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word教案

合集下载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引起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引入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讨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提出问题:“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生物适应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分析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2.2 教学内容:讨论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

分析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如北极熊的白色fur、沙漠中的植物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看法。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如何影响生物。

分析一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实例。

3.2 教学内容:讨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概念。

分析一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实例,如水对鱼的影响、温度对植物的影响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境对生物影响的看法。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分析一些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例。

4.2 教学内容:讨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的概念。

分析一些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例,如植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动物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看法。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五章:保护环境,保护生物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对保护生物的重要性。

初一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

初一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

初一生物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 情感目标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 教学难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设计。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图片,如沙漠中的仙人掌、海洋中的鱼、森林中的老虎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课题。

2. 讲授新课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例如,光照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温度过低会导致某些动物冬眠等。

引导学生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并举例说明。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讲解生物因素的概念,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种内关系(如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和种间关系(如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

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如仙人掌的叶变成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北极熊的白色皮毛等。

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和意义。

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保持水土等。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3. 实验探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制定计划:准备实验材料(鼠妇、盒子、湿土等),设计实验装置(设置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确定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1.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板书: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得出结论: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有一个探究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探究技能和方法的训练。

对于生态因素的概念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感悟。

使生物学课程也能像语文课一样收获艺术的享受,让教和学都变得轻松而快乐,稚嫩的语言,令课堂笑声不断,不经意间,老师和学生都获得了超越知识本身的美的教育。

学生尤其喜欢这个展示风采的舞台。

从贴近生活的生物入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降低了难度,活跃了思维。

教学评价设计: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语言对学生的个人表现进行评价,对小组表现的评价采用加分机制,最后对班级全体学生整体表现进行评价。

课后学生可以自评,也可以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附课堂练习:1、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2、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

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3、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4、许多蚂蚁一起向一个大型的昆虫进攻,并把它搬运到巢穴中,体现了生物之间的哪种关系?()A.合作 B.竞争 C.捕食 D.寄生5、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雨露滋润禾苗壮”6、一种捕食小虫的动物,白天一般不活动,傍晚出来觅食,其体色为黑色,白天很可能是在哪里休息?()A.干燥的地方 B.潮湿的地方 C.黑暗的地方 D.明亮的地方7、下列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秋天大雁南飞越冬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环境2. 生物影响环境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 生态平衡5. 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维持及其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生物模型或实物标本。

3. 课堂讨论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如沙漠植物、北极熊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知识拓展: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5. 总结提升:强调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爱自然。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生物必须适应()才能生存。

2. 选择题:下列哪个例子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A. 沙漠植物B. 北极熊C. 蚯蚓改良土壤D. 树木阻挡风沙)3. 简答题:请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八、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生物与环境关系,如校园、家庭、社区等。

3.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动。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检查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调查报告和环保计划,关注实践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分析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教学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教学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目标】1.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锻炼观察、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例说出光、温度等非生物条件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的分类1.生态因素是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

2.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后者包括阳光、水、空气、土壤等。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各组讨论并制定探究方案,注意方案中实验变量的设置。

4.探究过程:(1)原理:鼠妇随机分布在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的环境中,一边有光照,一边处在黑暗中;通过对照,观察光是如何影响鼠妇生活的。

(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花铲、解剖盘、玻璃板、书本。

(3)实验步骤:A.在解剖盘内放上一层湿土,盖上玻璃板,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书本。

B.将鼠妇放入以上装置,两侧各放5只鼠妇(或将10只鼠妇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因此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

2.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3.由此可见,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合作探究1.猛犸象的鼎盛时期在第四纪大冰川期,它们已经适应了寒冷的环境,长有长长的体毛、厚厚的脂肪层和庞大的身躯。

大约1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期结束,全球气候迅速变暖,短时间内猛犸象和一些其他的生物来不及适应环境,从而导致了大范围死亡。

猛犸象的灭绝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猛犸象的灭绝说明了生物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5

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5

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通过投影使学生逐步了解本课时的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①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生态学的意义②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概念。

③ 生态因素的概念。

(2)理解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和水对动植物的影响。

(3)掌握阳光、温度和水对植物分布的不同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训练表达能力,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3.德育目标(1)树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培养生态意识。

4.方法目标(1)学习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2)学习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2、3、4教师掌握,不必展示给学生)(二)整体感知无机环境(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与下一节课有机环境(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相对应。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了解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生态学的意义。

教师举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鱼生活在水中),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如蚯蚓的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疏松)。

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生态学代表生物学的宏观发展方向。

生态学的研究与人类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人口的增长,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这些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它们的解决都离不开生态学。

2.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了解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投影:生活在沙漠上的仙人掌。

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茎肉质、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叶退化成刺,表面有蜡质。

师生共同分析其原因:沙漠干旱的环境影响了仙人掌的形态和生理,也使不耐旱的生物不能生存,也就是影响植物的分布。

投影:生活在淡水中的菱。

提示学生观察其叶的形状:长在水面上的较宽大,且叶柄长短不同,不会互相重叠;长在水中的呈羽毛状。

教师问:这有什么作用?启发学生思考:都有利于增大与阳光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与水中光照相对不足的环境相适应。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时数:3-4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学难点:1.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分析其原因。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导入(10分钟)1.导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2.师生共同讨论,学生提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初步认识。

Step 2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0分钟)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总结它们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列举出适应环境的特征。

2.学生自主分组,选择一个典型的生物,查找资料并做小研究,分析该生物的适应环境的特点以及适应能力强的原因。

Step 3 大自然中的生物与环境(30分钟)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大自然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主研究,并完成一个小组作业:选择一个生态系统,研究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用图表等方式展示出来。

Step 4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20分钟)1.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师生共同讨论环境问题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Step 5 总结课堂内容(10分钟)1.分享小组作业,让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2.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Step 6 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小论文。

教学评估:1.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小组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和报告展示。

3.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板书设计: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及原因分析-生理特征-行为特征-遗传特征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好处和问题-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环境破坏4.环境保护意识与行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个人责任与行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和资料展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区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3.了解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态现象;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选取一个生物实例,分析它是如何适应环境的,以及它对环境有哪些影响。要求不少于300字,以日记形式记录,下节课分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2.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至少三条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2.讲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如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迁徙等。
3.介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阐述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4.结合实例,讲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设计意图:传授新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生态学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5.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理解难度。
6.课后作业设计注重拓展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生态现象,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环保意识。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七年级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
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因素对生
物的影响。

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与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
题等能力。

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的观点。

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
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互相影响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
收集和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含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内容难度不大,结合自然界中的实例比较多,只需演示后归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从自然界中的事实入手,引入环境对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

应用图文等形式,强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使学生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
二、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寄生、合作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苏教版七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word学案

苏教版七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word学案

富山中学师生共用导学稿科目:生物课题: 2 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单元:1单元1章课型: 新课执笔人: 审核人:班级:七年级使用时间: 家长签字:学习目的: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能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学习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 ★预习检测] :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生物,如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它的数量越来越少,有没有想过把熊猫养在永州呢?能养活么?[ ★合作探究] :完成学习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 达尔文知识点拨任务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环境一生态因素。

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材第八页和第九页第一自然段,找到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常见生态因素分类。

()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因素和()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任务2:[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环境。

阅读深化。

个人展示]A 、诗词和俗语中有许多说明生物依赖环境的,如“鱼儿离不开水” “春江水暖鸭先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

B 、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环境,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为刺、植物的根系发达;从浅海到深海,生活的藻类颜色不同;大雁迁徙,鱼类洄游等。

你知道上述事例是因为什么原因吗?请举出两例你知道的参加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任务3:[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环境。

小组讨论。

组间质疑]在饭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鸡”,所谓田鸡就是青蛙。

请同学们讨论:1.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会受到损失?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任务4:[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概念2. 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5. 环保意识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进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3. 准备环保宣传资料,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的游戏或活动道具。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要有明确的要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注意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讲述生物与环境的概念,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3.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如沙漠中的植物、极地动物等。

4. 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食物等。

5. 讲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事例。

7.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PPT,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8. 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生物与环境相互作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5.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讨论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组织实地考察,如参观自然保护区,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保护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极地熊、沙漠狐狸和雨林青蛙等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引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思考。接着,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这些生物能在它们的环境中生存?它们是如何适应这些极端环境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学生对生态学概念的理解程度:大部分学生对生态学概念的了解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建立起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2.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针对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同,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设计互动式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增加学生参与度。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假设和验证。
-安排探究性实验,如模拟自然选择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态学原理。
2.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并实施生态学实验。
-难点在于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这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挑战。
-引导学生如何合理设计实验,控制变量,以及如何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初一生物上册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把握生态因素的概念,并能说出生态因素具体包括哪些因素。

2、通过探究实验初步体会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阻碍,明白得生物生存依靠一定的环境。

3、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阻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探究的一样过程和探究中的要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建立小组活动秩序,学习与他人合作。

2、培养环境意识,培养尊重生命、热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生态因素概念的明白得,生物与环境关系中差不多观点的建立。

2、探究实验活动中对变量的操纵和对比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3、培养尊重生命、热爱动物的情感。

(二)难点:1、探究过程体验,总结出探究的一样过程,体会变量的操纵和对比实验的设置。

2、实验结果的分析。

3、明白得人类进展与环境爱护和谐进展的必要性。

三、教学预备1、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选出小组长。

2、实验前1天或2天,每小组捉10只活鼠妇并饲养。

设计实验用具,制作能造成阴暗和明亮、温顺和冰冷、干燥和潮湿的实验用具。

3、搜集生物适应、阻碍环境,环境阻碍生物生存的例子。

4、教师制作课件或教具。

5、预备实验用具:带盖的纸盒、干土、湿土、常温土、冷冻土。

四、教学过程(一)情形导入提问引导学生摸索:假如想找青蛙,你会到什么环境中去找?假如想捉鱼,你会到什么环境中去捉?假如想找苔藓,你会到什么地点去找?……感悟生物与环境是有关系的。

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如何样的关系呢?导入新课。

(二)教学活动设计1、课件展现各种环境中的生物。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图片,分别说出:(1)图片中的生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阻碍这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2)图片中的生物有哪些特点适应其生存的环境?(3)图片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造成了哪些阻碍?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总结:(1)环境能阻碍生物的生存,生物也能适应并阻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活动,写一篇关于“公园绿化与环境保护”的小论文。
2.引导学生通过作业深入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保护,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公园绿化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讲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等,以及这些影响对生物的影响。
4.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
实践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深刻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明白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苏教版)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案例中,我设计了一堂以“城市绿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我选择了学校附近的公园作为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自参与公园的绿化工作,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激发学生的持续学习和改进的动力。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课稿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课稿一、教材基本信息•教材名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课题名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不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环境对生物进化和适应的作用–掌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不同环境下生物的特征和适应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物适应的原因–能够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和理由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对生物进化和适应的影响2.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对生物进化和适应的重要性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概述•生物对环境的需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2.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法:通过生动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实验演示法:通过生物实验、观察与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讨论引导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回顾生物与环境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并通过提问和讨论进行互动。

3. 观察实验(15分钟)教师进行观察实验,在教室内放置几个植物,通过调节阳光、水分、温度等,观察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发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 知识拓展(15分钟)通过教材的补充材料、视频等,拓展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不同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

苏版七上生物《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苏版七上生物《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苏版七上生物1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①举例说出阻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样过程,学习操纵实验变量和设计对比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看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阻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样过程,学习操纵
实验变量和设计对比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看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学反思:
教案序号9 主备人:刘存珍使用人:时刻:第三节动物细胞
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看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差不多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要紧不同点。

②提高制作以及观看临时装片的技能。

③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究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进展的;连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养;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习生物学的爱好。

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差不多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看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看自己躯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奇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成效)
细胞结构的观看(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看,略有难度);
设计实验(应用以往的学习体会,是较高层次的学习)。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苏教版初一上) (4)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苏教版初一上)(4)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1〕、举例讲出生物的要紧类群。

〔2〕、举例讲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看自然、分析总是表达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举例讲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学习,让学生把握生物的共性,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学练习,进一步熟悉生物的要紧类群。

教学媒体:多媒体介绍部分生物易于识不特点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展现张謇及南通博物苑的图片〕同学们,作为南通人,一定明白张謇先生,张謇先生生开1905年创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不公陈设了大量生物标本,还有一个在全国所有博物馆中独一无二的特色,那确实是它除了室内展馆,还有室外展馆。

创建时张謇先生专门设立了植物园和动物园。

张謇先生如此做确实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师法自然〞的思想。

师法自然也确实是向自然学习,研究大自然中活生生的生物,从中猎取无穷无尽的灵感。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周围的生物〔展现图片〕那么,什么是生物呢?〔展现树林图片〕当我们徜徉在如此一个寂静的树林中,脚下踏着潮湿的泥土,感受着清新的空气,触摸着透过树叶倾泻而下的阳光,倾听着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我们想咨询泥土、空气、阳光、水是生物学吗?〔请学生回答〕。

哪些是生物呢?〔请学生回答〕。

泥土、空气、阳光、水等被称为非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要紧区不是什么?〔请学生回答〕。

生物的英文是living things;即有生命的东西。

非生物叫non-living things,即无生命的东西。

由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了朝气蓬勃的自然界。

也许有同学又要咨询了:什么是有生命呢?作为生物会表现出哪些生命现象呢?让我们观赏完大自然的几个杰出片段之后,再来讨论那个咨询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第1章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情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举例说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难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学生课前采集鼠妇,在采集过程中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3、FLASH:(1)环境因素对鼠妇生存的影响;(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
影响。

4、视频文件:(1)水对动的生活的影响;(2)草原大迁徙;(3)秋海棠
适应阴暗的环境;(4)蚯蚓;(5)地星对环境的适应;(6)保护色;
(7)螳螂的拟态;(8)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
五、作业
请同学课后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家乡周围小溪流中青蛙的生存状况,谈一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家乡,在夏天恢复“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

六、课后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

七、板书设计
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因素
1、生态因素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
八、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能适应环境,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A.水中B.干燥的陆生环境
C.潮湿的陆生环境D.土壤里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相互影响,毫无作用B.相互影响,毫无影响
C.毫无关系D.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A.生物因素B.非生物因素
三、简答题
1.在某一农田里有庄稼、农业害虫、蛙、蛇、老鼠等,请你谈谈它们之间的关系。

2.把一只小白鼠放于盛有足够食物和水以及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容器内,它会不会死亡?
试分析其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