 的对 自然美 的肯 定、 欣赏和热爱。认为 自然本身并不完美 , 自然美在于 自然 的心 相化 , 需要主体于 自然 中亲证 , 观照大 自然 , 体悟生活 , 直视事物 的本质。认为 自然是变化的 , 主体可 以依心所需要将 自然 的物 与现象做任意组合 , 使事物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 。 2 日本数码相机造型设计中 自然美学思想的形式表现 日本传统的 自然美学思想影 响了 日本人 的生活 , 引导着 日 本设计师 的设计 思维 , 使产 品具有 了本土 风格 的 自然美 特点。 日本数码相机虽然从诞 生之 日起便 与时 尚和潮流相联 系 , 但在 形态 、 色彩 、 材料 的造型特征上还是透露 出了传统 的崇 尚 自然 的
1 日本 民族 的 自然 美 学思 想 日本民族审美j 鼓 识不变 的核心来源于 自然 , “ 万物有灵论 ”
和“ 天人合一论 ” 是 日本 民族 自然观 的体现 J 。 日本 设计美 学 的精髓是 日本 民族 的 、 传统的 自然美学 思想 。 日本 民族 的 自然 美学思想崇 尚自然 , 追求 自然万物 的真实感 和无 矫饰 的优美 格 调; 尊重 自然 , 强调事物和谐共生并融于 自然 ; 热爱 自然 , 提倡在 自然 中享受生活 , 在生活中探索 自然 的生存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