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

合集下载

无尘车间安装材料大解析

无尘车间安装材料大解析

无尘车间安装材料大解析无尘车车间安装需要哪些材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讲解的无尘车间安装时常用的的材料。

一、无尘车间主要板材介绍1、聚苯乙烯EPS泡沫夹芯板是由彩色钢板作表层,闭孔自熄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做芯材,通过自动化连续成型机将彩色钢板压型后用高强度粘合剂粘合而成的一种高效新型复合建筑材料。

主要适用于公共建筑、工业洁净厂房的屋面、墙壁和电子、医药、食品洁净厂房以及组合冷库、楼房加层、商亭等。

适用范围:车间、办公室阁墙、钢结构房外墙维护、装饰建材、活动房办公楼等。

聚苯乙烯EPS泡沫夹芯板2、岩棉夹芯彩钢板是由天然的岩石,高炉铁矿渣等经高温熔化成丝,再经过固化成型。

它具有600℃的耐火性能,耐火等级达到A级。

它的芯材是不可以燃烧的岩棉。

如有防腐、防锈工程,其表面材料可改用不锈钢板面。

岩棉夹芯彩钢板机制板机械制作,一次成型,中间填充岩棉、聚氨酯、泡沫等材料.两侧为雌雄口连接。

广泛应用于工业洁净厂房的非承重内墙面、屋面、吊顶及单层组合房屋的承重墙板,主要用于电子、半导体、医药、生物、食品等洁净车间的净化隔断、吊顶。

机制板夹芯板4、手工企口岩棉板手工岩棉板两面可采用彩涂板、镀锌、不锈钢等净化特定材质。

芯材可采用无机质(玻镁板、石膏板)、岩棉、硅酸铝棉、玻镁棉,珍珠棉、沸腾板。

四周采用镀锌板冷拉型框架或塑钢框。

产品强度高、耐冲击、抗震性冲击、抗震性强,施工安装方便。

广泛应用于高科技电子、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的净化房围护、吊顶,工业厂房、净化房,防火车间,仓库、冷库、空调器壁板。

手工企口岩棉板纸蜂窝洁净夹芯复合板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的建筑材料,是传统的岩棉,EPS,PU等传统夹芯复合板的换代产品。

产品性能:厚度0.2mm~1.0mm芯材厚度:50mm~250mm有效高度:1000mm、1200mm.适用范围:车间、办公室阁墙、钢结构房外墙维护、装饰建材、活动房办公楼等.纸蜂窝夹芯板6、玻镁板彩钢板是以氧化镁,氯化镁,和水三元体系,经配置和加改性剂而制成的,性能稳定的镁质胶凝材料,以中碱性玻纤网为增强材料,以轻质材料为填充物复合而成的新型不燃性装饰材料。

材料科学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解析

材料科学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解析

材料科学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解析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的性质、结构、性能和应用的学科,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揭示材料的结构特征和性能表现,并进一步实现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改进。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不同材料的性能与应用进行深入解析。

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一类常见的工程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

其性能主要由结晶结构和合金成分决定。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

1. 铝合金铝合金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热性。

其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材料等。

例如,由铝合金制成的汽车零部件可以降低车身重量,提高汽车燃油效率。

2. 钢材料钢是一种铁碳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刚性和耐磨性。

由于其优秀的力学性能,钢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造船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不同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钢具有不同的性能,如高速钢、不锈钢等。

二、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一类非金属的无机材料,具有高温稳定性、耐腐蚀性和良好的绝缘性。

其性能主要受到晶粒尺寸和组分成分的影响。

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和化工等领域。

1. 氧化铝氧化铝是一种常用的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良好的耐磨性。

它被广泛用于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和电子陶瓷等领域。

2. 碳化硅碳化硅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耐高温等特点。

因此,碳化硅广泛应用于高温结构材料、光学器件和电子元件等领域。

三、聚合物材料聚合物材料是一类由化学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单体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大分子物质。

其性能主要受到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纤维和涂料等领域。

1. 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和管道材料等领域。

2. 聚酯纤维聚酯纤维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化学性。

它被广泛用于纺织品、家具和汽车座椅等领域。

综上所述,材料科学研究了不同材料的性能与应用。

钢材材质成份解析

钢材材质成份解析

钢材材质成份解析一、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含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二、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三、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四、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五、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六、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材料分析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解题技巧任何的技巧都必须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所以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夯实学考的个个知识点,毕竟所有的题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万变不离其宗;一.材料解析题的模式1.阅读理解材料瞻前顾后,通读材料,建立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做到宏观理解与确定中心相结合;2.精读设问部分体会命题意图,注意限定范围,把握解题方向;3.进行材料整理抓住中心问题,带着问题再读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整理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4.组织文字作答按问作答,材料为主,所学为辅,论从史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5.当然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不同的材料,在解题技巧上会有所侧重;举几个方法:1挂靠法:初步接触材料后,应将材料与相关历史挂靠起来;2提要法:对于记述性材料,关键是要从中提炼出要点;3钩玄法:对于论说性材料,关键是要提炼出其中的观点,看法;4发微法:在提要、钩玄的基础上,往往还要讲一步揭示历史现象或某一观点、看法背后隐藏的实质性的东西;5正反法: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思考时先作出一正一反两种非正式答案,并简要列出理由,经比较后筛选出一种看法作为答案;二、材料解析题的分类:按照材料采用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表格材料、文字加表格混合型材料这几类;按照材料设问要求,又可分为一问一答式、表述成文形式两类;三、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的分类应用:一文字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典型题例材料1:陈启沅岁甲寅1854年至南洋,遍游各埠,考求机器之学;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办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玩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及改创缫丝小机,以利于小资本家经营,功用则与大机无异,而小机获利尤普;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今1910年则全省缫丝均用机器,多至百数家……--摘自南海县志卷12材料2: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的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反对的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摘自1874年捷报卷12请回答:①根据以上两个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概括,逐条列出;不得摘抄材料原句②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样的重要结论分析指导本题共引两段材料,文字量较大且共设两问,故为文字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我们可应用上述提供的解答材料题的四步曲来解答此题:1.阅读理解材料通读材料包括材料的出处后,可确定两段材料的中心是讲南海的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及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并可与课本“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这部分内容挂钩;2.精读设问部分从要求回答的两问中,可体会出第①问的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归纳概括能力,且限定的范围是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两方面,而第②问则是第①问的延伸,是综合第①问情况后作出的结论,从中可把握第②问的解题方向,结论应以“艰苦创业”和“生产经营”两方面来下,要注意既应有对有关情况直接的认识结果,更应有在此基础上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认识的情况,领会第②问的命题意图是考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进行材料整理抓住题目的“艰苦创业”、“生产经营”这一中心问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整理出有效信息,如:“求机器之学”、“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联群挟制,鼓动风潮”、“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然以事招众忌,乃改创缫丝小机”、“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汽笛声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等等组织文字作答根据题目要求,充分利用上述有效信息按问作答,并做到论从史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答案为:①机器生产,产品质量好,产品主要供出口,获利多,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利益冲突,缫丝厂存在污染环境和工人技艺不熟练的问题;陈启沅顶住了各种压力,坚持办厂;陈启沅研制并推广了缫丝小机;②答案按以下两类给分:不得交叉一类:陈启沅对该厂的生产与销售经营有方,管理得法,敢于坚持,勇于创新,使得这一家早期民族近代工业能够成长并扩大了影响;二类:继昌隆应用近代技术和机器生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或生产方式显示了对手工业生产的优越性,虽然会遇到种种阻力,但终究要发展起来;二表格材料型及一问一答式材料题典型题例阅读下列材料: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元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根据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统计的数字回答:1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分析指导表格材料题特点:外观极为简明,隐含信息量很大;但只要我们明白了解题的技巧“万变不离其宗”,仍可用四步曲:1.阅读理解材料通读材料后,通过材料出现的时间和设问部分,便可确定此题是围绕本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的变化及其对经济格局的影响这一中心内容而设计的;并可因此而挂靠课本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这一部分内容;2.精读设问部分要求回答的两问的第①个小问都是问及“什么变化”,第②个小问都是问及“有何影响”;这便可体会到此题目在考查考生能否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来说明论证问题以及历史联系现实的能力;此外,由于题目问及的是1965-1993年高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所以既要注意同一年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数据的横向比较,同时还要注意进行低收入或高收入国家前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纵向比较,这也是此题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纵横比较、分析的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答题时要注意不能顾此失彼;3.进行材料整理此题主要是对数据时行分析比较,如抽取高收入国家的数据作比较,1965年是1413280,1993年则是单位是百万美元,两数字作比较,便会得出经济在发展的结论;这是一些很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故不一一列出对数字材料的整理过程组织文字作答通过上述对数字表格材料的综合、分析、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便可得出正确答案为:1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扩大;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2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已相对衰弱;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欧、日三是鼎立的格局;三混合材料型的一问一答式材料解析题典型题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摘自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材料二: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枳和谷物、皮棉产量:--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1939-1941、陕甘宁边区建设概要提供的资料材料三:可以给人这样一个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的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的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种植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也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因为有了这样的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在衣、食、住等方面自给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俭朴的消费水平; --摘自美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回答:①根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②据材料二,比较1941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③材料三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它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简述理由;分析指导本题由文字材料和数字表格材料相结合的混合型材料题;所选的三则材料均简明扼要,没有文字障碍,便于阅读、比较;解答此题除了可应用本专题介绍的材料解析题的解题四步曲外,也可根据此题的具体情况,对根据这三则材料所设计的三个问题采取灵活的解题方法;如:①侧重用“挂靠法”来解决;初步接触材料后,把材料提供的事件:大生产运动,时间:1941-1944年,地点:陕甘宁边区,材料一的论述人:毛泽东等有效信息与教材的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相持阶段困难时期的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挂靠起来,这是解答设问①的突破口;解题时首先抓住“在当时”这一时间界定,结合所学课文中1941年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的困难时期这个特定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当然,在这个分析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设问要求的“以农业为主体”这一新情景独立思考,不能以课本的大生产运动的意义来代替设问要求的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的特殊意义,切记“材料为主、教材为辅”的原则;第①问的答案是:当时,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处于日伪和国民党包围、封锁之下,一切都必须自力更生,首先要解决抗日军民的吃、穿问题,才能生存下去和坚持斗争;其他各业也要依靠农业才能发展;②可用“钩玄法”来解决;因第②问已明确要求是“据材料二,比较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的什么结论”所以解答此问的关键是从材料二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即言论或数字之玄,此之谓“钩玄法”;通过比较1941年和1944年农业生产的产量的具体数字,可提炼出“明显增长,成绩很大”的信息;第②问的答案是:开垦、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都有明显的增长,其中皮棉产量的增长幅度最大,大生产运动取得很大成绩;③可采用“正反法”来解决;此问要求鉴别美国人施兰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是否正确,旨在考查考生的辨析、鉴别能力;假如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没有认真审题意,没有真正理解材料的情况下,一看施兰是美国人,就感情用事,对其观点大加否定和驳斥;其实,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思考时先作出一正一反两种非正式答案,并列出理由切不可凭感情用事,而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评价,经比较后筛选一种看法作为答案,此之谓“正反法”;此题在鉴别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评论时,首先可作出一正一反的两种答案:A,施兰的评论是正确的;因为他的看法与材料二反映的情况相符合如:材料二,反映的开荒、耕地面积和谷物、此棉产量的明显增长,施兰在评论中也提到“有所增长”、“大大增加”、“取得了相当成功”等等,所以讲两者是吻合的;B、施兰的评论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是美国人,是资产阶级学者,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公正地评价中国革命;然后比较A、B两种答案,看哪一种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待历史评价,最后作出正确的选择;第③问的答案可分三个层次给分从低到高:第一层次:评论正确,符合大生产运动的实际情况;第二层次:评论正确,材料二提供的数字可以证明,根据地渡过困难的事实更是证明;第三层次:评论正确,他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取得的成绩并承认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就极端朴素的水平而言的;四混合材料型的表述成文式材料解析题典型题例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3年平均达71亿美元;--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年材料二:1950年--1957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增长%,英、法、联、联邦德国平均为%,日本为% ;1951--在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日本为%,联邦德国为%,法国为%; --据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据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据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回答: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结合材料说明其原因;分析指导本题提供的四段材料,都是考生不熟悉的新材料,所以不可能靠死记硬背课文来回答,而必须通过阅读理解材料,围绕着题目所问的,以美元为中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在四段材料中寻找出影响其经济地位下降的所有有效信息,经独立思考、分析,才能说明问题;由于此题不存在阅读上的困难,所以只要能抓住中心,在各段材料中找出影响美国经济地位的因素是不困难的;此题可运用上例的“提要法”,准确、全面、简洁地答题;材料一:自朝鲜战争起,美国全球扩张和争霸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名目繁多;这些开支50年代平均每年53美元,60年代平均每年近60亿美元,70年代前3年平均达71亿美元;--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78年①美国的海外军事开支和各种“援助”加剧了美元流向国外,增加其经济负担;材料二:1950年--1957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增长%,英、法、联、联邦德国平均为%,日本为% ;1951--在1977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日本为%,联邦德国为%,法国为% --据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②美国经济没有持续稳定增长,其发展速度低于西欧、日本;材料三: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据当代世界经济概论③美国进出口贸易与西欧、日本相比,逆差趋势明显,难以扭转;材料四: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据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美国黄金大量外流,储备减少使美元地位愈加难以巩固;上面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部分和材料三、四的两个表格均是有效的信息,四段材料右侧各段提要组成了本题的答案要点四、学以致用八上大题示例材料一:材料二:一方面,列强通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输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因此,两大社会矛盾并存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就决定了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任务;材料三: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中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材料四:纵观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中国人不断学习西方,走向世界,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就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循着中国近代历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中国寻求救国真理的途程之艰辛、实现近代化的历程之坎坷;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曾把中国人学习西方,追求近代化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器物技术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从制度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维新变法;第三阶段,从文化心理上感觉不足,遂有新文化运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就是这样从承认“技不如人”到喊出“打倒孔家店”一步步深入的;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对应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写出这三次战争并阐述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影响;{分析}在初步理解材料基础上,可使用挂靠法,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以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分析}1.需要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高度概括;材料二:一方面,列强通过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资本输出等,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控制中国,阻碍了中国独立发展;列强的侵略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自然经济虽然遭到了破坏,但仍然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未能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因此,两大社会矛盾并存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始终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就决定了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主要任务;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材料三: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列强的侵略是根本原因中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紧密结合,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本国封建主义与专制主义是重要原因2.本题关键是概括材料,若做不到,可摘抄每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3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矛盾空前尖锐,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探寻救亡图存之路;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每个阶层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和影响;{分析}1.利用钩玄法整理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层次回答2.若此题不记得所学知识则可,摘抄“第一阶段,从器物技术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第二阶段,从制度上感觉不如西方,遂有维新变法;第三阶段,从文化心理上感觉不足,遂有新文化运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就是这样从承认“技不如人”到喊出“打倒孔家店”一步步深入的;”部分,可得一定分数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们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有哪些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金属材料讲义(解析版)

金属材料讲义(解析版)

金属材料讲义(解析版)一、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利用金属材料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1. 金属材料的发展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发现和使用即金属材料被广泛利用的顺序由早到晚依次是_____________。

2. 金属材料的应用①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②世界上年产量居前三位的金属依次是_____________。

③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答案】纯金属合金Cu、Fe、Al Fe、Al、Cu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 物理共性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固态,有金属光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等。

2. 差异性①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呈黄色;②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是液体;③金属在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延展性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3. 金属之最①熔点最高:钨W(3410℃);熔点最低:汞Hg(-39℃)。

②延展性最好:金Au,可制成万分之一毫米的金箔,铝、锡都是常见的延展性很好的金属。

③导电导热性最好:银Ag,铜Cu,金Au,铝Al。

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⑤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⑥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三、性质决定用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四、合金1. 定义:将金属与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加热熔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2. 常见的铁合金——生铁和钢(1)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

(2)一般来说,合金的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硬度都大。

(3)一般来说,合金的抗腐蚀性比它的各成分金属都好。

题型一:金属的物理性质【例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C.银白色的固体D.硬度很大【答案】B【详解】A.一些金属的熔点较低,如汞常温下为液体,不符合题意;B.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符合题意;C.一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铜是紫红色的,不符合题意;D.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如铅,不符合题意。

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各类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包括中考、高考、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等。

这类题型的出题形式一般为阅读一段材料,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

以下是几点关于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先通读全文。

在开始回答问题前,先花一些时间通读全文,从整体上了解材料的结构和主旨思想,这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回答问题。

第二,重点标记关键词。

在通读全文时,重点标记一些关键词,如人名、时间、地点、事件等,方便在回答问题时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第三,理解问题意思。

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仔细理解问题的意思,确定所需回答的内容,避免偏离主题或答非所问。

第四,多加思考。

有些材料解析题需要综合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这时需要我们灵活运用逻辑思维和常识,多加思考,尽可能给出合理的回答。

第五,注意答题要求。

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题目所要求的答题形式,有些问题要求简答,有些要求填空,有些要求作图,要准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题形式。

总之,材料解析题并不是一种纯粹考查记忆的题型,它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在解答这类题型时,一定要注重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

- 1 -。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专题: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学案一、试题特点●1.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 2 . 要求运用学科内常识及能力来阐发和解决问题。

●3.分值高,但答案文字要求简明扼要。

●4、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清楚。

二、材料解析的能力要求:1、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2、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3、充实操纵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常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教学过程〔一〕材料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1、粗读〔读题型、明主题、联教材〕2、审题〔审关键词,明确考查意图〕3、精读〔带设问、获有效信息,联教材,列提纲〕4、作答〔答出层次、完整、尺度、面广点细〕A、材料题的几种题型:①表达型:表达题是问答题中最底子的题型,此类题型的要求是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发生、开展或消灭的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系统的归纳表达。

其提示语有“简述〞、“概述〞、“试叙〞、“如何〞、“怎样〞、“是什么〞、“有哪些〞之类。

②阐发型。

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底子不雅点,深入阐发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现象,揭示其本质并得出结论。

标题问题的提示语通常有“阐发〞、“试析〞、“简析〞“为什么〞,“有什么启示〞等。

③论证型。

论证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论〞。

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常识和历史学科的底子理论,通过对史实的透彻阐发,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不雅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

其提示语有“说明〞、“论证〞、“证明〞、“试论〞、“谈论〞、“为什么〞之类。

[典型题例]毛泽东指出,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那么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那么团结亡〞。

试用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说明这一论断。

例:一位19世纪中后期到英国的法国史学家曾经这样描述当时所见所闻: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

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浑浊不胜。

阻燃材料的材料学特性解析

阻燃材料的材料学特性解析

阻燃材料的材料学特性解析阻燃材料是一种在火灾中减缓火焰蔓延速度的关键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它们能有效延缓火焰的扩散,避免火灾带来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从材料学的角度对阻燃材料的特性进行解析。

一、热稳定性阻燃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一般来说,阻燃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分解温度,能够在火灾中承受高温,从而延缓火势的蔓延。

此外,阻燃材料还具有较低的热导率,能够降低热量传导速率,减少火焰对材料的热破坏。

二、氧指数阻燃材料的氧指数是衡量其阻燃性能的重要指标,即材料在氧气氛围中沟通过火的能力。

氧指数越高,材料在火灾中的阻燃性能越好。

常见的阻燃材料,如磷系阻燃剂、氯系阻燃剂等,具有较高的氧指数,使得它们在火灾中能够有效地抑制火焰蔓延。

三、热解特性阻燃材料的热解特性对其阻燃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解是指材料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易燃气体,进而助长火势的蔓延。

阻燃材料应具有较低的热解速率和较低的热解产物,以减缓火焰的扩散。

常见的阻燃机制之一是通过生成炭化物层,形成物理障碍,阻碍火焰的传播。

四、可燃性虽然阻燃材料的主要功能是减缓火焰的蔓延,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仍然具有可燃性。

因此,材料学上评价阻燃材料的可燃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阻燃材料的可燃性应尽可能低,以减少其参与燃烧过程,从而降低火势。

同时,阻燃材料还应具有较低的烟雾密度和毒性,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耐候性耐候性是评价阻燃材料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阻燃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辐射、氧气和湿气的能力,以保持其阻燃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阻燃材料还应具有抗老化和抗腐蚀的特性,以保持其长期防火功效。

综上所述,阻燃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防火材料,具有热稳定性、氧指数、热解特性、可燃性和耐候性等材料学特性。

这些特性共同作用,使得阻燃材料在火灾中能够起到有效的阻火作用。

然而,阻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以提高其防火性能和可靠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九年级历史上册重要材料题解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重要材料题解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重要材料题解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

材料一17世纪40年代王权与自由的斗争中,当王权因冲破传统而否定自由之后,自由也冲破传统而否定王权,王权与自由在战争的激烈冲突中各自走向最极端,这就是革命。

——摘编自唐晋主编的《大国崛起》一书材料二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材料三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

——《独立宣言》(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1分)1688年发生的哪一事件,最终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1分)革命后逐渐确立的君主立宪制有何意义?(1分)(2)材料二中“没有硝烟的革命”指的是什么?(1分)此事件给英国带来了什么影响?(1分)(3)材料三中的法律文献是在哪场反英殖民斗争中颁布的?(1分)19世纪50年代,亚洲爆发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是什么?(1分)1997年我国哪地区的回归,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洗雪了百年国耻?(1分)(4)从上述史实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1分)1.(1)1640年革命,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分);光荣革命(1分);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或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或对其他国家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巨大影响等。

(答出方面即可。

1分)(2)工业革命(1分);蒸汽时代,或铁路时代,或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或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等。

《低头族》材料作文解析

《低头族》材料作文解析

我们常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地铁上、饭馆里、电梯上、马路边,生活的每一个缝隙都被手机填满。

朋友聚餐、家人团聚,“低头族”依旧忙着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戏,就算搭话也是敷衍了事。

“低头族”的队伍正在壮大,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小孩子也在加入。

“低头族”源自英文单词phubbing,是一个完全被杜撰出来的单词,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大意是因玩手机而冷落了周围的人的行为。

2012年这个词被收进了澳大利亚全国大辞典。

很显然,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全球蔓延。

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做“低头族”思路点拨文题材料中,有一个关键词“低头族”,它是由“手机”和“冷落”的英文单词组合而成的;一个关键句“信息时代的无礼与冷漠正在全球蔓延”。

由关键词和关键句可以看出,立意应该侧重于“低头族”的负面影响,而不是对“低头族”现象给予肯定。

作文题目尽管要求自选文体,但就这个作文材料来看,写议论文要好一些。

因为如果写记叙文,则可能只是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低头族”现象,如某人因沉迷于手机,结果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亲情淡漠、事业遭受失败等。

如果写议论文,则大有内容可写,如分析“低头族”现象的表现、原因、危害、解决措施等,从而使文章有深度。

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1)凡事应讲求度。

合理使用手机,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但过度依赖,沉湎在手机的小世界里,就会让人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淡漠。

(2)不应该被手机所左右。

手机虽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必然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疏远,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3)低头族,请抬起头来。

“低头族”除了容易导致交通事故、损害身体健康外,长此以往会制造人际“沟壑”。

不少人手机中的熟人、朋友成百上千,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孤家寡人”,没有一个可以倾心交流的人。

(4)唤醒自制力。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真题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真题解析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真题解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是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对于了解世界历史和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下面将通过分析高考历史材料,解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过程。

1. 材料一:《党的新闻》1978年文章节选这篇文章揭示了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经济困境和思想僵化的状态。

目前情况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采取积极的改革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奉行计划经济,资金分配过于集中,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低下。

此外,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思想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创新和活力。

对于个人的发展空间和人权的尊重也存在限制,导致人们的创造力受到压抑,社会发展受到限制。

2. 材料二:外国观察家观点摘要这部分材料引用了外国观察家的观点,提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外部视角。

外国观察家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外国观察家认为,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与此同时,经济市场化改革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自主权,激发了创造力和活力。

外国观察家还指出,改革开放带来的开放政策和外交交流有助于拓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外部联系,促进了国际合作和经济全球化。

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

3. 材料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初衷和目标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经济和思想上的困境,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社会福利。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改革开放政策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是经济领域的改革,包括探索市场机制和改革国有企业;其次是贸易和外资政策的调整,鼓励经济对外开放;此外还有教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

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与技巧

第二遍,结合设问重点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设问的定向作用表现在:确定信息提取方向,帮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搁置其余信息。如1995年高考第39题所引《南海县志》和《捷报》的两条材料,信息量相当大,但设问只要求考生从中提取与继昌隆缫丝厂创业与经营有关的信息。确定与相关知识联系的方向。如1996年第45题有一问是"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这实际上就是规定考生要用有关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遇到的困难的知识来解析材料。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如1996年第45题第问要求考生"比较1941年和1944年的几组统计数字","比较"二字就确定此问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正因为设问为解析材料确定了方向,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再回过头来有重点地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1、阅读教材正文和设问
第一遍要细读,要注意对材料作具体分析。要了解材料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间的联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史的材料多为文言文,必须像语文课分析古文一样,对每句话每个字词都要字斟句酌,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引申义,万不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世界史的材料多为外来的翻译文,有的句子很长,很难读懂。此时,可按语语文课中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来处理:先找主、谓、宾语,再找定、补、状语。
2、除阅读材料正文和设问外,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说明性文字。
注意从材料介绍(多在材料的开头)和材料出处(多注在材料末尾)获取时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因为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考生可从中受到启发,收到"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如"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朝代的史料",同一朝代就是考生解题所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再如:"以下材料是肥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这里就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材料的历史背景。因此,对这些说明性文字,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材料科学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析解析

材料科学第四章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析解析

普通陶瓷材料
2)卫生陶瓷
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而制得的用于卫生设施的带釉陶 瓷制品,有陶质、炻瓷质和瓷质等。
3)电器绝缘陶瓷 又称电瓷,是作为隔电、机械支撑及连接用的瓷质绝 缘器件。分为低压电瓷、高压电瓷和超高压电瓷等。 4)化工陶瓷 要求耐酸、耐高温、具有一定强度。主要用于化学、 化工、制药、食品等工业。
3、性质:特种陶瓷具有特殊性质和功能。
结构陶瓷材料
结构陶瓷的种类
氧化物结构陶瓷 碳化物结构陶瓷 氮化物结构陶瓷
结构陶瓷材料
氧化物结构陶瓷
特点:化学稳定性好、抗氧化性强、熔融温 度高、高温强度高。
Al2O3陶瓷 ZrO2陶瓷
BeO陶瓷
MgO陶瓷
结构陶瓷材料
Al2O3陶瓷
Al2O3陶瓷又称高铝陶瓷,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 主晶相为刚玉(α-Al2O3),随着SiO2质量百分数 的增加,还出现莫来石和玻璃相。根据陶瓷坯中主晶 相的不同,分为刚玉瓷、刚玉-莫来石瓷和莫来石瓷。 Al2O3有三中结晶形态,即α、β、γ型。α型是高 温型,而γ型是低温型。
晶体相是陶瓷材料最主要的组成相,主要是某些固溶 体或化合物。 晶体相又分为主晶相、次晶相和第三相。 陶瓷中晶体相主要有含氧酸盐(硅酸盐、钛酸盐等)、 氧化物(MgO、Al2O3)、非氧化物(SiC,Si3N4)等。 晶体相的结构、形态、数量及分布决定了陶瓷材料 的特性和应用。
硅氧四面体是硅酸盐陶瓷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结构陶瓷材料
MgO陶瓷
耐高温,抗金属及碱性熔渣腐蚀。 可以用作冶炼高纯度Fe、Mo、Cu、Mg等金属 的坩埚及浇注金属的铸模,也可用作高温热电偶 保护套及炉衬材料等。
结构陶瓷材料
碳化物结构陶瓷

6新型结构材料解析

6新型结构材料解析
19
材料化学
新型结构材料
•机械合金化法(MA) 原理:将机械混合粉末进行高能球磨以获得复合
粉末再经压实成材。
90年代美国Incoa公司采用该方法研制的IncoMAPAl -905XL合金(Al-Mg-Li)具有极好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和热稳 定性,并生产出136kg和544kg的真空热压坯料,已用于美国 F-18大黄蜂战斗机舱罩,机械合金化法铝锂合金因其热强 度优于其它铝锂合金,可能在航天材料中占有特殊地位。
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强度很,力 学性能突出。 碳纤维比重小,比强度很高。 用途: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 合做结构材料。
24
材料化学
新型结构材料
工业化生产碳纤维方法,按原料路线分类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 •沥青基碳纤维:由沥青制取碳纤维,原料来源 丰富,碳化收率高,但因原料调制复杂、产品
如:B737将可减重2178kg B747SP可减重4200kg B747—200可减重5200kg A310可减重2600kg A340可减重3900kg
17
材料化学
新型结构材料
铝锂合金的生产工艺 •铸造法(IM),应用最早。
各国生产的几种比较成熟的铸造铝锂合金: 美国的2090、2091和8090、8091, 英国的8090和8091, 法国的CP271(8090)和CP274(2091), 前苏联的BAД23、01420、1421等。
5
材料化学
新型结构材料
(2)镍基合金:耐高温,使用时间长,质轻。 镍基超耐热合金基体:镍,镍含量>50% 使用范围:700~1000℃
镍基可溶解较多的合金元素,可保持其较 好的组织稳定性。含Cr的镍基合金比铁基的抗 氧化性和抗腐蚀性更好。 实例:现代喷气发动机中,涡轮叶片几乎全部

3第3章材料的界面理论解析

3第3章材料的界面理论解析

3第3章材料的界面理论解析材料的界面是指两个不同的相之间的边界或接触面。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界面的性能和行为对于材料的整体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章将对材料的界面理论进行解析,包括界面的基本特征、界面的能量与结构以及界面的失效和强化机制等方面。

3.1界面的基本特征界面是由分子、原子或晶粒的界面形成的,其结构和性质通常与材料的体积相为不同。

界面存在的基本特征包括界面形态、界面能量以及界面结构等。

界面的形态是指界面表面的形貌和形状。

根据界面形态的不同,可以将界面分为平坦界面、弯曲界面和粗糙界面等。

平坦界面是指两个相之间的接触面是平面的,其表面形貌呈现出光滑和均匀的特点。

弯曲界面是指界面表面呈现出弯曲或曲线的形状,通常在界面能量较高或发生相互扭曲的情况下出现。

粗糙界面是指表面存在着颗粒、颗粒堆积、悬浮颗粒等不规则形状的特点。

界面的能量是指界面表面能与体积能之间的差异。

界面能量通常会对界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界面能量较高的区域对界面的稳定性和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界面能量的大小与界面的原子结构、应力分布以及化学键能等因素有关。

界面的结构是指界面处原子或分子的有序性和排列方式。

界面结构通常与材料的晶体性质、晶格匹配以及界面发生的扭曲和失配等因素有关。

界面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可以分为匹配界面、失配界面和过渡界面等几种。

匹配界面是指两个相之间的原子或分子排列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通常呈现出规则的结构;失配界面是指两个相之间的原子或分子排列存在一定的失配或扭曲,通常呈现出不规则的结构;过渡界面是指界面处存在着一定的原子或分子的变化和过渡,通常呈现出渐变的结构。

3.2界面的能量与结构界面的能量与结构是界面的两个基本属性,也是界面行为和性能的重要因素。

界面的能量与结构通常由材料的晶格和界面形态决定。

界面的能量通常与界面的表面能、界面应变能以及界面化学键能等有关。

界面的表面能是指界面出现时,表面的能量增加的大小,其取决于材料的表面活性以及界面自由能的大小。

八年级材料分析

八年级材料分析

材料解析题及问答题练习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材料二:⑴材料一中“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和”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以来?⑵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有何意义?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2、阅读以下材料: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⑴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支部队名称叫什么?司令员是谁?⑵列举两位抗美援朝的英雄?扼要说说他们的事迹.他们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⑶材料中提揭示中国军队赴朝参战的目的的词句是什么?3、阅读以下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⑴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文件?此文件是在哪一年的什么会议上颁布的?其性质是什么?⑵此文件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4、阅读以下材料: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⑴材料中的“领导者“指谁?⑵材料中的”反革命集团“具体指什么?⑶”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哪一年?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⑷”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哪些灾难?⑸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上吸取什么教训?5、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山东有个社员说:”生产责任制真神,俺社才搞了一年,农民就开始显福了。

“材料二:1980年,中央决定将深圳划为经济特区。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职业理念材料题及答案解析

2022年教师资格考试职业理念材料题及答案解析

(2)该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把学 生看做主体需求、能够主动发展;把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把学生作为有差异、 有个性的人。该老师做到了以上几点,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寻找物体,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当学生给出解答时,该老 师还及时表扬学生,并对他提出更高的期望,可见老师把学生当作有发展潜 力的人。当有学生踩死蚂蚱的时候,该老师并没有批评学生,而是安慰学生, 进而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可贵。
结合相关知识,评析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由于遗传、后天训练等的不同,每个学生在同一成长阶段所展现出的水平 是不一样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更容易得到老师和同学的青睐, 而那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往往成为被忽略的群体。他们平时表现 的机会不多,得到表扬的机会也少,即使有所进步,但由于进步的微小, 一般也难以引起老师的重视。
• 2016上
• 今天的语文课是一堂公开课,按平时上课的惯例,我应该依 学号顺序抽一名学生进行课前“一分钟讲演”。直到上课铃 响起时,我还在犹豫,今天的公开课是否取消这个“节目”。 因为这次讲演正轮到魏某,而她是一个说话结结巴巴的胆小 的女同学,如果她没说好,岂不是“杀”了我这堂公开课的 “风景”?
参考答案: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 重学生的建议,并对他们的想法提出赞赏。
(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通 过让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来引导学生 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有效果。
2013下
材料: 刘老师调整教肓策略,主动参加二班的一些集体活动,鼓励内
向的人发言, 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他和二班学生一起唱歌。 请辨析刘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

利用“六要素”解析新材料

利用“六要素”解析新材料

利用“六要素”解析新材料“六要素”是指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加工工艺、应用及发展趋势等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是解析新材料的关键点。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这六个方面。

1. 材料的成分材料的成分是指材料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合金等。

新材料的成分通常包括一些高强度、高性能、高新颖性质的特殊元素。

这些特殊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导电性或其他特殊性能。

以碳纳米管为例,其成分为碳元素,但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在力学强度、导电性、热稳定性等方面都比同类材料具有更高的性能。

碳纳米管的发现和应用为材料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2. 材料的结构材料的结构指的是材料中元素和分子之间的排列和相互作用。

对材料结构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研究和改进材料的性能。

以铝合金为例。

铝合金的主要结构是由铝原子中间穴位配合其他元素组成的晶格结构。

通过改变铝合金中其他元素的原子尺寸、电子亲和力、原子界面能等,可以调节其晶格结构,从而改变其性能,如提高其强度、耐腐蚀性等。

3. 材料的性能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物理、化学、力学、热学等方面的特性。

这是衡量材料质量的重要指标。

以高分子材料为例。

不同类型的高分子材料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如聚乙烯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柔韧性,常用于制造塑料袋、电线电缆等产品;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常用于制造桶、桶盖等产品。

4. 材料的加工工艺加工工艺是指将材料制成所需形状的工艺方法。

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以金属材料为例。

对于某些金属材料,如铜等,可以通过贸易法,将粉末或铸坯压制成形,在提高铜材料的密度和强度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其粒子间间隙的大小和形状。

5. 材料的应用材料的应用是材料和工业、生活和科学领域相结合的过程。

人们通常在材料的性能、成本和生产过程等三个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材料的应用。

以纳米材料为例。

纳米材料已经在电子、医药、制造业、环境保护和能源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

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材料三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材料四“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这是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史学界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中西差异的原因。

①中国受腐朽的专制制度的束缚;而西方先进制度的确立,有利于科技发展;
②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中外文化交流;而西方相对开放,思想自由,便于广泛吸纳;
③中国受自然经济的影响,科技发展缺乏动力;而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扩张需要,大大增强了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④中国长期实行科举制,重人文总结,轻自然探究;而西方比较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⑤研究方法上,中国比较注重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而西方比较重视严密论证和演绎推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