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3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19420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19420李仕才一、选择题1、距地面高5 m的水平直轨道上A、B两点相距3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大小可忽略的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
小车始终以6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通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
可求得细线长为 ( )A.1.25 m B.2.25 m C.3.75 m D.4.75 m【答案】C【解析】小车内的小球自A点自由落地的时刻t1=,小车从A到B的时刻t2=;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轧断,小球下落的时刻t3=;依照题意可得时刻关系为t1=t2+t3,即=+解得h=1.25 m,即细线长为3.75米,选项C正确2、如图甲所示,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弹簧上端某高度处自由下落,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其速度v和弹簧压缩量△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小球和弹簧接触瞬时机械能缺失不计,取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最大B.当△x=0.3m时,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D.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CD【解析】由小球的速度图象知,开始小球的速度增大,说明小球的重力大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当△x为0.1m时,小球的速度最大,然后减小,说明当△x为0.1m时,小球的重力等于弹簧对它的弹力.因此可得:k△x=mg,解得:,选项A错误;C正确;弹簧的最大缩短量为△x=0.3m,因此弹簧弹力为F=20N/m×0.3m=6N>mg,故现在物体的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正确;v-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线可知从接触弹簧到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 正确;故选BCD.3、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当运动一段时刻后,拉力逐步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3讲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1. 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c的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a、b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物体c一定做变速曲线运动D.在0~5 s内,当t=5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答案 D解析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结合题图可知a、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位移—时间图象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只能与正方向相同或相反,即只能描述直线运动,C错误;由题图可知,0~5 s内,a、b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远,5 s时相距最远,故D 正确。
2.甲、乙两车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5 m/s,乙的速度为10 m/s,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 .在t =4 s 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B .在t =10 s 时,乙车恰好回到出发点C .乙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D .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答案 C解析 v t 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在0~4 s 时间内,乙车始终在甲车前方,但t =10 s 时,乙车停止运动,甲车已超过乙车,且两车的距离可能比 t =4 s 时大,A 错误;0~10 s 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方向始终与所选的正方向相同,乙车的运动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所以t =10 s 时,乙车离出发点最远,B 错误,C 正确;v t 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乙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D 错误。
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单元质检三
单元质检三牛顿运动定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D.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2.(广东顺义高三一模)为检测某公路湿沥青混凝土路面与汽车轮胎的动摩擦因数μ,测试人员让汽车在该公路水平直道行驶,当汽车速度表显示40 km/h时紧急刹车(车轮抱死),车上人员用手机测得汽车滑行3.70 s后停下来,g取10 m/s2,则测得μ约为( )A.0.2B.0.3C.0.4D.0.53.如图,站在滑轮车上的甲、乙两人原来静止不动,甲、乙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滑轮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甲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因为(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4.如图所示,6月17日9时22分,我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正式发射升空。
英雄出征,穿云破日!对于神舟十二号飞船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仅受到重力、升力的作用B.飞船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C.飞船的重力与空气对飞船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D.在升力与空气阻力不变下,飞船的质量越大,其加速度值越小5.(北京延庆高三一模)如图所示,将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球与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箱子顶端连接,小球的下端用细绳与箱子下面连接,整个装置放在升降机上。
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0.5 m/s2加速上升时细绳的拉力恰好为F=5 N,若此时将细绳剪断,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0.5 m/s2B.2 m/s2C.2.5 m/s2D.3 m/s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新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选修3-3
选考题专练卷[选修3-3]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B.液体的分子势能与液体的体积有关C.水的饱和汽压不随温度变化D.组成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分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整齐地排列成“空间点阵”(2)如图1所示,在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竖直放置的细U形管中,两边都灌有水银,底部封闭一段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左右两侧管长均为h=50 cm,现在大气压强为p0=75 cmHg,气体温度是t1=27 ℃,现给空气柱缓慢加热到t2=237 ℃,求此时空气柱的长度。
图12.(1)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论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既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也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B.无论用什么方式都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第一类永动机违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第二类永动机可以制造出来D.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其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但大量分子的运动却是有规律的(2)如图2所示,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将圆筒形汽缸分成A和B两部分,汽缸底部通过阀门K与另一密封容器C相连,活塞与汽缸顶部间连一弹簧,当A、B两部分真空,活塞位于汽缸底部时,弹簧恰无形变。
现将阀门K关闭,B内充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C内均为真空,B部分的高度L1=0.10 m,此时B与C的体积正好相等,弹簧对活塞的作用力恰等于活塞的重力。
若把阀门K打开,平衡后将整个装置倒置,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部分的高度L2是多少?(设温度保持不变)图2[选修3-4]1.(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3甲所示,波此时恰好传播到M点。
图乙是质点N(x=3 m)的振动图像,则Q点(x=10 m)开始振动时,振动方向为________,从t=0开始,终过________s,Q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综合训练: 热学 选择和填空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三综合训练(填空题和选择题)一、填空题1.某容器中的空气被光滑活塞封住,容器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与外界相同,压强大于外界。
现使活塞缓慢移动,直至容器中的空气压强与外界相同。
此时,容器中空气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外界温度,容器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空气的密度。
2.如p-V图所示,1、2、3三个点代表某容器中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是T1、T2、T3。
用N1、N2、N3分别表示这三个状态下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次数,则N1______N2,T1______T3,T3,N2______N3。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用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首先需将纯油酸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稀释的目的是。
实验中为了测量出一滴已知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可以。
为得到油酸分子的直径,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4.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 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题13A-1图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E p的是图中(选填“A”“B”或“C”)的位置.5.如题12A−1图所示,在斯特林循环的p−V图象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B→C的过程中,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目(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状态A和状态D的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图象如题12A−2图所示,则状态A对应的是(选填“①”或“②”).6.在装有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以起到保质作用.某厂家为检测包装袋的密封性,在包装中充满一定量的氮气,然后密封进行加压测试.测试时,对包装袋缓慢地施加压力.将袋内的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则加压测试过程中,包装袋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包装袋内氮气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 远小于地球半径R ,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地面大气压强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一轮复习】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经典试题含参考答案 (3)
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α衰变过程中放出的α射线是氦原子B. 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是具有连续性C. 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D. 飘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是圆形的,是因为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的缘故解析: C【解析】【解答】A、α衰变过程中放出的α射线是氦原子核,不是氦原子.故A错误;B、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是不连续的,核外的电子只能处于不连续的轨道上.故B错误;C、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当分子距离大于平均距离r时,分子力表现时,分子为引力,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分子距离小于平均距离r力表现为斥力,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所以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故C正确.D、飘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是圆形的,是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C【分析】α衰变过程中放出的α射线是氦原子核;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是不连续的;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飘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是圆形的,是由于表面张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只要闭合电路内有磁通量,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B. 电流周围一定有磁场,闭合线圈在磁场中一定能产生电流C. 线框不闭合时,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D. 线框不闭合时,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解析: D【解析】【解答】A. 闭合电路内有磁通量,若磁通量不变化,则闭合电路中就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A不符合题意;B. 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一定有磁场;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B不符合题意;CD. 线框不闭合时,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动势。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2021高考物理一轮选训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1009470
2021高考物理一轮选训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1009470李仕才一、选择题1、(多选)如图所示,在一单边有界磁场的边界上有一粒子源O,沿垂直磁场方向,以相同速率向磁场中发出了两种粒子,a为质子H),b为α粒子He),b的速度方向垂直磁场边界,a 的速度方向与b的速度方向夹角为θ=30°,两种粒子最后都打到了位于磁场边界位置的光屏OP上,则( )A.a、b两粒子转动周期之比为2∶3B.a、b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刻之比为2∶3C.a、b两粒子在磁场中转动半径之比为1∶2D.a、b两粒子打到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之比为1∶2【解析】选B、C。
依照周期公式T=知,a与b的质量之比为1∶4,电荷量之比为1∶2,则周期之比为T a∶T b=1∶2,故选项A错误;a粒子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α=240°,运动时刻t a=T a=T a,b粒子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β=180°,运动时刻t b=T b,则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刻之比为t a∶t b=2∶3,故选项B正确;由r=,v相等,可知a、b两粒子在磁场中转动半径之比为r a∶r b=1∶2,故选项C正确;a、b两粒子打到光屏上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 a=2r a cos30°=r a,x b=2r b,则x a∶x b=∶4,故选项D错误。
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沿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A.v1+v22、v1+v22B.v1-v22、v1-v22C.0、v 1-v 2v 1+v 2D.0、2v 1v 2v 1+v 2【答案】D3、如图所示,一平均带正电的无限长绝缘细杆水平放置,细杆上方有A 、B 、C 三点,三点均与细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三点到细杆的距离满足r A =r B <r C ,则 世纪金榜导学号49294165( )A.A 、B 、C 三点电势φA =φB <φCB.将一负电荷从A 点移到C 点,电荷电势能一定增加C.A 、B 、C 三点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在A 点,若电子以垂直于纸面向外的速度飞出,电子一定做匀速圆周运动【解析】选B 、C 。
2021高考物理一轮训练学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高考物理一轮训练学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解题关键】解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明白得vt图象的物理意义,准确提取其信息.【答案】BD2、(多选)如图9所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不计),B端吊一重物.现将绳的一端拴在杆的B端,用拉力F将B端缓慢上拉,在AB杆达到竖直前( )图9A.绳子拉力不变B.绳子拉力减小C.AB杆受力增大D.AB杆受力不变【答案】BD【解析】以B点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形:重物的拉力F T(等于重物的重力G)、轻杆的支持力F N和绳子的拉力F,作出受力图如图所示:使∠BAO缓慢变小时,AB、AO保持不变,BO变小,则F N保持不变,F变小.故选项B、D正确,选项A、C错误.3、(多选)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时静止不动,后来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 .静止时,砖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砖的重力B .加速时,砖对手的压力大于砖的重力C .静止时,砖受到的支持力等于砖对手的压力D .加速时,砖受到的支持力大于砖对手的压力 【答案】ABC【解析】静止时,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稳力,大小相等,A 正确;不论静止依旧加速,支持力和压力差不多上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 正确,D 错误;加速时,支持力大于重力,则压力大于重力,故B 正确.4、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同时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专门小,加速度也专门小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势时,能够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能够将其看成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关于地球也是静止的 【答案】C【解析】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专门小,然而速度变化专门快,加速度专门大,故选项A 错误;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势时,“玉兔号”月球车的大小和形状不能被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选项B 错误;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嫦娥三号的大小和形状能够被忽略,能够看成质点,故选项C 正确;“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相对月球是静止的,相对地球是运动的,故选项D 错误.5、如图所示,长L 、质量m 的极其柔软的匀质物体在台面上以水平速度v 0向右运动,台面上A 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该物体前端在粗糙台面上滑行S 距离停下来.设物体与粗糙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初速度v 0为( )2gL μ2gS gL μμ-2gS μ2gS gL μμ+ 【答案】C【解析】物体越过A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mga g mμμ==,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202v aS =,解得: 02v gS μ=C 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专题强化4传送带模型和“滑块_木板”模型提能训练(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提能训练:第三章 专题强化四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传送带模型1.(多选)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
如图甲所示为乘客在进入地铁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
如图乙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
紧绷的传送带ab 始终以1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乘客将一质量为1 kg 的小包(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左端的a 点,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a 、b 间的距离为2 m ,g 取10 m/s 2。
下列速度—时间(v -t )图像和位移—时间(x -t )图像中,可能正确反映行李在a 、b 之间的运动情况的有(除C 中0~1 s 为曲线外,其余均为直线段)( AC )[解析] 行李放到传送带上,由μmg =ma 可得a =1 m/s 2,则由v =at ,得t =1 s ,可知行李在0~1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传送带共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B 错误;行李在t =1 s 时的位移x =12at 2=0.5 m ,行李在0~1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 -t图像为抛物线,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x -t 图像为直线,故C 正确,D 错误。
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s =3.5 m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工件滑上A 端瞬时速度v A =4 m/s ,到达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若传送带不动,则vB =3 m/sB .若传送带以速度v =4 m/s 逆时针匀速转动,v B =3 m/sC .若传送带以速度v =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3 m/sD .若传送带以速度v =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2 m/s[解析] 若传动带不动或逆时针匀速转动,则工件水平方向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知v 2B -v 2A =-2as ,代入数据解得vB =3 m/s ,A 、B 正确;若传送带以速度v =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假设工件在到达B 端前速度降至2 m/s ,则工件水平方向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作用,设加速度大小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工件滑上传送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小到2 m/s时所经过的位移x =v 2A -v22a =16-42m =6 m>3.5 m ,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工件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知v 2B -v 2A =-2as ,代入数据解得vB =3 m/s ,D 错误,C 正确。
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电场能的性质(解析版)
2021届新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电场能的性质一、选择题3.如图所示,MN是某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试探电荷有可能从a点静止出发运动到b点B.a点电势一定高于b点电势C.从a到b的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一定越来越大D.若试探电荷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则Q必为正电荷且位于M端解析:选D 如果从静止开始运动,将沿电场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因为是负试探电荷,可以判断电场线方向是从M指向N,则表明b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选项B错误;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选项C错误;根据孤立点电荷电场分布特点分析,在b点加速度大,意味着距离正电荷Q的位置越来越近,选项D正确.2、图中的虚线a,b,c,d表示匀强电场中的4个等势面.两个带电粒子M,N(重力忽略不计)以平行于等势面的初速度射入电场,运动轨迹分别如图中MPN和NQM所示.已知M是带正电的粒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一定也带正电B.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C.带电粒子N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D.带电粒子N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解析:选D根据偏转情况得带正电的M粒子向右偏,N粒子向左偏必带负电,选项A错误;该电场是匀强电场,选项B错误;两粒子都是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3、如图所示,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位于P,Q两点,P,Q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水平面内有一正三角形ABC,且PQ连线的中点O为三角形ABC的中心,M,N为PQ连线上关于O点对称的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B.A,B,C三点的电势相等C.M点电场强度小于A点电场强度D.将一正点电荷从N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解析:选B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均与两电荷连线平行,即竖直向下,又由几何关系易知,A,B,C三点与两电荷的距离相等,所以A,B,C三点电场强度大小也相等,故A错;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面为等势面,故A,B,C,O四点电势相等,B对;根据等量异种双电荷电场线疏密分布情况,连线上M点电场强度大于O点电场强度,而O点电场强度大于A点电场强度,所以M点电场强度大于A点电场强度,C错;连线上O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而O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即B点电势高于N点电势,则正电荷从N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D 错.4、如图是匀强电场遇到空腔导体后的部分电场线分布图,电场线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M、N、Q是以直电场线上一点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三点,OQ连线垂直于MN。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编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编练习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以速度v水平抛出一小球,通过时刻t1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P;若在A点以速度2v水平抛出小球,通过时刻t2完成平抛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则( )A.t2>2t1 B.t2=2t1C.t2<2t1 D.落在B点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 kg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B上静止不动。
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10 N作用在物体A上,物体A仍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仍相对地面静止。
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则( )A.物体A受到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8 NB.物体A对斜面B的作用力增加10 NC.地面对斜面B的弹力不变D.地面对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10 N解析:选CD 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10 N作用在物体A上,物体A仍静止在斜面上,将该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由平稳条件可得:F cos 37°+F f=mg sin 37°,解得摩擦力F f=16 N。
物体A受到斜面B的摩擦力减小ΔF f=24 N-16 N=8 N,选项A错误;没有施加水平力F时,依照平稳条件,A受斜面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大小为40 N,依照牛顿第三定律,物体A对斜面的作用力为40 N,方向竖直向下。
施加水平力F后,物体A对斜面的作用力如图,F′=102+402 N=1017 N,物体A对斜面B的作用力增加(1017-40)N,选项B错误;把物体A和斜面B看作整体,分析受力,由平稳条件可知,地面对斜面B的弹力不变,摩擦力增加10 N,选项C、D正确。
3、[多选]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有一理想定滑轮,一轻绳跨过滑轮,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物块A和B。
保持A的质量不变,改变B的质量m,当B的质量连续改变时,得到A的加速度a随B的质量m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中a1、a2、m0为未知量,设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 取9.8 m/s2,斜面的倾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θ已知,可求出A的质量B.若θ未知,可求出乙图中a1的值C.若θ已知,可求出乙图中a2的值D.若θ已知,可求出乙图中m0的值当m→∞时,a=a1=g,故B正确。
2021届高考物理鲁科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 运动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
课时作业3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时间:45分钟1.一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4 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B.1~2 s内质点的速度大小增加C.2~3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为负方向D.0~1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本题考查x-t图线的物理意义.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4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选项A错误;1~2 s内质点的速度大小减小,选项B错误;2~3 s内质点的位移方向为正,可知运动方向为正方向,选项C错误;0~1 s内质点的运动速度大小增加,则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2.我国选手谢思埸在2018年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夺得男子三米跳板冠军,如图所示为谢思埸(可视为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时,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他离开跳板时为计时起点,不计空气阻力,则(B)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B.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C.t2时刻达到最高点D.t3时刻达到最高点解析:本题根据跳水运动考查v-t图象问题.跳水运动员离开跳板后,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1时候速度减为零,运动员上升达到最高点;此后开始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时刻进入水面,在阻力与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3时刻速度减为零,由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A、C、D错误.3.甲、乙两个小铁球从不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落地.下列表示这一过程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正确的是(D)解析: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图象.甲、乙两个小铁球从不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甲、乙运动时间不同,高度高的小铁球位移大,运动时间长,但同时落地,说明高度高的小铁球先释放,故A、B错误;甲、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则v-t图象的斜率相同,运动时间不等,故C错误,D正确.4.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x-t、v-t、a-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其中0~4 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运动图象计算位移.A选项中,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4 s末物体到达初始位置,总位移为零;B选项中,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物体前2 s内沿正方向运动,2~4 s 沿负方向运动,4 s内总位移为零;C选项中,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 s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 s内做匀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0,之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位移一直增大;D选项中,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 s内做匀加速运动,1~2 s内做匀减速运动,2 s末速度减为0,第3 s内沿负方向运动,第4 s内做沿负方向的匀减速运动,总位移为零;故0~4 s内物体运动位移最大的是C选项.5.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b、c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在0~5 s内,a、b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物体c的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a的加速度为0.4 m/s2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b和c为直线,斜率恒定,b、c 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斜率正负不同,即速度方向不同,A、C错误;a、b同地出发,a的切线的斜率为正,即速度为正,b的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所以两者反向运动,故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B正确;因为a是一条抛物线,即满足x=x0+kt2,可知物体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抛物线经过(0,10)点和(5,20)点,故x=10+0.4t2,所以12a=0.4,a=0.8 m/s2,D错误.6.甲、乙两物体由同一点沿同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4 s内(A)A.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2 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C.两物体平均速度相等D.4 s末两物体相遇解析:本题根据v-t图象考查追及、相遇问题.0~6 s内,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均在t轴的上方,速度均为正,故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A正确;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在0~4 s内,在任意时刻,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故甲在前,乙在后,在4 s时甲、乙速度相等,此时两物体距离最远,B、D均错误;0~4 s内,由图象可知,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即x甲>x乙,根据v=xt,可得两物体的平均速度v甲>v乙,故C错误.7.强行超车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之一.如图是汽车超车过程的示意图,汽车甲和货车均以36 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其中甲车车身长L1=5 m、货车车身长L2=8 m,货车在甲车前s=3 m.若甲车司机开始加速从货车左侧超车,加速度大小为2 m/s2.假定货车速度保持不变,不计车辆变道的时间及车辆的宽度.求:(1)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多长时间;(2)若甲车开始超车时,看到道路正前方的乙车迎面驶来,此时二者相距110 m,乙车速度为54 km/h.甲车超车的整个过程中,乙车速度始终保持不变,请通过计算分析,甲车能否安全超车.解析:本题考查追及问题在交通问题中的应用.(1)设甲车经过时间t刚好完成超车,在时间t内甲车位移x1=v1t+12at2,货车位移x2=v2t,根据几何关系有x1=x2+L1+L2+s,代入数据解得t=4 s,甲车完成超车至少需要的时间为4 s.(2)假设甲车能安全超车,在4 s内,甲车位移x1=v1t+12at2=56 m,乙车位移x3=v3t=60 m,由于x1+x3=116 m>110 m,故甲车不能安全超车.答案:(1)4 s(2)不能安全超车8.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中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C)A.15 m B.20 mC.25 m D.50 m解析:本题考查匀加速追匀速问题.由题知,v甲=1005m/s=20m/s,100 m=12a(5 s)2,可知v乙=at=8t.将x-t图象转化为v-t图象,如图所示.v-t图象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位移,可知t=2.5 s时,甲、乙速度相等,此时相距最远,所以最大距离是阴影部分面积,即25 m,故选C.9.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其v2-x图象如图所示.关于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汽车的初速度为4 m/sB.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C.汽车在第4 s末的速度为2 m/sD.汽车在前10 s内的位移为15 m解析:由图象可知,初始时速度的二次方为16 m2/s2,则汽车的初速度v0=4 m/s,A正确;由图象可知,v2与x的关系式为v2-42=-x,与公式v2-v20=2ax对比,可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5 m/s2,B正确;由v=v0+at,可得汽车在第4 s末的速度为v4=4 m/s-0.5×4 m/s=2 m/s,C正确;因0-v0a=8 s,则第8 s末汽车停止,所以汽车在前10 s内的位移x=0-v202a=16 m,D错误.10. (多选)运动质点的v-x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为顶点在坐标原点,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上半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D)A.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C.质点在3 s末的速度大小为30 m/sD.图线在坐标(10 m/s,10 m)处的斜率为0.5解析:本题考查速度—位移图象.若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v2=2ax,即v=2a·x,则图象为顶点在坐标原点、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一支,故A正确;把x=10 m,v=10 m/s代入v2=2ax,得出a=5 m/s2,故B正确;质点在3 s末的速度为v=at=15 m/s,故C错误;由数学知识可知,对v=2a·x求导后有v′=2a2x,所以图线在坐标(10 m/s,10 m)处的斜率为k=0.5,故D正确.11.(多选)甲、乙两辆小汽车(都可视为质点)分别处于同一条平直公路的两条平行车道上,开始时(t=0),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间距为x0.t=0时甲车先启动,t=3 s时乙车再启动,两车启动后都是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两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两车加速过程,甲的加速度比乙大B.若x0=80 m,则两车间距离最小为30 mC.若两车在t=5 s时相遇,则在t=9 s时再次相遇D.若两车在t=4 s时相遇,则在t=10 s时再次相遇解析:本题考查根据v-t图象计算相遇的时间.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从图象上可以看出乙的加速度大小大于甲的加速度大小,故A错误;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若不能相遇,甲、乙速度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有最小值,从图象上可以看出t=7 s时甲、乙速度相同,甲运动的位移为s1=(2+7)×202m=90 m,乙运动的位移为s2=12×4×20 m=40 m,则甲、乙之间的距离为Δs=s2+x0-s1=30 m,故B正确;若两车在t=5 s时相遇,从图象上可以看出5~9 s内甲、乙运动的位移相同,所以甲、乙在t=9 s时会再次相遇,故C正确;若两车在t=4 s时相遇,从图象上可以看出4~10 s内甲、乙运动的位移不相同,则在t=10 s时不会再次相遇,故D错误.12.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某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车A、B进行实验:在距离为d=6 m的两条平直轨道上,A车自O1点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 m/s2向右匀加速运动,B车自O2点前方s=3 m 处的O3点以v0=6 m/s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两车能通信多长时间?已知当两车间的距离超过s0=10 m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解析: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距s0,由运动学规律得A车的位移s A=12at2B车的位移s B=v0t由几何关系知(s B+s-s A)2+d2=s20联立解得t1=1 s,t2=5 st3=(25+3) st4=(-25+3) s(舍去)显然,两车能通信的时间段为0~t1,t2~t3,故两车能通信的时间为Δt=t1+t3-t2=(25-1) s.答案:(25-1) s13.如图所示,平直高速公路上,一辆大货车以20 m/s的速度违规行驶在快速道上,另有一辆SUV小汽车以32 m/s的速度随其后并逐渐接近.大货车的制动性能较差,刹车时的加速度保持在4 m/s2,而SUV 小汽车配备有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刹车时能使汽车的加速度保持在8 m/s2.若前方大货车突然紧急刹车,SUV小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0 s,为了避免发生追尾事故,SUV小汽车和大货车之间至少应保留多大的距离?解析:在司机的反应时间里SUV小汽车的行驶距离x1=v1t0若恰好不发生追尾,则此时两车速度相等,设为v,有v=v1+a1(t-t0)v=v2+a2t代入数据,得两车恰好不发生追尾所用时间t=4 s 此段时间内,两车行驶距离s1=x1+v1(t-t0)+12a1(t-t0)2s2=v2t+12a2t2则两车之间不发生追尾的最小距离为Δs=s1-s2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分别是a1=-8 m/s2a2=-4 m/s2代入数据得Δs=31 m.答案:31 m。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试题
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3《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试题1.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向右行驶的封闭车厢中,悬挂着一个带有滴管的盛油容器,如图所示.当滴管依次滴下三滴油时(设三滴油都落在车厢底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点远B.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之间,且后一滴比前一滴离O点近C.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间同一位置上D.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点上2.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3楼的阳台上,放手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4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3..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的物体,从抛出至回到原点的时间为t,现在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后以原速率弹回(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此时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A.0.5tB.0.4tC.0.3tD.0.2t4.从足够高处释放一石子甲,经0.5s,从同一位置再释放另一石子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两石子落地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间的距离与乙石子运动的时间成正比B.甲石子落地后,经0.5s乙石子还在空中运动C.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与其质量无关5.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假如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 m/s2)()A.1.8 mB.3.6 mC.5.0 mD.7.2 m6.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x1和x2,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和Δv2的大小关系为( )A.x1>x2B.x1<x2C.Δv1>Δv2D.Δv1<Δv27.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做是竖直上抛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g取10m/s2)( )A.1.6mB.2.4mC.3.2mD.4.0m8.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在失重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时需要创造出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在总质量m=5×104kg的训练飞机上,飞机以200m/s的速度沿30°倾角匀速爬升到7000m高空时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v0=200m/s的初速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当飞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g做加速运动,在这段时间内创造出完全失重的环境.当飞机离地2000m高时,为了安全必须拉起,之后又可一次次重复为航天员提供失重训练.如图所示,若飞机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F=kv(k=900N·s/m),每次飞机速度达到350m/s后必须终止失重训练,否则飞机可能失控.(整个运动空间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均为10m/s2)求:(1)飞机一次上下运动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2)飞机从最高点下降到离地4500m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9.在学习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后,甲同学给乙同学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求塔高H(取g=10m/s2).乙同学的解法:根据h=gt2得物体在最后1s内的位移h1=gt2=5m,再根据得H=13.9m,乙同学的解法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给出正确解析过程和答案.10.(xx·青岛模拟)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x=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求:(1)A、B 两棒何时相遇.(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参考答案1.解析:设油滴开始滴下时车厢的速度为v0,下落的高度为h,则油滴下落的时间为t=,车厢运动的水平距离为x1=v0t+at2,而油滴运动的水平距离为x2=v0t,所以油滴相对于车运动的距离为Δx=at2=是一个定值,即这三滴油依次落在OA间同一位置上,C项正确.答案:C2.解析:两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可在同一v-t图象中作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设人在3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后,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1,Δt1=T,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Δh;即为一层楼的高度,若人在4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后,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2,要保证阴影部分的面积也是Δh即为一层楼的高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定有Δt2<Δt1. 答案:C3.解析: 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为,把上升的位移分成相等的两段,自上向下的时间的比为1∶(-1),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一半所需时间为t1=,由对称性,物体从最大位移的一半处下落到抛出点的时间也为t1,故题中所求时间为2t1=2×≈0.3 t.答案: C4.解析:两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设t时刻甲下落的高度为h1=gt2,则乙下落的高度为h2=g(t-0.5)2,它们之间的距离h1-h2=g[(t-0.5)+0.25],与乙石子运动的时间(t-0.5)不成正比,A项错误;由于两石子下落的高度相同,因此下落的时间相同,甲石子落地后,经0.5s乙石子刚好落地,B项错误,C项正确;由于不计空气阻力,由t=可知,两石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与质量无关,D项正确.答案:CD5.解析:从题目中的F-t图象中可以看出,运动员脱离弹性网后腾空的时间为t1=2.0 s,则运动员上升到最大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2=1.0 s,所以上升的最大高度h=g=5.0 m,选项C 正确.答案:C6.解析:上升的加速度a1大于下落的加速度a2,根据逆向转换的方法,上升的最后一秒可以看成以加速度a1从零下降的第一秒,故有:Δv1=a1t,x1=a1t2;而以加速度a2下降的第一秒内有:Δv2=a2t,x2=a2t2,因a1>a2,所以x1>x2,Δv1>Δv2,即A、C两项正确.答案:AC7.解析:当有一个球正在手中时,另三个球的位置关系为一个球在最高点,两个球在等高点.又因为抛相邻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4s,由物理模型图可知,每个小球从抛出到最高点的时间为0.8s,所以由h=gt2=×10×0.82m=3.2m可得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3.2m.答案:C8.解析:(1)上升时间t上==20s上升高度h上==2000m竖直下落当速度达到350m/s时,下落高度h下==6125m此时离地高度Δh=h+h上-h下=7000m+2000m-6125m=2875m>2000m所以t下==35s飞机一次上下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时间为t=t上+t下=20s+35s=55s.(2)飞机离地4500m>2875m时,仍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飞机自由下落的高度为h2=2000m+7000m-4500m=4500m此时飞机的速度v2==300m/s由于飞机加速度为g,所以推力F推应与空气阻力大小相等,F推=F=kv2=900×300N=2.7×105N.答案:(1)55s (2)2.7×105N9.答案:乙同学的解法不正确.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设物体从塔顶落到地面所经历时间为t,通过位移为H,物体在(t-1)秒内的位移为h.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H=gt2,h=g(t-1)2.由题意得.联立以上各式解得H=125m.10.解析:(1)设经过时间t两棒相遇由gt2+(v0t-gt2)=x,得:t==s=0.5 s.(2)从相遇开始到两棒分离的过程中,A棒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时间为Δt,则(v AΔt+gΔt2)+(v BΔt-gΔt2)=2L,其中v A=gt,v B=v0-gt,代入后解得:Δt== s=0.05 s.答案:(1)0.5 s (2)0.05 s35568 8AF0 諰 <20025 4E39 丹935399 8A47 詇 30934 78D6 磖38693 9725 霥w 36292 8DC4 跄29763 7443 瑃25214 627E 找。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训练卷 A卷 word版含解析答案
1 / 6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物理(A)卷第三单元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C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2.爱因斯坦曾把物理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的警员破案。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 .著名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B .与伽利略同时代的科学家笛卡儿通过“斜面实验”得出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运动下去C .科学巨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惯性定律D .牛顿在反复研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 3.物体的运动情况或所受合外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四幅图的图线都是直线,从图中可以判断这四个质量一定的物体的某些运动特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体受到不为零且恒定的合外力B .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C .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 .丁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4.如图所示,小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车中悬挂的小球A 和车水平底板上的物块B 都相对车厢静止,悬挂小球A 的悬线与竖直线有一定夹角。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编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221116
202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编练题3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09221116李仕才1、伽利略制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进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开释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步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依照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能够得到的最直截了当的结论是( )A.假如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假如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假如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答案】A2、在“金星凌日”的杰出天象中,观看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连续时刻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2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图2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C .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D .以太阳为参考系,能够认为金星是运动的关键词①观看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②金星绕太阳一周.【答案】D3、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 ,在4 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40 m/NB .40 N/mC .200 m/ND .200 N/m【答案】D【解析】由胡克定律得劲度系数k =x F =200 N/m ,D 项对。
4、如图2所示,一个人沿着一个圆形轨道运动,由A 点开始运动,通过半个圆周到达B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B .人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方向由A 指向BC .人在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A 指向BD .人所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圆周长的一半【答案】B【解析】人从A 到B 的位移方向由A 指向B ,故平均速度方向由A 指向B ,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瞬时速度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交在B 点的瞬时速度方向沿B 点的切线方向,故选项C 错误;人通过的位移大小为A 、B 间的直线长度,故为直径长度,选项D 错误.5、如图所示,长L 、质量m 的极其柔软的匀质物体在台面上以水平速度v 0向右运动,台面上A 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该物体前端在粗糙台面上滑行S 距离停下来.设物体与粗糙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的初速度v 0为( )A. 2gL μB. 2gS gL μμ-C. 2gS μD. 2gS gL μμ+【答案】C【解析】物体越过A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mga g m μμ==,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 202v aS =,解得: 02v gS μ=,故选项C 正确。
2021年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全程考卷:标准仿真模拟卷(三)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21年高三人教版物理一轮复习全程考卷:标准仿真模拟卷(三)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某工人正在修理草坪,推力F与水平方向成α角,割草机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割草机所受阻力的大小为( )A.FsinαB.FcosαC.D.2.微元累积法是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如图所示为某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图象,关于此图线与两坐标轴围成面积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刻的速度A.如果y表示加速度,则面积等于质点在tB.如果y表示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则面积等于在相应时间内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C.如果y表示力做功的功率,则面积等于该力在相应时间内所做的功D.如果y表示变化磁场在金属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则面积等于该磁场在相应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3.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斜面顶端P以速度v抛出一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某处Q点,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α,若把初速度变为2v0小球仍落在斜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夹角α将变大B.夹角α与初速度大小无关C.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变D.P、Q间距是原来间距的3倍4.宇宙空间存在两颗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未知星球,经过发射绕表面运行的卫星发现,两个星球的近地卫星周期相等,同学们据此做出如下判断,则正确的是( )A.这两个未知星球的体积一定相等B.这两个未知星球的密度一定相等C.这两个未知星球的质量若不等,则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一定不等D.这两个未知星球质量大的,则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较小5.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悬挂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静止后,在其下方轻绳的下端轻轻地挂上一质量为m的钩码,并将钩码m由静止释放。
广东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阶段性检测试题:机械能守恒定律03 Word版含答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031.下列实例中的物体,哪些机械能发生了变化(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B.滑雪运动员自高坡顶上自由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D.集装箱被吊车匀速地吊起 答案:AD2.从离地面h 高度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如图1所示,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忽视空气阻力,则物体着地时具有的机械能是( )图1A mghB mgh+2mv 2C 2mv 20 D 2mv 2-mgh答案:B3.一个小球从离地0.5 m 高处,以2 m/s 的初速度分别沿倾角为30°和60°的光滑斜面下滑,两次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大小是否相同?分别是多少?(g 取10 m/s 2) 答案:相同;14 m/s4.如图2所示,小球自高h 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正好落在弹簧的上端,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和空气的阻力,不计小球与弹簧碰撞时的能量损失,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小球落到弹簧上之后,马上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小B.小球落到弹簧上之后,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大C.小球压缩弹簧到最短时,动能为零,弹性势能最大D.小球从最低点反弹后,肯定能上升到开头下落时的高度 答案:CD5.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B.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C.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其他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D.炮弹在空中飞行不计阻力时,只受重力作用,所以爆炸前后机械能守恒 答案:C6.如图4所示,轻弹簧k 一端与墙相连,质量为4 kg 的木块,沿光滑水平面以5 m/s 的速度运动,并压缩弹簧,则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最大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___.图4解析:由于水平面是光滑的,在木块向右运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物体系统发生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 p =21mv 2=21×4×52 J=50 J.答案:50 J7.气球以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5 m 高度时,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不考虑下落时所受的阻力,则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 m/s.(g 取10 m/s 2)解析: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小球的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选地面为零势能面,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220mv =21mv 2,代入数据解得:v=20 m/s.答案:208.如图5所示,长为L 的匀质链条,对称地悬挂在光滑的小滑轮上.若链条因受到微扰而滑动,求链条刚脱离滑轮时的速度.图5.解析:设链条总质量为m ,条刚滑离滑轮时,相当于左边的21长度移到竖直位置的下段,且重心降低h=21L ,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ΔE k =-ΔE p 有21mg·2L =21mv 2,解得v=gh 221.答案:gh 2219.在下列物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有( ) A.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的过程 B.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 C.汽车关闭油门后沿水平大路向前滑行的过程D.从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落在直立的轻弹簧上,压缩弹簧的全过程,对弹簧、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来说 答案:BD10.如图6所示,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A 、B 、C 中的斜面是光滑的,D 中的斜面是粗糙的,A 、B 中的F 为木块所受的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A 、B 、D 中的木块向下运动,C 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图6 答案:C11.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离地面h 的高处以3g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削减了3mghB.物体的机械能削减了32mghC.物体的动能增加了3mghD.重力做功mgh .答案:BCD12.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用细线悬挂在等高的O 1、O 2点,A 球的悬线比B 球的长,如图7所示,把两球均拉到悬线水平后将小球由静止释放,以悬点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则两球经最低点时( )图7A. A 球的速度等于B 球的速度B. A 球的动能等于B 球的动能C. A 球的机械能等于B 球的机械能D. A 球的机械能小于B 球的机械能 答案:C13.如图8所示,两个物体用轻质细绳通过光滑的滑轮拴在—起,质量分别为m 1和m 2.m 2在地面上,m 1离地面的高度为h ,m 1>m 2,由静止释放,则m 1落地后,m 2还能上升的高度为( )图8A. (m 1-m 2)h/(m 1+m 2)B. (m 1+m 2)h/(m 1-m 2)C. 2(m 1-m 2)h/(m 1+m 2)D. 2(m 1+m 2)h/(m 1-m 2)解析:m 1、m 2在运动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对它们做的总功为零,系统内只有重力做了功,所以以系统为争辩对象,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m 1未落地之前,m 1、m 2的速度大小是一样的,设它们的共同速度为v ,则由机械能守恒可得:21(m 1+m 2)v 2=m 1gh-m 2gh ,所以v 2=2(m 1-m 2)gh/(m 1+m 2). m 1落地后m 2将竖直上抛,上抛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设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有:m 2gH=21m 2v 2=)()(21221m m gh m m m +-,所以H=(m 1-m 2)h/(m 1+m 2).答案:A14.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可看作质点的小球A 、B ,用不计质量不行伸长的细线相连,跨在半径为R 的固定的光滑圆柱的两侧.如图9所示,开头时A 球和B 球与圆柱轴心同高,然后释放A 球,则B 球到达最高点时速率为多大?图9解析:以A 、B 和细绳组成的系统为争辩对象,由于该系统未与外界发生气械能交换,也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故机械能守恒.B 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R ,A 的重力势能削减了2mg 2R π,系统重力势能削减了mgR(π-1),全部转化成了两球的动能,故有: mgR(π-1)=21(m+2m)v 2则v=)1(32-πgR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不能认为系统内各个物体的机械能都守恒,一般由于系统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物体机械能增加,另一物体机械能就减小. 答案:)1(32-πgR15.如图10所示,长为L 的匀质链条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且有3L悬于桌外.链条由静止开头滑动,则它滑离桌面时的速度是多少?图10解析:选桌面为零势能面,此时机械能为: E 1=(31m)g·(61-L), 链条刚滑离桌面时的机械能为: E 2=21mv 2+(-mg·2L ) 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1=E 2,即 (31m)g·(61-L)= 21mv 2+(-mg·2L ). 可解得链条滑离桌面时的速度是v=gL 232.一般选最低状态的重心位置为零势能参考位置,能使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最简化.答案:v=gL 23216.跳台滑雪起源于挪威,又称跳雪.1860年,挪威德拉门地区的两位农夫在奥斯陆进行的首届全国滑雪竞赛上表演了跳台飞跃动作后,渐渐成为一个独立项目并得到推广.跳台滑雪在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竞赛项目.如图11所示为一跳台的示意图.假设运动员从雪道的最高点A 由静止开头滑下,不借助其他器械,沿光滑的雪道到达跳台的B 点时速度多大?当他落到离B 点竖直高度为1 m 的雪地C 点时,速度又是多少?(设这一过程中运动员没有做其他动作,忽视摩擦和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图11解析:运动员在滑雪的过程中,由于忽视摩擦和空气阻力,所以运动员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便可解答.选跳台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则可以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为:mgh=21mv b 2,所以v b =54 m/s.但运动员再滑到C 点时,又可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方程:mgh′=21mv c 2,代入数据得: 10×5=21×v c 2,所以v c =10 m/s. 答案:54 m/s 10 m/s17.某同学的身高为1.80 m ,在运动会上他参与跳高竞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 高度的横杆.据此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多少?解析:以人的重心为争辩对象,其上升的最大高度h=0.9 m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21mv 02,解得向上起跳的竖直初速度v 0=gh 2=4.2 m/s.留意重心上升0.9 m ,而不是1.80 m.答案:4.2 m/s18.随着人类能源消耗的快速增加,如何节省能源,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12所示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个小的坡度.图12(1) 探究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2) 假如坡高h=2 m ,电车到达A 点便切断电源.假如不考虑电车所受摩擦力,则电车能冲上站台的最小速度是多少?解析:(1)列车进站时,利用上坡使一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削减了因刹车而损耗的能量.列车出站时利用下坡再把储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起到节能作用. (2)电车在A 点的动能:E k =21mv 2,车在站台上的重力势能:E p =mgh , E k ≥E p ,所以电车能冲上站台的速度v≥gh 2=6.3 m/s.答案:(1)优点见解析(1) (2)6.3 m/s19.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跳高竞赛中,瑞典名将斯蒂芬·霍尔姆跳出了2.36 m 的好成果,超过了全部的对手.在2004年德国进行的埃伯斯塔德国国际跳高竞赛中,霍尔姆曾经跳出过这一成果,制造了该项目当年的世界最佳纪录.假设霍尔姆身高1.80 m ,身体重心在身长的中点,他过杆时的速度为3 m/s ,他起跳时的速度是多少?若海绵垫子厚0.50 m ,若他在刚接触垫子时,身体是水平的,则他刚接触垫子时的速度是多少?他自接触垫子至压缩垫子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其速度大小如何变化?(g 取10 m/s 2) 解析:设运动员起跳速度为v 1,从起跳到过杆,机械能守恒,则有:21mv 12=21mv 22+mgh 1, v 1=)9.036.2(102322122-⨯⨯+=+gh v m/s=6.2 m/s 设运动员刚接触垫子时速度为v 3, 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21mv 22+mgh 2=21mv 32 v 3=)5.036.2(102322222-⨯⨯+=+gh v m/s=6.8m/s.答案:起跳速度为6.2 m/s ,落到垫子上时的速度为6.8 m/s ;接触垫子至压缩垫子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2011年大连模拟)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解析:选项A、B、D中物体均做往复运动,只有选项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答案:C2.(思维拓展)如图所示,一个圆筒形容器内部盛有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不同但又互不相溶,因而分成上下两层.有一铝制小球,从容器的上部液面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液体对铝球的摩擦阻力,则铝球向下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关系图线可能是( )解析:两种液体分成上下两层,密度小的在上,密度大的在下.铝球进入上层液体之后,重力大于浮力,向下加速运动,进入下层液体之后,浮力变大,若浮力仍小于重力,则做加速运动,但加速度比上一阶段小,若浮力大于重力,则做减速运动,故C、D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CD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这两段时间内的(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C .位移大小之比为2∶1D .位移大小之比为1∶3 解析:加速度是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a 1a 2=v 0-0t 00-v 02t 0=-21,B 正确,A 不正确;位移是v -t 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s 1s 2=0+v 02t 0v 0+022t 0=12,C 、D 不正确. 答案:B4.如图所示,物块A 正从斜面体B 上沿斜面下滑,而斜面体在水平面上始终保持静止,物块A 沿斜面下滑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A 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B .物块A 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 .地面对斜面体B 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 .斜面体B 相对于地面没有水平向左或向右的运动趋势解析:物块A 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由于物块A 沿斜面匀速下滑,所以斜面体B 相对于地面没有水平向左或向右的运动趋势.答案:BD5.(探究创新)一质点自x轴原点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加速,经过t0时间速度变为v0,接着以-a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v2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为v4时,加速度再变为-a,直到速度变为-v8…,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一直沿x轴正方向运动B.质点将在x轴上一直运动,永远不会停止C.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v0t0D.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0t0解析:由v-t图可知,质点先沿x轴正向运动,经2t0时间反向加速后减速,接着又正向加速后减速,如此反复,但每次位移总比前一次小,最终停止,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在2t0时刻离原点最远,其位移大小等于大三角形面积12v·2t0=v0t0,只有D对.[来源:学科网ZXXK]答案:D6.(2011年龙港模拟)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来源:学科网ZXXK]B.A、B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解析:汽车A在匀加速的过程中的位移s A1=12a A t21=180 m,此过程中汽车B的位移s B1=v B t1=240 m>s A1,故A车在加速过程中没有与B车相遇,A错误,C正确;之后因v A=a A t1=12 m/s>v B,故A车一定能追上B车,相遇之后不能再相遇,A、B相遇时的速度一定不相同,B错误,D正确.答案:CD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 )[来源:]A.t′=t1,d=S B.t′=12t1,d=14SC.t′=12t1,d=12S D.t′=12t1,d=34S解析:在t1时刻如果甲车没有追上乙车,以后就不可能追上了,故t′<t1,A 错;从图象中甲、乙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对应的位移看,甲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比乙的多S,当t′=0.5t1时,甲的面积比乙的面积多出34S,即相距d=34S,选项D正确.答案:D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 s~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 s~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解析:从v-t图象可以看出,0~10 s内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大,逐渐远离;10 s~20 s内两车距离越来越小,逐渐靠近;5 s~15 s内a、b的v-t图线下所包围面积相等,故位移相等;t=10 s时,两车速度相同,相距最远,故只有C正确.答案:C9.(2011年苏州模拟)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3 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 )A.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B.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4 mC.出发前两质点的位置是乙在甲之前4 mD.出发前两质点的位置是甲在乙之前4 m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在追赶甲,即甲在前乙在后,且二者速度均为零时,距离最远,其最远距离[来源:学科网]Δs=s乙-s甲=12×3×4 m-12×2×2m=4 m即B 、D正确,A、C均错.答案:BD10.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 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 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解析:a物体加速时的加速度a1=Δv1Δt=40-1020m/s2=1.5 m/s2,b物体的加速度a2=Δv2Δt=40-040-20m/s2=2 m/s2,a1<a2,A错;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两个面积之差即为a、b两物体之间的距离,由图可知t=40 s时,两者相距最远,B错;t=60 s时,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a在b的前方,C对;t=40 s,a、b的位移分别为s1=10+402×20 m+40×20 m=1 300 m,s2=12×40×20 m=400 m,a、b之间的距离为Δx=x1-x2=900 m,D错.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L=20 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解析:设甲从离接力区s0=13.5 m处到赶上乙所用时间为t,乙从开始起跑到被甲追上跑的路程为s,甲、乙二人所用时间相等.[来源:Z+xx+]由几何关系知对甲:13.5+sv=t对乙:s=12at2,且v=at=9 m/s由以上各式可解得[来源:学|科|网Z|X|X|K]a=3 m/s2t=3 s s=13.5 m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L-s=20 m-13.5 m=6.5 m.答案:(1)3 m/s2(2)6.5 m[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12.(15分)(综合提升)1935年在苏联的一条直铁轨上,有一列火车因蒸汽不足而停驶,驾驶员把货车厢甲(如图所示)留在现场,只拖着几节车厢向前方不远的车站开进,但他忘了将货车厢刹好,使车厢在斜坡上以4 m/s的速度匀速后退,此时另一列火车乙正以16 m/s 的速度向该货车厢驶来,驾驶技术相当好的驾驶员波尔西列夫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结果恰好接住了货车厢甲,从而避免了相撞,设列车乙刹车过程和加速倒退过程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 2,求波尔西列夫发现货车厢甲向自己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多远?解析: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列车乙从刹车过程到加速倒退到刚好接住货车车厢甲时,速度也为4 m/s ,此过程所用时间:t =v 1-v 2a =4--162s =10 s 这段时间内,货车车厢甲运动的位移s 1=v 1t =4×10 m=40 m 列车乙运动的位移s 2=v 2t +12at 2=-16×10 m+12×2×102 m =-60 m[来源:Z,xx,] 则波尔西列夫发现货车车厢甲向自己驶来而立即开始刹车时,两车相距 L =s 1+|s 2|=40 m +60 m =100 m.答案:100 m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