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Ⅰ)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Word解析版)

合集下载

浙江2010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浙江2010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茶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走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5. 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 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 图⑤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去极化状态6.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8. 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 Z 、M 同主族; 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 2->W -;Y 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PDF.pdf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PDF.pdf

2015年高考全国卷2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2010年高考试题——生物(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生物(山东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生物(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例的综合分析【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裂,与基因无关,因此B选项正确。

2、(2010山东高考理综)下列符合现代生物理论的叙述是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新物种的形成必须要经过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因此B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而不是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力变异所决定。

因此C错误;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因此D正确。

3.(2010山东高考理综)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分析与坐标曲线的综合。

【解题思路】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式a)运输,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因此C正确。

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超高清晰版)

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及参考答案(word超高清晰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 .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 .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 .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 .将发酵装置放在45℃处 2.下列对生物细胞代谢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在拟核区转录信使RNAB .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产乳酸C .衣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 .酵母菌的高尔基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3.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B .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D .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4.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 )/褐(b )色、有(s )/无(S )白斑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Ss 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 A .1/16 B .3/16 C .7/16 D .9/16 5.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 .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 .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 .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 .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C .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D .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3+Fe -3e =Fe 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 .24H SO 、NaOH ——腐蚀品B .4CH 、24C H ——易燃液体 C .2CaC 、Na ——遇湿易燃物品D .4KMnO 、227K Cr O ——氧化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OH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B .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C .1 mol 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 乳酸(363C H O )D .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希望大家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学习网XuexiFangfa高考频道将及时发布全国各地2010高考试题及答案,同时还提供了试题估分和志愿填报辅导等内容,以便广大考生更好的填报志愿。

本站提供的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是我们和网友共同收集的结果。

如果您有我们没有收集到的内容,欢迎广大网友第一时间提供给我们,以便让大家能尽快共享到最新的试题和答案。

由于时间匆忙,所提供内容难免有疏漏,欢迎您的指正。

2010年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版:(蓝色字体为已发布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 1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安徽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北京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上海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化学物理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文综政治生物历史地理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辽宁卷语文英语数学(文)数学(理)文综理综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试题及答案同陕。

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1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1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第1/19页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I 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H1 C12 O 16 P31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顾的是 A.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 B.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C.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2.光照条件下,给3C 植物和4C 植物叶片提供142CO ,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3C 植物的淀粉和4C 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从3C 植物和4C 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4C 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 的4C 大量积累D.在3C 植物叶肉组织和4C 植物叶维管束鞘的3C 中可检测到14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第2/19页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2CO 含量的变化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特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5. 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6.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熔点:B. 沸点: C .酸性:D. 碱性: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 将2CO 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C . 将2SO 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 SO 沉淀D . 将3NH 通入热的4CuSO 溶液中能使2Cu 还原成Cu8.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 将铁粉加入稀释硫酸中:第3/19页B .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 .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 . 将铜屑加入3+F溶液中:322Cu Cu ++++=+2F2F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醋酸溶液的PH =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 b ,则a>b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 4CL 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PH< 7C. 1.0×10-3mol/L 盐酸的PH=3.0,1.0×10-8mol/L 盐酸PH =8.0D. 若1mL PH=1盐酸与100mL M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PH=7,则NaOH 溶液的PH=11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2010浙江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清晰版)

2010浙江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清晰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共计42分)1、(6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2、(6分)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3、(6分)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 1=800和n 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 =51sin314t V 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A.2.0V B.9.0V C.12.7V D.144.0V4、(6分)“B 超”可用于探测人体内脏的病变状况,如图是超声波从肝脏表面入射,经折射与反射,最后从肝脏表面射出的示意图.超声波在进入肝脏发生折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折射规律类似,可表述为=(式中θ1是入射角,θ2是折射角,v 1、v 2分别是超声波在肝外和肝内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在肿瘤表面发生反射时遵循的规律与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已知v 2=0.9v 1,入射点与出射点之间的距离是d ,入射角为i ,肿瘤的反射面恰好与肝脏表面平行,则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h 为()A. B.C.D.5、(6分)(不定项)关于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波均会发生偏振现象B.用白光做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实验,均可看到彩色条纹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D.已知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大于横波波速,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6、(6分)(不定项)为了探测X 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 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 1,总质量为m 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 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 2,则()A.X 星球的质量为M =B.X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x =C.登陆舱在r 1与r 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r 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T 17、(6分)(不定项)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选择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带电粒子.图中板MN 上方是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板上有两条宽度分别为2d 和d 的缝,两缝近端相距为L .一群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具有不同速度的粒子从宽度为2d 的缝垂直于板MN 进入磁场,对于能够从宽度为d 的缝射出的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带正电B.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C.保持d 和L 不变,增大B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D.保持d 和B 不变,增大L ,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之差增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78分)1、(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__①__(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__②__.2、(10分)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 =0.20mm 2的金属丝a 、b 、c 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 为金属丝c 的左端点,O 为金属丝a 的右端点,P 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I =1.25A,电压表读数U 随OP 间距离x 的变化如下表:x /mm 6007008009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100220023002400U /V 3.95 4.50 5.10 5.90 6.50 6.65 6.82 6.937.027.157.858.509.059.75(1)绘出电压表读数U 随OP 间距离x 变化的图线;(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并进行比较.3、(16分)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 =2m、宽为d =1m 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右侧l =0.5m 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 =0时刻,质量为m =0.1kg 的导体棒以v 0=1m/s 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0.1Ω/m,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取g =10m/s 2).(1)通过计算分析4s 内导体棒的运动情况;(2)计算4s 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判断电流方向;(3)计算4s 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4、(20分)节能混合动力车是一种可以利用汽油及所储存电能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有一质量m=1000=90km/h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50kW.当驾驶员看kg的混合动力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1到前方有80km/h的限速标志时,保持发动机功率不变,立即启动利用电磁阻尼带动的发电机工作给电池充电,使轿车做减速运动,运动L=72m后,速度变为v=72km/h.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用于轿2车的牵引,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保持不变.求(1)轿车以90km/h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F的大小;阻(2)轿车从90km/h减速到72km/h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电(3)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E维持72km/h匀速运动的距离L′.电5、(22分)如图甲所示,静电除尘装置中有一长为L、宽为b、高为d的矩形通道,其前、后面板使用绝缘材料,上、下面板使用金属材料.图乙是装置的截面图,上、下两板与电压恒定的高压直流电源相进入矩形通道,当带负电的尘埃碰到下板后连.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分布均匀的尘埃以水平速度v其所带电荷被中和,同时被收集.通过调整两板间距d可以改变收集效率η.当d=d时,η为81%(即离范围内的尘埃能够被收集).不计尘埃的重力及尘埃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板0.81d图甲图乙;(1)求收集效率为100%时,两板间距的最大值dm(2)求收集效率η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3)若单位体积内的尘埃数为n,求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量ΔM/Δt与两板间距d的函数关系,并绘出图线.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题,共计42分)1、(6分)C 甲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A 项错误;甲对绳的拉力和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 错误;由于不计冰面的摩擦力,甲、乙两人在大小相同的拉力F 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由s =at 2和a =得,t =,若m 甲>m 乙,则t 甲>t 乙,即乙先到达中间分界线,故甲赢得胜利,C 项正确;同理,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同样是乙先到达中间分界线,甲能赢得比赛的胜利,D 项错误.2、(6分)D α射线是原子核衰变中放出的由氦核组成的粒子流,A 项错误;β射线是原子核衰变中核内放出的高速电子流,它是由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放出的,B 项错误;γ射线是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新核具有过多的能量,这些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C 项错误;化学反应只是原子间核外电子的转移,不改变原子核的结构,所以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D 项正确.3、(6分)A 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1=V,由公式=可得,U 2=U 1=V=9V.因公式=的适用条件是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相等,即理想变压器,但题中变压器的铁芯不闭合,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要远小于原线圈的磁通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应比上面的计算值小很多.故A 项正确.4、(6分)D 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将v 2=0.9v 1代入,得sin β=sin i ,由几何关系可得肿瘤离肝脏表面的深度为:h =cot β==,D 项正确.5、(6分)BD 只有横波才能发生偏振现象,A 项错误;用白光作光源,单缝衍射条纹和双缝干涉条纹均为彩色,B 项正确;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速度并不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声波在介质中可认为匀速传播,而质点做变速运动,C 项错误;地震波的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的传播速度,纵波先到达地球表面,所以可以用于横波的预警,D 项正确.6、(6分)AD 选飞船为研究对象,则=m 1,解得X 星球的质量为M =,A 项正确;飞船的向心加速度为a =,不等于X 星球表面的加速度,B 项错误;登陆舱在r 1的轨道上运动时满足:=m 2,=m 2,登陆舱在r 2的轨道上运动时满足:=m 2,=m 2.由上述公式联立可解得:=,=,所以C 项错误,D 项正确.7、(6分)BC 带电粒子能够从右缝中射出,进入磁场时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应向右,由左手定则可判定粒子带负电,A 项错误;由qvB =m 得,v =,射出粒子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 max =,射出粒子运动的最小半径为r min =,故射出粒子的最大速度为v max =,B 项正确;射出粒子的最小速度为v min =,Δv =v max -v min =,若保持d 和L 不变,增大B 时,Δv 增大,C 项正确;若保持d 和B 不变,增大L 时,Δv 不变,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78分)1、(10分)①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钩码、砝码或电火花计时器、钩码、砝码②学生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提供交流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置和时间;砝码用以改变小车的质量;钩码用以改变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还可用于测量小车质量.2、(10分)(1)(2)ρ=ρa =Ω·m=1.04×10-6Ω·mρb =Ω·m=9.6×10-4Ω·mρc =Ω·m=1.04×10-6Ω·m通过计算可知,金属丝a 与c 电阻率相同,远大于金属丝b 的电阻率.电阻率的允许范围ρa :0.96×10-6~1.10×10-6Ω·m ρb :8.5×10-4~1.10×10-7Ω·m ρc :0.96×10-6~1.10×10-6Ω·m3、(16分)(1)见解析(2)0.2A沿顺时针方向(3)0.04J解析:(1)导体棒先在无磁场区域做匀减速运动,有-μmg =ma ,=v 0+at ,x =v 0t +at 2代入数据解得:t =1s,x =0.5m,导体棒没有进入磁场区域.导体棒在1s 末已停止运动,以后一直保持静止,离左端位置仍为x =0.5m.(2)前2s 磁通量不变,回路电动势和电流分别为E =0,I =0后2s 回路产生的电动势为E ==ld =0.1V回路的总长度为5m,因此回路的总电阻为R =5λ=0.5Ω电流为I ==0.2A根据楞次定律,在回路中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3)前2s 电流为零,后2s 有恒定电流,焦耳热为Q =I 2Rt =0.04J.4、(20分)(1)2×103N(2)6.3×104J(3)31.5m解析:(1)汽车牵引力与输出功率关系P =F 牵v 将P =50kW,v 1=90km/h=25m/s 代入得F牵==2×103N当轿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有F阻=2×103N.(2)在减速过程中,注意到发动机只有P用于汽车的牵引.根据动能定理有Pt-F阻L=mv-mv代入数据得Pt=1.575×105J电源获得的电能为E电=0.5×Pt=6.3×104J.(3)根据题设,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仍为F阻=2×103N.在此过程中,由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可知,仅有电能用于克服阻力做功E电=F阻L′代入数据得L′=31.5m.5、(22分)(1)0.9d(2)η=0.81()2(3)见解析解析:(1)收集效率η为81%,即离下板0.81d的尘埃恰好到达下板的右端边缘,设高压电源的电压为U,则在水平方向有L=vt①在竖直方向有0.81d=at2②其中a===③当减小两板间距时,能够增大电场强度,提高装置对尘埃的收集效率.收集效率恰好为100%时,两板间距即为dm.如果进一步减小d,收集效率仍为100%.因此,在水平方向有L=vt④在竖直方向有⑤其中a′===⑥联立①~⑥各式可得d m =0.9d 0.⑦(2)通过前面的求解可知,当d ≤0.9d 0时,收集效率η均为100%.⑧当d >0.9d 0时,设距下板x 处的尘埃恰好到达下板的右端边缘,此时有x =()2⑨根据题意,收集效率为η=⑩联立①②③⑨及⑩式可得η=0.81()2.(3)稳定工作时单位时间下板收集的尘埃质量为ΔM /Δt =η×nmbdv 0当d ≤0.9d 0时,η=1,因此ΔM /Δt =nmbdv 0当d >0.9d 0时,η=0.81()2,因此ΔM /Δt =0.81nmbv 0绘出的图线如下。

2018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Ⅰ)-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Ⅰ)-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 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 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 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与它的动量成正比【答案】B2. 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由牛顿运动定律,F-mg-F弹=ma,F弹=kx,联立解得F=mg+ma+kx,对比题给的四个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

#网【点睛】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主干知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贯穿高中物理。

3. 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4 cm。

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

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 a、b的电荷同号,B. a、b的电荷异号,C. a、b的电荷同号,D. a、b的电荷异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对小球c所受库仑力分析,画出a对c的库仑力和b对c的库仑力,a对c的库仑力为排斥力,ac的电荷同号,b对c的库仑力为吸引力,bc电荷为异号,所以ab的电荷为异号。

设ac与bc的夹角为θ,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几何关系、库仑定律可得,F ac=k’,F bc=k’,tanθ=3/4,tanθ= F bc / F ac,ab电荷量的比值k=,联立解得:k=64/27,选项D正确。

【点睛】此题将库仑定律、受力分析、平行四边形定则有机融合,难度不大。

&网4. 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部分(福建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部分(福建卷)解析版

2010福建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1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3.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 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

假设甲、乙两地原采用500kV 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

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 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A .P/4B .P/2C .2PD .4P【命题特点】本题以特高压输电这一生活情境为背景,相应了“两会”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建议,考查了用远程高压输电减小能耗的知识点,具有实际意义。

【解析】由=P UI 可知输出电压由500kV 升高到1000kV 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减为原来的一半;由=损P 12R 线可知电路中损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14。

【答案】A 。

【启示】高考复习中应关注物理问题联系生活实际。

14.火星探测项目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太空探索项目。

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1T ,神舟飞船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为2T ,火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为p ,火星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q ,则1T 与2T 之比为AD【命题特点】本题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考查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这也几乎是每年高考中必考的题型。

【解析】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当航天器在星球表面飞行时,由222()Mm Gm R R T π=和343M V R ρρπ==⋅解得23GT πρ=,即T =;又因为3343M M M V R R ρπ==∞,所以T12T T =。

【答案】D 。

【启示】本类型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在处理有关第一宇宙速度、天体质量和密度、周期与距离及同步卫星的方法,特别要关注当年度航天事件。

15.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02s 时刻 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理科综合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浙江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浙江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浙江卷)解析版.doc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一定为零B. 上升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对物体受到的重力C. 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大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 对B 的压力等于A 物体受到的重力 2.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 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C. 小鸟停在单要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D. 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 3.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

则可判断出 A.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 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4.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 的输电线输电给500km 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 。

现用500kV 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0×105A B. 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损失电压为15kV C. 若改用5kV 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vD.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P=U2/r,U5.在O点有一波源,t=0离O点为3m的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s谷。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A. 该横波的波长为2mB. 该横波的周期为4sC. 该横波的波速为1m/sD. 距离O点为1m6.半径为r刻平板之间中心有一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A. 第2秒内上极板为正极B. 第3秒内上极板为负极C. 第2秒末微粒回到了原来位置D. 第3秒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2dr/2π7..宙飞以周期为T示。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WORD版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Ⅰ)WORD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2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吧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编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l Cl2 N14 016 Na23 M9 24 A1 27S 32 C1 35 5 Cr52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C.存在血红蛋白 D.存在纤维蛋白原基因2.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港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C. 甲>乙,主动运输D.甲=乙,主动运输3.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

乙组来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B.叶片光台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D 维管柬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4.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 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版)

2010 年全国一致高考生物试卷(全国卷Ⅱ)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题 3 分,满分 15 分)1.( 3 分)以下对于高尔基体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高尔基体膜拥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拥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考点】 2E:细胞器中其余器官的主要功能;2H:细胞器之间的协分配合.【剖析】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构成,其构造特色是拥有必定的流动性,功能特色是拥有选择透过性.在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中,核糖体是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其进行了加工和运输,线粒体在此过程中供应了能量.【解答】解: A、生物膜的构造特色就是拥有流动性, A 正确;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高尔基体拥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所以属于分泌蛋白的抗体从合成到分泌需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 B 错误;C、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高尔基体膜也是生物膜的一部分, C 正确;D、高尔基体拥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D 正确。

应选: B。

【评论】此题观察高尔基体的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要求,难度不大,考生识记高尔基体的有关知识以及生物的构成和构造特色即可解题.2.( 3 分)以下对于免疫细胞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效应 T 细胞能够开释淋巴因子B.T 淋巴细胞能够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 B 淋巴细胞只好产生一种抗体1【考点】 E4:人体免疫系统在保持稳态中的作用.【剖析】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效应T 细胞分泌)、溶菌酶等.【解答】解: A 、效应 T 细胞能够开释淋巴因子,促使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故A 正确;B、B 细胞大多数分化收效应 B 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故B错误;C、免疫细胞包含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故 C 正确;D、一个效应 B 细胞只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故 D 正确。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浙江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浙江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茶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走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5. 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 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 图⑤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去极化状态6.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8. 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 Z 、M 同主族; 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 2->W -;Y 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湖南理综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湖南理综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2010全国理综Ⅲ·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答案】AC【解析】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B 错误。

洛仑磁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规律,D 错误。

2. (2010全国理综Ⅲ·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 A .2121F F l l -- B .2121F F l l ++ C .2121F F l l +- D .2121F Fl l -+ 【答案】C【解析】根据胡克定律有:F 1 = k (l 0 −l 1) 及 F 2 = k (l 2 −l 0 )解得:k =2121F F l l +-3. (2010全国理综Ⅲ·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υ─t 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 A .在0~t 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0~t 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t 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t 1~t 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答案】AD【解析】由υ─t 图线可知在0~t 1时间内,质点的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增大,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做正功,选项A 正确。

浙江2010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浙江2010年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非择题部分(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茶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3.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走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保留接触抵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上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5. 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爱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B. 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C. 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D. 图⑤表示甲电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去极化状态6. 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 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8. 有X 、Y 、Z 、W 、M 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Y 、Z 、W 同周期, Z 、M 同主族; X +与M 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 2->W -;Y 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重庆卷)(精校版含答案)

2010年高考试题——理综(重庆卷)(精校版含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1.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浓度升高能合姨岛A细胞分泌增强B饥饿时首先被利用的是肌糖元,其后是脂肪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的主要贮存开工是ATPD多食少动,糖类易转变成脂肪和必需氨基酸2.题2图为光能在叶绿体中转换的示意图,U、V、W、X、Y代表参与光能转换的物质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U在光合作用里的作用是吸收和传递光能H O分解,产生电子流B,V吸收光能后被激发,使2CO的还原剂,其能量是稳定化学能来源之一C,W为2D,U至Y的能量转换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4.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题4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成情况是A,根水平生成,茎向上弯曲 B,根水平生成,茎向下弯曲C根下弯曲,茎向上弯曲 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5.正常人即使闭眼,伸出手指也能触摸鼻尖,这个动作属于A 。

印随行为 B,大脑皮层控制的条件反射活动C 本能行为 D,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控制的活动30.(16分)请回答有关绵羊遗传与发育的问题:(1)假设绵羊黑面(A)对白面(a)为显性,长角(B)对短角(b)为显性,两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①在两组杂交试验中,I组子代只有白面长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3:1;II组子代只有黑面短角和白面短角,数量比为1:1。

其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I组,II组。

②纯种与非纯种的黑尔长角羊杂交,若子代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白面长角羊,则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2)假设绵羊的面色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则不同面色的羊杂交,其后代面色性状(填“能”或“不能”)出现一定分离比。

201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理综)生物部分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答案】A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来源:学科网]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答案】D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C31.(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

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C3植物和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如图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

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一般来说,某一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其基因频率也往往比较大。

如果显性性状不能适应环境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的话,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在持续选择的条件下,就会逐渐降低至0,自然就有可能出现i A>i a、i A=i a和i A<i a的情形。

而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与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答案】D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

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C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沸点:333N 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 aC l SiI >>C .酸性:42434H C 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 g OH Al OH 2>>【解析】B 考查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2008年高考全国卷I 第8题已经考过,一般认为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B 正确; C 项正确,一般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D 正确,一般元素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A 项错误,2009年高考全国卷I 第29题已经考过,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故最高,AsH 3、PH 3分子间不存在氢键,只有范德华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应该为:NH 3>AsH 3>PH 3;【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基本概念:如晶体熔沸点高低判断,氢键与范德华力对物质的物性的影响,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具体应用,这些都是平时反复训练的,这道题目实属原题,属于送分题!【点评】其实还可以拓展:考同种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判断里面的如同为原子晶体或同为离子晶体等,不应该老局限于分子晶体,这样显得2010年高考题与08和09没有太大区别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B .将SO 2通入2BaC l 溶液可生成3B aS O 沉淀C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解析】A 错误,因为Li 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 2O,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 B 错误,酸性:HCl >H 2SO 3>H 2CO 3所以通入后无BaSO 3沉淀,因为BaSO 3+2HCl=BaCl 2+H 2O+SO 2↑;D 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2NH 3+2H 2O+CuSO 4=Cu(OH)2↓+(NH 4)2SO 4,接着Cu(OH)2 △ CuO+H 20,溶液中NH 3不能还原CuO 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 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 2CO 3>HClO,反应为:CO 2+H 20+Ca(ClO)2=CaCO 3↓+2HClO ,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答案】C【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 、B 、C 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 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将铜屑加入3+Fe 溶液中:3+2+2+2Fe +Cu=2Fe +CuB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3+342Fe O +8H =3Fe +4H OC .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2++332Fe +4H +N O =Fe +2H O +N O -+↑D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322Fe+6H =2Fe 3H ++↑【解析】A 正确,符合3个守恒;B 错误,电荷不守恒,Fe 3O 4中Fe 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 3O 4+8H +=2Fe 3++Fe 2++4H 2O ;C 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 2++NO 3-+4H +=3Fe 3++NO↑+2H 2O ;D 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 2+和H 2;【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D 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B 项也见得多,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不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再次出现,这道题就没什么意思了!A 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 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 HC 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 aO 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 aO H 溶液的pH 11=【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答案】D【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10.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 iO 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2T iO /S T iO /S h ν*−−→(激发态)+-22T iO /S T iO /S +e *−−→ 3I +2e 3I ---−−→2232T iO /S 3I 2T iO /S+I +--+−−→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电池工作时,I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的浓度不会减少【解析】B 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I 3-+2e -=3I -;A 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有减少;C 正确,见B 选项的解析;D 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就是:I 3-3I -的转化(还有I 2+I -I 3-),另一部分就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答案】B【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质,能否适应陌生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问题等【点评】本题立意很好,但是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3)问,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