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5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15篇六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0页~第81页。
教学目标:1、同学们要经历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我们还要理解观察点、遮挡点、可视区域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重点: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一、古诗引入,导入课题。
1.我们在小学学了五年的古诗,那么你们积累了那些古诗呢?谁能说一说。
谁还记得王之涣写的诗《登鹳鹊楼》?齐读。
这首诗中哪一句描述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为什么要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2.引入课题: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秋天到了,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
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2、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你猜想小猴看见多少个桃子?看来,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猴子看到多少桃子呢?说说你的想法。
3、在A点时,我们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观察点)。
4、阻碍小猴子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 它的较高处在哪里?(墙的右上角)5、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较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
6、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这条连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离墙较近的点。
连接观察点、墙的右上角、到地面的交点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虚线) 这条虚线就是观察的视线。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1教材简析: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圆柱形物体的容积。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比较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如果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刚才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二、新课教学: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演示拼、组的过程,同时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XX年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0月份备课教案
XX年新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0月份备课教案时间XX年10月8日星期三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第1学时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师导、生学活动导入找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呆———杏土———干吞———吴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能根据分之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吗?揭示课题:倒数教学实施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习倒数的含义观察教材24页的例1,归纳,总结倒数的含义,举例验证:4和,7和,3和乘的积是,所以4和互为倒数;7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就是,所以7和互为倒数。
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特殊数:0和1教师归纳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就是它本身。
学习例2——求倒数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独立解决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集体订正,教师归纳,板书:求倒数的方法反馈练习完成教材24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3、4题课堂练习找一找下列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10填空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0的倒数是,没有倒数。
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的来年各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时间XX年10月9日星期四教学内容倒数的认识第2学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
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师导、生学活动一、导入出示。
找一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
学生分组交流,找出文字的构成规律。
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揭示课题。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精选5篇)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精选5篇)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借助具体事例,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3、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4、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通过参与“保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
教学难点:经历数学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解读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这是家长和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
请看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多媒体出示118页情境图)。
读一读,从这份报告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我们这些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调查搜集数据,学习调查表。
1、独立思考。
谈话:怎样才能知道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呢?(引导学生明白要知道是不是提前了就要进行比较)要比较就需要调查大量的数据,为了记录数据我们就要制作调查表,想一想,怎样设计调查表?2、班内交流。
谈话:你打算怎样设计调查表?(引导学生明确调查的对象和调查的内容)(出示调查表)这样制作可以吗?为了便于我们今天的研究我提前对45名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
请看屏幕(补充数据)。
(二)整理数据,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
1、尝试比较,提出问题。
谈话:比一比两张调查表,看看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是不是提前了?(引导学生体会看原始的调查表数据太乱,不便于比较)谈话:原始的调查表太乱,怎么样整理这些数据才能便于比较呢?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说说。
全册教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全册教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制定的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分数乘除法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包括分数与整数的乘除法,分数与分数的乘除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2. 第二章:百分数本章主要学习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计算,以及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章:几何图形本章主要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4.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本章主要学习统计图表的绘制,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运用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计算,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 教学重点:分数的乘除法计算方法,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几何图形的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计算方法,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几何图形的知识。
3. 随堂练习:通过随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 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分数的乘除法计算。
(2) 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几何图形的知识。
2. 答案:(1) 分数的乘除法计算结果。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5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5篇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1一、教学内容比的应用的练习课。
(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二、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难点:会灵活运用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师: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师:按比分配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引导学生回顾按比分配的两种解题方法。
二、指导练习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图画,理解题意,了解信息。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
(3)交流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篇2一、教学内容化简比。
(教材第50~51页例1)二、教学目标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课件出示题目)4/8 6/30 12/18 14/56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2、六二班共有学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4、引出新课。
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经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单的整数比引导学生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讨论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13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13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简算教学过程一、复习(一)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二)看看下面每组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 ○ ○(三)那么分数混合运算如何计算呢?能否应用运算定律简算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二、探索、悟理(一)出示例题(二)读题之后请同学试做(板演在黑板上)教师:这道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强调运算顺序)(三)做一做教师提问:你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四)小结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分数乘加、乘减这样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在一个分数混合算式中,既有一级运算,又有二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做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边的。
(五)仔细观察下面两题,计算中有没有好方法使它们算得又快又准。
小组汇报结果。
= × ×教师提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依据什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教师说明:由这两题可以看出,乘法运算定律同样可以应用在分数中。
(七)做一做三、归纳、质疑(一)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自己小结)混合运算、分数乘法中的简算。
(二)你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吗?四、训练、深化(一)巩固混合运算1.判断(×)(×)(√)(√)2.计算(二)巩固简算1.填空2.简算(三)提高练习五、课后作业(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六、板书设计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二圆的周长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品(1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精品(1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⒈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
⒉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半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练习[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教材第75页起跑线图。
问一:为什么每条起跑线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呢?(因为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一些)问二:半径为30米的半圆有多长,你会计算吗?由学生讨论解决问一、问二。
(点评:问一旨在引起学生时跑道的形状和跑道的长短认真观察和比较。
问二旨在回顾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问一、问二既引入新课,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讲解实例6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么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⑴最内圈的弯道半径为31.7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米)。
⑵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米)。
⑶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米)。
解:⑴圆的周长C=2πγ半径为31.7米的圆的周长为2某31.7π米半径为31.7米的半圆的.长为2某31.7π/2米,即31.7π米,所以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π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2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31.7+1.2)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1.2)π米。
⑶(31.7+1.2)π—31.7π=31.7π+1.2π—31.7π=1.2π≈3.770米(点评:通过对相邻弯道长的计算、比较,得出起跑线设置的规律,给学生一种收获感。
)总结:相邻两条弯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条跑道的宽与圆周率的积。
三、练一练进行200米赛跑,如果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经画好,那么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呢?四、实践活动量一量,学校操场跑道最内圈的弯道半径,计算出最内圈跑道的总长度约为多少米。
五、思考题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跑道全长400米,最内圈弯道半径为36.5米,每条跑道宽为1.2米。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课题分数乘整数 备课 执教设计 理念通过主题图引入,从整数乘法的意义过渡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然后通过意义探索计算方法,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法则。
学习 目标知识与 能力 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过程与 方法 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情景图 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法和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练习教学流程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化修改一、欣赏主题图,激趣引入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看看愉快的数学之旅又将带我们到哪儿呢?(出示主题图) 认真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板书。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1、 感知分数的意义。
(1)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出示:每人吃5个饼,4人吃多少个? 师:表示什么意思呢/ (2) 分数乘法的意义(把5个饼变成15 个),问:现在4人吃多少个饼?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加法和乘法算式,算式中有分数。
生列式:5+5+5+5 5 x 4 生尝试列式15 +15 +15 +15师:表示什么意思呢?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2、 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计算方法(1) 师:15 ×4该怎样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回答,得出:15 ×4表示4个15 ,由加法得出得45 . (2) 试一试 生练习,师巡视,集体订正,并说说怎样想的(3) 口算,师即时板书。
(4) 议一议:这些分数乘法有什么特点?怎样算? 3、 教学例2 (1) 出示:38 ×2.师:这个乘法会算吗?先自己试一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案例篇一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机。
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标出下列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二)、课堂提高练习一第6题(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
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三、当堂测评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小学六年级数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解答问题,包括小数、分数、比例、面
积等相关知识。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3.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推理和创新的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小数的运算、分数的比较、比例的应用等知识点。
难点: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通过一些小练习题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点,复习小数与分数的互换、比较等基
础知识。
2. 新课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比例的概念及应用等,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
3. 学习示范: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点的运用方法。
4. 练习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提高: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
识和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模版「篇一」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能通过实际探索,感受到数学的简洁和实用之美。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对位置的知识有一定基础,但主要建立在方位上面,比如前、后、左、右或者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
而用数对来表示平面上的点,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是新知识,但本课的例题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场景也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教室座位,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生成应该比较顺利和自然。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确列和行的意义,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通过家长会寻找座位引入课题。
你是如何给家长描述你在教室里的位置的?活动2【讲授】明确行和列的含义1、规定列和行。
(1)以老师的方向规定列和行的含义。
(2)用第几列和第几行的方式说一下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明确数学上列和行的含义。
(1)展示竖列横行。
(2)演示列左起行下起的一般情况。
活动3【活动】用数对表示位置1、尝试用更简洁的方式(数字)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找出他们表示方法的共同点。
(1)都有两个数字。
(2)左列右行。
3、引出数对的概念。
4、数对的读法。
5、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活动4【活动】游戏-点兵点将1、点单兵。
(1)位置在数对(4,4)的同学。
有什么相同点?4表示的意思一样吗?用一个数字可以表示出准确的位置吗?(2)位置在(5,4)和(4,5)的同学。
有什么相同点?可以交换位置吗?2、第3列。
(1)用数逐一报出自己的位置。
(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第3行。
(1)用数对逐一报出自己的位置。
(2)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活动5【活动】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上的点1、对比教室平面图和动物园平面图。
10.13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音乐相关的问题,如:“如何通过舞蹈表达歌曲的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编创实验。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来创编舞蹈动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旋律、节奏及情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让学生在学唱歌曲和编创动作的过程中,展示个人特长,增强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动作,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上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歌曲背景、示范演唱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感,提高表达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喜欢唱歌跳舞?”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的乐趣。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音乐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音乐、表达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设计说明“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以及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于以上认识,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1.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百分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引入课题和百分数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通过课前对百分数的收集,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以实际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和迁移,体现类比的思想方法。
对比和迁移能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新旧知识混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从而扎实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中通过与分数的意义进行对比,明确分数的意义与百分数的意义的区别,更加突出百分数的意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资料,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师: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4%、65.5%、120%……叫做百分数。
2.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百分数的资料。
师:同学们收集到的百分数资料可真多啊!看来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初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提高学生综合概括推理的能力.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运用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正反比例的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昨天老师买了一些苹果,吃了一部分,你能想到什么?(二)教师提问1.你为什么马上能想到还剩多少呢?2.是不是因为吃了的和剩下的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教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三)教师谈话在实际生活中两种相关的量是很多的,例如总价和单价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和数量也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二、新授教学(一)成正比例的量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时间(时):路程(千米)1 :902 :1803 :2704 :3605 :4506 :5407 :6308 :7201.写出路程和时间的比并计算比值.(1) 2表示什么?180呢?比值呢?(2)这个比值表示什么意义?(3) 360比5可以吗?为什么?2.思考(1)180千米对应的时间是多少?4小时对应的路程又是多少?(2)在这一组题中上边的一列数表示什么?下边一列数表示什么?所求出的比值呢?教师板书:时间、路程、速度(3)速度是怎样得到的?教师板书:(4)路程比时间得到了速度,速度也就是比值,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5)在这组题中谁与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是如何相关联的?举例说明变化规律.3.小结:有什么规律?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2一、引1、引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学习“观察与探究”(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课件出示)让学生尝试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
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最新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数学中的不等式概念;
2. 能够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不等式
- 不等式的概念
- 等式、不等式的关系
- 不等式的性质
- 不等式的解法
- 应用于实际问题
2. 三角形
- 三角形的定义及分类
- 三角形的性质
-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
1. 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
2. 三角形性质及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练等方式授课。
在课堂上融入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数学问题,由
学生自行解决并展示;
2. 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综合运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主要评价指标。
六、教学内容与其他科目的关联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与物理课程中的面积、空间概念联系紧密,不等式的应用与语文甚至综合实践的题材联系密切,使学科之间有了更好的连贯性,也从侧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注重实际应用与前瞻性,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灵活运用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达到“柔中有刚”的效果。
同时,课程内容的联系性以及与其他科目的交叉也需要在集体备课等环节互相沟通,在整体教学方案中充分考虑到。
八、教学工具
1. 三角形模型
2. 物理实验仪器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7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7篇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完整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导学(导学)课前两分钟一、旧知铺垫、导入复习课1、说一说自己的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出示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会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前置学习(自学)(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复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什么不足,一起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互学)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1)说一说主图中所说的含义:台风中位于A市东偏南30度方向,距离A市600千米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向A市移动,(2)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3)理解题意,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图。
(4)台风在A市的东偏南30度距离600千米的地方。
(5)图例要弄懂。
(6)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台风中心在A市的什么地方?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物体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全班交流展示学习(展示)2、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3、复习教学例2投影出示课本中主题图(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本题的含义。
(3)互相讨论方法。
4、完成21页中的做一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学生姓名科目:数学六年级
备课时间:2013年10月12日内容:第一单元圆的复习授课教师:郑老师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3日8:00
上课后,学生签字:年月日至10:00
上课后,学生签字:年月日教学类型:□强化基础型□引导思路型□错题讲析型□督导训练型□效率提升型□单元测评型□综合测评型□应试指导型
□专题总结型□其它:
教学目标: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总结与巩固
重点、难点:
1.熟练掌握圆的半径,直径的计算。
2.难点是熟练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顺便要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公式。
知识点:1.圆的半径与直径关系 d=2r
2.圆的周长C=d=2r
3.圆的面积
4.圆周率的概念
课堂题目
一填空题
1.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倍),半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2.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一条铁丝长31.4cm,用它围成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78.5cm²)。
4.用一个长6dm,宽4dm的长方形,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12.56dm²),长方形还剩下(11.44dm² )平方分米
5.一个车轮的直径为40cm,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1.356)m
6.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4厘米时,画出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
7.甲圆的半径等于乙圆直径,乙圆直径是甲圆的(1/2),乙圆周长是甲圆(1/2),乙圆面积是甲圆面积的比是(1 ):(4 )。
8.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面积最大的是(圆),最小的是(长方形)。
9.7.圆的半径增加1cm,它的周长增加了(6.28 )厘米。
判断题:
1.圆直径总比半径长(对)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对)
3.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对)
课后作业:
1.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2.圆是由一条()围成的。
圆是()图形,它有()条对称轴,圆的任意一条()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3.时钟的分针长6厘米,它走过2圈走了()厘米
4.水池,周长是18.8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周长是50.24米,这块草坪占地多少平方米?
6.球赤道的半径大约是0.65万千米,绕赤道一周有多少万千米?(得数保留整万千米)答:3.14*2*0.65=4万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