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美术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1 人美版
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石窟艺术的概念; 2. 了解中国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代表性作品; 3. 探究石窟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构图特点; 4. 培养学生对于石窟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代表性作品;2.石窟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构图特点。
教学难点1.探究石窟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构图特点;2.培养学生欣赏石窟艺术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导入(15分钟)1.导入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2.老师出示石窟艺术的图像,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感受。
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老师进行引导,慢慢引出“石窟艺术”这个概念。
讲解(30分钟)1.讲解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代表性作品。
2.分析石窟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构图特点。
3.出示代表性作品,深入分析其表现手法和构图特点。
实践(40分钟)1.学生分小组,每组选择一幅石窟艺术图像。
2.分析所选图像的表现手法和构图特点;3.每组制作一张海报,介绍所选图像的历史背景、作者及其意义,并突出其表现手法和构图特点。
4.每组进行口头汇报,展示自己的海报。
辅导(15分钟)1.老师对于每组的海报进行点评。
2.对于表现较差的海报进行现场辅导,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四、教学策略本次教学将采用如下的教学策略: 1. 以导入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以讲解、分析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3. 以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
五、评价方法1.通过口头汇报,了解学生对于石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程度;2.对于学生制作的海报进行点评,评估学生的表现能力。
六、教学资源1.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材;2.石窟艺术相关的图像和影像资料;3.制作海报所需的画纸、绘图工具等。
七、扩展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家或作品,进行调研并进行口头汇报;2.学生可以模仿石窟艺术的构图手法和表现风格,进行自己的代表性作品创作;3.学生可以将石窟艺术的风格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比较,探究交流艺术表现手法的异同之处。
第20课 石窟艺术的宝库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学生观察云冈石窟局部图,概括特点
阅读教材了解云冈、龙门高窟的相关知识
阅读教材了解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的相关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石窟艺术,了解敦煌莫高窟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教材能力和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教材能力和概括能力
总结拓展
思考:隋唐时期能开凿出庞大石窟的原因
1、佛教的传入并逐渐被国人接受;
2、统治者利用佛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3、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石窟的开凿奠定了物质基础
4、我国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
思考问题
拓展知识
作业布置
练习册P94:1—17
完成作业
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第20课石窟艺术的宝库
一、敦煌莫高窟
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1、云冈石窟
2、龙门石窟
三、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
特点:大佛正襟危坐,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造型庄严、雄伟。
历史地位:世界上最大的时刻弥勒佛坐像。
2、大足石刻
地理位置:重庆市大足县
代表作: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
突出特点:民族化和生活化的特色;佛道儒三教融合。
历史价值:大足石刻被誉为神奇的东方明珠。
通过导语了解石窟艺术的兴起,阅读教材了解敦煌莫高窟的相关知识
③主要内容:彩色塑像(泥塑)、壁画(舞蹈、建筑、佛经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一等奖课件) (3)
画一画
临摹下面这幅以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为题材 的画作
• 视频里主要介绍的是我国著名的什么石 窟?
(敦煌莫高窟)
• 这个石窟中现存洞窟——735—个?壁画— —4.—5万平方米?彩塑—3—39—0 尊?
石窟艺术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
1. 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 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2. 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 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3.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 文化艺术的责任感
壁画当中最花 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 弦;有的倒悬身子,从天而降;有的彩 带飘扬,漫天遨游……
有的臂挎花篮 采摘鲜花
有的怀抱琵琶 轻拨银弦
有的倒悬身子 从天而降
有的彩带飘扬 漫天遨游
填一填:
壁画上的飞天, 有的( 臂挎花篮 ),( 采摘鲜花 ); 有的( 怀抱琵琶),( 轻拨银弦); 有的( 倒悬身子 ),( 从天而降 ); 有的(彩带飘扬),( 漫天遨游) ……
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 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藏经洞
•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 穴——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 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 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 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 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 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敦煌莫高窟文物遗失人物及过程
代文明” • “敦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曙光” •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中最伟大的宝库” • 西方学者将敦煌壁画称作是“墙壁上的图书馆” • 1987年因为莫高窟有着三千多尊精妙绝伦的彩
塑,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和曾经 有过众多文物的藏经洞,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 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
美术七年级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一、导入(5分钟)师:播放动画片《九色鹿》故事片段,请大家思考本故事讲述了什么道理?故事出自哪里?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出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师:同学们对敦煌壁画有了解吗?生:(小组讨论)师:(小结)敦煌壁画在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今天我们走进莫高窟的世界来了解一下。
二、教授新课(15分钟)(一)敦煌概述师:1、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峡、西千佛洞、东千佛洞及周围一些庙等石窟群。
其中莫高窟不仅是敦煌石窟的主体,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因此,一般提到“敦煌石窟”既专指莫高窟。
2、敦煌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唐时代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连结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
在东西文化不断交融过程中,产生了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一批佛教石窟。
3、敦煌莫高窟选址条件由于敦煌石窟开凿于砾岩之上,石质很差,不适宜直接雕刻佛像。
聪明的古代匠师便在开凿好的洞窟壁上,因地制宜地采用壁画和雕塑彩绘两种艺术手段,创造出瑰丽多姿的艺术品,被世人称为佛教艺术的殿堂。
生:认真听讲并浏览幻灯片(二)泥塑师:课件浏览介绍: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敦煌石窟的艺术风格也各具特点。
观察泥塑图片,分别出现了哪些人物?生:佛(温和慈祥、智慧庄严、不可亵渎)菩萨(端庄温和)、弟子(阿难清秀年轻、迦叶饱经沧桑)、天王力士(身穿盔甲勇猛威武)(讨论并解决)师:唐代泥塑特点:造型写实、面容丰满、慈祥亲切、身姿优美、衣纹舒展,具有现实主义精神,体现世俗化特点。
(小结)通过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彩绘泥塑造像和色彩绚丽、生动自然的精美壁画,我们可以感受到敦煌石窟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三)彩绘师: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最大的亮点--飞天壁画,她们位于画面的什。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美课标版美术教案七年级上自学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敦煌艺术由石窟建筑、彩塑、壁画共同组成的艺术宝库。
2、敦煌彩塑和壁画艺术是人类四大文明交汇的产物,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3、对石窟艺术几个主要时期彩塑及壁画的特点有所了解。
4、对XXX传入我国及四大洞窟艺术概况有初步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视频、讨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基本了解XXX的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过程。
2、能对敦煌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彩塑与壁画的形象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1、了解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艺术的伟大成就。
2、了解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汲取历史教训,体会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分析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特色。
3、教学难点:对不同时期XXX艺术与时代之间的联系,XXX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播放《九色鹿》动画片稳定学生情绪,逐步导向课题内容。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性,提高他们的兴趣,营造好的课堂氛围。
(二)、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看过这部动画片吗?2、你知道这部片子中的故事是来自哪里?3、播放《九色鹿本生》视频。
《九色鹿》。
根据敦煌莫高窟XXX壁画故事改编的。
教导人们要诚信、向善。
学生谈对敦煌的了解。
壁画,彩塑、藏经洞、XXX。
学生的回答不足的地方教师予以补充。
4、敦煌最有名的是什么?(三)、敦煌的历史通过同学们得发言,看来人人对敦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信息有些零碎,片面。
今天老师就当一回导游,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敦煌之旅。
看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1、板书:《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引用XXX 的术语,我们今天就来了解敦煌的前世、今生。
2、结合PPT课件展示3、板书:敦煌的地理位置了解敦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石窟艺术发生的背景之相关知识,建立历史大坐标,把政治、经济、军事、文明、宗教等知识点相关联,更好地理解敦煌艺术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七年级美术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优秀教学案例
小组合作学习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将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不同的石窟艺术主题,如石窟的历史、艺术特点、保护现状等。小组成员需要共同收集资料、讨论分析、制作报告和展示成果。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石窟艺术的理解。
(四)反思与评价
3.思考石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Hale Waihona Puke (四)总结归纳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我会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强调石窟艺术的核心价值和艺术特点,同时指出他们在讨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系统总结,强调石窟艺术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采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激发学生对石窟艺术的兴趣。我会讲述一位古代艺术家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在岩石上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石窟艺术作品。这个故事将让学生对石窟艺术产生好奇,渴望了解更多关于它的知识。接着,我会展示一些精选的石窟艺术图片,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让学生初步感受石窟艺术的魅力。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将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进入新课的学习。
4.分析石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其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石窟艺术主题,如佛像、壁画等,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技法。
2.探讨石窟艺术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反思与评价相结合,提升学生自我认知
本案例将反思与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通过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自我认知,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课件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建筑:莫高窟主要洞窟制式: 1、禅窟 2、中心柱窟 3、殿堂窟
雕塑:莫高窟石质粗糙松散,不适宜直接雕刻石像, 大多为泥塑
阿旃陀石窟
7
石窟艺术
莫高窟
麦积山石窟
8
雕塑
佛:温和慈祥,智慧庄严,不可 亵渎,在专心倾听礼佛者的诉说
9
雕塑
布局特点:多以群雕出现,一般是三尊、五尊、 七尊,以佛为中心,有主有次,紧凑而亲近, 即使对称的两尊佛像,也用不同的手势来打破 单调,机械之感。
5
莫高窟的地理位置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 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汇处, 故有"戈壁绿洲"之称莫高窟,俗称 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 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 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 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 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 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 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
窟第172窟的壁画《西方净土经变》
13
壁画色调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 练 图 ( 局 部 )
14
簪花仕女图
壁画种类
1、佛像画
2、故事画
3、经变画
北凉《说法图》 描写佛教崇拜的各种神像, 如佛、菩萨、天龙八部等, 大部分画在塑绘结合的说法 图中。
《阿弥陀经经变图》
莫高窟第257窟壁画《鹿王本生》
一是佛传故事,描写神化了的释迦牟尼的生 平事迹,如北周290窟六条并列的佛传故事, 将艰深难懂的佛经文字,以图 长达25公尺,前后八十多个画面连贯一气; 像的方式呈现以动人心,进而 另一类是本生故事,本生故事画是指释迦牟 产生信仰,即是经变画之所由。
壁画种类
故事画 1、本生故事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教案标题:石窟艺术的宝库教学目标:1. 了解石窟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掌握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特点;3. 培养学生欣赏和分析石窟艺术的能力;4.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石窟艺术的定义和起源;2. 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敦煌、龙门、云冈、麦积山等;3. 石窟艺术的艺术特点:造像艺术、壁画艺术、佛教艺术等;4. 石窟艺术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著名的石窟艺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对石窟艺术了解多少?你们知道有哪些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石窟艺术的定义和起源,解释石窟艺术的重要性和特点;2. 分别介绍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敦煌、龙门、云冈、麦积山等,包括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代表作品。
三、学习和分析(20分钟)1. 学生分组欣赏和分析一些石窟艺术作品的图片,讨论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表现手法等;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幅石窟艺术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并展示给全班。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供更多石窟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源,供学生自主欣赏和研究;2.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深入了解石窟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更多作品。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石窟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石窟艺术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石窟艺术的作文,包括对石窟艺术的认识和对某个石窟艺术作品的详细描述;2. 鼓励学生自行收集和整理石窟艺术相关的图片和信息,制作一份小册子或展板。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2. 学生完成的作文和相关作品的质量和创意;3. 学生对石窟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教学资源:1. 石窟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源;2. 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的石窟艺术相关资料;3. 学生自行收集和整理的石窟艺术图片和信息。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石窟艺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石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主要石窟艺术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石窟艺术审美特点的把握。
2. 学生对石窟艺术保护意识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石窟艺术的起源、发展、代表作品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石窟艺术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石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辅助设备。
3. 相关石窟艺术图片或视频资料。
第一章:石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1.1 石窟艺术的定义: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石窟艺术的概念,理解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艺术。
1.2 石窟艺术的起源:讲解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的发展历程。
1.3 中国石窟艺术的代表作品:介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主要石窟艺术作品。
第二章:石窟艺术的形式与技巧2.1 石窟艺术的分类:讲解石窟艺术按照形式和内容的分类,如佛像、菩萨、罗汉等。
2.2 石窟艺术的表现手法:介绍石窟艺术的雕刻、绘画等表现手法。
2.3 石窟艺术的特点:分析石窟艺术的审美特点,如立体感、动态感等。
第三章:石窟艺术的价值和影响3.1 石窟艺术的历史价值:讲解石窟艺术在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3.2 石窟艺术的审美价值:分析石窟艺术在审美方面的价值,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3.3 石窟艺术对后世的影响:介绍石窟艺术对我国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石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4.1 石窟艺术的保护现状:讲解当前石窟艺术面临的保护问题,如风化、破坏等。
4.2 石窟艺术保护的重要性:强调石窟艺术保护对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
4.3 石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探讨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传承和发展石窟艺术。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讨论5.1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石窟艺术作品,分析其特点和价值。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莫高窟颠沛流离的历史,知道莫高窟的现状及破坏情况,认识到敦煌元素在生活中的运用及重要性。
2、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培养学生较高的艺术修养能力。
3、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敦煌莫高窟壁画破坏情况、敦煌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保护传承与创新)。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感悟。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敦煌元素绘画、敦煌元素产品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华夏文明,悠悠千年,可若想找一个地方能“行五十步穿越百年,行百步穿越千年”,那这个地方一定是敦煌!鸣沙山下,宕泉河边,跨越千年的莫高窟静静伫立。
引出课题——《敦煌莫高窟》讲授新知:一、莫高窟颠沛流离的历史1、(PPT播放莫高窟颠沛流离的历史)简单介绍莫高窟被掠夺历史(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无数次上级汇报,没有得到回应、莫高窟一步一步被掠夺,文物一次又一次被迫离开中国、早期被掠夺莫高窟残破不堪、一代又一代敦煌人坚守,扎根大漠、莫高窟被保护)2、敦煌藏经洞文物流失情况(藏于英国者最多,藏于法国者最精,藏于俄国者最杂,藏于日本者最隐最密,而藏于中国的则是最散最乱的)二、我想给你的保护是还你最美好的样子历经千年,它饱经风霜,它已容颜尽毁,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铭记这段历史,保护好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一起传播、延续敦煌文化1、了解莫高窟壁画破坏情况(人为破坏、自然破坏)2、针对破坏情况结合现代技术开发的数字敦煌网站,带领同学们进入“数字敦煌”网站,在线360度探索洞窟,感受洞窟的震撼。
三、传承与创新(敦煌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敦煌文化千年不朽,直到今天,生活中随处都有敦煌元素的存在1、展示敦煌元素妆容的2、随着音乐节奏欣赏一场盛大的敦煌元素服装秀3、展示敦煌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片(各种敦煌元素产品、敦煌舞蹈课间操、丹巴中学敦煌舞蹈文艺汇演)从而得出:艺术源于生活,要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四、巩固与提升(升华)播放一代又一代敦煌人的坚守,扎根大漠图片,莫高精神图片……号召青年勇担使命,传播敦煌文化。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1
1教学目标1.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2.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
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2学情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下册开篇欣赏课。
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从石窟艺术追溯到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国外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3重点难点(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石窟艺术概述及缘由v石窟艺术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石窟的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这里有高大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活动2【讲授】四大石窟(敦煌窟)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
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v敦煌自西汉起即为西域重镇,“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使得中国和中亚及西方诸国的商业、文化交流得以发展,佛教和佛教艺术即是循此路线,经敦煌传入中国的。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仅至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即已有“窟室一千余”。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课件
鹿王本生 九色鹿从恒河中就起一溺水人,发誓不泄露九色鹿行迹的 溺水人却忘恩负义,为了得到国王的赏赐,向国王告密。国王为了满足 王后想以九色鹿毛皮为衣的愿望,点兵捉拿九色鹿。九色鹿毫无惧色, 在国王面前直斥溺水人见利忘义的丑行,国王受到感动,放鹿归山,溺 水人被国王扔到了河里,淹死了。
•
1914年斯坦因再临莫高窟,他又带着5大箱,共600余卷经文
“满载而归”。现大多藏于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以及印度。 1912年俄国人鄂登堡率团至莫高窟,盗走经卷一批 。
•
1921年白俄军残部数百人侵驻莫高窟对洞窟、佛像、壁画损坏极 大。
•
1924年美国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彩塑数尊 。 现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纳尔逊博物馆
• 1910年敦煌知县奉命移送莫高窟经卷于北京。孰不知此时文物已去之
大半,而接下来长途运输带来的损失较之洋人的盗窃更为严重,遗书
在途中几近处于无人看守,任其丢失的状态,大小官吏和看守层层窃 取,运到北京时只剩下八千六百多残卷了。 现大多藏于中国国家图
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图书馆和博物馆。
• 1911年日本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用超低市价“买”走了400多卷 文书和2尊佛像。
1.西方净土变中之舞乐
5.三兔飞天藻井
4. 2 菩 萨 阿 难 陀
3.都督夫人太原王氏供养像
宝藏的发现
•
光绪26年(1900年)看管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篆带 人清理16窟的积沙时,意外发现了藏经洞,内藏古代公
私文书约五万余件,绢画数百件,其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 价值最大的古代经籍文书,内容涉及到,天文、历法、医药、 地理、军事、宗教、民俗、民族、哲学、逻辑、经学、诸子、 文学、曲艺、音韵、语言、文字、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翻 译、王朝律令、地方法规、均田文书、争讼、婚姻、结契、农 业、水利、畜牧、兽医、印刷、装帧、商业、货币、会计、旅 游、纺织、冶铸、建筑、石油、档案、交通、通讯、占卜、相 术、榜示、转帖、印章、模拓、拓印、花押等,范围之大,几 乎无所不包。特别难的的是大量失传的民族古文字。大大丰富 了我国的文献宝库,还有晚唐、五代及北宋刻本印刷书籍和绘 本等,其价值无与伦比,被学术界誉为 “古代学术的海洋”。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学设计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模拟课堂教学设计宁安市海浪中学刘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有初步了解。
尝试运用美术欣赏的方法,对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进行赏析,并作出简要评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演示、观察、比较、情景创设等方法认识敦煌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石窟艺术有初步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继承传统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体会与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教学难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的分析及对其艺术特征的认知。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敦煌莫高窟文化之旅,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刘娟,来自宁安市海浪中学,大家可以叫我“刘导”。
希望本次旅行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老师身穿自制的有敦煌特色的文化衫,手里拿自制的导游旗)首先,我们放松一下,看一段舞蹈表演。
(播放《千手观音》舞蹈视频)大家还记得这段美轮美奂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吗?(千手观音)大家说的对,这是在2005年春节晚会上由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大家知道千手观音的这个形象源自哪吗?(创作灵感来自敦煌莫高窟第三窟中的"千手千眼佛")为什么艺术家在这里撷取一个舞姿一个形象,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就能风靡世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佛教圣地——敦煌莫高窟,去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板书课题: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二、新课(10分钟)在参加本次活动之前,同学们都搜集了一些关于莫高窟的资料,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
(各组学生派代表到前面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按以下内容分别为大家介绍,其他成员可以给予补充。
)小组一:概况(位置、气候、历史、概述)小组二:彩塑小组三:壁画(飞天)小组四:藏经洞和四大石窟(一)建筑首先有请第一组的同学为大家介绍。
石窟艺术宝库 优秀教案
石窟艺术宝库【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莫高窟、龙门石窟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艺术成就。
②让学生了解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以及大足石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石窟艺术的欣赏能力。
③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寻要究源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刻艺术成就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莫高窟石窟和龙门石窟难点: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原因。
石窟艺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观察、发现,然后分类(塑像、雕像、壁画等)。
2.介绍石窟艺术的来历。
简介我国石窟艺术的成就。
3.朗读导言,然后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观察图片(书上的),谈发现。
教师适时引导。
2.读书,落实知识点在书上。
3.学第二目、第三目时,对比第一目来学习。
注意让学生找出这三大石窟的各自特色、及共同点。
三、小结与延伸:抽查学生小结;练习巩固。
指导学生阅读“史海拾贝”。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窟艺术的宝库
1教学目标
1.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2.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
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下册开篇欣赏课。
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从石窟艺术追溯到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国外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3重点难点
(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石窟艺术概述及缘由
v石窟艺术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石窟的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这里有高大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活动2【讲授】四大石窟(敦煌窟)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
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v敦煌自西汉起即为西域重镇,“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使得中国和中亚及西方诸国的商业、文化交流得以发展,佛教和佛教艺术即是循此路线,经敦煌传入中国的。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仅至武周圣历元年 (公元698年),即已有“窟室一千余”。
五代时期及宋代,河西地区相对稳定,当地统治者及僧、民又开凿了许多洞窟,并对前代洞窟进行了全面维修。
西夏统治期间,几乎没有开凿洞窟,仅是对以前的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补。
元代,密宗佛教盛行,所以期间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
但自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被后,旋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 其中英国人斯坦因,先后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还有法国人伯希和,掠走5000件文书精品,美国人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等,现在中国只保留了不到两万件文物。
活动3【讲授】四大石窟(云岗石窟)
v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
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 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五个石窟现在分别被命名为第16、17、18、19、20窟,也称“昙曜五窟”。
文成帝去世后,即位的献文帝和孝文帝于公元467--494年间继续在武周山麓凿洞塑像,形成了云岗石窟建造的第二个时期,也是最盛的时期。
这时期开凿的石窟共分五组,即现在的第7、8双窟,第9、10双窟,第1、2双窟、第5、6双窟和第11、12、13窟。
v云岗石窟的主佛像,高14米,为三世佛之一。
面部表情祥和,鼻梁高挺,但双目为后人所补,略显不协调。
v云岗菩萨头部
v 富有人间的生活气息,形成了中国的人像雕刻。
脸形丰腴,为当时典型的中原人物形象。
也正是这种原因,才能博得广大信众的崇敬和喜爱。
“昙曜五窟”是云岗石窟中开凿最早的,它们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马蹄形或椭圆形,穹窿顶,前开拱门,门上方开明窗,高达15米以上,但形式却近似僧人修禅所居的草庐。
窟内主像形体高大,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两侧各有一佛侍立或倚座,合为“三世佛,”,但主从相差悬殊。
主像背后雕饰华丽的舟形背光直达窟顶中央,壁间遍刻千佛,有的还刻有贴壁雕的菩萨、罗汉等形象
活动4【讲授】四大石窟(龙门石窟)
v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水河畔,现存石窟1352个,石龛750个,佛像97300多尊,号称“十万佛像”。
另有石刻佛塔39座,碑刻题记3680块,与敦煌、云冈、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佛教石窟,因而闻名于世。
龙门石窟有“佛教石刻艺术博物馆”之誉,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部,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
它原为天然石灰岩洞,后被加工为椭圆形平面,穹窿顶的石窟。
正壁雕一佛二菩萨二石狮,南北两壁各凿三层像龛,雕有飞天、佛传故事和礼佛图等。
宾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北部,是龙门石窟中继古阳洞后开凿的第二大窟,在北魏龙门石窟中最有代表性。
原计划修建三窟, 但耗时23年,动工802,366人次仅完成了宾阳中洞
龙门石窟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珍品。
尽管千余年来的风吹日晒和人为破坏,尤其是清末和民国年间中外强盗和奸商不断将佛像和浮雕凿下盗卖至国外或毁坏,使得石窟中伤痕累累,但它至今仍然以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活动5【讲授】四大石窟(麦积山石窟)
v麦积山是甘肃省天水市东南30公里处的一座孤峰,高仅140米,呈圆锥形,如同农家堆起的麦垛,故名麦积山。
石窟分布在这座小山丘南侧绝壁悬崖上,现存有194窟,7000多尊大小佛像,近2000米壁画,窟中以泥塑为主,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雕塑博物馆”。
v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城东南45公里处,秦岭山脉西端,因其外观“如民间积麦之状”而得名。
石窟开凿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公元384--417年),以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西魏、北周和隋、唐、宋、元乃至明、清等十几个朝代,都在这里进行了营建。
后秦时期,佛教在关中得到大力传播,麦积山石窟即是此时开凿的。
按照时间,石窟的营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是第一阶段,也是石窟开凿的高潮期;隋代、唐代为第二阶段,但现在保存下来的作品已不多;宋代是第三阶段,是麦积山石窟兴建的又一个高峰,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一定的地方色彩。
这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在石碑上开龛造像,呈浮雕效果。
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在北魏与宋代之间,主要以南北朝作品为主,其造像风格以“秀骨清像”为典型代表。
活动6【讲授】石窟艺术(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
v石窟的建筑艺术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
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
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活动7【讲授】石窟艺术的特点
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3、总体平面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
多我国早期建筑形象。
活动8【讲授】石窟的建筑艺术
现存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的492个,有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
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
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我国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
活动9【讲授】石窟的壁画艺术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
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
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活动10【讲授】石窟的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
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活动11【讲授】石窟的书法雕刻艺术
展示图片
活动12【作业】作业
在网络上搜索这些艺术的图片、视频 ,进行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