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第二课时)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引入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通过图片或实例展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展示法:展示图片或实例。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动物的迁徙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举例法:举出具体的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实例。
2.4 教学评估学生通过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光照、食物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来展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4 教学评估学生通过实验或举例说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4.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等。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4 教学评估学生通过讨论或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介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如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5.4 教学评估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展示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6.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强调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案【学习目标】1、对照实验2、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重点】1、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难点】1、对照实验【教学过程】学习目标一:对照实验【自主学习】阅读P16科学方法“对照实验”完成1、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变量?2、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照实验?【思考与讨论】1、设置对照实验有什么意义?【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讨论后存在的疑惑是____ 学习目标二:探究的一般过程【自主学习】阅读P14-15中“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完成1、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1)____________【问题必须是_______的语气,用“_____”结尾】(2)____________【假设必须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提出;假设必须是_______或______的语气,用“____”结尾】(3)____________【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主要包括材料用具、实验装置及方法步骤等】(4)实施计划【按实验方案实施,做好记录等】(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思考与讨论】1、如何设计对照试验?2、如何减少实验误差?3、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应如何处理?【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讨论后存在的疑惑是____ 学习目标三:实施探究1、按P14-15要求实施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完成P15讨论1-4【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讨论后存在的疑惑是____ 【课堂练习】1、在科学探究中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实验言探究的因素引起的应,设计()实验;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使实验结果更科学,还应同时设计()实验A.分组B.重复 C.独立 D.对照2、某同学为了研究光、水、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将一个纸盒分成A、B、C、D四部分,分别设置成如下环境条件,并各放10只鼠妇。
则A、D的变量是_____, B、D的变量是_____,C、D的变量是_____;鼠妇最多的是_____部分。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引起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引入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概念。
讨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提出问题:“生物与环境有什么关系?”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二章:生物适应环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分析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
2.2 教学内容:讨论生物适应环境的概念。
分析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如北极熊的白色fur、沙漠中的植物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适应环境的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适应环境的看法。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三章: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如何影响生物。
分析一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实例。
3.2 教学内容:讨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概念。
分析一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实例,如水对鱼的影响、温度对植物的影响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境对生物影响的看法。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分析一些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例。
4.2 教学内容:讨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的概念。
分析一些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实例,如植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动物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看法。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第五章:保护环境,保护生物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对保护生物的重要性。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选取事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分析文字、图片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1.组织好“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探究活动教学方法交流法、点拨式指导,领悟式指导法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板书: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新授1. 课件出示骆驼的图片和简介。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
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讲解课本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思考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或生活方式的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板书: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⑴第一幅图:提问:我们知道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缺水,但是骆驼却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大家觉得它是有什么样的特点,使得它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呢?答:骆驼它有高高的驼峰,可以储藏大量的脂肪,当他们又饿又渴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营养和水;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46℃才会出汗;而人如果体温达到42℃就会有生命危险。
骆驼平时一次能喝下100多升的水,可是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以此来保持体内的水分,即使在沙漠中行走一个月也不会感觉渴。
这些特点就是动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⑵第二张图:提问:观察一下图中的植物有什么特点?答:根很长很发达。
沙漠地区降雨量少,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生活的区域有地下水源,骆驼刺的根长得非常长,而且比地上部分长得多,因而骆驼刺在荒漠中也能够得到水。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2课时 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3.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难点】1.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光照条件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梳理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巩固回忆,导入新课【回顾】巩固回忆生态因素的组成以及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巩固旧知,链接新知。
以鼠妇为例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从而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展示三幅图片,具体分析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环节二讲授新课:探究光照条件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背景资料】介绍鼠妇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及生活环境。
(以鼠妇为例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学生了解。
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明确主题】明确探究主题——探究光照条件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提取有关信息进行确定。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并作答。
【总结归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整体介绍,总体把握。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以探究鼠妇实验为例来逐步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提出问题】问题1: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学生思考交流。
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步分析科学探究过程。
【强调】提出的问题——光会影响鼠妇学生观察反思。
的分布吗?【提出问题】我们是如何提出问题的?学生思考交流。
【强调】提出问题的方法,通过对应的方法,对探究实验提出合理问题。
让学生清楚问题是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提出来的。
【提出问题】问题2:针对提出的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假设?学生思考并作答。
【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假设呢?学生思考交流。
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强调】作出假设的依据和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
让学生了解作出假设要有一定的依据。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要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也就是制订计划,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课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型
新授/探究
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分析,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尝试收集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资料和数据,并对信息进行整理。
3、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初步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
难点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学生能描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导言:
许多同学对老师拿来的纸包感到好奇,想看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其实这里面是老师提前打印的一些生物及它们生活环境的图片。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这还有一些它们生活环境的图片,假设这些生物们迷路了,你们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以小组为单位,定量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板书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让人类与其他生物在地球上和平相处,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
引导学生从“生物对环境有哪些影响”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利与弊。
对学生合作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欲望。
同样用学生熟悉的生物导入教学目标,温故知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本课学习进行铺垫。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
植物
人类
生物入侵
2、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课前进行
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3、概括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2019年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教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举例说明阳光、空气、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
2.尝试科学家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三.教学过程四.板书设计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环境中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面包虫的分布吗?2、作出假设面包虫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面包虫的分布。
3、制定计划对照实验的概念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面包虫的分布。
6、表达和交流检测案1、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具有( A )A.普遍性B.个别性C.相对性D.绝对性2、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落叶,而松柏郁郁葱葱,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B )A.杨树不适应寒冷的冬天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松柏比杨树更适应寒冷D.杨树对低温更敏感3、雷鸟在冬季到来的时候会换上一身白色的羽毛,如果当年的降雪来的过早或过晚,都会使雷鸟暴露在天敌的视野中,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C)A.普遍性B.个别性C.相对性D. 绝对性4、下列说法不属于对环境适应的是(C)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B.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毛是纯白色的C.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D.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和树枝5、青岛崂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崂山石更是景点的点缀。
而石上的地衣也引起了许多游人的注意。
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腐蚀岩石,这说明生物体( D )A.只能适应环境B.只能影响环境C.都能改造环境D.既能适应又能反思与补充: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叶片组成部分的是()A.表皮B.叶肉C.叶脉D.叶柄2.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鱼 B.云龙湖里所有的生物C.泉山森林公园 D.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3.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A.食草的 B.食肉的C.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D.进行光合作用的4.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如图所示。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教学重点
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
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法和归纳法。
教学资源
采用多媒体手段,配以视频、图片资料,使知识信息传递立体化,激发学习兴趣。
教
学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说出实验方案的缺陷。
假设成立。
实验完毕后,将鼠妇放生,爱护实验动物。
运用已经学过的设计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思考实验方案。
导入
调查校园或公园中的鼠妇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板书设计
课后
反思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学生经常会对生活中的现象有问题,但是如何科学地解决其实做的并不规范,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生物学科的严谨性,也能逐渐的规范起来自己,但是对于提出问题、作出科学的假设、制定合理的计划还有待提高,今后接着做练习。
调查过程中注意观察鼠妇生活的环境特点,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和自己的疑问,完成调查表。
通过调查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辨析转化,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观察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以后,你会对问题作出各种尝试性解释,这就是假设。一个好的假设,要能够说明相关事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因此,我们可以作出什么假设呢?
注意:假设是对问题尝试性地回答,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任何假设都应该有一定的依据,不能盲目地作出假设。
引导学生分析提供的几种实验方案的缺陷,认识到实验设计要有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并进行多次重复,获得可信的实验结果。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适应环境2. 环境影响生物3. 生物影响环境4. 生态环境的保护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的具体实例。
2. 教学难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2. 生物适应环境:讲解生物如何适应环境,举例说明,如沙漠植物、极地动物等。
3. 环境影响生物:分析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4. 生物影响环境:讲解生物如何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5. 生态环境的保护: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
7.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的理解和应用。
3. 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或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点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用自然风光、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上册生物:1.2.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能力目标: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会分析对照实验,能够找出实验变量;以及能够排除某些因素对实验产生的误差。
【教学重点】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实验器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提问:1、什么是生态因素?分为哪几类?2、非生物因素有哪些?它们对植物有何影响?对动物又有何影响?过渡: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通过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1、鼠妇2、金鱼3、黄粉虫今天我们要用鼠妇进行实验,鼠妇生活的环境有什么特点?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阅读课本P14-15页,完成以下问题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3.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4、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如果用许多鼠妇呢?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讲解]:探究是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一定的步骤:提出问题: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讨论]: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作出你的假设。
1.鼠妇可能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鼠妇不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
2.鼠妇可能喜欢温暖的环境(鼠妇不喜欢冰凉的环境)。
[设计实验方案]:要想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我们必须设计实验。
综合全班各小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终结论。
[提醒]:实验完毕后,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鼠妇?[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树立爱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与环境的概念2. 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3.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4.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5. 环保意识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进行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3. 准备环保宣传资料,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的游戏或活动道具。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要有明确的要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注意调整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讲述生物与环境的概念,解释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3. 分析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如沙漠中的植物、极地动物等。
4. 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食物等。
5. 讲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改良土壤、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事例。
7.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PPT,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8. 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9.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并记录生物与环境相互作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课前安排大家分小组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并捕捉鼠妇20只,下面请小组代表介绍观察到的情况。
学生分组汇报课前活动的观察结果,得出结论:鼠妇大多生活在石头下或花盆下。
教师提问:鼠妇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鼠妇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
(二)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教师节根据学生课前作出假设,分析作出假设的依据,引导学生完成探究的第一步。
学生根据上述结论完成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
为什么鼠妇大都生活在石下或花盆下?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分部吗?2.作出假设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分析作出假设的依据。
学生完成探究的第二步-作出假设。
假设1:光照条件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始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假设2: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说出假设依据。
3.制定计划假设需要实验的验证,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师推荐器材:现在提供的实验材料有铁盘、干土、湿土、玻璃板,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设置思考题:①根据假设确定你所探究的实验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鼠妇有影响?②你如何保证实验结果只是要探究的实验因素不同引起的,对于其他可能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你如何处理?③有同学用1只鼠妇做实验,有同学用20只鼠妇做实验,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④如何记录你的实验数据?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根据讨论结果,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装置,制定实验方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汇报,并做出指导,引出对照实验的概念。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设计思路。
依据思考题讨论其方案和装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学会控制实验变量,知道什么是对照实验。
4.实施计划教师巡视学生试验情况,个别指导实验。
学生实施计划,观察并记录鼠妇在一定时间内的活动变化。
5.得出结论教师组织汇报并统计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引导学生分析小组和全班的数据,得出结论,再次提出疑问: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各小组汇报探究过程,交流实验数据,分析小组和全班的数据,讨论实验是否支持假设。
香河县五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①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②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③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⑤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⑦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点,为下节课——生态系统的学习做好铺垫。
难点和重点①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③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课前准备①教师准备一些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的影像资料。
②布置“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要求填好测定数据。
教学设计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典型例题一明明在阳台上养了一盆花,他非常喜欢这盆花,给它充足的阳光照射、适宜的温度及一定的水。
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这盆花还是这么矮小,而且叶子发黄,明明非常着急,你能帮他“诊断”一下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这盆花可能主要是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所致。
因为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植物枝叶的生长,且叶片浓绿。
【分析】这一题是用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知识,来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例题,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做本题时,学生需要知道含氮的无机盐是植物生长最需要的无机盐之一,以及缺氮时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部分学生往往不看题中条件,容易答成缺水等原因。
典型例题二洋洋是一个环保小专家,阳春三月,他也积极响应植树造林活动。
他在自己的院内扦插了几棵健壮的柳树枝条,希望它们也能长成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美化环境。
可他后来又担心这几棵柳条能否长出枝繁叶茂的大柳树?如果柳条生活所需的条件都能满足的话,你认为洋洋的担心是否多余,请你帮他一下,给他一个解答。
【答案】洋洋担心是多余的。
因为柳条在生长条件都能满足时,枝条上的叶芽就能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叶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第二课时)
1.亮点:通过再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素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科学探究的思维渗透到生活中。
2.需改进:注意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课堂秩序,把控实验时间。
附:实验报告:探究______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各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根据问题结果制定实验方案。
由小组自主选择实验动物-金鱼、温度计、烧杯等材料,并进行组内分工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探究,同时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各小组通过进行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温度对金鱼的呼吸有影响,金鱼呼吸次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分析,组间对比数据结果,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
各小组按照制定的实验计划进行探究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手机实验数据。
各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实验数据,你们能从数据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组之间的数据又有哪些不同呢?请大家讨论分析原因。
①提出问题: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不同温度下金鱼的呼吸情况而讨论分析,并提出问题:
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吗?
②作出假设:
观察后作出假设: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三、评价任务
1.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对“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进行探究。
2.任务二:以小组为单位能够给出至少一种实验设计方案,并能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完成探究。
3.任务三:小组代表(可以是多个)能就实验结论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阐述,并能提炼和概括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四、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环节
教师活动
分钟实验环境
1
2
3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参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程序及内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请思考什么是生态因素?可以分为哪两类?请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二、新授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课前老师布置了让你们回去观察和捕捉鼠妇,我看到了每组都捉到了鼠妇,请各组交流你的观察和捕捉的过程。
【提问】请思考鼠妇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根据同学们的课前观察请思考:1、你在什么地方发现鼠妇的?2、当你挪动遮盖潮虫的物体时,鼠妇有什么现象发生?3、根据这一现象,你能提出什么各组派代表汇报课前观察的结果,学生根据观察回答:鼠妇一般生活在环境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学生根据观察提出问题;潮湿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为什么鼠妇大都出现在拖把下或花盆下?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样的问题?4、同学们课前观察的很仔细,所以提了很多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非生物因素光对它的影响,所以应怎样提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作出假设的依据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
最后形成统一的方案1、如何制定实验计划呢?请同学们仔细看书14-15页:实验方案的制定。
材料用具:实验装置:方法步骤:2请各组讨论实验设计思路3、下面请同学们具体的制定本组的实验计划1、观察学生实验情况,进行指导2、请各组成员密切配合尽快完成实验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1、组织汇报并统计全班的平均值,引导学生分析各组数据,得出结论。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怎样记录实验结果比较科学?(可以参照课本15页的观察记录表,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内)
教师总结: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是:①单一因素;②对照实验;③可重复性;④可操作性。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0分钟)
请学生把记录表中的数据转化为柱状图或折线图,能够更形象直观地看出实验效果。
2.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你在哪些地方发现过鼠妇?根据你对鼠妇的观察,你认为鼠妇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由此你推测光是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其实你依据生活经验、针对探究问题作出的推测就是在作出假设。
问题的提出以观察实践为基础,基于学生对实际观察结果的分析,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问题分解成容易解决的子问题为探究实验的可行性提供了方向。
【18分钟】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
要检验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及用具:鼠妇、保湿纸板、一半折黑的培养盒,紧密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尝试制定实验方案。
制定实验方案前需思考的问题:
(1)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为什么?
(2)怎样放置鼠妇更科学?放入鼠妇后是否需要静置2分钟?
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是:①单一因素;②对照实验;③可重复性;④可操作性。
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尝试设计对照实验,确认和控制实验变量。进行观察,并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如实地记录实验数据。
取放鼠妇时动作轻柔,实验结束后能将鼠妇释放到自然环境中。
【5分钟】
【分析总结】
6.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的原因
请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本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后,进行班级交流。课后把鼠妇放生,让其回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环境中。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2课时)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探究光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来说明非生物因素对动物的影响。
这个探究是教材第一个较完整的通过实验来进行的探究活动,需要学生通过该活动来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这个探究在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培养上的教育价值高于它在知识上的教育价值。
在探究过程的每一环节,教师均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如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知识积累进行假设等。
本节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去做探究活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想象力丰富,对生物学现象和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探索。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探究,因此可以在探究之前,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与步骤,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在实验中进行讨论、分析,形成结论,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了解对照实验设计要点,掌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做出假设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2、学会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能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活动中明确分工,同时设计小组讨论与合作,培养学生责任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2、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建立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研究的一般过程。
2、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1、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理解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五、教学方法教法:直观教学法、谈话法等。
学法:小组讨论与合作等。
六、课前准备1、PPT2、实验材料:鼠妇(每组10只)、湿土、解剖盘、纸板、透光的玻璃板等。
3、讨论提纲、实验报告、课后探究报告。
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又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前8组探究的变量是:光。
第9组探究的变量是:湿度。
第10组探究的变量是:温度。
实验间隙完成讨论。
分别统计阴暗处和光亮处鼠妇的数量,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数。
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里。
注:第9、10组说出他们探究的变量及设计方案,与大家分享实验结论。
5、西瓜虫与鼠妇的区别,对实验的影响。
着重探究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围绕假设的问题,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通过制定计划中遇到的问题明确探究实验的要素:
单一变量:对照试验有且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课外探究延伸
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但由于二者的生长环境不同,一个是绿色,一个是黄色.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请你课下探究光对韭菜的影响。
搜集资料,在家探究。
五、课堂检测
选择题
1.如图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装置,适合探究的问题是( )
A.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B.光对鸟类飞行的影响
C.光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课时)
一、课程标准解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捕捉鼠妇(或蚯蚓等),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鼠妇(或蚯蚓等)的生活环境。
核心素养:通过对“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进行举例探究活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尝试根据课题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完成任务一)
①提出问题:请大家根据课前调查结果提出你的问题或疑问。
②作出假设:针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大家能否根据调查结果尝试给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制定计划(这一步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应该细分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来)
a.探究光这个因素,我们需要设计几种环境,两种环境下的鼠妇是否等量?
b.待鼠妇稳定后,需要统计什么数据?
布置学生实验过程中完成P15讨论题。
得出结论
组织学生分析统计结果,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请你说说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
2、如何保证实验结果不同只能是由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只用一只行吗?
4、为什么要计算各组平均值?
各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根据问题结果制定实验方案。
由小组自主选择实验动物-金鱼、温度计、烧杯等材料,并进行组内分工严格按照实验计划进行探究,同时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
各小组通过进行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温度对金鱼的呼吸有影响,金鱼呼吸次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分析,组间对比数据结果,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
小组内自主讨论,学生回答问题:
1、光,温度、水。
2、单一变量
3、鼠妇数量越多,验结果越准确,但也不能太多,统计会比较困难。用1只鼠妇存在偶然因素,所以不行。
4、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结论可信度。
5、西瓜虫(普通球鼠妇):对光不敏感;鼠妇(粗糙鼠妇):对光敏感。有认同感。
2.对照试验
引导学生参考课本16页,归纳总结出:什么是对照实验。
2.需改进:注意探究实验过程中的课堂秩序,把控实验时间。
附:实验报告:探究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班级:姓名:小组
实验目的: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1、实验中的变量:
2、实验材料和用具:
3、方法步骤:
(1)
(2)
实验结果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学生阅读课本,提炼总结出“对照实验”: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拓展探究:
探究课题:温度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平板课堂:探究课题: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根据素材包选择至少一种实验动物进行探究)
教师播放不同温度下金鱼的呼吸次数,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视频提出什么问题呢?
针对问题,大家能否根据视频给出假设?
(3)制定计划:将两头同样大小的大蒜分别放在盛有清水的盘中,A组放在光照的环境中培养,B组放在的环境中培养,定时浇水,管理.
(4)上述实验方案中,A组对B组起作用.
(5)该实验证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1.亮点:通过再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探究素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科学探究的思维渗透到生活中。
三、评价任务
1.任务一:以小组为单位对“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进行探究。
2.任务二:以小组为单位能够给出至少一种实验设计方案,并能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完成探究。
3.任务三:小组代表(可以是多个)能就实验结论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阐述,并能提炼和概括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四、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环节
教师活动
c.需不需要计算数据的平均值
教师建议:设计明暗不同但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5只)。
教师建议:
实验装置改进:明暗交界处装一比湿土高一厘米的挡板,使明暗两种环境对比更明显。整个装置由玻璃板覆盖(防止鼠妇爬出),再用纸板挡住
④实施计划: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随时做好实验记录。不断巡视给予指导。
D.光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2.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
A.阴暗低温与阴暗高温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D.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3.如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下列修改建议错误的是( )
放置黄粉虫的位置
黄粉虫的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3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30只
阴暗
28℃
适宜
A.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要相同
B.左右两侧都要在阴暗的环境中
C.左右两侧的湿度要相同
D.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保持在28℃左右
非选择题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20只黄粉虫幼虫放入纸盒中央,每分钟统计一次阴暗处和明亮处的黄粉虫数目,统计10次,并得到以下的数据,试分析回答。
如何探究假设的正确性,通过讨论以下问题制订实验计划:
a.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b.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鼠妇是多只的,那么对于金鱼的探究中,应如何设计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
c.为什么要计算实验数据的平均值?
教师建议:
设置多次重复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
各小组按照制定的实验计划进行探究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手机实验数据。
各小组都有了自己的实验数据,你们能从数据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小组之间的数据又有哪些不同呢?请大家讨论分析原因。
①提出问题: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不同温度下金鱼的呼吸情况而讨论分析,并提出问题:
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吗?
②作出假设:
观察后作出假设:温度会影响金鱼的呼吸。
分钟实验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暗
13
12
15
17
16
17
18
19
18
19
明亮
7
8
5
3
4
3
2
1
2
1
(1)你提出该实验的假设是。
(2)该实验的变量是。
(3)如果有8个小组分组实验,老师只取了其中3组的数值进行平均,可以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应该。
(4)你通过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学生活动
课前
布置课前调查活动:鼠妇都在哪些地方出没?
于课前结伴前往小区、公园、校园等地“寻找鼠妇”,并记录(笔记或拍摄)发现鼠妇时的周围环境。
导入
提问:哪些同学找到了鼠妇?
同学们都是在哪些地方找到鼠妇的?
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回答:花盆底下、草丛里等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找到鼠妇。同时展示自己的记录作品。
1.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2.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绿色;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黄色.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
(1)提出问题: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作出假设: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明亮
阴暗
8组第十分钟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1
2
3
4
5
6
7
8
平均值
明亮
阴暗
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