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讯社”与抗战时期中国报业格局的嬗变

合集下载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延安的新闻事业(一)初创阶段的延安报刊抗战时期,延安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新闻事业从初期的小型报发展到大型报,从单一的报刊扩大到拥有《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多种新闻媒体兼备的粗具规模的新闻事业,成为全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

它们宣传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马列主义理论,指导根据地建设和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开始,中共中央加强延安原有的《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的工作。

懈放》周刊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西安、上海。

武汉等地一度设有分销处,翻印发行。

1941年8月停刊,共出134期。

《新中华报》1937年9月由抗战开始时的油印改为铅印出版,并由苏维埃政府机关报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

从1939年到1940年,延安报刊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新中华报》1939年2月7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仍兼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这改变了当时延安没有党中央机关报的状况,加强了中共中央的宣传力量。

该报一周年时,毛泽东为它写了纪念文章《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指明坚持团结、抗战、进步,反对投降。

分裂、倒退的方针就是该报的政治方向。

《新中华报》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反击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它和新华社、《解放》周刊共同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

《八路军军政杂志》(月刊),1939年1月15日创刊,八路军总政治部出版。

毛泽东写发刊词,指出它出版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八路军的抗战力量,同时也为了供给抗战友军与抗战人民关于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参考材料”。

1942年3月停刊,共出39期。

《中国青年》(半月刊),1939年4月16日创刊,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主办。

毛泽东的论文《五四运动》和讲演《青年运动的方向》发表在该刊的第2、3期上。

1941年3月停刊,共出3卷。

《中国妇女》(月刊),1939年6月1日创刊,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办。

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1-10章问答题整理

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1-10章问答题整理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 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1)时代:远古时代(2)中国报纸的开始在唐代。

最早的报纸是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2 前报纸时期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有哪些特点(1)文字出现之前,传播手段十分原始;(2)文字出现后,古代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更多样化;(3)汉代之后,传播体制日趋完善,传播载体日渐多元化。

(4)战乱频繁时,社会舆情愈发活跃。

3 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有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1)采集、编辑:进奏官自行采集;(2)传发:进奏官自发向地方各藩镇传发(3)部门:通过覆盖全国的邮驿系统发行。

4 “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1)唐代的报状,是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

带有官方性质,属于官报范畴,但不是中央政府下发的正式官报。

5 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处于什么地位?(1)特点: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和编发(2)地位:进奏官对稿件进行一些删节和筛选;“定本”制度迫使进奏官只能按照当局允许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

6 宋朝小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1)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非官方报纸;盛行于南宋;读者范围广(官员,知识分子,皇室成员,社会人士)(2)能满足一定社会需求,得到了社会支持。

7 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相比有什么不同内容提供者从进奏院变成了通政司和六科;内容和样式更加丰富。

8 “急选报”“天变邸钞”是什么性质的新传媒体?《天变邸钞》非官方发布,而是编报人自己抄写的。

是临时发刊报纸。

《急选报》:雕版印刷报纸。

9 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什么特点?清朝入关之后,参考明代官报发行体制,集训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邸报,即经由通政史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

通政史司是收受臣僚章奏的机关。

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的机关。

提塘主要负责管保的抄传发行工作。

中央通讯社与抗战时期的媒体外交

中央通讯社与抗战时期的媒体外交

媒体 外交 , 顾名 思义 , 和媒体 有关的外交 , 或媒体 参与其 中的外交活 动 , 更进一步 , 是 强调媒体 在外 交进 程 中扮演 的 重要角 色和产生 的重要作用。赵可金认 为 , 媒体外交是 “ 由政 府幕 后操纵 , 运 用大众传 媒的力量 , 在特定 的领 域 向其他 国 家的民众释 放信息、 影 响舆 论、 塑造行 为 , 希望在 其他 国家的 民众 中间建立信任 、 获得 支持 以及增强联 系 , 进 而 间 接 影 响 他 国政府 行为的活动。 ” ” 韩 方明等人认为 , 媒体 外交主要指 “ 政府运 用新 闻、 出版、 无线 电广 播、 电视 、 电影 、 录像 带 以及 新兴 的电子通讯手段 , 宣传 对外政策。” [ 2 1 赵鸿燕等人认为 , 媒 体外 交是 “ 媒体 进行或参 与的外 交 , 也可专指在 政府控 制 下 媒体参 与并完成 的外交。” 1 3 1 综合 以上学者关于媒体外 交的看法 , 除提 到多种媒介 形 式外 , 更多 的还 是强调媒体 在外 交进程 中的参与程度 , 以及 是否 发挥 了应 有的作用。我们认 为, 媒体外交 实质 是政府和 媒体 之间的互 动关系 , 具体指 一国政府通过各种 媒介手段达 到影响他 国民众认知和政府行为的一种外交形式。 通讯 社是采集、 报道 、 传播和供应 新闻的机构 , 是众多 新 闻传播媒介的一种。通讯社 的存在是 为了给各类媒体提供 大 量而 广泛 的新 闻材料 , 因为无论是广 播、 报刊还 是 电视 在人 力、 财力和技术 方面都无 法单方面收集到如此全 面而丰 富的 新 闻。抗 战时期的中央通讯社就起 到了这样 的作用 , 同时 , 它 还为国 民政府的媒体 外交工作作 出了重要的贡献。 抗战时期 中央通讯 社的国际传播 特征 卢 沟 桥 事 变 后 , 日军 利 用 广 播 大 肆 向 世 界 各 国 黑 化 中 国, 企图将侵略合理化。鹰屋 总顾 问和 军委会办公厅 主任 刘 光谈到 日本用 英语 广播进行宣传 , 并建议 “ 此种 国际宣传 战 , 中国 不 可 忽 略 。” [ 4 1 此后 , 国 民政 府 开 始 重 视 起 国 际 宣传 , 旨在 利用舆论宣传 , 在外国 民众及政府 间树 立 良好 的国家形象 以 期获得国际社会支持以及更多的援助 。 负责 战 时对 外 宣传 政 策 的 执 行 机 构 是 国 际 宣传 处 ( 以 下 简称“ 国宣 处 ” ) , 于 1 9 3 7年 1 1月成 立 , 隶 属 于 军 事 委 员 会 宣 传部 , 管 理 外 国驻 华 新 闻机 构 以及 新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七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七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七章)第七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一、国民党新闻事业网:1、中央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创办于广州,后迁至汉口、南京,萧同兹任社长,提出三大方针: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

2、《中央日报》,1927年3月22日创办于汉口,顾孟余任社长,陈启修任总编,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

3、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在南京播音,国民党第一家全国性广播电台。

二、共产党新闻事业在斗争中发展:1、国统区(白区):《布尔塞维克》(192710.24,上海,瞿秋白,伪装成《少女怀春》)、《红旗》(1928.11.20,上海)后更名为《红旗日报》2、根据地(苏区):⑴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CSR),1931年11月7日,江西瑞金,1937年1月在延安更名为新华通讯社;⑵《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瑞金,中共苏区第一个中央机关报,1937年1月在延安更名为《新中华报》;⑶《红星报》,1931年12月11日瑞金,中国工农红军军委会机关报,邓小平、陆定一主编;⑷《青年实话》,1931年7月,中共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⑸《斗争》,1933年,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刊载毛泽东《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

3、中共在海外办报:《救国时报》,1935,法国巴黎,吴玉章、廖焕星主编,总部莫斯科。

4、其他:《立报》,1935年9月,上海,成舍我,在抗日救亡中创全国报纸销量最高记录。

三、国民党的新闻统治:1、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⑴制定新闻出版法令,剥夺进步报刊新闻自由权;⑵实行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⑶残酷迫害甚至杀害进步报人(史量才)。

2、国统区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⑴“九一”记者节的由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国新闻界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宣传。

《江声日报》经理兼主笔刘煜生因揭露政府官吏卖鸦片吸毒丑闻,被国民党处以枪决,此事激起各界民众公愤,争取“开放言论,保障人权”的呼声席卷全国。

第九章 抗战时期的

第九章 抗战时期的

二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和新华社的发展
1 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 1937.1 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通讯社 社长:博古 (事务由仲华、廖承志负责) 1939 建立分社,抗战胜利时 根据地有9个总分社, 40多个分社。 2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0年春,以周恩来为主的广播委员会成立 1940年12月30月,首次播音,呼号:XNCR这一 年 月 月 天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日 ,它是无产阶级广播 国人民广播创建日 事业的开端
二、重庆时期《新华日报》——在英勇斗争中成长 重庆时期《新华日报》 在英勇斗争中成长 简史328 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领导 要求:编得好、印得清、出得早、销得多 原则:有理 有利 有节 巧妙应对纸张问题、发行问题、审查问题(开天 窗) 三、大后方的新闻事业 国民党主要新闻单位:《中央日报》、中央通 讯社、中央广播电台、《扫荡报》 《大公报》等报的抗日宣传 简史322
第三节 沦陷区新闻事业
一、日伪、伪满、汪伪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 日伪、伪满、 上海“孤岛” 简史337 二、上海“孤岛”抗日报刊及活动 简史 洋旗报” 洋旗报”:1938年前后,为开辟抗日宣传阵地,新闻 工作者利用外商名义,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挂洋商 招牌,在上海租界创办的一批报刊。 国民党方面:《中美日报》《新闻报》 : 《每日译报》出版的《论持久战》单行本 共产党方面: 《译报》夏衍主持后改名《每日译报》 《文汇报》 文汇报》 《每日译报》
第九章 抗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1937.1 《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陕 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 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 1937.4《解放》周刊创刊 1939重建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为中心的党报系统。 P229 1941,《新中华报》+《今日新闻》=《解放日 报》,中国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 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根据地报刊: 《抗敌报》——《晋察冀日报》 《抗战日报》——《晋绥日报》 《大众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PPT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PPT

第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批判 唯心主义的新闻观,主张新闻必须完全真 实。 陆定一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 点》,指出:“新 闻的定义,将是新近发生 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第二,确立“全党办报”思想,批判“同 人办报”观点。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 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全党办报的实质就是:办报要在党的领导下 走群众路线。
第三,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批判 “无冕之王”的观点。
第四,提倡“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 点,批判“技术第一”的思想。 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
第五,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 宁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
第六,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
第七,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2、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 (1)遭遇国民党设置的重重障碍 纸张:推、拖、扣,企图断绝供应 发行:控制报贩和邮局,只准办报不准发行 言论、新闻报道方面:新闻检查、新闻封锁

(2)针锋相对,奋起反击 物质条件:争取纸张分配的合法权利 购买、收购、创办小型纸厂 发行:雇用报童,建立发行队伍 言论、新闻报道方面:公开抵抗,揭露真相 (皖南事变);拒检;暴检

汉斯· 希伯 “奔走欧亚、血染沂蒙” 投笔从戎的“洋八路” 血染沂蒙
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 希伯墓
四、《新华日报》在斗争中成长
1、发展轨迹
1938年1月 在汉口创刊 九个多月
1938年10月 26日在重庆出版
八 年 零 四 个 月 1947年2月 28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

斯特朗:美国进步女记者与作家。 1925年首次访问中国,到广州报道了著名的省港大罢 工。 1927年,深入湖南农村,报道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 动,写下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一书。 1937年抗战开始后, 斯特朗到山西八路军总部采访 了朱德等领导人,后发表反映抗日民族 统一战 线的《人类的五分之一》一书。 1940年,她到重庆采访了周恩来。 1946年访问延安,毛泽东在同她的谈话中提出著名的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她的《中国 人 征服了中国》一书 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在延安 等地的经历。

第九章_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_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二)新华通讯社的发展
1939年初,党中央决定新华社脱离《新中华报》, 成立独立的编辑部,共同接受中央党报委员会的领 导,新华社开始独立发展阶段。
1941年5月,各地方通讯社都改为新华社的分社。 1945年,新华社由抗战开始进的20多人,增加到110
多人。
人民广播事业的创建
1940年春,党中央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主 任,负责领导筹建广播电台的工作。
合抗战紧急时期的需要”。 《救亡日报》:1937年8月24日创刊于上海,上海文化界救亡
协会的机关报。
汉口的抗日报刊
上海、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国民党政治中心,也成为抗战 初期新闻事业的中心
《群众》: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 1937年12月11日在汉口创刊。后迁到重庆出版。
展 四,外国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报道
一、延安等坑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1、《新中华报》于1939年2月7日改组为党中央机关报, 党中央加强了对《新中华报》的领导。毛泽东题词 : “把《新中华报》造成抗战的一支生力军”。1941年5月 15日,为了集中力量创办党的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 《新中华报》于1941年5月15日终刊。
(3)善于利用矛盾。利用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内部的派系 斗争,把要发的稿件混在激烈的言论稿件中同时送审,让 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自己造成“违检”事件。
(4)在重大问题上坚持原则,斗争到底,甚至不惜用 “违检”的办法,冒着被查封的危险去夺去胜利。“皖南 事变”
2、反对封锁新闻来源的斗争
(1)《新华日报》除依中共驻重庆代表团, 从内部电台抄收重要文件以及延安和敌后抗 日根据地的新闻材料之外,还依靠地下党组 织在读者中物色可靠的通讯员以及知名人士 为报纸写稿。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主讲人:李璐瑶 13班 39号
--精品--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根据地有很大发展。原陕甘宁边区, 首府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革 命的政治中心,也是抗日根据地的新 闻中心。此外,八路军、新四军深入 敌后,又建立了华北、华中、华南三 大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的事 业也得到的发展。
--精品--
四、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为数不少的外国新闻记 者与作家纷纷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 根据地进行采访与报道,及时、详细地向世界 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主张,报道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欣欣向荣的景象。
--精品--
在抗日民主根据地采访报道的外国记者:
艾格妮丝史沫特莱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汉斯希伯
--精品--
--精品--
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中共新闻 理论的发展
▶《解放日报》的改版
① 版面改版 ② 社论的改版 ③ 新闻报道的改革 ④ 副刊的改革
--精品--
1942年春 整风运动:
▶整风性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 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 文风。 ▶整风核心:反对宗派主义。 ▶整风目的:从思想上清算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十多年来在党内发生的历次“左”“右” 倾错误及其流毒,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一次马 列主义的教育运动。
--精品--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 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 音,呼号为XNCR。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 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也成了人民广 播事业诞生的纪念日。该台创办的过程充分 体现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抗战时期的中国新闻史部分

抗战时期的中国新闻史部分

抗战初期上海武汉等地的新闻事业:上海是国民党统治区新闻事业的中心。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许多抗日的报刊便首先在这里诞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抗战》三日刊和《救亡日报》。

《抗战》三日刊,1937年8月19日创刊。

从第7号起一度改名《抵抗》,邹韬奋主编。

在创刊号上表明其“内容力求适合抗战紧急时期的需要”。

它突出报道“八一三”上海抗战,主张全民抗战和持久战,沤歌中国士兵的英勇战斗,痛斥亲日派汉奸的妥协言行。

它发扬了《生活》、《大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能迅速反映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并作出评述,又注意反映人民大众抗战期间的迫切要求并及时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11月下旬第30号起迁往武汉出版。

《救亡日报》,1937年8月24日创刊,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

初为国共合作创办,双方出资、出人。

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实际是中共领导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

《救亡日报》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也不登广告,它是一张专登特写、评论、战地采访通讯以及文艺作品的4开4版小型报,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

最多日销3500多份。

上海沦陷后,先后迁往广州、桂林出版。

此外,在上海的抗日救亡期刊还有《文化战线》、《战时妇女》。

《救亡周刊》、《战线》、《战时联合旬刊》等。

上海、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国民党的军政中心,也是抗战初期新闻事业的中心。

1937年春,共产党和国民党谈判合作抗日问题时,共产党就提出要在南京创办报刊,蒋介石口头虽然同意,实际竭力阻挠。

直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1937年10月间,才同意共产党在南京筹办报纸。

共产党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试版送审。

但这时南京已危在旦夕,共产党报刊未能正式出版。

随后,共产党迅速在武汉先后出版了它的机关报刊《群众》和《新华日报》。

《群众》(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刊物。

1937年12月正正日在汉口创刊,它比《新华日报》早创刊一个月。

在这一个多月中,《新华日报》编辑部的同志集中力量办这个刊物,在国民党从上海、南京节节败退的时期,它发表过中共中央文件,也对国内战局、抗战政策以及国际问题作过研究,还发表了不少有关推动群众运动的文章。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日伪新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


3.华中 上海:《新申报》、《平报》、《国民新闻》、 《新中国报》 南京:《民国日报》、《新南京报》、《南京 晚报》、《中报》 4.华南 广州:《中山日报》、《迅报》、《民声报》 香港:《南华日报》、《天演日报》、《香岛日 报》、《大光报》、《东南晚报》、《华侨日 报》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一、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二、国统区新闻事业与境外抗日宣传活 动 三、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一、延安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中共党报系统的重建 (二)新华通讯社的独立发展与人民广 播事业的创建 (三)《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与中国 新闻理论的发展 (四)外国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 访与报道
(三)汪伪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修正公布” “计划新闻制度” 1941年1月24日:颁布《出版法》
(四)上海“孤岛”抗日报刊和沦陷地区的抗日宣传活 动

1937.11.12-1941.12.8 “洋旗报” 最有影响:《译报》、《每日译报》、 《导报》和《文汇报》 (“三朵花”)
(3)增强了战斗性



国际报道: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 外电加以分析、研究、选择、改编,用 它来为我们的新闻宣传服务; 国内报道:宣传反攻; 宣传整风运动和批判主观主义、宗派主 义、党八股; 批评“同人办报”、“技术第一,政治 第二”等错误思想
4、收获或成就



(4)改进了文风 (5)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 新闻的实质和本源; 党报、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党的教科书; 确立“全党办报”的方针; 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

抗戰时期《中央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研究

抗戰时期《中央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研究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Conclusion part is during the "Central Daily News" the editorial concluded, to show the history of news media in China,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and role. Expectations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be aware of the news business, and hope that this is based, summarize some regularities.Keywords:Anti-Japanese War,Central Daily News,editorial,direction of public opinion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4 研究现状 (2)2 统计分析 (6)2.1 分年度统计 (6)2.2 分内容统计 (8)3 舆论引导分析 (10)3.1 初迁时期的舆论引导 (10)3.1.1 揭露日本侵略暴行 (10)3.1.2 抗日外交与争取外援 (12)3.2 国民政府政策转向时期的舆论引导 (14)3.2.1 阻挠汪精卫集团 (14)3.2.2 宣传“国家至上”原则 (15)3.2.3 力求国际同情与支持 (18)3.3 鼎盛时期的舆论引导 (21)3.3.1 宣传国家总动员法 (22)3.3.2 关注金融物价的调整 (23)3.3.3 关注文化界,加强文化专制 (25)3.4 举措为艰时期的舆论引导 (27)3.4.1 积极拉拢美国,寻求新援助 (27)3.4.2 打破常规,编组“青年军” (28)3.5 抗战胜利时期的舆论引导 (30)4 与《新华日报》社论的对比及评价 (34)4.1 《中央日报》社论与《新华日报》社论的对比 (34)4.2 《中央日报》社论的舆论影响 (35)4.2.1 历史功绩 (35)4.2.2 局限性 (36)5 结语 (38)致谢 (39)参考文献 (40)附录 (42)A.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42)B. 研究生期间主持及参与的项目 (42)1 绪论1.1 选题背景《中央日报》为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于1929年3月1日在南京正式创刊,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直接领导。

抗战时期大后方报业发展史研究——以《战时中国报业》为例

抗战时期大后方报业发展史研究——以《战时中国报业》为例

76学术探讨1937年上海陷落,淞沪战事战况急转直下,日军不断逼近国民政府中心,首都南京岌岌可危,国民党中央开始考虑迁都一事。

11月20日,国民政府公开发布了《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称“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1]。

国民政府这项迁都决定影响了重庆这个西南山区城市,重庆开启了民国以来最辉煌的篇章。

随着国民党军、党、政核心机关纷纷落户重庆,以重庆为中心的战略后方基地正式建立起来。

国统区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报业的发达使大后方的一些报人学者也开始着手战时新闻史的研究与史料的搜集。

民国时期,有关抗战大后方地方史的资料不多,仅能在杨丙初于《新蜀报》第四千号发表的《重庆报业小史》以及程其恒的《战时中国报业》中看到有关“重庆”的章节,[2]而1949年前,川、云、贵等省因抗战时期的特殊环境针对地方史的史料整理专著并不多。

鉴于大后方概念涵盖的地区之广,同时复杂的战时环境使保护和留存重要史料的任务愈发困难,笔者希望通过对这部由报人程其恒整理汇总的《战时中国报业》一书进行探究,丰富战时大后方的新闻史研究。

一、报人程其恒及《战时中国报业》程其恒,1918年出生于江西南昌。

学生时期曾向江西《民国日报》投稿,后来在江西《新闻日报》任记者。

抗战初期,担任江西《大众日报》的战地记者。

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毕业后进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工作,兼任盟利通讯社记者和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教授。

抗战胜利后,任江西《民国日报》的撰述主任和采访组长。

1947年于沈阳主编《韩侨事务月刊》,1948年赴台任台湾省新闻处股长、专员等职共10年[3]。

1944年出版著作《战时中国报业》,同年还出版了《各国新闻事业概述》,对美、苏、英、法、德、日、土耳其七国的新闻业进行研究。

此外还编著了《记者经验谈》《所谓各党各派》等。

当前,中国新闻史人物研究层面对程其恒及其著作的研究极少,亟待学者对抗战时期的新闻人物及著作展开深层次的研究。

《战时中国报业》是1944年由铭真出版社发行、程其恒编著、马星野校订的一部研究抗战时期全国新闻业发展的新闻史著作。

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

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

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
在抗战时期,新华通讯社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发展,如下所示:
1.机构重组:为了更好地应对抗战形势,新华通讯社进行了
机构重组。

1937年,新华通讯社与中国青年通讯社合并,成为抗战时期的中国革命统一的通讯机构。

2.报道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新华通讯社加强了对抗战的报道,
扩大了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它通过记者在战场的实时报道,向国内外传递关于中国抗战努力的信息,宣传中国的抗战
事迹和抗日情绪。

3.国内外邮电通讯网络的建设:为了加强抗战时期的信息传
递和通讯工作,新华通讯社在国内外建立了邮电通讯网。

这些通讯网络使得新华通讯社可以快速、广泛地传播抗战
消息和情况。

4.宣传抗战胜利和抗战文化:新华通讯社通过宣传报道抗战
胜利和抗战文化,加强了人民的抗战信心和团结。

它报道
了大量的抗战英雄事迹和抗日军事行动,宣传了抗战文化
和精神。

5.报刊发行的扩展: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扩大了报刊的发
行规模。

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新华通讯社开创了新
的报刊、“新华大地”全国大报以及抗战宣传刊物。

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在报道抗战、宣传抗战胜利、建立通信网络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

通过广泛的报道和宣传,它在国内
外扩大了抗战事迹的传播,凝聚了人民战胜困难、坚定抗战决心的意识,为抗战胜利和中国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的发展也奠定了其在中国新闻界的领导地位,并为今天的新华社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出版中心的转移接续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出版中心的转移接续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出版中心的转移接续作者:王兆辉李廷勇来源:《红岩春秋》2022年第12期20世纪上半叶,上海成为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出版中心,出版数量最高时占全国近九成。

在此期间,北京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长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与上海、广州及天津等地交相呼应,共同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出版局面。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出版机构纷纷南迁西移。

由此,中国的文化出版事业开始被迫有序地向大西南、大西北等区域进行战略转移接续,分别形成了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出版事业、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出版事业。

武汉:抗战早期的出版中心在中国近代史上,武汉擎起辛亥革命的首义之旗,挥师第二次北伐战争,奠定中华民国统一全中国的崭新面貌。

同时,武汉与上海一样,有着优越的水陆交通环境,商业、运输业较为发达,素有“东方芝加哥”的美誉。

1938年,周恩来在演讲时评述:“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大革命北伐时代的最高峰,现在又是全中华民族抗战的中心。

”随着日军攻陷上海、南京等城市,国民政府党政军机关以及全国各界学者、文艺家、民主人士、新闻出版机构等纷纷迁至武汉。

一时间,“到武汉去”成为抗战的社会共识。

据有关学者统计,当时从上海、南京、西安等地迁到武汉的出版机构多达48家,包括上海杂志公司、光明书局、新知书店、黎明书局、生活书店、儿童书局、读书出版社等;在武汉创办或复刊的报刊有147家,影响较大的有《新华日报》《大公报》《扫荡报》《申报》《群众》周刊等。

武汉因此成为全民族抗战早期全国的文化出版中心。

《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由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

1937年12月创办的《群众》周刊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理论报刊,1938年1月创办的《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第一份报纸。

两者在国统区奏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斗号角。

博古在《新华日报》发刊词中说:“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

抗战时期中央通讯社与新闻格局的转型

抗战时期中央通讯社与新闻格局的转型

抗战时期中央通讯社与新闻格局的转型
齐辉;王晋枝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5(000)013
【摘要】抗战时期,中央通讯社打破了自近代以来重大新闻需依赖外国通讯社的失衡状态,抗战时期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民众抗敌不屈的意志.本文试通过挖掘史料,对中央通讯社在抗战时期的新闻改革进行重新评估定位,客观还原历史原貌.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齐辉;王晋枝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1
【相关文献】
1.抗战时期的中央通讯社 [J], 许晔
2.中央通讯社与战时新闻传播 [J], 陈玉申
3.“中央通讯社”与抗战时期中国报业格局的嬗变 [J], 齐辉;淡雪琴
4.中央通讯社与抗战时期的媒体外交 [J], 徐惊奇;陈晓静
5.新闻“秒”时代——江苏城市频道民生新闻传播格局转型 [J], 于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战火20年间的国共新闻改革

战火20年间的国共新闻改革

战火20年间的国共新闻改革摘要:19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中华名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

作为当时活跃于中华大地的两支力量,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站在各自的立场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国党媒发展有着独特的条件,而中共两党因为阶级立场,经济地位不同,使得他们的新闻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不同。

关键词:国共新闻体系党报改革比较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从国民大革命结束到新中国成立的这20年间,中国一直处于战争的硝烟中,无论是争夺国家领导权的内战还是抵御外国的抗战,作为中国大地上的两支重要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因着自己的党派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据理力争。

无论是政治斡旋还是军事行动,宣传对于一个党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让民众了解本党的方针,思想,为了让国际社会了解本党的立场和决心,党派需要有效的利用自己的宣传工具让自己为人所知,为人所信。

一个优秀的政党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舆论工具,显然,在当时两党都已清晰的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在此期间先后进行了各自的新闻体系的改革。

需要说明的是,两党改革背景,在当时所处的经济政治地位和奉行的政治思想的不同是两党新闻改革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两个政党,他们之间有着天生的孪生性。

对于两党而言,要进行有所成效的改革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党媒体系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第一,党派必须发展到一定规模,在全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而一定规模成员和党派影响力所辐射的地区的广度便是其即有影响力的主要指标,对于党媒来说,拥有足够而高水平的成员便保证了一个党媒的管理运作的组织机构,而所辐射的地区越广其媒体所辐射的受众范围也越广。

而支持整个党组织运作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由党派规模所制约。

第二,国内外政治局势的改变也将影响着改革的进行。

在这一段时间内,在国际社会眼中,国民党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而共产党最多处于一个在野的地位,这样的差异,使得两党的党媒在国际上的声望和影响都相差盛远,等到来着外国的合作也不同。

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十章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二)人民新闻事业走向全面胜利
1949年1月26日,中央又发出《宣传约法三 章,不要另提口号》、《勿擅自向外表示态 度》两项指示。这在非常时期,对统一党的 新闻纪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防止敌人的 破坏宣传,起了积极作用。但这种由此固定 下来的政治味道过浓、过于注重正面报导、 教育功能等的宣传风格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 里左右着我国的新闻报道,甚至贻害不浅。
《大众日报》,《烟台日报》 , 《新威日报》 , 《新 华日报》 (华中版), 《吉林日报》, 《东北日报》 创办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45年8月恢复播音
2、新华社作用的加强和军事报道的发展
(1)新华社报社合一:1946年4月,新华社 在全国范围内有9个总分社,40多个分社。 后提出“全党办通讯社”的口号,将报社合 一,以通讯社为主的体制,新华社社长与总 编辑兼任解放日报社社长与总编辑。
经过
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 首先认识错误并进行纠正。
《晋绥日报》从1946年6月起,开始在报纸 上发表文章认真检查新闻报道中的右倾错误 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
经过:
6月15日,《晋绥日报》用第四版整版的篇 幅刊登苏联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 的情节
6月25到27日,又发表编辑部文章《不真实 的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进行自我批 评。
储安平与《观察》:
储安平,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三十年代初即创办过 《文学时代》,后来做过《中央日报》副刊的主笔, 抗战时在湖南做过《中国晨报》的主笔,一生的事 业与报刊结下不解之缘。抗战胜利后,他在重庆创 办《客观》周刊,迈开了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以言 论政的第一步。在储安平的理想中,有一点非常可 贵的精神,那就是他时时处处强调立言与行事的一 致性。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路径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路径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路径研究
侯君
【期刊名称】《传媒》
【年(卷),期】2022()14
【摘要】抗战时期,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战争不同时期、不同形势和不同工作重心不断调整新闻政策,使党的新闻媒体组织始终发展宣传民族救亡、凝聚民族精神、启蒙社会大众的职能。

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在局部抗战时期,主要侧重于宣传抗战救亡思想,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阴谋;在全面抗战时期,重建党报系统,扩大期刊发行;在太平洋战争以后,统一新闻思想,完善党的新闻宣传系统。

【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侯君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
【相关文献】
1.浅谈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演变
2.百年政策变迁案例精彩纷呈
——"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案例选登开篇致语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发展案例(一)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发展案例(二)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纲领政策(1937.7─1945.8)──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形成和发展研究之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的发展历程

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的发展历程

武汉诞生,它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创办的、也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第一张大型日报。

1938年8月日寇进犯武汉,10月25日《新华日报》迁至重庆出版。

由于无法搬迁笨重的印刷机器,就用平板机、油印机代替轮转机,用木刻字代替铅铸字,用木刻素描代替铜版照片,用当地土制纸代替正规的新闻纸,在日机空袭停电时,就用手摇印刷机代替电力驱动的印刷机,从而保证了报纸的正常出版。

《新华日报》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遭到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种种迫害和压制,纸张封锁是其中最毒辣的一手。

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就曾多次对其部下说:“要公开查封《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是不好办的,不准商人卖纸给他们,不许经济部给他们分配纸张,他们就会自己关门。

”根据中共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的指示,《新华日报》社决定秘密自办纸厂。

先建了个川东复兴纸厂,被国民党发现停办后,又另行筹建了建华纸厂。

此外,还在梁山办过文华纸厂、正大纸厂,在大竹办过正升纸号等。

《新华日报》日发行量最高增至5万余份,但从未因缺纸少印过一张,从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在国民党统治区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

在各抗日根据地,各种小型报刊纷纷创办,数量庞大,仅华北和华中敌后根据地1939年前出版的小型报刊就达700余种。

193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集中力量办好各省委、区委及带有独立性的地委、中心县的党委机关报,形成各大根据地的宣传中心,从而提高了各级党报的质量,其中以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最为突出。

该报的前身是1937年年底在河北阜平创刊的《抗敌》报。

初创时,用的是原始的油印机,稍后改为石印机,1938年4月才用上铅印机。

但铅字不够用,工人们想法自己制作铅字;没有油墨,工人就用老乡家的锅底烟灰自制。

为便于轻装转移、适应战争环境,把笨重的排字架改成可装可卸的轻便排字架;把重约1吨的石印机改造成250公斤的铅印机,进而改造成重约30公斤更加轻便的木质印刷机,一头驮骡就可以拉走,而且拆卸装配非常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嬗 变产生 的影 响是复杂 和多 面的 。


“ 中央 通讯 社” 的创 设 打破 了近代 中外新 闻传播 格 局 的失衡 状 态
近代 中国积贫积弱形成 了中外新闻传播严重失衡的状态 。这种失衡不仅意味着在新 闻传播力 量、 传
播流 向等方面 ,中国与外国列强存在着巨大差异 ,更意味着在国际传播斗争中,中国难 以掌握话语权。 1 8 7 2 年, 路透社在上海开设分社 , 此后法国哈瓦斯社 、 1 3 本1 3 联社等先后在华开展业务 , 借助列强势力 ,
第 2期
齐辉 , 等: “ 中央通 讯社 ” 与 抗 战时期 中国报业 格 局 的嬗变
1 0 5
不慎 , 鲜不堕其术中” [ 4 ] 。为与外 国通讯社抗衡 , 国人 曾自办一批通讯社 , 如民国初年上海的国闻通讯社 , 申时电讯社等 , 但终因力量有限未成规模。事实证 明, 用举 国之力兴办 国家通讯社 , 打破外国通讯社对中 国新 闻市场 的垄 断 , 已成 为摆 在 中 国新 闻界 面前刻 不 容缓 的课 题 。 1 9 2 4年 国 民党 一 大召 开 , 宣布 在广 州设 立 “ 中央通讯 社 ” 。 1 9 2 7年 , “ 中央 通讯 社 ” 迁人南 京 , 国民党 中
攫取 新 闻市 场 。 但 中 国媒 体 却 因普 遍 采访能 力 不足 , 重大 新 闻报道 普遍 依赖 外 国通讯 社供 稿 , 至此形 成 了
外国媒体断中国新闻信息市场的局面。如路透社来华后即“ 独霸我国新闻市场计有 6 0 余年之久” , “ 对 内操 纵 我 国的舆 论命 脉 , 对外无 形 中成 为 中 国的代 言 人 ” [ 3 ] 。 更 有外 国通 讯社 利用 身份 优 势 , 获取 情报 ,
1 9 2 4 年4 月 1日“ 中央通讯社” 成立 , 全称为“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通讯社” ( 以下简称 “ 中央通讯社” ) , 作为国民党宣传部 的下属部 门, 初创时期 以传播 国民党“ 党务资讯 ” 为主要功能。1 9 3 2 年, 萧 同兹出任社长 , 对“ 中央通讯社 ” 开始了大规模改革 , 引进人才 , 更新设备 , 改革新 闻报道 内容与方 式, 使该社具备了国家通讯社的气象。作 为民国时期 中国唯一 的国家级通讯社和少数具有 国际影响力 的 新闻机构 , 国内新 闻史研究却鲜有关注。已有成果则认为 , “ 中央通讯社” 是“ 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它“ 蒙蔽群众 , 颠倒是非 , 中伤人民, 极尽造谣之能事” [ 1 ] , 加强了国民党对 “ 全国报刊的控制” [ 2 ] 。 但 如深入 史料 , 站在 近代新 闻 产业发 展 的视 野考量 , 笔 者发 现“ 中央通讯社 ” 对 于近代 中 国新 闻传播 业态 的
第4 3卷
第 2期
辽 宁大 学学 报 ( 哲 学社 会科 学版 )
J o u n t a /o f L i a o n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o 1 . 43 No. 2
2 0 1 5 年 3 月
Ma r . 2 01 5
“ 中央通讯社” 与抗战时期中国报业格局的嬗变
齐 辉 淡 雪琴
( 重庆大学 新 闻学院 ,重庆 4 0 1 3 3 1 )

要: “ 中央通讯社” 是近代 中国规模 最 大的国家级 通讯社 , 它 的兴 办及 经营, 对 于民 国新闻业的传播格
局产生 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 中央通讯社 ” 实力的壮大, 民国时期 中国新 闻界打破 了 自近代以来重大新闻需
依赖外 国通讯社 的失衡状 态。 “ 中央通讯 社” 所确立的“ 专业化” “ 社会化” 的服务理念 , 促进 了国内新闻传播 业发
展的平衡 , 刺激 了中国 地 方报 业的勃兴 。文章通过挖掘 史料 , 对“ 中央通讯社 ” 在 中国报业 演变中所发挥 的复杂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1 — 1 0
作者简介: 齐辉, 男, 黑龙江哈 尔滨人 , 历史学博士,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研 究方向: 中国新 闻传播 史。
淡雪琴, 女 ,陕西汉 中人 , 重庆大 学新闻学院硕 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 中国新闻传播 史。 基 金项 目 : 重庆社会科学规 划项 目“ 从党人到报人—— 中国国民党报人群体研 究( 1 9 1 2 -1 9 4 9 ) ” ( 2 0 1 4 P Y 4 7 o
通讯社时间主要内容哈瓦斯社1933年12中央通讯社与哈瓦斯订立交换新闻合约合众社1937中央通讯社与美联社订立了新闻合约在南京编发合众社中文稿海通社1939年11中央通讯社接收海通社在华电台并代编发该社新闻广播路透社1934中央通讯社收回在上海以外各地的中文发稿权路透社1933年12中央通讯社与路透社订立交换新闻合约齐辉等
作用 , 进 行 了重 新 地 定位 与评 估 。
关键词 : “ 中央通讯社” ; 民国; 报业格局 ; 新 闻传播
中 图分 类 号 : G 2 1 9 . 2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3 2 9 1 ( 2 0 1 5 ) 0 2 — 0 1 0 4 — 0 5
散播 谣 言 , 混 淆视 听 , 干涉 中国 内政 , 严重 侵 害 中国 的 国家权 益 。 传 播格 局 的失衡 引起 中国新 闻界有 识 之士 的高 度警 觉 。中 国报界 曾痛 陈 , “ 吾 国报 纸 , 欧美 情 势及 外
交消息 , 皆取材外电。 彼多以己国之利害计 , 含有宣传蛊惑作用 , 故常有颠倒是非变乱真伪之举 。 抄载稍一
宣部 主 管新 闻宣传 的萧 同兹参 与 其 工作 , “ 中央 通 讯社 ” 步 人 快速 发 展 时期 。 1 9 3 1 年, “ 中央 通讯 社 ” 着 手 与路 透 社 、 美联社 、 哈瓦 斯社 和塔 斯社 展 开谈 判 , 签订 交换 新 闻合 约 。 但 因人员 不足 和设 备 简陋 , 这 些协议 徒具 “ 象征” 意义 , “ ‘ 中央 通讯 社 ’ 发 出 的电讯 很少 为上 海各 报所 采 用 ” 。 为 扩充 实力 , “ 中央 通讯 社 ” 确 立 五 项发 展 目标 : 1 . 在 全 国布 置新 闻采访 网络 , 广泛 采 集 国 内各 地 的新 闻 , 供 应 全 国各 地报 纸 ; 2 . 在世 界 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