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湖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总结

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总结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国河北省沧州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以湖泊为主要景观的国家湿地公园。
以下是对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结:
1. 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湖泊为主,湖泊周围环绕着茂密的湿地植被和森林,同时还有河流、沼泽、滩涂等多种湿地生态景观。
公园内湖水湛蓝,水草丰茂,呈现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
2. 生物多样性保护: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湖泊和湿地环境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湿地公园内栖息着许多珍稀濒危的鸟类、鱼类和植物。
3. 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源、防止洪灾等重要功能。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设立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4. 旅游资源丰富: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湖泊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公园内设置了多个观景点、休闲区和步道,游客可以乘船欣赏湖泊美景,观察鸟类和水生动物,同时还可以进行钓鱼、划船等娱乐活动。
总之,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环
境保护意义。
作为旅游目的地,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白龟湖湿地公园是一个美丽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蕉岭镇,面积约为5000亩,是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该湿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并有许多多年生动植物和野生动物。
因此,白龟湖湿地公园被视为一个自然绿色宝库,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自然之美和体验自然。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索白龟湖湿地公园的基本信息,解析其发展模式、运营和管理模式,以及提出改进方案,增强其发展潜力。
一、基本信息(一)地理位置白龟湖湿地公园位于惠州市惠阳区蕉岭镇,距离市中心约80公里。
(二)历史背景白龟湖湿地公园成立于2005年,是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目前,该地区已成为广东省仅有的受保护的天然湿地之一。
(三)自然特征白龟湖湿地公园是广东省最大的天然低海拔湖泊之一,出入白龟湖湿地公园需要船,面积约为5000亩。
岸线长达30公里,有数个独立的小岛,围绕湖畔和岛屿生长着丰富的动植物,植物有荷花、象草、四季蔷薇、竹林等;动物有水鸟、鲤鱼、鲢鱼、虾、蟹等。
景区内沼泽、湖泊和江河等不同湿地类型共同构成了现代广东省天然湿地的特色。
二、发展模式(一)经济模式湿地公园经济模式主要是旅游经济和湿地生态经济。
湿地公园通过湿地旅游来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湿地公园还充当了一种湿地生态经济的演绎者,这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显现出极大的成果。
(二)组织模式白龟湖湿地公园的组织模式是“公司经营+政府监管”模式。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模式,由私人投资和现代管理技术主导,同时政府通过立法监管以保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三、运营与管理(一)管理人员与管理体系白龟湖湿地公园的管理人员是湿地管理处机构,该机构属于惠阳区人民政府。
除了机构本身的建设,还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他们从事着区域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
(二)发展规划目前,白龟湖湿地公园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名为“美好湿地公园”的发展规划,该计划旨在推动该公园的开发并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xx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
在场地景观营造中,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首先是生态所
感。
5、环境设施
XXX
报告
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
名: 口
号:
指导教师:
20XX年11月05日
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一、场地设计总述
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
场地的构成要素:
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
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
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二)2024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二)引言概述湿地公园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保护区,它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调研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正文一、湿地公园的建设1. 选择合适的地点:湿地公园的建设应考虑自然湿地的分布和保护需求,选择地理条件适宜的区域。
2. 设计合理的布局:湿地公园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植被,设置步道、观景台等设施,提供优美的景观和便利的游览通道。
3. 建设必要的设施:为了方便游客的休闲和学习,湿地公园需要建设厕所、休息亭、展示馆等设施。
4. 创新的环境保护措施: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生态友好的建设方式,如绿色建筑、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推广,增加公众对湿地公园的了解和参与。
二、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1. 保护湿地植被:加强湿地植被的保护,防止非法采伐和过度破坏,维护湿地的生态完整性。
2. 控制游客流量: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流量,避免过度开发和利用,保护湿地的生态平衡。
3. 加强物种保护:重点保护湿地公园内的特有物种和濒危物种,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设立和监测,确保其可持续生存。
4. 保持水质清洁:减少湿地公园周边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保持湿地的水体清洁。
5.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增加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了解和参与,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
三、湿地公园的管理1.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设立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或管理机构,负责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2. 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制定湿地公园的管理规定和标准,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责任。
3. 定期维护和修复:定期进行湿地公园的巡查、维护和修复工作,确保设施的完好和景观的良好状态。
4. 强化安全管理:加强湿地公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培训计划,确保游客的安全。
湿地公园考察情况汇报

湿地公园考察情况汇报
近日,我对本地区的湿地公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我对湿地公园的整体环境进行了观察。
公园内绿树成荫,湖水清澈见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在公园内,我看到了许多野生动植物,有水鸟在湖面上嬉戏,也有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生态环境良好。
其次,我对湿地公园的设施进行了检查。
公园内设有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
设施,方便游客观赏湿地风景,休息放松。
同时,公园内还设有信息展示牌,介绍了湿地公园的植物、动物种类及保护知识,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科普知识。
再次,我对公园的管理情况进行了了解。
公园内保洁工作人员积极劳动,保持
公园的整洁卫生。
管理人员对游客进行引导和安全提示,保障游客的安全和秩序。
同时,公园内还有专业的生态保护人员,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监测和保护工作。
最后,我对游客的反馈进行了收集。
我采访了部分游客,他们对湿地公园的环境、设施和管理都给予了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休闲放松场所。
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增设更多的座椅、设置更多的垃圾桶等,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总的来说,湿地公园的考察情况良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管理到位。
但也
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湿地公园,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好。
同时,也希望广大游客能够爱护环境,文明游览,共同保护好这片美丽的湿地生态环境。
九里湖湿地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推荐)

九里湖湿地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推荐)第一篇:九里湖湿地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推荐)九里湖湿地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一、九里湖湿地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时间:2012年5月20日二、九里湖湿地公园境景观调研地点:九里湖湿地公园三、九里湖湿地公园环境景观调研目的:通过本次的环境景观的调研,了解各类型园林绿地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以及景观空间的基本尺度和景观设计的各种物质要素。
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直观感受,对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和内容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掌握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四、闽江公园总体环境景观概况:九里湖位于徐州城市北部,徐丰公路两侧,由采媒塌陷地改造而成,并因在九里区境内又与九里山组成“湖光山色”而得名。
亭台水榭环绕其间,曲桥、花架点缀湖面,临水栈道间或穿插。
湖心岛以栈道与湖岸相连,湖水清澈,芳草萋萋,时有水鸟掠水而过,间有鱼儿跳波嬉戏。
九里湖湿地生态公园的核心区域为11.1平方公里,2008年形成总体框架。
九里湖湿地生态公园分为三片,其中东南湖800亩,西湖1700亩,北湖3000亩,共计5500亩。
而东南湖、西湖、东北湖这三个景观区,又相对独立而各具特色。
其中,东南湖主体现风景园林的观赏性;西湖主要为游人提供娱乐性服务;北湖则是主要展示对生态的良好保护。
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建成后,使徐州形成“南有云龙山、云龙湖,北有九里山、九里湖”的山水格局,这对于改善徐州市西区北部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涵养,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九里湖湿地公园空间划分于布局调研分析:园林用地的性质和规模不同,其组成的内容也不同,有的内容单一,功能单一。
有的内容多,功能关系复杂。
在此文,对九里湖湿地公园的功能划分用图解法表述。
规划方案分析: A— B—自然中心:有好的景色;靠近变化丰富的、野趣的自然绿地;用地形隔开有干扰的交通和噪音。
野餐区:地形平坦;土壤稳定;有浓荫的林木;为了安全起见,用地形和湖面隔开;处于来自湖面的夏季盛行风向上;与平坦的,设有树木的户外活动场地相连接。
湖公园调查报告

湖公园调查报告篇一: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白龟湖湿地公园考察报告院别: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环境设计姓名:刘璐颖学号: 161413150指导教师:陈玉兴XX年 11 月 05 日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161413150刘璐颖一、场地设计总述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场地的构成要素:1、建筑物、构筑物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
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程系统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在场地景观营造中,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
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②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二、平西湖概况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距市中心9公里,东经112°50′至113°15′及北纬33°40′至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
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平西湖坝长公里,高米,顶宽6米。
散落在荡漾碧波中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组成有名的白龟沙洲。
太湖湿地公园建设调研报告

太湖湿地公园建设调研报告太湖湿地公园建设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太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湿地景观。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太湖湿地旅游业蓬勃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太湖湿地生态环境、提升旅游景区吸引力,太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太湖湿地公园的现状和发展需求,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可行的建议和策略,以促进公园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调研内容1. 太湖湿地公园现状调研我们深入太湖湿地公园,对公园规划、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通过与公园管理人员的交流,了解到公园目前面临的挑战,如游客数量过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滞后等。
2. 游客满意度调查我们对太湖湿地公园的部分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公园的满意度和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公园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评价较高,但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3. 公园管理与保护状况调研我们与公园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公园管理与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困难。
发现公园管理人员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较高,但由于人员不足和资金有限,无法有效应对游客过量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四、调研发现1. 基础设施亟待升级太湖湿地公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滞后的问题。
游客对公园的停车场、厕所、休息区等基础设施不满意,需加大投入进行升级,以提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2. 宏观规划的重要性在公园规划方面,需要制定更完善的宏观规划,明确公园的发展方向和生态保护措施。
优化公园景观设置,合理规划游览线路,以提升公园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资金和人员保障的问题太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员。
目前,公园管理部门面临着资金和人员不足的问题,限制了公园的发展和保护工作。
因此,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人员保障。
五、调研建议1. 提升基础设施加大对太湖湿地公园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停车场、厕所、休息区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和便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湖湿地公园调查报告
xxx湿地公园考察
报告
院别: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年11 月05 日
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一、场地设计总述
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
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
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
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
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场地的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
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
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程系统
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
在场地景观营造,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
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
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
②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
二、平西湖概况
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
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
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 距市心9公里,东经112°50′
至113°15′及北纬33°40′至
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
(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
名。
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
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
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
平西湖坝长1.64公里,高23.6米,顶宽6米。
散落在荡漾碧波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 组成有名的白龟沙洲。
北岸绿荫丛掩映着工人疗养院,沿湖而建,各式建筑依山临水,风格迥异,颇具水乡风味。
(三)自然资源分析
平西湖周围环境绿化面积
大,湖内鱼类品种繁多,根据对
白龟山水库渔获物的统计分析
及生物学鉴定,发现白龟山水库
现有鱼类27种,另外平西湖也
是平顶山市内最大的湿地公园,内有植物及动物种类繁多,就有很大的考察调研意义。
(四)主要景点分析
南岸的宋寨村,是清代文学家、《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的故里。
村旁的鱼陵山上,有大小墓葬70余座,为战国、西汉古墓群。
水库西北的滍阳(包括库区部分)为古应国故城,城西门外的滍阳岭,是西周应国贵族墓地。
平顶山“鹰城”的称号也是由此得来的。
(五)场地分布范围分析
景观区自东向西有水湾公
园、东留村旧村改造商业街、凤
凰山水上乐园、紫金山水湾度假
区、水上船文化博物园、心区
湖滨公园、湿地候鸟生态园、鱼
米之乡观光园、应国墓保护公园
等十个风景旅游区;还有连接香山寺、城区、平西湖的四条南北向绿化生态廊道及道路景观带。
同时市区及周边还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如鲁山的石人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郏县的三苏坟,叶县的叶公祠,汝州的风穴寺,舞钢的石漫滩
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建设现代化滨水生态旅游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得条件。
三、景观功能划分
平西湖规划在强调功能
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的同
时,还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利用
和人文景观的塑造。
新城区生
态景观可用“一轴两片三点两
横四纵”来概括。
一轴指香山
寺、心公园、心广场、白龟沙洲景观轴;两片指北部香山寺和南部平西湖风景区;三点指东部森林公园、心公园、西部休闲公园;两横指北边道路防护林景观带和南边临水湖滨生态休闲景观带;四纵是指南北向的生态廊道。
新区风景旅游区主要包括香山寺风景区、平西湖风景区和新城区风景区。
(一)景观水体
场地及周围环境水系分布:一定规模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溪水、池塘等一般均可成为环境构成的积极因素,不仅极大地丰富基地景观,而且有利于改善基地生态环境条件。
平西湖周围的水景主
要分为人造水景和自然水
景,其人造水景的内容居
多,人造水景的景观有大
型旱地喷泉,景观桥,人造
湖和人造溪流等。
大面积的
水面视野开阔、坦荡,有衬托驳岸和水景观的基底作用。
当水面不大,但水面在整个空间仍具有面的感觉时,水面仍可作倒影岸边景物的作用,以扩大和丰富空间。
水景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景点连接起来产生整体感的作用,将水具有能将不同平面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一个整体环境之的能力。
无论是动态的水还是静态的水,都能因共同具备水景的特征而产生整体的统一。
喷泉、跌水等动态水景因其变化的形态和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游人的视线。
在设计除了要处理好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尺度和比例关系外,还要考虑它们所处的位置。
应将水景放在空间的心或视线的焦点上,或容易被人发现和观赏的地方。
(二)景观植物
平西湖的景观植物在平西湖周边有很大的作用,其包括:
1、观赏及造景作用,起到观赏,组景,分隔空间和装饰周围景观的作用。
2、保护和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
3、影响游人情绪,增强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三)地形地貌
地形是基地的形态基础。
基础的坡度情况,即地势走向变化的情况,坡度的大小等是基地形态的基本特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设计。
(四)景观道路铺装
道路分类,根据在风景区内所起的作用不同,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主干路
主干路指在风景区结合自然景观的旅游游览路线,一般从风景区入口通向整个景区的各个主景区、广场、公共建筑、观景点、服务功能区、管理区,形成整个景区
的骨架和环路,组成引导游览的
主干路线,风景区内主干路的等
级一般较高,宽度在7~20m之
间。
②次干路
次干路是主干路的辅助道
路,成支架状连接风景区内各景点,车辆可以单向通过,承担风景区内游览、生产管理和运输产生的交通。
道路宽度一般为主干路的一半左右,线形指标比主干路要低。
③园路
园路是风景区道路系统的末梢,一般为供游人休息、散步、游览的通幽小径。
可通达风景区内各个角落,是到广场、景点的捷径,园路的宽度一般在 1.0~2.0m之间,多选用简洁、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或者条砖层铺或用水泥仿塑各类仿生预制板块,并用材料
组合以表现其光彩与质感。
园路的功能除了提供行人交通之外,他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为风景区增添了情趣,形成了独有的景观特色,在交通上是主干路和次干路的重要补充。
四、生态功能分析
(一)气候
场地布局应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建筑物采用大片分散,小片集的布置方式适应了平顶山的气候特点。
场地布局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建筑物布局应考虑到广场、活动场地、庭院等室外活动的区域的朝阳或背阴的需要,考虑到夏季通风路线的形成。
平顶山市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
因此,平西湖的设计常采用四季常青的植物作为设计常用的植物种类。
(二)水库湿地
平西湖系白龟山水库湿地位于
白龟山水库大坝以上沙河流域,自然
保护区总面积66平方千米,周围积
聚了众多鸟类和水生陆生动物,这样
的湿地景观给平西湖制造了一个很好的自然湿地公园环境。
种类繁多的生物群也为公园的湿地景观增添了许多生机和乐趣。
五、总结分析
平西湖附近景色优
美,一年四季皆有景赏,
植物种类多样,水景动静
相结合,交通便利,沁水
性设计合理,增加人与自
然的融合性,是一个放松
休闲的好去处。
但是仍有不足,要园林座椅摆放较少,供人们休息的地方不多;景区距离湖水过近,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开发的很多地方水体是封闭状态,长时间静置容易造成水体富养化,造成水草横生,水体污染;水体景观过多采用旱地,在很大程度让增加了水体的蒸发量,造成水资源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