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3运动的快、word版

合集下载

(vip免费)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vip免费)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1.3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并能进行简单地计算.2过程和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知晓速度在实际中的意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重点和难点: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2难点:速度的有关计算.●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物体运动有快有慢?图中四位同学谁跑得快?谁跑得慢?为什么?(经过的时间相同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2 表中哪位运动员跑得最快?(经过的路程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3如果周杰伦用5秒钟跑了150米,昆凌用2秒跑了90米,谁快?(学生便会自己计算:周杰伦——150米/5秒=30米每秒;昆凌——90米/2秒=45米每秒.得出结论,昆凌快.教师顺势指出,这种计算方法算出来的数据便是速度.)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两种?2什么是速度?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4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5如何计算平均速度?(二)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交流(三)知识梳理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长短.通过的路程越长,表明它运动得越快.(2)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物体所用的时间越短,表明它运动得越快.例:百米赛跑中,观众通过观察哪个运动员跑在前面,来判断哪个运动员跑得快,采用的是第一种方法;二裁判员则通过记录每个运 动员跑到终点所用的时间来比较快慢的,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2速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公式:v=s/t.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在真个运动过程中,物体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发生改变(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但注意,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但是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相同的路程 的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4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快慢都在改变,这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用平均速度来表示.平均速度公式:v=s/t. 其中,t 是物体运动的时间,s 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总路程.(四)课堂训练例1: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 /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解:运动员速度为v 1=t s =sm 11100=9.1m/s 摩托车速度v 2=40km/h =40×h km 11=40×s m 3600103=11.1m/s 答:因为v 2>v 1,所以摩托车的速度较快.例2: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 跨栏金牌 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刘翔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例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 用时6 s,后50 m 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 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解:小明前50 m 路程s1=50 m 用时t1=6s,后50 m 路程s2=50 m, 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答:小明前、后50 m 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3 m/s 、7.1 m/s 和7.7 m/s.(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 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 110m 852m/s1291s s v .t .===50506s 7s 全程11150m 8.3m/s 6ss v t ===22250m =7.1m/s 7ss v t ==前50m 平均速度:后50m 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全程时间:3126s+7s=13s t t t =+=333100m =7.7m/s 13s s v t ==50 m 50 m 6 s 13 s 100 m 8.3 m/s 7.1 m/s 7.7 m/s三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作业:(下发本节习题,综合测试部分)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2.主题:讨论主题为“如何运用速度知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过程:各小组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并举例说明。
4.分享: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学生可提问、补充,以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系统地讲解速度的概念、计算公式及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速度的概念:介绍速度的定义,让学生理解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的计算公式:讲解速度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使学生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介绍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速度知识进行比较。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第17页的练习题1、2、3。
-设计一道与速度相关的应用题,要求结合实际情境,并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实践作业:
-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如:行人、车辆等,尝试用速度知识进行描述和比较。
-与同学合作,进行一次小型的速度实验,如:测量并比较不同学生短跑的速度,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高计算和实际操作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注重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物理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3运动的快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匀速直线运动,了解平均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而致用的思想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机械运动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一)自学交流请同学们自学课本20、21页内容,学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完成学案(一),自学后组内展示。

(二)想想议议请同学们看21页和22页想想议议,完成学案(二)。

(三)自学规范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通过计算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关于速度的应用计算步骤有哪些要求呢?请同学们看课本21页例题,总结规范自己的解题过程。

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

位统一为所需的单位。

3)解题过程,要求写出根据公式(或由公式得到的导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

4) 代入后检查数值、单位是否统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计算结果。

(四)尝试展示根据同学们的总结,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学案(四)。

教师巡回辅导。

等同学们完成后,在班内展示。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以后我们学习的关键,我们要注意领会速度单位间换算的技巧,会从不同的信息渠道收集关于速度计算的条件,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作业布置P22动手动脑学物理3、4。

【板书设计】1.3 运动的快慢一、机械运动的分类:1.按路程的曲直: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2.按速度的变化:匀速运动:变速运动。

二、匀速直线运动:三、平均速度1.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运动物体,由于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变化的,人们常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机械运动4、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机械运动4、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机械运动4、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题机械运动复习授课类型复习课一、教材分析机械运动一章教材重点内容是围绕速度概念的建构过程和参照物的概念灵活运用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复习教学活动,本章知识比较凌乱,而且对学生将凌乱的知识穿起来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学情分析《机械运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章内容,间隔时间较长,学生遗忘较多。

复习本章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特别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测量工具的使用,及误差的判断。

所以本节复习课是联系后面知识的桥梁。

三、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梳理本章的知识网络,2、会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3、会刻度尺的估读,4、会测量平均速度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章复习重点是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五、教学过程设计一、知识梳理1、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浏览第一章主要内容,梳理出本章知识要点。

2、学生完成知识网络图(见ppT)二、疑难解析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见ppT)2、运动和静止的判定(见ppT)方法点拨: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位置改变(速度和方向任意发生改变)物体运动;位置未变物体相对静止3、实验回顾: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注意:A.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B.小车在斜面顶端要由静止释放。

C.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反馈练习(见ppT)六、练习及检测题新学案15-17页第5、11、 12 、13、20题七、作业设计新学案17页第23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快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快慢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流程
教学素材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前测诊断
展示内容
引入课题
创境引入
提示平时百米赛跑时观众和裁判员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交流并自主评价。
速度
通过看书,归纳总结出速度的概念并了解速度公式及相关单位换算。
展标导学
展标
读标
根据阅读指导阅读P20有关速度的内容
自主合作
引导学生读书,巡视
学生看书做记号并及时记忆
互动交流
评价、讲解示范
自主完成
版演、质疑
巩固达标
巡视、辅导学困生;激励学生讲解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展示
课堂小结
本节有何收获?
归纳拓展
引导小结展示内容
回顾、记忆
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展标导学
展标
读标
阅读P20-21面图片、文字、例题。弄清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概念
自主合作
提供直观图片、提示学生认真理解想想议议图1.3-3文字的含义帮助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自主思考,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例题: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运动快慢
自主学习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道速度的定义、速度公式及相关单位换算。
合作学习目标
知道描述运动的快慢的方法。
会进行速度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的含义
合作探究目标
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合作重点
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公式的应用
合作难点
速度、平均速度概念的建立;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
合作关键
充分利用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概念,利用公式计算的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同步教案:1.3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同步教案:1.3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同步教案:1.3 运动的快慢1.3 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4.通过对多媒体图像的观察,认识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从多媒体图像“猎豹捕羚羊”的生存竞争中,体会速度的重要性。

6.通过了解摄影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1.运动快慢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速度单位的换算及有关计算题。

3.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教学步骤】【自主学习案】欣赏《龟兔赛跑》的故事,思考:1.运动的描述(1)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是__静止__的,兔子是__运动__的,乌龟是__运动__的;(2)以乌龟为参照物,树木是__运动__的,兔子是__运动__的,地面是__运动__的。

2.运动快慢的描述(1)我们平常认为兔子跑得快,是如何来进行判断的?(2)在这个故事中,结果是狐狸裁判判定乌龟赢了,说明应该是乌龟跑得快,这又是如何来判断的?【课堂导学案】一、讲授新课1.运动快慢的描述以龟兔赛跑为例,分析讨论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3)视频小结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4)想想议议:如果两个人运动的时间不同,经过的路程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得更快?2.速度(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想想做做:甲、乙两人在平直公路上骑自行车,甲10秒前进50米,乙2秒前进8米。

怎样表示这两人骑车的快慢?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具体回答。

提示:可利用刚才学到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来思考计算。

也不能认为:在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想想做做: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记录了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的数据如下表,试用描点法描出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像。

时间t/s 1 2 3 4路程s/m 1 2 3 46.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1)思考: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2)教师指出: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车在不同斜面上运动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速度,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知识讲解:讲解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通过实例解释速度的物理意义,让学生深入理解速度概念。
4.应用练习:布置有关速度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他们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关注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速度观念。
2.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置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针对学生对速度与加速度的混淆,设计专门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清两者的关系。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体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激发学生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速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让学生理解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程度。
3.方法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比较不同物体在相同路程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
4.知识拓展:介绍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让学生了解速度变化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速度概念的理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学生对速度的理解容易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内涵。
2.速度公式的运用:学生在运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变形运用感到困惑。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

1.3《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通过速度的探究体会速度的大小体会速度在实际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学情分析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

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

教学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

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1.出示图片在赛跑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

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跑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用的时间短。

总结归纳: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

(用时短的就快)引导学生探究: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显示: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 min,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等学生充分讨论后,显示结果:物理学中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也就是用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机械运动3、

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机械运动3、
注意:区分“估计值”和”估计数字”,只要是某个物理量的值要有单位。
例2、.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2圈.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cm,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mm。
答案:2.50,2.1
注意:在计算细铜丝直径时,除不尽,2.083333,测量结果准确程度一定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时的准确程度一致
例3、如图2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为cm。
例4、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请说明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
意图:准确表达、发散思维训练。描述物体运动时需要选择参照物,说明甲乙丙三物体运动一定要有“以地面为参照物XX是XX”,
(3)根据图像上确定出物体运动8s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例8某同学为了测定物理课本内一张纸的厚度,采用了如下步骤:
a.量出一本书的厚度,记录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设:没有磨损);
c.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n;
d.用L/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记录d;
(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应分别改为;
二、学情分析
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必要性是这部分内容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学生已计算过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学生用数学技能能够完成)
(2)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图像有什么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 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教学重点: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新课教学(课时1)“想想议议”1.在比赛过程中,你是如何判断谁快?2.赛后,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这两种方法一样吗?观看视频并讨论:2015年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图片:从观众角度看,谁快?——时间相同,通过路程长的运动快从计时裁判角度判断,谁快?——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想想议议”3.小聪100m跑的成绩是17s,小明同学50m的成绩是8s,如何知道他俩谁跑得快?在路程和时间都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相同时间经过的路程,即1s内通过的路程长的运动得快。

物理学上为了比较运动快慢,就是采取“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elocity)。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那么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1s)内通过的路程。

基本单位:米每秒,符号是m/s 或m·s-1,[小资料]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千米每小时,符号km/h 或km·h-1,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练习1:5m/s=__________km/h 72km/h=_________m/s练习2:分析下面的漫画,你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吗?猎豹10s可以跑400m,海燕1min可以飞5000m,旗鱼5h可以游540000m。

猎豹:v1=s/t=400m/10s=40m/s,海燕:v2=s/t=5000m/60s = 83.3m/s,旗鱼:v3=s/t=540000m/(5×3600s) = 5.4×105m/(1.8×104s)= 30m/s。

新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反思

新人教版八级物理上册《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反思

2022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反思课题:§1.3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情、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及单位教学难点:匀速直线运动的推断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方法:观察比拟法:通过对生活中实际事例的比拟,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练习法:通过学生练习,学会应用速度公式的简单计算及速度单位的换算.教学打算:投影仪、录像机及资料片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看课前打算的录像资料:•动画片“龟、兔赛跑〞的片断•X题材电视片中立体战的片断师]刚刚的画面中,同学们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的乌龟、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空中沿直线飞行的飞机……结合约学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生](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生]它们运动的路线都是直的.生]它们都在做机械运动.师]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区别呢生]有.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爬.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一样.师]运动有快有慢,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教学1.速度(1)概念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继续观看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 m决赛的盛况.放录像]不能放就以说明的方法来讲述.•学校田径运动会100 m决赛师]在一片欢呼声中,100 m决赛的冠军产生了.同样是跑100 m的运发动,如何比拟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都是百米运发动,他们跑的路程一样长.先到达终点的运发动用的时间短,他运动得就快.生]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大家接着观看另一场精彩的比赛片断放录像不能放就以说明的方法来讲述•24届奥运会万米赛片断师]比赛还在进行中,怎样比拟运发动们运动的快慢呢生]看看他们谁跑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人跑的路程最长,而时间一样.生]在相等的时间内,跑的路程长的运发动运动得快.师]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拟时间的长短来推断运动的快慢;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拟路程的长短来比拟运动的快慢.请同学们继续关注下面的问题.投影不能放就以说明的方法来讲述学校百米赛冠军的成绩是12 s,24届奥运会万米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拟他们运动的快慢生]依据前面的方法,可以比拟他们一段相同路程内的时间或比拟他们一段相同时间内的路程.生]可以比拟他们在1 s内运动的路程.师]请同学们分别计算他们在1 s内的路程.一名同学板演学生演算、教师巡视.百米冠军: =8.33 m/s万米冠军: =5.95 m/s师]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同学们刚刚求出的就是两名运发动各自的速度.速度等于什么呢生]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生]刚刚计算的是1 s内运发动跑的路程,所以说速度等于1 s内的路程.师]能不能分别计算出两名运发动在1 min内、1 h内跑过的路程,来比拟他们运动的快慢呢生]可以.师]“1s、1 min、1 h〞都叫做单位时间,所以可以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板书]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公式师]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肯定已经注意到,每一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号.物理学上,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用“v〞表示.如果一个运动物体在“t〞时间内运动的路程是“s〞,那么这个运动物体的速度该如何表示呢请大家写出速度的表示式.生]v=师]这就是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式.即速度的公式.(3)单位师]同学们可以由速度的公式,依据以往的学习经验,商量一下速度的单位应该是什么.生]依据速度的公式可以看出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组成.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m),时间的单位用秒(s),速度的单位就是米(m)除以秒(s).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速度的单位就写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所以.米/秒(m/s)就读作“米每秒〞.投影不能放就以说明的方法来讲述练习1:读出课本P23“小数据〞中物体的运动速度,说明哪个物体运动得最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最慢.人步行和骑自行车时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多少生]蜗牛爬行最慢,光速最快.因为蜗牛爬行的速度最小,光的速度最大.生]人步行的速度约1.1 m/s,自行车的速度约5 m/s.师]同学们已经了解的“m/s〞是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在中还常用“千米/时(km/h)〞作单位,应该怎样读生]“千米/时〞中的“时〞应该是“小时〞,所以可以读作“千米每小时〞.师]读得非常正确.“时〞是“小时〞的简称.在计算和用中文符号书写单位时,要用简称.所以写作“千米/时(km/h)〞,读作“千米每小时〞.同学们还要注意在物理课中不要沿用小学数学中以长度单位作速度单位的方法,不要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米〞.生]米/秒和千米/时都是速度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问题.投影不能放就以说明的方法来讲述练习2:火车的速度是72 km/h,汽车的速度是30 m/s,是火车跑得快还是汽车跑得快生]谁的速度大,谁就跑得快.由于单位不一样,没有方法比拟快慢.师](引导同学们明白)要比拟两车谁跑得快,就要比拟两车速度的大小,要比拟两车速度的大小,就要统一单位.生]可以把km/h化成m/s.72km/h就是72个1 km/h,1 km就是103m,1 h就是3600s等量代换以后,进行计算就可以换算成m/s.学生板演]72km/h=72×=72× =20m/s.生]也可以将m/s换算成km/h.学生板演]30m/s=30× =30×=108km/h.师]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单位统一以后,很简单就能比拟出谁运动得快了,谁快呢生]汽车的速度比火车大,所以汽车跑得快.师]从同学们刚刚进行的单位换算的过程中,是不是能总结出单位换算的一般规律呢生]第—步:数值和单位别离;第二步:等量代换;第三步:进行计算.师]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投影练习3:(1)10 m/s=______=_____=______.(2)36 km/h=______=______=_____.(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1)计算例题1:一位百米赛跑运发动跑完全程用了11 s,而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拟快强调:解题过程要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把数值和单位代入时,单位要统一,计算过程和结果都应带单位.2.匀速直线运动想想议议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想想议议〞中的内容,看能获得什么信息.师]照片上两个球之间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生]照片甲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相等,照片乙中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师]甲、乙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吗生]照片甲中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运动的距离也是相同的,所以小球的运动速度是不变的;照片乙中两球间的时间间隔也相同,但相邻两个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说明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师]我们把类似于照片甲中小球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照片乙中小球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大家能说出这两种运动的定义吗生]物体沿直线快慢(或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师]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但常见物体的运动大多是变速运动.同学们可以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生]车辆进站和出站,起动和刹车,上坡和下坡,都是变速运动.生]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师]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X,只作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公式v=计算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不过求得的速度v表示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路程s中的平均快慢程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本节小结)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2.在变速运动中,v=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快慢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课题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授课类 型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上一节讲述的是“运动的描述”,通过这一节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运动”,而本节课教材通过“想想议议”栏目提出问题(“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课题,并且学生讨论 总结后直接得出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这 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学习过计算速度和 路程的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简单的
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 物理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速度、路程等物理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本节课还是喜欢物理又害怕难,喜欢的是以前接触过速度的计算,怕的是利用物 理公式解决速度问题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数学底子薄的学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显得特别的重要。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练习及检测题
新学案第8页
1—10题
七、作业设计
1.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 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已知:S=980m+20m=1000m v=36Km/h=10m/s
求:t
解:t=s /v=1000m/10m/s=100s
答:这列火车过桥要用100s.
2.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 ,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 (1)AC两站相距多远?(2)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3、1温度1、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3、1温度1、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3、1温度1、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题第三章第一节温度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温度计》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温度”和“温度计”不仅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

学生对温度这个词是非常熟悉的,但对于它的含义的理解却不准确。

因此,教材上的“想想做做”,意在通过实验发现,生活中的对温度的感觉是靠不住的,引导学生关注温度的科学内涵。

温度计是八年级学生学习的第二个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

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②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③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②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难点通过学生活动,掌握温度计的使用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春天冰融化,夏天水长流,秋天云高远,冬天雪封河。

以四幅美丽的图片引入本章的物态变化内容。

四季交替变化的同时,也伴随着气温的变化,而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也都与温度有关。

我们这一章的探究就从大家所熟悉的温度开始。

(以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引入新课,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二)探索新知1、温度计(1)实验体验:让学生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中。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4测量平均速度3、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4测量平均速度3、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4测量平均速度3、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题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

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中其大小会不同。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求,认真按照规则做好实验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分析应用”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现象的已有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归纳总结、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体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织调控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

五、教法学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归纳法。

八年级物理上册1机械运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1机械运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概念,会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会选择参照物,理解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知道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知道速度的单位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
3、知道长度单位并会换算,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知道时间单 位,并会换算,会用停表测量时间,知道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减小办法。知道误差不是错误
六、知识结构
七、其它补充
(由于每节课后有反思,本处不设反思,只针对目标的遗漏和目 标教学深浅的把握进行补充说明,没有可以不写)
难点
1、长度测量的估读。
2、速度路程时间的综合计算
五、课时安排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课时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2课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应对措施和思路
教学重点
1、长度的测量和读数。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参照物的选择。
3、路程、速度、时间的计算。
本章教材中各节开篇都是从学生感兴趣或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注意从生活走向物理、体会物理是有用的。教材关注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期望学生在现象中对比,提升对科学理念本质的认识,在对科学的理解段,物理的学习方法不同于其他学科。物理的学习要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 理解,并且要联系实际。第一章学习机械运动, 从最贴近生活入手,讲解了长度,时间和速度的测量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这些知识中,必须学习物理学独有的东西——参照物,也就是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对于这个知识,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接受老师的讲解,但如果课后的辅导练习跟不上,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又不够,最终会无法区分静止和运动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埋下隐患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4测量平均速度3、word版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4测量平均速度3、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4测量平均速度3、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题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

教师通过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数值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路程中其大小会不同。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由于本节课是学生的第一次分组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遵守实验室的要求,认真按照规则做好实验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交流评价──分析应用”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现象的已有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归纳总结、最后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形式。

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体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织调控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新人教版上册同课异构教案1、
3运动的快、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课题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授课类型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上一节讲述的是“运动的描述”,通过这一节学生知道了“什么是运动”,而本节课教材通过“想想议议”栏目提出问题(“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课题,并且学生讨论总结后直接得出速度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在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学习过计算速度和路程的问题,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从简单的
运动开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逐步展开对物理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中学生对速度、路程等物理概念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本节课还是喜欢物理又害怕难,喜欢的是以前接触过速度的计算,怕的是利用物理公式解决速度问题还是第一次,特别是数学底子薄的学生。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自信显得特别的重要。

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看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现象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直线运动的快慢
四、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
建立速度的概念和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难点
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过程设
计1.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已知:S=980m+20m=1000m v=36Km/h=10m/s
求:t
解:t=s/v=1000m/10m/s=100s
答:这列火车过桥要用100s.
2.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C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六、练习及检测
题新学案第8页1—10 题
七、作业设计1.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 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

求:(1)该汽
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