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与要素

合集下载

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驱动要素及经济效应研究

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驱动要素及经济效应研究

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驱动要素及经济效应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不断革新,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驱动要素及其产生的经济效应,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对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

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揭示其驱动要素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

本文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驱动要素进行深入剖析。

具体包括政策环境、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资本投入、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分析它们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推动作用和相互关系。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评估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经济效应。

包括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水平、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揭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潜在空间。

本文期望通过系统研究,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产业界提供发展思路,为学术界提供研究基础。

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业内人士对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背景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持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在这一背景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从国际环境来看,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重点,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产业升级,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这种变化对我国产业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要求产业体系必须向更加高端、智能、绿色、服务的方向发展。

产业经济学考试重点

产业经济学考试重点

1,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

它是对市场失败的治理,目的在于维持正当的市场经济秩序。

产业规制包含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

2,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若干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在地理空间上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

通常产业集聚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含义基本相同3产业结构的含义: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4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5市场结构的含义: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特别是SCP分析框架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主题。

是指一定产业的厂商间及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市场结构的核心是竞争与垄断的关系问题。

6产品差异化的含义: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它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7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行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

8博弈和博弈论的含义:博弈论,英文为Game theory,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

一些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行为及其结果的组合称为博弈(Game)。

9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在科学地总结中国产业经济增长经验并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与产业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的众多重要课题,以揭示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

”10产业的含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11产业经济学的含义:“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12、市场行为的内涵: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为赢得更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决策行动。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背景条件与动力机制_周权雄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背景条件与动力机制_周权雄

0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

此后,学术界、政府决策部门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了多维度的解读。

广东等先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专门的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主体框架、重点载体和保障措施,为推动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明确可行的目标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有自主创新性的有机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运转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有力、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并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1]。

1中国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背景条件1.1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首先,新时期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被置于全球生产网络的背景之下。

近年来,随着生产、贸易、研发、金融等领域的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结构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电子、汽车等产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甚至研发链条遍及全球。

可以观察到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某个国家试图建立起完全封闭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当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跨区域甚至跨国界转移正成为新时期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所谓产业转移,指的是某些产业由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

随着劳动力、土地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和外贸政策的调整,工业品出口增长逐步放缓和风险加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以及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国外地区如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从目前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实践来看,东莞、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清远、河源等广东边远城市或内陆城市转移,既有的产业格局逐渐被打破[2]。

什么是产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什么是产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什么是产业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那么你对产业结构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产业结构的衡量标准 (1)收⼊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个单位收⼊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

如果由于收⼊扩⼤⽽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弹性⾼的商品,出⼝增长率则可随之提⾼,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 (2)⽣产率上升率原则(⽣产率上升原则)。

为了使收⼊弹性⾼的商品能够出⼝,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竞争能⼒,因⽽最佳选择是把⽣产上升率⾼的产业或技术发展可能性⼤的产业作为重点; (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是技术⾰新,从⽽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新核⼼部门的产业,⽬前虽然处于⽐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 为了⼀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范围较⼴的产业群体。

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定时期⼀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产业结构⾼度化达到⽔准状况。

产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本⾝,以及技术结构,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五个要素。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直接的或间接地影响。

知识与技术创新、⼈⼝规模与结构、经济体制、⾃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需求结构、国际贸易等是⼀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基本制约因素,下⾯介绍⼏个重要的因素。

知识与技术创新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

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个⽅⾯。

技术⾰命催⽣新产业 技术⾰命、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影响,特别是技术⾰命,往往导致⼀些新的产业部门的诞⽣。

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重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
21世纪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再次调整,重化工业 重新受到重视,汽车、钢铁、化工等产业迅速发 展,同时,金融、房地产、物流等服务业也成为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改革开放与轻工业崛起
改革开放后,中国产业结构开始调整,轻工业和 消费品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逐 渐形成。
新常态与高质量发展
04
案例研究
案例一: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
01
工业化初期
在19世纪初期,美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开始
大规模发展纺织、钢铁等制造业,实现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
02 03
重工业化与服务业兴起
20世纪初至中期,美国产业结构逐渐从重工业转向服务业,汽车、航空 、电子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等 服务业也迅速发展。
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
20世纪末至今,美国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 产业成为主导,知识经济和服务业继续壮大,形成了以高科技产业和知 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结构。
案例二: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
计划经济时期
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产业结 构以重工业为主导,轻工业和农业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高级化
分析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产业融合与新兴产业发展
探讨产业间的融合现象,以及新兴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的地位 和作用。
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01
02
03
04
05
技术创新: 分析技术创 新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 响,如新技术如何推动 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 业的诞生。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 级成为重要任务,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 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发展重点,推动中国经 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我国要素配置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我国要素配置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我国要素配置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我国要素配置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经济问题。

要素配置结构是指经济中各种要素(如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相互配合、相互关联的方式和结构。

这一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效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要素配置结构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

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在经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要素配置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劳动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业劳动力占比较高。

同时,资本的积累和投入也相对较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开始向工业化转型,要素配置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业部门快速膨胀,工业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加快。

资本的积累也得到了有效的促进,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科技进步的快速发展,我国要素配置结构又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变革。

新兴产业迅速兴起,知识经济成为主导方向。

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壮大,劳动力和资本向这些领域转移。

这一转变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总的来说,我国要素配置结构的动态演进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和适应的过程。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我国的要素配置结构在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要求。

未来,我们需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一步优化要素配置结构,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结构进行介绍和概述。

在这一部分,你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各个章节内容及其在整篇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示例: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动机,以及研究要素配置结构动态演变的目的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包括两个要点。

在要点1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我国要素配置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不同时期我国要素配置的特点和变化;在要点2中,我们将重点研究我国当前的要素配置结构和趋势,探讨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背景条件与动力机制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背景条件与动力机制

另 一 些 国 家 或 地 区 的 经 济 现 象 。 着 劳 动 力 、 地 和 原 材 料 随 土
等生产 要素成 本 的提 高 、 人民 币的升值 和外 贸政 策 的调整 ,
工业 品出 口增 长逐步 放缓 和风险加 大 、国际 贸易保 护主 义
增 加 以及 国际 经济环境 不景 气 ,部分 劳 动密集 型产 业开 始
向 国外 地 区如 越南 、 缅甸 等东南亚 国家 转移 。 目前 东部 沿 从
多维度 的解 读 。广东 等先行 地 区结 合 自身实 际 , 出台 了专 门的文 件 ,进一 步 明确 了构建 现代产 业 体 系的 发展 目标 、 主体框 架 、 点载 体 和保 障 措施 , 推 动广 东 建设 现代 产 重 为 业 体系 提供 了明确可行 的 目标 和强 有力 的保 障措 施 。《 中 共 广东 省委 、 东省人 民政府 关于 加快 建设 现代 产 业体 系 广 的决定 》 为 : 代 产业 体 系是 以高科 技 含 量 、 附加 值 、 认 现 高
纳 中国特 色现代 产 业体 系构 建 的背 景动 因与约 束条 件 ; 着 , 自主创 新 、 接 从 可持 续发 展 、 企业 家创 新 以及 体
制 改 革等 角度探 讨 了现代 产 业体 系构建 的动 力机 制 。
关 键 词 : 代 产 业 体 系 ; 景 条 件 ; 力 机 制 现 背 动
通 过相 互渗 透 、 相互 交叉 , 最终 融 为一 体 , 步形 成 新产 业 逐
的动态 发展 过程 。伴 随着 现代 信息 技 术 的迅猛 发 展 , 业 产
融 合 的范 围被 大 大扩 展 了 。不 仅在 信 息通 信行 业 , 在制 造 业、 金融 、 流及 旅 游 、 地 产 等多 个 行 业 中 , 业 融 合 也 物 房 产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及其演变,以及如何通过要素禀赋的调整和优化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框架,旨在全面、深入地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理论阐述,也重视实证分析。

在数据来源上,本文广泛搜集了国内外权威数据库、行业报告和专家访谈资料,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论文结构上,本文首先对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系统梳理,然后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框架,将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为深入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既注重理论深度,也关注实践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也期待能够引发更多学者和业内人士对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二、文献综述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

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其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要素禀赋的分析,深入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及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在文献综述部分,我们首先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回顾。

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后来经过赫克歇尔-俄林等学者的完善,形成了现代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那些在生产中相对成本较低的产品。

[经济学]产业结构hhhhhh

[经济学]产业结构hhhhhh

产业结构的制约因素之四科学技术因素
(一)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 进,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产业的高度化。 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 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整 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消费结构的变化引起相关产业的变化,并导致整个 产业的变动。
投资结构是制约产业结构的直接的重要原因。投
资在各产业间分布的比例多少,会引起各产业不 同程度的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变动。
如主要投资在重工业,重工业得到发展,形成产 业结构的重型结构。
消费与投资的比例结构也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
要原因。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资料产业得到优 先发展,而消费资料产业增长相对较慢,一快一 慢反映了两者比例变化的结果。
生产要素分类法
生产要素分类法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 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
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比重和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 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 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纺织、服装、食品、零售和餐饮等,资 本密集型产业包括交通、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知识密 集型产业包括航天、生物、高分子材料、信息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 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 用的产业。
先行产业:是指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 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如瓶颈 产业和基础产业。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 原材料(Raw Materials) – 能源(Energy) – 劳动力(Labor) – 市场(Market) – 运输(Transport)
In order to succeed industries must have som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one or more of these factors. Moreover, demand must exist for the product.
– Overexploitation of renewable resources does causes depletion
– Example of the 1990s worldwide crisis in oceanic fishing industry as result of overfishing
日本工业之所以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其原料、 燃料匮乏,国内市场有限,因此对外依赖性比 较强,而日本岛国的特点使其海上交通运输非 常便利,交通运输成为其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 因素。
28
网络开发理论模式
网络是结点与轴线的结合体,结点(极核)是网络的 心脏,轴线则是结点与结点、结点与域面、域面与域 面之间联系的纽带和通道。主要通过人流、商品流、 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形成各种流通网络,其中对 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是交通运输网络。
40.6
40.4
39.9
资料来源: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中 译本,1985年,第111页。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内容: 实证:
GDP和就业人口比重变化
13
经济增长与发展
过去西方经济学家常将增长(growth)和发展 (development)这两概念混用,现在多数经济 学家在著作中,已将这两者作了严格区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52019.4摘要: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了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升级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阶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到三次产业的均衡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前一个阶段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策略为后一阶段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产业发展的动力也逐渐从依赖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向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生产模式转换。

未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立足于中国仍将长期处于战略机遇期的现实,依托五大发展路径,扎实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变;要素配置效率;战略机遇期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19)04-0005-10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研究 文/张 辉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18JZD029)作者简介:张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100871。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既有发展模式、结构与动能的红利逐渐减弱,而新发展模式、结构和动能的广阔空间还在探索之中。

201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一辆汽车的贫穷落后农业国,成长为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二、制造业增加值世界第一的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中国经历了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探索出一条传统农业国成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中国道路。

因此,通过回顾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程,剖析中国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厘清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脉络和转换动力,对于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建基与失衡”:1949至1978年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回顾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开启全新篇章。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

国际
欧盟
韩国
欧盟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上一直缺乏足够的进取姿态,影响力强大的利益游说机构使欧盟在部分问题 上的决策走向保守化。欧盟成员国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境遇各有不同,法德等欧元区核心国家不仅在经济产 业结构调整上反应迅速,并凭借强大的产业实力保持了融资优势。不过,这种效应对欧盟与欧元区较小的国家实 行产业调整呈现出抑制作用,导致区域内发展差距拉大。
主要任务
பைடு நூலகம்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 现资源优化配置。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建立以企 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 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 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技术革命催生新产业
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产业部 门的诞生。按照一般的划分,人类社会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机器工业代替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厂 手工业,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生产力发生了质的突破。纺织工业的兴起、运输业的跃 进(轮船和火车)、钢铁和机械工业的崛起都是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在农业方面,人们开始用蒸汽泵大量地 灌溉农田,并用它来推动石磨加工农产品,农业生产机械化开始起步。人类的能源结构从以木材为主的转向以煤 炭为主,工业动力由以人力、水力、风力为主演进到以蒸汽动力为主。

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

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

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代,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过程中,禀赋结构的变化是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

一、禀赋结构的变化经济禀赋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资源和产业结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经济禀赋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在中国,经济禀赋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禀赋的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例如,极端天气频发导致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自然资源稀缺,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2.劳动力禀赋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人口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加速,中国的劳动力拥有数量不断减少,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有所减弱,劳动力质量和技能等方面的短板也日益凸显。

3.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而制造业的比重却在下降。

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产业链的重心正在向东移动,中国在全球服务业生产中逐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科技创新的变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进程,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针对上述经济禀赋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需要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

1.国内市场扩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通过加强消费者保护,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以及增强消费信心等方式,中国可以扩大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增长。

2.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业由粗放型向智能型、高端型转型,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机理与路径

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机理与路径

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机理与路径作者:吕明元陈维宣来源:《人文杂志》2015年第04期内容提要本文创新性地从经济学角度概括了产业结构生态化的理论内涵、演进机理和路径,根据产业结构的刚性特征将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演进路径分为强生态化和弱生态化两个维度。

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从粗放型产业结构向生态型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通过不同生态绩效水平产业的交替发展、产业间生态关联程度和协调能力的提高,促进生态要素在产业间合理配置与流动,提高生态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

现阶段,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权衡、技术水平与成本约束的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们认为沿着弱生态化路径的结构调整是应对这些矛盾的可能选择。

关键词产业结构生态化生态型产业结构弱生态化路径〔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4-0046-08长期以来,在粗放型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下,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在2011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①其能源供给面临着从“流量约束”向“存量约束”转变速度加快的危险;2012年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进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在中国:②以上例子都表明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

如果继续保持过去的增长速度而不进行结构调整与提高能源效率,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对全球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③因此,从传统的粗放型产业结构向现代的生态型产业结构进行转变,即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已刻不容缓。

产业结构作为重要的“资源转换器”与“污染控制器”,结构转型对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具有关键作用,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依赖于持续的结构演进。

因此,亟需从生态化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问题,从结构的角度分析资源的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生态化是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目前已形成一定数量规模的政府工作文件与学术研究文献。

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共3篇

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共3篇

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共3篇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1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各国的产业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在研究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方面,系统动力学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首先,什么是产业经济系统?它是一种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业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原材料采集、加工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涉及到多种不同的产业,如工业、农业、服务等。

这些产业以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

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是指在产业经济系统中各个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化通常由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如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政策调整等。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用来研究系统行为的工具。

它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探究这种关系如何影响系统的演化过程。

由于产业经济系统具有复杂的多元性,在研究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方面,系统动力学可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

在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产业之间在资本、人力、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建立这种关系时,需要对产业之间的依存程度进行判断,并在模型中对不同的依存程度进行量化。

在模型的构建中,还需要对产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分析。

以工业为例,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通常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和产品输出等方面。

在模型中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产业参量来反映这些关系。

除此之外,在模型的构建中还需要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政策变化、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对产业经济系统的演变产生影响。

因此,在模型中还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建模,以更准确地模拟产业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

总之,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演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具有应用价值的领域。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自建国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表现为:第二产业在国家扶持下迅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也在不断增长,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阶段及特征(一)一九七八年至今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一九七八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计划体制逐步退出舞台,市场作为“无形的手”开始配置资源,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开始变小,三次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的方向趋近。

这一阶段中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是:1. 工业内部结构更为合理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产业结构在政府行政干预下,重工业被优先发展。

一九七八年之后,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轻工业占比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发展趋势。

2. 区域间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从第一产业占全国比重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是三大地区最低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大致相近,且其变动趋势也比较相似;而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到10%以内和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到20%以内的时间拐点都是在二零零五年前后。

此外,就第三产业而言,其中东部地区在基数最高的基础之上,增幅也是最大的;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又呈现了和第一产业相似的变动趋势,即基数相同且增幅相近;东部地区在二零零零年前后第三产业比重突破40%,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升到30%以上。

二、三次产业及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需要与时俱进的进行调整,但这个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众多,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必须要推行一系列的政策,而推行这些政策就需要厘清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

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就是一个从低级向高度化演进的过程。

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同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更替流转密切相关,此外还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一)产业之间结构演进自建国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从最初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到改革开放前后强调工业化,再到当前强调以高新技术为主、高附加值企业为主,以及高工业化为主,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不断提高。

制度因素_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

制度因素_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

p;v) 关于
p
的分量的二阶微分的矩阵。
根据替代弹性表达式σ mn
=
∂( Am ∂(Bm
/ An ) / Bn )
(Bm ( Am
/ Bn ) / An )
( A 和 B 为数量或价格变量)及(3)式和
(4)式,最终产出数量(价格)和国内初始投入数量(影子价格)的替代弹性矩阵 Σ 可表示如下:
[ ] Σ = σ mn
∑ ∑ ∑ ∑ Lnπ = α0 + αiLnpi + β j Lnvj +1/ 2
γ ih Lnpi Lnph
∑∑ ∑∑ +
δij Lnpi Lnv j +1/ 2
φ jk Lnv j Lnvk
(11)
(11)式中,i, h = A, I , S ; j, k = RL,UL, K ,QT 。根据 Young 定理及对称性约束,(11)
π = π ( p;v) = Maxx{ px′;(x;v) ∈ T}
(1)
(1)式中,π 为利润; p 为市场要素价格的向量, p = [ p1, p2 ,", pM ] ; x 为可变投入和产 出数量的向量, x = [x1, x2 ,", xM ] ; v 为固定投入要素数量的向量, v = [v1, v2 ,", vN ] ;T 为生 产可能性集合。这里,x′ 为 x 的转置;pi ≥0,i = 1, 2,", M ;v j ≤0, j = 1, 2,", N ;M ≤ N 。
考察(6)式中σ mn 与(7)式中ε mn 的关系(Kohli,1978),可知:
ε mi = σ mi ( pi xi / π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动力与要素作者:黄群慧来源:《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第12期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可以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按照市场化改革划分为市场经济方向探索、市场经济架构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新时代三大阶段,制度变革、要素流动、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在各个阶段发挥了不同作用过去40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市场化改革进程、国际化开放进程以及世界信息化技術革命进程叠加在一起,各类复杂的制度变量、技术变量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综合作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这种曲折复杂性一方面给国内外经济学者解读中国工业化成功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留出了巨大的解读空间。

本文试图以市场化改革为阶段划分标准,梳理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要素变革,从中揭示中国工业化的动力源泉及演进过程。

向市场经济方向探寻阶段在1978-1993年朝市场经济方向探寻阶段,1984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经历的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重要转折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揭开了围绕农村经济体制、积极推进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现开放的方针,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

从第一产业发展看,这个阶段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十分明显,制度变革的驱动力显著,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从1978年的人均353元快速增长到1985年的人均820元,增加了1.3倍,而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只增加了0.3倍和0.6倍。

1981-1984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20%,粮食单产和总产量分别提高了42.8%和33.6%,农业增加值实际增长52.6%。

有学者测算,农业产出增长的46.9%来自于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革的贡献。

1984年以后,随着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开启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

1984-1994年,除了少数特殊年份外,这个阶段GDP增速都在10%以上,1984年更是实现了高达15.2%的经济增速。

这个时期的工业化水平总体处于工业化初期。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占比结束了上升过程,开始了持续下降的结构升级过程,从1982年的32.8%下降到1993年的19.3%,10年时间下降了1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占比稳步提升;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较快。

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中农业占比迅速下降,牧业占比快速上升,上升和下降都有10多个百分点的幅度。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总体上体现了矫正计划经济时代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结构失衡问题,轻工业发展迅速,其在工业中的比例1978年为43%,到1981年就已经超过了50%,并在50%上下波动,一直持续到1999年。

第三产业中商业、饮食、居民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增长较快。

从企业看,这个时期乡镇企业快速成长,城乡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也逐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到1995年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达到2045万人,乡村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数达到3572万人。

这个时期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经济增长驱动要素是,农村地区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元经济条件下的“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另外,从工业化进程的资金需求看,伴随着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个时期也开始逐步发展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应的资金保证。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看,1981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资金占比至28.1%,到1993年已经大幅降低至3.7%,而国内贷款占比从1981年的12.7%提高至1993年的23.5%,自筹和其他资金占比也提高了10个百分点,而利用外资占比也从1981年的3.8%提高至1993年的7.3%。

从工业化区域发展战略看,这个阶段的核心是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作为整体经济增长极为主要内容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产业发展的重心逐步向东部地区倾斜。

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六五”计划(1981-1985年)明确提出发挥沿海地区的经济技术区位优势。

1980年8月26日,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获批。

“七五”计划(1986-1990年)继续明确提出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序列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这个阶段国家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东部地区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投资布局也向东部地区倾斜。

1981-1985年,东部沿海地带11个省级区域的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比重达到46%;1986-1989年,对该地区的投资份额进一步提高,广东、上海、辽宁、山东、江苏和北京占前六位;到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带占到了62.7%。

在制度要素、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向东部地区集聚的情况下,劳动力要素也开始向东部地区迁移,自此形成了持续多年的自西向东、自内地向沿海的“打工潮”。

在制度供给充足的前提下,国际资本的进入以及国内劳动力的大流动,极大地优化了东部地区的要素配置,支持了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

到199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是西部地区的2.3倍;到200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全国的53.5%。

构建并完善市场经济阶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时期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也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快速推进、从中期向后期转变的过程。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这个阶段第一产业GDP占比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1994-2011年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基本都在50%以上,1994年当年第二产业对GDP 贡献率高达66.3%,第二产业GDP占比基本维持在45%以上,第三产业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一直到2013年。

这个阶段至少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

1.总体上是重化工业主导阶段,促进了经济结构快速升级。

伴随着居民消费重点转向耐用消费品,1999年以后重工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工业中重工业占比持续提升,到2005年该比例接近69%。

由于重化工业资本有机构成较高、投资需求大、能源消耗大等特征,其快速发展也对环境资源承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总体上,这个时期重化工业主导,体现了适应居民消费结构从日用消费品主导到汽车和住宅主导的升级需要的产业结构升级。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中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也从指导思想上明确了进一步推进从资金密集的重化工业主导向技术密集的高技术产业主导的产业升级要求。

2.中国经济外向性极大提升,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取得巨大成效。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后,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通过“干中学”推进产业升级,既快速推进了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又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3年以后,中国出口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以上,到2009年中国出口货物总量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进出口货物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量的比例达到了11%,比2003年翻了一番。

从利用外资看,199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432.1亿美元,2001年为496亿美元,2011年则达到1177亿美元,利用外资额居全球第二位,并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构成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多元混合动力。

从国有企业看,这个阶段推进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组建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改革,国有企业总体数量逐步减少,国有经济布局持续优化,国有资本总量不断增大,公司治理结构日益规范。

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看,这个时期是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时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各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5年中国城镇国有单位就业人数为11261万人,到2012年降低为6839万人,而个人私营及外商港澳台单位就业人数从1995年的2558万人发展到2012年的15415万人。

4.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成为中国产业区域分布格局变化的主导战略。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今后15年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同发展,东部地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而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与开放。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10月《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2006年4月《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臺。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分别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举措。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15年的市场经济方向探索阶段,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全球范围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创新等要素向东部地区集聚,可以认为是国际“雁阵理论”在中国的实践,那么,在市场经济构建并完善阶段,由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及东北振兴政策的实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可以归结为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这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国内版“雁阵理论”的实践。

5.经历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更加成熟。

在中国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中,1998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外部经济危机对中国这个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

虽然两次危机都构成了对当年经济增长的冲击,但是很快都恢复了增长,回到了自身的快速工业化道路上。

这一方面是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得当,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强,中国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所固有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足够强大,可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外部冲击。

市场经济建设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