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合集下载

九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九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九江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X、Y、Z三种气体,当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并通入密闭容器进行反应:X+2Y2Z,当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此时X的转化率是A.70%B.60%C.50%D.40%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4、利用反应2NO(g)+2CO(g) 2CO2(g)+N2(g) ΔH=-746.8 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H3COOH = CH3COO-+ H+B.NaOH = Na++ OH-C.KClO3K++ ClO3-D.BaSO4= Ba2++ S2-+4O2-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B.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未必是离子晶体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7、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 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ΔH>0,p2>p1B.反应Ⅱ:ΔH<0, T2>T1C.反应Ⅲ:ΔH>0,T2>T1或ΔH<0,T2<T1D.反应Ⅳ:ΔH<0,T2>T1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25℃时,用0.lmol• L﹣1盐酸滴定20mL 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B.图2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NH3的平衡体积分数随H2起始体积分数(N2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 点N2的转化率大于b点C.图3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H<0”的平衡常数K正、K逆随温度的变化D.图4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T2>T19、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就能鉴别的是A.苯、乙酸B.乙醇、乙酸C.乙醛、乙酸D.甲醛、乙醇10、MOH和ROH两种一元碱,常温下向其水溶液中加水稀释,pH变化如图。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历史 含答案

体验探究合作展示长春市十一高中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白城一中历史试题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历史含答案第Ⅰ卷(共48 分)A.提升民众道德操守B.增强民族内在凝聚力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维护自身的特权地位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区别在于( )A.一个是唯物主义一个是唯心主义B.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C.寻求理的方式D.提出学说的目的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 )A. B.C.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①②④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此文反映()A.朱熹格物致知 B.王阳明心外无理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D.李贽革故鼎新6.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该故事反映( )A.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B.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适应C.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7.“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

”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8.农历2014年腊月腊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

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C.精准的预测性 D.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9.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精编文档】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精编文档】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doc

九江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题意。

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

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2.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士阶层的分化( )A.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开展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不利于推动社会转型D.推动贵族政治的形成3.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

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

该现象反映出( )A.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B.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C.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D.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4.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

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5.《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最新】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

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2.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士阶层的分化A.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开展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不利于推动社会转型D.推动贵族政治的形成3.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

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

该现象反映出A.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B.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C.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D.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4.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

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

这种变化反映了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5.《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

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天人合一6.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许多言论对后人有深刻启迪,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

与上述思想直接相关的思想家有①阳明先生②伊川先生③象山先生④亭林先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明代王艮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学歌》:“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合格试题(含解析)

【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合格试题(含解析)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合格试题(含解析)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 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 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 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 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说明中国对英国的棉纱的消费量很低,其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D正确;中国小农经济能够实现自给自足,鸦片战争不会使中国棉花的消费量瞬间减少,排除A;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无法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排除B;该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整体上是高于印度的,排除C。

所以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抵制2.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

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 通商战争B. 夷匪犯境C. 中英战争D. 鸦片战争【答案】C【解析】由于历史认识主体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社会属性,这种属性是在对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中体现出来的。

故鸦片、通商、夷匪等词都体现了对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排除ABD;淡化价值判断的表述是中英战争,故选C。

3.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A. 领土主权B. 司法主权C. 关税自主权D. 内河航运权【答案】C【解析】“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损害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故C正确;《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排除A;《南京条约》附件通过的领事裁判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排除B;《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损害了中国的内河航运权,排除D。

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西省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

这反映出A .儒家学派成为当时蔚然大宗B.孔孟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C.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D.儒学已成为传统文化主流2. 教育部长周济在解读十七大报告时强调“儒学等一些传统的好的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教育,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风尚,也是德育教育中的很重要的部分。

”儒家思想中在当今仍有继承和发扬价值的有①“仁”的学说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④“父为子纲”“夫为妻纲”A .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 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本质都是A .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4.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从这句话中可以推测下列人物的观点与王阳明相近的是A .陆九渊B.李贽C.朱熹D.程颐5. 明末“经世致用”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不包括A .政局动荡,统治腐败,社会危机严重B.商品经济发展,“重商”思想占统治地位C.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与现实相结合D.明朝内外交困,危机四伏6.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的观点中,最能体现其“民主性”的是A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C.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D.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弃置)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主共和C.限制君权D.民为邦本8. 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中记载:“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也。

……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

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熹为商贾,不好仕宦。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周人维护分封制B.西周商业繁荣C.周朝的社会巨变D.周人见利忘义2.《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这句话指出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男耕女织的重要性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3. 韩非子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

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由此可见,韩非子A.认为儒墨之学是不可信的B.反对法古,主张顺势而为C.强调法治的不容置疑性D.极为排斥“尧舜之道”4..战国时的墨子提出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主张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

江西省九江一中12-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

江西省九江一中12-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50分)1、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

回顾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2、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C.唐朝皇帝还未形成足够专制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3、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C.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4、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5、新航路开辟以后,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其主要原因是A.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B.欧洲向外殖民扩张C.亚、非、美先后沦为殖民地D.欧洲主导世界经济走势6、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这说明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7、恩格斯指出:“原来,在(德国)资产阶级借以组织起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机构本身作斗争的。

……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江西九江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西九江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九江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

……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

”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法家D.墨家2.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治国思想的记述。

A.军功阶层全面取代显贵望族 B.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严重固化C.削弱旧贵族的势力成为潮流 D.君主对权臣的实际控制力有限3.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

这种转折指()A.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B.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D.确定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4.宋代某位思想家主张“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即六经都是注释我心,我心本与六经相通相合,互为注脚,所以就不必再去用著述来表示,因此他留下的著作很少。

据此判断,这位思想家()A. 提出儒家“道统”说,致力于儒学的复兴B. 主张“明本心”的认识论,开创理学新派别C. 建立气一元论体系,具有唯物主义倾向D. 为“四书”做注,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5.“古往今来因为君权之私而导致制度、社会的败坏……统治者应该以‘公’的原则来规划合乎三代理想的制度。

”以下主张与该观点相符的是()A.“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6.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强调的是()A.物质生活B. 理性价值C.自由权利D.科学精神7.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九江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题意。

1.在中国历史上,先秦诸子百家的①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②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③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④只有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

上述①②③④处应依次填入A.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B.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 儒家、法家、墨家、道家D. 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思想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多年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思想成为隐士的精神家园,墨家思想只是刹那辉煌之后就烟消云散;因此①②③④处应依次填入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故D项正确。

2.韩非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正确的评价是A. 有利于封建统治B. 阻碍历史进步C. 都是片面的思想D. 都是进步的思想【答案】D【解析】韩非子身处战国时期主张君主专制适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潮流;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反对君主专制,具有进步意义,故D项正确,BC项错误。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不利于加强封建统治,排除A。

故答案选D。

3.有学者认为,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

汉武帝时的董仲舒等人在《春秋》公羊学中,用五行相代把夏、商、周、秦、汉皆用武力“逆取”天下的事实,演绎成一个由天意决定的过程。

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 儒家思想的神学化C. 儒家思想的官学化D. 经学之士积极推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汉以来,孔子的地位不断上升,褒号由“子”到“圣”,再到“神”,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之后,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日益官学化,故孔子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故C项正确;B、D两项所述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语文】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语文】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

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无视“禁忌”的。

“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九江一中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A.诸侯 B. 卿 C. 士 D. 商人2.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

”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5.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

这反映了当时统治思想的特点是A.推行仁政 B.儒法合一 C.无为而治 D.道法合一7.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九江一中2022-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九江一中2022-202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含答案)

命题人:薛园九江一中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梅审题人:冯慧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国考古学以1921年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为开端,历经百年,为了解中国境内人类起源和史前文明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

关于近百年来中国考古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北京人的发现印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②大汶口文化遗址墓葬的差别说明有了贫富差距③山西陶寺遗址中的宫殿建筑说明有了公共权力④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为研究商朝提供了重要证据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阅读下表时间事件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掉晋静公,并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

公元前354年魏国进攻赵国,齐国围魏救赵,魏国大败。

公元前303年齐、魏、韩联合讨楚,楚国请得秦国救兵,三国方才退兵。

公元前284年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齐国只剩莒和即墨两城。

上述历史事件()A .反映了宗法制度的崩溃B .体现了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C .利于诸侯割据局面结束D.表明齐国丧失春秋霸主地位3.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到南海、桂林、象三郡戍守,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3万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垦田生产。

这些措施()A .形成了地方的割据势力B .抵御了匈奴对边疆的侵扰C .缓解了中原地区人口压力D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

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B .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C .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D .气候条件的日益恶化10.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上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上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

选择题《韩非子·五蠹》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这则故事表明,韩非子主张A. 加强君主集权B.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C. “事异则备变”D. 勤劳耕作,不要好高骛远【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韩非子以“守株待兔”的故事讽喻不知变通,顽固保守的统治策略,主张适时变革,适应社会发展形势,故C项符合题意。

A项,题干未体现加强君主集权的政治主张,排除。

B项,题干未反映厉行法治实行农战的思想,排除。

D项,题干主旨并非强调勤耕劳作,排除。

选择题战国时期,荀子曾说过:“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这表明荀子强调A. 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B. 生产工具比较落后C. 小农经济的水平低下D.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答案】A【解析】材料荀子提出要按自然规律进行砍伐、捕猎,并且制定了各种规则,都是在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故A项正确。

B项,生产工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C项,题干未反映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形式,排除。

D项,材料中提及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而非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排除。

选择题《尚书·多方》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殄有夏。

”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材料中两个“民主”的意思A. 主体相同,内涵一致B. 主体不同,内涵一致C. 主体相同,内涵相反D. 主体不同,内涵相反【答案】D【解析】《尚书·多方》中的“民主”是指为民做主的、有德行的君主,主体是指统治者个人,内涵是一种专制制度色彩;古希腊的“民主”是指“人民主权”,是一种政治制度,主体是公民,内涵是奴隶制民主制度,故D项正确。

2019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以民为本 D.依法治国2.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第一、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第二、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第三、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

”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孔子、韩非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墨子、孔子、老子C.孔子、韩非子、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孔子、韩非子、老子3.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至公元前3世纪定位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他认为其主题是“人类精神的觉醒”。

“人类精神觉醒”就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的觉醒,人类开始用理智的方式(批判式、辨证式)、道德的方式(强烈的社会意识、自我约束)来面对这个世界。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4. 一位当代历史学者讨论历史上“焚书”事件出现的时间,指出:根据《韩非子·和氏篇》记载,当局为了推行变法,下令“燔《诗》、《书》并修明法令”,以打击儒家的复古思想。

当局还下令禁止任何人透过关系请托,更禁止游说求官的行为。

我们如何理解史家讨论的主题( )。

A.文中提及打击儒家复古思想,点出此为晋文公成就霸业时B.史家引用《韩非子》,欲说明战国时期已有燔烧书籍之举C.文中讨论焚书、坑儒之事,用以证明这应是秦始皇的作为D.史家谈及修明法令,属于变法改制5. 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

2020年江西省九江市共青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江西省九江市共青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江西省九江市共青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某可卡因(毒品)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毒品)合法化,还须向哥伦比亚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确曾发生过。

”“类似的事件”是指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参考答案:A考点:鸦片战争。

一要注意时间:19世纪中期;二要注意毒品这一提示信息。

A项发生于1840~1842年,B项发生于1883~1885年,C项发生于1894~1895年,D项发生于1900~1901年。

2. 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废除“世卿世禄制”D.建立县制参考答案:D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委县令进行管理,集地方权力于国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是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是商鞅变法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措施,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是鼓励士兵建立军功,提高战斗力的强兵措施,排除B。

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打击了秦国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排除C。

3.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

”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C.孔子韩非子墨子 D. 孔子韩非子老子参考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流派的思想【名师点睛】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1)孔子思想在春秋时期未受到重视,既不能满足争霸战争的需要又不能顺应激烈的社会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书》中记载:“周垃,柳、七星、张之分野也。

……至襄王以河内赐晋文公,又为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

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熹为商贾,不好仕宦。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 周人维护分封制B. 西周商业繁荣C. 周朝的社会巨变D. 周人见利忘义【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熹为商贾,不好仕宦”中可以看出,私营工商的崛起,逐步改变了从前唯有贵族特权才能生成经济效益的现状,这说明周朝社会发生巨变,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故AB项排除;周人见利忘义的说法明显属于贴标签行为,故D项排除。

2.《吕氏春秋》记载:“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织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

”这句话指出了A. 男耕女织的重要性B.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士不耕天下受饥,女不织天下受寒”可知强调的是男耕女织的重要性,A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限制商业发展的措施,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小农经济易受到天灾人祸容易破产的特点,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农业的落后性,D选项排除。

3.韩非子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

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由此可见,韩非子A. 认为儒墨之学是不可信的B. 反对法古,主张顺势而为C. 强调法治的不容置疑性D. 极为排斥“尧舜之道”【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今乃欲审尧舜之道于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的意思是现在还要去考察三千多年前尧舜的思想,想来更是无法确定的吧,强调的是一种变革的精神,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顺应社会发展而进行变革,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4.战国时的墨子提出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主张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

这说明他A. 要求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B. 洞悉了宗法文明的局限性C. 揭露当权者为己谋取私利D. 顺应了当时政治发展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是对当时选拔人才以血缘关系为标准的世卿世禄制度的批判,体现的是墨子对宗法文明局限性的洞悉,B选项符合题意;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材料未涉及当权者谋取私利的说法,C选项排除;法家的思想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D选项排除。

5.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 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C. 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 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可知,这体现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先秦百家诸子价值观念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先秦诸子对“六经”的传承与守护,并未说明儒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强;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6.“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A 奖励耕战与民休息B. 厉行赏罚崇尚法治C. 仁者爱人尊君爱民D. 崇尚贤能厉行节俭【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派主张国家大一统,解决无序的状态,“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主张集权政治,并且“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结合诸子百家特征分析可知,该派别为法家,法家厉行赏罚崇尚法治,故B正确;“与民休息”为道家思想,道家重视对宇宙论、认识论的探讨,不符题意,排除A;C项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伦理道德,不符题意,排除;D选项为墨家思想,不符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联系所学法家思想的内容分析解答。

7.东汉思想家王充指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上述思想最可宝贵的成分是A. 天人相分B. 天人感应C. 人定胜天D. 可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规律,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D选项符合题意;所谓天人相分论,亦即认为“天”与“人”是两个互相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客观运行的规律,但无法互相干涉,A选项排除;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B选项排除;人定胜天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C选项排除。

8.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

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由此可见该理学家( )A. 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B. 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 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D. 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答案】C【解析】【详解】“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

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可知,该理学家主张求理要循序渐进,故C正确;材料反映求理的方法,无法体现教育需有教无类,排除A;材料反映求理的方法,无法体现“因材施教”,排除B;材料反映求理要循序渐进,并非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D错误。

9.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由此可知,朱熹的思想A. 扼杀了人性的正当需求B. 极力为封建统治辩护C. 宣扬了封建的伦理纲常D. 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答案】D【解析】材料“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反映了朱熹承认人性的正当需求,故A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区分天理与人欲的问题,并未涉及为封建统治辩护的内容,故B错误;材料内容将人性的正当需求作为“天理”,这并不是宣扬封建的伦理纲常,故C错误;朱熹承认人性的正当需求,区别不正当的“人欲”,这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道德秩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区分天理与人欲的不同点的角度出发,即可得出“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的结论。

10.王夫之认为,人性的丰富是一个发展着和运动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进的过程,是一个“日新又新”的过程。

他在自己的住处,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诗句题壁。

这突出表现了王夫之A.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B. 对政治变革的热切呼唤C. 对人性本善的深刻认同D. 对社会现实的强烈批判【答案】A【解析】【详解】“六经责我开生面”是说自己致力于儒家的学术研究,“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意思是明朝亡了,七尺男儿岂能屈服,整体两句表明了他凛然大义的崇高气节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呼唤“政治变革”,排除B;材料表现了王夫之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与“人性本善”无关,排除C;材料表现了王夫之的民族气节和人生追求,并非批判社会现实,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王夫之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即可。

11.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是A. 蔡伦改进造纸术B. 张衡发明地动仪C. 华佗发明麻沸散D. 西汉记录太阳黑子【答案】A【解析】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是“四大发明”,而蔡伦改进造纸术,使书写材料变得方便易得,大大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以后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深远影响,而地动仪、麻沸散和《授时历》则没有起到这种作用,所以答案选A,排除BCD。

1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 重人伦轻自然B. 理论体系完备C. 重实用和经验D. 重实验科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可知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性,忽视理论研究和实验,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重人伦轻自然”并非材料体现的内容;B选项错误,依据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学理论体系并不完备;D选项错误,依据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相关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科学理论并不注重实验科学。

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的内容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重视实用和经验,再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相关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3.《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身、心、行共同构成了生命,三者整合才能使人和谐发展。

心“德”管,(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

材料认为《黄帝内经》A. 蕴含了朴素的唯物论思想B. 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C. 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D. 奠定了传统中医学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医者)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内经》强调了中医医德的重要性,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黄帝内经》代表了中医理论的最高水平,排除C;D是《伤寒杂病论》的影响,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身心不合,无以‘扶正祛邪’”,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1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 各国变法的实施D. “书同文”的推行【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