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2020年整理).pdf

合集下载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精修订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精修订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一、实验目的(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二、实验原理与方法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

已知输入信号, 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

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

也可以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

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

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n→∞时,系统的输出。

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函数或conv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

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程序代码xn=[ones(1,32)];hn=[0.2 0.2 0.2 0.2 0.2];yn=conv(hn,xn);n=0:length(yn)-1;subplot(2,2,1);stem(n,yn,'.')title('(a)y(n)波形');xlabel('n');ylabel('y(n)')输出波形(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输入信号)()(81nRnx=①分别求出系统对)()(81nRnx=和)()(2nunx=的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一.实验目的:(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

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

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

也可以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

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

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

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时,系统的输出。

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程序:===============================================================================%实验1: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close all;clear all%======内容1:调用filter解差分方程,由系统对u(n)的响应判断稳定性======A=[1,];B=[,];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x1n=[1 1 1 1 1 1 1 1 zeros(1,50)]; %产生信号x1(n)=R8(n)x2n=ones(1,128); %产生信号x2(n)=u(n)hn=impz(B,A,58); %求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subplot(2,2,1);y='h(n)';tstem(hn,y); %调用函数tstem绘图title('(a)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box ony1n=filter(B,A,x1n); %求系统对x1(n)的响应y1(n)subplot(2,2,2);y='y1(n)';tstem(y1n,y);title('(b)系统对R8(n)的响应y1(n)');box ony2n=filter(B,A,x2n); %求系统对x2(n)的响应y2(n)subplot(2,2,4);y='y2(n)';tstem(y2n,y);title('(c)系统对u(n)的响应y2(n)');box on%===内容2:调用conv函数计算卷积============================x1n=[1 1 1 1 1 1 1 1 ]; %产生信号x1(n)=R8(n)h1n=[ones(1,10) zeros(1,10)];h2n=[1 1 zeros(1,10)];y21n=conv(h1n,x1n);y22n=conv(h2n,x1n);figure(2)subplot(2,2,1);y='h1(n)';tstem(h1n,y); %调用函数tstem绘图title('(d)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1(n)');box onsubplot(2,2,2);y='y21(n)';tstem(y21n,y);title('(e) h1(n)与R8(n)的卷积y21(n)');box onsubplot(2,2,3);y='h2(n)';tstem(h2n,y); %调用函数tstem绘图title('(f)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2(n)');box onsubplot(2,2,4);y='y22(n)';tstem(y22n,y);title('(g) h2(n)与R8(n)的卷积y22(n)');box on%=========内容3:谐振器分析========================un=ones(1,256); %产生信号u(n)n=0:255;xsin=sin*n)+sin*n); %产生正弦信号A=[1,,];B=[1/,0,-1/];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y31n=filter(B,A,u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y32n=filter(B,A,xsi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figure(3)subplot(2,1,1);y='y31(n)';tstem(y31n,y);title('(h)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box onsubplot(2,1,2);y='y32(n)';tstem(y32n,y);title('(i)谐振器对正弦信号的响应y32(n)');box on实验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讨论:程序运行结果如图所示。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引言:系统响应和系统稳定性是控制论中重要的概念。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对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设计和优化控制系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和数据分析,探讨系统响应和系统稳定性的相关概念。

一、实验背景控制系统是由输入、输出和系统本身组成的。

系统响应是指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反应。

而系统稳定性则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趋于稳定状态。

了解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对于设计和优化控制系统至关重要。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系统响应和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定义。

2. 掌握测量系统响应和稳定性的方法和技巧。

3. 分析实验数据,评估系统的响应和稳定性。

三、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系统作为示例。

实验装置包括一个信号发生器、一个电路板和一个示波器。

实验步骤如下:1.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电路板的输入端,设置合适的频率和振幅。

2. 将示波器连接到电路板的输出端,用于测量输出信号。

3. 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入信号,观察并记录系统的响应。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入信号频率和振幅,记录了系统的输出信号。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和幅频特性曲线。

1. 频率响应曲线频率响应曲线是描述系统对不同频率输入信号的响应的曲线。

通过绘制频率响应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对于不同频率信号的增益和相位变化。

从实验数据中绘制的频率响应曲线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在低频时具有较高的增益,而在高频时增益逐渐降低。

2. 幅频特性曲线幅频特性曲线是描述系统对不同幅度输入信号的响应的曲线。

通过绘制幅频特性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对于不同幅度信号的增益变化。

从实验数据中绘制的幅频特性曲线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在低幅度信号时具有较高的增益,而在高幅度信号时增益逐渐饱和。

五、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趋于稳定状态。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
三、实验材料
(1)器材:一个长20cm,宽、高10cm的生态缸;
一块长10cm宽5cm的硬质棉花;
保鲜膜和透明胶布
(2)生物:两条小金鱼、两颗小青菜、一株水草、一个仙人掌一抔菜地土壤和鱼缸里的水
四、
(1)将土堆在缸的一侧成一个长方形,青菜、仙人掌植入其上,水草
植入其下;将棉花放在土壤一侧,防止水变浑浊.
(2)取鱼缸内的水,注入生态缸,直至高5cm;
(3)放入金鱼
(4)于1月13日,用保鲜膜和透明胶布在教室封缸,开始观察1月13日晴金鱼很有活力青菜未有变化
1月14日晴金鱼很有活力青菜未有变化
1月15日阴金鱼游动频率下降青菜微微泛黄
1月16日阴周六未观察
1月17日雨周日未观察
1月18日阴金鱼表面开始有白色物质脱落类似蜕皮
可能发炎青菜已有部分变黄
1月19日晴金鱼白色物质脱落严重青菜泛黄面积增大
1月20日晴金鱼、青菜全员生还解封
五实验结论
恰当的组成成分,可以使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维持自身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六注意事项
(1)保持水质较为清澈,不能太过浑浊
(2)生态缸要放置于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3)不能暴晒
(4)缸内生物并非越多越好,要根据缸的大小,和缸内植物决定。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刘志强 学 号: 6100409222 专业班级: 电子091班 实验类型:□ 验证 □ 综合 □ 设计 □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1.实验目的(1)掌握 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2.实验原理与方法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

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

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 TLAB 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 函数。

也可以用MATLAB 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 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

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

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

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n 时,系统的输出。

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 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3.实验内容及步骤(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 函数或conv 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

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y(n)=0.05x(n)+0.05x(n-1)+0.9y(n-1)输入信号 x 1(n)=R 8(n), x 2(n)=u(n)① 分别求出x 1(n)=R 8(n)和x 2(n)=u(n)的系统响应,并画出其波形。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的实验,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如何评价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计算机2.MATLAB软件3.稳态平台三、实验原理系统的响应是指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反应。

在控制系统中,动态性能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描述了系统响应的速度和稳定性。

首先通过给定的输入信号,将其输入到待测系统中,并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

然后,通过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如过渡过程的时间、超调量等。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不产生过大的波动。

一般通过稳定度来衡量系统的稳定性,而稳定度又可分为绝对稳定和相对稳定两种情况。

在稳定度分析中,通常使用稳定图的方式进行。

四、实验步骤1.运行MATLAB软件,打开控制系统实验模块。

2.设计一个给定的输入信号。

3.将输入信号输入待测系统中,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

4.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如过渡过程的时间、超调量等。

5.通过稳态平台绘制系统的稳定图,评价系统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并绘制了系统的稳定图。

根据动态性能参数和稳定图来评价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评价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对于控制系统的性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系统的理解,为日后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二、实验原理与方法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

已知输入信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

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

也可以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

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

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n→∞时,系统的输出。

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函数或conv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

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程序代码xn=[ones(1,32)];hn=[0.2 0.20.2 0.2 0.2];yn=conv(hn,xn);n=0:length(yn)-1;subplot(2,2,1);stem(n,yn,'.')title('(a)y(n)波形');xlabel('n');ylabel('y(n)')输出波形05101520253035(a)y(n)波形n y (n )(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1(9.0)1(05.0)(05.0)(-+-+=n y n x n x n y输入信号 )()(81n R n x =)()(2n u n x =①分别求出系统对)()(81n R n x =和)()(2n u n x =的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问题:①有1 000个乒乓球分别装在3种箱子内,其中红色箱子内有500个,蓝色箱子内有200个,黄色箱子内有300个,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②从20名学生中选出3名参加座谈会.方法:Ⅰ.随机抽样法Ⅱ.系统抽样法Ⅲ.分层抽样法.其中问题与方法能配对的是( )A.①Ⅰ,②ⅡB.①Ⅲ,②ⅠC.①Ⅱ,②ⅢD.①Ⅲ,②Ⅱ【解析】本题考查三种抽样方法的定义及特点.【答案】 B2.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红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下列事件中,互斥事件的个数是( )①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②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③恰好有一个白球;恰好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红球.A.0 B.1C.2 D.3【解析】由互斥事件的定义知,选项③④是互斥事件.故选C.【答案】 C3.在如图1所示的茎叶图中,若甲组数据的众数为14,则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图1A.6 B.8C.10 D.14【解析】由甲组数据的众数为14,得x=y=4,乙组数据中间两个数分别为6和14,所以中位数是6+142=10,故选C.【答案】 C4.101110(2)转化为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A.46 B.56C.67 D.78【解析】∵101110(2)=1×25+1×23+1×22+1×2=46,46=8×5+6,5=8×0+5,∴46=56(8),故选B.【答案】 B5.从甲、乙两人手工制作的圆形产品中随机抽取6件,测得其直径如下:(单位:cm)甲:9.0,9.2,9.0,8.5,9.1,9.2;乙:8.9,9.6,9.5,8.5,8.6,8.9.据以上数据估计两人的技术的稳定性,结论是( ) A.甲优于乙B.乙优于甲C.两人没区别D.无法判断【解析】x甲=16(9.0+9.2+9.0+8.5+9.1+9.2)=9.0,x乙=16(8.9+9.6+9.5+8.5+8.6+8.9)=9.0;s2甲=16[(9.0-9.0)2+(9.2-9.0)2+(9.0-9.0)2+(8.5-9.0)2+(9.1-9.0)2+(9.2-9.0)2]=0.346,s2乙=16[(8.9-9.0)2+(9.6-9.0)2+(9.5-9.0)2+(8.5-9.0)2+(8.6-9.0)2+(8.9-9.0)2]=1.046.因为s2甲<s2乙,所以甲的技术比乙的技术稳定.【答案】 A6.某中学号召学生在暑假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该校文学社共有100名学生,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统计如图2所示,则从文学社中任意选1名学生,他参加活动次数为3的概率是( )图2A.110B.310C.610D.710【解析】从中任意选1名学生,他参加活动次数为3的概率是30100=310.【答案】 B7.(2014·北京高考)当m=7,n=3时,执行如图3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图3A.7 B.42C.210 D.840【解析】程序框图的执行过程如下:m=7,n=3时,m-n+1=5,k=m=7,S=1,S=1×7=7;k=k-1=6>5,S=6×7=42;k=k-1=5=5,S=5×42=210;k=k-1=4<5,输出S=210.故选C.【答案】 C8.已知函数f (x )=x 2-x -2,x ∈[-5,5],那么在区间[-5,5]内任取一点x 0,使f (x 0)≤0的概率为( )A .0.1B .23C.0.3D .25【解析】 在[-5,5]上函数的图象和x 轴分别交于两点(-1,0),(2,0),当x 0∈[-1,2]时,f (x 0)≤0.P =区间[-1,2]的长度区间[-5,5]的长度=310=0.3.【答案】 C9.有2个人从一座10层大楼的底层进入电梯,设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自第二层开始在每一层离开是等可能的,则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的概率为( )【导学号:28750073】 A.19 B .29C.49D .89【解析】 法一:设2个人分别在x 层,y 层离开,则记为(x ,y ).基本事件构成集合Ω={(2,2),(2,3),(2,4),…,(2,10),(3,2),(3,3),(3,4),…,(3,10),(10,2),(10,3),(10,4),…,(10,10)},所以除了(2,2),(3,3),(4,4),…,(10,10)以外,都是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故所求概率P =9×9-99×9=89.法二:其中一个人在某一层离开,考虑另一个人,也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19,故不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89.【答案】 D10.(2016·沾化高一检测)点P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运动,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A |<1的概率为( )A.14 B .12C.π4D .π【解析】 如图所示,动点P 在阴影部分满足|PA |<1,该阴影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其面积为S ′=π4,又正方形的面积是S =1,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A |<1的概率为S ′S =π4.【答案】 C11.已知某8个数据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3,现又加入一个新数据5,此时这9个数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 )A .x =5,s 2<3B .x =5,s 2>3C .x >5,s 2<3D .x >5,s 2>3【解析】由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得x=5,s2=19(3×8+0)<3,故选A.【答案】 A12.圆O内有一内接正三角形,向圆O内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在正三角形内的概率为( )A.338πB.334πC.32πD.3π【解析】设圆O的半径为r,则圆O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r,设向圆O内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在其内接正三角形内的事件为A,则P(A)=S正三角形S圆=34(3r)2πr2=334π.故选B.【答案】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合肥市环保总站发布2014年1月11日到1月2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如下:153,203,268,166,157,164,268,407,335,11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解析】将这10个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19,153,157,164,166,203,268,268,335,407,第5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是166+2032=184.5,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84.5.【答案】184.514.某学校举行课外综合知识比赛,随机抽取400名同学的成绩,成绩全部在50分至100分之间,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成绩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第二组,成绩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第五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且小于等于100分,据此绘制了如图4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400名同学中成绩优秀(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有________名.图4【解析】成绩优秀的频率为1-(0.005+0.025+0.045)×10=0.25,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有0.25×400=100(名).【答案】10015.在由1,2,3,4,5组成可重复数字的二位数中任取一个数,如21,22等表示的数中只有一个偶数“2”,我们称这样的数只有一个偶数数字,则组成的二位数中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由1,2,3,4,5可组成的二位数有5×5=25个,其中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有14个,故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概率为14 25 .【答案】14 2516.执行如图5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a值为________.图5【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第一次循环i =2,a =-2;第二次循环i =3,a =-13;第三次循环i =4,a =12;第四次循环i =5,a =3;第五次循环i =6,a =-2,所以周期为4,当i =11时,循环结束,因为i =11=4×2+3,所以输出a 的值为-13.【答案】 -1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算法如下所示:(这里S1,S2,…分别代表第一步,第二步,…)(1)指出其功能;(用数学式子表达) (2)画出该算法的算法框图. S1 输入x .S2 若x <-2,执行S3;否则,执行S6. S3 y =2x +1. S4 输出y .S5 执行S12.S6 若-2≤x <2,执行S7;否则执行S10. S7 y =x . S8 输出y. S9 执行S12. S10 y =2x -1. S11 输出y . S12 结束.【解】 (1)该算法的功能是:已知x 时, 求函数y =⎩⎪⎨⎪⎧2x +1,x <-2,x ,-2≤x <2,2x -1,x ≥2的值.(2)算法框图是:18.(本小题满分12分)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解】 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A 3={任取1球为白球},A4={任取1球为绿球},则P(A1)=512,P(A2)=412,P(A3)=212,P(A4)=112.由题意知,事件A1,A2,A3,A4彼此互斥.(1)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A1∪A2)=P(A1)+P(A2)=512+412=34.(2)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法一:P(A1∪A2∪A3)=P(A1)+P(A2)+P(A3)=512+412+212=1112.法二:P(A1∪A2∪A3)=1-P(A4)=1-112=1112.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为了了解本次比赛成绩情况,从得分不低于50分的试卷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00分)进行统计,请根据频率分布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求a、b的值;(2)若从成绩较好的第3、4、5组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参加市汉字听写比赛,并从中选出2人做种子选手,求2人中至少有1人是第4组的概率.【解】(1)a=100-5-30-20-10=35,b=1-0.05-0.35-0.20-0.10=0.30.(2)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分别为,第3组:660×30=3人,第4组:660×20=2人,第5组:660×10=1人,所以第3、4、5组应分别抽取3人、2人、1人.设第3组的3位同学为A1、A2、A3,第4组的2位同学为B1、B2,第5组的1位同学为C1,则从6位同学中抽2位同学有15种可能,如下:(A1,A2),(A1,A3),(A1,B1),(A1,B2),(A1,C1),(A2,A3),(A2,B1),(A2,B2),(A2,C1),(A3,B1),(A3,B2),(A3,C1),(B1,B2),(B1,C1),(B2,C1).其中第4组被入选的有9种,所以其中第4组的2位同学至少有1位同学入选的概率为915=35.20.(本题满分12分)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由表中数据直观分析,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是否与年龄有关?(2)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中随机抽取5名,大于40岁的观众应该抽取几名?(3)在上述抽取的5名观众中任取2名,求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至40岁的概率. 【导学号:28750074】【解】(1)由于大于40岁的42人中有27人收看新闻节目,而20至40岁的58人中,只有18人收看新闻节目,故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与年龄有关.(2)27×545=3,所以大于40岁的观众应抽取3名.(3)由题意知,设抽取的5名观众中,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为a1,a2,大于40岁的为b1,b2,b3,从中随机取2名,基本事件有:(a1,a2),(a1,b1),(a1,b2),(a1,b3),(a2,b1),(a2,b2),(a2,b3),(b1,b2),(b1,b3),(b2,b3)共10个,设恰有一名观众年龄在20至40岁为事件A,则A中含有基本事件6个:(a1,b1),(a1,b2),(a1,b3),(a2,b1),(a2,b2),(a2,b3),所以P(A)=610=35.21.(本小题满分12分)图6某校团委会组织该校高中一年级某班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且每个小组有5名同学,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团委会对该班的所有同学都进行了测试,该班的A,B两个小组所有同学所得分数(百分制)的茎叶图如图6所示,其中B组一同学的分数已被污损,但知道B组学生的平均分比A组学生的平均分高1分.(1)若在B组学生中随机挑选1人,求其得分超过85分的概率;(2)现从A组这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设其分数分别为m,n,求|m -n|≤8的概率.【解】(1)A组学生的平均分为94+88+86+80+775=85(分),∴B组学生平均分为86分.设被污损的分数为x,则91+93+83+x+755=86,解得x=88,∴B组学生的分数分别为93,91,88,83,75,其中有3人的分数超过85分.∴在B组学生随机选1人,其所得分超过85分的概率为3 5 .(2)A组学生的分数分别是94,88,86,80,77,在A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其分数组成的基本事件(m,n)有(94,88),(94,86),(94,80),(94,77),(88,86),(88,80),(88,77),(86,80),(86,77),(80,77),共10个.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分数m,n满足|m-n|≤8的基本事件有(94,88),(94,86),(88,86),(88,80),(86,80),(80,77),共6个.∴|m-n|≤8的概率为610=35.22.(本小题满分12分)某地最近十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上升,下表是部分统计数据:(1)利用所给数据求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bx+a;(2)利用(1) 中所求出的直线方程预测该地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解】(1)由所给数据看出,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是近似直线上升,下面求回归直线方程,为此对数据预处理如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容易算得x=0,y=3.2,b=∴a=-y-b-x=3.2,由上述计算结果,知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y-257=b(x-2 010)+a=6.5(x-2 010)+3.2,即y=6.5(x-2 010)+260.2.①(2)利用直线方程①,可预测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为6.5×(2 016-2 010)+260.2=6.5×6+260.2=299.2(万吨).。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二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一、实验目的(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

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 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 函数。

也可以用MATLAB 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 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定性。

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定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

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19]。

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n 时,系统的输出。

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 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三、实验内容(包括代码与产生的图形)(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 函数或conv 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

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 )1(9.0)1(05.0)(05.0)(-+-+=n y n x n x n y输入信号 )()(81n R n x = )()(2n u n x =a)分别求出系统对)()(81n R n x =和)()(2n u n x =的响应序列,并画出其波形。

b) 求出系统的单位冲响应,画出其波形。

A=[1,-0.9],B=[0.05,0.05]; x1=[1 1 1 1 1 1 1 1 zeros(1,50)]; x2=ones(1,128); subplot(2,2,1); hn=impz(B,A,58); n=0:length(hn)-1; stem(n,hn,'fill'); xlabel('n');ylabel('hn'); title('冲激响应');box on subplot(2,2,2); y1n=filter(B,A,x1); n=0:length(y1n)-1; stem(n,y1n,'fill'); xlabel('n');ylabel('y1n');title('系统对R8(n)的响应y1n');box on subplot(2,2,3); y2n=filter(B,A,x2); n=0:length(y2n)-1; stem(n,y2n,'.'); xlabel('n');ylabel('y2n');title('系统对u(n)的响应y2n');box on图1(3)给定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101n R n h =)3()2(5.2)1(5.2)()(2-+-+-+=n n n n n h δδδδ用线性卷积法分别求系统h 1(n)和h 2(n)对)()(81n R n x =的输出响应,并画出波形。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下,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成为了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

系统响应是指系统对于外部刺激的反应速度和质量,而系统稳定性则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是否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探究系统响应和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实验一:系统响应1. 实验目的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选取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系统作为实验对象。

接下来,我们分别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稳定状态。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发现系统的响应速度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密切相关。

当频率较高时,系统的响应速度更快;而当幅度较大时,系统的响应质量更高。

4. 结果分析系统响应速度受到信号传输路径的影响,包括信号传输介质的特性和系统内部元件的响应速度等。

而系统响应质量则与信号的幅度和噪声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响应效果。

实验二:系统稳定性1. 实验目的通过改变系统的参数和工作条件,观察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 实验步骤我们选择了一个机械系统作为实验对象,并通过改变系统的参数和工作条件,观察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我们记录了系统的稳定时间和稳定状态。

3.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参数和工作条件密切相关。

当参数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内,系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而当参数偏离合适范围时,系统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

4. 结果分析系统稳定性受到系统内部元件的特性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例如,系统的摩擦力、阻尼系数和负载等因素都会对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系统响应和系统稳定性的相关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PDF

第五章 系统的稳定性PDF

第五章系统的稳定性讲授内容5.1系统稳定的初步概念一、稳定性的定义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干扰作用下偏离平衡位置,当干扰撤除后,系统自动回到平衡位置的能力。

若系统在初始状态的影响下,由它所引起的系统的时间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向于零(即回到平衡位置),则称系统为稳定的;反之,由它所引起的系统的时间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散(即偏离平衡位置越来越远),则称系统为不稳定的。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仅与系统的结构及参数有关;而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不仅与系统的结构及参数有关,而且还与系统的输入有关。

二、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的系统所有特征根的实部全都小于零,或系统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均分布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内。

若系统传递函数的所有极点中,只有一个位于虚轴上,而其它极点均分布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内,则系统临界稳定。

而临界稳定的系统极易因为系统的结构或参数的细微变化而变成不稳定的系统。

因此,临界稳定往往也归结为不稳定的一种。

5.2 (劳斯)稳定判据Routh Routh 判据是判别系统特征根分布的一个代数判据。

一、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要使系统稳定,即系统全部特征根均具有负实部,就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不等于零。

2)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的符号都相同。

此即系统稳定的必要条件。

按习惯,一般取最高阶次项的系数为正,上述两个条件可以归结为一个必要条件,即系统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全大于零,且不能为零。

二、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表的第一列元素全部大于零,且不能等于零。

Routh 运用判据还可以判定一个不稳定系统所包含的具有正实部的特征根的个数为表第一列元素中符号改变的次数。

Routh Routh 运用判据的关键在于建立表。

建立表的方法请参阅相关的例题或教材。

运用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需要知道系统闭环传递函数或系统的特征方程。

Routh Routh Routh Routh 在应用判据还应注意以下两种特殊的情况:Routh 1.如果在表中任意一行的第一个元素为0,而其后各元不全为0,则在计算下一行的第一个元时,该元将趋于无穷大。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1.实验目的(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2.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否都是有节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于一个常数(包括0),就可断定系统是稳定的。

系统的稳态输出时指当n—>无穷大时,系统的输出。

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

随n的增大,达到稳态输出。

3.实验内容及步骤(1)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程序,用filter函数或conv 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

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2)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y(n)=0.05x(n)+0.05x(n-1)+0.9y(n-1) 输入信号x1(n)=R8(n), x2(n)=u(n)1>分别求出x1(n)=R8(n)和x2(n)=u(n)的系统响应,并画出其波形。

2>求出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画出其波形。

其程序如下其图形如下:(a) 系统对R8(n )的响应y1(n)ny 1(n )050100150(b) 系统对u (n )的响应y2(n)ny 2(n )0204060(c)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nh (n )(3) 给定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 h1 (n)=R10(n) h2(n)=δ()n +2.5)(1-n δ+2.5δ(n-2)+δ(n-3)用线性卷积法求x1(n )=R8(n )分别对系统h1(n )和h2(n )的输出响应并画出波形。

其程序如下:510(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1n nh 1(n )05101520(e) h1(n)与R8(n )的卷积y21(n)ny 21(n )123(f)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2(n)nh 2(n)510(e) h2(n)与R8(n )的卷积y22(n)ny 22(n )(4)给定一谐振器的差分方程为y(n)=1.8237y(n-1)-0.9801y(n-2)+b0x(n)-b0x(n-2) 令b0=1/100.49,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为0.4rad 。

系统稳定性与响应

系统稳定性与响应

系统稳定性与响应在当今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与响应能力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无论是企业、政府机构还是个人用户,都对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有着极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系统稳定性与响应的重要性,并提出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响应能力的方法。

一、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系统稳定性是指计算机系统长时间运行时能够持续正常工作的能力。

一个稳定的系统能够在各种负载和应用需求下,保持正常运行而不出现崩溃、死机等问题。

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效率:一个稳定的系统可以减少因故障造成的停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不稳定的系统容易崩溃,导致数据丢失和用户无法正常工作,给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2. 增强安全性:稳定的系统通常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防止各类病毒、漏洞、黑客攻击等安全威胁。

相对而言,不稳定的系统容易受到安全漏洞的利用,导致机密信息泄露、系统被破坏等问题。

3. 提高用户满意度: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一个稳定的系统能够提供流畅的使用体验,减少卡顿、崩溃等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而对于企业和政府机构来说,系统稳定性直接关系到IT服务质量和信誉,稳定性差的系统会给用户带来负面印象。

二、系统响应的重要性系统响应是指计算机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无论是处理大量并发的网络请求,还是运行复杂的应用程序,良好的响应能力都是系统必备的特征。

系统响应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用户体验: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时,往往期望能够快速地完成自己的操作,如果系统响应速度过慢,用户会感到焦虑和不满。

良好的响应能力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增加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2. 保证数据一致性:一些涉及到数据库操作的应用,如在线银行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对于数据的一致性要求非常高。

如果系统响应速度过慢,可能导致数据操作不一致,给用户和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3. 支持实时决策:在一些需要实时处理的应用场景中,如股票交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及时的响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2020年整理).pdf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2020年整理).pdf

学海无涯
(1)用实验方法检查系统是否稳定,输入信号为 u(n) 时,画出系统输出波 形。
(2)给定输入信号为 x(n) = sin( 0.014 n) + sin( 0.4n)
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画出其波形。程序见附录 1.3、实验结果见图 1.3。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及结论
1、实验结果:
0.1 0.08 0.06 0.04 0.02
2、如果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把信号的高频分量滤掉,时域信号会有何变化, 用前面第一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答:如果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则信号的高频分量将被过滤掉,时域信号的 剧烈变化变的平滑,在有阶跃处附近产生过渡带。由实验内容 1 的结果图可见,
经过系统低通滤波使得输入信号 (n)、x1(n) = R8(n) 和 x2(n) = u(n) 的阶跃变化变
1.2 利用线性卷积求取二个不同系统输出响应
close all;clear all x1n=[ones(1,8)]; %产生信号x1(n)=R8(n) h1n=[ones(1,10) zeros(1,10)];
学海无涯
h2n=[1 2.5 2.5 1 zeros(1,10)]; y21n=conv(h1n,x1n); y22n=conv(h2n,x1n); subplot(2,2,1);stem(h1n); title('(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1(n)'); subplot(2,2,3);stem(y21n); title('(e) h1(n)与R8(n)的卷积y21(n)'); subplot(2,2,2);stem(h2n); title('(f)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2(n)'); subplot(2,2,4);stem(y22n); title('(g) h2(n)与R8(n)的卷积y22(n)');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专业: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一、实验目的(1)掌握求系统响应的方法。

(2)掌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察及检验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在时域中,描写系统特性的方法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可以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

已知输入型号,可以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对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

在计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

也可以用MA 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 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特性、因果性和稳定性。

重点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包括观察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态响应。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得到有界的系统响应。

或者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否稳定,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都是有界输出,或者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应满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可行的方法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

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n时,系统的输出。

如果系统稳定,信号加人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定,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的试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编制程序,包括产生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响应序列的子序列,用filter函数或conv函数求解系统输出响应的主程序。

程序中要有绘制信号波形的功能。

(2) 给定一个低通滤波器的差分方程为输入信号①分别求出的系统响应,并画出其波形。

②求出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画出其波形。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固性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固性

实验一: 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固性一.实验目的:(1)把握求系统响应的方式。

(2)把握时域离散系统的时域特性。

(3)分析、观看及查验系统的稳固性。

二.实验原理与方式:在时域中,描述系统特性的方式是差分方程和单位脉冲响应,在频域能够用系统函数描述系统特性。

已知输入信号能够由差分方程、单位脉冲响应或系统函数求出系统关于该输入信号的响应,本实验仅在时域求解。

在运算机上适合用递推法求差分方程的解,最简单的方式是采纳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filter函数。

也能够用MATLAB语言的工具箱函数conv函数计算输入信号和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的线性卷积,求出系统的响应。

系统的时域特性指的是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质、因果性和稳固性。

重点分析实验系统的稳固性,包括观看系统的暂态响应和稳固响应。

系统的稳固性是指对任意有界的输入信号,系统都能取得有界的系统响应。

或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知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系统的稳固性由其差分方程的系数决定。

实际中检查系统是不是稳固,不可能检查系统对所有有界的输入信号,输出是不是都是有界输出,或检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知足绝对可和的条件。

可行的方式是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若是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零),就能够够判定系统是稳固的[19]。

系统的稳态输出是指当时,系统的输出。

若是系统稳固,信号加入系统后,系统输出的开始一段称为暂态效应,随n的加大,幅度趋于稳固,达到稳态输出。

注意在以下实验中均假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程序:===============================================================================%实验1: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固性close all;clear all%======内容1:挪用filter解差分方程,由系统对u(n)的响应判定稳固性======A=[1,];B=[,];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x1n=[1 1 1 1 1 1 1 1 zeros(1,50)]; %产生信号x1(n)=R8(n)x2n=ones(1,128); %产生信号x2(n)=u(n)hn=impz(B,A,58); %求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subplot(2,2,1);y='h(n)';tstem(hn,y); %挪用函数tstem画图title('(a)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box ony1n=filter(B,A,x1n); %求系统对x1(n)的响应y1(n)subplot(2,2,2);y='y1(n)';tstem(y1n,y);title('(b)系统对R8(n)的响应y1(n)');box ony2n=filter(B,A,x2n); %求系统对x2(n)的响应y2(n)subplot(2,2,4);y='y2(n)';tstem(y2n,y);title('(c)系统对u(n)的响应y2(n)');box on%===内容2:挪用conv函数计算卷积============================x1n=[1 1 1 1 1 1 1 1 ]; %产生信号x1(n)=R8(n)h1n=[ones(1,10) zeros(1,10)];h2n=[1 1 zeros(1,10)];y21n=conv(h1n,x1n);y22n=conv(h2n,x1n);figure(2)subplot(2,2,1);y='h1(n)';tstem(h1n,y); %挪用函数tstem画图title('(d)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1(n)');box onsubplot(2,2,2);y='y21(n)';tstem(y21n,y);title('(e) h1(n)与R8(n)的卷积y21(n)');box onsubplot(2,2,3);y='h2(n)';tstem(h2n,y); %挪用函数tstem画图title('(f)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2(n)');box onsubplot(2,2,4);y='y22(n)';tstem(y22n,y);title('(g) h2(n)与R8(n)的卷积y22(n)');box on%=========内容3:谐振器分析========================un=ones(1,256); %产生信号u(n)n=0:255;xsin=sin*n)+sin*n); %产生正弦信号A=[1,,];B=[1/,0,-1/];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y31n=filter(B,A,u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y32n=filter(B,A,xsi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figure(3)subplot(2,1,1);y='y31(n)';tstem(y31n,y);title('(h)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box onsubplot(2,1,2);y='y32(n)';tstem(y32n,y);title('(i)谐振器对正弦信号的响应y32(n)');box on实验程序运行结果及分析讨论: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果输入信号为无限长序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有限长序列,可否 用线性卷积法求系统的响应? 如何求?
答:如果输入信号为无限长序列,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是有限长序列,可用 分段线性卷积法求系统的响应。具体步骤是对输入信号序列分段;求单位脉 冲响应 h(n)与各段的卷积;将各段卷积结果相加。具体实现方法有第三章 P91 介绍的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
6
8
10
12
14
(g) h2(n)与 R8(n)的 卷 积 y22(n) 7
6
5
4
3
2
1
0
0
5
10
15
20
25
图 1.2 线性卷积求取二个不同系统输出响应
实验分析、讨论及结论: (d)(f)单位脉冲响应点数与程序要求一致;(e)(g)卷积点数满足
M+N-1 的要求,图形也满足要求。 Conv 函数用于计算两个有限长序列的卷积;C=conv(A,B)计算两个有限长
六、附件:MATLAB 原程序清单
1.1 调用 conv 函数计算卷积
close all;clear all A=[1,-0.9];B=[0.05,0.05];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 x1n=[1 1 1 1 1 1 1 1 zeros(1,40)]; %产生信号x1(n)=R8(n),用zeros用来加点 的个数 x2n=ones(1,60); %产生信号x2(n)=u(n) hn=impz(B,A,40); %求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 subplot(3,1,1);stem(hn); %调用函数stem绘图 title('(a)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n)'); y1n=filter(B,A,x1n); %求系统对x1(n)的响应y1(n) subplot(3,1,2);stem(y1n); title('(b) 系统对R8(n)的响应y1(n)'); y2n=filter(B,A,x2n); %求系统对x2(n)的响应y2(n) subplot(3,1,3);stem(y2n); title('(c) 系统对u(n)的响应y2(n)');
课堂作业
N1
1、绘出 x(n) = (n − m) 的频谱。 m=− N 1
解:实验程序:
1.1 n=200; stept=2*pi/n; w=stept:stept:2*pi; y=sin(2.5*w)./sin(0.5*w); plot(w, y,w,zeros(size(w))); axis([stept 2*pi -2 6]); ylabel('y=sin(2.5*pi)/sin(0.5*pi)'); xlabel('w=0~2*pi'); grid on;
学海无涯
1 0.8 0.6 0.4 0.2
0 0
8 6 4 2 0
0
(d) 系 统 单 位 脉 冲 响 应 h1(n)
5
10
15
20
(e) h1(n)与 R8(n)的 卷 积 y21(n)
5
10
15
20
25
30
2.5 2
1.5 1
0.5 0 0
(f) 系 统 单 位 脉 冲 响 应 h2(n)
2
4
y = s in(2. 5*pi)/ s in(0. 5*pi) y = s in(2. 5*pi)/ s in(0. 5*pi)
实验结果:
学海无涯
6 5 4 3 2 1 0 -1 -2
123456 w=0~2*pi
图 1.1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w=0~2*pi
图 1.2
2、输入 x(n) = 1,2,3,4,5 ,单位脉冲响应 h(n) = 6,2,3,6,4,2,求输出序列,
实验分析、讨论及结论: 在系统的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如果系统的输出趋近一个常数(包括
零),就可以断定系统是稳定的,(h)中的输出显然趋近于零,所以系统是稳 定的。
在(i)中,谐振器具有对某个频率进行谐振的性质,本实验中的谐振器的 谐振频率是 0.4 rad,因此稳定波形为 sin(0.4n)。
四、思考题
序列向量 A 和 B 的卷积
3、实验结果:
学海无涯
(h) 谐 振 器 对 u(n)的 响 应 y31(n) 0.05
0
-0.05 0
1 0.5
0 -0.5
-1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i) 谐 振 器 对 正 弦 信 号 的 响 应 y32(n)
50
100
150

250
300
图 1.3 依据差分方程求取系统脉冲响应和输出响应
学海无涯
(1)用实验方法检查系统是否稳定,输入信号为 u(n) 时,画出系统输出波 形。
(2)给定输入信号为 x(n) = sin( 0.014 n) + sin( 0.4n)
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画出其波形。程序见附录 1.3、实验结果见图 1.3。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及结论
1、实验结果:
0.1 0.08 0.06 0.04 0.02
10
20
30
40
50
60
图 1.1 依据差分方程求取系统脉冲响应和输出响应
实验分析、讨论及结论: (a)中 25 个点数和程序所写一致。Filter 函数实现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的递推求解,调用格式如下:Y=[filter(B,A,x)] ***计算系统对输入信号 x 的零状态响应输出信号向量 Y,B、A 是差分方程的系数向量。即 B=[a1,a2…… am] A=[b1,b2……bn] 2、实验结果:
0 0
0.8 0.6 0.4 0.2
0 0
1 0.8 0.6 0.4 0.2
0 0
(a) 系 统 单 位 脉 冲 响 应 h(n)
5
10
15
20
25
30
35
40
(b) 系 统 对 R8(n)的 响 应 y1(n)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c) 系 统 对 u(n)的 响 应 y2(n)
3、系统的频域特性包括传输函数/特性(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傅里叶变换— —幅频、相频)、系统函数/特性(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 Z 变换)、零极点分布 等。分析系统的频域特性是为了知晓系统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所产生的响应结 果,因为零、极点分布对系统的频域特性有影响,通过控制系统函数的零、极点 分布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特性需求的系统。
1.2 利用线性卷积求取二个不同系统输出响应
close all;clear all x1n=[ones(1,8)]; %产生信号x1(n)=R8(n) h1n=[ones(1,10) zeros(1,10)];
学海无涯
h2n=[1 2.5 2.5 1 zeros(1,10)]; y21n=conv(h1n,x1n); y22n=conv(h2n,x1n); subplot(2,2,1);stem(h1n); title('(d)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1(n)'); subplot(2,2,3);stem(y21n); title('(e) h1(n)与R8(n)的卷积y21(n)'); subplot(2,2,2);stem(h2n); title('(f) 系统单位脉冲响应h2(n)'); subplot(2,2,4);stem(y22n); title('(g) h2(n)与R8(n)的卷积y22(n)');
1.3 调用 filter 解差分方程求取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和输出响应
close all;clear all un=ones(1,300); %产生信号u(n) n=0:299; xsin=sin(0.014*n)+sin(0.4*n); %产生正弦信号 A=[1,-1.8237,0.9801];B=[1/100.49,0,-1/100.49]; %系统差分方程系数向量B和A y1n=filter(B,A,u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 y2n=filter(B,A,xsin);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 subplot(2,1,1);stem(y1n); title('(h) 谐振器对u(n)的响应y31(n)'); subplot(2,1,2);stem(y2n); title('(i) 谐振器对正弦信号的响应y32(n)');
用线性卷积法求 x1(n) = R8(n) )分别对系统 h1(n) 和 h2(n) )的输出响应并画 出波形。程序见附录 1.2、实验结果见图 1.2。
4、给定一谐振器的差分方程为
y(n) =1.8237y(n −1) − 0.9801y(n − 2) + b0x(n) −b0x(n − 2)
令 b0 =1 100.49,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为 0.4rad 。
学海无涯
实验一及课堂作业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
一、实验原理与方法
1、在时域求系统响应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解差分方程求得系统输 出;第二种是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通过求输入信号和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 线性卷积求得系统输出。
2、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其方法是在输入端加入单位阶跃序列,观察输出波 形,如果波形稳定在一个常数值(包括零)上,系统稳定,否则不稳定。
1.2 n=200; stept=2*pi/n; w=stept:stept:2*pi; y=sin(2.5*w)./sin(0.5*w); plot(w,abs(y),w,zeros(size(w))); axis([stept 2*pi 0 6]); ylabel('y=sin(2.5*pi)/sin(0.5*pi)'); xlabel('w=0~2*pi'); grid 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