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复杂的加减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教学工具:计算器、实物模型、数学游戏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讲解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100以内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解决呈现中的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6.17 整理与练习(2)》优秀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6.17 整理与练习(2)》优秀课件

1 算一算,比一比。
236+152 =388
236 +1 5 2
388
388-236 =152
388 -2 3 6
152
388-152 =236
388 -1 5 2
236
1 算一算,比一比。
327+89 =416
327 + 89 416
416-327 =89
416 -3 2 7
89
416-89 =327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整理与练习(2)
笔算
加法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①相同数位要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减法 ④隔位退位: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是0,可以从百位上退一,十
位上是十个十,十位上退一后剩九个十,个位上加上一个十再减。
861
334
612
减数
346
138
349

515
196
263
被减数 - 减数=差 被减数 - 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3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8 7
59 4
1 0
4 观察下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835-538=297 297+792=1089
725-527=198 198+891=1089
305 698 450
129 184 292
用左边圈里最大的数减去右边圈里最小的数,差最大。 用左边圈里最小的数减去右边圈里最大的数,差最小。
思考题:从左边的圈中选一个数,减去右边圈中的一个数。差最大是 多少,最小是多少?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

本节课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减法运算的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巩固基础的练习题,又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运算,对减法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退位减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耐心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减法运算的能力,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2.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教学卡片、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实物模型,如小动物、水果等,用于创设情境。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学生完成练习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如小动物比赛、水果拼盘等,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减法问题。

例如:“小兔子有10个萝卜,它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萝卜?”2.呈现(10分钟)展示减法运算的算式,如“10 -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答案,并分享给大家。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强调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算式接龙”、“减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减法运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练习六(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练习六(2)》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5课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之后,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但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连续运算、混合运算等,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进行连续运算和混合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利用练习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入加减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理解运算过程。

3.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解题方法,互相学习。

5.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规律和注意事项。

6.拓展: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提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列表等形式,展示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步骤。

八. 说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优秀教案,主要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整理,要求学生对已学的整数加减法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另一部分是练习,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于一些运算定律和简便方法可能还不够熟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整数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回顾和整理已学的整数加减法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做菜等,引出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对于遇到问题的学生,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备人:备课日期:教者:不退位减重点内容教学重点: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验算的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安排教学具体内容个人加工、备注一、导入谈话:小朋友喜欢看书吗?我们来看看一个书架上书吧。

二、新授1.教学例题:出示书架图。

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说:学校里图书室有335本的儿童小说,借出123本,还剩多少本?)提问:怎样解答?根据回答板书:335-123=2.探索335-123的算法。

1)问:你能用什么办法得到结果?你会计算吗?(生写在草稿本上。

自己写一写,再同桌互查。

)指名上黑板写,全班核对。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注意:数位对读齐,从个位算起。

)2)你会验算吗?讨论,再算一遍或用加法验算(生试算,再指名上黑板写)3)讨论:减法的验算与我们学过的加法的验算有什么不同?4)小结:减法验算式的得数不是原式中的得数,而应该是原式中的被减数。

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1)生自己完成这些题目并认真验算。

2)请3位小朋友上来完成这些题目。

3)核对答案。

4)师:他验算的对吗?你是怎样验算?2.想想做做第2题。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指名说:注意数位要对齐。

)1)生自己完成,同桌互查。

2)指名板演。

3)全班核对答案。

3.想想做做第3题。

1)这题已知什么?求什么?2)齐读第1小题要求。

你需要找到哪两个条件?请你列式计算。

(生试做,指名板演。

)3)剩下的题目,同桌互说要找哪两个条件,再列式计算。

4)指名两位小朋友板演。

5)全班核对答案,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名读题。

2)本题已知什么?求什么?4)同桌互说怎么求。

4)学生写在书上。

5)同桌互查。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7)四人小组互说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得到了什么?减法如何验算?教学一得教学设计主备人:备课日期:教者:退位减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教学连续退位的减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进一步巩固和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10以内和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包括了多组练习题,旨在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和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计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练习题和游戏等,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小卡片、小奖品等,用于激励学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生活情境,如购物、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然后,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和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镇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教案

镇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2)》教案
(3)口答:15个十是( )
15个百是( ),180里有( )个十,1800里有( )个百。
1.口算。
30+40 60+20 10+50
70-40 80-60 60-50
指名学生口算,并选择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按要求在算盘上拨一拨。
生独自完成,并指名口答选择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
核 心
推 进
1.引入新课。
可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的口算方法,并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练习用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初步体会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可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帮助学生学会读图,积累借助图形直观分析问题的经验。
总 体
体 会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什么新本领?整十、整百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怎么算呢,能举例说一说吗?通过解决问题,你有哪些体会。
(1)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条件,能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在图中表示出来。
(2)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生计算和比较每组三道算式间的联系。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读题,说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列式口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初步理解和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思考方法。
2.学生分析
这部分的口算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扩展,所以学生掌握相关的口算方法不会感到困难。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常 规
积 累
1.激活数的组成。
(1)在算盘上拨出100,提问:几个十是100?100里面有几个十?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练习(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练习(二)》教案

学校年级二姓名课题整理与练习(二)课时第(九)单元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复习,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计算和验算。

3.使学生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整理与复习的第二部分,是第7-11题。

主要复习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加、减法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其中,第7题复习本学期学过的口算。

第8题是题组对比练习。

第9题着重练习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及验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第10题让生分别用估算和笔算解决问题,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感受估算与精准计算的不同特点,增强应用意识。

第11题主要是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加、减法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2.学生分析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及时复习,有部分内容可能已经不熟练,所以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回顾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有关计算;体会数的认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特点以及万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常规积累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的新知识。

这节课我们继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

相信你们通过复习,肯定会比以前学得更棒!今天复习的是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板书课题)学生回顾知识。

开门见山式的导入,让学生带着目标、带着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复习。

核心推进1.第7题。

独立完成,然后以开火车形式汇报,集体订正。

选几道让生说说口算过程。

2.第8题。

学生仔细观察每组题,说说两组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说一说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到黑板前板演,然后集体校对。

3.第9题。

让学生观察第一小题,想想得数是多少,怎样知道的。

每人选择一道加法或减法笔算得数,并要求验算,指2名学生板演。

学生独立完成,而后请学生汇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复习共计17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复习共计17课时)
三、交流展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退位的)56—24 (退位的)56—27
这节课我们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
你能口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到小组里说说自己口算的方法,再听别人的算法。全班交流。重点放在退位减上,多让学生说一说。
四、质疑拓展
比较:上面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异同?相同点: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第31页
板书设计
练习六
教学内容
练习六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案属性
共3课时第2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3.进一步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
4.能正确地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和减。
教学难点
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和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修注栏
2、课前预习
是退位还是不退位减,学会确定得数十位上的数。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第29页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56-24=
教学内容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案属性
共1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用两位数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修注栏
1、课前预习
1.口算(练习六第1题)
指名口算。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练习六(二)-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练习六(二)-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练习六(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两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以及相关的应用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

2.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法运算中的进位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新课内容:讲解两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强调进位问题。

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道应用题。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两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六(二)的相关题目。

2. 提高题:完成一道两位数加法的应用题。

3. 思考题:探讨两位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详细规划,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两位数加法的基本运算,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二、新课内容1. 通过直观的教具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两位数加法的运算过程。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二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二教学目标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的掌握,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

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表内乘法口诀的复习与应用。

利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题目的分析与解题策略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挑战性题目。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乘法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乘法口诀表、练习题PPT、教鞭、计时器。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利用口诀表快速复习表内乘法口诀。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抢答,激发学习兴趣。

2. 基础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基础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答疑惑。

3. 深化理解通过PPT展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4. 挑战性练习分组合作完成一些挑战性题目。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全班交流讨论。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将突出表内乘法口诀的复习与应用。

根据教学进度逐步展示解题步骤和关键点。

利用图表或图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的实际应用。

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家长签字确认。

小组作业: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用乘法解决,并准备第二天课堂上分享。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吸收。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思考如何将乘法知识更紧密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得到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表内乘法口诀,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乘法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主要包括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减法运算。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学生来说,是进一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错误,对运算的规律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笔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能灵活运用运算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计数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2)》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两部分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对前面学习的整数加减法的巩固和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整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整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进行正确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和理解整数加减法的应用。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生活情境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整数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苏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下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整十加整十数(和大于100)、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大于1000)以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能正确地进行接近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估算。

2、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探索并理解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进行加法和减法的验算;能通过估算确定两、三位数回头法的和或差的大致范围,以检验计算和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3、使学生经历探索并归纳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积累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4、使学生在计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自觉检验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课时安排(共17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2课时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课时
练习六3课时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2课时
练习七2课时
三位数减法的笔算3课时
练习八2课时
复习2课时。

镇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案

镇江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教案
经历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的法则提炼过程而且学生已经渐渐有了数运算课的结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校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年级
-二二


李亚男
课题
整理与练习(2)
课时
第(六)
单元第(
17)课时
1.理解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估算方法。
教学
2.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运用估算。
目标
3.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仃计算。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复习本单兀所教学的口算、估算和笔算,帮助学生进
-步掌握相关的计算方
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C
同时,也使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
制定
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前一阵子学习的三位数的减法(退位和不
退位)。经历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
1作10再减的法则提炼过
程,而且学生已经渐渐有了数运算课的结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复习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
全课 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全班交流。
板书
设计
集体
评价
精品教案()赛课教案()
需要修改()需要重备()
学校
检查
组内自查()
学校检查()
反思
重建
先引导学生通过观
引导学生通过对题目的

2020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最新整理

2020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最新整理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口算两位数加法和减法,加减混合两步运算,笔算两、三位数加法的进位加和连续进位加,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退位减和连续退位减。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会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学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相加进行验算的方法,并初步培养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发展估算的策略;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探索多种算法,促使他们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2.重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创设情境,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新的计算,探索算法,并将计算的练习和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

如乘车问题与加减混合运算融合,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重视估计的现实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估算。

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策略,是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1 口算两位数的加法1课时2 口算两位数的减法1课时3 加减混合两步运算1课时4 练习六1课时5 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1课时6 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连续进位)1课时7 练习七1课时8 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1课时9 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连续退位)1课时10 练习八1课时11 复习1课时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淮安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教案

淮安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教案

淮安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教案一. 教材分析淮安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是对于复杂的计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计算过程。

2.教学难点:复杂计算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算器。

2.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和计算过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所学的内容和重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巩固和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2)》优秀教案

邗江区学校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 _ 主备学校:总第课时课题整理与练习(2)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加法、乘法运算律的理解,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算法的能力,能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整理知识,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树立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加法和乘法运算律,学习之后,你觉得对我们数学学习有什么帮助?2.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进行运算律的整理与练习。

二、自主探究体验感悟1.出示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各运算律。

回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45+26=26+□,运动了(加法交换律)23×56=5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122+(78+45)=(□+○)+4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7×25×4=7×(□×□),运用了(乘法结合律)45×67+45×33=(□×□)○4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回忆各运算律内容及字母表达式提问:我们共学习了五个运算律,你觉得哪个最好记?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吗?你觉得哪个运算律的知识学起来最难?为什么?3.教材习题(1)教材第73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男生完成第一组,女生完成第二组。

再比一比,你又什么发现?(2)教材第73页“练习与应用”第7题学生观察,小组内说说这几题有什么共同之处,可以怎样进行简便运动?(3)教材第73页“练习与应用”第9题“相遇问题”的两种解题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完成后,比较两钟算法。

(3)教材第73页“练习与应用”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1)》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三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对前面学习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算错误和混淆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清晰地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三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三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三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以及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师讲解: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明确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4.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明确退位减法的运算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用左边圈里最大的数减去右边圈里最小的数,差最大;用左边圈里最小的数减去右边圈里最大的数,差最小。
培养学生判断比较的能力,感受每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全 课
总 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全班交流。
板 书
设 计
集 体
评 价
精品教案( )赛课教案( )
通过提升练习来开拓学生视野,体现灵活判断和选择方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题目的观察与比较探索规律,并帮助学生梳理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培养学生估算、计算的能力。
拓 展
延 伸
思考题:
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左边圈的数都大于右边的数。另外698-129=569的差最大,305-292=13差最小。
2.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前一阵子学习的三位数的减法(退位和不退位)。经历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的法则提炼过程,而且学生已经渐渐有了数运算课的结构意识,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全班汇报结果,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4.第11、12题
学生读题,师生交流,怎样解决?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5.第13题
提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先估算,发现六个年级中三、五、六这三个年级学生大约350人,所以最多将其中两个年级安排在同一批。另外,还有通过计算来验证符合条件的方法。
先观察表格,明确所需求的是什么以及怎样求,而后完成表格。
这个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但要有方法。
可以先以左边一题为例,通过师生谈话帮助学生理解寻求方框里应填几的思考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右边两道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任意写一个三位数,按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看能不能得到1089 。
学生先自己进行估算,再通过计算验证。
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法算式的组成。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常 规
积 累
复习第7题
出示第一组题,先独立完成,再观察。
交流发现:加法算式的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根据发现的规律完成下面两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观察算式,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平时的点点滴滴的渗透,促使四算融合,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选择方法计算。
核 心
推 进
1.第8题
仔细观察表格,说一说每道题分别要求的是什么。
提问:知道和、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该怎么办呢?知道被减数和差,求减数呢?知道减数和差,求被减数呢?
2.第9题
在方框里填合适的数字。
你准备怎样做?
同桌互说后汇报,集体核对。
回顾:指名说说这题是怎样思考的,以及每一步的含义。
提醒:填好后要检查一下。
3.第10题
先观察下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任意写一个三位数,按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看能不能得到1089 。
需要修改( )需要重备( )
学 校
检 查
组内自查 ( )
学校检查( )
反 思
重 建
学 校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年 级

姓 名
李亚男
课 题
整理与练习(2)
课 时
第( 六 )单元第( 17 )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理解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和估算方法。
2.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运用估算。
3.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制 定
依 据
1.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复习本单元所教学的口算、估算和笔算,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也使学生在复习中进一步体会本单元所学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