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职教育 服务新农村建设

合集下载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而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培养乡村人才、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环节,也逐渐受到社会关注。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了其发展。

本文将就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问题分析1.教育资源不均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仍然过于集中于大城市,而农村地区高校数量较少,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高职教育服务水平无法满足需求,难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

2.就业环境不够完善由于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就业岗位相对较少,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

加之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高职毕业生会选择到城市就业,这也导致了乡村地区的人才外流问题。

3.教学水平不高由于乡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高职学校在农村地区招收的教师和教学条件均较为受限,这导致了教学水平相对较低,无法为乡村地区提供优质的高职教育服务。

4.就业观念问题在乡村地区,许多学生和家长对高职教育存在着偏见,认为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差,影响了学生对高职教育的选择,这也成为了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障碍。

二、对策研究1.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高职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大对农村高职学校的资金扶持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乡村地区的高职教育服务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2.加强产教融合高职学校应该积极与当地企业和乡村社区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工作,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乡村产业接轨,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4.加强宣传引导政府、高职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和引导,改变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向学生和家长介绍高职教育的优势和就业前景,鼓励更多的学生选择就读高职学校,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人才支持。

5.拓展就业渠道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更多的高职毕业生留在乡村地区就业,促进人才流动,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多的动力。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收 稿 日期 :07— 8— 8 20 0 0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教 育 科 学 规 划 “ 五 ” 划 资 助 课 题 湖 十 规
(J 0 B C 0 ) X K 3 Z 0 1
关键词 : 高职教育 ;新农村 建设 ;思考
中 图 分 类 号 : 一 5 S 0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6 X(0 7 0 —0 0 —0 1 0 —0 0 2 0 )6 0 4 4
社会 主义新农 村建 设是 当前 和今后 一个 时期我 国社会 主义 建设 的重要 任务 , 目标 是实 现农村 “ 其 生 产发展 、 生活 富裕 、 乡风 文 明 、 容整 洁 、 理 民主 ” 村 管 的全 面发展 , 实现 农 村人 口素 质 的提 高 和 科 学技 术 的普 及 。高 职 院校作为 培养 职业技 术应 用型人 才 的
农村 小康 建设 和构 建 和 谐社 会 做 出 了积 极 的 贡献 。
后来 , 大批 中专 学校 陆续合 并升格 成为 了高 职院 校 。
近年 来 , 职业 院 校继 承 优 良传 统 , 托 自身优 势 , 各 依
在农 村广泛 开展 多种 形式 的实用技 术培 训 和职业技 能培 训 , 施 了绿色 证 书 、 年农 民科 技 培训 、 型 实 青 新 农 民创业培 训 、 村劳 动力转 移就业 培训 等 “ 农 阳光工
8 .2 , 中文盲 、 77 % 其 半文 盲 就 达 34 9万人 之 多 , 5. 受 过专 业技 能 培 训 的仅 占 1 . % 。有 美 国 经 济 学家 36 分析 指 出 : 中国农 民在校 时间每增 加 一年 , 收入就 其 可增 长 36 ~5 5 假如 第 一产 业 从业 人 员 受 教 .% . %; 育水 平达 到城市 人 口受 教育 水 平 , 乡 居 民收 入差 城 距则 可缩 小 1 2 5~ 0个百 分点 。要 使农 民走 向富裕 ,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职学历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层次中开设的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人才培养不足当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的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育体制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学生在校期间缺乏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机会。

2. 就业市场不适应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地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并不被外界广泛认可。

一方面是由于高职教育在学生培养方面仍存在着瓶颈,另一方面是由于乡村用人单位对高职学历的认可度较低。

3. 人才流失现象明显在当前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留在城市就业,这导致了农村乡村地区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导致了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资源无法充分得到利用,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4. 院校与企业合作不足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并不够完善,致使学校的教学方法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实际就业市场的需求,也给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在加大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的也应当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2. 拓宽实践机会在学校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当通过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产,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推动乡村就业机会高职院校应当与各乡村用人单位加强联系,推动乡村就业机会的出现,提高外界对高职学历的认可度。

高职院校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如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活 富裕 、 乡风文明 、 村客整洁 、 管理 民主” 的全面发展 。其核心 技术 、 贸易 、 金融等 , 面向农村基层 的专业比例已明显减少 。 任 务是农村人 口素质的大面积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 。职业
2 乡土人才严重外流 , 人才 比较困难 。由于城市化 、 引进
院校作 为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地 , 应当肩负起历 史使 命 , 速度加快 ,大批农村青壮年涌入城 市 ,从农村考入高职的学 明确自身任务 , 为新 农村建设输送一代新人 , 提供科技支撑和 生 , 甚至一些学农的高职生也都把 就业的期望定格在城市 。 当 优质的社会服务 。
型农 民 , 发挥亿万 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
来解决的 。 后来 , 大批 中专学校合并、 升格为高职 院校 。 以农业
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是 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 内我国社会 中专为例 , 多数并入地方高职 , 少数 升格 为农 业高职学院 。而 主 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 目标是实现农村“ 生产发展 、 生 改为高职后新增的专业多为就 业市场上 的热 门专 业 , 象信息

前, 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名存实亡 , 乡村卫生所 也改为私 人 经营。 这些岗位都有后继乏人的问题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

新农 村建 设 需要 大 批职业 技 术人 才
近年来 , 各职业院校依托 自身优势 , 在农村开展 了多种形 让农民实实在在受益的大好事 , 民也有极大的热情 。 农 然而时 式的实用技术培训 礼职业技能培训 , 如绿色证书工程 、 青年农 下流行这样一种观点 : 务农是 赚不 了钱 的 , 中青年在家务农是 民科技培训工程 、 新型农 民创业培训【 、 工程 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 没有出息的。农村由于生活 、 工作 、 学习条件不便利 , 收入低 ,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21 O 0年 第 3期
( 第 5 总 9期 )
桂林 航天工 业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J OUR NA1OFGUII OI GE O E S A E T C L N C E F A RO P C E HNOL Y I OG 高校 管 理
高等 职 业教 育 服务
社 会 主义 新 农村 建 设 的 思 考
廖 旺 荣
( 林航 天 2 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桂 r - 校 长 办公 室 , 西 桂 林 广 5 10 ) 4 0 4
摘 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 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 需要社会各界付 出长期艰辛 的努 力, 更需要 高等教 育提供 智
为 其 提 供 智 力 支 持
它 不 仅 要 承 担 教 书 育 人 , 养 高 素 质应 用 型人 才 的重 任 , 培 而 长 期 以来 , 由于 历 史 和 现 实 等 各种 复杂 原 因 , 国农 村 且 还 应 当 承 担 开 发 人 力 资 源 , 养 新 型 农 民 , 务 社 会 主 义 我 培 服 经 济 基 础 薄 弱 , 业 发 展 速 度 缓 慢 , 民 增 收 困难 , 村 的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任 , 与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最 为 密 切 。高 等 职 农 农 农 它
决 。 目前制 约 新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的 问 题 主 要 有 : 是 农 民科 了 “ 一 五 ” 划 , 高 等 职业 院 校 如 何 服 务 好 广 西 经 济 社 一 十 规 对
学 文 化 水平 普 遍 不 高 。我 国 广 大 农 村 教 育 水 平 不 高 , 民 会 发 展 、 务 好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建 设 、 农 服 如何 加 强 自身 建设 作 科 学 文 化偏 低 。二 是 农 村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严 重 缺 乏 , 少 农 了 具 体 明 确 的 定 位 。今 后 , 家将 加 快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 不 国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浅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浅析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浅析摘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是职业院校的职责和使命。

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良好的契合关系。

目前,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面临供需错位、理论与实际结合松散、校村联系脱节的困境。

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交汇期,要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达到双赢,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乡镇村三方应从各司其职、通力协作,推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职业教育;职业院校;政府;乡镇村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决策。

乡村振兴是实现五个振兴,包括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

要全面实施这五个方面的振兴,势必会产生的人才需求和产业新形态,而这个恰好职教改革的趋势与职业院校的发展相契合。

职业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是社会服务,推动乡村发展的优势在于其人才培养优势,另外职业院校多属于地方办学,与当地乡村发展联系紧密。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院校一直是参与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职业院校在脱贫攻坚的同时已经逐步开始主动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1]尽管职业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已经有所作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政府角色的部分缺位、职业院校职教改革未得到深化、乡镇农村内生动力不足,对标党中央要求和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服务【作者简介】乔敏攀, 1987-,女,河南郑州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职业教育改革。

乡村振兴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寻找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应结合新的历史局面,从政府、职业院校、乡镇村三方面进行探索。

1、政府层面1.1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针对院校毕业生去往农村择业意向不强,农村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意愿不高的问题。

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政策宣传,大力倡导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国家尊重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待遇水平,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制约,无论在其思想方法 、内容的深度 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二三产业发展 的趋 广度上 ,还是在途径 、手段 的多样性与 待解决的问题与不足 。

势 ,导致培养 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新农
育的投入离不开政府这个主渠道 ,但更
重要的是必须形成社会化 、多渠道 的投 入体系 。积极探索 以公有制为主导 、 产 权明晰 、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化办学 模式 。走规模化 、集团化 、连锁化办学 的路子 ,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民间资本
系统性上都还是初步的 , 仍存在许多亟 村建设的实际需求 ; 就师资素质而言 ,
“ 双师型”的比例仍然较低 ,大多数教
师对农科教结合 、校企及行业 、产业结
留在理论 上 。
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不够 。 社会上对职业教育总是低看一等, 构 调整 、 业产 业化 等方面 的认 识 只停 农
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要求 。为此我们要抓紧落实 《 决 定》精神 ,建立市 、县、乡三级实用型 、 开放型的农民文化科技教育体系 ,把职 业教育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 发 、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和扶 贫开发服务基地 。职 业教育必须树立 “ 有为有位”的思想,积极探索 、创新 办学模式 ,通过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无 可替代的作为,壮大 自己 ; 要主动进取, 积极发展与农村 、 涉农企业之间的交流, 参与发展研讨 ,增进彼此的合作 。
要求。
劳动力培训工作 ,提高农 民整体素质 , 培养造就有文化 、 懂技术 、会经营 的新 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
需要 ,也是 促进 社 会主 义新 农村建 设 的 必 由之路 。 新农 村建设 对 职业 教育 提 出了更 高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现状与策略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现状与策略研究

院校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不断加强建设,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 质和教学能力逐步提高。
社会资源
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 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瓶颈与问题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 匹配
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与乡村市场需 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导致毕业生难以适 应乡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但也面日益增长,高等职业教育可以 通过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等方式为乡村振兴做出贡 献。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与策略,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的理论体系,为实 践提供理论指导。
现实意义
通过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在乡村地区的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有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 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02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乡村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为乡村地区提供人才支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保障。
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03
高等职业院校应与产业和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
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 经费保障水平。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法 律保障和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教育融合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教育融合路径

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02
高职教育应针对农村产业升级的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设
置,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支持乡村新业态发展
03
高职教育应支持乡村新业态发展,培养适应乡村旅游、农村电
商等新业态的人才,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基于文化传承的乡村振兴文化创新路径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03
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教育融合的 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有举措与成效
农业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开设涉农专业,培养具有农 业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 人才保障。
乡村教师培养
高职师范类专业开设涉农课程,培养 乡村教师,提高乡村教育的师资水平 。
农业技术推广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农业技术 培训和推广,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 术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加强师资引进和培养
鼓励高职教育机构从农业企业、科研机构、 高校等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级职称的 教师,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提升,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建立校企互派教师制度
鼓励高职教育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互派教 师到对方单位进行实践和交流,提高教师的
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产教融合。
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教育融合路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教育概述 • 乡村振兴战略与高职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路径设
计 • 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建
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面临着人才短缺、教育落后等 问题,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解 决乡村振兴人才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推动涉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推动涉农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本文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提高乡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加大涉农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

同时,还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参与到乡村职业教育中,通过捐赠、赞助和合作等方式来支持农村学校的发展。

另外,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培训乡村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育管理能力。

其次,优化涉农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农村的实际需要和就业需求,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增设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专业课程,如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经营管理等。

此外,还应该将职业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农田实习、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三,加强涉农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的投入。

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优秀乡村教师的激励和奖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职业教育事业。

第四,完善涉农职业教育的评估机制和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对乡村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率等指标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

同时,加强对乡村职业教育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教育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最后,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农业科技与涉农职业教育的融合。

政府可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建立农业科研和技术开发基地,为乡村职业教育提供先进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提高涉农职业教育的科技含量,培育更多农业科技人才。

综上所述,推动涉农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浙江职教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浙江职教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浙江职教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文本生成: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浙江省积极探索并制定了该实施方案,旨在加强职教服务,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具体目标如下:1. 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 加强职教结合,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3. 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4. 支持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乡土资源,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主要内容和措施1. 加强职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对接。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机制,推动职教资源向农村倾斜,培养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2. 实施乡村职教振兴计划。

加大对乡村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提高办学水平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建立乡村教师培训培养机制。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培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4. 加大对乡村学生资助力度。

完善乡村学生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5. 推动职教资源下沉。

引导优质职教资源向乡村基层延伸,促进乡村职教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育。

三、组织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2.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3.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和推进。

四、预期效果与评估通过实施该方案,预计将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职教融合发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专业化人才。

同时,也将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挖掘乡土资源,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方案将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

五、市场空间和前景乡村振兴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对职教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通过实施该方案,将为职教机构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六、总结与展望该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浙江省在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浅析高职院校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析高职院校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析高职院校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者:陈德林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5期摘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部署。

作为地方的高职院校必须在需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高等院校担负着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职能,作为高等教育的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特别是在本科扩招而生源萎缩的危机和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更应该积极改革、准确定位、寻求突破性发展。

因此,高职院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不仅是责任,同样也是为了把握住新的历史机遇。

一、加强高职师生高职师生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教育让长期呆在象牙塔里的高职师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思想冲击是不容小觑的,因此,首先应该加强广大高职师生的思想教育。

1.树立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志向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师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志向。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建设与发展的过程,需要大批实用型的技术应用人才,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但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传统观念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就业。

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应大力提倡学生毕业后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大显身手,建功立业,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2.增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要开展形势教育,增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自觉性。

加强高职师生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可使他们面对变化多端的国内外环境时,了解事实真相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客观困难,将有助于矛盾的解决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

更能深刻、具体地体会到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从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3.培养艰苦创业的意识和精神要开展艰苦创业教育,培养师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艰苦创业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发挥高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高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需 求 是 广 泛 的 , 了 生 产 技 术 的 推 广 应 用 外 , 村 的 诸 如水 除 农 利 设施 、 态 T程 、 息 化 等 基 础 设 施 建设 、 场 和 服 务 体 系 生 信 市 建 设 等 都 可 以 大 有 作 为 , 要 我 们 面 向农 村 寻求 切 合 点 必 能 只 实 现共 赢 。
主 义事业新局 面的战略 决策 , 当前最 紧要 而紧迫的任务 , 是 新农村建设 需要教育的智力 支持和科技 支撑 , 高职 高专能
够也 必 须 发挥 重要 作 用 :
关键词 : 高职 教 育 ; 农 村 建 设 ; 用 新 作
中图 分 类 号 :3 8 F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施 , 国务 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村 教育工 作 的决 定》也要 求 《
20 年 第 l 08 5期
经济研究导刊
E CON OMI ES ARC GU D CR E H I E
No 1 20 . 5, 08 S ra .4 e lNo3 i
总第 3 4期
发挥高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王 庆 成
( 河北丁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 北 沧州 0 10 ) 河 60 1

要 :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设 要 求 高等 职 业 教 育 的技 术和 智 力 支持 , 育 新 型 农 民 ; 农 村 建设 对 高 等 职 业教 育 社 培 新
又是 一 个 发展 机 遇 , 等 职 业 教 育 在 新 农 村 建 设 中应 该 也 能 够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按 照 “ 产 发展 、 高 生 生活 宽裕 、 乡风 文 明 、 村容整洁 、 管理 民主 ”的要 求 , 建设 社 会 主 义 新农 村是 一 项宏 伟 的 工程 , 党 中 央 国务 院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 是 开创 社 会

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的措施

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的措施

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的措施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职业教育:
1.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和支持:政府应当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提供更多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帮助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

2. 建设完善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建设,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训设施,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

3. 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包括农业技术、农村电商、养殖养鱼等相关专业,使农村学生能够获得实用的职业技能。

4. 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与当地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5. 推广师资培训和交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师资培训和交流机会,增加教师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6. 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优势,引导更多的农村学生和家长重视职业教育,增强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7. 加强就业服务和创业支持:提供就业指导和创业支持,帮助农村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就业能力,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农村创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村青年提供更多实用的技能和就业机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高职教育助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职教育助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职教育助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扮演着连接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高职教育的现状、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贡献以及现阶段应加强的方面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高职教育的现状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是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依据职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开发需求,提供的具有一定学术和职业素质,能够培养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工程技术领域、现代服务业、农业现代化和管理创新等领域从事初级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教育。

目前,高职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各地高职院校不断涌现,专业设置丰富多样,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进。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更加贴合现实需求,不仅注重理论的学习,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际技能的提升。

这种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一支重要的人才队伍。

二、高职教育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贡献1. 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需求。

通过高职教育的培养,能够为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提供技工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这样的人才队伍,既具备了实践操作能力和生产技术技能,能够直接参与到城乡产业链的运作中,又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为城乡经济的融合和提升提供支撑。

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高职教育紧密结合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符合城乡经济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紧密与企业合作,开展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通过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这为城乡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支撑,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加速信息传导和技术传播高职教育注重实践环节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企业接触的平台。

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能够与企业员工进行交流与学习,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和信息。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壁垒与实现路径1.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概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应面向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服务农业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应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应服务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村文化繁荣等方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职业教育应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之间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交流和共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面临人才流失问题:许多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由于待遇和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其中,导致教师队伍素质不高,教学水平有限。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往往面临经费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难以满足大规模职业培训的需求。

教育内容与实际脱节:现有的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往往脱离农村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社会认知度不高:在部分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度不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有限。

为克服这些实践壁垒,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实现路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培训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职业教育事业。

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调整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提高社会认知度: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共同富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有效模式

高职教育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有效模式

等农 产 品产 量 居 湖 北 之 冠 。 工 业 初 步 形 成 食 品饮 料 、 药 化 工 、 织 服 装 、 筑 医 纺 建
建材 、 械 电子 等 五大 支 柱 产业 。 冈 市 机 黄 有 十 一个 县市 区 .每 个 县 市 区有 着 各 自 不 同 的 主导 产 业 和 支 柱 产 业 .罗 田是 全
成 互 动关 系 。 是这 种 互 动 , 正 寻找 到 了校 企 双 方 利 益 的 共 同 点 .兼 顾 各 自利 益 的 关 注 点 . 双 方 的 合 作 具 有 可 持 续性 . 使 实
业 一厂 f ) 指 每 个专 业 要 与 相 场 是
地 与高 专 并 题 这 样 做 至少 在 逻 辑上 是 不 严谨 的
与 以 建 筑 业 为 支 柱 产 业 的 团风 县 合 作 : 经 济 贸 易 系 与商 业 贸易 发 达 的武 穴 市 结 对 . 与县 签 订 对 口合 作 协 议 , 成 了一 系 形
系 一 县对 接 共 促 进产 业 发 展 的格 局

革 、 程 内容 设 计 )参 与 教 学 过 程 等 , 课 、 形
双 向互 动 . 赢共 进 ” 式 的 运作 双 模
黄 冈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位 于 湖 北 省 黄 冈
就 业 信 息及 岗位 在 专 业 与企 业 合 作 中 , 各 专 业 为 企 业 提供 员工 培 训 、 术 支持 、 技
人 力 资 源 支 持 等 :学 院邀 请 企 业 专 家 参 与专 业 建 设 ( 业 标 准 设 计 、 程 体 系 改 专 课
场 等 学 院 规定 每 个 专业 至 少要 与 一 家 以上 的 企业 实现 紧 密 型合 作 全 院
现有 4 0个 专 业 . 与 黄 冈 市境 内 2 o 0 余 家 乡镇 企 业 签 订 了合 作 协 议 . 其 与 中的 8 0家 企 业 建 立 了 紧 密 合 作 关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

国的过 程 ;是农 民获 得转 换 身份 的 自由 , 培 训 的 比 例 虽 有 所 提 高 , 但 整 体 仍 显 偏 团等 大 型 企 业 联 合 办 班 ,仅 通 过 校 企 联 合
00 不 断从 农 业 生 产 领 域 转 移 出 去 的 过 程 ; 是 低 。48亿 农村劳动 力中 , . 小学 以下 文化 程 办 学 就 为 企 业 输 送 了 3 0 多 名 技 术 人 农 业 在 国 民经 济 中所 占 比例 不 断 缩 小 ,
农村 劳 动 力 的转 移 不 能是 无序 盲 目
实行校企 联合办学 ,直接加快农村 劳
农 民 。 从 世 界 范 围 看 ,不 论 是 发 达 国 家 或 的。农村 劳动力 的转移应 建立在 接受一定 动 力 培 训 转 移 的进 程 。 徐 州 生 物 工 程 高 职 先 三 者是 发 展 中 国家 ,它们 现 代 化 的 发展 历 教 育 的前 提 下 ,才能 达 到 转移 后 高质 就 校 近 几 年 来 , 后 与 蒙 牛 集 团 、 星 电 子 、 江 正 众 程 ,都是从 传统 的农 业国演变 为现 代工业 业 。近 年来 ,农 民工文化素质 和接受技 能 扬 子 江 药 业 、 奎 集 团 、 大 集 团 、 成 集
口从农业 领域向非农 领域 、从农 村向城镇 的人 力资本 的回报 效应 ,具 有受教育年 限
5 ‘ 缓 6\ 藏襄 嘎 蠡
维普资讯
20 o 6年 第 1 O期
三论 农 坛1

还 必 须 狠 抓 办 学 质 量 。 在 专 业 设 置 上 要 紧 加大对农业 的投入 ,加强农村基 础设施建 格 把 关 , 把 那 些 品 德优 秀 。 和 农 民打 成 要 能 在 医 卫 获 政 贴市 场。 目前 ,农民工 占我 国加工制 造业 设 , 受 教 育 、 疗 、 生 、 取 信 息 、 府

论高职人才培养与新疆新农村建设

论高职人才培养与新疆新农村建设

论高职人才培养与新疆新农村建设摘要: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农村办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教育服务。

文章论述了高职人才培养在新疆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新疆新农村建设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新疆;新农村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党的十七大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中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才培养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

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其综合素质高低, 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

众所周知,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只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新疆则更低,虽然当地政府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素质,但目前的培训多停留在语言等较低层面。

令人头疼的“三农”问题,已严重影响到了新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证明,在高职、高专院校疏远农村、农民和农业教育,在农村和农业人才教育被削弱的情况下,频繁地进行单项改革效果不大。

高职院校必须面向农村办学,为新疆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教育服务。

一、高职人才培养在新疆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系统的培养农业高职人才,加速农业高职人才资本积累,变农业高职人才资源为农业高职人才优势,把高职人才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层出不穷的大批农业高职人才支持。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民,要培育新农民就需要大力开发农业高职人才资源,强化农业高职人才队伍素质。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局)、财政厅(局)、人社厅(局)、水利厅(局)、农业厅(局)、林业厅(局)、粮食厅(局):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就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意义重大。

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包括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其中“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水利、粮食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涉农产业。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坚持学校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逐步形成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三)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各地要以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努力改善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要积极推动农村职业学校发展。

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组织开展城市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对口支持,在符合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动员相关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以技术、人才、项目、资金、设备等方式支持农村职业学校建设,增强服务“三农”能力。

(四)紧密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推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立志为农服务, 愿意扎根农村, 掌握农村实用技术和农村实际工 五、 国家 政 策 的 支 持 为 高 职 教 育 服 务 新农 村 建 设 提 供 了保 障 作知识 , 具备 开拓 创 新 精 神 , 能带 动 大 家 共 同致 富 的 各 类 人 才 。 中 高 职 教 育 的 蓬 勃 发展 离不 开 国家 政 策 的扶 持 , 近几年, 国 家 出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人才 培养 层 次 较 低 , 侧 重技 能而 轻 理 论 , 主 要 培 养 的 台一系列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 、 法规, 为高等职业教育服 务新 是熟练工人 , 这类人才理论基础知识有限, 故 而 也 很 难 完 全 满 足 新 农村建设提供 了政策支持。 近年来, 国家陆续 出台促进职 业教育发 农村建设发展的要 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备 展 的相 关 政 策 文 件 、 法规 , 为 新农 村 建 设 提 供 了保 障 。国务 院 2 0 0 5 相 当的理论基础知识, 他们能将理论知识 有效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 年 1 O月作出了《 关于大力发展职 业教育 的决定》 明确提 出: 调整经 能 够 适 应 现 代 科技 发展 要求 ; 这 类 人 才 即 能从 事 生产 实 践 , 又 能 开 济 结 构 和 转 变 增 长 方 式 需 要职 业 教 育 积 极 参 入 ,农 村 劳动 力 转 移 展科学研究 , 具有 人 才 的双 重 性 。为 加快 社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 正 需要 高职 院校 改 革 培 养 模 式 , 高职教育要为建设新农村服务 , 为提 是 需 要 以上 这 些 既 掌握 一技 之 长又 具 备 一 定 的 理 论 基 础 知 识 和 文 高劳动者素质 , 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这些法律规定都为职业 教育 化 素 养 的人 才 。 服 务 新 农 村 建 设 提 供 了 政 策 支持 。 二、 新农 村建设的发展有效改善 了高职教 育的招生状况 伴随着新农村建设总体 工程逐步 向前推进 ,高 素质技 能型人 近 年 来 国家 大 力 扶 持 农 村经 济 建 设 ,农 村 经 济 状 况 有 了 明显 才 的培养刻不容缓 。 高职 教育迎来 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高职院校只 的 改善 。 农 民 不 再仅 仅 满 足 于 温 饱 , 同 时对 精 神 文 化 需 求 也 随着 经 有 不 断转 变 发 展 理 念 , 进~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才 能真 正适 应 区 济 的发 展 而 不 断 提 高 。 他们 不再 将 子 女 的就 业 定 位 只 限于 从 事 传 域经济发展要求 , 更 好 的服 务 新 农 村 建 设 。 统手工技艺 、 传 统 农业 的生 产 、 种植 、 养殖 等 。 他 们 寄 希 望 于 自己 的 子女到高校深造学习, 提高知识文化水平 。自国家实施扩 招政策 以 参考文献 : 来, 高 等 学校 入 学 率有 了 明显 提 高 , 对 于 不 能进 入 本 科 院校 深 造 的 【 1 】 何 明松 . 论 中等职业技 术教 育在 新农 村建设 中作用和地 位 农村子女来说 , 进 入 高 职 院校 深 造 学 习 成 为 一 种 可 能 , 国家 各 项 政 【 J 】 _ 陕西教 育・ 理论 , 2 0 0 6 , ( 0 9 ) . 策大力发展高职教育, 职业 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极大地刺激 了农 【 2 】 张朝兵. 高职 院校 发 展 与地 方 新农 村 建 i t[ J ] . 文教 资 料 , 2 0 1 0 , 【 0 4 ) . 基金项 目: 郑州轻工业学院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研 究项 目 《 高职 教育与新 【 3 1 杨皤, 冯 文 全 发 展 农 村 职 业 技 术 教 育 为 新 农 村 建 设 增 添 后 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的阶段论文。 劲【 J 1 . 职 业教 育研 究 , 2 0 0 7 , ( 0 3 ) .
发展高职 教育 服务新农村建设
◆刘 卉
( 河南省轻工业 学校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6 ) Nhomakorabea【 摘要 】 新农村 建设蓬勃发展 , 其 中发展的核 心 问题就是 新农 民的 村子女 的入学欲望 , 进 入 高 职 院校 学 习 、 掌握 一 技 之 长 , 实 现 父 辈 培 养教 育。高职教 育作为与社会经济生 活联 系最为 直接 、最 为紧 的 大 学 梦 想 , 成 为 许 多 学 子 的 学 习 目的 , 国 家“ 十二 五规 划 ” 中 明确 密、 教 育层 次较高的一种教 育模 式, 对新农村 建设 人才培养 中起 着 强调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的伟大工程 , 在 这些 大的背景条件 下, 高 重要作用。 职 教 育 面 临 难 得 的 发展 机遇 。 三、 新 农 村 建 设 可 拉 动 高 职 院 校 毕 业 生就 业 市 场 【 关键词 】 高职教 育 服务 新农村 建设 近几 年, 国 家 扩 招 政 策 的 实施 , 扩大 对人才培养数量 的同时 , 也 给 就 业 市 场 带 来 前 所 未有 的压 力 。 目前 我 国工 业 现 代 化 水 平 不 近年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 , 国家对新农村基础设施 断提 升 , 劳 动 力 需 求量 明显 减 少 , 城市 富余 劳动 力有 向城 镇 转 移 的 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大规模投入 ,我 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发 迹象 。对于高职生来说 , 要想在工业化城市里站稳脚跟 , 没有 高深 生深层次的变革。 然而 , 从国家相关部 门公布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 的理 论 水 平 、 扎 实 的专 业知 识 是 无 法 实 现 的 。 在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历 史 ( 文化程度) 情况来看, 农 民科技文化素质 普遍 偏低 。此 外, 长期 以 机 遇 面前 , 将 所 学 技 能运 用 到新 农 村 建 设 的实 践 中是 最 佳 选 择 , 在 来, 我 国 高职 教育 没 有 真 正 树 立 为“ 三农 ” 服务的思想, 也 导 致 了 高 国 家各 项 优 惠 政 策 的 引导 下 , 大批高职生毅然选择服务基层 、 服 务 职教育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严重脱节 。因此 , 在农业产业化 、 农 农村 , 这一 良好的就业 观念有效 的缓解 了大学毕业生 的就业压力 , 村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需要更多更高层 次人才 的新形 势下 ,高职 也为真正实现 培养 新农村建设所 需要的下得去 、 留得住 、 懂技术 、 教育作 为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最为直接 、 最为紧密 、 教育层次较高 能经 营 、 会 管 理 的 人 才 创造 了条 件 。 的一 种 教 育 模 式 , 对新 农 村 建 设 的发 展 起 着 重 要 作用 。 四、 新 农 村 建 设 促 进 高职 教 育主 动 适 应 市 场 需 求 , 调 整 专 业 设 高职 教 育 在 新农 村 建设 人 才 培 养 方 面 的 重 要性 置 方 向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需 要 的 是 具有 一 定 的 理 论 知 识 基 础 的 实 从 目前 高职 院校 在 校 生 的生 源 性 质 来 看 ,绝 大 部 分 的 高 职 生 用性 复合 型人 才 。 这类 人 才 的特 点是 实践 能 力 强 、 动 手 操 作 水 平 较 都 来 自农 村 , 为 了改 变 目前 落 后 的经 济 生产 状 况 , 需 要 对 高 职 生 进 高, 但 又 必 须 是懂 技 能 同 时还 必须 掌 握 相 关 的 理 论 知 识 ; 在 具 备 实 行各种专业技 能、 实用技术 , 特 别是动手操作 能力的培养 , 只有这 践技 能的同时还有必要 的奉献精神和开放意识,能 自觉主观地带 样 , 才 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而作为培养新农村 建设者 的高职 动周 围的农 民一起 创业致 富; 不仅对农村很 了解 , 有一定的农村 、 院校应该顺应 市场 的客观需求 , 以服 务地方农村经 济为宗 旨, 在专 农 业 的 出 生背 景 , 而 且 对“ 三农 ” 问题 很 关 注 并 愿 意 主 动 参 与其 中 , 业 的设 置 上 和 人才 培养 目标 上 进 行 主 动 调 整 ,科 学 处 理 好 职 业 性 这类 人 才 培 养 和 教 育主 要 由高 职 教 育 来 实 施 。 我 们 都 知 道 本 科 及 与 学 术 性 的 关 系 , 重 视 高 职 学 生 职业 能 力 的培 养 , 加 强 高 职 生 实 践 以上的学校 培养 的是理论研究人才 ,这类人才在新农村建设 中表 技能 的训练。 为 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 特 别是新农村建 现为“ 大事干不 了, 小事 不想干 ” , 而且所学知识很难在农村发挥作 设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必须更新教育 观念 和培养 目标, 加强专 用, 学生也不会首先选择服务农村和基层 , 农村没有他们施展才能 业结构的调整与优 化, 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对专业结 构进 的天 空 , 即使 被 分 配 到 农 村 也 不 一 定 留得 住 。 新 农村 建 设最 紧 缺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