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另解学习笔记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24篇)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66ab7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7.png)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24篇)《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2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读书笔记篇1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
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
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
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当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
或许此刻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
”但我们能够为父母做一些自我能够做到的事。
比如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当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要我们去做事,我们应当赶快行动,不能借故拖延,或者根本不放在心上,不愿意为父母效力;父母教导我们时,应当恭敬地听而不能够随意打断他们,要将话听进心里;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应当顺从他们并且承担过失,不能顶撞他们,让他们悲痛。
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那么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能够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古人黄香九岁为双亲温席;沈云英替父亲守卫道州府;郯子取鹿乳,供奉双亲;董永卖身葬父;陆绩怀橘遗亲;王祥为母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
这些事例足以看出孝悌一向是中国文化的基础。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学习先辈们以父母为首的优良品德,把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做孝顺父母的人!《弟子规》读书笔记篇2新的一年又到了,刚开学我们学校就举行了诵读,《弟子规》的活动,每天中午12:50我们全校就开始诵读《弟子规》了,当我听到全校一起诵读《弟子规》时忽然觉得身心舒畅多了,我在诵读时了解了一些话的含义比如“冠必正,纽必结”意思是:冠必须要带正,纽扣必须要扣上的意思。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七篇)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eb79a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7.png)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七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吧《弟子规》读书笔记篇一是〈入那么孝〉,那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
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
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我的真心去爱他们。
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是〈弟〉,它是教我们怎样和别人相处的。
比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假设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所以,我们必需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快乐,我们也会所以更欢乐的。
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慎重。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贴合自我的身份;说话做事要尊重别人,尤其是不应当在背后议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欢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
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此刻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我应做的,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明白还不行,还要学会做。
怎样才能做呢?学知识。
怎样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必须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我的。
《弟子规》读书笔记篇二为什么它能使我百读不厌呢?是它,我如何尊重别人———要孝顺父母;是它,帮我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要守信;是它,让我学会了生活方方面面注意的问题———要仔细。
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0d846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2.png)
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读书笔记1坐上木椅,随意地拿出一本《弟子规》,轻轻地翻开一页。
飘逸洁白的纸张上,一串端正方圆的字跳动着,“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它们喊着口令,踏着方步,走进了我的内心,高喊着;“你做到了吗?”我,做到了吗?我有些底气不足,是心虚的表现吧!生活中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似的在脑海里掠过。
扪心自问,似乎在成长这条五彩路上,我确实没有做到。
“父母呼,应勿缓”。
妈妈的大嗓门又唠叨起来:“快过来!”“嗯。
”我懒洋洋地应着,手里仍拿着书,嘴里仍旧嚼着饼干,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不知过了多久,“唉,真好看!”我终于放下了书,这才想起去厨房看看。
可一看,妈妈早把菜端到了桌上,正怒气冲冲地看着我呢。
哦,“父母呼,应勿缓”。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又是一个鸟语花香的早晨。
我开心地呼吸着空气,身边的风铃草摇曳着。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快帮我去超市买包盐!”唉,差点忘了还有妈妈唠叨的摧残。
我心中的金色大门轰然倒塌。
我有些恼怒,装作没听见,直奔洗手间“避难”。
外面的动静渐渐小了下来,我探头探脑地从门后钻出来。
蹑手蹑脚地爬出来。
像只小老鼠一样东瞅瞅,西望望。
在确定安全以后,我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
厨房里,妈妈还在忙碌着,锅碗瓢盆碰撞着,清脆的叮当声回荡在厨房里。
桌上放着一包盐,面条的香味从厨房里一阵阵的飘出来。
我正准备悄悄地走开,妈妈像是察觉到什么似的,猛的一回头,我的身影暴露在她的视线里。
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正准备接受一场唾沫大战。
一抬头,我横起来的心又软了下来——妈妈的眼神有些失望,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
我突然有些触动,心里似乎有什么裂开了。
“父母命,行勿懒”是不是心中早已习惯了做反面教材?“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的脑海里不断回响着这两句铿锵有力的话语。
弟子规另规另解学习笔记完整版整理
![弟子规另规另解学习笔记完整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e0513227d3240c8447efe8.png)
《弟子规另规另解》学习笔记第一课【颂词及释义】【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这部论典是圣人的教诲。
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然后是做事认真谨慎,说话守信用,对所有的人有爱心,亲近好老师。
除了上述六层内容以外,若有多余的时间、精力,还可以学习其他有利于身心的知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家中,父母呼唤你,一听到就该立刻答应,不要慢慢吞吞。
无论父母叫你做什么事,不要拖拖拉拉,要立即去做。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教导的道理,必须恭恭敬敬谛听。
父母因为你做错了、行为不如法而谴责你,你必须虚心恭顺地听从,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第二课【颂词及释义】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子女对父母应无微不至地照顾,根据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给予不同的关心。
冬天寒冷,要想尽办法给父母取暖;夏天炎热,要让父母过得凉爽。
做子女的早上起来以后,应先到父母那里问安,黄昏时也要到父母那里探望,看有没有什么事需要做的。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作为子女,出门时一定要向父母告辞,不能不告而别,随随便便想走就走,否则会让父母担心。
一旦从外面回来,也要去看看父母,让他们心安。
做子女的,居住的地方要固定,住处若经常变换,父母就会担心孩子在外面居无定所、到处漂泊。
一个人的学业、事业、道业,最好不要改来改去,一门深入才会有所成就。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虽然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不要不经父母同意就自作主张、肆意妄为。
如果随随便便去做,将有损于子女的本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虽然是非常小的物品,也不要因为它小,就背着父母私自藏起来。
如果偷偷地占为己有,会让父母感到伤心、难过,也会有损你的道德。
第三课【颂词及释义】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凡是父母所喜爱的,子女应尽心尽力去成办;凡是父母不喜欢的,子女应小心谨慎加以排除,不要去行持。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当我们身体受到伤害时,最担心的莫过于父母,他们会忧心忡忡、牵肠挂肚;我们的道德若有缺失,则会让父母尊长蒙羞。
《弟子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3篇)_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3篇)_弟子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d670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5.png)
《弟子规》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3篇)_弟子规读后感《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之一,也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经典教育书籍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即读书笔记摘抄、感悟及读后感,分享《弟子规》的学习体会。
一、读书笔记摘抄1. 反思教育方式:“有子曰:“师不在其所,而在人之所长。
”教育方式要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因时制宜。
“在所不辨,多致过失。
”这句话告诉我们,需要因材施教。
2. 修身养德:“凡事不学,不如无才。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要有德才兼备,学无止境,修身养德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3. 敬老爱幼:“敬老则神明得,爱幼则鬼神喜。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关注弱小,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 患难见真情:“患难见真情,不患则见不诚。
”真正的友谊是在困难时能相互扶持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求新知上行,实践中得知,朋友知心。
二、感悟读完《弟子规》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教育的重要性。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教育的反思和教导,告诫人们要懂得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待人宽厚,勤学好问等;这些都是在培养人才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培养的素质与品格,它无疑是对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深刻影响。
《弟子规》强调了孝道与友谊的意义,对于人们的处世态度、人际交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借鉴书中对于教育方式和道德要求的思想,以此引导下一代健康成长。
三、读后感读完《弟子规》,我深深地认识到了教育和道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和处世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些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
希望我们能够从《弟子规》中汲取教育的智慧,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通过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弟子规》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育书籍,它通过对教育的反思和道德品质的要求,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做人处世的道理,也可以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通用9篇)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78bb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4.png)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通用9篇)《弟子规》的读书笔记篇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简简单单的二十四个字概括了整篇弟子规的内容。
第一句话就点明了弟子规是圣人们对我们的教导。
后面十八个字把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都概括了,弟子规本身就讲的是做弟子,做学生,做儿女的规矩,于是我们便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读弟子规。
初读弟子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等读了五、六遍,六、七遍以后,才琢磨出点意思来,我反复读,感受越来越深,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讲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讲的是和大众相处时要相互爱护,并且亲近有德行的.人,多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非常重要不做不行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好好的学习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了。
整篇*都在讲应该怎么做儿女,应该怎么做学生,应该怎么做人。
我在读弟子规,一定少不了父母的陪同。
于是,我们一起读弟子规,理解弟子规,交流心得。
有一天,我在爸爸的手机上看到一条短信,叫养生小专家。
里面说修身养性排名第一的就是写毛笔字。
因为我也写毛笔字,所以我也深有体会,你在不静心的情况下是写不好字的,但是你沉下心来写一会儿,心就会静下来。
正如“余力学文”一段中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说的一样,你不好好写字,心静不下来,沉不住气,在心理上就会得疾病了。
古人在清朝康熙年代就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
在弟子规里,在家要孝顺父母,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在世上还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强人所难等,这些是我得到的启发。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15篇)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77afc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1.png)
《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15篇)《弟子规》读书笔记(通用1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弟子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读书笔记1“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是〈弟子规〉中余力学文中的一段,它主要讲了:学习与实践是不能分开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实践之上。
另外,读书时,要全神贯注,注意力应高度集中,眼睛要紧盯着书,还要大声朗读,这样才会提高读书的效率。
合上书本,我们来谈谈我的理解:实践和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光学习,那就是死读书,不会将知识灵活应用,这就与纸上谈兵没什么两样。
我们知道:纸上谈兵造成的后果是无法弥补的。
但是,如果只实践,不读书,那只能按自己的见解做事,不知别人有何经验,教训。
因此,实践和读书必须兼备。
另外,我还有这样一个读书事例:以前。
我读书从来不整本整本地读,通常只看八九页,就扔到书柜里,看另一本书了。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这种读书方法叫“杀书头”,这样很不好,不利于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
因此,我才改正了缺点,开始整本地精读。
读书可以增长智慧,增加知识。
只要掌握方法,就可以收获最佳的读书效果。
《弟子规》读书笔记2弟子规是一本很有名的书,主要讲了孝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其中最让我感叹的是孝敬父母的句子。
亲友疾、药先尝的意思是:父母亲得病的时候,要先帮父母尝一下药。
父母呼、应勿缓的意思是:父母叫你的时候,不可待慢,得马上去父母身边。
父母命、行勿懒的意思是:父母叫你干什么的时候,不能偷懒不做。
父母教、须敬听的意思是:父母给你讲道理的时候,得认真听。
这些道理只要明白了,所有人就都会孝敬父母!《弟子规》读书笔记3今天我读了弟子规中的一个典型守则是:'事虽小,勿擅为;物虽小,勿私藏。
弟子规读书笔记
![弟子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0bff214360cba1aa911da95.png)
弟子规读书笔记弟子规读书笔记3篇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
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
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
做人,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创作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
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那他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不会快乐。
我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文化教育,在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在正确理解古老地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这块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真心希望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从我们班级教育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
《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
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
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
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
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b067c4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4.png)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相关推荐《弟子规》的读书笔记(精选29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篇1今年中心开展“阅读经典,提升素养,厚德敦行”全员读书活动,在阅读《弟子规》这本书时,给我记忆最深的是当中的“亲仁”篇,虽然篇幅短小,但却始终告诫孩子们,内心一定要以仁义道德作业衡量标准,要明辨善恶,亲近仁者,结交君子。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要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用了这二十四个字,为我们进一步指出与君子交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与小人交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坏处,提醒我们在交朋友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弟子规》接下来又要求孩子,从小要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或者说与人交往的习惯,即“善要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大家应该相互提醒对方,跟朋友交往的时候,要劝人向善,这样的话对两个人道德的建立都有好处。
如果你看见对方有过失,你不去规劝,那么朋友之间,两个人都于道有亏,不是好事。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篇2教育无小事,他不光只是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将其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心为孩子着想,用一双敏锐智慧的双眼观察孩子,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先知其心,然后才能救其失也。
用真诚的心唤醒孩子本善的心,让他们顺着天性幸福成长。
但,苟不教,性乃迁,顺“天性”而非“个性”,这两个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其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无私利他,一个自私自利。
所以,要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知正念,培养浩然正气,为自己培福积福,再造福,那么,他的晚年必定是幸福圆满的。
人生最难得的莫过于此。
让末学跟孩子一起努力,从当下做起,一步一步向幸福出发!《弟子规》的读书笔记篇3今天我读了《弟子规》的一部分内容,感觉很受启发。
其中有几句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听到别人对你指出错误就生气,别人表扬你时就高兴,那么坏朋友就会来靠近,良师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国学经典《弟子规》的读书笔记
![国学经典《弟子规》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b8ae2fc5901020206409c2d.png)
国学经典《弟子规》的读书笔记(通用5篇)国学经典《弟子规》的读书笔记1小时侯的我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关心别人,体谅别人,不理解父母,不知道父母吃了多少的苦。
时间飞逝,眨眼间,我已经上了中学,首次接触了《弟子规》,并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基本改掉了"小皇帝"的风格。
在平安夜那天,教《弟子规》的于老师讲的是关于孝敬父母的事情,讲了很多类似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话,并且留了一个作业——为父母洗脚。
这对于在家中颇有"小皇帝"的风格的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一般,虽然在学习《弟子规》的期间很努力的做家务,可洗脚这个作业还是无法让我接受,因为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字"脏".虽然明知应该孝敬父母,但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只是想在心里偷偷地把这个作业深深地埋藏起来。
第二天,于老师果然问了大家有没有为自己的妈妈洗脚,磨不开面子的我不知所措,只好随着大家举了手,老师好象猜透了我的心思,说的什么我也记不清了,只记住了一句话:"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连为父母洗个脚都不肯吗?"当我正回味这句话时,老师说:"大家也可以读一读《弟子规》,让心平静下来。
"放学了,写完作业后,我读起了《弟子规》,读着读着,心情越来越沉重,读到了"入则孝"这部分中的"亲爱我,孝何难。
"时,突然想起了妈妈为我做的所有的事,我便想努力地把作业再从心底挖出来。
这时,妈妈回来了,我便拉着妈妈去洗脚。
当脱掉妈妈的鞋和袜子是那一刻,我惊呆了,妈妈的脚被磨出了一块块的茧子,不知所措的我问了一句傻话:"妈妈,疼吗?""傻孩子,茧子怎么会疼呢?"妈妈边说边抚摩着我的头。
"小皇帝"终于知道了泪水的滋味,是咸的,它包涵了所有的自责和歉意,我认认真真地为妈妈轻轻地洗脚……我要感谢《弟子规》,是《弟子规》找回了我的孝敬心,是《弟子规》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弟子规》改变了我,《弟子规》一定会让我更完美!国学经典《弟子规》的读书笔记2弟子规这本书是之一,少儿诵读经典是古代圣贤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 全译全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弟子规 全译全解》读书笔记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538440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6c.png)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李毓秀
大臣
衣食
孩子
子规
人生
弟
父母
兄弟
进退出处 尊长
坏话
德
雨露
深渊
古典文学
善恶
心意
原名
01 总叙
目录
02 入则孝出则悌
03 谨而信
04 泛爱众而亲仁
05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代秀才李毓秀,后经贾存仁修订,并更为现名。《弟子规》曾被官府 定为私塾和义学必读教材,书中涵盖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处 世哲学和道德仪轨。它自面世以来就广为流传,数百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举止和精神世界。
12.举止端正,长幼 有序
14.诸父诸兄,虔心 侍奉
谨而信
01
15.珍惜时 间,讲究卫 生
02
16.穿衣戴 帽,端正清 洁
03
17.衣食忌 奢,量力而 为
04
18.行走站 立,从容端 庄
06
20.守正不 阿,不慌不 忙
05
19.进退出 处,恭谨为 之
01
21.勿问邪 僻,彼此尊 重
02
22.言谈清 楚,有借有 还
总叙
入则孝出则悌
01
2.顺承父母, 即为感恩
02
3.频繁跳槽, 伤亲害己
03
4.事物虽小, 忠廉奉之
04
5.修身养德, 立人立业
06
7.父母生病, 暖心照料
05
6.父母之过, 柔言规正
8.慎终追远,承前启 后
《弟子规》读书笔记(集合15篇)
![《弟子规》读书笔记(集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e1bed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9.png)
《弟子规》读书笔记(集合15篇)《弟子规》读书笔记1在寒假里,教师让我们通读《弟子规》,开始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也看不懂,之后,妈妈让我上网看了《弟子规》电脑版说明,让我读一句看一句注解,慢慢得我最终明白了。
这本书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是约束儿童的行为,明确道理的规范读本。
这本书无论是在孝悌,行善,日常行为等方面都给予了正确的解说。
主要是让我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事,摒弃不良行为。
第一部分"守孝悌".这三个字看似很简单,其实资料很丰富。
那里包含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师长"那里指"长辈""教师"及"兄长".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人更应当对养育自我的父母加以报答。
一个人如果不孝顺父母,不热爱自我的家人,长大以后就谈不上热爱故乡,热爱祖国了。
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结合我的生活,我发觉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够,当妈妈爸爸批评我的时候,有时我明明白不对也要反驳;当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时我会对他们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经过了解此句的真正含义,我明白这是对父母的不尊不敬。
其次,这本书还讲述了日常起居的行为规范。
比如"衣贵洁,不贵华"穿的衣服干净整洁就能够了,无需高档、华丽,更不能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及用具贵重、奢华,这都是不正确的行为。
这也是我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的,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互相攀比对我们的成长是无意义的,仅有害而无利。
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即使遭到斥责或打骂,也应当拿出勇气应对。
"过能改,归于无",仅有知错,才能改错。
不能因为掩饰犯下的错误,就撒谎,而犯下另一个错误。
我从小妈妈就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长大以后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牢记妈妈的教诲,牢记古人的尊尊教导。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
![《弟子规》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b5628bfa98271fe900ef931.png)
关于《弟子规》的读书笔记3篇关于《弟子规》的读书笔记1时隔几年,再次读着《弟子规》,我不再是儿时那幅无知的面孔了,更多的是深深地思考,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更多的是对为人处事的理解。
首先,是在待人方面!《弟子规》中,强调对父母要孝,对长者要敬。
这无疑是一个真理,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我们就是强调百善孝为先。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我们不能再“愚孝”!对父母是要态度谦恭语气温和,对父母的教诲也要听从。
但如果一味顺从父母,把父母的所有话都作为真理,那么即使在父母眼中你是个听话的好儿子,但在社会中你未必是个优秀的青年!对父母的孝不是一味顺从,是要在理智上的一种顺从!在待人上还讲到对长辈要尊敬,要懂得尊老爱幼,这是不变的真理,只不过方式要有所改变而已,不必“骑下马,乘下车……”在对待兄弟之间,必须和睦相处要有一种博爱之心,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响应国家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其次,在做人方面,对我的教诲更是大!第一,作为社会主义的优秀接班人,我们必须有合理而规律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贪睡。
同时还要求我们衣着要整洁,不要过分追求华贵,也不要过于的`与人攀比,衣物整洁即可。
第二,《弟子规》中强烈要求我们要作诚信之人,讲信誉,讲诚信。
这也是我们现在构建诚信社会的一个响亮口号。
第三,《弟子规》教育我们要有一颗虚怀德纳谏之心,善于听取别人好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要有一颗不耻下问之心,不懂就问的谦逊的态度。
第四,《弟子规》中强调“勿饮酒”,在现在的社会中,勿饮酒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显示的,只能说尽量少饮酒,毕竟少饮怡情,多饮伤身嘛。
第五,《弟子规》中教育我们要有一中坚忍不拔的人格,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即所谓:做事勿畏难!第六,文中强调“斗闹场勿近”,虽然,大家都这样认为,可是我认为我们应当有责任心,应该及时拨打电话号码如110等,以免事态严重化,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tì次谨信(谨:小心不妄为,认真不敷衍;信:诚实质朴)
泛爱众而亲仁(关爱他人,接近仁厚长者)
有余力则学文(在修行上述德行的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其他学问)二、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接听电话不可拖延)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要求,赶快行动不可拖拉)
父母教须敬听(教诲皆出慈爱,言语尽为甘露)
父母责须顺承(训斥出爱心,倾听须恭敬)
冬则温夏则凊qìng(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
晨则省昏则定(早晚探视、问候)
出必告反必面(报告行踪)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不可自作主张,肆意妄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成办父母所喜欢的)
亲所恶谨为去(谨慎排除父母所不喜欢的)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和颜悦色。
柔声细语。
老年人心很脆弱,胆子也小,稍微说重点儿就无法接受)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在世俗角度而言,比父母更重要的事情是没有的)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三、出则弟(悌tì)
兄道友弟道恭(兄长应友爱,弟妹要恭敬)
兄弟睦孝在中(友爱和睦)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刺耳挖苦的话尽量忍下来,不必要的冲突自然消失)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先到(其实都是去除我慢,树立恭敬心、利他心)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去除傲慢心,在长辈面前不可夸夸其谈,高谈阔论)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目送)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四、谨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guàn兼漱口
便溺niào回辄净手(提振精神,消除懒散)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仪表端庄,亦是恭敬)
置冠服有定位(叠衣服的时间谁都有,只是做不做)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必依本分)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走路从容不迫,站立端端正正)
揖深圆拜恭敬(内在恭敬心,不流于形象)
勿践阈yù勿跛倚
勿箕jī踞勿摇髀(不可粗俗失礼,举止应稳重)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不要紧,慢慢来)
勿畏难勿轻略(不怕困难,不可轻视)
斗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荒诞不经、不当私隐事,不可打探)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五、信
凡出言信为先(诚实讲信用是重要的人格基础)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该说的不说办不成事情,不该说的说了招来祸患)
惟其是勿佞nìng巧(语言应真实、老实,不可花言巧语)
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挑拨离间、含沙射影、尖酸挖苦、污言秽语、夸夸其谈、恶语粗话)
见未真勿轻言(事情没弄清楚之前,不要随便乱说)
知未的勿轻传(事情没彻底搞明白之前,不要随便乱传)
事非宜勿轻诺(别人请求的事情如果不妥当、不适宜不可草率应诺)
苟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吐字清晰、郑重、舒缓)
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尽量不谈论别人长短)
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见贤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jī
见人恶即内省(时常反观内心)
有则改无加警
惟德学惟才艺(德行、学识上的差距不可不在意)
不如人当自励
若衣服若饮食(物质方面不要攀比)
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别人的赞叹,不会让你变好;别人的指责,也不会让你变坏)损友来益友却(谁也不愿意轻易得罪别人,如果不是出于好心,人家不可能指出你的过错)
闻誉恐闻过欣(自己于己作赞叹,纵是帝释亦不佳)
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
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
倘掩饰增一辜
六、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博爱)
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品行、修为、涵养)
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
人所能勿轻訾zǐ(不要嫉妒、诋毁)
勿谄富勿骄贫(不可嫌贫爱富)
勿厌故勿喜新(不可喜新厌旧)
人不闲勿事搅
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
道人善即是善(称赞别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行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财物上要清楚分明)
与宜多取宜少(给予的应多一点,索取的要少一点)
将加人先问己
己不欲即速已(打算怎样对待别人,首先换位思考,如果自己都不愿意接受,那就要立即停止,不论语言还是行为都不要强加于人)
恩欲报怨欲忘
抱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以礼敬人,体恤下属)
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权势压服,心中不以为然)
理服人方无言(道理感化,心悦诚服无怨言))
七、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
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讳色不媚(语言直言不讳,神色坦然庄重)
能亲仁无限好
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
小人进百事坏
八、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懂得道理要身体力行)
长浮华成何人(只会讲不会做的人,最容易养成虚浮浮华、表里不一的习气)
但力行不学文
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
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
11
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
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
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内心端不端正)
字不敬心先病(内心有无杂念)
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
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不可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圣贤本是凡人做,只因凡人志不坚)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