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重点专题突破 (68)
高中物理重难点知识突破(含详细的例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重难点知识突破(主要包括:高中物理的力、功与能、电学实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部分,有详细的例题解析和总结)一.力一、难点形成原因: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受力分析时,这种相互作用只能凭着各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要求,再加上抽象的思维想象去画,不想实物那么明显,这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多习惯于直观形象,缺乏抽象的逻辑思惟,所以形成了难点。
2、有些力的方向比较好判断,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但有些力的方向难以确定。
如:弹力、摩擦力等,虽然发生在接触处,但在接触的地方是否存在、方向如何却难以把握。
3、受力分析时除了将各力的产生要求、方向的判断方法熟练掌握外,同时还要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联系,这就需要一定的综合能力。
由于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不全,导致综合分析能力下降,影响了受力分析准确性和全面性。
4、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不当造成难点。
教学要求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过高,想一步到位,例如:一开始就给学生讲一些受力个数多、且又难以分析的物体的受力情况等。
这样势必在学生心理上会形成障碍。
二、难点突破策略:物体的受力情况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
受力分析就是分析物体受到周围其它物体的作用。
为了保证分析结果正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难点。
1.受力分析的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2.受力分析的依据:各种性质力的产生条件及各力方向的特点3.受力分析的步骤:为了在受力分析时不多分析力,也不漏力,一般情况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整体。
(2)按顺序画力a.先画重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
b.次画已知力c.再画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看研究对象跟周围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点(面),先对某个接触点(面)分析,若有挤压,则画出弹力,若还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则再画出摩擦力。
分析完一个接触点(面)后,再依次分析其他的接触点(面)。
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分层突破训练2力与直线运动
专题分层突破练2力与直线运动A组基础巩固练1.(2023浙江衢州模拟)北京冬奥会速滑馆内装有猎豹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让犯规无处遁形。
某次速度滑冰比赛中,摄像机和运动员的水平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机做直线运动,运动员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摄像机在前,t1~t2时间内运动员在前C.0~t2时间内摄像机与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相同D.0~t2时间内任一时刻摄像机的速度都大于运动员的速度2.如图所示,甲、乙两辆汽车并排沿平直路面向前行驶,两车车顶O1、O2两位置都装有蓝牙设备,这两个蓝牙设备在5 m以内能够实现通信。
t=0时刻,甲、乙两车刚好位于图示位置,此时甲车的速度为5 m/s,乙车的速度为2 m/s,O1、O2的距离为3 m。
从该时刻起甲车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乙车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忽略信号传递时间,从t=0时刻起,甲、乙两车能利用蓝牙通信的时间为()A.2.00 sB.4.75 sC.6.00 sD.6.25 s3.(2023河南安阳模拟)很多智能手机都有加速度传感器,能通过图像显示加速度情况,用手掌托着智能手机,打开加速度传感器,把手机向上抛出,然后又在抛出点接住手机,得到如图所示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t1=0.38 s,t2=0.55 s,t3=0.66 s,t4=1.26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此可判断出()A.t1时刻手机的速度最大B.t2时刻手机离开手掌C.t3时刻手机处于超重状态D.手机离开手掌后上升的高度为0.45 m4.(2023全国乙卷)一同学将排球自O点垫起,排球竖直向上运动,随后下落回到O点。
设排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成正比,则该排球()A.上升时间等于下落时间B.被垫起后瞬间的速度最大C.达到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5.(2023山东日照模拟)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静止于竖直的轻弹簧上,质量为2 kg的物体B 用细线悬挂,A、B间相互接触但无压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专题8 物理实验 专题分层突破练16 力学实验 (3)
专题分层突破练16 力学实验A组1.(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预测)(1)某同学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动车减震弹簧的减震效果不好。
该同学将减震弹簧卸下,然后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他将刻度尺零刻度对准弹簧一端,另一端位置如图甲所示,读数为cm。
甲(2)该同学想测量减震弹簧的劲度系数。
他先把弹簧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上端压上一只10 kg的哑铃,每增加一只哑铃均记下此时哑铃的个数和对应的弹簧的长度L,如下表所示。
请你在图乙坐标图中描点,作出F-L图线,并通过图线确定该弹簧劲度系数为k= N/m(g取10 m/s2)。
乙2.(山西太原高三一模)在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完成步骤中的填空:甲乙(1)安装器材时,将长木板的右侧适度垫高, (选填“挂上”或“不挂”)砂桶,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匀速运动;(2)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不改变砂及砂桶质量,在小车上增减砝码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重复步骤(2),测得多组数据描绘出1-m图像。
已知图线的斜率为k、纵截距为b,a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两根一样的轻弹簧P和Q、装有水总质量m=0.55 kg的矿泉水瓶、刻度尺、量角器和细绳等器材,设计如下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测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其操作如下:a.将弹簧P上端固定,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0=12.50 cm;b.将矿泉水瓶通过细绳连接在弹簧P下端,待矿泉水瓶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弹簧P的长度l1,如图甲所示;c.在细绳和弹簧Q的挂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细绳搭在挂钩上,缓慢地拉起弹簧Q,使弹簧P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74°,测出弹簧Q的长度l2及其轴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如图乙所示。
2024年浙江高考高效提分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四)(基础必刷)
2024年浙江高考高效提分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四)(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在某次无人机操控比赛中,一名选手操纵无人机沿竖直方向运动,无人机的图像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对无人机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0.5s内的加速度大于0.5s~1.0s内的加速度B.0.5s~1.0s内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0.5s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最大D.1.5s~2.0s内无人机处于超重状态第(2)题如图甲所示,固定的矩形铜线框左半部分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由均匀减小到0后反向增大到,如图乙所示。
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线框中的自由电子先顺时针定向移动、后逆时针定向移动B.铜线框中的自由电子始终逆时针定向移动C.铜线框围成的面积始终有扩大的趋势D.铜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不变第(3)题2023年11月18日,火星、太阳、地球三者之间形成一条直线,火星被太阳完全遮挡,受太阳电磁辐射影响,“祝融号”火星车“失联”一个多月。
如图所示,地球与火星均绕太阳同方向公转,公转轨道为同心圆,两者的最远距离为最近距离的5倍。
已知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太阳直径的100倍,结合天文常识可知,火星被太阳遮挡的时间约为( )A.2天B.8天C.15天D.30天第(4)题如图所示,一本物理书和一本化学书上下叠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现用水平外力F将下面的化学书水平向右迅速抽出,对两书分离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书不受摩擦力作用B.物理书对化学书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增大外力F,物理书对化学书的摩擦力将增大D.增大外力F,物理书受到的摩擦力冲量将减小第(5)题如图,游客们坐在相同的雪圈上,从倾角相同的平直雪道先后由同高度静止滑下,各雪圈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不计空气阻力。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一编 核心专题突破 专题6 热学 近代物理 第一讲热学 (3)
2
3
汽缸内气体体积变为2V0,由理想气体
规律总结
多个系统相互联系的恒定质量气体问题,往往以压强建立起系统间的关系,
各系统独立进行状态分析。要确定每个研究对象的变化性质,分别应用相
应的实验定律,并充分应用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压强、体积、温度等量的有
效关联。若活塞可自由移动,一般要根据活塞的平衡状态确定两部分气体
螺旋方式在环形管中向右旋转前进,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小的气体分子将聚
集到环形管中心部位,而分子热运动速率较大的气体分子将聚集到环形管
边缘部位。气流到达分离挡板处时,中心部位气流与分离挡板碰撞后反向,
从A端流出,边缘部位气流从B端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端为冷端,B端为热端
B.A端流出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一定小于B端流出的
量的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分子速率分布如图所示,纵坐标表
示各速率区间的氮气分子数所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
率,图线甲为实线、图线乙为虚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图线甲对应的氮气压强较大
B.图线甲对应的氮气分子的平均动能较大
C.由图像能直接求出任意速率区间内氮气
分子数目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小,而不是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减小,速率大的
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减少。选项A、B、D错误,C正确。
分层演练——拿高分
练真题·明考向
1.(命题角度2、3)(多选)(2022湖南卷改编)利用“涡流效应”可实现冷热气
体的分离。如图所示,一冷热气体分离装置由喷嘴、涡流室、环形管、分
离挡板和冷热两端管等构成。高压氮气由喷嘴切向流入涡流室中,然后以
的压强关系。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力学综合:子弹打木块模型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突破:力学综合:子弹打木块模型一、单选题1. ( 2分) (2020高二上·广州期中)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其中.在子弹进入木块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子弹动能减少量等于木块动能增加量B. 子弹动量减少量等于木块动量增加量C. 子弹动能减少量等于子弹和木块内能增加量D. 子弹对木块的冲量大于木块对子弹的冲量2. ( 2分) (2020高二下·东莞月考)将质量为m0的木块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子弹射穿木块时的速度为.现将同样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相同的子弹仍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阻力不变,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若m0=3m,则能够射穿木块B. 若m0=3m,子弹不能射穿木块,将留在木块中,一起以共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C. 若m0=3m,子弹刚好能射穿木块,此时子弹相对于木块的速度为零D. 若子弹以3v0速度射向木块,并从木块中穿出,木块获得的速度为v1;若子弹以4v0速度射向木块,木块获得的速度为v2;则必有v1<v23. ( 2分) (2019高一上·鹤岗期中)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A. B. C. D. v14. ( 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质量为m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持有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
首先左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1,然后右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2 ,如图所示。
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大小均相同。
当两颗子弹均相对于木块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木块静止,d1=d2B. 木块静止,d1<d2C. 木块向右运动,d1<d2D. 木块向左运动,d1=d2二、多选题5. ( 3分) (2020高二下·四川月考)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时,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在子弹入射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的距离为L,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f,那么在这一过程中()A. 木块的机械能增量f LB. 子弹的机械能减少量为f(L+d)C. 机械能保持不变D. 机械能增加了mgh6. ( 3分) (2019·唐山模拟)一子弹以初速度v0击中静止在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木块,最终子弹未能射穿木块,射入的深度为d,木块加速运动的位移为s。
高考物理重点专题讲解及突破 (168)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玻尔的原子模型1.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的能量是指()A.电子的动能B.电子的电势能C.电子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D.电子的动能、电势能和原子核能之和解析:选C根据玻尔理论,电子绕核在不同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故电子的能量指电子的总能量,包括动能和电势能,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2.[多选]光子的发射和吸收过程中()A.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要放出光子,放出光子的能量等于原子在始、末两个能级的能量差B.原子不能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C.原子吸收光子后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放出光子后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D.原子无论是吸收光子还是放出光子,吸收的光子或是放出的光子的能量都等于始、末两个能级的能量差解析:选CD由玻尔理论的跃迁假设知,原子处于激发态时不稳定,可自发地向低能级发生跃迁,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
光子的吸收是光子发射的逆过程,原子在吸收光子后,会从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但不管是吸收光子还是辐射光子,光子的能量总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即hν=E m-E n(m>n),故C、D选项正确。
3.已知处于某一能级n上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能表示辐射光波长最长的那种跃迁的示意图是()解析:选A根据玻尔理论,波长最长的跃迁对应着频率最小的跃迁,根据氢原子能级图,频率最小的跃迁对应的是从5到4的跃迁,选项A正确。
4.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或电离的是()A.40.8 eV B.43.2 eVC.51.0 eV D.54.4 eV解析:选B要吸收光子发生跃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必须是任意两个能级的差值,40.8 eV是第一能级和第二能级的差值,51.0 eV是第一能级和第四能级的差值,54.4 eV是电子刚好电离需要吸收的能量,选项A、C、D均满足条件,而B选项不满足条件,故正确答案为B。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 专题分层突破练 专题分层突破练12 振动与波
专题分层突破练12 振动与波A组基础巩固练1.(全国新课标卷)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
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 )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2.(浙江6月选考)如图所示,置于管口T前的声源发出一列单一频率声波,分成两列强度不同的声波分别沿A、B两管传播到出口O。
先调节A、B两管等长,O处探测到声波强度为400个单位,然后将A管拉长d=15 cm,在O 处第一次探测到声波强度最小,其强度为100个单位。
已知声波强度与声波振幅二次方成正比,不计声波在管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则( )A.声波的波长λ=15 cmB.声波的波长λ=30 cmC.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3∶1D.两声波的振幅之比为2∶13.(山东济南一模)某同学为了研究水波的传播特点,在水面上放置波源和浮标,两者的间距为L。
t=0时刻,波源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轴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产生的水波沿水平方向传播(视为简谐波),t1时刻传到浮标处使浮标开始振动,此时波源刚好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波源和浮标的振动图像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则( )A.浮标的振动周期为4t1B.水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L4t1t1时刻浮标沿y轴负方向运动C.32D.水波的波长为2L4.(黑龙江大庆二模)有两个钓鱼时所用的不同的鱼漂P和Q分别漂浮于平静水面上的不同位置,平衡时状态均如图甲所示。
现因鱼咬钩而使鱼漂P 和Q均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鱼漂P和Q振动形成的水波叠加后会形成干涉图样B.t=0.6 s时鱼漂P和Q的速度都为0C.t=1.0 s时鱼漂P和Q的速度方向相同D.t=1.0 s时鱼漂P和Q的加速度方向相同5.(多选)(全国乙卷改编)一列简谐横波沿处的质点,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为2 m/sB.波向左传播C.x=3 m处的质点在t=7 s时位于平衡位置D.质点P在0~7 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70 cm6.(湖南郴州三模)有一列简谐横波的波源在O处,某时刻沿处,此时处的质点已振动0.2 s,质点P距离O处80 cm,如图所示,取该时刻为t=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开始振动时的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B.波的传播速度为1 m/sC.经过1.5 s,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D.在0~0.1 s时间内,x=10 cm处的质点振动的速度逐渐增大7.均匀介质中质点A、B的平衡位置位于,振幅为y0=1 cm,且传播时无衰减。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课后习题专题3 电场与磁场 专题分层突破练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2)
专题分层突破练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A组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上、下两块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且浸没在海水里,金属板面积均为S=1×103m2,板间距离d=100 m,海水的电阻率ρ=0.25 Ω·m。
在金属板之间加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 T,方向由南向北,海水从东向西以速度v=5 m/s流过两金属板之间,将在两板之间形成电势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稳定状态时,金属板M的电势较高B.由金属板和流动海水所构成的电源的电动势E=25 V,内阻r=0.025 ΩC.若用此发电装置给一电阻为20 Ω的航标灯供电,则在8 h内航标灯所消耗的电能约为3.6×106JD.若磁流体发电机对外供电的电流恒为I,则Δt时间内磁流体发电机内部有电荷量为IΔt的正、负离子偏转到极板2.(重庆八中模拟)质谱仪可用于分析同位素,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群质量数分别为40和46的正二价钙离子经电场加速后(初速度忽略不计),接着进入匀强磁场中,最后打在底片上,实际加速电压U通常不是恒定值,而是有一定范围,若加速电压取值范围是(U-ΔU,U+ΔU),两种离子打在底的值约为片上的区域恰好不重叠,不计离子的重力和相互作用,则ΔUU( )A.0.07B.0.10C.0.14D.0.173.在第一象限(含坐标轴)内有垂直xOy平面周期性变化的均匀磁场,规定垂直xOy平面向里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磁场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变化周期为T0。
某一带正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t=0时从O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中并只在第一象限内运动,若要求粒子在t=T0时距x轴最远,则B0= 。
4.(福建龙岩一模)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纸面)内,x>0区域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第三象限存在方向沿、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大小为v、方向与y轴正方向夹角θ=60°的速度沿纸面从坐标为(0,√3L)的P1点进入磁场中,然后从坐标为(0,-√3L)的P2点进入电场区域,最后从x轴上的P3点(图中未画出)垂直于x轴射出电场。
专题实验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实验01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f =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次点. 2.结构(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2)电火花计时器(如图)3.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8 V 交变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 V 交变电源4.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思维突破基本突破二、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交变电源. 2.实验过程(1)按照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更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 3.数据处理(1)求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①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2T .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 ③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求加速度a .作出速度—时间图像,通过图像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 .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 (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②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 ③若Δx 等于恒量(aT 2),则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④Δx =aT 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 4.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 (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 (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 5.误差分析(1)纸带运动时摩擦力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 (2)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 (3)作图有误差.1.由纸带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n =x n +x n+12T来计算。
2024年浙江高考物理核心考点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四)
2024年浙江高考物理核心考点新突破考前冲刺卷(四)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网上热卖的一款“钢球永动机”如图所示。
小球从平台中心小孔P由静止下落,经小孔下方快速旋转的传动轮加速后,由Q点抛出并落回平台,每次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则( )A.该“钢球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B.小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C.小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化的方向竖直向上D.小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恒定第(2)题如图,将一质量为m=10g、长度为l=20cm的长方形硬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左端一小部分伸出桌外。
将一质量为也为10g的橡皮擦(可视为质点)置于纸板的正中间,用手指将纸板水平弹出,纸板瞬间获得初速度。
已知橡皮擦与纸板、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
则( )A.弹出纸板后瞬间,纸板的加速度大小为2m/s²B.橡皮擦与纸板达到相同速度后,一直与纸板相对静止C.最终橡皮擦不会脱离纸板D.因橡皮擦与纸板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第(3)题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理论认识.下列图示的实验规律中发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B.C.D.第(4)题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 )A.伏特(V)B.电子伏特(eV)C.摄氏度()D.克(g)第(5)题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分别与小物块A、B连接。
弹簧的劲度系数,小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
用一根轻绳通过两定滑轮连接两小物块,与两小物块连接部分轻绳处于竖直,两弹簧恰好为原长。
静止释放两小物块A、B,两弹簧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则两小物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A.3.60m/s B.2.20m/s C.0.90m/s D.1.2m/s第(6)题透过偏振片观察手机屏幕上的字。
随着偏振片的转动,画面出现明、暗交替的变化,则( )A.从手机屏幕出来的光是偏振光,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B.从手机屏幕出来的光是偏振光,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C.从手机屏幕出来的光是自然光,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D.从手机屏幕出来的光是自然光,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第(7)题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两列波在时的部分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重点专题突破 (2)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 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 都相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课后作业
提示
3.P33 对行星运动轨道简化为圆周后的开普勒三个定律的表述。
课后作业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 知( )
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 的面积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课后作业
1.(2016·全国卷Ⅲ)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 原因 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课后作业
提示
7.P40 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提示:自然界中的任何两个物体。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课后作业
提示
8.P41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有哪些? 提示:计算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课后作业
提示
9.P42 笔尖下发现的是哪一颗行星? 提示:海王星。
考点一
考点一
高考物理重点专题突破 (2)
解析:由玻意耳定律 pV=C 知,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故 A 错误。p∝V1,所以 p -V1图线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故 B 正
确。p -V1图线的斜率越大,对应的温度越高,所以 T1<T2,故
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课堂双基落实]
1.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时,若体积增大为原来的 n 倍,
[自读教材·抓基础] 1.状态参量:物理学中研究气体的性质时,通常 用气体的 压强 、温度 和 体积 这三个物理量来描述气 体的状态。 2.研究方法:控制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 变量之间关系,这种方法叫做 控制变量 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跟随名师·解疑难] 1.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与摄氏温度的 关系:T=t+273。 2.如何确定封闭气体的压强? (1)液体封闭气体模型: ①直玻璃管中液体封闭气体的压强:设气体压强为 p, 大气压强为 p0,液体产生的压强为 ph,则
答案:甲:p0-ρgh 乙:p0-ρgh
所以 p 丁=p0+ρgh1
丙:p0-
3 2 ρgh
丁:p0+ρgh1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玻意耳定律
[自读教材·抓基础] 1.等温变化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研究 压强 和 体积 之间的关系。 2.实验装置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探究过程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结束
3.(上海高考)如图,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试管内用水银
封闭一段气体,若试管自由下落,管内气体( )
高考物理热点快速突破必考部分专题物理大题解题思路及模板
专题13 物理大题解题思路及模板温馨提醒:考生需吃透物理大题涉及相关定理、定律、公式,在具体题目中理清物理情景,明确已知,对定理、定律、公式具体化,根据题意灵活求解,问题便可巧妙得到迎刃而解! 解决物理问题三把钥匙:运动学规律及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注:其间若涉及能量转化,应巧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处理问题。
热点突破提升练十三【题型一】 直线运动 思路整合:理清物理情景⇒N F f μ=)⇒判断运动状态,结合“牛二”:ma 合=运动学(匀变速)公式 )(22210202200移,简化计算学会巧用平均速度求位t vv t v x axv v at t v x atv v +===-+=+=【母题精练】1.如图所示,公路上有一辆公共汽车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平稳停靠在站台,在距离站台P 左侧位置50 m 处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同时一个人为了搭车,从距站台P 右侧位置30 m 处从静止正对着站台跑去,假设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4 m/s 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人和车到达P 位置同时停下,人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求:(1)汽车刹车的时间; (2)人的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 P46灵 活 求 解自由落体运动:ghv gt v tv t v gt h y y y y 222122===== ga =2.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F=2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力F作用2 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 s后,速度减为零。
(已知sin 37°=0.6,cos 37°=0.8,g=10 m/s2)。
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物体的总位移x。
3.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作用2 s 后撤去拉力,物块经0.5 s速度减为零,并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的质量为1 kg,g=10 m/s2,31=5.57,求:(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拉力F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变压器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是互感现象,理想变压器通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率相同,每匝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功率相等,电压比是U1U2=n1n2;电流比是I1I2=n2n1(仅用于一原一副)。
3.变压器高压线圈匝数多、电流小,可用细导线;低压线圈匝数少、电流大,一般用粗导线。
4.自耦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一般的双绕组变压器一样,原、副线圈两边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
一、变压器的结构1.变压器的定义在交流电的传输过程中,能升高电压或降低电压的设备。
2.变压器的结构(1)如图甲所示,变压器由闭合的铁芯和绕在铁芯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线圈组成,其中闭合铁芯由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线圈一般用高强度的漆包线绕制。
在电路中,变压器的符号如图乙所示。
(2)原线圈:与电源相连的线圈,也叫初级线圈,其两端电压叫输入电压,用符号U1表示。
副线圈:与负载相连的线圈,也叫次级线圈,其两端电压叫输出电压,用符号U2表示。
3.变压器的分类按输出电压的升降,变压器分为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两种。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1.互感:交变电流通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激发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当副线圈闭合时,副线圈中有电流产生,它在铁芯中产生交变磁通量,这个交变磁通量也穿过原线圈,在原线圈中产生相互感应的现象。
2.工作原理电磁感应是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即互感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3.理想变压器(1)变压器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即无“铜损”。
(2)闭合铁芯的“漏磁”忽略不计,即无漏磁。
(3)闭合铁芯中产生的涡流为零,即无“铁损”。
即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做理想变压器。
三、科学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四、自耦变压器1.定义:只有一个绕组的变压器。
2.优、缺点(1)优点:可以连续地调节输出电压。
(2)缺点:低压端和高压端直接有电的联系,使用不够安全。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变压器工作的原理是自感。
(×)(2)变压器能改变所有电流的电压。
(×)(3)升压变压器的副线圈电压高、电流大。
(×)(4)理想变压器无能量损失,其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
(√)(5)理想变压器一定有U 1U 2=n 1n 2;n 1n 2=I 2I 1。
(×)(6)我们可以根据变压器线圈导线的粗细判断其匝数的多少。
(√) 2.合作探究——议一议(1)变压器的铁芯为什么是闭合的,而且由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合而成?提示:①在变压器中采用闭合铁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漏磁。
②变压器的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铁芯中将产生很大的涡电流,不仅损耗了大量的能量,甚至还可能烧毁这些设备。
为了减小涡电流及其损失,通常采用叠合起来的硅钢片代替整块铁芯,并使硅钢片平面与磁感应线平行。
一方面由于硅钢片本身的电阻率较大,另一方面各片之间涂有绝缘漆或附有天然的绝缘氧化层,把涡流限制在各薄片内,使涡流大为减小,从而减少了电能的损耗。
(2)变压器能否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提示:对变压器,当加在原线圈上的交变电压发生一个周期性变化时,原线圈中的交变电流就发生一个周期性变化,铁芯中产生的磁通量也发生一个周期性变化,副线圈中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电压)也发生一个周期性变化,因此,变压器只能改变交流电的电压及电流,不能改变交变电流的频率。
(3)原、副线圈为什么用粗细不同的导线绕制?提示:变压器由两个线圈组成:一个为原线圈,另一个为副线圈。
这两个线圈的电压不同。
作为高压线圈的匝数多、通过的电流小,根据焦耳定律和节材原则,应用较细的导线绕制;作为低压线圈的匝数少、通过的电流大,根据焦耳定律和节能原则,应当用较粗的导线绕制。
因此,我们打开变压器时看到两个线圈粗细不同,用粗导线绕制的线圈为低压线圈,用细导线绕制的线圈为高压线圈。
1.工作原理2.理想变压器的三种基本关系[典例] 一台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为2 200匝,副线圈为440匝,并接一个100 Ω的负载电阻,如图所示。
(1)当原线圈接在44 V 直流电源上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 V ,电流表示数为______ A 。
(2)当原线圈接在220 V 交流电源上时,电压表示数为______ V ,电流表示数为______ A 。
此时输入功率为______ W ,变压器效率为______。
[解析] (1)原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时,由于原线圈中的电流恒定,所以穿过原、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副线圈两端不产生感应电动势,故电压表示数为零,电流表示数也为零。
(2)由U 2U 1=n 2n 1得 U 2=U 1n 2n 1=220×4402 200 V =44 V(电压表读数)I 2=U 2R =44100A =0.44 A(电流表读数) P 入=P 出=I 2U 2=0.44×44 W =19.36 W 效率η=100%。
[答案] (1)0 0 (2)44 0.44 19.36 100%(1)变压器能改变交流电压,不能改变恒定直流电压。
(2)变压器不能改变交流电的周期和频率。
(3)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为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效率是100%。
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接有负载。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 VB .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C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D .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为220 V ,频率为50 Hz解析:选D 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 2=n 2n 1U 1=36 V ,故输出电压的最大值U 2max =36 2 V ,所以选项A 错误;由于I 1I 2=n 2n 1=955,所以选项B 错误;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相等,故选项C 错误;由题图可知选项D 正确。
2.(2016·全国卷Ⅰ)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 1、R 2和R 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和4 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A .2B .3C .4D .5解析:选B 设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 ,根据变压器匝数比与电流成反比的关系,则原线圈电流为I 时,副线圈电流为kI ;原线圈电流为4I 时,副线圈电流为4kI 。
根据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得 UI -I 2R 1=(kI )2(R 2+R 3) 4UI -(4I )2R 1=(4kI )2R 2 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k =3 选项B 正确。
3.现用电压为380 V 的正弦式交流电给额定电压为220 V 的电灯供电,以下电路中不可能使电灯正常发光的是( )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A、B两图中均有电阻分压,可以使电灯正常发光;C为降压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也可以使电灯正常发光;D为升压变压器,电灯两端的电压要大于380 V,不可行。
故选D。
1.理想变压器动态变化的两种情况(1)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负载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R→I2→P2→P1→I1。
(2)负载电阻不变,分析各物理量随原、副线圈的匝数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的顺序是n1、n2→U2→I2→P2→P1→I1。
2.理想变压器工作时的制约关系[典例][多选](2015·天津高考)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正弦交流电,则()A.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B.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C.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D.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解析]保持Q的位置不动,则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不变,当P向上滑动时,副线圈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副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根据变流比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因此电流表的读数变小,A项错误,B项正确;保持P的位置不动,副线圈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当Q向上滑动时,副线圈的匝数增多,由变压比可知,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增大,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由变流比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读数变大,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BC含有变压器的动态电路问题分析1.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b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1的示数增大了0.2 A,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了0.8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V1示数增大B.电压表V2、V3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解析:选D由于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不变,因此电压表V1、V2的读数均不变,选项A、B均错误;由题意可知,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选项C错误;由于副线圈的电压不变,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负载的电阻变小,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小,选项D正确。
2.[多选]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 1、L 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 1、V 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 1、A 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
当开关S 闭合后( )A .A 1示数变大,A 1与A 2示数的比值不变B .A 1示数变大,A 1与A 2示数的比值变大C .V 2示数变小,V 1与V 2示数的比值变大D .V 2示数不变,V 1与V 2示数的比值不变解析:选AD 交流电源电压有效值不变,即V 1示数不变,因U 1U 2=n 1n 2,故V 2示数不变,V 1与V 2示数的比值不变,D 对。
S 闭合使负载总电阻减小,I 2=U 2R 总,所以I 2增大,因I 1I 2=n 2n 1,所以A 1示数增大,A 1与A 2示数比值不变,A 对。
3.[多选]如图所示,10匝矩形线框在磁感应强度B =210T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轴OO ′以角速度ω=100 rad/s 匀速转动,线框电阻不计,面积为S =0.3 m 2,线框通过滑环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有两只灯泡L 1(0.3 W,30 Ω)和L 2,开关闭合时两灯泡均正常发光,且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为0.04 A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从图示线框位置开始计时,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302sin 100t (V)B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C .灯泡L 2的额定功率为0.9 WD .若开关S 断开,电流表示数将增大 解析:选BC 变压器的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E m =NBSω=10×210×0.3×100 V =30 2 V 从垂直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故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为:e =E m cos ωt =302cos 100t (V),故A 错误;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U 1=U m2=30 V开关闭合时两灯泡均正常发光, 所以U 2=PR =0.3×30 V =3 V 所以:n 1n 2=U 1U 2=303=101,故B 正确;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 1=U 1I 1=30×0.04 W =1.2 W由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所以:P L2=P 1-P L1=1.2 W -0.3 W =0.9 W ,故C 正确;若开关S 断开,由于输出电压不变,输出端电阻增大,则输出电流减小,输入电流也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