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技术..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及自然通风是一种利用自然风力进行室内空气流通的设计方式,可以在建筑中提供清新舒适的空气环境,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冷热负荷,节约能源。

以下是实现自然通风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1.建筑布局: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来引导自然风进入室内。

例如,多设置门窗,将室内与室外空气连接,使自然风能够自由进出;同时应尽量避免局部形成死角,以减少空气的停滞。

2.通风口设计:通风口是实现自然通风的关键设备之一、可以通过设置风口和排气口来帮助自然风进出建筑。

风口一般设置在建筑的向风面或顶棚上,可以利用气流的差异来实现自然通风。

排气口一般设置在建筑的背风面或地面上,用于排出废气和热气。

3.屋顶设计:屋顶是建筑最容易受到太阳辐射和气温影响的部分,合理的屋顶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例如,可以采用浅色材料覆盖屋顶,减少太阳辐射吸收;同时可以设置天窗或天棚等透光装置,引入自然光线和空气。

4.窗户设计:窗户是建筑通风的重要途径。

合理的窗户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

窗户的位置、尺寸和开启方式都需要考虑到建筑的风向和气流路径。

例如,可以设置大小不一的窗户,配合建筑的布局和气流路径,实现自然风的自由进出。

5.遮阳和隔热措施:在实现自然通风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遮阳和隔热措施,以减少太阳辐射和热量的进入。

可以使用遮阳板、树荫等方式阻挡太阳辐射;同样,可以使用隔热材料和隔热层来减少热量的传递。

6.利用地形和环境:建筑周围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也对自然通风起到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利用周围的绿化和水体来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

例如,可以设计庭院或花园,利用树木和草坪来降低环境温度,增加风力。

7.控制系统:在建筑中还可以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来调节自然通风。

例如,可以使用风速和温度传感器来监测室内外的气候状况,根据设定的参数来控制通风口和窗户的开关,以实现最佳的通风效果。

综上所述,实现建筑设计中的自然通风需要考虑布局、通风口、屋顶、窗户、遮阳和隔热、地形和环境等多个因素,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节。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模版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模版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模版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建筑通风烟气排放方式。

它通过利用建筑的自然风力和烟气的热浮力,实现建筑内的空气流通和烟气排放,既可以提供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又能有效地排除烟雾,保证建筑内的安全环境。

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的模板。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及设计要点1. 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作用,通过建筑自身的开口和屋顶的气流出口,实现建筑内、外的空气交换。

2. 自然通风的设计要点(1)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应有利于利用自然气流,提供通风的通道,如设置室外窗户和通风孔。

(2)建筑的通风口应根据室内的通风需求和外部气候条件确定,保证室内通风的效果。

(3)建筑的通风口设计应合理,尺寸宜大宜小,可根据建筑时期确立,需与建筑设计相协调。

(4)建筑的通风口位置应考虑到建筑内气流的流动规律,采取合理的设置位置。

(5)建筑的通风口和横通面积之比应保持适度,通风口需求合理,以便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二、自然排烟的原理及设计要点1. 自然排烟的原理自然排烟是利用烟气的热浮力和建筑内外的气流压差,通过建筑内自然产生的排烟口和外部气流出口,实现建筑内烟气的排放。

2. 自然排烟的设计要点(1)建筑的排烟口应根据烟气产生的位置和数量确定,保证烟气的及时排放。

(2)建筑的排烟口设置应符合烟气排放规范,保证烟气的顺利排放。

(3)建筑的排烟口位置应考虑到烟气的产生位置和流动规律,采取合理的设置位置。

(4)建筑的排烟口和横通面积之比应适当,以保证烟气的顺利排放。

(5)建筑的烟气产生量和排烟口的数量应相匹配,保证烟气排放的效果。

三、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综合设计1.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合理布局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布局、通风口和排烟口的位置,合理布置建筑内的空气流通通道和排烟通道,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和排烟效果。

2.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参数(1)通风量和排烟量的计算:根据建筑的使用类型、人员数量、燃烧物质数量和烟气产生量,计算出合理的通风量和排烟量。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排烟技术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排烟技术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排烟技术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隧道中的有限空间和封闭环境往往会使得通风与排烟变得极为重要。

合理的通风与排烟技术不仅能够保证隧道内空气的质量,还能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安全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排烟技术。

一、通风与排烟的重要性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排烟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隧道作为一个封闭空间,不进行有效的通风与排烟处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雾会积聚,对工人和行车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

其次,灾害事故如火灾、爆炸等发生时,合理的通风与排烟系统能够有效控制烟雾蔓延,帮助人员安全疏散。

因此,在隧道工程中,通风与排烟技术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二、常见的通风与排烟技术1. 自然通风技术自然通风技术是隧道工程中最简单常见的通风方法之一。

通过设置入口和出口通风孔,利用自然气流形成对流,实现空气的自然流通。

自然通风技术具有成本低、能耗小的优势,但在天气条件变化大、风力不足时通风效果较差。

2. 强制通风技术强制通风技术是通过风机或风道等设备主动进行空气推动,实现通风换气。

这种技术能够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的稳定控制,但需要相应的能源支持,成本较高。

3. 排烟技术排烟技术主要用于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的烟雾排放。

常见的排烟技术包括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

机械排烟通过设置排烟风机和排烟管道,将烟雾有效排出隧道外;自然排烟则是利用自然气流和温差,将烟雾引导到出口处。

三、通风与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布局通风与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布局直接影响到其效果和安全性。

在设计时,需根据隧道长度、流量需求、气象条件等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和模拟,确定通风孔的数量、尺寸和布局,并合理选择通风设备和材料。

通风孔的位置应根据流动特性和安全性要求进行布置,一般设置在入口、出口和中部位置。

通风孔的形状和尺寸也需根据隧道的特点进行适当选择,以提高通风效果和减小能源消耗。

通风设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风量、噪音、能耗等因素。

对于大型隧道工程来说,通风设备还需具备自检测和自动调节功能,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7
4、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有 一套完整的空气循环通道, 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 理手段(如土壤预冷、预热、 深井水换热等) ,并借助一定 的机械方式加速室内通风。
8
5.双层维护结构
双层维护结构是当今生 态建筑中所普遍采用的一项 先进技术,被誉为“可呼吸的 皮肤”。双层维护结构一般 由双层玻璃或三层玻璃组成, 在两层玻璃之间留有一定宽 度的空隙形成空气夹层,并 配有可调节的深色百页。
建筑物的背风
面,受空气的挠流
影响形成负压区,
吸引建筑物内的空
气从该侧的孔口流
出。
4
自然通风的分类 1、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烟囱效应):
室内热源加热空气,密度降低,热空气自然上浮,房间上部空 气压力比房间外部的大气压力大,导致室内空气向外流动 。 在房间下部,室外空气不断流入,补充因上部空气流出所引起 的下部负压空间。
局部通风


机械通风

动力
自然通风
2
目录 ·自然通风的原理 ·自然通风的分类 ·自然通风的应用 ·自然通风的特点 ·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 ·案例分析
3
自然通风的原理
自然通风是利用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以及由室内外 空气的温度差和高度差产生的热压使空气流动。
原理建筑物的 迎风面受空气的推 动作用形成正压区, 推动空气从该侧沿 建筑物的开孔部分 进入房间。
9 自然通风
香港淘大花园,400多 人感染,死亡40多人。
建筑设计通风缺陷是 主要杀手之一,2米宽的内 天井,厨房、卫生间进排 风相互干挠“一家抄辣椒 ,全楼打喷嚏”。给SARS 病毒交叉感染机会。
通风系统分类
通通风风系统主要有按 筑两建物种分类方法工民业用建建筑筑通通风风

一、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一、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一、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自然通风是在压差推动下的空气流动。

根据压差形成的机理,可以分为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和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图1-1示意了风压作用下自然通风的形成过程。

当有风从左边吹向建筑时,建筑的迎风面将受到空气的推动作用形成正压区,推动空气从该侧进入建筑;而建筑的背风面,由于受到空气绕流影响形成负压区,吸引建筑内空气从该侧的出口流出,这样就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空气流,成为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图1-2示意了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的形成过程。

当室内存在热源时,室内空气将被加热,密度降低,并且向上浮动,造成建筑内上部空气压力比建筑外大,导致室内空气向外流动,同时在建筑下部,不断有空气流入,以填补上部流出的空气所让出的空间,这样形成的持续不断的空气流就是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图1-1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图1-2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根据进出口位置,自然通风可以分为单侧的自然通风和双侧的自然通风。

图1-1就是双侧自然通风系统示意图,而图1-2表示的是单侧的自然通风形式。

由于自然通风系统运行的动力来自于自然界的自然过程,因此该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免费的自然冷却技术,在旧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空调技术和产品日益发展以后,该技术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但是,上个世纪发生的能源危机和全球环境危机后,集合低能耗、高环境价值的自然通风技术作为重要的生态建筑技术之一受到广泛关注。

关于其运行机理[1]的研究和建筑设计的实践[2,3]报道非常丰富,特别是在示范性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更是一种重要手段。

下图1和图2是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设计、建设的生态示范办公楼,图2给出了利用太阳能增强热压形成自然通风的烟囱外形图。

图1 上海辛庄生态示范办公楼全景图2 上海辛庄生态示范办公楼自然通风烟囱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地面交通和建筑之间的日益融合,自然通风技术能否再度成为城市生态建筑的主流则需要讨论。

下面从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的角度,讨论一下自然通风系统设计中的限制性条件。

自然通风原理

自然通风原理

依靠自然通风可以保证厂房内不断带走多余的热量、废气,同时补充新鲜空气,空气不间断的循环,不需要消耗动力,节省能源,节省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因而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

、利用风压做驱动力则称风压通风,利用热压做驱动力则称热压通风。

室外自然风吹向建筑物时,在建筑物的迎风面形成正压区,背风面形成负压区,利用两者之间的压差进行室内通风,就是风压通风。

而热压通风则是因为室内外温度差引起空气的密度差而产生的空气流动。

一般的厂房由于设备等原因,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使室外空气由建筑物的下部进入室内,而从建筑物的上部排到室外。

麦克威流线型自然通风器(MCW5型通风天窗)排气原理
麦克威并列风道式自然通风器(MCW1型通风天窗)排气原理
有关自然通风器的相关技术资料请参考四川麦克威科技主编的最新国标图集11CJ33《通风采光天窗》,图集可到四川麦克威网站下载。

自然通风的原理

自然通风的原理

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指通过自然气流的流动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和通风。

它是一种简单、经济、环保的通风方式,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通风系统中。

自然通风的原理涉及气流的产生、流动和排出,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自然通风的原理。

首先,自然通风的原理之一是温度差异。

当室内外温度存在差异时,就会形成气流。

在夏季,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时,热空气会向上升,而冷空气则会下沉,形成自然对流。

这样,热空气从高处流出,冷空气从低处流入,实现了室内空气的更新和通风。

其次,风压差也是自然通风的原理之一。

当室内外风压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气流。

风是由气流形成的,而气流的产生受到风压差的影响。

当室内外风压差较大时,就会形成气流,使室内空气得以更新,实现通风效果。

此外,气流的流动也是自然通风的原理之一。

气流的流动是由温度差异和风压差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温度差异和风压差存在时,就会形成气流的流动,从而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和通风。

最后,气流的排出也是自然通风的原理之一。

当室内外气流形成后,需要有通风口或排风口来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使新鲜空气能够流入室内,实现通风效果。

总的来说,自然通风的原理是通过温度差异、风压差、气流的流动和排出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和通风。

通过合理设计建筑结构,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通风的原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同时,自然通风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通风方式,对于建筑节能和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该充分考虑自然通风的原理,合理利用自然气流,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提高建筑通风效果的技术方法

提高建筑通风效果的技术方法

提高建筑通风效果的技术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建筑通风效果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良好的通风能够确保建筑内环境的新鲜与舒适,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提高建筑通风效果的技术方法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自然通风技术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利用自然力量(如风)使空气流动,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设置门窗、通风口、天窗等,能够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

1. 选择合适的窗户类型在住宅建筑中,常见的窗户类型有推拉窗、平开窗、转向窗等。

而在商业和办公建筑中,窗户多为固定窗或幕墙。

为了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我们应该选择能够打开的窗户类型,如推拉窗、转向窗等,便于调节室内空气流通。

2. 合理设置通风口通风口是室内外空气交换的关键,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必须合理设置。

通风口应尽可能靠近地面或顶部,以促进空气的流动。

此外,通风口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也需要根据建筑的大小、用途和周围环境进行科学调整。

3. 考虑天窗设计天窗是依靠巧妙的设计使室内充满阳光的同时,也能实现通风的一种装置。

通过合理设置天窗,能够让新鲜空气与阳光进入室内,有效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二、机械通风技术机械通风是通过安装通风设备来促进空气流动,实现建筑通风的方法。

适当使用机械通风技术,可以在自然通风不足或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提高建筑通风效果。

1. 安装通风扇或风机通风扇或风机是机械通风最常用的设备。

通过安装在房间墙壁或天花板上,并与室外相通的通风扇或风机,能够快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带入新鲜空气,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

2. 采用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一种通过空气处理设备,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技术。

这种系统能够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为室内提供更加清洁的空气。

在设计建筑时,可以考虑安装新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三、辅助通风技术除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技术外,还有一些辅助通风技术可以提高建筑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技术

自然通风技术
1提供新鲜空气;
2生理降温; 舒适自然通风
3释放建筑结构 中蓄存的热量.
夜间通风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 自然通风意义: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 • 直接受影响: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 • 压力分布提供动力,各开口的特点决定流动阻力 • 室内空气运动主要有2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 其从动力来源上可分为完全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自然通风2种 模式.
6.2.6 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自然通风量的计算应同时考虑热压及 风压的作用.
6.2.7 热压作用的通风量,宜按下列方式确定: 1. 室内发热量较均匀、空间形式较简单的单层大空间建筑,可采
用简化计算方法确定;
2. 住宅和办公建筑中,考虑多个房间或多个楼层之间的通风,可采 用多区域网络法进行计算;
3. 建筑体型复杂或室内发热量明显不均的建筑,可以计算流体动力 学CFD数值模拟方法确定.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利用双层围护结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现行规范要求
6.2.4 采用自然通风的生活、工作的房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 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5%;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 该房间面积的10%,并不得小于0.60㎡.
6.2.5 自然通风设计时,宜对建筑进行自然通风潜力分析,依据气候 条件确定自然通风策略并优化建筑设计.
调节自然通风技术
•自然通风的概念及优缺点•自然通风与工艺设计的配合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自然通风整体设计
•自然通风现行规范要求 •自然通风研究方法
•建筑设计中的实现
•实例
自然通风的概念及优缺点
•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室 外大气运动引起的风压来引进室外新鲜空气达到通风换气作 用的一种通风方式.它不消耗机械动力,同时,在适宜的条 件下又能获得巨大的通风换气量,是一种经济的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在一般的居住建筑、普通办公楼、工业厂房尤其 是高温车间中有广泛的应用,能经济有效的地满足室内人 员的空气品质要求和生产工艺的一般要求.

风力、自然通风、空气调节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风力、自然通风、空气调节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风力、自然通风、空气调节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工程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领域之一,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风力、自然通风、空气调节等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建筑中,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还能够有益于环境保护,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些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风力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风力技术是指控制和利用风的能源,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来利用风力的作用。

在建筑领域中,风力技术常常被应用于建筑的通风、散热、采光等方面。

例如在一些高层建筑中,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夏季高温天气会导致室内温度过高,给居民带来不适甚至健康问题,而利用风力加强通风效果则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而在冬季,采用风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窗户结霜,在保温的前提下,减少能源的浪费。

为了促进房间内空气的流通,设计工程师通常会在建筑的顶部或墙壁上设置一些透风口,利用自然的气流使空气更加流畅自然。

此外,风力技术还可以被应用在建筑立面的设计上,如在建筑立面设置风帘、防风墙等,不仅使建筑的外观更加美观,还可以有效地增加室内保温性能,节约能源。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的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因其低成本和节能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自然通风可以通过建筑本身的形状、高度、朝向、开口等设计来实现。

例如,设计师在建筑的立面上设计出大小不一的狭缝或孔洞,利用风的自然气流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室内。

在建筑内部,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立体花坛等设施,将空气进行过滤和净化,提高空气质量。

此外,自然通风技术还可以减少对空调和通风系统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成本。

在一些旅游胜地和度假村,利用自然通风技术设计的建筑更加吸引人、对环境更加友好。

空气调节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空气调节技术是指控制热、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适应室内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健康要求的科技。

在现代建筑中,空气调节技术应用广泛,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减少疾病和污染等问题。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自然通风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 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绿色建筑技术。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自然通风技术,可以有 效地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提高建筑物的舒 适度和健康性能。
自然通风技术可以结合其他绿色建筑技术,如 太阳能、地源热泵等,进一步提高建筑物的能 源效率和环境性能。
广州珠江新城案例
总结词
广州珠江新城是一个充分运用自然通风技术的商业建筑 群,通过建筑设计和机械通风系统的配合,实现了室内 环境的自然通风。
详细描述
广州珠江新城是一个位于广州市中心的商业建筑群,其 中包括了多个高层建筑、商业设施和办公楼。在设计过 程中,建筑师注重利用自然通风技术,通过合理的建筑 布局和窗户设计,使得室内环境能够自然通风。此外, 为了应对广州地区的气候特点,还配备了机械通风系统 ,确保在炎热的夏季能够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
02
CATALOGUE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01
空气流动原理
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密度差和风压差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当室
内外存在温差时,空气密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压力差,使得空气从
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02
热压通风
热压通风是利用室内外温度差引起的空气密度差来产生通风。当室内温
设置通风塔或类似的结构 ,以引导自然风进入建筑 内部,同时可以增加建筑 物的通风效果。
竖向通道
通过剖面设计,创造有利 于空气流通的竖向通道, 如设置中庭或高窗台等。
屋顶设计
合理设计屋顶形状和材料 ,以引导自然风的流动, 同时考虑遮阳和排水等问 题。

建筑通风设计技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新风系统设计

建筑通风设计技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新风系统设计

建筑通风设计技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新风系统设计建筑通风设计技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新风系统设计建筑通风设计是在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通风方式,实现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本文将介绍建筑通风设计中的三种主要技术: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新风系统设计,并探讨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一、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和温度差异的原理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通风方式。

相较于机械通风和新风系统设计,自然通风具有简单、经济、无能耗等优点。

其主要的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口设计:要合理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进风口要远离雨水,避免风压损失,出风口可以设在高层或屋顶。

2. 风道设计:在建筑内部设置通风风道,以便引导新鲜空气流动和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3. 采光设计:合理利用窗户、天窗等采光设备,使得自然光能够有效地进入室内空间,减少照明能耗。

自然通风适用于气候温和、风力较大的地区,尤其是住宅区、办公区等不对外界环境有严格控制要求的场所。

二、机械通风机械通风通过机械设备(如风机、通风管道等)主动抽排室内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相对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具有控制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常见的机械通风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机选择:根据空间大小、使用人数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风机型号和数量,确保能够达到所需的通风效果。

2. 通风管道设计:合理布置通风管道,减少风阻,提高通风效率。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通风管道,如金属、塑料等。

3. 风口设置:进、出风口的位置和数量要进行合理布置,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畅通,避免出现死角。

机械通风适用于有特殊空间需求或要求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场所,如办公楼、商业中心、医院等。

三、新风系统设计新风系统是指通过加热、换气等方式,将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同时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新风系统可以与空调系统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简述自然通风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自然通风的原理及应用

简述自然通风的原理及应用一、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指利用气流的自然运动,通过建筑物的开窗、开门等通道,使空气在室内外之间进行交换的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风压差:建筑物内外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差异会产生风压差,形成室内外的气流对流。

2.热浮力效应:室内外温度差异引起的气流密度变化,使得温暖的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自然的气流循环。

3.风的阻力:建筑物的外形、开窗、开门的位置和面积、周围环境的阻碍都会对风流造成阻力,影响自然通风效果。

二、自然通风的应用自然通风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和场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外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设计窗户和门的位置、大小和朝向,可以实现自然通风的效果,减少空调的使用,节能减排。

2.商业建筑:商场、办公楼等大型建筑物需要大量的空气交换和新鲜空气供应,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结合自然风和机械通风,可以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升工作和购物环境。

3.工业建筑:工厂、车间等场所通常需要排除产生的废气和废热,通过自然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排放废气,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4.公共场所:自然通风可以在公园、广场等户外场所提供流动的空气,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减轻高温天气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不利影响。

三、自然通风设计要点设计一个良好的自然通风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开窗和开门位置:根据场所的气候、朝向和环境等条件,选择合适的位置和面积进行开窗和开门设计,利用自然风的方向和力量,实现良好的空气流动。

2.通道设计:室内的通道和门的位置要合理布置,确保空气能够顺畅流动,避免死角和堵塞现象的出现。

3.高低温区划分:根据温度差异,划分室内的高低温区域,使温暖的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自然的对流。

4.防风设计:在通风通道的入口和出口设置隔风设施,如挡风墙、凉亭等,以减少外部风的干扰,提高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的概念

自然通风的概念

自然通风的概念
自然通风是一种以建筑自然界及其周遭环境中建筑温度及湿度等气象因素为基础,利用抗湿性或吸湿性材料,改变建筑里外气压,控制空气质量和环境温度,以达到良好节能的一种空调技术。

它也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技术,可以使建筑物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理想水平,以此节约能源,减少空调的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自然通风可以分为四种技术,即改善门窗、修改室外气象、调节建筑物内外温度及对室内空气勤加换气。

首先,应改善室内的风尘污染状况,建筑材料的缝隙及门窗的通风性,使建筑内的污染空气可以及时布拉到室外;其次,应该综合考虑外部室外的气象因素,通过合理的窗、墙的选择和设计,使太阳热和室外空气等自然因素对建筑物的调节更加灵敏;第三,在设计时要考虑室内外温差大小,以减少自然风流对建筑物内部空气压力的影响;最后,要勤加换气,使内部空气中的污染气体可以及时排出,确保室内的新鲜空气。

由于通过自然通风既可节能环保,又可增强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方案将自然通风作为重要部分,纳入最终设计中。

但是,由于自然通风因环境及气象因素影响较大,动态变化较快,使得设计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多个环境因子和其变化,并视情况进行适当的变更,以确保室内有较好的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一)自然通风的基本概念
1、概念 是利用室内外温度差造成的热压或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 来实现通风换气的一种通风方式。 2、优点 不需要消耗机械动力,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法。 3、缺点 1)无法处理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对从室内向室外排出 的污浊空气不能进行净化处理; 2)自然通风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很大,通风效果不稳定。
△P—孔洞内外的压差,Pa —孔洞局部阻力系数 v —空气流速,m/s —空气密度,kg/m3

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二)自然通风的作用原理
1、作用原理 空气流过门窗孔洞时阻力等于孔洞内外的压差△P,即 v2 2P 2P P v 2 则通过窗孔的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分别为
L vF F
式中
2p
பைடு நூலகம்
G L F 2P
F—孔洞的截面积,m2 —窗孔的流量系数 L—孔洞的体积流量,m3/s G—孔洞的质量流量,kg/s

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

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

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
1.空气密度差异:冷空气较重,热空气较轻。

在室内温度不同的区域,冷空气会沉降,热空气会上升。

这种空气的密度差异产生了自然通风的基础。

通过合理布置通风口和风道,可以实现冷空气的输入和热空气的排出,从而实现空气流动。

2.风的作用力:自然通风的原理还涉及风的作用力。

当有气流通过一
个空间时,气流会对静止物体施加压力。

这种压力可以推动空气流动,并
带走室内的热量和污染物。

3.堵塞和换气:自然通风技术还通过堵塞和换气来调节室内空气。


理堵塞一些通风口和风道可以控制室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实现温度和空气
质量的调节。

同时,合理设计通风口和风道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实现室内
外气体的交换,有效换气,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4.自然辐射:自然通风技术中,自然辐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太阳辐
射能会通过窗户、屋顶等表面进入室内,使室内空气加热。

同时,墙壁、
地板等表面辐射能也会被吸收和释放。

合理利用和控制这些能量的辐射,
可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

在实际应用中,自然通风技术常常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例如利用自然
辐射的被动太阳能技术、风机等辅助通风技术。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
可以实现更高效、稳定的自然通风效果,提高建筑的环境舒适性和能源利
用效率。

施工现场通风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通风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通风技术措施施工现场是一个充满尘土、噪音和有害气体的环境。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确保施工安全和高效进行,采取适当的通风技术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通风技术措施,并提供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1. 通风需求分析在确定合适的通风技术措施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通风需求分析。

这包括考虑到工地的特殊性质,例如施工工艺、作业区域、工况等因素。

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确定出通风的目的、范围和要求。

2. 自然通风技术措施自然通风是一种较为简单和经济的通风方式,通过利用自然气流和气压差实现空气的流通。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自然通风技术措施:气流导向良好:施工现场应根据风向和气流特点来安排建筑物、设备和物料的位置,以便利于气流的流通和排放。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可以形成通风良好的环境。

开启窗户或门:提供通风口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

在施工现场,窗户、门和天窗可以作为通风口,增加室内外空气的对流。

设置天花板通风:施工现场的天花板通风设备可以通过天花板中的排风孔实现室内空气的排出和新鲜空气的进入,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3. 机械通风技术措施机械通风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和温度,通过机械设备实现空气的强制排放和进风。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机械通风技术措施:局部排风系统:在有污染源的地方,例如切割区域或焊接作业区域,可设置局部排风系统,将有害气体直接排出,防止其扩散至整个施工现场。

通风设备:安装大型通风设备,例如风扇和排风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现场的通风效果。

通过合理安排设备的位置和数量,使空气得到循环和更新。

过滤净化系统:在污染物较多的场所,可以使用过滤净化系统,如空气净化器或除尘设备,来提高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

4. 个人防护措施除了通风技术措施外,个人防护也是保护施工工人健康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防护面具或口罩:针对易受空气污染的作业,如喷涂、粉刷、切割等工作,工人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面具或口罩,有效阻挡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吸入。

通风技术措施

通风技术措施

通风技术措施概述通风技术是指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和维持室内舒适度而采取的措施。

通过有效的通风技术,可以实现空气的新鲜流动,排除污浊空气和异味,并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进行有效的交换。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通风技术措施,包括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通过自然力(如风)实现的通风方式。

通常采用开窗、门的方式来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

自然通风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力,无需额外的能源消耗。

然而,自然通风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很难实现精确的控制。

自然通风适用于一些气候条件较好、周围环境比较清洁的场所,如乡村居民房、别墅等。

在设计建筑时,需要合理设置门窗位置、尺寸和朝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通风效果。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通过使用机械设备如风扇或风机来实现的通风方式。

相比于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具有更高的控制能力,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通风量和风速。

机械通风通常可以分为正压通风和负压通风两种方式。

正压通风是指通过风机将新鲜空气压入室内,将污浊空气排出室外。

这种通风方式适用于密封性较好的建筑,如办公楼、商业建筑等。

正压通风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精准的控制和节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风机,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负压通风是指通过风机将污浊空气吸出室内,将新鲜空气从室外引入室内。

这种通风方式适用于需要排出污染物的场所,如实验室、医院手术室等。

负压通风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污染物的扩散,但相应地需要考虑排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机械通风可以通过控制通风设备的开关或调节风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混合通风混合通风是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结合,通过自然力和机械设备共同实现通风效果。

混合通风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通风的优势,同时又具备机械通风的控制能力。

在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通风设备来实现混合通风。

混合通风适用于大多数建筑类型,如住宅、办公楼、商业建筑等。

它既可以满足舒适度的要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通风现行规范要求
6.2.4 采用自然通风的生活、工作的房间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 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5%;厨房的通风开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 该房间面积的10%,并不得小于0.60㎡。 6.2.5 自然通风设计时,宜对建筑进行自然通风潜力分析,依据气 候条件确定自然通风策略并优化建筑设计。 6.2.6 采用自然通风的建筑,自然通风量的计算应同时考虑热压及 风压的作用。 6.2.7 热压作用的通风量,宜按下列方式确定: 1. 室内发热量较均匀、空间形式较简单的单层大空间建筑,可采 用简化计算方法确定; 2. 住宅和办公建筑中,考虑多个房间或多个楼层之间的通风,可 采用多区域网络法进行计算; 3. 建筑体型复杂或室内发热量明显不均的建筑,可以计算流体动 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确定。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室内 外密度差产生,沿着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如果 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 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 从上部流出。如果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即利 用室内外空气温差所导致的空气密度差和进出风口的高度差来 实现通风。即通常所说的“烟囱效应”。 热压计算公式:
P h( e i )
式中: P ——热压 i ——室内空气密度
h ——进出口中心线间的高差 e ——室外空气密度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由上式可知,影响热压通 风效果的主要因素为进出风口 的高度差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 差。 在实际中,建筑师们多采 用烟囱、通风塔、天井中 庭等形式,为自然通风的利 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使得建 筑物能够具有良好的通风 效果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 6.屋顶的自然通风 通风隔热屋面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1)在结构层上部设置架空隔热层。这种做法把通风层 设置在屋面结构层上,利用中间的空气间层带走热量,达到 屋面降温的目的,另外架空板还保护了屋面防水层。 (2)利用坡屋顶自身结构,在结构层中间设置通风隔热 层,也可得到较好的隔热效果
自然通风现行规范要求
2. 当采用常规自然通风难以排除建筑内的余热、余湿或污染物 时,可采用屋顶无动力风帽装置,无动力风帽的接口直径宜 与其连接的风管管径相同; 3.当建筑物利用风压有局限或热压不足时,可采用太阳能诱导等 通风方式。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现代建筑设计中实现自然通风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 • • • • • • • 1.建筑体型与建筑群的布局的设计 2.围护结构开口的设计 3.注重“穿堂风”的组织 4.拔风井 5.通风墙体 6.屋顶的自然通风 7.双层玻璃幕墙围护结构 8.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建筑要良好的自然通风就要有较大 的风压,由上式可以看出,较大的 风压就要有较大的风速和室外空气 密度。而室外空气密度,与室外环 境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因此影响 风压通风的的气候因素包括: 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 此外,影响风压通风效果的还有 建筑物进出风口的面积、开口位置 以及风向和开口的夹角。当处于正 压区的开口与主导风向垂直,开口 面积越大,通风量就越大。
自然通风的优势 • 降低能耗 • 提高空间利用率 • 提高舒适度 • 经济且无设备噪音
自然通风的局限 • 依靠自然力 • 受室外空气品质制约
自然通风的概念及优势
自然通风是一项古老的技术,与复杂、耗能的空调技术相 比,自然通风是能够适应气候的一项廉价而成熟的技术措 施。通常认为自然通风具有三大主要作用: (1)提供新鲜空气; (2)生理降温; (舒适自然通风) (3)释放建筑结构 中蓄存的热量。 (夜间通风)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 5.通风墙体 通风墙体即将需要隔热的外墙 做成带有空气间层的空心夹层 墙,并在下部和上部分别开有进 风口和出风口。通风间层厚度 一般为30~100mm。夹层内的 空气受热后上升,在内部形成压 力差,带动内部气流运动,从而可以带走内部的热量和潮气。 外墙加通风间层后,其内表面温度可大幅度降低,而且日辐 射照度愈大,通风空气间层的隔热效果愈显著,故对东西向墙 更为明显。如图所示是通风墙体的示意图和典型构造做法。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4.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在一些大型建筑中,由于通风路径较长,流动阻力较大,单纯 依靠自然风压与热压,往往不足以实现自然通风。而对于空气 污染和噪声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直接的自然通风还会将室外 污浊的空气和噪声带入室内,不利于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 常常采用一种机械辅助式的自然通风系统。该系统有一套完 整的空气循环通道,辅以符合生态思想的空气处理手段(如土 壤预冷、预热、深井水换热等),并借助一定的机械方式加速 室内通风。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利用双层围护结构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现行规范要求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6.2.1 利用自然通风的建筑在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其迎风面与夏季最多风 向宜成60°~90°角,且不应小于45°,同时应考虑可利用 的春秋季风向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2.建筑群平面布置应重视有利自然通风因素,如优先考虑错 列式、斜列式等布置形式。 6.2.2 自然通风应采用阻力系数小、噪声低、易于操作和维修的 进排风口或窗扇。严寒寒冷地区的进排风口还应考虑保温措施 。 6.2.3 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室内地面高度不宜大 于1.2m。自然通风进风口应远离污染源3m以上;冬季自然通 风用的进风口,当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小于4m时,宜采取 防止冷风吹向人员 活动区的措施。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与完全自然通风相比,虽然建筑内局部作为辅助动力的机械装 置要消耗一定的能源,但通过这种装置重新组织气流,甚至在 局部“强迫”气流改向,可以使自然通风达到更好的效果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5.利用双层维护结构自然通风 双层维护结构是当今生态建筑中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先 进技术,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双层维护结构一般由双层玻 璃 或三层玻璃组成,在两层玻璃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空隙形成空气 夹层,并配有可调节的深色百页。在冬季,空气夹层和百页可以 形成一个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的装置,提高建筑外墙表面温度, 有利于建筑的保温采暖;在夏季,则可以利用热压原理将热空气 不断从夹层上部排出,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直 接对外开窗容易造成紊流,不易控制,而双层维护结构则能够很 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 1.建筑体型与建筑群的布局的设计 建筑群的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效果很大。考虑单体建 筑得热与防止太阳过度辐射的同时,应该尽量使建筑的法 线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然而对于建筑群体,若风沿着法 线吹向建筑,会在背风面形成很大的漩涡区,对后排建筑 的通风不利。在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利弊, 根据风向投射角(风向与房屋外墙面法线的夹角)对室内 风速的影响来决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同时也可以结合建筑 群体布局的改变以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由于前幢建筑对 后幢建筑通风的影响,因此在单体设计中还应该结合总体 的情况对建筑的体型,包括高度、进深、面宽乃至形状等 实行一定的控制。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 7.双层玻璃幕墙围护结构 其通风原理是在两层玻璃幕墙之间留一个空腔,空腔的两 端有可以控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冬季护结构表 面的温度;夏季,打开进出风口,利用“烟囱效应”在空 腔内部实现自然通风,使玻璃之间的热空气不断的被排走 ,达到降温的目的。双层玻璃幕墙在保持外形轻盈的同时 ,能够很好地解决高层建筑中过高的风压和热压带来的风 速过大造成的紊流不易控制的问题,能解决夜间开窗通风 担心安全问题,且可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并能 降低室内的噪音。在节能上,双层通风幕墙由于换气层的 作用,比单层幕墙在采暖时节约能源42%~52%,在制冷 时节约能源38%~60%,是解决建筑节能的一个新的方向 。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当风吹向建筑时,因受到建筑的阻挡,会在建筑的迎风面产生 正压力。同时,气流绕过建筑的各个侧面及背面,会在相应位置 产生负压力。风压通风就是利用建筑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 压力差实现空气的流通。
风压的计算公式:
PK
2 e
2g
——风速 e ——室外空气密度 式中:P——风压 g——重力加速度 K——空气动力系数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3.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 在实际建筑中的自然 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 结果,两种作用,有时相互加强 ,有时相互抵消。由于风压受到 天气、室外风向、建筑物形状、 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风压与热 压共同作用时,并不是简单的线性 叠加。因此,建筑师要充分考虑各 种因素,使风压和热压作用相互补 充,密切配合使用,实现建筑物的 有效自然通风。
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 4.拔风井 拔风井利用烟囱效应,造成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交换。英国 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是一个成功的生态建筑案例。在建筑 中结合楼梯间设计,在顶部集成机械抽风和热回收装置,完成 建筑的通风。在机械的辅助下,充分利用“烟囱效应”在建筑 内 部形成自然风循环。新鲜的空气通过处于风塔上部的机械抽 风装置被引入到风道中,然后进入到各层楼板的夹层空间,进 而进入到室内;而废气通过走道和楼梯间的低压抽风作用,最 终又回到风塔上部,再经过热回收或蒸发冷却装置,通过风斗 排出。
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
• 自然通风意义: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 • 直接受影响: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 • 压力分布提供动力,各开口的特点决定流动阻力 • 室内空气运动主要有2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 其从动力来源上可分为完全自然通风和机械辅助自然通风2种 模式。 1. 2. 3. 4. 5.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机械辅助式自然通风 双层维护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