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5年春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学年度第二学期)任课班级:;任课教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课题折纸 主备人课型新授课课时 1 授课人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学习重难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前准备课件、课本、学具、完成预习作业学 习 过 程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页,思考下列问题: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1/2+1/4=2/4+1/4=3/42.结合问题(1)说一说你的想法或画图表示你得问思考过程3.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思考的?1/2-1/4=2/4-1/4=1/44.完成教材第1页“试一试”。
说一说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人分数加减法通过分数的通分方法运用,体会转化新旧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作用5.你还能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标记出来。
目的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探索问题的思路。
一是算法探索中通过折纸二是通过通分通分方法的运用。
合作探究就以上题目合作探究展示 交流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组内交流 班内展示 达标 检测基本题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1题31+91= 93+91=94 31-61= 62-61=61 必做题1. 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2题1/4+1/2=2/4+1/4=3/42. 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3题 选做题计算下列各题,你有什么发现? 31- 21- 61-71 51+61 81+91 71+81学生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2.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
梳理 拓展自我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教师补充小结。
作业 布置 课本第3页第3题,第4页第6题板书 设计21+41=42+41=43 21-41=42-41=41 导学 反思五年级数学科下册导学案展示交流组内交流(准备展示)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达标检测基本题课本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4题必做题1.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5题3/10-3/7=2/3(×)改:3/10-1/7=21/70-10/70=11/702.完成教材第2页“练一练”第6题。
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
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2015最新精编版)今天我们要研究长方体,那么在前一节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二、研究目标和自学要求:今天我们的研究目标是什么?请同学们齐读出来。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怎样自学呢?请看屏幕上的自学指导,认真研究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学生自学,新知探究:学生开始自学,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在小组内交流认知。
教师巡视并督促学生认真自学。
四、交流反馈,精讲点拨: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哪些?学生回答并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五、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教师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让学生练写作业本。
六、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1)长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三、自学环节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子,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将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成平面图形,并标出每个面的名称。
3.让学生互相交流,比较各自展开的结果是否相同,讨论正确的展开方式。
4.引导学生将展开的平面图形折叠成原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观察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中,每个面的相对位置和变化。
5.学生自己总结展开和折叠的规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方法。
四、展示环节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展开和折叠成果,互相欣赏和交流。
2.引导学生发表感想,分享在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五、课堂小结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你们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方法,也发展了自己的空间观念。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和能力。
六、作业布置1.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练展开和折叠。
2.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写一篇短文介绍。
七、板书设计展开与折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方法请思考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试着计算一下。
导学案—小学数学北师版五下第2单元《长方体的认识》
快来介绍一下你找到的物品吧!
我找到的长方体有…… 我找到的正方体有……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找 一找,说一说。
水立方
长方体
正方体
认一认,摸一摸。
面
认一认,摸一摸。
面
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是长方体的面。
认一认,摸一摸。
面
摸一摸你手中长方体的面。
认一认,摸一摸。
棱( léng )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 研究一下正方体的 顶点、面、棱的特 点吧!
学习指南
独立学习(2分钟) 借助你手中的正方体学具,数一数,比一比,量 一量,在练习本上补充表格(书11页表格)。
8个 6个
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
我们以前学过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图:
长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我们一样吗?
长方体 正方体
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小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6个 面,12条棱。 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同,相对的棱相 等,正方体所有面都相同,所有棱 都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 体。
做个课堂练习吧!
棱léng
8条
我是按照上下面的方式来数的。 上面和下面一共有8条棱。
棱
8条+4条=12条
我是按照上下面的方式来数的。 上面和下面一共有8条棱。 再加上竖着的4条,就是12条。
棱
我是按照上下面的方式来数的。 上面和下面一共有8条棱。 再加上竖着的4条,就是12条。 长方体有12条棱。
8个 6个
长方形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二》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二》教学设计课时主题练习二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课时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展开图,复习巩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多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2.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经历展开与折叠、寻找规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和探索规律的能力。
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找出的特征比较零散,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因此要引导学生有序地、有目的地观察和动手操作,整理与复习,得出结论。
要在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要重视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的练习。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展开图,有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经验。
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多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正确率不高。
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究(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回顾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棱的特点。
2、根据特点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的(1)(2)小题。
3、借助长方体正方体盒子,说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4、根据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的(3)小题、第3题、第4小题。
教师活动11、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盒子,引导学生自己回顾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点。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借助长方体正方体盒子,说出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题长方体的认识型学案导学学习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8-21页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独立尝试3、说一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18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同桌讨论,集体讲评。
2、认一认。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18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学生自学后,小组之间交流。
3、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7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布置前预习18-21页。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点拨自学、P20页1题以小组为单位:订正,教师评价。
2、P20页2通过做第2题你有什么收获?3、试一试①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②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交流解惑在以上有困惑的题目后面标上★,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练习1、P20页1、2通过做第2题你有什么收获?练习2、P21页3、练习3、P21页4、这个题考察什么?补充: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2倍,高与宽相等,长、宽和高分别多少?、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学生活动41、我认为与1号面相对的是()号面,与2号面相对的是()号面,与3号面相对的是()号面,我的理由是()。
2、动手操作,验证想法。
3、归纳总结我发现:()。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展开图与正方体的对应关系,回顾展开图复原成正方体的6.作业与检测1、P15:1、2、3题,完成在书上。
7.板书设计展开与折叠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展开与折叠》导学案学习内容展开与折叠学习目标(1)经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过程,体验长方体、正方体等图形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关系,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能正确判断长方体和正方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资源准备若干个正方体、剪刀随堂记录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索1、我的正方体展开图。
(展开图至少有一条边相连)例:二、交流汇报(我的展开图是沿着哪条棱剪开得到的)1、同桌交流。
(1)我剪了()种不同的展开图。
(2)听听TA的想法。
2、全班汇报。
(1)小组代表发言。
(2)其余小组评价。
三、复原展开图(观察展开图与正方体之间的对应关系)1、独立完成。
想一想:展开图的()号面对应正方体的()面。
2、小组交流。
对比不同的展开图与复原正方体之间的对应关系3、全班汇报。
我的发现:四、随堂小练:想法一:想法二:复原后的正方体:展开图:1、猜想。
2、动手操作验证。
与1号面相对的是()号面,与2号面相对的是()号面,与3号面相对的是()号面。
我发现:()。
五、归纳概括:在思考正方体与展开图的对应关系时,我们可以怎么办?你最喜欢哪种方法?1、P15:1、2、3题。
1、我理解了正方体与它的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15(第二单元)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的表面积》《露在外面的面》及《练习二》。
《长方体的认识》主要认识长方体的结构特征,首先让学生认一认生活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检验学生对长方体已有的认识。
了解研究的对象。
接着认识长方体的结构与特征: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最后研究长方体的各棱的名称:长,宽,高.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第二课《展开与折叠(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这部分知识是动手操作,让学生拆开长方体盒子,探讨长方体盒子是怎样做成的。
这部分知识重点让学生去动手做。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利用展开一个长方体纸盒,认识展开后的平面图与长方体的关系,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并计算得到的平面图的面积,来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长方体的表面积》主要是观察物体与正长体知识的结合,重点要认清露在外面的面有几个。
《练习二》全面复习本单元知识。
在本册的第四单元还将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
在本单元教材中,教材多次安排学生实践操作,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像对于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的学习,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索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小组合作,通过剪一剪、比一比、量一量、描一描等方式,自己发现它们的特点,再通过交流,逐步归纳总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并积累研究图形的方法和经验。
对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要避免将主要精力放在套用公式进行计算上,以至于将这部分内容简单的处理为计算问题。
实际上,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对于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也是大有好处。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展开图。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2015精编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2015精编版)第二单元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研究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难点:通过观察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教法:引导发现学法:动手操作,自学感知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框架模型,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导入:教师: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2、出示自学要求:(一)出示研究目标:1、仔细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熟悉长方体的长、宽、高及长方体的棱长。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研究,初步认知长方体。
生:齐读目标过渡语:怎样实现这些研究目标呢?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书上11页的内容,与同组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认一认11页下面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各部分名称。
按自学要求当真研究,8分钟后教师要向你们挑战哦。
三、学生自学,新知探究:1、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正确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2、看一看:学生当真看书,教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当真自学。
3、动一动:学生动手操纵中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4、合作交流认知长方体特征。
四、交流反馈,精讲点拨:教师:发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学生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和12条棱的长度相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同桌各自交换展开图,动手折一折。
(2)找规律:(课件出示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观察这11种展开图,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①有6种中间是4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1个正方形,形状不同。
②有3种中间是3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2个和1个正方形。
③有1种中间是2个正方形的,两侧分别有2个正方形。
④有1种两行各有3个正方形的。
3.小结:这种方法叫“数字巧记法”,第一种是1、4、1;第二种是2、3、1;第三种是2、2、2;第四种是3、3。
记住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判断某一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4.找相对的面提出活动要求:利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尝试找一找正方体和长方体相对的面。
图一图二学生小组内交流,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和想象,让学生充分体验展开与折叠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加强感悟立体图形中的面与展开图中的面的对应关系,渗透转化与对应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练习巩固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一练的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的第3题。
四、拓展提升1.一个正方体的6面上分别写着“爱、国、诚、信、友、善”6个字,根据下面三种摆放情况,判断每个字对面写着什么字。
诚信爱五、全课总结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展开与折叠组长签名:教后思考:友 信 爱 善 友 国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课题:露在外面的面第 1 课时组内讨论形成教案:个人修改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正确区分长方体和而正方体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1.出示一个正方体并引导学生思考:(1)共有几个面?(2)如果把它放到讲桌上,有几个面露在外面?(3)如果把它放到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2.引导学生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知识构建丨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二单元知识构建一、导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第二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导学内容1.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
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特征,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 = 边长× 边长。
并能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面积单位换算学习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并能运用换算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4. 面积的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花园面积等。
三、导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问题。
2. 探究新知(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特点,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特点,发现正方形边长相等,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发现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总结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面积单位换算介绍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换算。
3. 实践应用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面积单位换算及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四、导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完成情况及课后作业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P23页练习题1、2、3。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并能够应用数轴的概念,能够通过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2.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和负数;3.掌握正数和负数的大小关系,能够比较大小并进行排序;4.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二、知识导入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数的大小关系,通过大小关系我们可以判断哪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或小。
而在数轴上,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数的大小关系。
本单元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三、数轴的表示数轴是由无限多个点构成的直线,每个点上表示一个数。
数轴上通常有一个特殊的点,称为原点,用0表示。
数轴向右延伸的部分是正数部分,向左延伸的部分是负数部分。
下面是一个数轴示例:-3 -2 -1 0 1 2 3| | | | | | |在数轴上,数的绝对值表示数到原点的距离。
例如,在上述示例中,数6与原点的距离为6。
四、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中,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负数。
数轴上的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例如,在上述示例的数轴中,1和2是正数,而-1和-2是负数。
五、数的大小关系在数轴上的表示在数轴上,数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数的位置来表示。
数越往右,它的值就越大;数越往左,它的值就越小。
例如,对于数轴上的两个数-3和2,可以看出2比-3大,因为2在数轴上的位置更靠右。
六、正数和负数的比较有了数轴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正数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数轴上,正数都在负数的右边,所以正数要比负数大。
当我们在数轴上比较两个正数时,我们可以看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距离原点越远的数大。
同样地,当我们在数轴上比较两个负数时,我们可以看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距离原点越远的数小。
在数轴上,负数的绝对值比正数的绝对值大。
七、实际问题的应用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欠债、温度等。
例如,当温度在0度以上时,我们说是正温度;当温度在0度以下时,我们说是负温度。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相遇问题
标题: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相遇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相遇问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速度、时间、路程。
2. 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等距离相遇、不等距离相遇。
3. 相遇问题的应用:生活中的相遇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等距离相遇和不等距离相遇的区分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相遇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3. 解决方法:讲解等距离相遇和不等距离相遇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解决相遇问题。
4.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讲解相遇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和指导,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015年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案
2015年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案第一篇:2015年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案第二单元长方体(一)课题:长方体的认识(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初步感知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1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同桌讨论,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
师: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2、认一认。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1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学生自学后,指名回答。
二、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
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约8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1页的表格中。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练一练教科书第12页第2、3题。
完成后指名学生口答,集体校对。
师视情况作补充或提示。
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2)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
【学习内容】教材11-13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
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
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习准备】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学习过程】
【预习案】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11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3、摸一摸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摸一摸,初步感受实物的点、面、棱的特点。
【探究案】
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
特点。
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完成下面表格。
顶点个数面
个数
形状
大小关系棱
条数
长度关系
【训练案】
1、长方体和正方体分为()、()、()三部分。
它们都有()个面,()个顶角,()条棱。
2、每三条棱的交点叫();
3、长方体的()条棱分为三组,每一组有()条,分别叫长方体的()、()、();
4、正方体的()条棱一样长,都叫做正方体的()。
5、在长方体中:( )的面面积相等;最多()个面面积相等。
()的棱长度相等;最多()条棱长度相等。
在正方体中:()个面面积都相等。
()条棱长度都相等。
6、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
①面与面相交就形成()②棱与棱相交就形成()。
7、你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吗?为什么?能说说吗?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
方面更加努力的。
课题:长方体(一)展开与折叠
【学习内容】教材14-15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面的展开与折叠。
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能够准确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准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
【学习过程】
【预习案】
1、长方体相对位置的面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相对位置的面有什么特点?
3、预习课本14页内容(1)请同学们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做上记号;(2)用剪刀沿着棱将长方体(或正方体)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试着
把它画出来。
【探究案】
探究一: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图的特点。
1、小组活动:拿出事先剪好的展开图,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
观察,
交流,由立体到平面的过程中相对的面的对应关系。
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2、交流总结:
长方体展开图由()个长方形组成;()的面的面积相等。
正方体展开图由()组成,()
的面积相等。
3、把每一种展开图重新折叠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探究二:判断那些图形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
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试一试。
通过折叠我们发现:()能围成正方体。
2、
通过折叠我们发现:()能围成长方体。
【训练案】
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2题。
先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2、在下图中找出6个小方格,将他们涂上颜色,使这6个小方格可以围成一个正方体。
课题:长方体(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习内容:课本16-17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剪、展示、观察,想象等活动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2.通过合作交流、估一估、算一算等活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激情参与、积极合作、发展空间观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16页的学习内容。
课前预习:1.相关知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个面?这些面都是什么形状?
--------------------------------------------- 2.教材助读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举例说明。
---------------------------------------------- (2)
这是一个()体,它有()个面。
它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高是()厘米。
前面面积是()平方厘米,右面面积是()平方厘米,上面面积是()
平方厘米。
这是一个()体,它的棱长是()分米,棱长总和是()分米,一个面的面
积是()平方分米,6个面的面积总和是()平方分米。
(3)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口答)(4)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口答)3.预习自测:
(1)这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积是;前、后面面积之和。
(2)上面面积;上、下面面积之和。
(3)左面面积;左、右面面积之和。
(4)它的表面积是。
7cm
5cm
3cm 5dm
5dm
5dm
10cm
4cm
5cm
4.我的疑问: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动手操作。
A .沿着长方体的棱将长方体学具剪开,得到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B .在展开图上给相对的面涂上相同的颜色。
C .量出相关的数据,计算一下制作你的长方体需要多少纸板?
D .通过操作,你认为:
长方体的表面积= 探究点二: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小组讨论,得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试算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
当堂检测:
1.完成课本17页第3题。
2.给棱长为0.8米的正方体木箱的表面涂上油漆,涂漆部分的总面积是多少?A .涂漆部分的总面积就是求------------------------------------------------ B .计算涂漆部分的总面积。
------------------------------------------------
作业:
第17页第2、4、5。
8dm
8dm
8dm
课题:长方体(一)露在外面的面
学习内容:课本18-19页内容
学习目标:
1.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等活动,综合应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有
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2.激情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发展空间观念。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本19页的学习内容。
课前预习:
1.相关知识
(1)摆一摆,填一填。
把一个长方体放在不同的位置,最多能看到()个面,最少能看到()个面。
(2)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3)画出下面立体图形从不同角看到的平面图。
从上面看:从侧面看:从正面看:
2.教材助读
(1)一个棱长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处(如下图),有()个面露在外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4个棱长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放在墙角处(如图),有()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将上图的4个纸箱换一种方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有几
种摆法?
探究点二:找规律
将小正方体按下面方式
1、完成下表,有什么规律,请写出来
正方体的个数 1 2 3 4
左图露在外面的面数
右图露在外面的面数
2、将小正方体按下面方式摆放上。
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有什么规
律?写出来。
--------------------------------------------
当堂检测:
将小正方体按下图的方式摆在桌子上,1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2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3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
照这样的方式摆下去,10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
如果1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那么10个正方体按上面的摆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学业巩固
完成19页的第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