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观察蚯蚓的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的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的实验报告
蚯蚓的生活环境:潮湿阴暗的环境。

蚯蚓的生活习性:长期生活在土壤的洞穴中。

蚯蚓的身体结构:环节动物,身体上有许多环节,无眼有口。

蚯蚓的食物:腐叶和土壤。

探究实验: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20条蚯蚓,一个塑料盒,一些肥沃潮湿的土壤,一些肥沃干燥的土壤。

实验相同点:蚯蚓,温度,环境。

实验不同点:土壤潮湿程度。

实验过程:1、将塑料盒两边分别放上肥沃潮湿的土壤和肥沃干燥的土壤。

2、再将两边分别放上10条蚯蚓。

3、过5分钟,翻开土壤观察两边个有几条蚯蚓。

实验结论:蚯蚓更喜欢潮湿的土壤。

三年级动物的一生单元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动物的一生单元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动物的一生单元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蚯蚓的生长过程
实验目的:观察蚯蚓生长的过程,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实验材料:蚯蚓、玻璃容器、泥土、萝卜碎末等。

实验步骤:
1、准备玻璃容器并加入泥土。

2、观察蚯蚓并选择大小合适的蚯蚓放入容器中。

3、在蚯蚓生活的土中添加适量的水并搅拌,以提供蚯蚓生存所需的湿度和氧气。

4、在玻璃容器中加入萝卜碎末,以提供蚯蚓食物。

5、在观察过程中,要留意蚯蚓的生长变化,如体长、体重、喜欢的食物等。

实验结果:
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观察,蚯蚓的体长和体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说明蚯蚓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良好。

在萝卜碎末变化的过程中,也能看到蚯蚓喜欢吃某些食物,表现出不同的好恶。

实验结论:
蚯蚓是一种能自我调节体内水分的动物,它们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同时也需要摄取营养丰富的食物。

在观察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蚯蚓能够劈开泥土,这也是它们生活中的重要能力。

蚯蚓实验报告单

蚯蚓实验报告单

蚯蚓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探究蚯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反应和活动能力。

实验材料:
1.蚯蚓10只。

2.水、沙子、泥土、纸张等材料。

实验步骤:
1.将蚯蚓放在一块潮湿的纸巾上,使其适应环境。

2.分别将蚯蚓放在水、沙子、泥土等不同环境中,观察其反应和活动能力。

3.记录每只蚯蚓的移动距离、时间和反应速度等数据。

4.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1.在水环境中,蚯蚓表现活跃,反应灵敏,移动距离较短。

2.在沙子环境中,蚯蚓表现迟钝,反应缓慢,移动距离较长。

3.在泥土环境中,蚯蚓表现舒适,反应速度中等,移动距离适中。

结论:
蚯蚓对不同环境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活动能力与环境密切相关。

水环境对蚯蚓的刺激较大,所以蚯蚓活动较为剧烈,但也更易受
到伤害;沙子环境下,蚯蚓的活动能力较弱,反映自身能力受到
压制;泥土环境下,对蚯蚓而言最为舒适,活动能力表现也最为
中庸。

综上所述,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应得到重视。

评估:
实验过程中,数据的记录和分析都比较准确,但是实验规模有限,样本容量偏小,因此结论的普遍适用性还需在进一步实验中探究。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实验材料:
蚯蚓、土壤、透明容器
实验步骤:
1. 准备透明容器,并在容器底部放入一层土壤。

2. 将蚯蚓放入容器中,并适当加入适量的水。

3. 观察蚯蚓的行为,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1. 蚯蚓在土壤中呈现蜷曲的姿势,休息状态较长。

2. 蚯蚓感知到外界有震动或刺激后,迅速缩回土壤中。

3. 蚯蚓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通过颤动身体传布到尾部,从而收缩身体前进。

4. 蚯蚓在土壤中做“蠕动”运动,帮助它们通过土壤。

实验结论:
蚯蚓是土壤中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它们通过“蠕动”运动在土壤中穿梭,促进土壤的通风、排水和肥力的提高。

蚯蚓的蜷曲行为有助于减少水分的蒸发和保护自身的安全。

通过观察蚯蚓的习性和行为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蚯蚓在土壤中的生活方式和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贡献。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蚯蚓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蚯蚓是土壤中的重要生物,它们通过“蠕动”运动和蜷曲的姿势来适应土壤环境,为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这次实验不仅加深了我对蚯蚓的认识,也让我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察。
2.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作比较。
实验
现象

记录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蚯蚓的身体背面呈色、腹面呈色、呈形,由许多相似的形的体节组成。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端,另一端为端。在前端有一个分节明显的。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带共有节。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蚯蚓(能、不能)向前运动,速度(较快、较慢)。
实验结论
1.蚯蚓生活在环境中。
2.蚯蚓体的运动器官是。蚯蚓适应在的表面移动。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有,有利于保持体表。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感觉是的,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
2.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前、后)端固定,身体(前、后)端变(粗、细),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前、后)端固定,身体的(前、后)端变(粗、细),后部向前移动。蚯蚓运动的速度较(快、慢),(有、无)声音。
生物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
成绩
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实验器材
及药品
活蚯蚓,镊子,玻璃板,糙纸,湿润的棉球
实验
内容

步骤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蚯蚓体表的触觉。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命活动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和方法:
材料:蚯蚓、土壤、沙土、水、试管、显微镜等。

方法:1、将蚯蚓分别放置于装满土壤、沙土和混合土的透明试管内,每组各3只蚯蚓。

2、观察蚯蚓的行为、活动和呼吸等生命活动。

3、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蚯蚓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实验结果:
1、在土壤中的蚯蚓,最活跃和健康,能够挖掘地道,适应性最强。

2、在沙土中的蚯蚓,行动迟缓,生活活力下降,但仍能维持生命活动,适应性较弱。

3、在混合土中的蚯蚓,生命活动正常,但观察时发现呼吸困难,适应能力介于前两者之间。

结论:
蚯蚓的适应能力与生活环境的习性相关,土壤结构对蚯蚓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大,适应能力与土壤结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实验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蚯蚓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关注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加强实验前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操作细节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无。

三年级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4用软尺测量蚯蚓的长度,用天平测量蚯蚓的体重。
结论
1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有一节一节的环,其中有一大环,嘴在离大环不远的一头
2没有眼睛耳和腿身上有粘粘的东西呈纵赫色。
3蚯蚓伸长时大约有8厘米体重约3克
4蚯蚓有刚毛,它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配合运动的
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
实验报告单
学科科学实验名称观察蚯蚓
实验班级三实验源自间2014年9月18日开出组数
4
实到人数
28
缺课人数

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特点及喜好
实验器械
放大镜蚯蚓软尺天平纸
简要过程
1把蚯蚓放在桌面的一张纸上
2用放大镜对准蚯蚓,慢慢调整镜面到蚯蚓的距离,直到看清蚯蚓为止。
3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报告中。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蚯蚓的观察,了解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方式、生活习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加深对环节动物特征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蚯蚓若干条。

2、实验器具:放大镜、镊子、培养皿、湿纸巾、土壤、水。

三、实验过程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用镊子轻轻将蚯蚓放在湿润的培养皿中,在放大镜下观察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

可以看到蚯蚓身体前端有一个较粗的环带,颜色较浅。

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感觉湿润且有黏液,这有助于它在土壤中爬行和呼吸。

2、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将蚯蚓放在湿润的纸巾上,观察它的运动。

发现蚯蚓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使身体蠕动前行。

注意到蚯蚓在运动时,身体的前段先固定,然后后端拉伸,如此交替进行。

3、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用镊子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前端,发现蚯蚓会迅速收缩身体。

用强光照射蚯蚓,它会往阴暗的地方爬行。

4、观察蚯蚓的生活环境在培养皿中放入一层湿润的土壤,将蚯蚓放入其中。

观察到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留下一些弯曲的通道。

保持土壤的湿润,发现蚯蚓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较为活跃。

四、实验结果1、蚯蚓的外部形态特征明显,身体由许多环形体节组成,前端有环带。

2、蚯蚓的运动方式主要是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蠕动。

3、蚯蚓对刺激有明显的反应,能躲避不利的环境因素。

4、蚯蚓适应在湿润、阴暗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环境中生活。

五、实验分析1、蚯蚓的身体分节使得它的运动更加灵活,每个体节都能参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实现蠕动。

2、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减少在土壤中爬行时的摩擦力,同时也能保持体表湿润,利于呼吸。

3、环带可能与蚯蚓的生殖有关,是其重要的生理特征之一。

4、蚯蚓对刺激的反应表明它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5、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对于土壤的通气、保水和肥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六、实验思考1、蚯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物质循环。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2、蚯蚓的运动方式与其他动物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独特的运动方式是如何进化而来的?3、能否通过对蚯蚓的研究,开发出一些在工程或医疗领域有应用价值的技术或材料?七、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对蚯蚓的观察实验,我们对蚯蚓的形态结构、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有了更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蚯蚓与环境实验报告单(共10篇)

蚯蚓与环境实验报告单(共10篇)

蚯蚓与环境实验报告单(共10篇)1. 实验名称:蚯蚓的喜恶性实验实验目的:探究蚯蚓对不同环境的喜恶程度,了解其生态适应性。

实验方法:将蚯蚓分别放置在干燥、潮湿、酸性和碱性环境中,观察其行动、体态、呼吸等变化,并记录下变化情况和时间。

实验结果:蚯蚓在干燥环境中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身体伸缩不自如,行动缓慢,停滞不前;在潮湿环境中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身体活动自如,行动快捷;在酸性环境中表现出不适应,身体蜷曲,缩小动作,行为异常;在碱性环境中同样表现出不适应,身体异常扭曲,行动迟缓。

实验结论:蚯蚓最适宜的生态环境是湿润、中性环境,而不能耐受干燥、酸性或碱性环境。

这启示我们应该尽力保护自然的湿地环境。

实验目的:研究蚯蚓觅食时的行动方式和选择习惯,了解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实验方法:将蚯蚓放置在富含有机质和富含无机物的土壤中,观察其行动和食用的土壤类型,并记录下时间。

实验结果:蚯蚓能够辨别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喜欢食用还没有被分解的有机物,以此来促进土壤的肥力,并将无机物深埋于土中,改善土壤结构。

实验结论:蚯蚓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食物链的关系,清理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并增加土壤肥力,对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实验结果:蚯蚓在较浅的土层中活动频繁,行动较快;而在较深处则活动较少,行动缓慢。

同时,当土壤中氧气、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变化时,蚯蚓的生命活力随之受到影响。

实验结论:蚯蚓对于土壤环境中的氧气、温度、水分等因素非常敏感,其活动和生命活力随之受到影响。

这启示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土壤环境的稳定和健康,以保护蚯蚓和整个土壤生态系统。

实验目的:探究蚯蚓在污染土壤中的生存情况和适应性,为污染土地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将蚯蚓分别引入含油污染、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观察其生存情况和体态变化,并记录下时间。

实验结果:在含油污染的土壤中,蚯蚓表现出体态不正常,生命活力减弱;在有机污染的土壤中,蚯蚓缺乏食物来源,生命活力明显萎靡;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蚯蚓的体态变化不大,但其生命活力明显下降。

蚯蚓科学实验报告

蚯蚓科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蚯蚓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2. 探究蚯蚓的呼吸方式及其对环境的要求。

3. 学习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1. 活蚯蚓若干条。

2. 砂纸、玻璃板、白纸、放大镜、量筒、滴管、镊子、培养皿、尺子等。

3. 湿土、干土、水、酒精、石灰水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蚯蚓的外形和结构- 将活蚯蚓放在白纸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外形。

- 记录蚯蚓的体长、体型、腹部和背部的颜色、腹部是否有特殊结构等。

2. 观察蚯蚓的呼吸方式- 将蚯蚓放在湿润的砂纸上,观察其呼吸情况。

- 记录蚯蚓的呼吸频率、呼吸方式等。

3. 探究蚯蚓对环境的要求- 准备两个培养皿,分别铺上一层湿土和一层干土。

- 将形态、大小、活力相似的蚯蚓各放入培养皿中央。

- 观察并记录蚯蚓在湿土和干土中的生活情况。

4. 观察蚯蚓对光线的反应- 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用酒精灯加热使其体温升高。

- 观察蚯蚓对温度变化的反应。

- 将蚯蚓放在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其对光线反应。

5. 观察蚯蚓的蠕动- 将蚯蚓放在白纸上,用镊子轻轻触动其身体。

- 观察并记录蚯蚓的蠕动情况。

四、实验结果1. 蚯蚓的体长大多为10-15cm,体型相差悬殊,腹部为白色(较白),背部多为鲜红色(也有青灰色),腹部有刚毛。

2. 蚯蚓的呼吸方式为通过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30-40次。

3. 蚯蚓喜欢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在湿土中生活情况较好,而在干土中生活情况较差。

4. 蚯蚓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较快,当体温升高时,蚯蚓会躲避光线,爬到阴暗处。

5. 蚯蚓的蠕动是通过环肌、纵肌和刚毛之间的配合运动完成的。

五、实验结论1. 蚯蚓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环节动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2. 蚯蚓的呼吸方式是通过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喜欢生活在湿润、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3. 蚯蚓的蠕动是通过环肌、纵肌和刚毛之间的配合运动完成的,具有灵活的运动能力。

六、实验反思1. 本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应确保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

蚯蚓检查的实验报告(3篇)

蚯蚓检查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蚯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2. 掌握蚯蚓的检查方法,为蚯蚓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活体蚯蚓、解剖刀、镊子、解剖盘、放大镜、显微镜、酒精、生理盐水、培养皿、滤纸等;2. 实验仪器:解剖镜、显微镜、培养箱、温度计、湿度计等。

三、实验步骤1. 观察蚯蚓的基本形态结构(1)观察蚯蚓的形态:将活体蚯蚓放在解剖盘上,用放大镜观察其外形、颜色、长度等;(2)观察蚯蚓的环节:用镊子轻轻拨动蚯蚓,观察其身体分节情况,计数蚯蚓的环节数;(3)观察蚯蚓的刚毛:用解剖镜观察蚯蚓体表刚毛的分布和形态。

2. 观察蚯蚓的生理特点(1)观察蚯蚓的呼吸:将活体蚯蚓放在培养皿中,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呼吸情况;(2)观察蚯蚓的蠕动:用镊子轻轻拨动蚯蚓,观察其蠕动方式和速度;(3)观察蚯蚓的排泄:将活体蚯蚓放在培养皿中,观察其排泄物的颜色、形态和数量。

3. 解剖蚯蚓(1)解剖准备:将活体蚯蚓用解剖刀从中间剪开,观察其内部结构;(2)观察消化系统:观察蚯蚓的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位;(3)观察生殖系统:观察蚯蚓的精巢、卵巢、受精囊等部位;(4)观察神经系统:观察蚯蚓的脑、神经节、神经等部位;(5)观察循环系统:观察蚯蚓的心脏、血管等部位。

4. 蚯蚓的生理实验(1)观察蚯蚓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动速度:将活体蚯蚓放在不同温度的培养箱中,观察其蠕动速度;(2)观察蚯蚓在不同湿度下的蠕动速度:将活体蚯蚓放在不同湿度的环境中,观察其蠕动速度;(3)观察蚯蚓在不同光照下的蠕动速度:将活体蚯蚓放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其蠕动速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蚯蚓的基本形态结构(1)蚯蚓外形呈长圆柱形,颜色为红褐色;(2)蚯蚓身体分节,共有100多个环节;(3)蚯蚓体表刚毛分布均匀,呈棕色。

2. 蚯蚓的生理特点(1)蚯蚓在空气中的呼吸:蚯蚓通过体壁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2)蚯蚓的蠕动:蚯蚓通过环肌、纵肌和刚毛的配合运动,实现蠕动;(3)蚯蚓的排泄:蚯蚓的排泄物为棕色,呈条状。

蚯蚓的观察报告

蚯蚓的观察报告

蚯蚓的观察报告蚯蚓:环节动物门,寡毛纲,陆生动物,1800余种。

一、蚯蚓的形态蚯蚓体呈圆柱状,宽约1—2毫米左右,身体呈暗红色,腹部红色较浅,手感湿滑,环节状体节,身体可所有角度随意转动,随意拉长(一定限制),无脊椎骨。

二、蚯蚓的生活环境实验工具:放大镜实验过程:寻找蚯蚓生存的地方,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三、蚯蚓的生活习性(1)实验1:冷与热实验工具:吹风机一台、冰箱一台、蚯蚓三只、喷雾剂。

实验过程:1、将吹风机开到最热后吹蚯蚓甲(温度约75℃左右)、用喷雾剂保持湿度。

2、将吹风机开到冷风吹蚯蚓乙(温度25℃左右)、用喷雾剂保持湿度。

3、将蚯蚓丙放进冰箱,将冰箱温度调制到-5℃,并开启冷风,保持湿度。

实验结果:蚯蚓甲死亡,丙在冰箱中不动弹,取出10分钟后继续活动,蚯蚓乙继续存活。

实验结论:蚯蚓在高温下会死亡,低温下会休眠,适当温度保持在25℃—20℃左右。

(2)实验2:湿度实验工具:吹风机一台、一杯水、盘子一个、蚯蚓三只实验过程:1、把吹风机开到冷风吹蚯蚓甲,不控制湿度。

2、将蚯蚓乙放在盘子上,用手滴两滴水在上面。

3、将蚯蚓丙浸泡在水里。

实验结果:蚯蚓甲不活动小,蚯蚓乙无变化,蚯蚓丙死亡。

实验结论:蚯蚓喜湿怕浸和干燥。

(3)实验3:光与暗实验工具:手电筒一只、蚯蚓一只。

实验过程:1、将手电筒的光照到蚯蚓身上。

2、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蚯蚓向无灯光处去。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阴暗而不喜欢光。

(4)实验4:蚯蚓的味觉实验工具:蚯蚓四只、盐水、糖水、醋水混合物、辣椒水、盘子四只。

实验过程:1、将4只蚯蚓分别放置在4只盘子中。

2、在蚯蚓甲头部处滴上盐水。

3、在蚯蚓乙头部处滴上糖水。

4、在蚯蚓丙头部处滴上醋水混合物。

5、在蚯蚓丁头部处滴上辣椒水。

6、观察并记录。

实验结果:蚯蚓甲蜷缩角落不动弹,30分钟后继续有生命迹象,蚯蚓乙存活,蚯蚓丙存活,蚯蚓丁死亡。

实验结论:蚯蚓有味觉,喜酸甜,怕辣咸。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引言:蚯蚓,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在土壤中,对土壤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蚯蚓的行为和生活习性,我们进行了一次观察蚯蚓的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对蚯蚓的行为进行解读。

实验目的:1. 观察蚯蚓的活动范围和行为习性;2. 了解蚯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实验材料:1. 透明玻璃容器;2. 湿润的土壤;3. 新鲜的蚯蚓。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玻璃容器,将湿润的土壤填充至容器底部的一半;2. 将蚯蚓放入容器中,并轻轻覆盖一层土壤;3. 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行为,并记录下来;4. 对容器内的环境进行变化,如温度、湿度等,并观察蚯蚓的反应。

实验结果:1. 蚯蚓在土壤中呈现蠕动的行为,它们通过收缩和伸展身体的方式前进;2. 蚯蚓在土壤中挖掘隧道,这有助于通风和水分的渗透;3. 当环境温度较高时,蚯蚓会主动躲入土壤深处,以避免过热;4. 当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时,蚯蚓会通过调整身体的湿度来适应环境;5. 蚯蚓对光线具有敏感性,它们更喜欢在暗处活动。

讨论与解读:1. 蚯蚓的蠕动行为是它们在土壤中寻找食物和栖息地的方式,也是它们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策略;2. 蚯蚓挖掘隧道有助于土壤通风和水分渗透,对土壤质量的改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 蚯蚓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敏感性表明它们对于生存条件的选择性较高;4. 蚯蚓对光线的敏感性可能与其在土壤中寻找食物的策略有关,避免暴露在阳光下可能有助于减少捕食者的威胁。

结论: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我们对其活动范围和行为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蚯蚓在土壤中的蠕动行为、挖掘隧道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都展示了它们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这些观察结果对于土壤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蚯蚓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蚯蚓观察报告

蚯蚓观察报告

蚯蚓观察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和习性,认识生物与环境密切的关系,学习观察生物的方法,我进行了观察蚯蚓的活动。

1.蚯蚓的形态是什么样的?蚯蚓体呈圆柱状,细长,各体节相似。

头部不明显。

体表看起来较为光滑,但用手轻轻抚摩,也能感受到有细小的刚毛。

我把蚯蚓放在纸上让其爬行,能听到有轻微的“沙沙”声。

由此可见,蚯蚓是靠刚毛移动的,刚毛的目的在增加蚯蚓爬行时的摩擦力。

2. 蚯蚓在什么环境中生活?我在寻找、挖取蚯蚓的过程中曾留意过适宜蚯蚓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先在干燥的土壤一带挖取蚯蚓,但是并没有蚯蚓出现;后来,我到一片潮湿、松软的土壤处挖取蚯蚓,很快便有许多蚯蚓冒了出来。

由这个对比可以得出:蚯蚓适宜在潮湿、松软的土壤中生存,而不适宜在干燥、坚硬的土壤中生存。

3. 蚯蚓吃什么东西?我取了少许树叶以及一小块橡皮粒,分别放在蚯蚓的左右两边。

过了一会儿再去看时,发现树叶在逐渐减少,而橡皮粒没有减少。

通过查阅,我进一步了解了蚯蚓的饮食习惯: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

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

厌苦味。

它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

4. 蚯蚓是怎样运动的?有足吗?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能发现蚯蚓并没有腿脚。

把它放在土壤中,我发现它是逐渐收缩着蠕动前进的。

查阅资料后我得知,蚯蚓是环节动物,没有腿和脚,是通过身体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

5. 蚯蚓有触觉、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吗?触觉——我用手抚摩蚯蚓,它会突然比较剧烈地蠕动一阵子,甚至轻微地弹跳。

由此可见,蚯蚓具有触觉。

听觉——我在蚯蚓的上方使劲击掌,以及用小喇叭呐喊,它总是毫无反应。

于是我肯定了蚯蚓没有听觉。

通过资料查阅,我在达尔文的实验中进一步了解了:蚯蚓虽然没有耳朵,可是在体壁上的很多感觉细胞,只要外面有一点小小的震动,它就能感觉到。

视觉——我设计了两种方案:a)在蚯蚓的周围设置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卡片,观察其变化;b)用手电筒照射蚯蚓,观察其变化。

对蚯蚓做实验报告

对蚯蚓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蚯蚓的基本生物学特征;2. 探究蚯蚓对不同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3. 观察蚯蚓在环境变化下的生理反应。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蚯蚓若干;2. 实验器材:培养皿、剪刀、尺子、放大镜、显微镜、温度计、湿度计、食物(如:树叶、水果、蔬菜等);3. 实验药品:生理盐水、碘液、酒精等。

三、实验方法1. 蚯蚓基本生物学特征观察(1)将蚯蚓置于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其外观特征,记录蚯蚓的颜色、体型、体节等;(2)用尺子测量蚯蚓的体长、体宽;(3)观察蚯蚓的运动方式,记录其运动速度、方向等。

2. 蚯蚓对不同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探究(1)将蚯蚓分成若干组,分别喂食树叶、水果、蔬菜等食物;(2)观察并记录蚯蚓的摄食量、消化时间、消化产物等;(3)对消化产物进行观察,记录其颜色、质地等特征。

3. 蚯蚓在环境变化下的生理反应观察(1)将蚯蚓置于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观察其生理反应;(2)记录蚯蚓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速度、呼吸频率等指标;(3)对蚯蚓的生理反应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蚯蚓基本生物学特征观察结果显示,蚯蚓为环节动物,体长一般为10-20厘米,体宽约0.5-1毫米,体节明显,呈环状排列。

蚯蚓的运动方式为蠕动,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配合完成。

2. 蚯蚓对不同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蚯蚓对树叶、水果、蔬菜等食物均有较好的消化吸收能力。

其中,树叶的消化速度较快,消化产物呈黑色,质地较硬;水果的消化速度较慢,消化产物呈红色,质地较软;蔬菜的消化速度适中,消化产物呈绿色,质地较脆。

3. 蚯蚓在环境变化下的生理反应实验结果显示,蚯蚓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其生理反应存在一定差异。

在适宜的温度(20-25℃)和湿度(70%-80%)条件下,蚯蚓的运动速度较快,呼吸频率适中;在高温(30℃以上)或低温(10℃以下)条件下,蚯蚓的运动速度减慢,呼吸频率降低;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蚯蚓的生理反应较弱,可能出现死亡现象。

三年级科学上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上实验报告单

八、观察小动物(实验二):蚯蚓
九、观察小动物(实验三):蚂蚁
六、我们来养蜗牛
十一、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实验一)
比较材料的硬度
四、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三):水葫芦和金鱼藻
十三、造一张纸
二、拓印树叶与树皮
十五、研究空气的流动
十六、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
一、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一)大树
十四、验证空气的存在
三、观察常见的植物(实验二)小草
十二、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实验一)
比较材料的韧性
五、观察叶的形态
十、观察小动物(实验四):金鱼
七、观察小动物(实验一)蜗牛(二)。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总 评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1.根据生活经验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带共有节。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有。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班级: 姓名:
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
分值
得分
实验材料的准备
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1.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蚯蚓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有什么作用
作出假设
根据小时候的经验,猜测蚯蚓习惯生活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有时喜欢在石板下面;在蚯蚓的运动中,发现体节在不断变化,可以猜测体节具有辅助运动的作用。
1
3.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பைடு நூலகம்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作比较。
1
探究结果
1.蚯蚓生活在环境中。
2.蚯蚓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有 作用。
3.为什么蚯蚓在潮湿的土壤中
1
表达与交流
学生小组间进行交流
反思
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表是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单
学科科学实验名称观察蚯蚓
实验班级三实验时间2014 年9 月
18日
开出组数 4 实到人数28缺课人数无
实验名称观察蚯蚓
实验目的观察蚯蚓的特点及喜好
实验器械放大镜蚯蚓软尺天平纸
简要过程 1 把蚯蚓放在桌面的一张纸上
2 用放大镜对准蚯蚓,慢慢调整镜面到蚯蚓的
距离,直到看清蚯蚓为止。

3 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报告中。

4 用软尺测量蚯蚓的长度,用天平测量蚯蚓的
体重。

结论 1 蚯蚓的身体呈圆筒状,有一节一节的环,其中有一
大环,嘴在离大环不远的一头
2 没有眼睛耳和腿身上有粘粘的东西呈纵赫色。

3 蚯蚓伸长时大约有8厘米体重约3克
4蚯蚓有刚毛,它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配合运动的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