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学设计主备人:王艳辉2018.11.28教材分析在学习了《线段、射线、直线》了解了线段的形象、描述性定义和表示方法,这一节将进一步研究线段的重要的基本性质和比较方法。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抽象提炼线段的基本性质,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和、差作图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助于具体情景中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能借助于尺、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能用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想象、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探究过程,了解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策略,学习开始使用几何工具操作方法,发展几何图形意识和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解决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教学难点】尺规作图。
1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引入1复习:.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及特征;线段、射线、直线中____可以度量长度,所以只有____才可以比较长短。
2.问题一:A处有一只蚂蚁,想取位于C处的食物。
你估计蚂蚁会走怎样的路线?问题二:从教室A地到图书馆B,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这是为什么呢?结论: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顺利的引出定义: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可以感知的的情境,极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
21. 怎样比较两棵树的高矮?怎样比较两根铅笔的长短?怎样比较窗框相邻两边的长?教师提示:把两棵树的高度、两根铅笔的长、窗框相邻两边的长看成两条线段,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思考:如果线段不能任意移动,怎么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总结:方法一: 测量法(用刻度尺)方法二:叠合法(用圆规)设计意图:经过师生交流并归纳出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比较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更能加深学生的体会,并顺利引出尺规作图.教师应强调在比较线段长短后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如图),若AB = CD, 则AC = CD。(填“>”、“=”或“<”)
AB
CD
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AB = 2,点B表示的数是-1, 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 1或-3 。
A
B
A
-5 -4 -3 -2 -1 0 1 2
AC
B
M
则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怎样的点是线段的中点?
操作:把纸条对折,找出它的中点。 定义: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
的中点。
A
M
B
因为点M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 AM=BM= 1 AB 2
说明:
线段的中点必须在线段上。
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
n
作法:(1)作射线AM; (2)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B = m,BC = n。
A
B
C
M
则线段AC就是所求作的线段。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已知:线段m、n。(如图)
m
求作:线段AC,使AC = m - n。
n
作法:(1)作射线AM;
(2)在射线AM上截取AB = m。
(3)在线段AB上截取BC = n。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教学课件
数学 七年级上册 沪科版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第4章 直线与角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万向思维精品图书
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a
画一条线段AB = 线段 a。
方法一: 先用刻度尺量出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
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AB。
方法二: 尺规作图: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发表观点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的应用过程;难点: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有关的拓展问题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一)课件演示课件演示: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这是为什么呢?(二)布置数学活动先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然后用线联接,量一量所有线条长短,比较一下谁最短?二、探究新知(一)揭示课题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完成任务任务1:怎样走最近?从A地到B地有五条道路,时间紧急,张先生要从B地赶往A地乘车,问:此时张先生应该怎么走?任务2:河道长度如下图,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任务3:九曲桥如下图,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比,这样做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其中的道理。
思考:平面上有A、B、C、D四个村庄(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现在计划修建一个车站P,使车站到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车站应建在何处?(三)举例拓展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吗?(四)探索交流蚂蚁爬行路线最短问题如下图,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三、小结四、课外拓展如果蚂蚁在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如果蚂蚁在圆柱上,这时问题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如何解?五、作业基础训练。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A•
•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 间的距离(distance)。
现实生活中你还 能找到这种两点之 间线段最短的例子 吗?
方法一: 测量法
A•
AB=5
• B
C•
CD=7
D •
AB<CD
方法二:叠合法
( 1)
• A • C
4)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任意两条线 段之间有( 3 )种大小关系. 你学会了哪几种方法比较线段的大 小? 度量法和叠合法
如图,直线MN表示一条铁路,铁路两旁 各有一点A、B表示工厂,现要靠近铁路处 建立一个货站,使它到两厂的距离最短, 如果你是图纸设计员会把货站建在哪里? 并说明你的理由?
同学们: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 界里,到处充满了数学知识,处处蕴 含着数学原理。走进她你会发现许多 令人惊喜的东西,你会感到自己变得 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本领…… 现在让我们从生活中的身边事 物出发来观察、来领略一下数学的奥 妙吧!
(1) (2) (3)
A
B
(4)
如果从A处到达B处有四条路径,你该 选择哪条路走最近?说说你的理由
A
M
•
P
N
•B
实践活动:整理今天学过的内容
实践探索:1)有A、B、C、D四个村庄 要合伙打一口深水井,使这口井到A、B 、C、D四个村庄距离和最小请问井应打 在哪里? D• A•
•C
•B
实践探索:2)如图两面相邻的墙上有一 只蚂蚁从A点到B点。问蚂蚁沿怎样的路 线爬行,才会使全程的路程最短?
D
C
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长短的比较》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线段的定义,掌握线段的性质,识别并画出线段。
重难点:线段定义的理解,线段性质的掌握,线段的识别与画法。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的心得体会。
3.强调线段长短比较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线段长短比较的理解和应用,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15页的练习题1、2、3,要求学生通过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的方法,准确判断给定线段的长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引导学生认识到线段长短比较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
2.线段的性质:线段有固定的长度,可以测量;线段上的点有限且可以数清。
3.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a.直接比较:将两个线段放在一起,直接观察哪个线段更长行比较。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线段长短比较的方法。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1.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线段的相关知识,提高线段长短比较的能力。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线段的长短比较》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线段的长短比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线段的长短比较》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的定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以及了解线段的大小关系。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线段的定义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比较线段长短时,可能会仅仅依靠直观感受,缺乏科学的比较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比较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线段的定义和性质,引出比较线段长短的问题。
2.探索比较方法:让学生尝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3.总结比较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并给出数学依据。
4.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比较线段长短。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线段长短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线段长短比较1.观察法:直接观察线段的长度,判断长短。
2.度量法:用尺子或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比较大小。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此时 MN=MB-NB=30-
10=20(cm),综上所述,MN 的长是 40 cm 或 20 cm
知识点2 线段和差倍分 3.(5分)如图,请根据图形完成下列填空:
(1)AD=AC+___C__D____; (2)AC=AB-___B_C___=AD-___C_D___; (3)AC+CB=AD+___D__B___; (4)AC+BD=AB-___C_D___.
4.(3分)如图,AB=12 cm,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BC的中点, 则AD的长为( C )
解: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如图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的上时,
,此时因为 M 是 AB 的中点,所以 AM=MB=
60×21=30(cm),又因为 BC 的中点是 N,所以 BN=NC=20×12= 10(cm),所以 MN=MB+BN=30+10=40(cm);②如图当点 C 在线
段 AB 上时,
16.延长线段 AB 到点 C,使 BC=23AB,延长 BA 到点 D,使 DA =13AB,已知 DC=6 cm,线段 DC 的中点 E 和点 A 之间的距离为 __2__cm.
17.(8分)如图,已知A,B两点. (1)画线段AB; (2)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 (3)反向延长线段AB到点D,使DA=AB; (4)点A,B分别是哪条线段的中点?若AB=3 cm,请求出线段CD的长.
A.3 cm B.6 cm C.9 cm D.7.5 cm 5.(3 分)如果点 B 在线段 AC 上,那么下列各表达式中:①AB=12AC; ②AB=BC;③AC=2AB;④AB+BC=AC.能表示点 B 是线段 AC 的 中点的有( C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例题与讲解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1.线段的长短比较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1)叠合法:先把两条线段的一端重合,另一端点落在同一侧,从而确定两条线段的长短,这是从“形”的方面进行比较.当两条线段能够放在一起而又不要求知道相差的具体数值时,可用此法.将线段AB 放到线段CD 上,使点A 和点C 重合,点B 和点D 在重合点的同侧.①如果点B 和点D 重合,如图,就说线段AB 与线段CD 相等,记作AB=CD.②如果点B 在线段CD 上,如图,就说线段AB 小于线段CD ,记作AB <CD.③如果点B 在线段CD 外,如图,就说线段AB 大于线段CD ,记作AB >CD.(2)度量法:先分别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再根据度量的结果确定两条线段的大小,这是从“数”的方面进行比较.当两条线段的长短差别不太明显,而又不便放在一起比较,或需要求出相差的具体数值时,可用此法.对于线段AB 和CD ,我们可以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 和CD 的长度,数值大的线段较长,数值小的线段较短,数值相等时两线段一样长.【例1】 如图,已知AB >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为( ).A .AC >BDB .AC =BDC .AC <BD D .AC 和BD 的大小不能确定解析:运用叠合法或度量法直接比较,可以发现AC 与BD 的大小关系为AC >BD . 答案:A2.线段的中点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且使线段AC ,CB 相等,这样的点C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中点定义的推理步骤:(1)∵AC =CB (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中点的定义).(2)∵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已知),∴AC =BC 或AC =12AB 或BC =12AB 或AB =2AC 或AB =2BC (中点的定义). 谈重点 对线段中点的理解线段的中点在线段上,有且只有1个,它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注意,若AC =BC ,则点C 不一定是线段AB 的中点,因为点C 不一定在线段AB 上.【例2】 如图,已知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BD =3 cm ,求线段AB 的长度.解:∵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BD =3 cm ,∴BC =2BD =2×3=6 cm.∵C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AB =2BC =2×6=12 cm. ∴AB 的长度为12 cm.说方法 线段的中点的应用由线段的中点这一条件得到的结论,解题过程中不一定全部写出,要根据所求问题灵活选择,一般用哪个写哪个即可.3.线段的性质(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两点是指画出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它是一个数量.而线段本身是图形,因此不能把A ,B 两点间的距离说成是线段AB .释疑点 线段与线段的长度的区别“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二者是有区别的,但是为了书写的方便,我们常常用线段的名称表示线段的长度,如AB =2 cm.【例3】 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某中学开始安装校园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实验楼的联网,布线工程十分重要.已知这五座建筑物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图书馆、办公楼、实验楼在同一条直线上,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在同一条直线上).假如你是布线工程的设计者,你应如何设计线路,才能使线路最短?最短线路的长是多少米?分析:联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去设计.解:布线设计图如图(2).最短线路的长为120+120+180+240=660(m).4.线段的和、差、倍、分的计算比较线段的大小,形成了线段的和、差关系,学习线段的中点及延长线形成了线段的倍、分关系.在解答有关线段的和、差、倍、分问题时,要从线段中点的定义出发,结合图形,利用线段的和差计算,寻求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灵活运用线段中点的性质.说方法 计算线段的和、差、倍、分时应注意的问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按照题中已知条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是正确解题的先决条件;②观察图形,找出线段间的关系;③线段的和、差、倍、分与线段长度的和、差、倍、分是一致的.其运算方法和顺序结合与有理数运算类似.【例4】 已知线段AC 和BC 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 =5 cm ,BC =3 cm ,求线段AC 和线段BC 的中点间的距离.解:设AC ,BC 的中点分别为M ,N ,由线段中点定义得AM =MC =12AC ,BN =CN =12BC . 如图,MN =MC +CN =12AC +12BC =12(AC +BC )=12×8=4(cm).如图,MN =MC -CN =12AC -12BC =12(AC -BC )=12×2=1(cm).5.方程思想在线段计算中的应用有些已知条件中的关系比较复杂,无法或很难由已知条件直接推导出待求的线段的长度,这时我们可以挖掘隐含条件,引进未知数,然后以线段的和、差、倍、分作为相等关系,构造出方程来解决问题.说方法 方程思想在线段计算中的应用当题目提供某一线段长时,我们一般考虑使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再表示这条线段的长,即可得到一个方程,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例5】 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3∶4三部分,M 是AD 中点,CD =8,求MC 的长.分析:由AB ∶BC ∶CD =2∶3∶4,可设AB =2x ,BC =3x ,CD =4x ,CD =4x =8而求得x 值,进而求出MC 长.解:设AB =2x ,由AB ∶BC ∶CD =2∶3∶4,得BC =3x ,CD =4x ,∴AD =(2+3+4)x =9x .∵CD =8,∴4x =8,x =2.∴AD =9x =18.∵M 是AD 中点,∴MC =MD -CD =12AD -CD =12×18-8=1.6.线段的和、差、倍、分的计算的应用生活中涉及线段的和、差、倍、分的运算问题比较常见,主要涉及路线、路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画出线段示意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的计算问题.然后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及中点的性质寻找由已知线段推导出未知线段的思维过程,对于这一推理过程较为困难,有时要借助于方程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解技巧 结合图形解线段应用题有关线段的计算都是由已知,经过和、差或中点进行转化,求未知线段的过程,因此要结合图形,分析各线段关系,找出它们的联系,通过和、差、倍、分的运算解决.注意学会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解决.【例6】 李红、王明、张江三人的家恰好与学校在一条笔直的街道上.已知李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500米,张江家正好在李红与学校的中间,王明家在李红和张江家的中间,那么王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线段性质、线段的中点、两点间的距离知识的综合运用.首先要能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如下图).解:由题可知:AD =500米.因为C 是AD 的中点,所以AC =CD =12AD =500×12=250. 因为B 是AC 的中点,所以BC =12AC =250×12=125. 王明到学校的距离BD =BC +CD =125+250=375.即王明到学校的距离是375米.7.线段的性质的应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是线段的重要的性质,其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这类问题主要为河道由曲改直等最短路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际问题中要解决的问题画出恰当几何图形,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线段的性质来解决.【例7】某市汽车站A到火车站F有四条不同的路线,如图所示,其中路线最短的是().A.从A经过BME到FB.从A经过线段BE到FC.从A经过折线BCE到FD.从A经过折线BCDE到F解析:本题只需考虑点B到点E之间的距离最短即可.答案:B。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3线段的长短比较 比较线段长短的四大基本方法
小议“线段长短的比较”一、叠合法:把线段AB 、CD 放在同一直线上比较,步骤有三:①将线段AB 的端点A 与线段CD 的端点C 重合;②将线段AB 沿着线段CD 的方向落下;③若端点B 与端点D 重合,则得到线段AB 等于线段CD ,可记做:AB=CD (几何语言) 若端点B 落在D 内,则得到线段AB 小于线段CD ,可记做:AB <CD ;若端点B 落在D 外,则得到线段AB 大于线段CD ,可记做:AB >CD 。
如图1ACB D AB=CD AB <CD AB >CD二、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 和线段CD 的长度,再将长度进行比较。
总结;用度量法比较线段大小,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三、“想一想” 问题一:已知线段a (如图2),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a 。
图2:a画法;①先作一条射线AC ;②用圆规量取已知线段a 的长度;③在射线上截取AB=a ,线段AB 就是所求的线段。
点评:不必写画法,但最后必须写好结论。
问题二:已知线段a 、b ,画一条线段c ,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和。
注意:线段的和指的是线段的长度之和。
四、写一写:如图3,P C D点P 是线段的中点,点C 、D 把线段AB 三等分。
已知线段CP 的长为1.5cm ,求线段AB 的长。
分析:如果能得到线段CP 与线段AB 之间的长度比,就能求出线段AB 的长。
解:∵点P 把线段二等分,∴AP=PB=21AB ∵点C 、D 把线段AB 三等分, ∴ AC=CD=DB=31AB∴AP -AC=21AB -31AB=61AB, 即CP=61AB ∴AB=6CP=6×1.5=9cm 即AB 的长为9cm 。
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
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将两个线段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其一端对齐。
2.从两线段相同的一端出发,测量两条线段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3.如果两条线段长度相同,则它们的长度比为1:1。
如果两条线段长度不同,则较长线段的长度与较短线段长度的比值可以用几何方法计算。
4.通过计算比例,可以确定两条线段长度的大小关系。
例如,如果较长线段长度是较短线段长度的两倍,则它们的长度比为2:1。
除了比较长度,还可以比较线段的斜率、角度、位置等其他属性,这些方法也可以用于判断线段的长度大小。
第4章 直线与角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3线段的长短比较课型:新课 主备:付一利 参与:郑少龙 审核:数学组 时间;2015.12学习目标:1知道线段的和与差的意义,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的中点的概念.2 通过线段的比较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怎样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2.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如图1中,A 、B 两地之间有曲线、折线和直线段等3条路线可走,其中哪一条路线最短?二、探究活动:(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比较线段AB 、CD 的长短,可以采用叠合的方法:将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使一个端点A 与C 重合,另一个端点B 与 D 落在A 的________.1.当点D 与B ________时,线段AB 与线段CD 相等(图2—1),记作: ________.2.当点D 在线段AB 上时,线段AB ________线段CD (图2—2),记作: ________. B 图1A3.当点D 在线段AB 延长线上时,线段AB ________线段CD (图2—3), 记作: ________.我们也可以利用________量出线段的长度,来比较它们的长短.在图3中,点C 在线段AB 上且使线段AC 、CB 相等,这样的点C 叫做________这时有: 1,22.2AC CB AB AB AC CB ====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1.人们修建公路遇到大山阻碍时,为什么时常打通一条穿越大山的隧道?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注意:线段是指的一个________,距离是一个________.例(见P136)三、学习体会: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A(C)B(D)图2-1 A(C) BD 图2-2 A(C) DB 图2-3 A BC 图32、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须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3、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四、应用与拓展:1.如图4,CD 是线段AB 上不同的两点,那么:(1) A C =_______-CD, BD =_______-CD;(2) A C =_______-BC, BD =_______-AD;(3)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5,点A 、B 、C 、D 中一条直线上,已知AB =3cm,BC =1cm,M 是AB 的中点,求MN 的长.教(学)后记:随堂检测1.下列四个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AP =BP ,那么点P 是AB 的中点B. 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A BC D 图4 A C MB N 图5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 比较线段的长短只能用度量法2. 如果线段AB=5cm,BC=4 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A. 1 cmB. 9 cmC. 1 cm 和9 cmD. 以上答案都不对3.同一条直线上有A、B、C、D、E、F六个点,且C是AB的中点,B是AD的中点,A是BE的中点,D是EF的中点,AC=1,求EF的长.4.线段AB上有两点P、O,点P将AB分成两部分A P﹕P B=2﹕3,点Q将AB也分成两部分,,且PQ=4 cm,求AP、QB的长.5.已知线段AB=10 cm,点C是任意一点,那么线段AB与BC的和最少是多少?教学反思。
最新2019-2020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长短比较》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教学目标】1.会用叠合与度量等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能说出线段长短比较的结果,从“数”和“形”两个方面理解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2.根据具体情景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性质,并学会运用它解释一些实际现象.3.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和几何语言表示.【教学重难点】1.线段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理解与应用.2.线段的和差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依次出现姚明和麦迪的照片,学生非常兴奋,此时请学生比较谁高、谁矮?然后抽象出代表姚明和麦迪身高的线段,从而把比较二者身高问题演变成比较线段长短问题.表示二者身高的线段可以通过目测的办法比较长短,但是有些线段不容易用目测的办法比较它们的长短,这样的线段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呢?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线段的长短比较.(板书课题)二、推进新课1.比较线段的长短活动一:a.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b.拿出两根筷子请学生比较长短.(学生采用的办法是:筷子的一端对齐,另外一端在外的筷子长.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如何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活动二:比较两条线段的方法:a.度量法.b.叠合法.具体方法如下:(教师一边讲一边画图比较)(1)将线段AB的点A与CD的点C重合.(2)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线段AB与线段CD叠合.若点B与点D重合,就说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若点D在线段AB外部,就说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若点D在线段AB内部,就说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以记作AB>CD.如图.2.线段的中点活动三:a.如下图.(1)量出线段AB,BC的长度,并比较长短.(2)计算AC的长度.(3)填空:________+________=AC,AC-________=BC,AC-________=AB. b.如下图.(1)量出线段AC、BC的长度并比较大小.(2)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教师总结:点C在线段AB上且使线段AC,CB相等,这样的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符号表示:AC=CB=12AB或AB=2AC=2CB.活动四:操作题a.拿出一根无弹性的细绳子,让学生找到绳子的中点.b.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条线段,请学生用折纸的方法找出线段的中点.教师总结:线段的中点应满足的两个条件:①点在线段上;②分成的两条线段相等.3.线段的基本性质活动五:a.学生先完成课本练习b.如图,甲、乙两地间有曲线、折线、直线段等4条路线可走,其中哪一条路线最短?c.如图,人们修建公路遇到大山阻碍时,为什么经常打通一条穿越大山的直的隧道?教师总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重点强调:两点间的距离是长度即是一个数量,而不是线段图形本身.4.例题分析【例题】 如图,AB =16 cm ,C 是AB 上的一点,且AC =10 cm ,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分析:可以运用中点的定义先求出线段DC 和CE 的长,再求其和;也可以运用中点的定义直接得DE =DC +CE =12AC +12BC =12(AC +BC)=12AB ,再代入数即可. 解:解法一:因为D 是AC 中点,AC =10 cm ,所以DC =12AC =5 cm. 又因为AB =16 cm ,AC =10 cm ,所以BC =AB -AC =16-10=6(cm).又因为E 是BC 的中点,所以CE =12BC =3(cm). 所以DE =DC +CE =5+3=8(cm).解法二:因为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所以DC =12AC ,CE =12BC , 所以DE =DC +CE =12AC +12BC =12(AC +BC)=12AB =12×16=8(cm). 由上可得DE 的长为8 cm.教学说明:对于求线段的长度问题,解法不唯一,应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选择简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训练1.判断:(1)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2)如果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那么AM =BM =12AB.( ) (3)如果AM =12AB ,那么点M 是AB 的中点.( ) 2.如图,把河道由弯曲改直,根据________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航道.3.课本练习四、本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线段的长短比较的方法:a.叠合法(形);b.度量法(数).2.线段的中点概念及运用.3.线段的基本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4.对照图形会判断线段间的和差关系.五、长度的测量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经常要进行长度的测量.测量离不开测量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1米最早是由地球球面上经过巴黎经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出的.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等.科研中还经常用到更小和更大的长度单位.现在开始广泛应用的纳米科学,就是在纳米(nm)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的,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人的头发的直径就相当于7万纳米!在天文学上,经常用天文单位和光年计算星体间的距离.1天文单位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约等于1.5×108千米,1光年是光1年走过的距离,约等于1012千米.除了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外,有时还用到其他一些长度单位.例如,海上航行经常使用的长度单位海里(1海里=1 852米);人们经常提及的“××英寸彩电”使用的是英制长度单位等.。
专题4.3 线段的长短比较-重难点题型(学生版)2022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人教版)
专题4.3 线段的长短比较-重难点题型【人教版】【题型1 线段的和差】【例1】(2021•鼓楼区校级模拟)如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D=AC﹣BD B.CD=12BC C.CD=12AB﹣BD D.CD=AD﹣BC【变式1-1】(2021秋•荔湾区期末)延长线段AB到C,使BC=12AB,反向延长AC到D,使AD=12AC,若AB=8cm,则CD=cm.【变式1-2】(2021春•长兴县月考)如图,在线段AB上有C、D两点,CD长度为1cm,AB长为整数,则以A,B,C,D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和不可能为()A.16cm B.21cm C.22cm D.31cm【变式1-3】(2021秋•天津期末)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 =6cm .求CM 和AD 的长.【题型2 线段中点的有关计算】【例2】(2021春•松北区期末)如图,点G 是AB 的中点,点M 是AC 的中点,点N 是BC 的中点,则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 )A .MN =GBB .CN =12(AG −GC)C .GN =12(BG +GC)D .MN =12(AC +GC)【变式2-1】(2021秋•邵阳县期末)如图,点C 、D 是线段AB 上任意两点,点M 是AC 的中点,点N 是DB 的中点,若AB =a ,MN =b ,则线段CD 的长是( )A .2b ﹣aB .2(a ﹣b )C .a ﹣bD .12(a +b )【变式2-2】(2021秋•奉化区校级期末)两根木条,一根长10cm ,另一根长12cm ,将它们一端重合且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 ) A .1cm B .11cm C .1cm 或11cm D .2cm 或11cm【变式2-3】(2021秋•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点M 在线段AN 的延长线上,且线段MN =20,第一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 和AN 的中点M 1,N 1;第二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 1和AN 1的中点M 2,N 2;第三次操作:分别取线段AM 2和AN 2的中点M 3,N 3;……连续这样操作10次,则每次的两个中点所形成的所有线段之和M 1N 1+M 2N 2+…+M 10N 10=( )A .20(12+122+123+⋯+1210) B .20+1029 C .20−10210 D .20+10210【题型3 线段n 等分点的有关计算】【例3】(2021春•东平县期末)如图,已知AB和CD的公共部分BD=13AB=14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的距离是10cm,则AB的长是.【变式3-1】(2021春•奉贤区期末)如图,已知BD=16cm,BD=25AB,点C是线段BD的中点,那么AC=cm.【变式3-2】(2021秋•宝鸡期末)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AB=12cm,M、N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3cm/s的速度同时向左运动(M在线段AP上,N在线段BP上),运动时间为ts.(1)若M、N运动1s时,且PN=3AM,求AP的长;(2)若M、N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N=3AM,AP的长度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AP的长;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PQ+BQ,求PQ的长.【变式3-3】(2021秋•甘井子区期末)已知,点D是射线AB上的点,线段AB=4a,BD=nAB(0<n<1),点C是线段AD的中点.(1)如图1,若点D在线段AB上,当a=1,n=12时,求线段CD的长;(2)如图2,若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当n=12时,求线段CD的长;(用含a的式子表示)(3)若点D在射线AB上,请直接写出线段CD的长.(用含a和n的式子表示)【题型4 线段的数量关系】【例4】(2021秋•江门期末)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D 是AC 的中点.若AB =a ,BC =b ,则BD =( )A .12b −12a B .12a −12bC .b −12aD .a −12b【变式4-1】(2021秋•沙湾区期末)如图,已知A ,B ,C ,D 是同一直线上的四点,看图填空:AC = +BC ,BD =AD ﹣ ,AC < .【变式4-2】(2021春•莱阳市期末)线段AB 的长为2cm ,延长AB 到点C ,使AC =3AB ,再延长BA 到点D ,使BD =2BC ,则线段CD 的长为 cm .【变式4-3】(2021秋•成都期末)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AC =2BC ,点D ,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点E 的左侧.若AB =15,DE =6,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 ①如图1,当E 为BC 中点时,求AD 的长;②点F (异于A ,B ,C 点)在线段AB 上,AF =3AD ,CF =3,求AD 的长;【题型5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例5】(2021春•莱州市期末)如图,A,C两村相距6km,B,D两村相距5km.现要建一个自来水厂,使得该厂到四个村的距离之和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来水厂应建在AC的中点B.自来水厂应建在BD的延长线上C.自来水厂到四个村的距离之和最小为11kmD.自来水厂到四个村的距离之和可能小于11km【变式5-1】(2021秋•丛台区校级期末)下列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直线AB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现象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变式5-2】(2021秋•兴义市期末)如图,一只蚂蚁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C处,有多条爬行线路,其中沿AC爬行一定是最短路线,其依据的数学道理是.【变式5-3】(2021秋•渠县期末)知识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用于有意义的方面.下面就两个情景请你作出评判.情景一:从教室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这是为什么呢?试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情景二:A、B是河流l两旁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边修一个抽水站向两村供水,问抽水站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所需的管道最短?请在图中表示出抽水站点P的位置,并说明你的理由:你赞同以上哪种做法?你认为应用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时应注意什么?【题型6 两点间的距离】【例6】(2021秋•罗湖区校级期末)如果在数轴上的A、B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分别是x,y,且|x|=3,|y|=1,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A.4B.2C.4或2D.以上都不对【变式6-1】(2021秋•奉化区校级期末)如图,已知点A、点B是直线上的两点,点C在线段AB上,且BC=4厘米.点P、点Q是直线上的两个动点,点P的速度为1厘米/秒,点Q的速度为2厘米/秒.点P、Q分别从点C、点B同时出发在直线上运动,则经过多少时间线段PQ的长为5厘米.【变式6-2】(2021秋•秦淮区期末)直线l上的三个点A、B、C,若满足BC=12AB,则称点C是点A关于点B的“半距点”.如图1,BC=12AB,此时点C就是点A关于点B的一个“半距点”.若M、N、P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m上,且点P是点M关于点N的“半距点”,MN=6cm.(1)MP=cm;(2)若点G也是直线m上一点,且点G是线段MP的中点,求线段GN的长度.【变式6-3】(2021秋•姜堰区期末)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6cm,CB=4cm,点M以1cm/s的速度从点A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同时点N以2cm/s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做来回往返运动(即沿C→B→C→B→…运动),当点M运动到点C时,点M、N都停止运动,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s.(1)当t=1时,求MN的长;(2)当t为何值时,点C为线段MN的中点?(3)若点P是线段CN的中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时间段,使PM的长度保持不变?如果存在,求出PM的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题型7 简单的线段的长短比较】【例7】(2021秋•攀枝花校级期中)从A地到B地有两条路,第一条从A地直接到B地,第二条从A地经过C,D到B地,两条路相比,第一条的长度第二条的长度(填“<”“>”“=”)【变式7-1】(2021秋•双流区期末)体育课上,小明在点O处进行了四次铅球试投,铅球分别落在图中的M,N,P,Q四个点处,则表示他最好成绩的点是()A.M B.N C.P D.Q【变式7-2】(2021秋•南海区期末)我们知道,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法,是用刻度尺量出它们的长度,再进行比较;另一种方法是叠合法,就是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去,将其中的一个端点重合在一起加以比较.(1)已知线段AB,C是线段AB上一点(如图①).请你应用叠合法,用尺规作图的方法,比较线段AC与BC的长短,并简单说明理由(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②,小明用刻度尺量得AC=4cm,BC=3cm,若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DE的长.【变式7-3】(2021秋•宁波期末)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B、C所对应的数a、b、c满足a<b<c、abc<0和a+b+c=0.那么线段AB与BC的大小关系是()A.AB>BC B.AB=BC C.AB<BC D.不确定的【题型8 与线段的长短比较有关的应用】【例8】(2021秋•南沙区期末)如图,某工厂有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15人、20人、45人,且这三个区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共线),已知AB=1500m,BC=1000m,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工厂打算从以下四处中选一处设置接送车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A.A住宅区B.B住宅区C.C住宅区D.B、C住宅区中间D处【变式8-1】(2021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在公路MN两侧分别有A1,A2…A7,七个工厂,各工厂与公路MN(图中粗线)之间有小公路连接.现在需要在公路MN上设置一个车站,选择站址的标准是“使各工厂到车站的距离之和越小越好”.则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①车站的位置设在C点好于B点;②车站的位置设在B点与C点之间公路上任何一点效果一样;③车站位置的设置与各段小公路的长度无关.A.①B.②C.①③D.②③【变式8-2】一条直街上有5栋楼,按从左至右顺序编号为1、2、3、4、5,第k号楼恰好有k(k=1、2、3、4、5)个A厂的职工,相邻两楼之间的距离为50米.A厂打算在直街上建一车站,为使这5栋楼所有A厂职工去车站所走的路程之和最小,车站应建在距1号楼米处.【变式8-3】(2021•烟台)先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有依次排列的n(n>1)台机床工作,我们要设置一个零件供应站P,使这n台机床到供应站P的距离总和最小,要解决这个问题先“退”到比较简单的情形.如图(1),如果直线上有2台机床时,很明显设在A1和A2之间的任何地方都行,因为甲和乙所走的距离之和等于A1到A2的距离.如图(2),如果直线上有3台机床时,不难判断,供应站设在中间一台机床,A2处最合适,因为如果P 不放在A2处,甲和丙所走的距离之和恰好是A1到A3的距离,可是乙还得走从A2到P的这一段,这是多出来的,因此P放在A2处最佳选择.不难知道,如果直线上有4台机床,P应设在第二台与第3台之间的任何地方,有5台机床,P应设在第3台位置.问题:(1)有n台机床时,P应设在何处?(2)根据(1)的结论,求|x﹣1|+|x﹣2|+|x﹣3|+…|x﹣617|的最小值.。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七(11)班郭朋朋教学目标1依据实际条件,灵活选用叠合与度量等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能说出线段长短比较的结果,从“数”和“形”两个方面理解线段存在的长短以及线段的和差关系。
2借助直尺、圆规等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3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和几何语言描述。
4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重难点【重点】线段的和差关系和线段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几何语言的表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呢?你能从比身高上受到一些启发吗?你能再举出一些比较线段长短的实例吗?活动(一) 线段的长短比较师:我这里有两根粉笔,你如何知道哪根更长一点?可以用几种方式比较?说说你的办法和理由.学生合作探究.师:如果把两根粉笔看成是两条线段,又该如何比较?学生回答.师:请在练习本上画出AB、CD两条线段,你如何知道哪条更长一点?可以用几种方式比较?请你说出你的方法和理由.学生合作探究,代表回答.师:有两种方法.叠合法:把线AB、CD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比较.度量法:用刻度尺量出线段AB与线段CD的长度,再进行比较.变式训练:1.如图,比较线段的长短.AB AC. AB CA. AB BC.2.如图,比较线段AB与AC、AD与AE、AE与AC的长短.学生回答.师评:1.可以考虑度量法和圆规截取的方法比较.2.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是从“形”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度量法则是从“数”的角度进行比较.活动(二) 线段的和差问题展示:1.一条线段可以用另外几条线段的和或差表示出来?如图:AB=AC+CB AC=AB-CB BC=AB-AC2.填空:(1)AB=( )+( )=( )+( );(2)DC=AC-( )=( )-BC-( );(3)AD+DC=( )-BC=( ).活动(三) 线段的中点师:给你一条绳子,你能把它平均分成两条线段吗?学生操作探究,学生找一同学上黑板演示.师:如图,点M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此时AM=BM=0.5AB或AB=2AM=2BM.二、新课讲授如图,已知线段AB=8cm,C为AB上一点,M为AB的中点,MC=2cm,N为AC的中点,求MN的长.学生合作探究.师:根据线段中点分一条线段等于两条线段的和,由些可知:AM=MB=0.5AB=4cm.又知MC=2cm,所以AC=AM+MC=4+2=6cm,从而求知AN,所以MN=AM-AN.师:(1)中点必须在线段上,如果已知AB=BC,那么点B不一定是线段AC的中点;(2)若点B、C把线段AD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那么点B、C叫做线段AD的三等分点,类似地还有四等分点、五等分点;(3)从位置上看,线段的中点处在该线段的正中间;(4)线段的中点具有唯一性,即一条线段有且只有一个中点.三、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B、C为线段AD上的两点,C为线段AD的中点,AC=5cm,BD=6cm,求线段AB的长.2.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C和BC在一条直线上,AC=8cm,BC=5cm,点E是线段AC的中点,点F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要点:1.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2.线段的和差.3.线段的中点.。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4.3线段的长短比较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基础练习1. 为比较两条线段AB与CD的大小,小明将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则().A. AB>CDB. AB<CDC. AB=CDD. 以上都有可能2. 如图①,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的根据是().图①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线段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若线段AB=5 cm,CD=50 m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B=CD B.AB>CD C.AB<CD D.不能确定4. 如图②,已知线段AD>BC,则线段AC与BD的关系是().A.AC>BD B.AC=BD C.AC<BD D.不能确定图②5. 两点间的距离是指( ).A.一条直线的长度B.一条射线的长度C.连接两点的线段D.连接两点线段的长度6. 如图③,下列关系式中与图形不符的式子是().图③A.AD-CD=AB+BC B.AC-BC=AD-BDC.AC-AB=AD-BD D.AD-AC=BD-BC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延长射线OA B.作直线AB的延长线C.延长线段AB到C,使AC= AB. D.延长线段AB到C,使AC=2AB.8.如图④,由A到B有①②③④四条路线,那么最短的路线是( ).图④A. ①B. ②C. ③D. ④9.如图⑤,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下面等式不正确的是( ).图⑤A. CD=AC-DBB. CD=AD-BCC. CD=AB-BDD. CD=AB10. 把一段弯曲的公路改为直路,可以缩短路程,其理由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线段有两个端点D. 线段可以比较大小11. 如图⑥,线段AC=BD,那么AB=________.图⑥12. 线段的中点只有________个,线段的五等分点有________个.13. 如图⑦,从城市A到城市B有三种不同的交通工作:汽车、火车、飞机,除去速度因素,坐飞机的时间最短是因为___________.图⑦14. 如图⑧,请根据图形完成下列填空:图⑧(1)AD=AC+_________;(2)AC=AB-_______=AD-_______;(3)AC+CB=AD+________.15. 两根木条,一根长80 cm,一根长120 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顺次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多少?答案和解析【答案】1. A2. D3. A4. A5. D6. B7. D8. B9. D 10. A11. CD12. 1 513.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4. (1)CD(2) BC CD(3)BD15. 100cm.【解析】1. 解:由点A与点C重合使两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点B在CD的延长线上,得AB>CD.故选A. 比较线段长短时,叠合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2. 解:把弯曲的河道改直缩短航程的根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3. 解:CD=50 mm=5 cm,AB=5 cm,故AB=CD.故选A.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的知识,解题关键是将线段的单位统一后再进行比较.4. 解:因为AD>BC,所以AC+CD>BD+CD,所以AC>BD,故选A.本题考查了比较线段的长短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由已知得到AC+CD>BD+CD.5. 解:两点间的距离是指连接两点线段的长度.故选D.此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的定义,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6. 解:AD-CD=AC=AB+BC,故A正确;AC-BC=AB=AD-BD,故B正确;AC-AB=BC,AD-BD=AB,故C错误;AD-AC=CD=BD-BC,故D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解题关键是找出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7. 解:射线、直线是不可度量的,无法“延长”,故A、B错误;延长线段AB到C,则AC>AB,故C错误,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了对线段、射线、直线的语言描述,属于基础题.8. 解: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则最短路线为路线②,故选B.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9. 解:因为C是AB的中点,所以AC=BC=AB,又因为D是BC的中点,所以CD=BD=BC,所以CD=BC-DB=AC-DB,故A正确;CD=AD-AC=AD-BC,故B正确;CD=BC-DB=AB-BD,故C正确;CD=BC=AB,故D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 解:由把弯曲的公路改为直路,路程变短了可知,应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A.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11. 解:由图可知,AB=AC-BC,CD=BD-BC,因为AC=BD,所以AB=CD.故答案为CD.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解题关键是找到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12. 解:线段的中点只有1个,线段的五等分点有4个.故答案为1,5.此题考查的是对线段的中点和等分点的认识,若将线段n等分,则线段的等分点有(n-1)个. 13. 解:从城市A到城市B有三种不同的交通工作:汽车、火车、飞机,除去速度因素,坐飞机的时间最短是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14. 解:(1)AD=AC+CD;(2)AC=AB-BC=AD-CD;(3)AC+CB=AD+BD.故答案为(1)CD;(2) BC,CD;(3)BD.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解题关键是找到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15. 解:由题意,得80 cm的一半是40 cm,120 cm的一半是60 cm,故两根木条的中点间的距离是40+60=100(cm).本题考查了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3 线段的长短比较》提高练习1. 如图①,若点C为线段AB上一点,且AB=16,AC=10,则AB的中点D与BC的中点E的距离为().图①A.8B.5C.3D.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直线最短B. 若P是线段AB的中点,则AP=BPC. 若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D. 两点之间的线段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3. 如图②,AB=12 cm,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BC的中点,则AD的长为().图②A.3 cm B.6 cm C.9 cm D.7.5 cm4.如果点B在线段AC上,那么下列各表达式中:①AB=AC;②AB=BC;③AC=2AB;④AB +BC=AC.能表示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5. 如图③,笔直公路的同一旁有三棵树A,B,C,量得A,B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为5米,B,C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为3米,一个公路路标恰好在A,C两棵树的正中间点O处,则点O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 ).图③A.1米B.2米C.3米D.4米6. 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线段AB=5 cm,线段BC=2 cm,则A,C两点间的距离是( ). A.3.5cm B.3cm C.7cm D.7cm或3cm7.已知:线段AB=4cm,延长AB至点C,使AC=11cm.点D是AB中点,点E是AC中点,则DE的长为( ).A.3.5cm B.3cm C.4cm D.4.5cm8. 如图④,一只蚂蚁从A处沿着圆柱的表面爬到B处,请画出示意图且标出最短路线,并说明理由.图④9. 如图⑤,李明想从A村到B村,你能帮他找到一条最近的路线吗?请说明理由.图⑤10. 如图⑥,AB=16cm,C是AB上的一点,且AC=10cm,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图⑥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B3. C4. C5. A6. D7. A8. 线段AB即为最短路线.9.能,最近的路线为A→C→F→B.10. 8cm.【解析】1. 解:因为AB=16,AC=10,所以CB=AB-AC=16-10=6.又因为D是AB中点,E是BC中点,所以BD=AB=×16=8,BE=CB=×6=3,所以DE=BD-BE=8-3=5.故选B.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 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故A选项错误;当P是线段AB的中点时,AP=BP,但是只知道AP=BP,不能判断P是线段AB的中点,故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故D选项错误.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基本性质,线段的中点的定义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数量掌握这些概念和性质是解题关键.3. 解:因为AB=12 cm,点C是AB的中点,所以AC=BC=AB=6cm,又因为点D是BC的中点,所以CD=BD=BC=3cm,所以AD=AB-BD=12-3=9( cm),故选C.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 解:如果点B在线段AC上,能表示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①AB=AC;②AB=BC;③AC=2AB. 共3个.故选C.此题考查的是线段的中点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线段的中点的判定.5. 解:根据题意可知,AB=5m,BC=3m,点O是线段AC的中点,则OC=AC=(AB+BC)=×(5+3)=4(m),所以OB=OC-BC=4-3=1(m),故点O与点B之间的距离是1m.故选A.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 解:已知AB=5 cm,BC=2 cm,(1)当点B在点A、C之间时,AC=AB+BC=5+2=7(cm);(2)当点C在点A、B之间时,AC=AB-BC=5-2=3(cm),故A,C两点间的距离是7cm或3cm.故选D.此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和差,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点B在点A、C之间;(2)点C在点A、B之间.7. 解:因为AB=4cm,点D是AB中点,所以AD=2cm.因为AC=11cm,点E是AC中点,所以AE=5.5cm.所以DE=AE-AD=5.5-2=3.5cm故选A.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解:将圆柱沿过点A的高剪开,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如图4. 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线段AB即为最短路线.将圆柱沿着过点A的高剪开,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再根据线段的性质即可得到最短路线.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9. 解:能,最近的路线为A→C→F→B. 理由如下:因为从A村到C村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从A村到B村的远近取决于C村到B村的距离.把C,B看成两个点.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且F在线段CB上,所以从C到F再到B最近.所以最近的路线为A→C→F→B.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熟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出“从A村到B村的远近取决于C村到B村的距离”.10. 解:解法一:因为D是AC中点,AC=10 cm,所以DC=AC=5 cm.又因为AB=16 cm,AC=10 cm,所以BC=AB-AC=16-10=6(cm).又因为E是BC的中点,所以CE=BC=3(cm).所以DE=DC+CE=5+3=8(cm).解法二:因为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所以DC=AC,CE=BC,所以DE=DC+CE=AC+BC=(AC+BC)=AB=×16=8(cm).由上可得DE的长为8 cm.可以运用中点的定义先求出线段DC和CE的长,再求其和;也可以运用中点的定义直接得DE=DC+CE=AC+BC=(AC+BC)=AB,再代入数即可.对于求线段的长度问题,解法不唯一,应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选择简单的计算方法.《4.3 线段的长短比较》培优练习1. 点M,N都在线段AB上,且M分AB为2 : 3两部分,N分AB为3 : 4两部分,若MN=2 cm,则AB的长为( )A.60 cm B.70 cm C.75 cm D.80 cm2. C、D是线段AB上顺次两点,M、N分别是AC、BD中点,若CD=a,MN=b,则AB的长为( ).A.2b-a B.b-a C.b+a D.2a+2b3. 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延长BA到点D,使DA=AB,已知DC=6 cm,线段DC 的中点E和点A之间的距离为().A.3 cm B.2 cm C.2.5 cm D.3.5 cm4. 已知线段AB=2cm,延长AB到C,使BC=2AB,若D为AB的中点,则线段DC的长为______.5. 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 : 3 : 4的三部分,点E是线段AD的中点,EC=2 cm,求:(1)AD的长;(2)AB : BE.答案和解析【答案】1. B2. A3. B4. 5cm5. (1) 36cm;(2)4 : 5.【解析】1. 解:因为M分AB为2 : 3两部分,N分AB为3 : 4两部分,所以AM=AB,AN=AB,所以MN=AN-AM=AB-AB=AB,又因为MN=2 cm,所以AB=70cm.故选B.根据线段的比可得,AM=AB,AN=AB,则可以求出MN与AB之间的关系,利用已知条件MN=2 cm,即可得到AB的长度.此题考查的是线段的比和线段的和差,熟练掌握比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 解:因为C、D是线段AB上顺次两点,M、N分别是AC、BD中点,所以AM=CM=AC,BN=DN=BD,所以MN=CM+CD+DN,因为CD=a,MN=b,所以CM+DN=b-a,即AC+BD=b-a,所以AC+BD=2(b-a),所以AB=AC+CD+BD=2(b-a)+a=2b-a.故选A.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 解:因为BC=AB,DA=AB,所以DC=DA+AB+BC=AB+AB+AB=2AB,因为DC=6 cm,所以AB=3cm,所以DA=1cm,又因为点E是线段DC的中点,所以DE=DC=3cm,所以AE=DE-DA=3-1=2(cm),故线段DC的中点E和点A之间的距离为2 cm,故选B.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 解:因为AB=2cm,BC=2AB,所以BC=4cm,又因为D为AB的中点,所以AD=BD=AB=1cm,所以DC=BD+BC=1+4=5(cm).故答案为5cm.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和差,注意理解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利用中点的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 解:(1)设AB=2x,则BC=3x,CD=4x.由线段的和差,得AD=AB+BC+CD=9x.由E为AD的中点,得ED=AD=x.由线段的和差,得CE=DE-CD=x-4x=x=2(cm).解得x=4.所以AD=9x=36(cm).(2)AB=2x=8(cm),BC=3x=12(cm).由线段的和差,得BE=BC-CE=12-2=10(cm).所以AB : BE=8 : 10=4 : 5.(1)根据线段的比,可设出未知数x,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方程,根据解方程,可得x的值,根据x的值,可得AD的长度;(2)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线段BE的长,根据比的意义,可得答案.在遇到线段之间比的问题时,往往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圆规比较法 比较两条线段的方法:
)
A
B
C
D
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
则AC=(AB)+( BC )=( AD )-( CD ) BC=(AC)-( AB )= ( BD )-( CD )
)
二、新课
1、(1)根据图填空 A
·
B
C
CD
D
(2)点B具有 什么特殊位置? 你能给它命名 吗?并说出这一 位置的特征 . M
上面图形中,哪些是直线、射 线和线段?
A 图1 a B
图3
A 图 4 b 图2 O A 图5 ) B
你哪有 我高啊!
我比你 高!
服了吧!
喔,原 来你比 我高!
小 明
小 华
小 明
)
小 华
)
怎样比较两个人的身高?
方法一
用尺测量。
方法二 让两个人背靠背站在同一块平地上,脚底
平齐,观看两人的头顶,直接比出高低。
)
C A
D B 点D在AB上
AB>CD
C B
D
C
D
A 点D与B重合
AB=CD
A
B
点D在AB的 延长线上
AB<CD
)
)
变式1
已知线段a,用直尺和圆规画线 段b,使得b=2a。
画法: 1. 画射线AD. 2.用圆规在射线AD上截取AB=a.
a
3.用圆规在射线BD上截取BC=a.
线段AC就是所求的线段.
)
• 小明到小英家有三条路可走,如图,你认为走 那条路最近?
(1) (2) (3)
答:走第(2)条路最短。
) 理由: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可得到以下结论 :
线段 1、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
最短。
线段的基本事实
2、两 点 之 间 线 段 的 长 度, 叫做 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distance)
)
)
测测你的眼力吧!
观察下列三组图形,你能看出每组图形 中线段a与b的长短吗?
a
(1)
b
b a (3)
)
b (2)
a
要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你
有几种方法?
)
第一种方法
叠合法
先把两根绳子的一端重合,另一端落在同 侧,根据另一端落下的位置来比较。
试比较绳子AB与绳子CD、绳子EF、绳子MN的大小? A E B F C E F N
)
C M D AB=CD AB>EF
D N
①
②
③
M
AB<MN
第二种方法
度量法
用一把尺量出两根绳子的长度,再进 行比较。
3.1cm 4.1cm
0
11
22
33
44
55
)
66
77
88
试一试
可用圆规?
画在黑板上的两条线段是无法移动的,在没有度 量工具的情况下,请大家想想办法,如何来比较它们 的长短? ① ② 观察法 借助于某一物体,如铅笔、小木棒等
)
一起画一画
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使AB=5cm, BC=2cm,并且取线段AC的中点O,求线段OB的长。 解: AC=AB+BC=5+2=7cm AO=OC=
A O B C
1 AC=3.5cm 2 (或OB=OC-BC=3.5-2=1.5cm) OB=AB-AO=5-3.5=1.5cm 答:线段OB的长等于1.5cm.
)
)
能力大挑战
已知A、B、C是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且线段AC=1,
BC=3,则线段AB的长度是 (
A .4 B.2 C. 2或4
C
)
D.非以上答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式:已知线段AB=1,BC=3,则线段AC的
长度是( D )
A.4 B.2 C.2或4 D.非以上答案
)
谈谈你今天的收获!
)
1、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2、线段的中点
AB= BC =
AC= BC + CD
=2 AB =2 CD
1 即AB=BC= 2
AC
)
• 如图
A
B · M· ·
•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 中点 BM,点M叫做线段AB的 。 (midpoint) • AM = MB = 1/2AB
反过来若M是AB的中点则有 AM= MB =1/2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