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小骂大帮忙”——对《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质疑

合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诚贤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诚贤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诚贤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其实父亲的口味重,和他半口假牙有关。

,,,。

,即便是身边最亲的人。

①且不时有杂物卡进假牙里,便会异常难受,但也少听他抱怨。

②不仅牺牲了原本无事的健康齿,还大片遮盖了上颌③以前牙医技术真有些暴横,常为了安装几颗假牙④这和他晚年喜吃咸辣及糜烂的食物有关⑤他很少为自己的不舒服扰人,不到严重地步是不会让人知道的⑥这让味觉迟钝许多,不是弄到胃口大坏,就是口味愈来愈重A.①②④③⑥⑤B.①⑤④②⑥③C.③②⑥④①⑤D.③⑥⑤④①②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霍乱之乱(节选)池莉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预兆。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大雨将至的迹象。

那天是我和秦静在防疫站值夜班。

流行病科室里的人都走了,只有科室主任闻达在伏案写他永远也写不完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他对各种流行病怀有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

写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小时下班。

他的妻子认定他这么做是为了逃避做晚饭,有一次吵到单位来了,闻达闻讯仓皇地向楼顶逃窜。

他的妻子在顶楼逮住了他,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

第二次闻达又逃到了顶楼,他的妻子又将他的一只皮鞋扔了下去,凑巧的是,这两只皮鞋正好都被扔在了飞驰的大卡车上。

从此闻达只好穿一双两只不同的皮鞋,但他还是照样在下班之后写他的报告。

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满满一桌的书本、卡片和资料堆中微微摇晃,嘴唇嚅动,口中念念有词。

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瘦骨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

这哪里像马来西亚的归国华侨,新中国第一代科班出身的流行病学专家?闪电穿过了云层,接近了我们抬头可见的天空,暴风雨就要来了。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史》一、名词解释:1《昭文新报》: ○《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1873年8月8日在汉口创刊,艾小梅创办.初为日报,装订如书册状用白鹿纸印刷三个月后以阅者较少而改为5日刊内容以奇闻轶事,诗文杂作为主。

2“设报达聪”:○“设报达聪”是维新运动的基本方式,在康有为看来,办报之所以能起到”达聪”之目的,在于它能达民隐,表达民心民情;能解蔽隔,上下通畅,政通人和;能通敌情,外情内达,知己知彼;能使皇上知四海,察世俗,耳聪目明。

3“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是维新派在办报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新颖报刊论说文体,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是《时务报》上发表的梁启超等人的论说,最先引起文坛的注意,故被称为“时务文体”,也被称为“新文体”或“报章文体”。

时务文体是一种在中文报刊上发展起来的文体,是维新派在文风上维新的结果,突破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的束缚,实施应当是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产生的。

4“苏报案”:○“苏报案”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著名报案。

1903年5月,邹容《革命军》出版后,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连续发表文章,介绍《革命军》内容,盛赞该书。

6月底,该报又刊登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矛头直指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

《苏报》这样毫无忌惮的鼓吹革命,在社会上引起空前的震动。

清政府会同租界逮捕章太炎、邹容等人,查封《苏报》。

1904年5月章太炎、邹容分别被判监禁三年和两年,《苏报》永久停刊。

5《民报》发刊词:○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于日本东京创刊。

孙中山具体指导了该报的创办和先期的编撰工作。

亲自撰写了《发刊词》。

在《发刊词》中,孙中山第一次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

6“癸丑报灾”:○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

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二。

浅谈《大公报》张季鸾“四不”方针于当下报业之启示

浅谈《大公报》张季鸾“四不”方针于当下报业之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张季鸾与〈大公报〉》王润泽《传媒“乱象"与“把关”》周建青2010《新记〈大公报〉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及其现实意义》程正团2010浅谈《大公报》张季鸾“四不”方针于当下报业之启示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一年级岑芳园2011200491 我国报刊业历经了一段困难重重的发展之路,它“起源于1815年传教士创办第一批中文报刊”①,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等地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创办国人自己的报纸……而到了如今21世纪,一个媒体狂欢信息爆炸资讯过剩的时代,虽然受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报纸依旧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是阅读率最高的文字媒体。

(据09年中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②)显而易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科技的发展为报业提供了更充足的资金,更多的专业人才,更现代的运作模式,更先进的印刷技术,更广大的受众,更宽松的舆论环境……但此刻的我们是否已经真正享受到了精神文化世界的飨宴?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与报纸业在物质方面发展的饕餮大餐相比,精神领域的我们食不果腹,头脑空空。

文化快餐时代,报纸似乎也不可避免感染了某些令人诟病的症状。

在报纸上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耸人听闻喧嚣浮夸的标题,越来越空洞无物俗不可言的内容,猎奇炫富成为一种受人追捧的风尚,庸俗媚俗低俗化正在一路高歌猛进,夸大其词虚构捏造已不足为奇,“白纸黑字”都须得再三思量。

在报纸热衷于铺天盖地报道名人隐私社会晦暗来满足人们阴暗的窥探心理的时候(“艳照门”事件可谓典型),缺乏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索,只知盲目地追逐所谓热点爆点来哗众取宠的时候(如“华南虎照”事件之纷扬),甚至记者丧失职业操守收受金钱沦为企业大亨高位权贵者的发声工具的时候(河北蔚县矿难竟有10余名记者收取封口费)……夸耀现代报业在设备上的先进,销量的惊人数字诸如此类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以把自己卖出去为根本目标的报纸同时出卖的还有自己的灵魂,而以金钱、地位和名气为职业生存目的的报人也已不再具备存在的真正价值。

对新记《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另一种解读

对新记《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另一种解读

对新记《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另一种解读作者:邹倩芸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6期摘要:在《大公报》一个世纪的历史中,经历了英敛之(1902年~1916年)、王郅隆(1916年~1925年)、新记公司(1926年~1949年)和新生(1949年至今)4个发展时期,而新记公司阶段是《大公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研究“小骂大帮忙”的关键时期。

本文在介绍关于“小骂大帮忙”的不同观点的同时,提出笔者自己的解读。

关键词:小骂大帮忙;新记《大公报》;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K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79-011902年创刊并延续至今的《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隆的一家报纸”(方汉奇语),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称其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

“小骂大帮忙”主要指《大公报》在报道新闻时对国民党采取的态度:在小的、细枝末节的地方对国民党进行批评,而在大的、政策方向上的问题采取“捧”的方法。

前者用以增加报纸可读性及可信度,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后者用以帮忙国民党拢络人心。

这被认为是民营媒体在那一时期最成功的做法。

一、对“小骂大帮忙”的不同观点针对《大公报》对蒋介石集团“小骂大帮忙”的观点,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对这一观点的批评,以《进步日报》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进步日报职工同人宣言》为代表的:“小骂大捧是大公报的得意手法。

它所骂的是无关痛痒的枝节问题和二、三等的法西斯小罗罗,它所捧的是反动统治者的基本国策和统据国家的法西斯匪首,这一观点受当时国内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影响较大。

二是以方汉奇代表的一批报人们,否定“小骂大帮忙”的这一说法,他在文章中提出:《大公报》对国民党政府不仅是小骂也有大骂,而对共产党的骂多数是不了解情况骂错了,原因一是阶级局限,二是有张季鸯个人对蒋感恩图报等原因。

二、“小骂大帮忙”的含义和由来首先应该确定《大公报》对蒋介石政府实行的“小骂大帮忙”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政治上,“小处批评,大处帮助”,二是在目的上,以“小骂”的手法起到“大帮忙”的作用。

6月号第3辑2017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集锦“香山评论” 精品

6月号第3辑2017高考语文 作文备考素材集锦“香山评论” 精品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香山评论”2017年6月号第3辑大学生为保洁员撑伞40分钟:举手之劳的温暖对待高考无非也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公务员“大闹医院”打医生不止是素质问题幼教让孩子互扇耳光,如此奇葩为哪般城管殴打商贩,难道不欠公众一个“解释”吗?银行证明被警方怼该不该高考恢复40年,依然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停车5分钟收费3200”的背后谁在“撑腰”?对“私教”需多长个心眼协会圈钱领导干部出名现今不好使了被“包装”的公考考生真的是社会所需吗“临阵磨枪”如何抗衡“十年磨一剑”在升与降中北京经济走出优美曲线医学院成“夫妻店”,“一言堂”惹的祸“盆景式”典型注定“被下架”&&&&&&&&&&&&&&&&&&&&&&&&&&&&&&&&&&&&&&&&&&&&&&大学生为保洁员撑伞40分钟:举手之劳的温暖2017-06-05 18:27 千龙网6月4日上午突降大雨,西安朱雀路上一位保洁员清扫时未带雨具,21岁大学生主动为其撑伞避雨,这一幕让路人感动不已。

一个是21岁的大学生,一个是保洁员,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但小伙却能体谅到保洁员的辛苦,看到其冒雨打扫卫生的不易,然后为其撑伞挡雨,让人感动。

事实上,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比如,此前福州有环卫工人冒雨清理下水道,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上前帮忙;再比如在山东济南,一位残疾人在雨天过马路,一位女士上前为其打伞。

每次面对类似事件,都少不了会有网友质疑当事人炒作。

当然,我们无法排除一些事件中,存在有人炒作博名博利的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一些人帮助他人、传播爱心,都是发自内心的善意表达。

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

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

忙 ’ 子至今 还 没有摘 下 去 。可 的帽 ” 见 并不是 我 危言 耸听 , 而是 众 口铄 金 , 重难 返 。现在 是该 彻底 摘掉 积 这顶 帽子 的 时候 了 。 先 说 骂 。 大 公 报 》 国 民 党 《 对
张 鸾 先 生像
不 光 是 小 骂 ,也 有 大 骂 。 有 时 甚 至 是 怒 骂 、愤 骂 和 痛 骂 , 14 9 1年 1 2月 2 日发 的 那 篇 谴 责 国 民 党 政 要 及 其 家 属 用 2 飞机运 “ 箱笼洋 狗” 的社评 《 护政治修明案》 14 拥 ,9 3年 2月 2 日发 的那 篇 痛 斥 重 庆 当局 灯 红 酒 绿 罔顾 河 南 灾 民 疾 苦 的 社 评 《 重 庆 念 中 原 》 14 看 ,9 4年 1 2月 1 9日发 的 那 篇 痛 斥 贪官 和 奸 商 们 的 社 评 《 国 家 求 饶 》 同 年 1 为 , 2月 2 4日发 的
个 阶 段 也 帮 过 。但 要 作 具 体 分 析 。有 的 忙 是 帮 错 了 。 伤 害 了 人 民 的利 益 ,该 认 账 ,也 该 打 板 子 。 有 的忙 则 是 该 帮 的 , 当视 为 罪状 。 例 如 , 去 把 《 公 报 》 抗 日战 争 时期 不 过 大 在 提倡的 “ 国家 中 心论 ” “ 蒋 ” 和 拥 的言 论 , 视 为 为 国 民党 帮 都

忙 。这 就 不 妥 了 。 当时 提 “ 家 中心 论 ” “ 蒋 ” 是 为 了 国 和 拥 都 国 家 和 民 族 的 利 益 ,是 为 了抗 日。 当 时所 有 抗 日的 力 量 都 不 能 不 拥 有 “ 蒋 ” 名 义 。我 们 的八 路 军 、 四军 , 的 就 拥 的 新 用 是 国 民 党 的 番 号 。 毛 主 席 在 重 庆 谈 判 结 束 离 开 重 庆 前 的告 别 宴 会 上 讲 的最 后 一 句话 ,就 是 “ 委 员 长 万 岁 ” 《 蒋 。 大公 报 》的这 一 类 帮 忙 , 果 是 为 了 坚 持 抗 战 到 底 , 不 能说 是 如 就 帮 国 民 党 的忙 , 是 帮 国 家 的忙 而 尤 其 不 能 忘 记 的是 ,大 公 报 》 仅 帮过 国 民 党 的 忙 , 《 不 也 大 大 地 帮 过 共 产 党 的忙 。第 一 个 派 记 者 去 苏 联 采 访 , 向 中 国读 者介绍十月革命后 的苏联 真实情 况的 , 《 是 大公报 》 : 第 一 个 派 记 者 去 边 区 向全 国人 民报 道 中 国 工 农 红 军 万 里 长 征 的 真 实 情 况 和 边 区建 设 情 况 的 , 《 公 报 》 对 共 产 党 是 大 。 的报 道 , 大 公 报 》 终 尊 重 事 实 , 抹 杀 , 歪 曲 , 捏 造 . 《 始 不 不 不 采取 了 客 观 或 比较 客 观 的态 度 。这 其 实 也 是 一 种 帮 忙 。不 少 读 者 由此 获知 共 产 党 的政 策 和 言 论 主 张 ,了解 了革 命 的 形 势 。 毛 主席 就 是 因 为 看 了 《 公 报 》 关 刘 志 丹 的报 道 以 大 有 后 ,才 决 心 率 领 红 军去 陕北 建 立 抗 日民主 根 据 地 的 。不 少 在 长 征 中掉 队 的红 军 , 是 在 看 了 《 公 报 》的有 关 报 道 以 也 大 后 , 道 了部 队 的 去 向 , 上 了 队 伍 的 。《 公 报 》 终 以 无 知 赶 大 始 党 派 为 标 榜 , 社 内 部 没 有 一 个 国 民 党 员 , 旦 发 现 某 人 有 报 一 国 民 党 方 面 的背 景 ,立 即开 除 。 但 是 报 社 里 确 确 实 实 有 不 少 地 下 的共 产 党 员 。报 社 的 领 导 层 ,对 有 些 党 员 的 身 份 十 分 清 楚 , 故 作 痴 聋 , 以保 护 : 新 闻 版 面 上 , 分 之 六 七 却 予 十 是 同 情 和 支 持 共 产 党 的 报 道 , 访 记 者 多 数 是 左 派 , 部 分 采 一 居 中 , 少 右 派 。 编 辑 部 内 , 领 导 层 到一 般 工 作 人 员 , 极 从 对 国 民 党 持 批判 谴 责 和 嘲 讽 态 度 的居 多 ,说 共 产 党坏 话 的 很 少 。在 国 民 党 当 局 发 动 内 战 ,强 迫 国统 区 内 的各 种 媒 体 称 共 产 党 为 “ 匪 ” 时 代 , 有《 公 报 》 然 抗 命 , 然坚 持 共 的 只 大 公 仍 称 “ 共 ” “ 军 ” 毛 主 席 在 接 见 《 公 报 》 者 时说 的 中 和 共 。 大 记 “ 有 你 们 《 公 报 》 我 们 当人 看 ” 就 是 对 《 公 报 》 以 只 大 把 , 大 的 上 言 论 行 动 的肯 定 。 这 也 是 一 种 帮 忙 《 大公 报 》 没 有 党 派 的 。 如 果 说 它 对 某 一 个 党 派 有 所 是 谓 的 “ 帮忙 ” 大 的话 , 么 , 的 更 多 的 “ ”是 帮 了 共 产 党 , 那 它 忙 , 而不是国民党。

不只是_小骂大帮忙_对_质疑新记_大公报_的_小骂大帮忙_的质疑

不只是_小骂大帮忙_对_质疑新记_大公报_的_小骂大帮忙_的质疑

收稿日期:2005-10-28作者简介:李时新(1969-),男,湖北荆州人,惠州学院中文系教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营与管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史。

不只是“小骂大帮忙”———对《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质疑李时新(惠州学院 中文系,广东 惠州 516007) 摘 要:文章认为《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一文试图完全推翻“小骂大帮忙”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小骂大帮忙”是新记《大公报》对于自己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关系的角色定位。

因此,认为新记《大公报》只是“小骂大帮忙”是片面的,但如果完全否认“小骂大帮忙”也是片面的。

实质上,除了“小骂大帮忙”之外,新记《大公报》还有诸如自由主义立场、浓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国民的深切同情等其它特征。

关键词:“小骂大帮忙”;质疑;角色定位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06)04-0062-05 对新记《大公报》①的评价,表现为“文革”前的否定和改革开放后的反思。

宽松的政治环境无疑为人们客观地审视《大公报》创造了条件,然而,与以前过多的讨伐声形成对照的是褒奖有余。

以一个热点问题“小骂大帮忙”为例,就有《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一文(见《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3期,以下简称《质疑》)用不小的篇幅论证“小”和“大”无法衡量,因而认为“加于《大公报》有诸多不妥,今后就该废止这个称号”。

笔者认为,评价任何历史现象都应当避免走极端的思维方式,尽可能采取超然的态度。

基于此,笔者想就《质疑》一文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一点个人看法。

一、关于几个问题的看法1.究竟什么是“小骂大帮忙”对“小骂大帮忙”解释最为详细的,是由原天津《大公报》改名的《进步日报》在创刊号上发表的《进步日报职工同人宣言》(《进步日报》发刊词,1949年2月27日),其中说道:“小骂大捧是大公报的得意手法。

《大公报》的历史评价问题

《大公报》的历史评价问题

新记《大公报》的历史评价问题【摘要】:作为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盛的一家报纸,《大公报》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但由于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公报》曾被归入反动报纸之列,遭到世人的批判与指责。

以实事求是的现代眼光研究历史问题,认为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要求《大公报》的报人们去做超越那个历史时期的事情,而是应该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地分析《大公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客观地评价其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所采取的态度及其原因。

【关键词】:大公报;历史贡献;局限性作为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盛的一家报纸,《大公报》自1902年创刊起,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仍“水流云在”。

《大公报》不仅详细记录了发生在中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或众多有趣的历史现象,而且还顺应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人民争取解放与独立,寻求发展与振兴的艰辛历程,堪称“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

但是,由于各种政治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大公报》曾被归入反动报纸之列,遭到世人的批判与指责,在中国大陆被相继停刊。

但是,历史事实证明,《大公报》是一张爱国的报纸。

《大公报》饱览世事,铸就了中文报业的辉煌,也饱尝了民营报业的艰辛。

纵览《大公报》的历史,其办报理念薪火相传,办报业绩可圈可点。

它的历史是一笔财富,引导我们去思考和探索。

1 《大公报》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贡献《大公报》顺应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自创刊之日起就以敢言著称,不畏权势,勇于为民说话。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面临日本大举入侵的环境下,新记《大公报》更是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对国共合作、联合抗日等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评论,在舆论上对中国的时政和出路进行了分析。

它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其掷地有声的抗日言论和抗战到底的决心鼓励了抗战军民的斗志和信心,充分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狼子野心,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936年9月,《大公报》续刊十周年,报馆决定扩大纪念影响。

质疑新记_大公报_的_小骂大帮忙_

质疑新记_大公报_的_小骂大帮忙_

质疑新记《大公报》[1]的“小骂大帮忙”周葆华内容提要 “小骂大帮忙”长期被用来作为对新记《大公报》所持立场的评价。

检视《大公报》1926~1949年间的实际表现,不难发现,《大公报》对国共两党都有“骂”,也都有“帮忙”,要衡量“大”与“小”是困难的。

分析《大公报》的办报思想,它基本坚持了其创刊宣称的“四不主义”,也找不到“小骂大帮忙”的理论来源。

本此两点,“小骂大帮忙”不是对于新记《大公报》客观和科学的评价。

在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小骂大帮忙”的评价一直与1926年续刊于天津的“新记”《大公报》紧密相连。

据吴廷俊研究,大概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小骂大帮忙”便与《大公报》连在了一起,“小骂大帮忙”成了新记《大公报》的代名词。

(吴廷俊,1994:29)以后众口相传,许多论及《大公报》的文章、书籍中都提到或引用“小骂大帮忙”作为对《大公报》的评价,[2]似乎已成定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历史事实和真相的逐渐披露,研究者有理由对这一“定论”提出质疑和重新审视,比如在吴廷俊的研究中,作者肯定《大公报》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确是“小骂大帮忙”,从政治上看,《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是反动的,但是,“小骂大帮忙”又是合法的民间报纸为本阶级长远利益服务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做法。

(吴廷俊,1994:30~31)王芸生的儿子王芝琛则认为“小骂大帮忙”之名加于《大公报》不符实际,《大公报》是一张民间报纸,并无党派属性,不可能对国民党“小骂大帮忙”,而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使《大公报》长期摆脱不掉“小骂大帮忙”之名的根源。

(王芝琛,1999)那么,究竟“小骂大帮忙”与新记《大公报》是何种关系?“小骂大帮忙”是否是对于《大公报》的恰当评价?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梳理和探讨。

一、“小骂大帮忙”的由来、流传及含义关于“小骂大帮忙”的说法最早始于何时,吴廷俊介绍说,“历来新闻史家都说,‘小骂大帮忙’这一说法出自南洋某家华侨报纸,然而至今没有拿出明确证据”(吴廷俊,1994: 365);王芝琛认为是“起于九一八事变之后”(王芝琛,1999);作家邵燕祥则说“对于《大公报》的立场,有一个至少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说法,叫做‘小骂大帮忙’……这个说法不知其来何自,但我猜是来自当时的革命阵营,因为我是在1948年听中共地下党的同志这样评价的,人很年轻,显然也是从自认为可信赖者那里听来的”(邵燕祥,1999)。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网络传媒类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分类训练:网络传媒类

材料作文:网络传媒类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代有五位“弹幕达人”,脂砚斋、畸笏叟批的是《石头记》,金圣叹批的是《水浒传》,李卓吾批的是《西游记》,毛宗岗批的是《三国演义》,这些“弹幕”让我们的阅读更加有深度。

与古人不同,现代弹幕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拒绝深度思考的“浅文化”。

大量弹幕飞过屏幕,严重干扰了剧情和节目内容,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无法冷静地思考节目内容。

而当大部分观众都沉溺于弹幕而不愿意专注地观看和思考时,这个社会的文化毫无疑问是令人担忧的。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互联网的普及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变得快速、简易,但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接触到的海量信息真伪难辨,“不信谣不传谣”由于人们分辨不出“谣”而难以做到,各种“反转”屡屡出现;互联网的匿名性使网上交流的人们日益情绪化,理性的声音被情绪的宣泄淹没,人们动辄“互撕”,站队骂架时有发生,语言充斥暴力;人们被互联网牵着鼻子走,“云计算”变成了“云算计”,出现了“大数据杀熟”等现象;算法个性化推荐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人们被各种“投喂”信息包围,摆在你面前的,永远是你想看到的信息。

人们的思维呈现碎片化、情绪化、浮躁化、娱乐化……信息时代对青年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网上“新集体生活”的能力?请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的感受、思考与解决方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12月9日,湖南省统计局在官网上发布文章《被数字控制的世界》。

文章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各种数字、数据让我们的信息更准确,生活更便捷,帮助我们了解真相,解读复杂。

两级政治环境下的新闻事业

两级政治环境下的新闻事业
现代著名学者, 新文化运动的领 袖之。北大校长
《独立评论》
《自由中国》
新闻教育新发展与 新闻学研究新成果
一.新闻教育新发展
• 1.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恢复与发展 • 2.顾执中与上海“民治新专” • 3.谢六逸,陈望道与复旦大学新闻系 二.新闻学研究新成果 (1).戈公振与《中国报学史》 (2).蒋国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新闻发达史》 (3).黄天鹏及其贡献 郭步陶及其贡献
第九章
两极政治环境下的新闻事业
组长:雷玲 主讲人:秦雯 组员:李敏、廖雷霆、刘润秋、王思雨、何雅琳、周文禄
1927—1937年国民党的新闻统治 • “党化新闻界” • “以党治报”
国民党的新闻事业
一.“中央社” (一).创建:1924始建、1928重建 (二).改组:1932,社长萧同兹 三条建议: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 三条措施:建立专用电台、建立分社、收回发稿权 二.“中央台” (一).创建:陈果夫筹办,1928、8、1,首任台长徐恩 曾 (二).扩建:1932扩建成为:东亚第一台 三.《中央日报》 (一).创办:武汉《中央日报》1927、3、22 1928、2、1 南京《中央日报》,一年后迁往南京 (二).改组:1932 ,社长制,程沧波第一任社长:“经理 部要充分 营业化、编辑部要充分学术化,整个事业制度化、 效率化。
• 1931年前:时评不温不火,远离时事 • 1931年后:笔锋犀利,既应乎“时”,又敢 于 “评” 改革表现: (1)新闻风格的转变 (2)扩大业务范围 (3)开展系列服务活动
• • • • • • • • • • •
《申报六十周年革新计划宣言》 宣布将从12 个方面改革 1.重点抓一头一尾,即评论和副刊 2.扩大业务范围,开展系列服务活动 1932.7月 发行《申报月刊》 1932.12月 开办“《申报》流动图书馆” 1933.1月《申报》新闻函授学校; 3月《申报》业余补习学校 1933.6月《申报》读者服务部, 代订书报,出版《申报年鉴》《申报丛书》 编印《中华民国新地图》中国分省新图》等

在想象中被人为夸大了的思想冲突——剖析鲁迅在厦门大学期间和校长林文庆..

在想象中被人为夸大了的思想冲突——剖析鲁迅在厦门大学期间和校长林文庆..

在想象中被人为夸大了的思想冲突——剖析鲁迅在厦门大学期间和校长林文庆之间的“矛盾”第37卷V o1.37第1期No.1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J0URNAL0FHENANNoRMALUNIVERSITY2010年1月在想象中被人为夸大了的思想冲突——剖析鲁迅在厦门大学期间和校长林文庆之M的"矛盾"严春宝(海南师范大学南海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海南海口571158)摘要i鲁迅虽然只在厦门大学待了一百余天,但却留下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历史谜题.其中他-9当时厦大校长林文庆博士之间的所谓矛盾与冲突,就是一个长期困扰学者们的问题.然而,这实际上是一个被人为夸大了的误会.其实,在鲁迅和林文庆之间的冲突,远没有学者们想象中那样剧烈,导致鲁迅最终离开厦大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他与许广平之间炽热的爱情,其次是他与顾颉刚等人之间的激烈矛盾,这些与林文庆并没有实质上的联系.因而,鲁迅的离去,实不应成为妨碍后人正确评价林文庆的一块顽石.关键词:厦门大学;林文庆;鲁迅;思想冲突中图分类号:G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59(2010)01—0184—05作者简介i严春宝(1966一),山东莒县人,海南师范大学南海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东南亚华人文化(史)研究.私立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博士尽管已经去世有半个多世纪了,但笼罩在林文庆头上的团团历史迷雾,迄今却并没有完全散去,其中的一个重要谜团,就是他与鲁迅之间错综复杂的所谓"纠纷"或"矛盾冲突".笔者近来在研究林文庆和鲁迅关系的时候,发现长期以来研究鲁迅和林文庆的学者们,实际上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个认知上的错误,犯了先人为主的毛病.基于林文庆与鲁迅之间思想理念的不同(一个尊孔,一个要打倒孔家店),学者们往往想当然地预设了这样的结论:鲁迅离开厦大,是因为他和林文庆之间思想上的冲突!其实,依据笔者的考证,林文庆和鲁迅的思想观点不同的确是真的,但是因为鲁迅在厦大的时间太短,两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两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尚没有机会爆发出来.研究者如果仅仅以两人思想上的对立而逻辑地推演出其行动上必然有冲突的结论,那就是犯了主观臆造的错误.笔者认为,就算鲁迅离开厦大确与林文庆有一定的关联,这也是促使鲁迅离开厦大的所有原因之中最次要的一个因素.实际上,鲁迅对许广平炽热的思念之情,他对顾颉刚等所谓现代评论派成员的极度憎恶,才是导致他离开厦大的最根本原因,而这一收稿日期:2009—11-12点,是完全可以从鲁迅日记和书信中找到明确证据的.一,导致鲁迅离开厦大的内因让鲁迅不能在厦大久留的首要原因是许广平当时不在厦门,《两地书》可以为证.本来鲁迅和许广平离开北京时曾有"做两年工作再作见面的设想",可分开没几天,许广平就首先坚持不住了:"临行时所约的时间,我或者不能守住,要反抗的."(1926年9月6日,指写信时间,下同)至于鲁迅,则在前往厦门的船上就开始打听"从厦门到广州的走法"(14 日)了.鲁迅到厦门的第八天,就盼着"合同的年限早满"(12 日).总不能说,鲁迅这时就已和厦大或林文庆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吧?而此时的鲁迅已然流露出希望合同早满的心情,只能说是他与许广平难分难舍的爱情,是促使鲁迅心生去意的最根本原因.纵观鲁迅在厦门期间的生活,只能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我之愿合同早满者,就是愿意年月过得快,快到民国十七年,可惜来此未及一月,却如过了一年了."(30日)鲁迅到厦门四十天,就已心生去意:"我现在很想至多在本学期之末,离开厦大."(10月16日)10月20日, 鲁迅还差点儿和孙伏园同船到广州去,但后来因为鼓动林语堂不成功,且考虑到自己"已经收了三个月薪水,而上课才一月,自然不应该又请假",拿了厦大这么多钱,就连鲁迅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这才不得已打消了去广州的念头.虽说去广州的目的"大部分却是为公",但鲁迅也不得不承认, "要同行的理由,小半自然也有些私心",到底为公为私?相信读者自会明白.在风景那边独好的情况下,鲁迅自然是"于这里毫无留恋"(21日)了:"到此刚五十天,而恰如过了半年."(23日)至此,鲁迅终于做出了最终的决定,"不作长久之计","倘无别处可走,就仍在这里混半年"(29日).不能让鲁迅下决心决然离去的原因,是因为他"怕广州比这里烦劳,认识我的人们也多,不几天就忙得如在北京一样"(11月7日). 至于许广平,则是主动提出要到厦门去:"你愿否我趁这闲空,到厦门一次,我们师生见见再说,看你这几天的心情,好像是非常孤独似的.还请你决定一下,就通知我."(16日)所有的这一切都促使鲁迅痛下决心"决计要走了",本来"时期是本学期末抑明年夏天,却没有定,现在是至迟至本学期末非走不可了.……无论如何,年假中我必到广州走一遭,即使无瞰饭处,厦门也决不住下去的了."(18日)决心"从速离开此地"(25日),因而,"决计不再敷衍了,第一步我一定于年底离开这里,就中大教授职"(28日).鲁迅开始迫不及待地计算离开的时间了:"计算起来,我在此至多也只有两个月了."(12月2日)只是因为要等着拿薪水,才迫使他不能立刻离开:"离校恐当在二月初,因为一月份薪水,是要等着拿走的."(14日)因心急,甚至让鲁迅连离开厦门的时间都计算错了:"我离厦门的日子,还有四十多天,说'三十多',少算了十天了."(16日)离开厦门的日子愈近,"算起来只有一个多月了"(24日),心情愈发迫切,希望"能早走则早走"(12月29 日).相信凡是发育正常,曾坠入过爱河的成年男女,都曾有过"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体验,鲁迅和许广平也是人,自然难以抵御爱神丘比特那犀利无比的攻击.两人天各一方,唯有依靠鸿雁传书以解相思之苦.据陈梦韶统计,鲁迅在厦门134天,共给许广平写了4O封信,平均3天多写1封(有些信虽是作为一封信发出,但其内容却是分时段写的,因而,一封信实际上等于好几封信的内容,即,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实际上远不止于4O封).虽然这期间鲁迅也给他人写信多达140封,但相较于信中内容大多为就事说事,三言两语近乎公函式的简短说明,则给许广平洋洋洒洒的每一封信,几乎都算得上是鸿篇巨制了,因而,这些信件几乎构成了"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的短短四个月中,写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文学作品"_1中的最大一个分额.收看许广平信,是令鲁迅最为开心的事:"得到你六月八日的两封来信,高兴极了."为了不错过许广平的信,邮务代办所成了鲁迅"每日去看的"(9月14 日)地方,除了"每日自去看一回"(9月25日),甚至连开会时都要"溜出会场,再到代办所一看"(12月12日),平时则借着上厕所的机会一天数次去看信:"我到邮政代办处的路,大约有八十步,再加八十步,才到便所,所以我一天总要走过三四回,因为我须去小解,而它就在中途,只要伸首一窥,毫不费事."(9月30日)如此情况下,鲁迅又怎么可能会在厦大坚持两年之久呢?鲁迅虽然不是少年人了,但爱情是可以使人变得年轻起来的,因而,处于热恋中的鲁迅,有这样的行为,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可以看成是促使鲁迅必然离开厦大的内因.二,导致鲁迅离开厦大的外因至于让鲁迅不能在厦大久留的第二个原因或外因之一,则是国学院内部的人事矛盾,即他与"现代评论派"顾颉刚等人之间的矛盾.这些原本在北京就已产生的旧矛盾来到厦门之后持续发烧,也是迫使鲁迅必然要离开厦大的一个很重要因素.虽然研究鲁迅的学者一般都轻视甚至有意识地忽视了鲁迅和"现代评论派"之间矛盾的激烈程度,但《两地书》却将鲁迅和顾颉刚等人之间的矛盾暴露无遗:"在北京是国文系对抗着的,而这里的国学院却弄了一大批胡适之陈源之流……所以我现在很想至多在本学期之末,离开厦大.他们实在有永久在此之意,情形比北大还坏."(第五六封信,以下仅写数字)《两地书》中至少有8封信十余次公开提到了顾颉刚(朱山根)的名字:"在国学院里,朱山根是胡适之的信徒,另外还有两三个,好像都是朱荐的,和他大同小异,而更浅薄."(四二)"朱山根是自称只佩服胡适,陈源这两个人的……我是不与此辈共事的;否则,何必到厦门."(四六)"我和兼士之外,还有朱山根.这人是陈源之流……他已在开始排斥我."(四八)"北京的学界在都市中挤轧,这里是小岛上挤轧,地点虽异,挤轧则同.但国学院内部的排挤现象,外敌却还未知道."(六O)"山根先生仍旧专门荐人,图书馆有一缺,又在计画荐人了,是胡适之的书记."(六六)"先前朱山根要荐一个人到国学院,但没有成.现在这人终于来了……'现代'派下的小卒就这样阴鸷,无孔不入,真是可怕可厌.……'现代'派学者之无不浅薄,即因为分心于此等下流事情之故也."(六八)"本校并无新事发生.唯山根先生仍是日日夜夜布置安插私人."(九五)"朱山根已经知道我必走,较先前安静得多了."(九六)这些与鲁迅"常在一处的人,又都是'面笑心不笑',无话可谈,真是无聊之至"(四一).这就是令鲁迅待"在这里不大高兴的原因,首先是在周围多是语言无味的人物,令我觉得无聊.他们倘肯让我独自躲在房里看书,倒也罢了,偏又常常寻上门来,给我小刺戟"(五四).当鲁迅说出"我是不与此辈共事的;否则,何必到厦门"的时候,他就已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他的心迹:他是决不会久留厦大的!在当时,只有孙伏园算是能与鲁迅说得上几句话的人:"孙伏园便要算可以谈谈的了."(四二)虽然基于林语堂的举荐之恩,鲁迅时常有维护林语堂的言论,但两人的关系毕竟尚未达到他和孙伏园之间那样的程度:"我于这里毫无留恋,吃苦的还是玉堂,但我和玉堂的交情,还不到可以向他说明这些事情的程度."(六o)所有这一切,都于无形之中加重了鲁迅在厦大时孤独,苦闷的感觉,使鲁迅对厦大不再有任何留恋,从而进一步地刺激鲁迅,使他日益产生渴望能早日离开厦大的想法.从鲁迅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对顾颉刚等人的憎恶程度是超出了一般人想象的,他甚至以"敌人"称之,大有不共戴天之意.鲁迅不是只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攻击顾颉刚等人,在同一时期给友人的信中,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态度,譬如,他185给川岛(章廷谦)的信中说:"北京如大沟,厦门则小沟也,大沟污浊,小沟独干净乎哉?既有鲁迅,亦有陈源.……要做事是难的,攻击排挤,正不下于北京,从北京来的人们,陈源之徒就有.……有几个人也在排斥我."[2].大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慨.因为憎恶顾颉刚等人,鲁迅到厦大不足一个月,就要辞去国学院的兼职,只是因林语堂的缘故才暂时作罢:"上月因嫌黄坚,曾辞国学院兼职,后因玉堂为难,遂作罢论."Ez].由上述可以看出,鲁迅与顾颉刚等人之间的矛盾,是促成鲁迅离开厦大的最重要外因.尽管鲁迅在书信中明白无误地说出了他与顾颉刚等人之间的矛盾,但滑稽的是,不但很多研究鲁迅的学者不愿意承认"排挤说"的存在,就连顾颉刚本人显然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当厦大学潮爆发后,他还在以历史学家特有的严谨态度,在为学潮的爆发总结原因呢:"厦大的风潮,起于理科与文科的倾轧,而成于鲁迅先生的辞职."L3假如让顾颉刚看过了《两地书》后再让他来谈对学潮的看法,相信其结论肯定会大不一样.在《两地书》中,鲁迅首次提及文理科之间的矛盾是在1926年1O月23El,"理科诸公之攻击国学院,这几天也已经开始了",但那时候,鲁迅已是去意已决,因而,倒也乐得坐山观虎斗,甚至大有幸灾乐祸之趣味:"因国学院房屋未造,借用生物学院屋,所以他们的第一着是讨还房子.此事和我辈毫不相关,就含笑而旁观之,看一大堆泥人儿搬在露天之下,风吹雨打, 倒也有趣."(六0)身为国学研究院的教授,居然说"此事和我辈毫不相关",足以显示出鲁迅当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境:鲁迅的离去,已经不是可能的问题,而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了!导致鲁迅离开厦大的第三个原因,就是鲁迅与学校当局之间的所谓冲突,其中包括了身为大学秘书的刘树杞对国学院及其教授们的一些不当做法,鉴于这一点已有大量记载,故在此不予赘述.当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一起之后,就更加刺激了鲁迅那十分敏感的心,从而使得鲁迅离开厦大的时间表被一步步地提前了.在事关学校当局的行为中,令鲁迅对林文庆感到不满的地方主要有:林文庆催问教授们的成绩,但当鲁迅真的把稿子拿出来之后,学校却又不准备安排出版.随着国学院经费一步步缩减,鲁迅的不满程度更是达到了最高点,从而爆发了他与林文庆之间唯一有确切记录的一次正面冲突:"近日因为校长要减少国学院豫算,玉堂颇愤慨,要辞去主任,我因劝其离开此地,他极以为然.今天和校长开谈话会,我即提出强硬之抗议,以去留为孤注."(八一)陈嘉庚在南洋的生意已出现亏损,迫使他不得不压缩划拔给集美和厦大的经费,这就导致林文庆不仅无法兑现他曾向林语堂承诺过的研究经费,也无法安排出版教授们的着作,甚至连《国学研究院周刊》,都不得不建议让它与业已存在的《厦大周刊》合而为一,这一切都让林语堂和鲁迅等人对林文庆产生大大的不满.实事求是地说,他们的不满确在情理之中,但反过来看,正如俗话所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尤其是像厦大这样全赖于陈嘉庚个人捐款基础上的私立大学,几乎自始至终都面临着财政捉襟见肘的困窘,如果在这方面对掌]86?握,支配全校宝贵办学资金的林文庆提出过于苛责的要求,那也是不甚合理的.很遗憾的是,鲁迅并"不了解陈嘉庚办教育的精神,自然也不体谅厦大草创时期的财政困境".因为,"鲁迅在世的时候,看不到陈嘉庚办学的大部分过程,因此他根本不会了解厦大的筚路篮缕的艰苦创校过程,~E43.自然,鲁迅也就更加不能理解林文庆当时所面临的困难了.综上所述,鲁迅离开厦大是必然的,上述种种都注定了他不可能在厦大久留.三,鲁迅笔下的林文庆现今大部分研究鲁迅的学者和海外研究林文庆的学者,似乎都很喜欢强调鲁迅与林文庆在厦大期间的冲突.然而, 据笔者看来,他们之问的矛盾似乎远没有学者们想象中的那样严重.在鲁迅书简中,都极少提到林文庆,就算提到,也并没有出现过于激烈的言辞.《鲁迅日记》先后5次提到林文庆:11 月25日,"午林梦琴邀午餐";后面几次提到林文庆都是在1927年1月份,也就是鲁迅提出辞职之后.4日,"上午林文庆来";9日,"午林梦琴饯行,至鼓浪屿午餐,同席十余人";13日,"午林梦琴饯行于大东旅馆,同席约四十人";最后一次是15日,"上午寄林梦琴信再还聘书".日记极为简单,语气甚为客气.《两地书》中,对林文庆的记录稍微多了一些:"玉堂对于国学院,不可谓不热心,但由我看来,希望不多,第一是没有人才,第二是校长有些掣肘(我觉得这样)."(四八)鲁迅特意说明,"我觉得这样",显示这仅是他个人的猜测,并没有多少事实上的依据.退一步讲,即使林文庆确有从中掣肘,这在鲁迅看来也只是影响国学院发展的第二位因素. "校长是尊孔的,对于我和兼士,倒还没什么,但因为花了这许多钱,汲汲要有成效,如以好草喂牛,要挤些牛乳一般"(五0).对于林文庆的尊孔,鲁迅并没有表现出人们期待中应有的反感,他的表现反而是对林文庆急功近利的做法颇有微词."这里的校长是尊孔的,上星期日他们请我到周会演说,我仍说我的'少读中国书'主义,并且说学生应该做'好事之徒'.他忽而大以为然,说陈嘉庚也正是'好事之徒',所以肯兴学,而不悟和他的尊孔冲突.这里就是如此胡里胡涂"(五六).尽管是第二次说"校长是尊孔的"了,但平和的语气中似乎依然没有表现出人们期待中应有的愤怒.相信所有的研究者都不会忘记这次演说,且往往都过分强调鲁迅和林文庆相冲突的一面,但学者们似乎都忽略了,针对这次演说的两个内容,林文庆和鲁迅之间其实是有一个交集存在的:鲁迅提倡"少读中国书"固然让林文庆感到难堪,但鲁迅主张要做"好事之徒"的想法却是与林文庆相合的,所以林文庆才会接着鲁迅的演讲,进一步发挥说陈嘉庚也正是"好事之徒". 从事后鲁迅的反应来看,鲁迅对于林文庆腰斩他的演讲词也并没有表现出过激的反应,看在鲁迅的眼中,林文庆最坏也不过就是一个多少有点儿糊涂因而让他觉得有些好笑的孔教徒罢了."近日因为校长要减少国学院豫算,玉堂颇愤慨, 要辞去主任,我因劝其离开此地,他极以为然.今天和校长开谈话会,我即提出强硬之抗议,以去留为孤注,不料校长竞取消前议了"(八一).这是鲁迅与林文庆之间最为直接的一次冲突,但如果考虑到此事发生前后的因果关系的话,则鲁迅的这次当面抗议,与其说是对林文庆个人的不满,倒毋宁说是鲁迅出于同情林语堂辛苦维持国学研究院的一个打抱不平的义举,因而,似乎不宜将之视为鲁迅和林文庆之间的个人冲突,自然就更不是思想观念上的冲突了."又恭听校长辈之胡说至十一时"(九三).虽明言是"胡说",但至少还是在鲁迅可以容忍的程度之内,否则,依鲁迅的性格,他哪里会坚持听到十一时,恐怕早就跳起来大发其难了吧!鲁迅离开厦门的前一天,他给林文庆写了一个短函:文庆先生足下:前蒙惠书,并嘱刘楚青先生辱临挽留,闻命惭荷,如何可言.而屡叨盛饯,尤感雅意,然自知薄劣,无君子风,本分不安,速去为是.幸今者征轮在望,顷即成行.肃此告辞,临颖悚息.聘书两通并还.周树人启一月十五日鲁迅最后一次提到林文庆应是在《海上通信》中:"校长林文庆博士是英国籍的中国人,开口闭口,不离孔子,曾经做过一本讲孑L教的书,可惜名目我忘记了."_5_(其实,鲁迅是拥有《孔教大纲》这本书的,虽没有证据显示鲁迅曾通读过该书,但可以断定他是翻阅过的,鲁迅故意不说出书名,只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己与林文庆"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是说,鲁迅这么做的目的是有意将自己与林文庆进行切割:你照旧去读你的中国书,而我则继续做我的好事之徒,大有井水不犯河水之意.此外,《海上通信》中还提到各种谣传,涉及林文庆的有"排挤说":"这回是说我的辞职,和刘博士无干,乃是胡适之派和鲁迅派相排挤,所以走掉的.""我到厦门,原是来捣乱,并非豫备在厦门教书的,所以北京的位置都没有辞掉."鲁迅只说是"听到的",在当时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下,林文庆到底有没有说过这些话?除了鲁迅的一面之词外,一切都不得而知,而林文庆却是予以公开否认的.《两地书》中还有几次间接地提到林文庆:"国学院是一时不会倒的,不过不死不活,'学者,(指顾颉刚)和白果,已在联络校长了,他们就会弄下去.然而我们走后,不久他们也要滚出去的.为什么呢,这里所要的人物,是:学者皮而奴才骨.他们却连皮也太奴才了,这又使校长看不起,非走不可."(一.一)林文庆的形象再不讨好,但在鲁迅看来,他至少还不是"敌人"阵营中的人,而且因"校长看不起现代评论派"的人,那是否暗示着林文庆是比较地靠近鲁迅这一边呢?总起来看,鲁迅对林文庆的不满远比不上他对那些包围在林文庆身边的"敌人"的敌视程度:"对面是'吾师,和'先生',背后是毒药和暗箭,领教了已经不只两三次了."5_鲁迅提到"现代评论派"成员时,其说话的语气和讽刺的力度,都远远超出了他对林文庆的不满程度,譬如,鲁迅称"'现代,派下的小卒就这样阴鸷,无孔不入,真是可怕可厌"(六八).鲁迅对黄坚的嘲弄,简直堪称经典的讽刺之作:"白果从北京到了,一个太太,四个小孩,两个用人,四十件行李,大有'山河永固'之意."(九五)这才是鲁迅行文的典型风格.与之相反,鲁迅对林文庆就显得客气多了,他在已然离开厦大前往广州的船上仍是一如既往的客气:"校长林文庆博士是个英国籍的中国人."这与"陈源之流""朱山根之流"的称呼相比, 难道还不足以看出鲁迅对林文庆的态度吗?四,鲁迅和林文庆之间的所谓"冲突"研究鲁迅的学者为了突出林文庆与鲁迅之间的对立,大都强调鲁迅是因为对厦大的整体不满意而辞职的.鲁迅对厦大浓郁的尊孔气息不满可说是肯定的,但因他没有在这方面留下记录,故无从得知他的确切态度是怎样的.鲁迅致川岛信中的一句话,似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对厦大的整体观感:"学校的精神似乎很像南开,但压迫学生却没有那么利害."_2¨(鉴于林文庆一直不遗余力地鼓吹和提倡儒家学说,而儒家学说正是基于伦理基础之上的,因而,厦大会显示出一些"很像南开"的地方倒也并不令人奇怪,更何况当时厦大的教授,多是刚从欧美留学归来的后起之秀,相对于林文庆这个耄耋老者,他身上所散发出的长者的宽厚仁慈,令一些年轻的教授不自觉地将其视为长辈,也自在情理之中.关于这一点,《两地书》中的一次记录,可以反证之:"下午有校园恳亲会,我是向来不到那种会去的,而一个同事硬拉我去, 我不得已,去了.不料会中竟有人演说,先感谢校长给我们吃点心,次说教员吃得多么好,住得多么舒服,薪水又这么多,应该大发良心,拼命做事,而校长如此体贴我们,真如父母一样……我真要立刻跳起来."(七五)鲁迅之所以没有跳起来,是因为讲话者林玉霖是林语堂的二哥,因顾及到林语堂的面子,一旦翻脸,"玉堂必大为敌人所笑",所以鲁迅只好"哑子吃苦瓜",说不出的苦了.从鲁迅后面所说"还有希奇。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病句修改过关专项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病句修改过关专项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病句修改过关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病句修改1. 用修改符号在原包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茶花女”这部庞大的作品,作者竟是名不见经传的大伸马的儿子小仲马。

“您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困惑的老编辑疑惑地问小仲马。

小仲马说“我只想用有真实的高度。

”他对他的做法赞叹不已。

2.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5月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落下帷幕,①本次动漫节,有近600多家中外企事业单位参展参会。

②十年来,中国动漫产业迅猛开展,队伍不断壮大,③陪伴着动漫节走来的人们,见证了“中国国际动漫节”这介品牌的成熟与成长,④可以预见,中国的动漫产业得凭借独特的传播方式,超越国界的影响力。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_________。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语前增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修改病句(在原句上),并在句后括号里写上病因。

①他穿着一件兰色上衣和一顶太阳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空布满了乌云,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

奔腾不息的已经流淌了150万年。

远古时代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柔,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许多地方把森林草原覆盖,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

黄河被育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修改病句。

(1)尽管天气怎么热,所以他仍然坚持复习功课。

《大公报》对国民党真是“小骂大帮忙”吗word精品文档4页

《大公报》对国民党真是“小骂大帮忙”吗word精品文档4页

《大公报》对国民党真是“小骂大帮忙”吗《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季羡林先生曾这样高度评价《大公报》――“《大公报》的100年可以涵盖中国的20世纪,从第一期到现在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

” ①方汉奇先生也曾说《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寿命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隆的一家报纸。

”然而,盛赞之外,也有批判的声音,对国民党“小骂大帮忙”即是其中批判的最强音。

本文试图在铺陈这些论据的同时做逐一批驳,以证明笔者的观点――“小骂大帮忙”之名加之于《大公报》是片面的、不客观的。

“明耻教战”与“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相呼应?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大公报》果真是为了配合蒋介石吗?笔者认为不是,原因在于二者的目的不同。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意在剿共,而《大公报》“明耻教战”的方针意在保国。

这一点在1931年9月21日的社评《救灾救国》中可以得到印证:“在物质势力暂时不足御侮的情况下,应以精神势力为第一义,全国上下,忍辱奋发,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化悲痛为力量,沉着顽强,勤俭建国,以图他年之伸。

简言之,就是要为御辱而忍辱,为雪耻而明耻。

” ③几篇代表性社论是在帮国民党、骂共产党?“小骂大帮忙”之名源于《大公报》的两篇社论,分别是1936年12月18日的《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和1946年4月16日的《可耻的长春之战》。

《给西安军界的公开信》的论点的确是批评张学良、杨虎城的做法,并要求二人立即释放蒋介石,向蒋介石谢罪。

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帮国民党的目的是什么?是保国。

张季鸾在这篇社论中写道:“我们只是爱中国,爱中国人,只是悲忧目前的危机,馨香祷告逢凶化吉!求大家成功,不要大家失败。

今天的事情关系国家几十年乃至一百年的命运,现在尚尽有大家成功的机会,所以不得不以血泪之辞贡献给张学良先生与各将士。

我想中国民族只有彻底的同胞爱与至诚才能挽救。

”④可见,《大公报》当时的目的是想让全国一致面对民族危机,这与中共和张学良、杨虎城的立场其实是一致的,但是当时张学良、杨虎城的行为在《大公报》看来,极有可能引发内战而给日本人以可乘之机,“一旦西安为战区,充其量将使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跳出此山见真面——新记《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另样审视

跳出此山见真面——新记《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另样审视

167总第 366 期2016 年10月(下)C366Oct跳出此山见真面——新记《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另样审视程茂枝(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 安徽·合肥 230071)作者简介:程茂枝,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记者。

摘 要 对于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大报来说,《大公报》的是非功过在学术界一直有着诸多争论,而有关新记《大公报》(以下简称《大公报》)对国民党“小骂大帮忙”的争论就是一个焦点。

争论双方就《大公报》到底有没有对国民党“小骂大帮忙”,是骂的成分多一点,还是帮的成分多一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似乎想给《大公报》一个历史定位。

本文在检视“小骂大帮忙”争辩双方的主要论点基础上,试图找寻这场争辩的背后推动力,并依此为基础,反思我们当前新闻史研究的某些不足之处以及“小骂大帮忙”对当下新闻生产的启示。

关键词 “小骂大帮忙” 由来 必然性 启示Some New Views on "Pretended Blame and True Support" of Xinji "Ta Kung Pao" // Cheng MaozhiAbstract As a well-known newspaper with a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Ta Kung Pao" has always been debat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 about its achievements and errors, while the debate on the "pretended blame and true support" of Xinji "Ta Kung Pao"(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a Kung Pao") for the Nation-alist Party is a focus. A fierce debate was launched between two sides on whether blame or support is more, seemingly intending to set up a historical position for "Ta Kung Pao". Based on sum-marizing the main arguments of both sid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motivation behind the debate, and on this basis, ponders over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on news history, as well as the enlightenment of "pretended blame and true support" to contemporary news production.Key words "pretended blame and true support";origin;neces-sity;enlightenment1 “小骂大帮忙”的由来“小骂大帮忙”这一说法由来已久,九一八事变之后,《大公报》开始鼓吹“明耻教战,救国图存”,开设专栏介绍60年来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揭露了日本一直以来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批评与文学经典化——批评的力量——从两篇评论,一场对话看批评家与王安忆《小鲍庄》的关系

批评与文学经典化——批评的力量——从两篇评论,一场对话看批评家与王安忆《小鲍庄》的关系

作家是始终活在自己作品中的,在作品之外则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所以他们只能靠作品替自己说话。

没有任何读者愿意从作家的“访谈”、“序跋”中了解这些作品的全部内容,这是因为批评早已管制和转移了作者所暗示的东西。

批评对作品做出的解释和定型,使得受到一定教育的读者都乐于从批评家指出的那些问题中对作品进行“联系性阅读”,根本不会在意作家想极力宣讲的也许更为隐秘和重要的内容。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批评所解释和定型的作品的一些叙述层面有可能被扩容、被放大从而成为作品的“主要内容”,而作家本人想强调或作品本已存在的另一些叙述层面则被压瘪、被忘却因而可能会逐渐消失。

所以,我把这一切的发生归结为“批评的力量”。

1985年4月,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小鲍庄》在《中国作家》第2期发表。

1986年1期的《当代作家评论》,刊发了李劼的《是临摹,也是开拓———〈你别无选择〉和〈小鲍庄〉之我见》和陈思和的《双重迭影·深层象征———谈〈小鲍庄〉里的神话模式》两篇评论文章。

1987年,以“《小鲍庄》文学虚构都市风格———青年作家王安忆与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对话”为名的座谈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座谈会“纪要”发表在杭州大学的杂志《语文导报》第4期上。

这两篇文章和一场对话是我在读《小鲍庄》时感兴趣的案例。

一、小说缘起、人物原型和故事原生态就在这次座谈会上,王安忆谈到了《小鲍庄》的写作过程:《小鲍庄》里描写的都是真实的故事。

故事的原型是我在一次采访中获得的。

其实这次采访本身与小说无关。

但我沿途听到了许多故事,且都是同一区域的故事———那是我当年插队生活过的地方。

这些故事引起了我对插队生活的许多回忆。

小说中关于拾来的故事,开始我获得的只是断断续续的片断,动笔写时才将它串起来。

拾来有他的生活原型,他是一个补锅匠(当地称做“巴锅的”),他家的女人主持人:程光炜黄平主持人的话: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文学批评显然是第一时间里的重要推手,也是最重要的建设者。

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

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

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
的帽子
方汉奇
【期刊名称】《新闻大学》
【年(卷),期】2002(000)003
【摘要】@@“小骂大帮忙”这顶十分沉重的政治帽子压在《大公报》头上,已
经半个多世纪了,至今还流传于人口。

几个月以前,还有人写文章,指责《大公报》反共。

一个多月以前,还有人在文章中叹息说:“‘文革’开始至今三十余年过去了,某些人硬加给《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帽子至今还没有摘下去”。

可见并不……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方汉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跳出此山见真面r——新记《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另样审视 [J], 程茂枝
2.不只是"小骂大帮忙"——对《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质疑 [J], 李时新
3.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 [J], 方汉奇
4.《大公报》对国民党真是“小骂大帮忙”吗 [J], 赵淑菊
5.小骂大帮忙的《大公报》——评析新记《大公报》办报的政治倾向 [J], 盛沛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公报》与“小骂大帮忙”

《大公报》与“小骂大帮忙”

Takungpao and "Small Criticism but Big Assistance

作者: 徐冠华[1]
作者机构: [1]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出版物刊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2-34页
主题词: “小骂大帮忙”;《大公报》
摘要:“小骂大帮忙”是对《大公报》立场的一个评价。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陆对于《大公报》的这个评价一直持负面态度。

本文主要从“小骂大帮忙”的历史渊源、大陆对这个评价
的态度变化人手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从另外一个角度正解“小骂大帮忙”评价的立场,并指
出“小骂大帮忙”是当时新闻政策下为达到舆论监督的一种策略。

伤时骂世群丑狂欢——论《东郭记》传奇的戏剧冲突

伤时骂世群丑狂欢——论《东郭记》传奇的戏剧冲突

伤时骂世群丑狂欢——论《东郭记》传奇的戏剧冲突
颜彦
【期刊名称】《贵州文史丛刊》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明末作家孙钟龄的传奇作品<东郭记>取<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故事敷衍成篇,在嬉笑怒骂中刻画了群"丑"形象,寄寓作者对世态炎凉敏锐的内心感知以及深切的悲凉之情.本文以戏剧冲突为中心,从戏剧冲突的内容、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三方面展开论述,从中感悟作品深刻的意义内涵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颜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30
【相关文献】
1.骂世:敲响灵魂的黄钟大吕——浅析古人借题发挥伤时骂世的几种手法 [J], 王蕊
2.不只是"小骂大帮忙"——对《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的质疑 [J], 李时新
3.话题+戏剧冲突:交友类节目的真人秀狂欢——对《非诚勿扰》的个案研究 [J], 童晓玲
4.“另类”传奇-《东郭记》赏读 [J], 叶海英
5.刺世伤时显微阐幽──论苏州派传奇的文化内涵 [J], 郭英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2 卷第 4 6 期
20 06年 8月
惠州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URN I HOU UNI RS O AL OFHU Z VE nY
V I2 N 4 o . 6. o.
A g. 0 6 u 20
不只是 “ 小骂大 帮忙”
《 质疑》列举了许多事 实来证 明 《 大公报》对
国共两 党既有 “ 骂”也 有 “ 忙 ” 帮 ,又 不 能 区分 大 小 。于是认 定 “ 小骂 大帮忙 ”之说 无法 “ 当地评 恰
作 为否认 “ 骂大帮忙 ”的证 据 。一般说来 ,一 张 小 报 纸 ( 日传媒 )与政 府发生 矛盾 大体有这 样几个 或
第4 期
李 时新 :不只是 “ 小骂大帮忙”
・6 ・ 3
机械理 解 。
介 石之 间对立 更为 尖 锐”而 引 发 的 “ 查 王芸 生 ” 三
2 .如何 认识 《 公报》 对 国共 的 “ 大 骂”和
“ 忙” 帮
只能说明两点 :一是 “《 大公报》和王芸生在声援
‘ 二条 战线 ’ 同情 爱 国的学生 运动 的行 动 中 ,思 第 、 想于烦 闷中已经开始 有 了某 些 新变化 ” [ 4 二是 王 ; J6 4 芸生 的 自由主 义 思 想惹 恼 了 国 民党 政 府 。 足 以 ④不
提 出一点个人 看法 。

个 “ 确” 的 “ ” 和 “ ”来 ,如 果 做不 到 , 精 大 小
“ 小骂大 帮忙 ”就不 成立 。其实 ,“ 小骂 大帮忙 ”这

关 于几个问题 的看法
个 词组 只是使 用 了一种修 辞表达 法 ,就 像说 “ 小 人
志气大 ”一样 ,不 过是 以 “ ”衬 “ ”进行对 比 小 大
关” 、是 “ 凶” 帮 、是 “ 反人 民的”等 自我讨伐 的不
实之词,但这段话表达 的基本事实是不能否定的
( 面将有 详细 的 阐述 ) 后 。
可是 《 质疑》在 “ 小骂大帮忙”这个问题上的
论证 思路 是 ,一定要在 “ 骂”和 “ 帮忙 ”之 间分 出

度。基于此 ,笔者想就 《 质疑》一文中的一些观点
收 稿 日期 :20 05—1 0—2 8
体 、最合 理 的解 释 ,它避 免 了对 “ 大” 和 “ ”的 小
作者简 介:李时新 (9 9一) 16 ,男 ,湖北荆州人 ,惠州学院 中文系教师 ,武汉大学新 闻与传播学院媒介经 营与管理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新闻传播史 。
维普资讯
对 “ 骂大 帮忙 ”解释 最 为详 细的 ,是 由原天 小
津 《 大公报》改名的 《 进步 日报》在创刊号上发表
的《 进步 日报职工同人宣言》 (《 进步 日 报》发刊
词 ,14 99年 2月 2 7日) ,其 中说 道 : “ 骂大 捧是 小 大 公报 的得 意手 法 。它所 骂 的是无 关痛痒 的枝节 问
关键词 :“ 小骂大帮忙” ;质疑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 20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5 3 106 0 0 6 17 — 94 2 0 )4— 0 2—0 5
对新记 《 公报》 大 ①的评 价 ,表 现为 “ 文革” 题 和二 、三等 的法西 斯小罗 罗 ,它所 捧 的是 反动统
前 的否定 和改革开 放后 的反 思 。宽松 的政治环境 无
治者 的基本 国策和统 据 国家 的法西斯 匪首 ,即所谓
疑为人们客观地审视 《 大公报》创造 了条件,然
而 ,与 以前 过多 的讨 伐 声 形成 对 照 的是 褒奖 有余 。
的 ‘ 中心 ”。这段话的基本含义是 , 大公报》 国家 ’ 《
痛骂或批 评 的是不伤 蒋政府 筋骨 的问题 ,它从根本
以一个热点问题 “ 小骂大帮忙”为例 ,就有 《 质疑
上是维 护 国民党政 府的统 治秩 序的。虽 然这段话 的

新记 < 大公报 >的 “ 小骂大帮忙” 》一文 ( 《 见 新
些措 词有 不 当之 处 ,例如称 自己是 “ 御用宣传 机
1 .究竟 什 么是 “ 小骂大 帮 忙”
罢 了 ,根本 不可 能算 出一个精 确 的大小 来。按 照普
遍接 受 的说 法 , “ 骂 大帮 忙 ”有两 层 含义 :一 是 小 在政治 上 , “ 处 批 评 ,大 处 帮 助 ” 小 ,二是 在 目的 上 ,以 “ 骂 ” 的 手 法 起 到 “ 帮 忙 ” 的 作 小 大 用 。1 5 2 [ 2-6 认 为 ,这 是 对 “ 骂 大 帮忙 ” 最具 J 笔者 小
原因 :一是报 纸与政 府 为敌 ,以推 翻政 府 为 宗 旨 ,

价 《 大公报》的实际行为” 。笔者认为 ,首先有必 要认清 《 大公报》是一张 自由主义色彩深厚 的报
— —
对 《 质疑新记 <大公报 > “ 的 小骂大帮忙" 》的质疑
李时新
( 惠州学 院 中文系 ,广东 惠州 5 60 ) 10 7

要 :文章认为 《 质疑新记 < 大公报 >的 “ 小骂 大帮忙” 一文试 图完全推 翻 “ > 小骂大帮忙”之 说是站 不
住脚 的。事 实上 ,“ 小骂大帮忙”是新记 《 大公报>对 于 自己与国民党政府之 问的关 系的 角色定位 。因此,认 为 新记 《 大公报>只是 “ 小骂大帮忙”是片面的,但如果完全 否认 “ 小骂大帮忙”也是 片面的。 实质上 ,除了 “ 小 骂大帮忙”之外 ,新记 《 大公报>还有诸如 自由主义立场、浓厚 的爱 国情怀和对 国民的深切 同情等其它特征 。
闻与 传播 研究》20 第 3期 ,以下 简 称 《 02年 质 疑》 )用不小的篇幅论证 “ 小”和 “ 大”无法衡量 ,
因而认为 “ 加于 《 大公报》有诸多不妥 ,今后就该
废止这个 称号 ” 。笔 者认 为 ,评 价任 何 历史 现 象都 应 当避 免走极 端 的思维方 式 ,尽 可能采 取超然 的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