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唐山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王海审核洪杰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
卷Ⅰ(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2分。
每共计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史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建庙宇,统理海内”B.“(大事)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皆不鉴秦设相之患”D.“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2.“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此司法原则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B.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3.学者裴钰认为中国近代文明应该从16世纪开启,并强调:“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
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抗日战争4.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据《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三期A.国民党军队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B.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5.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
【新课标】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月考(2)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则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A.人与动物应该有区别B.应当使长辈衣食有余C.诚心诚意D.要象牛马那样任长辈驱使2.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自然流变),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改革)。
下列主要属于自然流变的是A.繁体字到简化字B.小篆到隶楷C.大篆到小篆D.秦始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3.汉武帝虽然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并不是纯粹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也采纳了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
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不符的是A.国家财政比较困难B.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比较大C.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比较大D.主要思想学派在政治上处于势均力敌状态4.(唐)玄宗御含元段,望南山,见一白龙横豆山间。
问左右。
皆言不见。
令急召王元宝问之。
元宝曰:“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其状”。
左右贵臣启曰:“何故臣等不见?”玄宗曰:“我闻至富可敬贵。
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
”这反应了当时A.封建迷信盛行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C.政治腐败D.崇商思想、拜金主义俨然形成一种思潮5.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录取名额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使得官员队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A. 士族势力进一步下降B. 武将地位上升C. 大量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加入官僚队伍D. 南方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超过了北方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6.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并不是首先见于宋代的正史,而是来源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这说明在我国古代历史学家A.对史实的掌握不全面B.对文化的传播重视不够C.英雄史观基于主导地位D.没有把科学技术作为历史的内容7.最晚成书于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指出:“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
精品解析: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北江实验选修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北江实验学校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选修)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 汉代皇帝授予使臣代表皇帝的“节”,也是国家的象征。
张骞持“节”出使西域、苏武牧羊“卧起操持(节)节旄尽落”。
两人被匈奴长期囚禁,受尽磨难,但力保“节”不失,交还皇帝。
两人事迹反映了A. 汉节的礼仪象征B. 对国家的坚守与忠贞C. 专制皇权的影响D. 汉人坚忍不拔的品格2. 嘉靖、万历年间,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鼎盛阶段。
此时,阁臣不仅朝位班次居六部之上,而且非才望出众尚书、都御史,无资格推补入阁。
其五大主要职掌为票拟章奏、书写诏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
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对明代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A. 内阁大臣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B. 内阁名义上可以节制六部C. 内阁职权变化取决于皇权的需要D. 明代的政治因此日益清明3. 清朝军机处最初设置了三位大臣,即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后来逐渐增加,最多时达十一人。
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自办理皇帝交办的机要事务。
这反映了清朝A. 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B 分化事权以获集权C. 大力构建权力制衡机制D. 封建制度由盛转衰4. 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土地制度的差异,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古代专制国家财政收入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分为以“人丁为本”和以“地产为本”两个阶段。
下列各项税收制度中,属于以“人丁为本”阶段的是A. 租庸调制B. 两税法C. 一条鞭法D.推丁入亩的.5. 战国时期,各种盗案频发。
《睡虎地秦墓竹简》所存192条法律法规中有47条涉及盗窃,《盗律》为商鞅变法所颁六律之首,秦国还在市场设“求盗”等官员专门捉贼。
这反映出当时秦国A. 法条律令的繁杂B. 法律保护私有财产C. 价值观念的混乱D. 百姓生活极端困苦6. 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包括宗室)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1%;寒门出身的只有6人,占8.2%。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莱芜四中高二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在原始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
人类文明产生之初A. 同一地点扩散,多元一体B.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多元C. 都是大河文明,中央集权D. 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几大早期文明由于交通的局限性,各文明之间基本上独立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B正确;早期人类分布在亚、非、欧等大洲,不是同一地点,A错误;古代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C错误;人类早期文明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是所有早期文明都是城市国家、商业发达,D错误。
故选B。
2.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A.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 文明的碰撞与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马可·波罗游记》”“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三个历史事件反映了亚洲、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碰撞,因此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排除A;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排除;C无法体现“《马可·波罗游记》”“丝绸之路”,排除。
3. 布克哈特认为:“摆脱中世纪桎梏的文化需要一个向导,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
”文艺复兴的文化“向导”主要来源于A. 古希腊罗马文化B. 法国启蒙思想C. 中国儒家文化D. 欧洲宗教神学【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因此文艺复兴的文化“向导”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故选A;启蒙运动主要是构想了未来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蓝图,B不符合题意,排除;文艺复兴的外衣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无关,C不符合史实,排除;文艺复兴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观和来世观,排除D。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唐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唐尧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读“中朝”和“外朝”关系示意图,它反映出的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执行机构A.皇帝开始兼任最高行政长官B.行政权的独立性渐趋减弱C.皇权和相权的斗争趋于激烈D.决策权和行政权逐渐分离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 o根据这个法案,美国的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的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的所占比例一开始只有10%, 1930年占80%, 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
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加强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5.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6.唐朝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主要措施是()①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打败少数民族的进攻③与少数民族结盟④设置行政机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7.1969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某些对华贸易管制,并放宽了到中国旅行的限制,议员、记者、教师、学生、科学家和医生六类人员可以访问中国,这一规定反映()A.美国试图调整对华政策B.美国支持中国参与国际事务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8.秦朝“半两”钱,汉代“五铢”钱,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含答案)(WORD版)
郑州外国语学校2009-2010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0小题60分)1.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认识。
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A.禹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B.商朝中央机构中相和卿士参与商王决策C.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D.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中“礼”主要指:A.礼仪B.制度C.风俗D.贡赋3.“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B.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D.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4.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5.《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6.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有利于:①发展封建经济②打击旧贵族的势力③刺激宗室成员建立军功的欲望④强化对基层的管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B、都涉及土地私有,都主张废井田C、都壮大了本国争霸的实力D、都改变了所在国的社会性质8.商鞅变法的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①连坐法的推行②轻罪重罚③户赋、劳役沉重④重农抑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
巍山二中高二年级上学期(世界近代史)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巍山二中高二年级上学期(世界近代史)第二次月考——历史卷一、选择题:(共45题,1~40题每题1分;41~45题每题2分,共50分)1、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主要是指 ( )A. 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扩大对外市场 B.《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C.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2、所谓“商业上的革命”,不正确的是()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扩大了经济和文化交往B.欧洲与非洲、亚洲、美洲都有贸易往来C.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促进了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3、下列关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掠夺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使这两个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使西班牙、葡萄牙完成资本原始积累③财富在这两个国家没有转化为资本④封建统治者用这些财富奢侈享乐,使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变为资本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③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天圆地方”说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人的作用C.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确立5 、14世纪初,但丁的《神曲》为教皇在地狱“火窟”里留下位置和1600年布鲁诺在罗马受火刑牺牲的史实反映了①人文主义的思潮还没有社会基础②文艺复兴运动是反封建神学的新文化③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统治的支柱④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的长期性()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④6、布鲁诺和弗兰西斯·培根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共同贡献是()A . 提出宇宙无限说 B.提出“知识就是力量”C.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D.为科学而献出生命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但代表历史发展趋势 B.革命带有宗教色彩C.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同盟8、“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
高二历史月考题
2013-2014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2013年10月一、选择题:(1-15题,每题1分,16-45每小题2分共60分;共计75分)1.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C.重视民意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4.孔子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A.克己复礼、贵贱有序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存天理,灭人欲D.兼爱、非攻5.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C学习思考相结合 D择优而教6.下列对老子哲学中“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物的本原B.抽象的概念C.具体的物质D.无为的自然本体7..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
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8.下列言论反映墨家思想主张的是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就D.有人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9.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作为统治思想有所体现的是①道家的“无为”②儒家的“仁政”③墨家的“兼爱”④法家的“法治”A ①②④B ①④C ①②③④D ②10.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11.“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A、战国时期B、秦朝C、西汉D、唐朝1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连市金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月月考历史试题
大连市金州高中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命题人:林慧彬2012、10、18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2、下列观点不符合儒家学派的是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尊王贱霸” D.“法不阿贵”3、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
富裕商人的要求4、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思想5、孟子说:“……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土地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6、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C。
甲——墨,乙-—法,丙——道D。
甲——道,乙——墨,丙—-儒7、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河北省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定州市2021-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一、选择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③实行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①制度的实行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②制度没有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全部制③调整了国家和地主、国家和农夫之间的关系④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
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
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
”这不能说明()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卑视政策 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C.北魏统治范围民族种类众多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4.“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泊异乡,事涉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转变这种状况的是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5.《悲平城》诗云:“悲平城,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童谣曰:纥于山头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诗歌和童谣说明白( )①平城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②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格外强大③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必要性④北方常受强敌柔然的骚扰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6.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A.街市B.坊市C.夜市 D.草市2.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A.严重倒退B.顺利发展C.停滞不前D.曲折发展4.统计资料表明: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造成这种局面的经济根济根在于A.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完全隔绝B.中国的农业文明不利于工商业发展C.中国没有出现过类似西方的工业革命D.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人的出类拨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C.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6. 陈独秀曾说“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之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且为当时社会之名产,此均为吾人所绝对承认者”。
这表明陈独秀A.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以理性的态度肯定儒家思想的优点C.推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D.对儒家思想存在绝对肯定的看法7. 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头活水。
传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1、西安世园会会徽“长安花”,其设计理念和构思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体现这一构想的是()A、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B、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C、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D、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2、某道观朱熹、文昌帝君、孔子三人共同拜祭雕像,把朱熹与孔子放在道观中同等地位一同祭祀。
这主要是因为朱熹()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3、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服私欲,说明()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C、儒学的演变已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孔子的仁学被发扬到极端4、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
他们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5、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B、为了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的需要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6、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君主立宪制度民主共和C、清朝宫殿土木石料D、清朝封建统治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国的书法艺术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②中国的国画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③《诗经》和楚辞分别属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8、下列著名书法作品反映了不同的汉字形体。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德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1. 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
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2. 唐代中期以后,由宦官担任的枢密使的地位不断上升。
到唐末,枢密使有了专门的办公机构——枢密院,“宰相枢密,共参国政”的局面最终确定。
这一现象的出现()A.表明三省六部制度已经瓦解B.成为宦官专权的根源C.说明了唐代中枢机构的异化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 隋朝灭陈后,在设置江都郡时,刻意将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整合到一个行政区域内;元朝统一南北后设置的江西行省、湖广行省全部是从长江流域跨越南岭,将长江、珠江两大江河分水岭囊括在内的。
这些举措的共同目的在于()A.降低地方治理成本B.促进南北民族交融C.加强中央集权统治D.促进区域相互救济4. 下图是法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这反映出法国民主化的特点是()君主立宪制(1791年—1792年2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9月—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A.政局动荡,进程艰难B.战争频繁,国家分裂C.时局变动,前途光明D.政体更替,国力衰微5.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一国的统治之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且公职人员的选任需要较高的财产条件,那么该国实行的是寡头政体。
据此判断,下列国家中具有寡头政治特征的是()①雅典②斯巴达③罗马共和国④法兰克王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 19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有三次重要的议会改革: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1885年改革基本实现了成年男性的普选权。
2023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完整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一中学)
选择题主张掌握自然规律,然后利用它为我所用的思想家是()A. 荀子B. 庄子C. 孟子D. 韩非子【答案】A【解析】试题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强调人类要掌握自然规律,然后利用它为我所用,造福人类,庄子、孟子、韩非子均没有此类观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选择题(题文)“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 “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C.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D.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答案】A【解析】试题题干原文出自韩非子,大意是说君主之所以能统治天下讨伐诸侯,凭的是威势。
因此体现了法家的思想。
B出自道家老子,C出自儒家,D出自墨家,A体现了法家的改革观。
故选A。
选择题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
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A. 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C. 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D.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理论基础,而大一统的实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与其他备选项相比,B项程度最深,符合题意。
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选择题(题文)有学生对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的学说进行研究,写了一篇小文章,其标题是“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成为该学生进行上述研究的对象是()A. 韩非B. 李贽C. 朱熹D. 王守仁【答案】C【解析】试题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是朱熹的具体的主张,韩非、李贽、王守仁均没有这个主张,本题其实就是变相考查思想家的具体的主张,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5. 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其实质是反对 ( )
A. 儒家传统道德B. 儒家思想文化C. 孔子思想学说D. 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
“实质”是指某一对象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孔教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4. 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秦朝时儒学陷入低潮
B. b:西汉“独尊儒术”,其他学派消亡
C. c: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冲击
D. d:明末清初时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
5.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故A正确,排除。西汉“独尊儒术”,其他学派被糅合到儒学,故B错误,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到佛、道冲击,故C正确,排除。明末清初时黄宗羲等思想家使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故D正确,排除。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ຫໍສະໝຸດ 【答案】B【解析】
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历史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个小题共60分)1.“一定的社会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
”下列各家思想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要求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③提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主张“尚贤”“非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④4.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其“发展”主要体现为A.由“无为”发展为“有为” 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 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5.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做打家劫舍的事业。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 D.此种提法于道家的学说6.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海瑞治家严谨B.儒学地位衰落C.理学摧残人性D.世风每况愈下7.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8.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霞浦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历史。
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而且更为强大的文明。
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2. 薛福成在《变法篇》说:“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
”材料表明他的主张是A.“求富”、“自强”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中体西用”D.“西学东渐”3.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
这反映康有为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B.反对美国式政治体制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4.“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君主复辟运动、军阀割据,以及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加剧。
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和人民。
”这里的“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是指A.自由与平等B.法制与科学C.民主与自由D.民主与科学5.胡适认为:“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这反映了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新文化运动彻底失败C.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D.中西文化融合日益加强6. 下表摘编自1923年《蒋介石日记》由此可见蒋介石A.怀疑三民主义B.关注社会主义思潮C.成为马克思主义者D.寻找国共合作理论7.墨家思想在先秦曾经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
然先秦以降,墨学几成绝学,鲜有学者问津。
20世纪初,墨学再热。
学术界和社会上“人人争言墨”“家传户诵,几如往日之读经”。
20世纪初墨学再热的主要原因是A.知识分子通过振兴墨学挽救民族危机B.墨学民主与科学等主张迎舍时代需要C.西学已渐入末路知识分子反求于中学D.知识分子借墨学的实用主义批判儒学8.《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D.“天下为公”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
毛泽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0.“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
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1.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
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
”这一会议A.确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C.决定重点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D.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12.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13.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确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肯定马寅初的人口主张,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认识正确的是A.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领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该思想的提出不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C.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D.后者肯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纠正了“左”倾路线14.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5.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
对其中“人”的理解,正确的是A.忠于城邦的男子 B.掌握权力的贵族C.新兴的工商业者 D.主宰人类社会的人16.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理念是万物本源17. 欧洲有位学者在其作品《论人的美德与尊严》中以《圣经•旧约全书》的内容为依据而宣称:“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
”该学者属于A.古希腊先哲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C.宗教改革家 D.浪漫主义文学家18.之所以说宗教改革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因为它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篱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的束缚 D.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19.12、13世纪,以法国为主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
13世纪后半期新文化萌发之际,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多赴法国学习观摩。
这一现象说明了A.古典文化最早在西欧复兴 B.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最初的工具C.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 D.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承继20.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新的枷锁。
”材料中后一个“枷锁”是指A.《圣经》B.新教C.人文主义D.禁欲主义21.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22.卢梭认为:“主权者除了立法权力之外便没有任何别的力量,所以只能依靠法律而行动;而法律又只不过是公意的正式表示,所以唯有当人民集合起来的时候,主权者才能行动。
”卢梭的主要观点是A.人民主权 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3.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
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A.普罗塔哥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24.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 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 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3小题,第25题16分,第26题 16分,第27题 20分。
共52分。
2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不同时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摘编自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
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之旅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的差异。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的原因。
(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4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
……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胜利道路、革命的两个步骤及革命发展前景的基本主张。
(6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怎样的贡献?(6分)27.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