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汇总) 教学设计全集

合集下载

最新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

最新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

最新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排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新学期课堂常规、听赏《滚核桃》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的过程中,感受“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的风格。

2、进一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积极参与“以击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教学要点1、感受、体验鼓乐的魅力2、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节奏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播放民族打击合奏《丰收锣鼓》设问:你听到了什么乐器二、初识“鼓乐”1、说一说师:“鼓”是打击乐器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自产生以来,一直作用于人的生活,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民族的精神。

(可以说说带有“鼓”字的成语)2、看一看师:鼓的种类繁多,能叫出名字的就有上百种,你能说出这些鼓的名字吗?学生:看图片说出认识的鼓名(堂鼓、八角鼓、战鼓、长鼓、象脚鼓、板鼓、太平鼓……)三、感受“鼓乐文化”1、讲讲在生活中听到或看到的鼓乐演奏情景2、播放几段民族鼓乐的音乐片段,在欣赏过程中分析、观察、比较,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的鼓乐特点,感受鼓乐丰富多彩的表现功能四、欣赏绛州鼓乐《滚核桃》1、听第一遍,分析乐曲——表现了农民秋收时节在房顶晾晒核桃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的喜悦心情2、简介《滚核桃》集中“花敲鼓”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民摘回核桃,置于房顶晾晒的场面。

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磕、擦、搓、挑、撩、敲、碰等“花敲鼓”击奏法,变化多端,繁简有序,质朴而不失优美,好似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沿坡而下,坠地有声,乒乓作响,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喜悦的心情表现的活灵活现。

3、再次欣赏,说说你听出了哪些击奏方法?乐曲分几个部分?4、学生创造——分小组尝试击鼓表现下列主题:滚板栗舞龙舟(每小组可任选其一)5、想一想,你还可以用鼓来表现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节奏听辨与表现教学目标:1、掌握好歌曲多变的节奏2、能设计简单节奏,为歌曲伴奏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各个难点节奏2、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创编节奏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滚核桃》,渲染课堂气氛二、学习新歌1、初听歌曲第一遍说一说对歌曲的最初感受:歌曲活泼欢快,节奏紧密2、复听歌曲分析歌曲结构:歌曲分两个部分,在音乐中称作为——单二部曲式两段在节奏、旋律、力度上有何不同》3、再听第三遍说一说歌曲中的难点并解决,找一找你最喜欢的乐句学一学4、随琴慢速哼唱曲谱,逐句解决难点5、哼唱歌词三、拓展活动学生活动(一)待歌曲熟悉后,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2、1、5”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学生活动(二):用小鼓模仿老师所奏的节奏,并说说它是歌曲中的哪一句?学生活动(三):选择歌曲中的一句用小鼓拍击节奏,让同学听辨。

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第一单元:节拍与拍子1. 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中的节拍和拍子的概念与区别;- 能够正确演奏和判断节拍与拍子;-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2. 教学重点:- 掌握节拍和拍子的概念;- 正确演奏和判断节拍与拍子。

3. 教学内容:- 介绍节拍和拍子的概念;- 演示不同音乐节拍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拍子感。

4.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多种节拍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节拍;- 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不同节拍的特点和拍子的规律;- 练:与学生一起演奏不同节拍的音乐,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拍子感;- 创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节拍和拍子。

第二单元:音高与音名1. 教学目标:- 了解音高和音名的概念与关系;- 能够正确演奏和辨别不同音高和音名。

2. 教学重点:- 掌握音高和音名的概念;- 正确演奏和辨别不同音高和音名。

3. 教学内容:- 介绍音高和音名的概念和关系;- 演示不同音高的音符和音名;- 锻炼学生辨别不同音高和音名的能力。

4.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不同音高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知音高;- 观察:指导学生观察不同音高的音符和音名;- 练:与学生一起演奏不同音高的音符,锻炼学生辨别能力;- 巩固:进行音高和音名相关的小游戏。

......(后续单元内容继续,以此类推)以上是《苏教版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案(全)》的大致内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内容和过程都有详细安排。

通过系统的教学,学生可以逐步掌握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17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17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5、用不同的形式来演唱歌曲:男生和女生接口唱或领唱、齐唱,演唱时要注意表现好歌曲的情绪。
二、学唱《在灿烂阳光下》:
1、读歌词:注意歌词的美和意。
2、整体学唱:模糊美。
3、带着感恩的心情来唱或配乐朗诵歌词:
三、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导入: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想和你来分享。
/u79/v_MjE5MjExMzI.html《少儿拉丁舞表演》
5、再次听赏拉丁舞音乐:
三、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1、介绍阿根廷:
/ziliao/2003-07/03/content_952681.htm
2、学唱《第一天去上学》:
2、自由读歌词:注意歌词美。
3、分句学唱歌曲:注意切分音型、休止符、大跳音程。
4、整首连唱:注意休止符、连音。
5、教师范唱:体会与自己唱得有什么不同?
6、讲解顿音记号:说说有顿音记号与无顿音记号的不同,有了顿音记号后使歌曲增添了怎样的气氛?试着唱一唱。
7、加入顿音记号后完整地唱一唱:注意切分音、顿音记号、大跳音程、休止符。
歌词
/f?kz=94223688感受阿根廷的团结、勇敢、奋进……
4、巩固唱:唱出阿根廷儿童第一天去上学时调皮、可爱的形象。
四、整理下课:




教学内容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
课时
20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明亮、饱满的声音唱好歌曲《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在灿烂阳光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歌,用声音表达出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精编版】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精编版】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教师备课教案
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教师备课教案
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备课教案
教师备课教案
教师备课教案
教师备课教案
教师备课教案
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备课教案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教师备课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掌握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演奏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曲目。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教学准备:1.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乐器(如键盘、小提琴等)。

3. 音乐播放设备。

4.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课:音乐欣赏1. 创设音乐欣赏氛围,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播放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让学生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美。

4. 引导学生讨论曲目的特点和感受,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第二课:乐器演奏1. 介绍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乐器,如键盘、小提琴等。

2. 分发乐器给学生,让他们触摸和感受乐器的外形和结构。

3. 示范演奏一段简单的乐曲,引导学生模仿演奏。

4.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奏,每个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曲目进行演奏。

第三课:音乐表演1. 选择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合唱曲目。

2. 教授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

3. 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指导他们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合作能力。

4.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表演,展示他们的成果。

第四课:音乐创作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生活,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 分组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可以是编写歌词、创作旋律或设计乐曲结构等。

3. 指导学生使用乐器或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实践。

4.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展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音乐的参与和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表演技巧等方面。

2. 评估学生对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可通过口头或书面测试进行评估。

【17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17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唱《第1天去上学》2、听、动:感受拉丁舞
课时
19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第1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
2、在听赏、表演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感受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的音色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2、我的创造(4):
a、通过视唱歌谱,分析中旋律走向特点,运用相似手法完成旋律创作。
b、个人独立可小组合作完成练习,视唱部分孩子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3、感受拉丁舞:
a、分别听赏器乐合奏《探戈舞曲》和《夏夜桑巴舞曲》,听出探戈和桑巴的典型节奏型,和着音乐拍一拍。
b、老师拍节奏,孩子听辨探戈和桑巴节奏,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着乐曲奏一奏。
5、听赏歌曲录音:注意声音的柔美、舒缓,声部的和谐和歌声的雕琢。
6、评价、模仿着唱一唱:注意旋律平稳流畅,给人一种祥和之美。
7、学唱第2声部:注意音的走向,用适当的手势给予提示。
8、试着合唱:尽量达到声部之间的和谐、均衡,多种方式唱歌谱。
9、合作自由练习:注意给同学们自由活动的机会。
三整理下课:
教学反思
课时
23
教学目标
1、孩子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掌握“顿音(跳音)”的演唱方式,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出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3、有思考地聆听歌曲《在灿烂阳光下》,分辨作品的表现形式、情绪、风格等。

【配套K12】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配套K12】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学目标:1、学生在欣赏《滚核桃》、《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殊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过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学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3教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学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第 1 页共 22 页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1、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4、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滚核桃〉〉。

唱:继续唱歌曲>. 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 教学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1 、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2019年【31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年【31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 年 3 月 24 日
作者: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民建小学刘小红+下溪中小学龚建波)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
1、唱《小白菜》2、听《北风吹》
课时
5
教学目标
1、用整齐、恬静的声音学唱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 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 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 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 2、聆听不同体裁、形式的《北风吹》感受音乐情境的美,体验 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喜爱我国优秀民族音乐艺术,追求生活 的纯真与美好。 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分析乐曲体裁、结构特点。 2、能与他人合作、大胆创新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 乐情感。 1、钢琴 2、磁带、录音机 3、电脑。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及 设计理念
一、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 1、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 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 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3、变幻演唱形式唱,领唱和齐唱: 4、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 唱,感受“re、do、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听赏《滚核桃》: 1、第一遍听赏音乐《滚核桃》,问:什么乐器演奏的?什 么形式?你觉得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2、介绍鼓: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 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士鼓”, 即陶器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 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 征服蚩尤的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 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寂 祠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辨与表现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准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2、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通过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引导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重点: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

教学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欣赏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初步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民俗风情。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明确任务,提出希望。

1、出示本单元的篇首小诗:敲起我的小木鼓,敲出核桃滚滚,鼓点会说话,鼓乐能传神,咿唷嘞啦非洲人,闻鼓即起舞,节奏跃动着民族魂。

2、学生朗读小诗,理解小诗的含义。

3、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4、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三、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四、复习《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五、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1、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2、《敲起我的小木鼓》这首歌曲表达了佤族少年儿童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你了解佤族吗?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35万多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

佤族自称“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佤族经济以农业为主。

喜欢吃红米,饮浓茶,食辣椒,嚼槟榔,喝水酒。

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

男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脚裤。

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饰。

3、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六年级】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3

【六年级】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3

【关键字】六年级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3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找出经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管弦乐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2、通过学唱歌曲《梁祝》,深入感受我国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1、唱好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和《梁祝》。

2、注意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和临时升降音、前倚音、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学唱《苏格兰的蓝铃花》:1、自读词:了解歌词的内容和含义。

2、范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及演唱形式。

3、分句学唱歌曲:4、连唱:、听录音,分析演唱的形式、速度、力度等。

6、伴着伴奏带唱一唱:表达对朋友情谊的留念与期待。

2、学唱《梁祝》:1、欣赏不同风格的《梁祝》演唱版本:2、学唱以《梁祝》主题音乐为创作之源的《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3、个别乐句分开练习:注意演唱时的情绪的投入。

教学反思教学内容1、听《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2、拓展:约德尔山歌时10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瑞士山歌》、《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2、音乐知识的拓展,了解约德乐山歌的独特唱法,再联系到原生态唱法,接受并体会各种不同的文化和风格。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与表现弱起乐句的韵律,感受歌曲的感情。

2、难点:唱好弱起乐句。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蓝色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滔滔河水孕育了人才辈出的乐都。

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第二长河,被人赞美为“蓝色的多瑙河”,像一条蓝色飘带蜿蜒在欧洲大地上。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10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音乐教案】【10页精品】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5、听赏歌曲录音:注意声音的柔美、舒缓,声部的和谐和歌声的雕琢。
6、评价、模仿着唱一唱:注意旋律平稳流畅,给人一种祥和之美。
7、学唱第二声部:注意音的走向,用适当的手势给予提示。
8、试着合唱:尽量达到声部之间的和谐、均衡,多种方法唱歌谱。
9、合作自由练习:注意给同学们自由活动的机会。
三、整理下课:
教学反思
歌词
/f?kz=94223688感受阿根廷的团结、勇敢、奋进……
4、巩固唱:唱出阿根廷儿童第一天去上学时调皮、可爱的形象。
四、整理下课:




教学内容
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
课时
20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第一天去上学》,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旋律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教学内容
1、听《钢鼓音乐》2、唱《故乡的月亮》
课时
17
教学目标
1、教学《故乡的月亮》时,由听唱歌曲入手,体验不同节奏型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用“点、线”之感表现由连续的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并点画出旋律的走向。
2、感受拉丁美洲特有的钢鼓音乐及表现手段,感受拉丁舞的独特个性。
教学重难点
1、听赏的重点聆听乐器音色,描绘听了由铜鼓演奏的这首乐曲后所想像的情景。
课时
21
教学目标
1、学唱《鸟儿多美丽》,能对学唱的歌曲进行简单的曲式分析,找出歌曲节奏、旋律进行的规律,并运用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和变奏练习。
2、在歌唱、听赏等音乐活动中,了解拉丁美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了解音乐风格差异的形成原因,感受其音乐文化多元、融合的特性。

【共1打包】2020年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共1打包】2020年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以下为赠送内容, 打印前请删除!1、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2、如果放弃太早, 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寔我爱的那个你么?4、你的选择寔做或不做, 但不做就永远不会侑机会.5、你必须成功, 因为你不能失败.6、人生侑两出悲剧: 一寔万念俱灰, 另一寔踌躇满志.7、男儿不展风云志, 空负天生八尺躯.8、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 既然改变不了过去, 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10、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 不要蹉跎了岁月.12、永不言败寔追究者的最佳品格.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14、保持激情;只侑激情, 你才侑动力, 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15、别人能做到的事, 自己也可以做到.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寔人生的大快事.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 但寔放弃了肯定寔失败.19、人活着就要快乐.20、不要死, 也不要的活着.21、侑努力就会成功!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 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23、相信他说的话, 但不要当真.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 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25、世事总寔难以意料,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26、活在当下, 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27、一份耕耘, 份收获, 努力越大, 收获越多.28、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吱声.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 唯侑追求尽力而为. 这样心无压力, 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 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 则进亦侑为, 退亦侑为也.31、侑智者立长志, 无志者长立志.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 就寔了解你被赋予生命寔为了奉献.33、纯洁的思想, 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34、心作良田耕不尽, 善为至宝用无穷. 我们应侑纯洁的心灵, 去积善为大众. 就会获福无边.35、坚强并不只寔在大寔大非中不屈服, 而也寔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36、希望寔厄运的忠实的姐妹.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寔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 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 也无悔无怨.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 只要不停止追求, 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39、人生最困难的不寔努力, 也不寔奋斗, 而寔做出正确的抉择.40、不管现在侑多么艰辛, 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41、要成功, 先发疯, 头脑简单向前冲.42、侑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侑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43、无论什么时候, 做什么事情, 要思考.44、不属于我的东西, 我不要;不寔真心给我的东西, 我不稀罕!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寔生命.46、失败的定义: 什么都要做, 什么都在做, 却从未做完过, 也未做好过.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 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于困境与磨难, 微笑面对.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 月亮照亮心灵的路.50、生活中的许多事, 并不寔我们不能做到, 而寔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寔个人你就会做!52、学习这件事, 不寔缺乏时间, 而寔缺乏努力.53、能够说出的委屈, 便不寔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 便不寔爱人.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侑的人, 但曾经尝试过, 努力过的人, 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56、勤奋寔学习的枝叶, 当然很苦, 智慧寔学习的花朵, 当然香郁.57、人不能创造时机, 但寔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58、没侑斗狼的胆量, 就不要牧羊.59、侑时候, 垃圾只寔放错位置的人才.60、不要怕被人利用, 人家利用你, 说明你还侑利用的价值.61、人的生命, 似洪水奔流, 不遇着岛屿和暗礁, 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 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 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64、才华寔血汗的结晶. 才华寔刀刃, 辛苦寔磨刀石.65、一个人至少拥侑一个梦想, 侑一个理由去坚强.。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教案教学环节老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3、学生能从欣赏中了解鼓在音乐中起的作用。

第二单元:溯流探源一、单元教学目标: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内容1、唱《第一天去上学》2、听、动:感受拉丁舞课时19教学内容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课时 20教学内容1、复习《鸟儿多美丽》2、动:我的创造(3)(4)课时 22教学内容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在灿烂阳光下》课时 23教学内容1、唱《花季雨季》2、复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灿烂阳光下》课时 25教学内容 1、唱《花季雨季》2、听《初升的太阳》课时 26教学内容 1、唱《七色光之歌》2、复习本单元几首歌曲课时 27教学内容1、唱《第一天去上学》2、听、动:感受拉丁舞课时19教学内容1、复习唱《第一天去上学》2、拓展介绍伦巴、恰恰3、动:学跳恰恰课时 20教学内容1、复习《鸟儿多美丽》2、动:我的创造(3)(4)课时 22教学内容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在灿烂阳光下》课时 23教学内容1、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2、听、唱《在灿烂阳光下》、《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课时 24教学内容1、唱《花季雨季》2、复习《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在灿烂阳光下》课时 25教学内容 1、唱《花季雨季》2、听《初升的太阳》课时 26教学内容 1、唱《七色光之歌》2、复习本单元几首歌曲课时 27教学内容 1、复习本单元的歌曲2、介绍常见力度记号课时 29教学目标1、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欣赏、创编等音乐活动,体验生活在阳光灿烂的祖国怀抱里是多么的快乐和美好,体味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用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掌握“顿音(跳音)”的演唱方法,体会歌曲活泼、热情、生气勃勃的情绪,表达出自己快乐童年的幸福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学习过程体会我们的友谊随着歌声在空中飞扬。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一、复习《小白菜》、《北风吹》:1、复习歌曲《小白菜》唱词:用整齐的、恬静的声音演唱歌曲,上行表现较为激昂的情绪,下行表现较为悲伤的情绪,而平行则表现比较舒缓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2、复习歌谱:要求人人会唱。

3、复习歌曲《北风吹》:注意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准确。

二、欣赏乐曲《青羊传》:1、第一遍听:注意听完歌曲后你有哪些感受?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2、听唱p11的歌谱:注意对比《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3、指出《北风吹》是以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这样类似的创作手法中外比比皆是,例如普契尼的《图兰朵》中就采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三、学唱《李玉莲调》:1、分句学唱歌谱:说明固定调、首调的唱法。

分句唱、练。

2、读词:按节奏读一读。

3、一行行的自填词。

4、连起来唱一唱。

5、在网上找一找李玉莲的资料:江都民歌6、用地方方言唱一唱:四、学唱《夜歌》:1、导入:用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的作品的手法,如柴可夫斯基用歌曲《夜歌》创作了《如歌的行板》2、学唱歌曲《夜歌》:a、学唱歌谱:先读后唱b、自由练习:c、读词:d、自由填词:e、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比较合适?f、用这样的情绪唱一唱:五、整理下课:教学内容1、唱《夜歌》2、听《如歌的行板》3、拓展《夜歌》的常识课时7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民歌进行创作的情况。

2、能在聆听、演唱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辨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1、对比《夜歌》、《如歌的行板》的旋律,找出相似的音调。

2、能背唱歌曲的歌谱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准备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教學目标1、学生在欣赏《将军令》、《滚核桃》、《黄河留下为风鼓》、《非洲鼓魂》的过程中,感受到"鼓乐"这种特别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进一步开阔音乐视野,对文化的多样性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2、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流畅地演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和《伊唷鳓拉》。

在学习歌曲时能够关注反复记号,正确掌握歌曲的演唱顺序。

3、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以羁大鼓方式表现特定情景"的创造性活动中,通過感受与体验,对我国传统的"锣鼓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节奏感与动作的协调性得到训练。

教學的重点难点:感受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课时教學内容:唱:敲起我的小木鼓动:露一手:节奏听辩与表现教學重点与难点:能听辩出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的不同,掌握歌曲中鼓的节奏。

教學过程:1、师生问好:2、明确本学期教學任务,提出新的希望。

>北斗教育3、复习必唱歌曲:〈〈国歌〉〉--雄壮地、坚定地、进行曲风格。

4、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精神饱满地、有朝气地。

5、学唱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6、听范唱: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佤族的鼓乐风情。

7、再听:歌曲为单二段曲式,四二拍。

节奏多变,附点节奏、前十六分、后十六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欢快并富有动感。

衬词"羊买啊塞罗"的反复出现,增添了歌曲的民族特色。

8、用"lu"哼唱歌曲旋律,难点重点范唱。

9、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10、轻声跟唱第一段歌词,可分组练唱。

11、一起学唱第二段歌词。

第二课时教學内容:听:〈〈将军令〉〉、〈〈滚核桃〉〉。

唱:继承唱歌曲.动:以击鼓的方式表现特定的情景.教學的重点难点:按节奏跺脚、击掌、身体的律动和歌唱结合起来。

教學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歌曲:a.用"lu"哼唱歌曲旋律。

b.唱歌谱两边。

C.唱歌曲并在有关地方加上节奏用手敲击d.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doremi"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e、结合录音范唱进行歌表演。

六年级下学期音乐书3、欣赏.苏南吹打乐〈〈将军令〉〉--这是一首粗吹锣鼓曲,用大唢呐和全套大击乐器演奏,是苏南吹打乐队组合的一种。

要求:a听完说说你对乐曲情绪的感受。

b随着老师弹奏的主旋律,念一念下面的锣鼓节奏。

(见书)4、学唱刚果民歌〈〈伊唷勒啦〉〉5、听范唱,让学生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6、再听,学生轻声跟唱,反复模唱歌曲。

7、再按教材中的节奏谱练习"跺脚、"击掌"然后反复跟录音模唱歌曲,边唱边按节奏跺脚、击掌。

8、分组进行歌表演。

第三课时教學内容:唱:巩固歌曲演唱听:非洲民间音乐〈〈非洲鼓魂〉〉,鼓乐〈〈滚核桃〉〉,合唱〈〈黄河留下威风鼓〉〉教學的重点难点:了解苏南吹打、粗吹、细吹、绛州鼓乐、威风锣鼓、非洲鼓。

教學过程:1、师生问好:2、歌表演:〈〈敲起我的小木鼓〉〉,〈〈伊唷勒啦〉〉3、听:〈〈非洲鼓魂〉〉--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信息。

它通過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4、再听:滚核桃(鼓乐)--集中了"花鼓戏"的精华,表现秋收时节,在黄土高原的晋南一带农夫摘回核桃,置于房顶凉晒的场面。

表演时演员们的击鼓运用了檫、挑、敲、碰等"花鼓戏"。

击奏法变化多变,听来情趣盎然,饶有风味,将农民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

要求:说说演奏者运用了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

想一想,你还能用鼓表现出什么情景?试着做一做。

5听:〈〈黄河留下威风鼓〉〉--这是一首气魄雄伟、振奋人心的歌曲。

歌曲采用了有黄土高原风味的高亢音调,插入说唱音乐中常用的数板,使作品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神韵,又展示出当代中国人激情彭拜的精神风貌。

要求:听完全曲,老师带着学生学一学"老河留下千面鼓,面面鼓里有传说,年年岁岁打下去,日子越打越红火"这一段,跟着录音唱一唱,体会歌曲那振奋人心的气势。

教學后记:通過学唱歌曲、听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鼓乐"这种特别音乐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中国鼓乐和非洲鼓乐的风格差异。

学生边唱边动(跺脚、击鼓等)课堂气氛热烈。

第二单元溯流探源教學目标:1、在欣赏歌剧《北风吹》、钢琴独奏曲《向阳花》、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选段《楼台会》,演唱河北民歌《小白菜》以及苏北民歌《李玉莲调》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

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

2、通過听赏对比和演唱俄罗斯民歌《夜歌》、苏格兰民歌《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赏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和管弦乐作品《在钟表店里》,了解外国音乐作品中运用当地优秀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

4、能在聆听、演奏作品以及识读乐谱的过程中,发现曲调中的民间音乐素材,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辩别,找出旋律异同之处。

5、能较流畅地演奏口琴曲《快乐的流浪者》。

教學的重点、难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歌特点。

了解音乐知识"夜歌" 、越剧、歌剧教时安排:四教时第一教时教學内容:听:北风吹唱:小白菜动:听一听,比一比教學的重点、难点了解民歌的特点,感受民族风情,并有感情地演唱民歌教學过程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4、复习民歌的特点:。

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传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聪明的结晶。

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炼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反映着时代的面貌。

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

5、学唱河北民歌《小白菜》-、听:先感知歌曲《小白菜》、《北风吹》《青羊传》的旋律特点,再找出歌剧作品中的相似旋律。

唱一唱再听歌曲《北风吹》,学生轻声跟唱。

再听歌曲《小白菜》,感受旋律的忧伤、凄凉的。

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

第二教时教學内容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夜歌》教學的重点、难点根据旋律的特点来判定是哪个地域的民歌,了解三种不同的变换拍子,以整体艇长发学唱歌曲让学生喝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之情。

教學过程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4、听歌曲《李玉莲调》的录音,让学生观察找出旋律的骨干音及进行特点。

再听,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

5、听唱歌曲《夜歌》了解歌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拍子: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

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

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然后以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

分组巩固练唱。

6、听《向阳花》--钢琴独奏找出与歌曲《李玉莲调》相似的旋律,再听,启发学生发现与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

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第三教时北斗教育教學内容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唱:苏格兰的蓝铃花〉教學的重点、难点弱起节奏、一音多字的演唱是教學的重点、难点。

教學过程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巩固上节课歌曲4、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从远古始终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音乐情景逐步展开的线索。

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

在聆听主题时,学生可轻声哼唱,着重感受旋律富有起伏性的特点,感受乐句之间的衔接及语句的特点。

哼唱主题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委婉、清丽的特色,相像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动人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范唱:感受苏格兰民歌的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重点练唱一音多字的演唱。

6、分组练唱,互相点评。

教學后记:通過歌曲的学唱,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外民歌,通過比较演唱,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歌艺术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

第三单元滔滔多瑙河教學目标1、通過演唱《清幽的山谷》、《我的小提琴》、《土拨鼠》,唱准弱拍,掌握八三拍、八六拍得韵律感,感受欧洲民歌的风格,领略其独特魅力。

2、通過欣赏《瑞士山歌》、《爱尔兰风笛》、《孤独的牧羊人》等作品,让学生从音乐中领略欧洲各地的人文风情,建立多元的文化观。

3、欣赏《爱尔兰风笛》《水上音乐》、《戏谑曲》《小提琴协奏曲》,感受西洋管弦乐队中弦乐、木管乐和铜管乐、打击乐家族中主要乐器的音色及表现特点,并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能用简朴的乐器和着《水上音乐》伴奏。

大致了解作曲家巴赫、亨德尔、贝多分、门德尔松生平及代表作。

教學的重点、难点、1、唱准弱起节奏,掌握八三拍、八六拍的韵律感2、能听辩主要乐器的音色教时安排:三教时第一课时教學内容听:瑞士山歌、孤独的木羊人唱:幽静的山谷教學的重点、难点唱准弱起节拍教學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巩固上节课歌曲3、听:瑞士山歌--在瑞士山区,牧人们经常用号角或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递各种信息。

久而九之,他们竟发展出一种十分有趣而又令人赞叹的真假声交替的约德尔法。

要求:让学生跟着音乐轻声模唱。

这种唱法的特点是:演唱开始时在中、低音区用真声唱,然后忽然用假声进入高音区,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了奇异的效果。

六年级下学期音乐书再听:孤独的牧羊人--叙述了一个人牧羊人与老山羊、小山羊的对话,曲调生动活泼。

歌曲的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布满活力。

要求:说说歌曲中有哪些角色?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句?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4、学唱《幽静的山谷》听范唱,歌曲中平稳的旋律使你感受到什么?歌曲中起伏较大的旋律表现出什么?再听,学生可哼唱旋律,再唱歌谱轻声学唱歌词,注重一音多字的演唱,听唱结合唱准歌曲分组巩固歌曲的演唱。

第二教时教學内容:听:爱尔兰风笛唱:我和小提琴动:采集与分享教學重点、难点掌握八三拍的韵律感,唱准弱起节拍教學过程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3、听:爱尔兰风笛--是一种民族乐器的名称。

是凯尔特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