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专题整合1

合集下载

(成才之路)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1(课件+练习+专题整合)

(成才之路)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1(课件+练习+专题整合)

专题八第1课一、选择题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有()①德国古典哲学②三大工人运动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不包括工人运动,这是其阶段条件,故排除带有②的选项。

2.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新和谐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劳分配制度。

然而,“公社”不久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继资金【答案】 C【解析】欧文的这种理想型社会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故只会失败。

3.下面两幅图是中国现代画家艾中信的作品,描绘的分别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恩格斯陪同马克思与曼彻斯特纺织女工交谈的情景。

两图主要反映了()A.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缔造者B.科学理论的创立离不开社会实践C.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D.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暴露【答案】 B【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和图片反映的内容无关。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广泛社会调查,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故B项正确。

4.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B.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C.空想社会主义出现D.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错;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未指导工人运动,C错误;D与题干无关。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巨大力量。

5.《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022年(有答案)综合练_人教版高三_必修1_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_训练1_走近细胞

2022年(有答案)综合练_人教版高三_必修1_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_训练1_走近细胞

2022年(有答案)综合练人教版高三必修1 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训练1 走近细胞一、单选题1.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皮肤②胃黏膜③神经细胞④蚯蚓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病毒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池塘中的所有鱼类⑨一片森林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B.③②①④⑦⑩⑨C.③②①④⑦⑧⑩D.③②①④⑦⑨2.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三倍体”是从个体层次对体细胞染色体数量特征的描述C.“艾依河中所有的鱼”属于生命系统研究的一个结构层次D.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命系统的最高层次内所进行的循环流动3. 下列事实,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这一观点的是A.烟草花叶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草履虫可以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乙肝病毒必须依赖肝细胞才能繁殖后代D.动物通过生殖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4.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B.若将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由左下方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C.用凹面反光镜聚光,视野中的图像一定更加清晰D.在低倍镜下看清物像后换用高倍镜观察,一般只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调节粗准焦螺旋5. 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B.小球藻C.颤藻D.霉菌6.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有的原核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C.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7.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B.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C.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D.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都具有选择透过性膜8. “超级细菌”的结构与普通细菌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大多数抗生素对其无效,是一种耐药菌。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专题归纳整合一优质课件PPT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专题归纳整合一优质课件PPT

试求下列各物质的 摩尔质量(M)



720 g

720 g·mol-1

96

46 g


物质的量(n) 0.5 mol ⑤
1.5 mol ⑩
【解析】 因摩尔质量以 g·mol-1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和相对分
子质量(Mr)相同,所以可以先求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r(C2H5OH) =46,Mr(C60) =720,Mr(SO24-)=96,Mr(Na+)=23,则 M(C2H5OH) =46 g·mol-1,M(C60)=720 g·mol-1,M(SO24-)=96 g·mol-1,M(Na+)
2 mol。 【答案】 ①23 g ②46 ③46 g·mol-1 ④720
⑥144 g ⑦96 g·mol-1 ⑧23 ⑨23 g·mol-1 ○ 102 mol
⑤1 mol
考点归纳透析 考点 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侧重于考查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 与非金属、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以及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等基 本概念,也会考查化学反应的分类。解答该类试题时要找准分类标 准,准确掌握各个概念的含义。有些类别之间的差异是很小的,比 如酸性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很多同学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两 者既不相同,也不包容或并列,而是交叉关系,如 CO 不是酸性氧 化物,而 CO2 既是酸性氧化物又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 是酸性氧 化物但不是非金属氧化物等。
【答案】 A
易错 3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为电解质,否 则为非电解质
不对。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前提条件必须是化合物。 熔融的金属、盐酸、NaCl 溶液等都导电,由于它们属于单质或混合 物,因此不能称为电解质。

高中英语 人教版必修一unit1 知识要点整合

高中英语 人教版必修一unit1 知识要点整合

Unit1知识要点整合一、重点单词1.volunteer n.志愿者vt./vi 自愿做,志愿adj.志愿的自愿、无偿做某事volunteer to do sth2.debate. n.辩论、争吵vi / vt辩论、争吵argue指提出理由或证据为自己或自己一方的看法或立场辩护,着重说理、论证和企图说服。

debate侧重指意见等对立的双方之间正式或公开的争辩。

discuss最常用词,指就某一或某些问题表明观点、看法等,以便统一认识,解决问题。

reason指据理力争以说服对方或求得对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

3.prefer v.更喜欢(perfers—perferred—preferring )preference n. 偏好(1)比起A更喜欢B prefer A to B(2)比起做A事更喜欢做B事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3)比起做A事,更愿意做B事prefer to do sth rather than do sth(4)更喜欢做某事,更愿意做某事prefer to do sth(5)”宁愿```”虚拟,表示对将来的期待prefer that sb (should ) do sth“宁愿```”虚拟,表示与现实相反用法同wish4.movement n.动作,运动,活动move v. 移动moved adj. 感人的moving adj. 令人感动的5. suitable adj.适合的suit v. 适合be suitable for 对···合6.actually adv.的确地actual adj. 的确的7.challenge n.挑战vt.向```挑战8.confusing adj.令人困惑的confused adj.感动困惑的confuse v.使···困惑confusion n..困惑8. fluent adj.流利的fluency n.流利;(1)在```很流利be fluent in9.graduate v.毕业n.毕业生graduation n.毕业(1)从```毕业__graduate from10. recommend v. 建议recommendation n.建议(1)向某人推荐、介绍``` recommend sth to/with sb(2)推荐某人做``` recommend sb for ```(3)推荐某人为``` recommend sb as ```(4)推荐某物做``` recommend sth for ```(5)建议做``` recommend doing ```(6)建议某人做``` recommend sb to do ```(7)建议``` recommend that sb (should ) do ```“一坚持,二命令,三建议,四要求”---insist/order/command/advise/suggest/recommend/ask/require/request/demand 11.advance n.进步v. 推动advanced adj.先进的,高级的in advance 事先,提前in advance of 在……前面,超过,比……进步on the advance 在上涨12.obviously adv.显然地obvious adj.显然的13. responsible adj.有责任的responsiblity n. 责任(1)对```负责___be responsible for_____14. editor n.编辑edit v.编辑15.schedule n. 工作计划,日程安排v.安排,预定(1)按时__on schedule(2)提前__ahead of schedule16.expert vi担任专家;n.专家adj.熟练的,内行的(1)在```上很内行__be expert in /be an expert in 17. behavior n.行为、动作behave v.行为17.attract v.吸引attraction n.吸引力attractive adj.有吸引力的(1吸引至```___attract to(2)吸引注意力___attract one’s attention19. addict vt. 使上瘾n.瘾君子addiction n. 上瘾addictive adj. 使人上瘾的addicted n. 上瘾的(1)对``上瘾be addicted to _20. wealth n. 财富wealthy adj. 富有的二、重点短语1. enjoy doing 喜欢做某事2.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改变一切,大不相同3. clean up 打扫4.sign up签约sign up for 报名参加、注册5.on one’own 独自6.hand out 分发7. in the community 在社区中8. be used to doing sth 习惯于做某事9.keep up with追赶10. be prepared for 准备好```11. do well in 在```做得好12. try out for 参加```的选拔13.practice doing 练习做某事14. make the team 组队15. make a fire 生火16. learn sth from sb向某人学习```17. give a speech 做演讲18. get started 开始19. have fun 玩得开心20. focus on 集中注意力在21. encourage sb to do sth 鼓励某人做某事22. feel lonely 感到孤独23. in a good order 井然有序地24. quit doing 放弃做某事25. work out 算出,解答出26. drop out of school 辍学27. be grateful to sb for sth 对某人做某事表示感激28. be pleased to do sth 很高兴做某事29. introduce sb to sb 把某人介绍给某人30. aim to 目的在31. be the same as 和```一样32. be similar to 和```相似33. agree with sb/sth 同意某人/某事三、重点句型1. since 因为I am sure he will listen to you, since you are his good friend.2.be+adj+to dothe handwriting is easy to read.。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章末整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章末整合

(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圆弧所在的圆的方程.
(2)为保证安全,要求行驶车辆顶部(设为平顶)与隧道顶部在竖直方向上的
高度之差至少要有0.5 m.请计算车辆通过隧道的限制高度是多少.
解 (1)以EF所在直线为x轴,以MN所在直线为
y 轴,以 1 m 为单位长度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则 E(-3 3,0),F(3 3,0),M(0,3),由
x2+y2+2x+3的最小值为32+2=11.
专题三
与圆有关的轨迹问题
例3已知圆的方程为x2+y2=r2,圆内有定点P(a,b),圆周上有两个动点A,B,使
PA⊥PB,求矩形APBQ的顶点Q的轨迹方程.
分析利用几何法求解,或利用转移法求解,或利用参数法求解.
解 (方法一)如图,在矩形APBQ中,连接AB,PQ交于M,显然OM⊥AB,
解 (1)圆x2+y2-6x-6y+14=0即为(x-3)2+(y-3)2=4,可得圆心为C(3,3),半径为
r=2.

设 k=,即 kx-y=0,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r,即
|3-3|
1+
2
≤2,
平方得 5k2-18k+5≤0,
9-2 14
9+2 14
解得
≤k≤ 5 .
5

9+2 14
9-2 14
代入圆的方程,得( 11 )2+(y+3)2=36,得y=2或y=-8(舍),所以
h=|CP|-0.5=(y+|DF|)-0.5=(2+2)-0.5=3.5(m).
所以车辆通过隧道的限制高度是3.5米.

高一生物必修1第1、2单元课件:章末归纳整合1

高一生物必修1第1、2单元课件:章末归纳整合1

第一章
章末归纳整合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 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 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D
第一章
章末归纳整合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解析:本题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及特征。原 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部分物种含有氧呼吸酶,可进行有氧 呼吸,如硝化细菌,A项错误;真核生物细胞可以进行有丝 分裂、无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无丝分 裂,而是通过二分裂进行增殖,B项错误;细胞生物都是以 DNA为遗传物质,因此C项错误。
第一章 章末归纳整合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高 考 直 击
第一章
章末归纳整合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1.(2011· 山东高考,5)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 行无丝分裂
第一章
章末归纳整合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2.(2009· 上海-9)存在于盐湖和热泉中的两类细菌都具 有的特征是( )
A.在极端环境下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B.对利福平敏感 C.在极端环境下都不进行分裂生殖 D.都没有细胞壁
答案:A
第一章
章末归纳整合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章
走近细胞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章末整合 重点突破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章末整合 重点突破

章末整合重点突破1.物体的分类及转化2.两类重要的化学反应(一)基本概念1.(2023·浙江1月选考,1)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CO2B.SiO2C.MgO D.Na2O答案 B解析MgO、Na2O是碱性氧化物,故C、D错误;CO2、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CO2常温下是气体,不耐高温,利用排除法则选B。

2.(2020·浙江1月学业水平考试,5)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氢氧化铁胶体B.稀硫酸C.食盐水D.葡萄糖溶液答案 A3.(2022·浙江1月选考,2)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4B.KIC.NaOHD.CH3COOH答案 A解析CH4属于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为非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KI属于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NaOH属于碱,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为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CH3COOH属于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和CH3COO-,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二)离子反应4.(2020·江苏,4改编)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氨水中:Na+、K+、OH-、NO-3B.在盐酸中:Na+、K+、SO2-4、HCO-3C.在KMnO4溶液中:NH+4、Na+、NO-3、I-D.在AgNO3溶液中:NH+4、Mg2+、Cl-、SO2-4答案 A解析B项,H+和HCO-3可以结合生成CO2,不能大量共存;C项,MnO-4具有氧化性,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Ag+与Cl-、SO2-4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5.(2022·湖南,11改编)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Cl2通入冷的NaOH溶液:Cl2+2NaOH===Cl-+ClO-+H2OB.用醋酸和淀粉-K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IO-3:IO-3+5I-+6H+===3I2+3H2OC .FeSO 4溶液中加入H 2O 2产生沉淀:2Fe 2++H 2O 2+4H 2O===2Fe(OH)3↓+4H +D .NaHCO 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HCO -3+Ba 2++OH -===BaCO 3↓+H 2O 答案 C解析 NaOH 没有拆分,A 不正确;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B 不正确;H 2O 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FeSO 4溶液中加入H 2O 2产生的沉淀是氢氧化铁,C 正确;NaHCO 3溶液与少量的Ba(OH)2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 -3+Ba 2++2OH -===BaCO 3↓+CO 2-3+2H 2O ,D 不正确。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整合1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整合1

专 题 整 合对应学生用书P11专题知识网络历史纵横明清时期中国和欧美历史的不同走向中 国西 方经济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开展工业革命,向工业国家转变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 外交 闭关锁国殖民扩张思想理学占主导;八股取士、文字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技 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近代科学产生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功臣和先代贵族。

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分封制主要在西周时期推行,但在西汉初年,明朝初年也推行过。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如诸侯对于周天子而言是小宗,而对于封国内的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也是维护分封等级的工具。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4.郡和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出现,秦朝统一后只是全面推行。

5.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相比,实质上的不同是以封建专制集权的官僚制度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但皇帝仍是世袭的。

6.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与内阁制制度宰相制内阁制相同(相似)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地位百官之首仅备顾问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影响制约皇权无制约力7.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共同之处: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8.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9.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集权趋势,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古希腊、罗马)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但不能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落后于古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解答排序题的一般方法——“将事件归到一定历史阶段中再排序”及案例(2009·安徽文综,12)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89()。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的行政区划,即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阶段核心素养整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阶段核心素养整合

信息解读
信息点 对接知识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创新演练 1.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 了根本变化。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②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要标志 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坚持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③正确;材料表明中国应该坚持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而不是借鉴“十月革 命”的成功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②不选;材料表 明建立新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不能照搬苏联模式,④错误。
2.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 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 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 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
下列做法符合此论断的有( ) ①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借鉴“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 ③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按照苏联模式,建立新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1)试分析社会主义“有点潮”的原因。 (2)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成为不可阻挡的历 史潮流,吸引着亿万群众为之奋斗。请简要分析社会主义为 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一专题一整合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必修一专题一整合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历史纵横
(2)趋势与影响 ①郡县制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巩固,维 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行省制度有利于各族人民交流和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 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 了初步基础。
专题整合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一、大趋势 1.命题规律 (1)从考查形式看,该考点的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选择题的命题方式多样,注重 文字史料或图片,有些试题的切入点比较新颖,如 2010 年北京文综题以一幅古代 地图考查汉朝郡国并行制。 (2)从考查内容看,考查的内容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外,分封制、宗法制多有 涉及。如 2010 年的广东文综和陕西文综都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宗法制。 (3)从分值上看,本专题在 2010 年高考的试卷中所占的分值分别为:山东、福建、 安徽、四川、广东等省 4 分,江苏 6 分,浙江为 12 分。 2.热点角度 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的体现, 如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 海外华侨的突出贡献; 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如“省管县”等问题都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历史纵横
答案:(1)负责司法。 (2)从“无为”到“有为”,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以礼入法、礼刑结合成为 汉武帝时立法的指导思想。 (3)不会,中华法系至唐朝完全形成,触犯皇帝罪不可恕。或者:会,因为我国古代 司法具有“人治”的特征,遇到开明君主或明智的司法官会维持原判。
高考主观题趋势归纳 知识结构
时空定位
历史纵横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 (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答案:(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 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唐代: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中世纪英国:主要由国王遴选,对 象主要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3)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要求文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 (4)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增进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人 才脱颖而出;提高官员队伍素质,加强对社会的有效定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本章整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四章 本章整合
本章整合
-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有利影响
人类活动 对水循环的影响
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
修建水库 期径流量;由于水面面积扩大,下渗量增大,地下水位升高,
蒸发量和降水量减小
跨流域调 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大,大气中
养殖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思路导引舟山渔场位于我国沿海大陆架,水深不超过200米,这里阳
光充足,水生植物
强;位于长江、钱塘江入海口,
河流从陆地带来丰富的
,浮游生物丰富,为鱼类
提供饵料;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扰动,将
的营养盐类带
至表层,为鱼类提供

思路导引答案:光合作用 营养盐类 海底 饵料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专题一
专题二
例题1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
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
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题目答案:A
地球上的水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应用分类 现实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1.南水北调
2.修建水库
水循环
3.退耕还林、还草 4.白洋淀补水
5.地膜覆盖农田
6.人工降雨
1.盐场晒盐
海水的性 2.军事

3.发电厂冷却水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线运动规律章末知识整合 1高一1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线运动规律章末知识整合 1高一1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金学案】2015-2016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章末知识整合 必修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1.义:从静止开始,仅受重力的作用的运动2.特点⎩⎪⎨⎪⎧v 0=0a =g 3.运动规律⎩⎪⎨⎪⎧v t=gt s =12gt 2匀变速直线运动⎩⎪⎪⎪⎨⎪⎪⎪⎧义: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特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不变基本公式⎩⎪⎨⎪⎧v t =v 0+at s =v 0t +12at 2导出公式⎩⎪⎨⎪⎧v 2t-v 20=2ass =v -·t =v 0+v t2t =v t 2t Δs =aT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用:安全行驶、追及相遇问题专题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及用1.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中物理量正、负号的规:公式涉及的物理量a 、v t 、v 0、s 都是矢量,可以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v 0=0时,一般以a 的方向为正方向.2.灵活选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公式比较多,由两个基本公式和若干个推论公式,但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程只有两个是的,而且推论公式具有明显的特点,因此,根据实际问题选用最简便的公式来解决会简化解题过程.例1(多选)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 ,经过10 s 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 ,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0.8 m/s 2B.1.4 m/s 2C.2.0 m/s 2D.2.6 m/s 2解析:经10 s 后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0 m/s ,速度的方向有两种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由加速度的义式a =v t -v 0t可知,B 、D 正确. 答案:BD ►变式训练1.(多选)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 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 m ,那么可以知道(BD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15 m/sB.第三秒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C.质点的加速度是0.25 m/s 2D.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 2例2 以20 m/s 的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时的加速度为5 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与开始刹车后6 s 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4B.3∶5C.3∶4D.5∶9解析:的停车时间t 0=v 0-va=4 s ,刹车后2 s 的位移为s 1=v 0·t 1-12at 21=30 m.刹车后6 s 的位移于4 s 的位移,刹车后4 s 的位移可看作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s 2=12at 22=40 m ,另解:s 2=v 22a =40 m.答案:C点睛:①在解决的刹车类问题时,要注意物体实际的运动时间,可先求出停车时间,再确物体的实际运动时间.②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时,可把物体的运动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③运动学的公式比较多,根据题设的条件及要求的物理量不同选择恰当的公式可大大简化解答过程.►变式训练2.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了540 m ;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了360 m.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列火车加速度大小为(B )A.0.03 m/s 2B.0.01 m/s 2C.0.5 m/s 2D.0.6 m/s 2解析:方法一 设从观测时刻起的初速度为v 0, 则3分钟内的位移s 1=v 0t +12at 2,①隔3分钟后的1分钟内位移s 2=(v 0+a ·2t )t 2+12a ⎝ ⎛⎭⎪⎫t 32,②联立方程①②可解得a =0.01 m/s 2.方法二 以观测时刻为计时起点,则1.5分钟末时刻的速度v 1=s 1t 1=5403×60m/s =3 m/s ,第6.5分钟末时刻的速度v 2=s 2t 2=3601×60 m/s =6 m/s.则加速度a =v 2-v 1t 2-t 1=⎝⎛⎭⎪⎫6-35×60m/s 2=0.01 m/s 2. 例3 (多选)一个物体以v 0=8 m/s 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 )A.1 s 末的速度大小为6 m/sB.3 s 末的速度为零C.2 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D.5 s 内的位移是16 m解析:由t 上=v 0-v a=4 s ,即物体冲上最高点的时间为4 s ,又根据v t=v 0+at 得物体1 s 末的速度为6 m/s ,A 对B 错.根据s =v 0t +12at 2,物体2 s内的位移是12 m ,4 s 内的位移是16 m ,第5 s 内,物体沿斜面返回,仍可用上述公式求得5 s 的位移是15 m ,亦可求第5 s 内下滑1 m ,得5 s 内位移为15 m ,所以C 对,D 错.正解答案为A 、C.答案:AC点睛: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对这种情况的运动可以将全程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基本公式求解比较方便.例4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个相同的小球,在连续放下n 个小球后,给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AB =15 cm ,BC =20 cm ,试求:(1)小球滚动的加速度;(2)拍摄时B 球的速度;(3)D 与C 之间的距离;(4)A 球上面正在滚动的球还有几个?解析:因为每隔0.1 s 放下一个相同的小球,所以斜面上任何相邻两球的运动时间差都相,都是0.1 s ,这些小球所构成的运动情景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留下的物体运动的点迹相似,因此可以用相同的方法处理数据.(1)令T =0.1 s ,由公式Δs =aT 2得:小球滚动的加速度:a =Δs T 2=BC -AB T 2=20-150.12 cm/s 2=500cm/s 2=5 m/s 2. (2)此时B 球的速度:v B =v -AC =AB +BC 2T =15+202×0.1cm/s =175 cm/s =1.75m/s.(3)此时C 球的速度:v C =v B +aT =1.75 m/s +5×0.1 m/s =2.25 m/s ;同理,此时D 球的速度:v D =v C +aT =2.25 m/s +5×0.1 m/s =2.75 m/s ;D 与C 间的距离s CD =v -t =T (v C +v D )2=0.1×2.25+2.752m =0.25 m. (4)由v B =v A +v C2得,此时A 球的速度:v A =2v B -v C =2×1.75 m/s -2.25m/s =1.25 m/s ,所以A 已运动的时间t A =v A a =1.255s =2.5T ,因此在A 球上在滚动的还有两个球.答案:(1)5 m/s 2(2)1.75 m/s (3)0.25 m (4)2点睛:①对于一些有关相时间类问题的求解,可以灵活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来处理,(如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点时刻的速度于相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连续相时间的位移差于加速度与相时间平方的乘积,)会简化分析问题的过程.②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有:基本公式法、推论公式法、比例公式法、图象法、逆向思维法,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用解题方法是处理运动学问题的关键.专题二 对纸带问题的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情况,研究纸带可获取物体运动的信息,研究纸带可直接测量不同时刻的位移情况,通过计算可求解出速度、加速度物理量.同时,还可利用“纸带问题”处理方法来处理时间间隔记录的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位置变化的情况.1.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时间内的位移差都相,我们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以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如图中若s 2-s 1=s 3-s 2=s 4-s 3=…成立,则该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求物体的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于这段时间内的中点时刻的速度.如上图中C 点的瞬时速度v C =s 2+s 32T. 3.求物体的加速度: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关系式Δs =aT 2求解.例5 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测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1)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 4= m/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1)相邻计数点之间都还有4个点未画出,说明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由全程的平均速度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v 4=(14.55-6.45)×10-22×0.1m/s ≈0.41 m/s.(2)由Δs =aT 2得:a =(19.70-6.45)-6.459×0.12×10-2 m/s 2≈0.76 m/s 2. 答案:(1)0.41 (2)0.76点睛:①在求解瞬时速度时,选取所求的时间越短误差越小,如例题5中求第4点的速度就选第3至第5点之间的平均速度而不选其他.②在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Δs =aT 2求加速度时,可灵活选时间间隔,如例题5中,选取0~3段,即选3T 作为时间单位进行计算,但一要注意所选取的两段是连续且时间相.►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获得的一条纸带.(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2)A 、B 、C 、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如图中求出C 点对的速度是 m/s ,运动的加速度是 m/s 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0.02 (2)0.21 0.6专题三 运动图象问题运动图象主要指st 图象和vt 图象,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和运用,关键在于弄清图象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1)位移时间图象的特点: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①直线可以不过原点,这时在s 轴上的“截距”表示0时刻的位移. ②直线只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2)对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的认识和用. ①图象的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及对的位移.②图象的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③两条图线相交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时刻相遇.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特点: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①直线可以不通过原点,这时在v 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②直线只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的认识.①图象的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及对的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其方向.②图象的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③两条图线相交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时刻速度相,不是相遇.④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如下是s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例6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 s末物体距离初始位置最远B.3 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将发生变化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先向南后向北D.6 s末物体返回初始位置答案:AD点睛:①物体运动方向从速度的正负进行判断,速度是正时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选的正方向相同,速度是负时,表示速度与选的正方向相反.②加速度的正负反映了速度的变化趋势,在本例中加速度为正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但是,加速度为负时,物体不一做减速运动,可能做反向的加速运动.►变式训练4.(多选)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AC)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B.0~5 s内的位移为10 m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vt图线在时间轴的上方,故第1 s末与第3 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C正确.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故0~2 s内的加速度a1=2-02m/s2=1 m/s2,方向为正,A正确.第1 s末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0~2 s内的相同,第5 s末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4~5 s内的相同,而4~5 s内的加速度a2=0-21m/s2=-2 m/s2,方向为负,D错误.0~5 s内的位移s=12×(2+5)×2 m=7 m,B错误.例7 (多选)B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发现前方沿同方向行驶的A速度较小,为了避免相撞,距A车25 m处B车制动,此后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B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B.A、B在t=4 s时的速度相同C.A、B在0~4 s内的位移相同D.A、B两车不会相撞解析:B的加速度大小为a=156m/s2=2.5 m/s2,故A错误;根据图象知,t=4 s时A、B的速度相同,故B正确;在速度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故C错误;当它们速度相时,A的位移s A=5×4 m=20 m,B的位移s B=12×(15+5)×4 m=40 m,因为s B<s A+25 m,故B追不上A,即不会相撞,D正确.答案:BD点睛:①注意st图象和vt图象的交点物理意义不同,st图象的交点表示位移相同,而vt图象的交点表示速度相同.②运用图象解决追及相遇问题比较方便,但要注意由图象求得的“面积”只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变式训练5.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小球下落过程与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B.碰撞时速度的改变量为2 m/sC.小球是从2.5 m高处自由下落的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全优指导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1专题整合 精品

全优指导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课件:1专题整合 精品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 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 济都面临破产的危险。 3.特点 (1)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2)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 (3)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 (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 的影响。 (5)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 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3.(2015陕西学业水平测试)宋朝刘子翚《忆樊楼》一诗中写道:“梁 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 楼。”从“夜深灯火上樊楼”一句中,可分析得出宋代汴京城商业活 动的突出特点是( ) A.夜市繁盛,突破了时间限制 B.草市兴起 C.管理严格 D.坊市分开 答案:A
学业水平测试


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途径及特点 1.条件 (1)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 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以来,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 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 (3)发达的商业。一批大中城市的兴起,农产品、手工业品广泛投 入市场,以及明中期以前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 活跃。 (4)充足的货币。大量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到明朝后期,白银成 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学业水平测试
普通高考试题
话题归纳
1.(2016全国甲,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 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的土地政策。宋代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 策,结果加速了土地兼并,导致土地大量集中到地主(即“主户”)手中, 而失去土地的广大自耕农沦为佃农(即“客户”),故B项正确。租佃 经营的发展有利于释放土地的活力,推动农耕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 误。坊市制度崩溃是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而题干说的是农业 现象,故C项错误。题干涉及的社会现象是宋代土地政策调整的产 物,对此政府管理并未失控,故D项错误。 答案:B

高中数学 本章归纳整合(一)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 本章归纳整合(一)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所表示的是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两者不可混淆.例如, a是元素,而{a}是集合,两者间只能是a∈{a},而不能 写成a={a}.
•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从定义域到值域 的对应法则)中,最重要的是对应法则.在函数y=f(x) 中,f(x)表示的是对应法则,不是f与x的乘积.
• 在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已经确定的条件下,函数的值域 也就唯一确定了.因此,判别两个函数是不是同一个函 数,只要看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在实质上是不是相 同即可.
4-x (x>3).
图象如图所示.
• (2)由图知,当x=1时,ymax=2.
点评 (1)首先应理解题意,“函数 f(x)表示 4-x,x+1,12(5
-x)中的较小者”是指对某个区间而言,函数 f(x)表示 y=4
-x,y=x+1,y=12(5-x)中最小的一个.其次是找出函数 f(x)
的表达式,此时可利用函数图象来确定.
• 函数的定义域有两种确定方式,即由解析式确定或由函数 对应法则的实际含义所确定.一般说,如给出了一个解析
5. 式而未说明它的实际含义,那么这一函数的定义域就是使 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 函数的单调递增和单调递减的概念、直观形象和基本判别 方法;函数的最大(小)值和最大(小)值点的概念和直观形 象;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概念、直观形象和基本判别方法.
本章归纳整合
1. • 本章主要内容有集合的初步知识;基于集合和对应观点的 函数概念,函数的表示和基本性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 质.
2.• 集合是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属于或不属 • 于),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包含、相等、交、并、补、差), 这些都是今后经常要使用的数学概念,要能熟练地运用集 合语言描述数学事实. •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象法,其中图象法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49张).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49张).ppt
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 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 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 不得重复)。
①C+O2==点=燃==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成导体 和绝缘体。如空气、乙醇、氧气、碘、碘酒、 硫酸铵是绝缘体;
水、石墨、铜、食盐水是导体。注:硫酸铵 的晶体不导电,硫酸铵的水溶液导电。 (3)从 物质的状态分类:空气、氧气是气态物质; 乙醇、水、碘酒、食盐水是液态物质;硫酸 铵、铜、碘和石墨是固态物质。
(4)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质 分为可溶、微溶和难溶等。另外,还可以从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来源等角度对以上物质 进行分类。
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将物质分为 _可__溶__性____ 物 质 、 __微__溶__性___ 物 质 和 _难__溶__性___ 物质。
4.根据物质的性质
(1)酸性氧化物
①概念:能和_碱__反__应__生__成__盐__和__水__的__氧__化__物__。
② 举 例 : __C__O_2__ 、 __S_O_2___ 、 _S_O__3_ 、 ___P_2_O_5__等。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新高考语文必修上册(一) 点线整合1

新高考语文必修上册(一) 点线整合1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从”“孰”两字。

2.掌握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实词特点及判定方法。

3.掌握宾语前置句的规律特点。

连点成线 基础整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冰,水为.之圣人之所以为.圣 C.⎩⎪⎨⎪⎧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句读之不知.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及、比得上”。

A 项又、再/恢复。

B 项凝结/成为。

C 项同“智”,见识/知道。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学者..必有师 B .吾从而..师之 C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答案 C解析 C 项“须臾”指片刻,古今义相同。

A 项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B 项古义:跟从并且。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D 项古义:托身,藏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而大遗 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登高.而招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答案 C解析 C 项均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A 项名词作动词,低于/名词作状语,往下。

B 项形容词,与“大”相对/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

D 项形容词作名词,高处/形容词作动词,抬高。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答案 A解析 A 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判断句。

5.判断下列文化常识的正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3)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典型例题2】 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 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 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 璃瓶,分别测定乙、丙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表(不考虑 化能合成作用)。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左移
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 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3)物理误差的校正。 为了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 对照装置。对照装置与装置二相比,不同点是用“煮熟的种子” 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
【典型例题1】 下图为测定小麦种子细胞呼吸的装置,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专题一 生物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 1.根据生物的类型判断 (1)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大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如乳酸 菌)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但也有些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如 醋酸菌、蓝细菌等。 (2)高等动物无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绝大部分高等植物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也有产生乳酸的,如马铃薯块 茎、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
项目
透光玻璃瓶甲 透光玻璃瓶乙 不透光玻璃瓶丙
氧气含量/mg 4.9
5.6
3.8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 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 为1.1 mg 答案:B
免对小篮子中的种子造成损伤,C项正确。生物实验的原则之
一是对照原则,所以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设置对照
组,D项正确。
专题二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专题一
1.(2014·吉林汪清)它“不仅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威胁,还使得国内原来联系松散的各个地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材料所说的“它”是()
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郡国制
[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郡县制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并不再世袭,所以,正是郡县制不仅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威胁,还使得国内原来联系松散的各个地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2.(2015·遵义)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 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
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
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
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护君主的权威是“纳谏”“劝谏”的前提,这些做法的目的是强化君主专制。

所以答案选C。

3.(2015·吉林汪清)隋朝宰相杨尚希上表建议合郡为州,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或地无百里,数县立置。

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

”由此可知他建议合郡为州的目的主要是() A.削弱地方,集权中央B.加强地方,抵御外侮
C.精简机构,节约开支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隋朝时候,由于郡县过多导致地方行政官僚机构、官民比例失调,政府开支过大。

为此,宰相杨尚希建议减少郡县,已达到“精简机构,节约开支”之目的,故C项符合题意;A、B、D材料没有体现。

所以应选C。

4.(2014·黑龙江大庆)《朱子语类》写道:“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这种分工体现了()
A.防止独裁的民主理念B.宰相之间的程序性制衡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废除丞相之后的新举措
[答案]B
[解析]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能。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故选B。

5.(2015·北重)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将军权、行政权、财权等都收归中央,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设转运使专管地方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这些措施,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度集权导致地方权力削弱,造成地方县官职位空缺时却无人履职的现象。

所以应选A。

6.(2015·湘北浠水实验)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

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故A、C、D表述错误。

所以应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