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问遂、赖永初,与贵州新华印刷厂
风雨见证“十三坟”
2019.8■赵东云“三伯,我们来看您了!78年了,我们一直在寻找您,今天我们终于找到这儿,您安息吧……”一位身材敦实、头发斑白的老人,面对着一片荒坟,口中一边诉说着,一边掩面而泣。
这是2018年8月21日在肥东县马湖乡当地人称之为“十三坟”的地方发生的感人一幕。
老人叫胡晓燕,时年67岁,他是特意从无为县赶来,凭吊78年前牺牲在这里的革命烈士胡斯林、也就是老人口中的“三伯”。
烈士的牺牲之地——肥东县马湖乡,距离烈士的家乡不过百余公里,但就是这段并不算太远的路程,胡家却“走”了整整78年!故事还得从5年前的那个秋天说起。
2014年10月20日至29日,《安徽商报》、《合肥晚报》、“中安在线”等多家媒体以《肥东村民为“12座新四军烈士坟”求保护》《12座荒坟是新四军“烈士墓”吗?》为题,披露了位于肥东县马湖乡小高村寡妇岗(当地人称“十三坟”)境内的一片荒坟可能是“新四军烈士坟茔”,当地村民呼吁给予保护。
这一消息很快引起了一个叫韦永章的党史军史爱好者的注意。
韦永章的老家就在马湖境内,他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长期以来对红色文化情有独钟,当他看到上述媒体报道后,随即开始了对这些荒坟的考证之路。
在一年多时间里,韦永章通过走访、调研和查找史料等方式,对70多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那场战斗和“十三坟”有了更多、更详细的了解。
在调查中韦永章得知,1940年夏,新四军曾在马湖及附近一带与顽军激战,双方伤亡都很大,新四军有两位干部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
韦永章随即查找了《征程纪事》、《赖传珠日记》、《新四军第四支队的组建与发展》及其他相关文献、史料,进一步了解到:1940年6月中下旬,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将军曾率老八团等部队,西进越过津浦铁路,阻挡疯狂进攻的顽军,在马湖、古城、梁兴集等地多次发生激战,史称“古城会战”。
这次会战,歼敌1000余人,打退了顽军的猖狂进攻,这对开拓皖东、奠定淮南根据地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激烈的战斗中,新四军也付出了重大伤亡,新四军有数百人身亡,老八团政委刘树藩、青年干事胡斯林也壮烈牺牲。
赖茅:老故事新传
一
售 , 获 利 后 再 还 别 人 的 贷 款 。 就 这 样
一
步 ~ 步 发 展 , 几 年 的 光 景 , ‘ 兴 赖
隆 ’的 资 产 就 积 累 了 5 万 银 元 。 ” O 1 2 年 , 2 岁 的 赖 永 初 在 赖 兴 隆 98 6 钱 庄 开 展 存 放 、 汇 兑 等 业 务 , 由 于 他 讲 诚 信 ,再 加 上 优 质 服 务 , 客 户 逐 年 增 多 。 岳 来 , 赖 兴 隆 钱 庄 还 发 行 本 票
始 终 坚 持 以 诚 信 办 商 号 , 使 商 号 向 钱 其 投 资 不 仅 涉 猎 银 行 ,还 涉 猎 诸 如 贸
庄 转 型 ,钱 庄 业 务 越 来 越 兴 隆 , 积 累 易 、 盐 号 、 投 资 公 司 等 , 并 投 资 创 博 输 光 钱 财 , 又 使 纱 厂 失 火 、周 秉 衡 也 像 滚 雪 球 一 样 ,越 滚 越 多 。 于 是 , 办 了 铁 厂 、 煤 厂 、 锑 矿 、 纱 厂 等 实 讲 信 用 ,跟 赖 永 初 提 出 将 衡 昌 烧 坊 抵
“ 昌 烧 坊 ” 年 产 茅 酒 几 千 斤 ,每 年 衡
盘 点 却 要 存 货 半 数 以 上 , 造 成 资 金 严 重 积 压 ,周 转 不 畅 , 周 秉 衡 找 赖 永 初
他 把 赖 兴 隆 钱 庄 的 分 号 先 后 设 在 了 梧 业 ,其 产 业 遍 及 黔 中 ,他 所 投 资 的 银 给 赖 永 初 , 来 弥 补 儿 子 的过 错 。 由 于
学 ”, 笔 题 字 :“ 贵 立 志 , 学 贵 有 秉 衡 又 几 乎 破 产 ,便 接 受 了 周 秉 衡 用 亲 士
访 中 ,贵 州 赖 永 初 酒 业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恒 , 循 序 渐 进 , 由 浅 入 深 , 勿 负 国 家 衡 昌烧 坊 作 价 抵 债 的 请 求 , 个 人 先 后
贵州历史上这些风云人物,你知道几个?
说起历史名人贵州还真的不少历史潮流,浩浩荡荡贵州虽然地处西南边陲但是还是人才辈出的为近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也不在少数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割之不断挥之不去属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一直存在新哥给大家收集了众多关于贵州近代历史人物信息看看其中有没有你的老乡▼ ▼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祖籍直隶南皮。
丁宝桢,贵州织金人,进士出生,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在任山东巡抚期间,诛杀慈禧太后宠爱的太监安德海,名震朝野!被称为清朝重臣。
末代直督陈夔龙,贵州贵阳人,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清末民初著名政治人物。
傅玉书,贵州瓮安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诗文作家。
他在贵州古代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护国将领戴戡,贵州贵定县人,反对袁世凯称帝。
戴戡与蔡锷同为梁启超先生的高徒。
左一戴戡,居中者蔡锷刘显世,贵州兴义人,参加过护国运动。
历任贵州省长、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
袁祖铭,贵州安龙县人,毕业于贵州陆军小学,后官至贵州省长、陆军上将。
王家烈,贵州桐梓人,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贵州最大的军阀。
谷正伦,贵州安顺人,成立了宪兵司令部,被称为中国的宪兵之父,国民党陆军中将。
柏辉章,贵州遵义人,国民革命军第102师师长,他的别墅成为了“遵义会议”召开的地方,国民党陆军中将。
王天培,字植之,号东侠,侗族,贵州天柱县人。
国民革命军著名将领,北伐名将。
何应钦,贵州兴义人,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日本的投降书就是交到他的手上的。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党政军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邓恩铭,贵州荔波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三个代表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开国上将杨至成,是1955年授衔的贵州军阶最高的唯一的上将。
杨志成上将出生于贵州三穗县,毕业于黄埔军校五期。
戎马一生,战功赫赫。
王伯群,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
赖氏茅台酒家族史
赖氏茅台酒家族史赖氏祖先原籍福建人士,高祖父赖正衡,于清朝道光年间任职“军营统带”。
曾为太平天国起义事辞职迟于仁怀,后转徒茅台镇创办“茅台烧春坊”,不幸至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继迁黄平县郎洞乡,生子赖宗贵,后移至贵阳定居,开设“赖兴隆”商号。
生二子一女,长子及女早逝,次子赖嘉荣承继祖业并生三子:赖永初、赖贵山、赖雨生。
赖嘉荣辞世后,三兄弟随母操持家业。
兄弟三人和衷共济,把祖业推上新的开端,将“赖兴隆商号”发展为“赖兴隆钱庄”并发行兑券,拓展业务涉及贵州各大重要经济领域。
一时生意兴隆,财源涌进并进一步成立了“恒兴昌银号”及“宏大上膏公司”。
在全国大中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直至解放前夕发展为公私合办的“贵州省银行”......(略)赖母去世后,家中“长子为大”.赖永初掌管及负责赖氏家族全盘生意,赖贵山辅助家中事务共同策划生意,赖雨生主要负责对外业务联系及拓展外阜业务,先为赖兴隆商号在外开办杂货,花纱布商店等...久居他乡历经数十截,业务不断拓展。
经三兄弟齐心协力,共同谋议:后在衡阳、肇庆、梧州、广州、安顺、昆明、香港等地开设庄号、钱庄、开展存放汇兑业务、发行本票。
通过三兄弟的不懈努力使赖氏家族的事业扬名内外!1929年,赖氏家族将茅台恒昌酒厂以合资形式并购。
后全资买断更名为“恒兴酒厂”。
至此,赖氏家族首先将酒名改为“赖茅”,并开始独资经营生产(原“恒兴茅酒”)凭借雄厚资金,扩建并改造厂房;厂内有大小酒窖十七个,其中大窖六口。
由于赖氏家族使用配方独特、酒香醇厚、购一送一等儒商道之,至使“赖茅”酒之独具酱心的商品名叫响整个中国,从此享誉全球。
一时间“席上有佳肴,不可无赖茅”风行一时,在国际国内各种大型宴会上广泛使用,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礼品和招待用酒。
新中国成立后,“赖茅”“华茅”“王茅”这三家最大的茅酒厂于1953年8月5日由省轻工厅管辖定名为“贵州省茅台酒厂”。
其产品被誉为国酒“贵州茅台酒”————(三家私营茅酒烧坊以当时价:赖家以价值62500元收为国有;华家作价12000元卖给国有;王家以作价500元没收国有。
青春不老的江西新华
青春不老的江西新华作者:林畅茂来源:《印刷经理人》2013年第04期江西新华印刷厂是最早出现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她是江西书刊印刷的缩影,见证了江西书刊印刷的繁荣和发展。
在把这块金字招牌打造成企业品牌的过程中,几代新华人始终没有放弃对“新华”品牌的捍卫和坚守,即使在全面进入市场化运作的困难时期,仍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让这个已经穿越了一个甲子的江西新华印刷厂,依然能够青春不老。
几多责任几多奉献1952年初,江西新华印刷厂挂牌成立,主要任务是印制中小学教科书、本版图书及政治书籍。
当时只有接管来的简陋厂房和设备,几台旧凸版印刷机,1台01胶印机,拣字、排版、装订全是手工操作。
1957年上级拨款在南昌市丁公路征地42亩,建造了凸版制版、凸版印刷、平版印刷、书刊装订四个车间,并配有机修车间,同时建有各种生活文化体育设施。
1978年,江西新华厂的总产值达到1400多万元,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利润40万元,呈现了微利企业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江西新华抓住机遇,用几年时间彻底淘汰了铅印设备,全面实现了胶印印书。
但地处内陆的江西印刷业发展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彩色印刷业务外流情况十分突出,代表江西门面的《江西画报》也长期在外省印刷。
面对严峻的形势,江西新华在上级单位的支持下,组建了一个高水准的彩色制版印刷中心,筹集资金12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印前、印刷及印后设备,增强了彩色印刷和书刊印制的实力。
1999年,江西新华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从制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固提高。
这在稳定书刊印刷业务的同时,为企业开发社会印件提供了保证,流向外省的彩印业务渐渐有些回流。
几多风雨几多彩虹进入市场化运作之后,特别是网络出版和个性化印刷冲击,书刊印刷企业的业务量急骤减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面临新的考验,一些长期在“江西新华”印刷的期刊突然被别人挖走。
贵阳华氏企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茅” “ 、赖茅 ” 合并 组建贵州 茅台酒厂 , 生产 的贵州
茅台酒 , 为“ 成 国酒 ”享誉 中外 。 ,
・
华之 鸿受康有为 、梁启超维 新思想 的影 响 ,
8・
维普资讯
将盐业 经营的利润 , 来实现 自己的抱 负。经济 用
上, 继续 经营盐业 , 兴办 文通书局 、 丰纸厂 等现 永
民营企业家之一。② 翻
华 氏企业艰难发展 的客观 因素
华联辉 早年行 医 , 后经 营盐业 , 获得 了成功 。 咸 丰末 同治初 , 在遵 义仁 怀创 办“ 义 酒房 ” 他 成 , 涉足 制酒业 。光绪 丁丑 (8 7 年 , 17 ) 华联辉 在 四川 协助 丁宝桢改革盐政 成功后 , 去公职 , 得 “ 辞 取 仁 岸” 的食 盐销售任务 , 在贵 阳继续 扩大经 营盐业 。 开 设“ 隆裕” “ 昌功 ” “ 永 、永 、永发祥 ” 盐号 , 等 积累 了巨额财富 , 为华 氏企业 的大发展奠定 了雄 厚的
经 济基 础 。
省 50多年来 , 0 规模最 大 、 资金最 多 、 响也很 大 影 的商号。 囝 华之鸿创立的文通书局 ,是贵州清 ”( “
末 近代 民营工业 的代表 , 也是 唯一规模最 大使用 动力 的近代 民营企业” r 。 删抗战期 间 , 问渠把 华
文通书局发展为全国七大书局@ 一。此外 , 之 华氏 企业 下属 的成义 酒 厂( 华 茅 ” , 放后 与 “ 即“ )解 王
口 张 中奎
华 氏祖 孙三 代作 为 贵州 民族 资产 阶级 的精 英, 开创 贵州 近代 工业 之先 河 , 其企业 对 贵州 工 业近代 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 对贵州经济文化发展 作 出的贡献 , 不可估量 的。华 氏企业 在贵州 发 是 展 的坎 坷遭遇 , 也显示 了华 氏企业作为新 兴生产 力 的代 表 , 于在 险恶 的环境 中周 旋 , 善 表现 出顽 强 的生命 力。特别是 华之鸿和华 问渠 , 承先辈 继 敬恭桑梓 之遗志 , 重重 困难 , 力于办好 、 克服 致 办
发行《挺进报》的岁月
_ ̄O(O总A第年29第期
GeNnoe.r1a,l20N0o8.2 9 ,
我 们 的发 行 工 作 ,做 得 细致 周 到 、谨 慎 及 时 未 出 任何庇漏 ,深得刘镕铸书记 的赞誉 ,他在 《四川文史资 料选辑 》第28辑上 ,曾著 《忆挺进报 》一文中说 : “游 楫 同志在 太平 门 邮局建 立 的发行 点 ,实际 上是我 们 的二 级发行站 ,人们从邮局拿走 《挺进报 》是不会引人注意 的 。”刘镕 铸 能把我们 的发 行点 ,视 为发行 站 ,并提升 为二 级 ,又提 高 了一个 层 次 ,这 是对 我们 发行工 作 的肯 定 ,我们感 到 很欣慰 。
2、白象 街 邮局 宿 舍发 行点 。是我 把 领来 的一 部 份 报 纸 交 与朱 镜 带 去 白象 街 转 交 给 刘亮 熙 ,由他 与 任 弘 越 、李友 辉 、孙 玉秀等 又转发 出去 。刘亮 熙 当时在 邮局 快信组落地台工作 ,知道国民党各军政要人的单位和地
址 。当时 《挺进报》上登有 “望广为散发”的放文,并 要求把报纸寄给 国民党军政人员。刘亮熙便借工作之便 将报纸发给他们 。刘镕铸的夫人金淑奇也曾在她的著作 《沧桑岁月 》中谈到那次国民党行辕主任朱绍 良收到一 封 “亲收 ”的信 ,内装 的是 《挺进报 》,实际上这封 信 ,就 是刘镕 铸直 接送 到行辕 收发 室 的。
发 行 《挺 进 报 》的 岁 月
游 楫
我是重庆市邮局 《挺进报 》发行站的组织者。这 个邮局发行站 ,是在 《挺进报 》特支书记刘镕铸领导下 组建 的,是第一代 《挺进报 》发行站之一。我们有六个 成员 即游楫 、杨 开荣 、张治涵 、任 弘越 、刘亮 熙 、李 友 辉等 。这六 人 中 ,已经 去世 了两人 ,现 在 尚存 的 四个 , 都是 八十岁 的老人 了 ,年老体 弱 ,行 路 困难 ,所 以 ,今 天 到会 的 ,只有我 和刘亮 熙两 人 。
胡问鸣往事
文/蔡恩译胡冋鸣往事今年5月12曰23时30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重磅消息: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一从位高权重,到9个月前的退休,再到深夜落马,胡问鸣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轨迹?胡问鸣是军工“老人”。
他于198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分配到航空工业苏州长风机械总厂工作,历任培训中心副主任、厂长助理、副厂长、厂长、厂长兼党委书记,又在航空工业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任上提拔为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机载设备部部长.其后,进入央企大本营权力中心.先后“游走”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并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其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涵盖空、陆、海三军装备的建造研发,首艘国产航092母、歼10、国产大飞机C919等重大项目他者8参与其中,且是第一艘国产航母的研制总指挥。
有着辉煌履历的胡问鸣在一夜之间落马,留给人们的是一团疑云,但只要梳理一下中央巡视组对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的几次巡视,仍可发现许多“蛛丝马迹”。
据新华社报道,2015年2月4日,中央第七巡视组组长刘卒、副组长陈毓江向中船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胡问鸣反馈了巡视情况。
新华社披露,被指出关联交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后,胡问鸣拿起了巡视反馈资料阅读;在巡视反馈意见书面文件上签字时,眉头紧锁。
一个月后,胡问鸣平级调任中船重工党组书记兼董事长。
在胡问鸣就任中船重工党组书记兼董事长几年间,经历了中央巡视组对中船重工的数次巡视,2015年2月26日至4月28日,中央第九巡视组于对中船重工幵展了专项巡视,巡视组反馈中指出的问题有:集团党组、纪检组履行“两个责任”有缺失:科研院所违规违纪问题突出。
少数领导人员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个另律。
人瞬不數范,个另蹶导AM 赣上岗,一交流。
2017年3月6日至4月5日,中央第六巡视组对中船重工进行了“机动式”巡视,巡视中,巡视组发现和干部群众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四个意识”不强,聚焦主业主责不够,落实中央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政治定位和战略要求存在差距,对上次中央巡视发现问题整改不力;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执行民主集中制不到位,有的领导人员没有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不严格,对违规用人、搞“小圈子”问题反映较多;“两个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重点领域存在廉洁风险,有的领导人员纪律意识淡薄,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的利用企业经营管理权谋取私利等。
贵州近代印刷出版业兴衰启示——以贵阳文通书局为例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第2期 ·编辑与出版·收稿日期:2020-11-18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项目“抗战时期内迁高校对贵州社会风气的影响”(2017JD019)。
作者简介:蒲应秋,男,贵州遵义人,博士,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地方经济史。
龚学敏,女,贵州铜仁人,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贵州近代印刷出版业兴衰启示———以贵阳文通书局为例蒲应秋1,龚学敏2(1.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贵州贵阳 550025;2.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清末,维新思想和西学东渐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
受此影响,贵州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宣传维新变革思想,传播西方科技文化。
然而,贵州由于缺乏媒体广泛而有效的宣传,维新变革和西方科技文化在贵州的传播效果甚微。
鉴于此,经营盐业而发家的贵州首富华之鸿,耗尽家资创办文通书局,其创办过程历尽艰辛,经营屡屡受挫。
其子华问渠继承文通书局后,对内改革书局存在的弊端,对外抓住抗战大后方的各种有利因素,把濒临破产的文通书局发展为当时中国著名的七大书局之一。
本文以华之鸿创办文通书局、华问渠发展文通书局为线索,展现文通书局创办过程和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发展壮大的原因。
关键词:文通书局;华之鸿;华问渠;近代印刷出版业中图分类号:G23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2-0088-06DOI:10 15958/j cnki jywhlt 2021 02 014 文通书局是民族资本家华之鸿创办的贵州近代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的印刷出版企业。
华之鸿(1871—1934),字延厘,亦作延仪,贵阳文通书局创始人。
华之鸿继承其父华联辉(1832—1885,字怪坞)创办的“永隆裕”盐号,因其经营“永隆裕”盐号方法得当,业务不断扩大,盐号专卖点遍布贵州城乡,其资产达数百万银元,因而有“华百万”之名。
茅台酒厂老照片曝光 创始人原来这么帅
茅台酒厂老照片曝光创始人原来这么帅茅台酒厂老照片曝光创始人原来这么帅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
茅台酒也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的国酒,作为中国白酒的典范,茅台酒至今已有800多年,拥有悠久的历史。
汉代,今茅台镇一带有了“枸酱酒”。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专程绕道取此酒归长安献与武帝饮而“甘美之”,成为茅台酒走出深山的开始。
唐宋以后,更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
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茅台春”、“茅台烧春”、“同沙茅台”等名酒声名鹊起。
“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
1704年,“偈盛烧房”将其产酒正式定名为茅台酒。
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
一九五一年,政府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成义(华茅)、荣和(王茅)、恒兴(赖茅)三家私营酿酒作坊合并,实施三茅合一政策——国营茅台酒厂成立。
建国以来,无数次重大活动,茅台酒都被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王立夫,茅台镇荣和烧坊创始人之一,所酿茅台为“王茅”华联辉,贵州茅台镇成义烧坊创始人,所酿茅台为“华茅”茅台镇恒兴烧房出品的“赖茅”,创始人为赖永初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奖章(“王茅”和“华茅”)1965年3月,茅台试点工作展开,周恒刚是我国著名酿造专家、白酒界泰斗1978年3月,茅台酒厂工业学大庆赴遵义参观1978年,大庆式车间上世纪七十年代,职工秧歌队庆祝茅台酒厂荣获“大庆”式企业场景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酱香型酒协作组成立大会上世纪八十年代,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到茅台酒厂参观1986年获奖证书1988年陈仕能省长视察茅台酒厂800吨工程,左二为原仁怀县长段绍伟,左三为时任茅台酒厂总工程师、副厂长季克良,左四为原贵州省长陈仕能,左五为原茅台酒厂党委书记、厂长邹开良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长袁仁国在国酒茅台专卖店现场签名售酒2007年12月,茅台酒全国经销商代表1000多人在贵阳集体宣誓:“诚信经营、拒绝假酒”赤水河畔的贵州茅台集团公司,生态花园式的企业酿造茅台酒的优质原料:有机高粱基地。
贵州新华印刷厂
贵州新华印刷厂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印刷》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贵州新华印刷厂始建于1950年1月,是国有印刷骨干企业,它集彩色制版,书刊装订,商品包装印刷,印刷咨询服务,印刷物资经营,纸制品生产与销售,宾馆服务淡一体,是国家秘密载体定点复制单位。
企业资产总额,工业增加仁胶印产品印务能力在全国150家大型印刷企业中前列。
自1983年以来,连续21年
【总页数】1页(P1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
【相关文献】
1.贵州新华印刷厂 [J],
2.求新求变的发展之路——记贵州新华印刷厂的前世今生 [J], 王海燕(文/图)
3.胡问遂、赖永初,与贵州新华印刷厂 [J], 韩进(文/图)
4.服务设计视域下城市更新项目关键因素探究
——以淮阴新华印刷厂为例 [J], 周宇;王玲
5.北京新华印刷厂建成自动化防爆纸屑回收系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问渠与贵阳文通书局
Hua Wenqu and Guiyang Wentong Press 作者: 申满秀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出版物刊名: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1-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4期
主题词: 华问渠 贵阳文通书局 发展
摘要:贵阳文通书局是创办于1909年的近代民营企业,1952年4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并入贵州人民印刷公司,走上国营化之路,历时近半个世纪。
将文通书局从一个地方性印刷企业发展成为抗战时期全国著名的七大书局之一,其中的关键人物是华问渠。
华问渠的经营经验和理念,对今天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可资借鉴。
今朝新华人——兰州新华印刷厂改革纪实
今朝新华人——兰州新华印刷厂改革纪实张炯【期刊名称】《丝绸之路》【年(卷),期】1993(000)003【摘要】借南巡春风深化改革改革的前沿和窗口是企业。
改革的进程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延伸。
1992年,是中国改革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也是新华人借南巡春风,深化改革,终于使心血浇灌的企业之树勃发一片盎然绿意的一年。
1992年新华印刷厂超额完成各项指标,工业总产值完成承包计划的134.2%,比1991年增长16.8%;加工价值比1991年增长14.2%;销售收入完成承包计划的136.36%,比1991年增长20.13%;实现利润完成承包计划103.95%,比1991年增长7.99%;上缴税金为承包合同计划的116.01%;全员劳动生产率比1991年提高11.8%。
1992年底,新华厂作为综合经营型企业,已具有相当规模。
它有职工1029人,固定资产2931万元,占地面积59610平方米,拥有铅印、排版、轮转、制版、胶印、装订、装潢、彩印、照排等八个生产车间和机修车间,下属单位有甘肃电子制版中心、兰州新华实业公司、兰州新华青年印刷厂、兰【总页数】3页(P30-32)【作者】张炯【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28.6【相关文献】1.兰州新华印刷厂庆建厂60周年 [J],2.科学管理、明确责任、细化措施——江苏淮阴新华印刷厂质量管理工作纪实 [J], 韦班强;胡雪梅3.23年打造一个印刷品牌--重庆新华印刷厂印制《半月谈》纪实 [J], 周道胜4.西部印刷企业巡礼之四求实创新团结奋进--兰州新华印刷厂采风 [J], 姚连学5.兰州新华印刷厂重高职业教育 [J], 姚连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勇闯上海滩的女黔商和她的公司的传奇故事
引子:黔商,顾名思义就是贵州的商人,泛指植根于贵州本土的贵州籍企业家、在省外创业发展的贵州籍企业家和进入贵州创业发展的外籍企业家。
翻开浩瀚的商贾之史,贵州之商可谓由来已久,其中不乏商贾大亨、有口皆碑者。
明朝的“赠邓景华南还诗”记载称:“黔商檐为舟,海贾舶作室……”清道光年间,黔商胡荣命; 600多年前,巨富沈万三;清中后期,以盐业致富、创办机械造纸厂和文通书局、扩建茅台酒厂、支持辛亥革命的华之鸿先生;通过广设商号、长途贩运、将商号打入香港和东南亚的“安顺四大商号”之首的帅灿章先生;此后先后出现的毕节黔商刘熙乙;以创办“群名社”名扬上海商界的蔡衡武;民国名流赖永初等都是黔商代表。
近年来,随着贵州商人不断出现和群体的壮大,“黔商”这一词在商业领域常被提及。
“屋里屋外”,黔商精英,层出不穷。
国酒茅台领航人季克良、上瑞生物罗小红、神奇药业张芝庭、百灵制药姜伟、“老干妈”淘碧华……黔商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凭借创新、诚实、胆略、合作、责任、学习的特质,完成600百多年来历史沉淀的蜕变,幻化成继晋商、豫商、徽商、赣商、闽商、粤商等几大商帮之后新崛起的又一商帮。
黔商对贵州地域经济振兴起着重要作用,担负着发展贵州经济,振兴贵州的引领责任和历史责任,为带动贵州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她从一位高校的教师,到年薪几百万的企业高管,再到中国现代绿色健康产业的杰出领军人物,她为中国飞机内饰走向世界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同时,她,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健康观念,奔走呼叫投入了无数的心血,从央视的《财智人物》到博鳌2010亚洲论坛到贵州卫视的《世博论道》……她,就是勇闯上海滩的女黔商,上海上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瑞)的创始人,罗小红女士。
罗小红,作为上瑞【瑞,《说文解字》解释为:“以玉为信也”。
上瑞即诚信至上,一直以来,诚信有如一盏明灯,照亮着上瑞前行的道路。
】的CEO,始终奉行诚信至上,爱人如己的企业经营理念。
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童,到成长为中国现代绿色健康产业的杰出代表,上瑞只用了短短四年时间,却完成了其它企业需要十数年甚至是数十年才能走完的路程。
胡传
在研究中国历史时,谁也不能回避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伟大变革,因为这场变革深深地改变了中国。
在研究中国这场伟大的变革时,谁都不能回避一个名字——hu。
今年11月20日,是hu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日。
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座谈会。
同时,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hu传》(第一卷)开始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hu传》全书为三卷,约90万字,历时15年编写完成。
五位作分别是张黎群(曾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国青年报社长兼总编辑、2003年去世)、张定(曾任团中央学校工作部秘书主任兼全国学联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严如平(曾任团中央书记处秘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公天(曾在团中央宣传部工作、任中央党校教授兼《理论月刊》主编)和唐非(曾任新华社记者、中国青年报常务副总编辑)。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再现hu同志,他们分别在图书馆、资料室、档案室查找和抄录hu的讲话、发言、报告和有关的记录、报道等材料,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的资料并访问了为数众多的同hu有接触的人,还多次去河北、江西、湖南等地访问,并用信函、电报、电话向一些部门和人士咨询相关问题。
编者在前言中写道:hu从1929年(14岁)在家乡参加革命工作,到1989年(73岁)与世长辞的历史,是他从一个参加过长征的“红小鬼”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历史。
hu在共产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道德传统薰陶中,形成的以人为本、光明磊落、无私无愧、清正廉明、容异纳谏的高尚品格,以及他受个人和时代的局限所产生的失误和不足的历史,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的丰富遗产和宝贵财富。
它对于中国的今天和未来,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研究hu的历史,也就是从一个非常广阔的视野中窥见中国共产党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的一斑;或者可以说,研究hu的历史,是研究中国现代史,尤其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级上将何应钦
一级上将何应钦五顺时势组织少年贵州会倡爱国推进新文化运动(一)何应钦看罢来信,随即叫来自己的随身警卫,叫他们秘密抓捕兴义下五屯的学生刘怡昌、兴义酸枣的学生胡本吉。
原来是远在兴义的游击军随营学校每况愈下,刘显潜想了解陆军讲武学校何以办得越来越火,便命人暗中收买兴义籍的讲武学校学生。
刘怡昌、胡本吉不过是将讲武学校的教材、训练内容及设施、规章通过写信或托人转交的方式报告给刘显潜,各得小洋10元的奖赏。
待二人从实招来以后,何应钦并没有大肆声张,只以“因故退学”为名,将这二人开除。
在贵阳的何应钦息事宁人,而在兴义的刘显潜却一腔恼怒无从发泄。
善于抓住时机和利用外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何应钦成功的秘诀之一。
他深知要建立一个在全省有广泛根底和社会影响的团体,除了适乎潮流之外,还须无门户之见,杜派系之嫌。
首倡者王,捷足先登,古今同概。
加上何应钦已有的地位、条件,使他成了五四时期贵州第一大团体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人。
1918年10月22日,他邀约了谷正伦、邱醒群、赵季卿3人到刘显世的侄儿刘敬吾的寓所,商讨建立团体的可能。
参与讨论的一共9人,都极表赞成。
而且这9个人,几乎可与贵州军、政、商、学各界通声息。
何应钦以19世纪五六十年代玛志尼党人创立少年意大利会,以再建一自由、平等、独立、自主之意大利的史事为例,主张建立一个少年贵州会,振作少年之精神,转移末世风气,使贵州由老大而臻于少年,并进而使中国由老大臻于少年。
这一建议受到与会诸人的赞同。
会上还商量各人分头向有关方面游说,广泛争取社会赞助和支持,发动青少年共结团体。
少年贵州会的后台是黔军总司令王文华。
何应钦在贵州的崭露头角,全仰赖王文华的提携扶植。
而且王文华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远比何应钦为多,其影响力与号召力,更是何应钦望尘莫及的。
在与刘敬吾等人正式商讨以前,何应钦自然得到了王文华的支持。
当时的舆论趋重民治,利用民心民力乃是事情成败的一大关键。
王文华身为黔军总司令,自然不宜兼任民间社团的头,而何应钦以讲武学校校长的身份,主持以研究学术、开展社会活动为主的民间团体,较之王文华会更适宜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问遂、赖永初,与贵州新华印刷厂
文/图韩进
胡 问 遂 为 茅 台 恒 兴 酒 厂 设 计 的 赖.. 茅
3
酒 商 标
I贵阳笳史2019年第2期卜
F ■ 095
拜读《贵阳文史》2018年第五期王海燕文章:《求 新求变的发展之路——记贵州新华印刷厂的前世今生》, 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贵州新华印刷厂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发 展和业绩。感谢《贵阳文史》刊发这样的好文章,增加 了读者对贵州省印刷业的认识。但文章中对新华印刷厂 的“前世”,创建人是谁,厂的“前世”是什么情况, 又如何演变为新华印刷厂的论述很少。本文特依据相关 史料及亲历者的回忆文章,试将这些问题做个探讨。
当然,胡问遂成为中国大书法家是1950年以后的事。 早年,他曾为抗日战争作过贡献。胡问遂先生生于1918 年7月24 H,浙江绍兴人,自五岁起习书法。据先生 次子胡炜回忆文章《我的父亲胡问遂——写在父亲百年 诞辰之际》介绍说:“父亲虽是一介书生,但在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困难当头时,尽管他心中有许多 艺术梦想,但他还是投笔从戎,加入了当时由周恩来担 任政治部副部长、郭沬若为第三厅厅长的国民革命军第 105师,在政治宣传处宣传队参加抗日……1941年战火 蔓延时,他又毅然放下画笔,随军开赴缅甸腊戌,根据 需要在运输处当机务员,参加修建滇缅公路。要不是不 幸染病,他会一直战斗在抗日前线。染病回到地方后, 父亲又想以实业救国。他懂宣传,就筹备开设了一个印 刷厂,取名为时轮印刷厂……”
据《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贵州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时轮印刷厂成为政府信赖的企业,获颁“守法
户”证书。1950年3月,应解放四川、西藏的宣传需要,
政府租用时轮印刷厂全部设备及厂房,挂牌为"贵州人 民印刷公司第三厂”,承办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画像的 彩印任务,工厂圆满完成印刷任务。随后,胡问遂将时 轮印刷厂以让售方式交给国家,携夫人去上海定居,新 华印刷厂即是在时轮印刷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流芳
142* , WM
左
W
公
书纪 法念 文胡
»
0
集问
二
网0) 年
■n CoEEEmhWaf.
Ht> Un»uu Btnh The Grand and tlu Majestic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纪念胡问遂的书藉
和胡问遂一起到缅甸抗日的战友马明之子马天云 回忆:“在(贵阳)兴办实业的过程中,胡问遂广交 贵州工商界人士,互相支持。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当 时的工商界人士赖永初收购衡昌烧坊后更名为恒兴酒 厂,需要重新确定酒名和设计商标。’赖茅'的名称 是赖永初自己起的,即其姓氏和茅台镇的茅字相组合 而成。商标的设计是胡问遂做的,绘一鹰展翅高飞, 寓意是该产品如雄鹰飞临全国畅销海内外之意,酒瓶 为圆柱形,赖永初对这个方案非常满意。当时胡问遂
的印刷厂还未开办,赖永初将首批商标(20万套)送
香港印刷。赖茅酒生产出来后酱香醇郁,入口极佳, 很快在省内外和国际市场享有盛名。随着时轮印刷厂 的兴办和设备更新,赖茅以后的商标均由时轮印刷厂 印刷。胡问遂和赖永初亦成为好友,两人还在贵阳市 北沙巷购房相邻而居。2002年我到贵州省政府驻上 海办事处工作,去看望胡问遂的夫人宋玉琴女士,带
“1949年时轮印刷厂拥有两台橡皮胶印机(属当时世
界上较先进的印刷设备,在机等。时轮印刷 厂当时在贵州已是著名印刷厂,在西南地区也很有名, 三十岁左右的胡问遂也是当地知名人士。印刷厂承接 教材、文史、科研书籍的印刷业务。其中,支持抗日的, 均按成本价收费,有时还免费印刷。”
去两瓶茅台酒。手抚国酒胡婶婶感 慨地告诉我,当时为赖茅设计商标, 有多个方案,茅台酒现在以红为主, 长方形中加斜形酒名和椭圆形图案 都有,最后选定的是飞鹰商标。当 时赖永初的酒厂资金周转不灵,也 得到过胡问遂的帮助。2004年春, 我作为(贵州省)驻沪办负责人, 受遵义市政府邀请,与茅台酒厂驻 泸办主任罗爱军一起,和上海的一 批书画名家、作家赴遵义采风。同 行的有胡问遂的长子、著名书画家
胡问遂是中国有名的大书法家。1971年,湖南韶山 毛泽东纪念馆落成。纪念馆前竖立一个金属六面体,其 中五面镌刻了毛泽东诗词手迹,而一首七律《到韶山》 因原稿改动过多,经毛主席同意,改请别人重新书写。 最初由郭沫若执笔,但因郭沫若行草书和其它几首毛主 席诗词的风格雷同,故决定改用楷书。有关人员赶到上 海请胡问遂执笔书写。胡看到这张作品是一丈二尺的大 件,字大径尺,同时考虑为了表达毛主席诗的雄迈气势, 因此决定釆用北碑体势。书成之后,发觉浑厚端庄的风神, 确实能比较确切地表达毛主席这首诗的意境。(据胡问 遂回忆文章)。
其实,贵州新华印刷厂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创 办的民营企业“时轮印刷厂”,该厂创办人是胡问遂。 1943年胡问遂在贵阳创办“时轮印刷厂”(有记载说
是1945年,胡问遂夫人宋玉琴回忆是1943年),雇
员百余人,工厂的胶印技术精湛,在业界获得好评。《贵 州省志•出版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记载:
读者不禁发问:胡问遂是何许人?又是如何创办时 轮印刷厂的?
这里先讲一件事:2017年,胡问遂百年诞辰,在
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上 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上海文史研究馆、《文汇报》社从2月份开始联合主
办“正大气象——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纪念活
动,并列入当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活动内容,以弘扬中 国书法艺术,加强国际交流。这次社会各界的系列活动, 既是对胡问遂的纪念和缅怀,更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 传承和发扬。
胡考,画家唐天源,作家叶辛、顾 雄等。在茅台酒厂博物馆参观时, 胡考看到飞鹰商标的赖茅酒,说他 年青时家中存放多瓶,有要客来时 才偶尔开瓶饮用,他还拍图带回上 海。”
据史料记载,胡问遂染病回到大后方贵阳(家乡为 敌占区不能回了),先在小十字(今富水南路一带)开 小店承办商标广告印刷业务,后在电台街办小印刷厂。 这就与贵州茅台酒三大源头之一的仁怀县茅台镇恒兴酒 厂的董事长赖永初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深入参与 了 “赖茅”酒的商标设计、厂名题写等工作。
096
Decea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