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白华》电影观后感
《秋之白华》观后感5篇
《秋之白华》观后感5篇第一篇:《秋之白华》观后感《秋之白华》观后感电影《秋之白华》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直面革命先驱感情生活的电影;是一部以散文诗风格结构的革命伟人题材影片。
它以传奇革命情侣瞿秋白和杨之华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为切入点,表现了一位儒雅从容的书生领袖与一位快意恩仇的巾帼英杰,以历久弥笃的坚定所成就的一段超凡脱俗的红缘。
编剧和导演手法及演员的表演在风格设定上大胆向冲淡的散文诗风格聚拢,给了我一种寻常的崇高,一种亲民的震撼。
影片里的瞿秋白的身上除了表现出大义大勇的革命家风采之外,更闪现出温暖而明亮的人性光辉。
片中,瞿秋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革命者,他的短短一生像是一幅读不完的名画。
他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忠贞、执着、苦闷和坚定,他的和爱,都以最本色的面目呈现在了影像里。
而杨之华是上世纪代的“新女性”,她的种种大胆行为,就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也算得上惊世骇俗。
但她同时又是一位相夫教子式的传统中国女性,有着所有中国女性隐忍、执着、坚强与温柔的美德。
瞿秋白和杨之华生逢乱世,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在整整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一起度过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
瞿秋白和杨之华没有对彼此说过一句有关爱情的表白,但他们的感情,却承受住了最残酷的考验,从而成为一段传奇。
这是一部革命历史和纯美爱情交织的影片,人们从这部影片里感受唯美革命传奇的魅力,让人在丝丝入扣的唯美中黯然伤神,在震慑人心的革命中高亢凛然.革命的道路上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互相关照,给我们呈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但两人并不沉溺于小家之幸福而是抛弃小家之安逸,投身革命之洪流。
甘做革命先驱,为中国光明的未来而奔走。
这是他们爱情之伟大,是革命之伟大。
在他们最后一次离别之际窗外大雪纷飞。
秋白同志回忆起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张太雷,肖楚女,秋瑾""熟悉的名字和亲切的身影。
他清晰的记得他们逝去的年代和岁月。
他们都那么年轻,义无反顾为理想而献身。
秋之白华
秋之白华
八组
今天和同学一起看了《秋之白华》,不禁为这对革命伴侣和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感动了。
“瞿秋白,杨之华,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片名揭示了革命伴侣一段佳话。
在建党90周年之际,所有大片、历史片铺天盖地之时,看到这么诗意的片名,实在特别。
因为爱,所以承担。
他从未对她表明过心声,但他深深的了解,她说要去离婚,他便陪她去了,坦坦荡荡,没有顾忌社会舆论,亦不害怕道德审判。
他们都是胸有大志、不拘小节的人,因为爱,所以无私无畏。
即使有一人先去了,也带他完成梦想。
即使你已不在,我也要勇敢的走下去,为理想,为信念,为了爱。
瞿秋白、杨之华从此共同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宣传革命的日子里瞿秋白被捕敌人因欣赏他的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他投降条件时,他每次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在他心中有个更远大的理想。
在枪毙的那一天,他穿着杨之华为他缝的大衣从容的
走上了刑场,几声枪响后,他倒在了鲜花中,白色的花霎时被鲜血染红了。
他无悔,他从容,他是个英雄。
我为瞿秋白的爱国精神而感到自豪。
我想为瞿秋白的英雄气概而喝彩。
瞿秋白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学习中我们要勤奋向上,要好好学习,遇到挫折与困难,要向瞿秋白学习沉着应对,努力思考;今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初三建八。
##党员看《秋之白华》观后感五篇
##党员看《秋之白华》观后感五篇导语: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中成长,在革命中收获一生中挚爱。
小编收集整理了电影《秋之白华》的优秀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后感一】革命是红色的激情,爱情是激情的红色,但秋白与之华的革命与爱情却是安宁与纯白的,一个顾盼的眼神,一颗渴望的心灵,一种执着的信仰,共同交织成一段惊鸿的革命爱情。
我欣赏之华的勇敢。
一段感情凋零了,她坦然的结束:一种心情萌发了,她便大步向前追寻。
就如她面对衰弱的中国,明白此景已无可挽回,因此便决然地踏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
她虽是女子,却没有将自己埋葬在深院中,而是冲破桎梏,明确内心的方向,迈向更广阔的世界中。
她的力量卑微,但她曾用尽全力为自己争取,不管结局怎样,有过轰轰烈烈的过程,又有何遗憾可言?我欣赏秋白的纯净。
他是革命党人,但也是一个书生,也是一个用心去爱的男人。
他爱国家,爱学术,也深爱自己的家人。
无论境况如何,他始终保持着温和纯净的笑容。
他也曾爱情憔悴,也曾为革命前途怅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以一颗纯净的赤子之心来面对革命与爱情,在爱情中依然坚定革命的信仰,在革命的道路上收获爱情的芬芳,且歌且行,他是一个瘦弱的文艺青年,也是一个拥护共产党的钢铁战士,一个愿为国家和民族献出所有的伟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他们的永恒誓言,如此浓情,如此坚定,如此令人神往。
为了革命,他们不得不牺牲了爱情,但也正是革命,让他们的爱情萌发,成长,升华!在秋的旷野,在黄叶随思念飘落的季节,他们相遇相知相守,至死不渝!就如舒淇在《致橡树》中所说:“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秋白茫茫,伊人逝往,唯有华光,千载独放!【观后感二】恍惚回到那个革命的年代里,看着杨之华这样坚韧而不乏柔情的美丽女子,在硝烟纷飞中惊鸿一瞥的动人背影,忽然觉得一切又有了新的希望。
他们分离6次,为了革命和中国的未来奔奔波波,却未曾看清对方脸上增添的一丝皱纹。
有时候,信仰和爱情可以结合得那样好。
《秋之白华》之革命中的爱情
《秋之白华》之革命中的爱情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我静静地欣赏完《秋之白华》这部电影后,瞿秋白和杨之华那段革命岁月中铭心刻骨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秋之白华》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一部浪漫史诗的爱情影片,它把一部革命历史和一段纯美爱情恰到好处地交融在了一起。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人们既能感受到瞿秋白和杨之华这对情侣那高亢凛然震慑人心的革命激情,又能被他们那纯洁的相濡以沫的爱情一次次感动着……当瞿秋白一边回忆着已经牺牲的战友和朋友,一边说着:“去年9月,中夏在雨花台就义,39岁;31年和森就义,36岁;30年代英被害,36岁;28年警予被害,33岁;27年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29岁;楚女被捕在狱中被害,36岁。
”时,我被曾经那些用生命换来今天幸福生活的视死如归、爱国爱民的革命青年们身上高尚的精神感动了,他们都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无畏,那么的有才华,都义无反顾地为了革命理想而献身!瞿秋白也正是这样的革命志士之一,这一点在他前赴刑场时大义凛然的从容气场及选择在一片有鲜花野草相伴的地方就以态度可以看出。
这样的革命才子令人钦佩,令人惋惜。
面对着他心爱的人,当他说“乱不一定不好看时”,当他说“其实你不用这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够了;其实你不用那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够了。
”时,当他说“我们分离六次了,不知
道为什么,这一次是最舍不得的”时……我们怎能不被他那微妙的关怀和真挚的爱情所打动呢?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这是他们对爱情的诠释,更是对革命的诠释。
他们对革命事业的追随,对爱情真谛的阐述是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这种革命中的爱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学习!。
今朝两相视 脉脉万重心----《秋之白华》观后感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秋之白华》观后有感时光荏苒,逝去的时光不在,物是人非事事休。
历史回眸,纯和的爱情静淌,斗转星移日日流。
秋之白华,这部电影最好的注脚或许是: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原是浙江师范的一名学生,当时想做一名教员,对社会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暴使我睁开了眼睛,听说星期评论社要组织一批青年去苏联学习,我就满怀热望去了上海,但结果没有去成。
听说有一所上海大学,是共产党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这个消息像一线曙光,给我带来了希望。
一开篇杨之华的这段旁白就吸引住了我。
读书,为何用?在当今这个多元发展的时代,读书早已不是唯一的出路。
在当今这个躁动浮夸的风气,读书也已不是生活的常规。
在当今这个急功近利的氛围,读书已然不是成功的捷径。
那为何,如此多的莘莘学子选择读书。
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开启了我们了解万事万物的大门。
我们在大学获得了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我们在大学了解了社会建设的各种学科我们在大学遇到了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我们在大学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于我而言,大学毕业后,面对众多的选择,我选择了相对而言清苦的读研。
原因有二:其一我喜欢校园,校园生活很纯真无邪朴实无华。
其二我喜欢科研,我相信凭着自己的努力,我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就,实现更有意义的社会价值。
就像长沙理工的校训:博学力行守正拓新我希望在这个阶段通百艺而精于一,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通过科研在自己的领域有自己想法有自己创新,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
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
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
但是,永别了,美丽的世界。
瞿秋白的遗书,一如他的性格:温和,典雅。
生命是宝贵的,宝贵在它不能死而复生。
在一次次利诱、规劝面前,在生死抉择的重要关口,在政治生涯低潮的阶段,他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信念。
秋之白华观后感
【导读】瞿秋白原本该是一个多么丰富,多么复杂,多么真性情的人物,但为什么在影片中就丰满不起来呢?反倒是是那些在整部影片中不怎么重要的甚至有的就给一个或者半个镜头的诸如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恽代英、邓中夏、楚女等人歪打正着地让我着实感动了一把,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懂得了烈士二字的沉痛。
秋之白华-------------------------------------------------------------------------------- 影片产地:大陆影片分类:战争爱情励志影片导演:霍建起影片主演:窦骁董洁郭家铭米紫安9.8上映日期:2011窦骁所属的新画面公司昨日证实,老三将在片中出演中国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而与他演对手戏的则是产后重磅复出的前辈谋女郎董洁,她将扮演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
在这部电影中,两位张艺谋先后捧出来的明星,将会首次在镜头前大演对手戏。
据悉,《秋之白华》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献礼大片,通过讲述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故事,展现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人生,预计明年上映。
窦骁经纪人接受访问时表示:山楂树之后窦骁接到片约无数,公司最后为窦骁选定霍建起的新片作为新的挑战。
霍建起导演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文艺片导演,很擅长讲人物故事,瞿秋白也是从海外留学归来参加革命,窦骁的成长经历也有一些类似,相信他可以把握这次机会!而该片的编剧则是《唐山大地震》的编剧苏小卫,创作班底颇强大。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昨晚闭幕,由霍建起执导,董洁、窦骁、郭家铭主演的经典爱情史诗电影《秋之白华》因取材新颖、画面诗意唯美分别斩获组委会特别奖和最佳摄影奖。
继早前大学生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后,此次《秋之白华》再获两项大奖为6月29日公映超前预热。
《秋之白华》作为传媒大奖开幕影片放映后获得了媒体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
该片获奖评语是:无论是主题和视角,还是叙事方式和整体风格,影片《秋之白华》对传统主旋律影片所进行的突破和创新让人眼前一亮,诗意化的表达方式让坚硬的史实展示出了多情柔和的一面,是同类影片在观赏性和艺术性上完美结合以及不断创新的典范。
电影《秋之白华》观看感想范
电影《秋之白华》观看感想范例
电影《秋之白华》观看感想范例
电影《秋之白华》观看感想一
秋之白华讲述了瞿秋白和杨之华两个知识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斗争生活和传奇爱情,他们都抱着同一个崇高的信仰——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
在这乱世,他们的精神火焰灼灼燃烧。
他们因觉悟而革命,因革命而相爱,因相爱而勇敢,因勇敢而从容。
他们为国
家和民族的解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也为这一段美好的感情付出了全部。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许便是他们留给历史最美的诗歌。
电影《秋之白华》观看感想二
团支部组织观看了电影《秋之白华》,让我们走近了瞿秋白,真正认识了瞿秋白,瞿秋白对党对革命的忠诚、对信仰的执着感染了年轻人。
瞿秋白作为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将
民族责任扛在自己肩上,一生组织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反对独裁、追求民主。
时过境迁,今天仍然有许多社会问题需要去解决。
最后,向所有为了民族解放、国家共和而牺牲的共
产党员致以最崇高的革命的敬意。
电影《秋之白华》观看感想三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唯美的镜头语言为我们诠释了两位纯洁真诚的爱情故事。
把瞿秋白后半生以及他英勇就义历史描绘了出来。
瞿秋白被捕后没有答应当时的中央政府的要求,因为入党誓言中有:永不叛党。
他情愿做一个不识时务笨拙的人,也不能做叛党的败类。
当他看到处决函,只淡淡地说出头可断、志不可改。
虽有家人挂念,但他心里存着更大念想,先他而去的革命同志、苦难中的中国百姓,他自己不能苟且偷生,他的灵魂伴侣杨之华也不会允许。
最后用自己的鲜血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先烈精神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
观后感600字大全:《秋之白华》观后感.doc
2018年观后感600字大全:《秋之白华》观后感《秋之白华》观后感伤,凉,静,残。
旧的回忆,新的开始。
伤了情。
伤、悲--朦胧、凄凉。
一泓清水,承载了伤、凉、静、残。
一片落叶,承载了伤、凉、静、残。
一滴雨水,承载了伤、凉、静、残。
这份安详,静得冷,静得凉,静得凄。
这份淡然,静得冷,静得凉,静得凄。
这是革命的和弦,这是爱情的和弦。
目光落在那泛黄的纸张,飘零的落叶—那是回忆的和弦。
对革命的追求,至死不渝。
对爱情的追求,至死不渝。
大学校园里的漫天黄叶,苏联街道上的皑皑白雪,唯美却透着凄凉,满是沧桑和无奈。
“秋白,之华,秋白之华—秋之白华。
”伤了满地的白,伤了满地的绿,伤了满地的红。
那白,那么白。
那绿,那么绿。
那红,那么红。
秋白与之华一直在追党、寻党、觅党。
他们从未放弃过对革命的追求,他们努力,他们拼搏,他们用尽生命去维护尊严,维护革命,维护党。
不得不说《秋之白华》是场感动,是场震撼。
是秋白和之华带给我的感动与震撼,是革命带给我的感动与震撼。
不,应该谁是他们对革命的追求带给我的震撼。
我看见:鲜红的旗帜在飘动。
我看见:鲜红的旗帜在飞扬。
我看见:鲜红的旗帜在飞舞。
红色,红色,那是革命的颜色。
《秋之白华》充满了红色的气息,革命的气息,爱情的气息。
它唯美而伤感,凄凉而宁静。
这是一场革命的暴风雨。
风雨凉,风雨凄,风雨腥,风雨残。
革命是残酷的,革命是悲惨的,所以秋白选择静静地停止呼吸,静静地离开。
当冰冷子弹闯入他温暖的胸膛,我看见了革命的颜色从秋白的身体里溅出。
秋白有,每个人都有—革命的颜色--是它染红了旗帜。
革命的艰辛与无奈。
爱情的伤感与唯美。
瞿秋白。
杨之华。
秋之白华读后感
秋之白华读后感导语:秋之白华读后感(一)《秋之白华》,一部迄今为止最让我感到浪漫与真实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写意的手法如散文诗歌般将革命先驱瞿秋白先生和妻子杨之华的爱情故事描绘出来,平淡的言语,精致的画面,从中又闪烁着革命精神的光辉。
瞿秋白和杨之华缠绵的爱情故事,在那个年代是显得那样前卫洒脱,可不管怎样,感情的升华与真情的流露足以让人感动。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如此才华横溢英明大义的瞿秋白,美丽温柔中又不失倔强勇敢的杨之华,这样完美的结合,让多少人羡慕他们的爱情!那个在外白渡桥上的黄昏,那段没有第一人称的彼此表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直指人心。
因为爱情,他们走到一起;因为革命,他们彼此相依。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白华之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秋之白华”那枚鲜红的图章印记,印刻着只属于他们的爱情。
“赠我生命的伴侣”的金胸针,伴着他们的爱情走过历史,走过他们的爱情岁月。
瞿秋白先生在着作《多余的话》中的这段话:“这世界对于我仍然是非常美丽的。
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
那么好的花朵、果子、那么清秀的山和水,那么雄伟的工厂和烟囱,月亮的光似乎也比从前更光明了。
”在表达他内心坚定的革命情怀的同时,我们为何不可将它理解成,他对于这份爱情的珍惜呢!没有过多的缠绵情话,无言的眼神交汇,贯穿在这份革命的爱情故事中。
杨之华对瞿秋白的每一个细小体贴的动作,生活中每一个细致入微的情节,此时无言胜千言,此时情话非多余。
那枚小小精致的铜扣,锁住的是他们的爱情,锁住的是平静外表下那颗炽热的心!这样的故事太过唯美了,美得不真实,却又真实存在,没有什么能够让我们不相信这份刻骨铭心的真挚爱情。
因为爱情,所以爱一直都在……秋之白华读后感(二)“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瞿秋白和杨之华的爱情故事堪称经典: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一个单身,一个已婚。
两人在大时代的浪潮中相知相爱,为了与杨之华的丈夫沈剑龙商谈离婚事宜,三人关在房里谈了差不多一整夜,于是几天后报纸上一天登了三条启事:一条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确立恋爱关系,一条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还有一条是沈剑龙与瞿秋白成为朋友。
红色电影秋之白华
《秋之白华》心得
影片《秋之白华》讲诉了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爱情故事。
杨之华本来在萧山老家有着优越的环境,如果不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可以安稳过这一辈子。
但她并不沉溺小家之幸福,而是担负起救国救民之责任,抛弃小我之奢华、投身革命之洪流,算是那个时代的杰出女性代表。
在上海大学上学期间,结识了博学多才的瞿秋白,被他的气质和智慧所吸引,进而崇拜和爱慕瞿秋白。
过了不久,瞿秋白妻子剑虹去世。
杨之华下决心和其夫沈剑龙离婚,在那个不开明的年代,离婚是个多么艰难的决定啊。
之后,杨之华又向瞿秋白表白,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
但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加上他们都是共产党人,投身于革命事业,他们的爱情必然不将平淡。
由于瞿秋白受到北洋军阀的通缉,他们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不过就算颠沛流离,就算他们受了很多苦难,但他们的心一直维系在一起,朝着同一个理想而奋斗,不需要甜言蜜语,不需要任何承诺,不需要物质来维系,这才是真正的爱情,惊天动地的爱情。
当然影片最令人震撼的自然是瞿秋白面对死的淡定和从容。
当他从囚禁所出来的时候,嘴里抽着烟,步履矫健,神态自若,脸部一直带着微笑,一个人看到这个场面,根本想不出他是去赴死。
为什么他会有这么从容的神情?我想是他心中强大的信念,那个毛泽东已经翻越雪山继而会师的消息让他兴奋,那些已经死去的上海大学同胞也在精神上不断的鼓舞着他。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与其苟且求生存,还不如死得其所。
秋白死了,死的坦荡荡,死的高大。
作为21世纪的党员,应该不忘国耻,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上去,把国家的实力搞上去,不让历史重新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秋之白桦.doc
观《秋之白桦》有感看了电影后,瞿秋白与杨之烨的伟大革命爱情让我感动。
杨之华,博学平和纯净之女子,浙江萧山书香门第,有婚史,自由恋爱,有女独伊。
瞿秋白,才华横溢,精通多门外语,上大才俊,有妻王剑虹,因肺病去世。
二人一开始只是师生情谊,再后来发展到在革命的征程中两人的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相互关照,并终成眷属,给我们上映了瞿秋白与杨之华之间感人至深、铭心刻骨的纯爱故事。
但他们二人并不沉溺小家之幸福,而是抛弃小我之安逸,投身革命之洪流,甘做革命先驱,为中国的光明未来而奔波。
这是他们爱情伟大之所在,是他们人格魅力高尚之所在。
故事从上海大学开始,瞿秋白与杨之烨相遇了,瞿秋白是社会学系主任,是杨之烨的老师。
杨之烨是知识女青年渴望进步,来到上海,老师的才烨风度深深打动了她。
而瞿秋白与妻子王剑虹的爱情令她羡慕,使她对丈夫沈剑龙失望,于是把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革命当中,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艰苦时期,杨之烨与瞿秋白在一起时产生了感情。
1924年,瞿秋白的前妻王剑虹病逝,而杨之烨与丈夫关系恶化。
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瞿秋白与杨之烨二人志同道合,一起为革命努力直到瞿秋白牺牲。
牺牲前,在漫山遍野是绿色,开着许多花,穿着妻子给他亲手缝的衣服,从容的唱着《国际歌》,是那样悲壮,令人动容。
故事简单,却道出了革命者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有着七情六欲。
即便他们是时代的先驱,短暂的生命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人生滋味。
而我对于他的了解,仅限于课本中叙述,儒雅文气的上镜是他全部,银幕上的人远比书来得亲切感人。
这是平凡的伟大的爱情,印于掌心的红印,是灵魂的誓言,是在历史的血腥风雨中的见证。
面对历史的洪流,他们无法把握命运,在残破的江山间,朝不保夕的危机中,没有山盟海誓,只是平平淡淡,却相伴相随,彼此包容,坚持着爱的心声,不需要言语却能相知相爱,十分的难能可贵。
尽管没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艰难革命事业中,相互扶持与生活,生命不孤单,在黑暗的日子里,爱绽放夺目的光彩,道出了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牺牲奉献精神,改变的决心坚决,明知是死,也要一路走下去的大无畏的精神。
秋之白华
《秋之白華》影評胡昌良“選擇了一條道路就選擇了一種人生,遇見他,卻是我沒想到的。
”——楊之華魯迅曾贈秋白書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畢竟手無寸鐵的書生,在腥風血雨的年代,遙望著一種信念,便能無所畏懼。
秋白是位好知己,在凋零的歲月裏將平凡的愛情盛開的細水長流;秋白亦是大丈夫,任它烽火狼煙,也始終一往無前。
難怪楊之華能捨下心愛的女兒與丈夫,與他分擔洗盡鉛華後的崢嶸。
然這並非簡單的愛情,革命箭在弦上,總要有人為之橫刀立馬。
於是楊之華問瞿秋白:你自己知道有生命危險為什麼還要參加革命?秋白答:為了給自己一個下這個不看的社會活下去的理由;為了實踐自己希望國家好起來的願望;還想讓短暫的一生有些意義。
而電影裏的唯美與殘酷輝映出那段辛酸難忘的往事,像一紙未幹的墨漬,瞿秋白單薄的身子難以撐起整個民族,卻為前赴後繼的共產黨人照亮來時的路。
內森哈爾曾說:I only regret that I have but one life to lose for my country。
36歲的瞿秋白,在福建長汀飲彈灑血,從容就義。
電影終究只是電影,盪氣迴腸過後,歷史在寒來暑往中生生不息,那些年代久遠的故事深藏著不為人知的結局,也讓後人在迷茫與庸碌中,存留一絲敬畏。
昔人已逝,奈其何兮,今人視之,方知惜人。
秋白在獄中曾作:如果人有靈魂的話,何必要這個軀殼!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這個軀殼又有什麼用?他至深至至重的愛情,在死後如星隕日墜,為之挺起的,是整個民族的脊樑。
影片最後那句:秋白之華,秋之白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為這個並不算華麗的傳奇畫上句點,荒煙蔓草的年頭那些真摯與簡單顯得雋永綿長,有些人走後留下長長的背影,日月光華中留給人虔誠的仰望。
《秋之白華》如童年清新簡約的小曲兒,那麼遠的早已風景依稀了,剩下的,是舊地重遊般的深刻溫暖。
於是身為站在前人肩膀上眺望遠處的我們,試著給自己一個在這個社會活下去的理由;能夠踐自己希望國家好起來的願望;並且,讓短暫的一生有些意義。
我看《秋之白华》_高中作文
我看《秋之白华》本文是关于高中作文的我看《秋之白华》,感谢您的阅读!瞿秋白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吧!但真正有几个人了解他的英勇事迹呢?我也不例外,我只知道瞿秋白是“常州三杰”之一,在常州还设有瞿秋白纪念馆,后来听说有了关于瞿秋白的电影《秋之白华》,很是期待。
随着暑假的来临,期待已久的《秋之白华》终于要在常州放映了,7月9日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常州亚细亚影城观看了此片。
两个小时的观影,我深深地被片中瞿秋白、张太雷等进步人士的行为震撼了,感动了,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气节。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瞿秋白为了革命工作,抛弃小家的幸福生活六次与妻子杨之华分开;他为了革命工作,从上海到长沙,从苏联到武汉,从上海到福建……辗转奔波,主持中央临时政治局工作,领导工农,策划罢工,创办夜校,联俄联共,推动中国革命前进;他为了革命工作的顺利进行整夜整夜不睡觉,甚至连肺病咳嗽都顾不上。
最令我感动、心疼的是瞿秋白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坚贞,对同志的关心、爱护。
他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仍坚持革命工作,他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入狱后,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对于国民党的多次劝降不与理睬,依然我行我素,最后从容就义,他凛然就义的场面让人心里一阵一阵的疼痛。
他为了革命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但是当他听说学生黄仁为革命献身后却是万分痛心,认为自己没有保护好他。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是泪流满面,无语哽咽了。
瞿秋白,现在我认识了你,你不沉溺小家幸福,而是投身革命洪流,甘做革命先驱,为中国的光明未来而奔波、英勇献身。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是一代代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年轻的生命换来的。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风雨历程,中国在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富强,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努力掌握各种本领,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强大,让她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秋之白华》观后感五篇范文
《秋之白华》观后感五篇范文第一篇:《秋之白华》观后感《秋之白华》观后感“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枚鲜红的印章,是他赠与生命的伴侣的礼物,尽管“想给你的太多,可能给你的太少”,但既然选择了这样的道路,便就选择了这样的人生,从此,无悔无怨。
她坐在一条小船的船头,被问及要去向何处时,只言想去更远的地方。
杨之华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她虽是一女子,却并没有拥有像小轩一样的儿女情长。
“我的玛丽安睡在河边的树丛中,请你们不要惊醒她的梦。
”向往安静与情趣的小轩在秋天的湖边吟诵着诗歌,她因现状而难受,却又觉自己无力改变现状。
但之华不同,她知道,因现状而难受的人越多,改变得就越快,而她,正是渴望改变也参与着改变的一员。
她行走的愈来愈快,依旧坚守的旧思想的丈夫剑龙再赶不上她的速度,两颗分离的心,就像油和水,溶不到一块去。
同时,另一个她没有想过会遇见的人,却越来越吸引着她。
他说,中国的贫弱而沦于危亡的根本原因便在于中国不能,不能解放,中国人迟早要变成外国资本家的奴隶,你们,还有你们的后代。
如今,我们仍然可以从历史遗留的痕迹中窥见瞿秋白的一二芳华。
他文质彬彬,拥有着逸群之才,却一心向着革命,拖着羸弱的身体高举革命的旗帜,铮铮铁骨义薄云天。
这样一位风流人物,怎能不吸引之华的目光。
她意识到自己离丈夫越来越远,离他越来越近,终于鼓起勇气向他告白了,而他,虽知道却不敢。
丈夫的理解与包容成全了他们,他和她,终于义无反顾的冲破世俗的樊笼相恋了。
这一次,她身上再不是革命的烟味,而是爱情的烟味。
一枚鲜红印章,便是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从此以后,相知相守,携手并肩,不离不弃。
他们一起恋爱,一起革命,共同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呵护革命的星星之火,一起憧憬着火花乍现可以燎原的未来。
电影已过大半,画风忽从热情步入荒凉,我不忍再看。
1935年,秋白身份暴露,被捕入狱。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
”狱中的他,写下这并不多余的话。
《秋之白华》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秋之白华》观后感《秋之白华》观后感(一)溅满淡月的幽径,在氤氲的湿气里,蜿蜒而又艰难的盘曲。
我用那零零碎碎的目光漫不经心的向前张望,月光的身影,好像没有尽头,今夜有风,把一些往事,吹散在记忆的城池里。
拾起来,脑海里有重现这一个或浪漫或凄凉的革命爱情故事。
在这一片深沉的土地上,沾满了多少人无畏的鲜血!又藏着多少人的爱情啊!我总相信,若为有缘人,即使素不相识,但千里跋涉,总会相见。
杨之华有一个丈夫和一个女儿。
瞿秋白也有一个尽管病重但彼此深爱的妻子。
两个人各有各的家庭,一个生于浙江,一个远在上海。
两个人相聚甚远!战争,或许并不总是充满着鲜血。
这一回他化身为月老为杨之华和瞿秋白牵了红线。
出生贵族的杨之华,一腔爱国情怀孤身一人,千里迢迢来到上海求学,只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
看,多么善良的人啊!上帝总是公平的,他会认真地审判每一个人,惩恶扬善是上帝的法则。
秋白便是上帝给之华最大的恩赐。
战争从未停止,鲜血仍在流淌,在这个连生命都不能得到保障的年代,他们各自拥有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事业矢志不渝,同仇敌忾。
有一些人因为美貌而一见钟情,有的人因为才华相互吸引,而杨之华恰是欣赏瞿秋白的高尚的人品,博大的智慧和高雅的气质!浪漫不只是烛光晚餐,而是当我喜欢你的同时你也喜欢着我。
秋白与之华正是两情相悦感受着恰到好处的浪漫。
在只有血腥和炮火的年代,这份爱情的结晶便为这个低压的生活添上一点色彩。
但如《阿甘正传》所说:生活便如盒子里的巧克力糖,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味道是什么。
两个人刚尝到爱情的甜蜜,便被一颗不含糖的巧克力涩了嘴。
俩人还不及享受幸福的婚姻,就被反帝反封建的战争拉回了残酷的现实。
他们抛弃了可以用躲避换取的安逸,果断投身于革命之洪流,甘做革命先驱,为人民翻身、民族振兴而奔波。
这是他们爱情之伟大,是革命之伟大。
国共关系破裂,瞿秋白被国民政府抓捕。
国民党人总是希望能从共产党人嘴里套出什么。
秋之白华 影评
《秋之白华》影评金黄色的树叶洒落一地,池塘里波光粼粼,跃动着点点碎金。
《秋之白华》,今天偶然观看了这部电影。
作为一部革命题材的影片,这部电影却透露出了文艺片浓浓的唯美气息。
坦白来说,从整体上看,这部电影并不是很优秀,但那温婉秀美的江南之景,秋白之华那纯粹温暖的爱情,却让人心醉,让人动容。
瞿秋白与杨之华,她,本是他的学生。
共同的志趣,共同的情怀,他们走到了一起。
从“他不敢”的羞涩,到“被批评的是你,得肺病的是你,可还不如是我”的厮守,他们的爱情,是纯粹的,是浪漫的,有情趣的。
他们之间无须放弃原则,也没有忍辱负重,有的尽是相互的欣赏与吸引,十年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瞿秋白,带着眼镜,白白净净,文文弱弱,沉沉稳稳,跟我想象中的革命者有很大的出入。
但这却是真实的瞿秋白。
文弱不代表没有傲骨,沉稳不代表没有热血,他是笔将,是教师,这样的气质在他身上是妥帖的。
他为引导学生参加流血的革命而忧心、犹豫;他一口流利的俄语,纵论中国社会侃侃而谈;他赞叹中国的豆腐好吃,天下第一;他坚持自己的信仰,对劝降利诱毫不动心。
他不再是高大空的形象,而是真实而富有人情味的革命者。
他是一个才子,更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不需豪言壮语,不需慷慨激昂,我似乎读懂他的小情怀和大胸怀。
瞿秋白是一位有心的丈夫,也是慈爱的父亲。
独伊本非他亲生,但是好爸爸总挂在口上。
记得幼年时候读到一篇文章中说,独伊喜吃梳打饼干,瞿秋白每次出门办事夜晚回来,总是要在熟睡的独伊枕边放一罐梳打饼干,让她一早起来就有惊喜。
父爱如山,高而寡言。
当我们看到瞿秋白诙谐地告诉独伊自己的咳嗽是另一种外语的时候,怎能不爱一位如此博学、亲切的父亲?相比秋白的清癯与温雅,之华那一身端庄优雅的女人味也让人感到十分的温馨。
她认真地上课,努力地学习,默默地操劳,外表柔弱而骨子里坚强。
她很勇敢,面对让自己日渐失望的丈夫,在那个还并不很开明的年代,她提出了离婚。
面对一直仰慕的秋白,她向他表露心意,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电影《秋之白华》观后感最新范文
电影《秋之白华》观后感最新范文电影《秋之白华》观后感最新范文电影《秋之白华》观后感最新范文一这部影片介绍了共产党人瞿秋白及其夫人杨之华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岁月。
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作为革命伴侣,共同承受了种种残酷考验。
作为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同志组织城市工人运动,唤醒受压迫的国人,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影片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瞿秋白最后英勇牺牲的那一段,他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
很难想象,一个即将走向死亡的人竟然能做到如此的淡然平静,瞿秋白在生命的尽头,一路高歌《国际歌》,因为他相信,终有一天,代表被剥削阶级的中国共产党将走向光明,开启崭新的未来。
革命者也是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若不是动荡的年代选择了他们去做时代的先行者和真理的殉道者,他们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体会人生的各种滋味。
所以,革命者的爱情,才能在残破的山河间,在朝不保夕的危机中,在家国情怀和民族理想的怀抱里,萌发而出,并生长为一个时代的抗争与探索中最富有象征意义的情感丰碑。
秋白之华,秋之白华,他们已不在,但他们的爱情还在,精神还在,在我们心中。
电影《秋之白华》观后感最新范文二《秋之白华》是一部直面革命先驱感情生活的电影,以传奇革命情侣瞿秋白和杨之华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为切入点,表现了一位儒雅从容的书生领袖与一位快意恩仇的巾帼英杰,以历久弥笃的坚定信仰所成就的一段超凡脱俗的红色情缘。
编剧和导演手法及演员的表演在风格设定上大胆向冲淡的散文诗风格聚拢,人物体现出一种寻常的崇高,一种亲民的震撼。
瞿秋白和杨之华一生都在为共同的信仰而奋斗,他们代表的是那一代中共党员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也许在伟大的建党史、建国史上,像他们那样杰出不屈的人还有很多,有些出名的为我们后人记住了,而更多的是那些无名英雄就那样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革命需要流血牺牲,而他们就是那批走在最前列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后来的人打通通向光明的路。
电影《秋之白华》观后感最新范文三电影秋之白华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瞿秋白与进步女青年杨之华的爱情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之白华》电影观后感
《秋之白华》讲述了党的初期领袖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光辉而短暂的传奇人生,故事的核心重头戏则是瞿秋白这位著名的文人领袖与杨之华之间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
看完这个电影,感触很多。
当瞿秋白说,去年九月,中夏在雨花台就义,39岁;31年和森就义,36岁;30年代英被害,36岁;28年警予被害,33岁;27年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29岁;处女被捕在狱中被害,36岁;这一个个烈士让我着实感动了,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懂得了“烈士”二字的沉痛。
他们在青春年华时,毅然决然地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党的伟大的事业。
如果说他们有所图,为自己的子女,可是他们又有哪些留下了自己的后代。
我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可是我却不得不去敬佩这些烈士。
感谢他们当时的无私奉献,才有了我现在和平而不错的生活。
看到最近有关抗美援朝志愿者遗体交还中国的交接仪式,以及一些革命烈士后代和这些革命烈士当年的战友深情缅怀时候,我的眼里总会有一股暖流,看到网友的评论:想这些伟大的人致敬,说句实话对于这些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够用什么来表示对他们的致敬。
只能默默在心里为他们致敬。
当听到瞿秋白对杨之华说“秋之白华,秋白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时感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原谅我之前固执地认为只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能算得上世界上最浪漫和最幸福的事,也许瞿秋白和杨之华也都曾想过与对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当国家当
社会动荡不安,政府腐败不堪,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候,瞿秋白作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一个怀着赤子之心为国家未来奔波的人,为了党的伟大事业,瞿秋白没有办法去和杨之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是瞿秋白却用“秋之白华,秋白之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好地阐述了他对杨之华的爱,他对杨之华的爱深入骨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更生动传神地诠释了《秋之白华》的
革命和爱情真谛。
瞿秋白身为革命者,真的是一个可爱的人,入狱后的瞿秋白,坚贞不屈,蒋介石劝降不与理睬,从容饮弹而亡,表现了一个坚强革命者的气节。
我们作为这些前辈烈士庇护下生活在和平社会中的学生,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
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环境。
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稍微让他们得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