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NFS服务器的搭建
2019-11-22自编 centos7下搭建nfs服务器与连接详解

自编centos7下搭建nfs服务器与连接详解1,安装Contos 7,具体请详见安装说明。
2,更新操作系统,用命令:yum update3,安装:wget 命令,可供从网上下载相应的软件包。
4,正式搭建NFS服务器例如下:服务器IP :192.168.145.128客户机IP:192.168.145.130一、服务器端执行:yum -y install nfs-utils下载安装NFS所需要的文件。
因为centos7自带了rpcbind,所以不用安装rpc服务,rpc监听在111端口,可以使用。
ss -tnulp | grep 111查看rpc服务是否自动启动,启动后如下。
如果没有启动,就systemctl start rpcbind 启动rpc服务。
rpc在nfs服务器搭建过程中至关重要,因为rpc能够获得nfs服务器端的端口号等信息,nfs服务器端通过rpc获得这些信息后才能连接nfs服务器端。
使用rpm -qa nfs-utils 查看是否安装成功启动成功提示如下:在服务器端新建NFS的服务目录,命令如下:Mkdir /etc/nfc编辑VI /etc/exports ,添加以下内容在个配置文件中加入如下命令/etc/nfs 192.168.145.128/24(rw,sync,no_root_squash)按i键编辑,输入完成后,按ESC键,退出编辑,按Shift+q键到命令行处输入w保存,按q键退出VI编辑器(w和q必需是小写字母大写非法不认识呵呵)。
启动nfs服务,systemctl start nfs ,启动后使用rpcinfo -p 192.168.145.128 查看,如图所示使用showmount -e localhost 查看共享的目录,如下图。
一般用此方法:服务器端需要关闭防火墙,命令如下:systemctl stop firewalld或是开启防火墙的111端口。
如果开启了iptables的话,也是一样的,iptables的策略里也默认不会为nfs服务开启需要的端口systemctl stop iptables在防火墙上开启端口在设置了防火墙的环境中使用NFS,需要在防火墙上打开如下端口:1. portmap 端口111 udp/tcp;2. nfsd 端口2049 udp/tcp;3. mountd 端口"xxx" udp/tcp系统RPC服务在nfs服务启动时默认会为mountd动态选取一个随机端口(32768--65535)来进行通讯,我们可以通过编辑/etc/services 文件为mountd指定一个固定端口:# vim /etc/services在末尾添加mountd 1011/udpmountd 1011/tcpwq退出保存该文件# stopsrc -s rpc.mountd# startsrc -s rpc.mountd# exportfs -a# rpcinfo -p Hostname现在我们会发现mountd已经和端口1011绑定了。
NFS服务器搭建与配置

NFS服务器搭建与配置NFS服务简介什么是NFS?NFS就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它最⼤的功能就是可以通过⽹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共享彼此的⽂件。
NFS服务器可以让PC将⽹络中的NFS服务器共享的⽬录挂载到本地端的⽂件系统中,⽽在本地端的系统中来看,那个远程主机的⽬录就好像是⾃⼰的⼀个磁盘分区⼀样,在使⽤上相当便利;NFS⼀般⽤来存储共享视频,图⽚等静态数据。
NFS挂载原理:图;服务器挂载结构图如上图⽰:当我们在NFS服务器设置好⼀个共享⽬录/home/public后,其他的有权访问NFS服务器的NFS客户端就可以将这个⽬录挂载到⾃⼰⽂件系统的某个挂载点,这个挂载点可以⾃⼰定义,如上图客户端A与客户端B挂载的⽬录就不相同。
并且挂载好后我们在本地能够看到服务端/home/public的所有数据。
如果服务器端配置的客户端只读,那么客户端就只能够只读。
如果配置读写,客户端就能够进⾏读写。
挂载后,NFS客户端查看磁盘信息命令:#df –h。
既然NFS是通过⽹络来进⾏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那么两者之间要传输数据就要有想对应的⽹络端⼝,NFS服务器到底使⽤哪个端⼝来进⾏数据传输呢?基本上NFS这个服务器的端⼝开在2049,但由于⽂件系统⾮常复杂。
因此NFS还有其他的程序去启动额外的端⼝,这些额外的⽤来传输数据的端⼝是随机选择的,是⼩于1024的端⼝;既然是随机的那么客户端⼜是如何知道NFS服务器端到底使⽤的是哪个端⼝呢?这时就需要通过远程过程调⽤(Remote Procedure Call,RPC)协议来实现了!RPC与NFS通讯原理:因为NFS⽀持的功能相当多,⽽不同的功能都会使⽤不同的程序来启动,每启动⼀个功能就会启⽤⼀些端⼝来传输数据,因此NFS的功能对应的端⼝并不固定,客户端要知道NFS服务器端的相关端⼝才能建⽴连接进⾏数据传输,⽽RPC就是⽤来统⼀管理NFS端⼝的服务,并且统⼀对外的端⼝是111,RPC会记录NFS端⼝的信息,如此我们就能够通过RPC实现服务端和客户端沟通端⼝信息。
NFS服务器配置教程及代码

[root@localhost CDROM]# pwd/media/CDROM[root@localhost CDROM]# cp /media/CDROM/Server/vsftpd-2.0.5-10.el5.i386.rpm /home/cyy [root@localhost CDROM]# cd /home/cyy[root@localhost cyy]# lsDesktop hello.txt vsftpd-2.0.5-10.el5.i386.rpm[root@localhost cyy]# rpm -ivh vsftpd-2.0.5-10.el5.i386.rpmwarning: vsftpd-2.0.5-10.el5.i386.rpm: Header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37017186 Preparing... ########################################### [100%] 1:vsftpd ########################################### [100%] [root@localhost vsftpd]# grep -v "#" /etc/vsftpd/vsftpd.confanonymous_enable=YESlocal_enable=YESwrite_enable=YESlocal_umask=022dirmessage_enable=YESxferlog_enable=YESconnect_from_port_20=YESxferlog_std_format=YESlisten=YESpam_service_name=vsftpduserlist_enable=YEStcp_wrappers=YES[root@localhost vsftpd]# ls -a. .. ftpusers user_list vsftpd.conf vsftpd_conf_migrate.sh[root@localhost vsftpd]# mv /etc/vsftpd/vsftpd.conf{,.org}[root@localhost vsftpd]# lsftpusers user_list vsftpd_conf_migrate.sh [root@localhost etc]# cp/usr/share/doc/vsftpd-2.0.5/EXAMPLE/INTERNET_SITE_NOINETD/vsftpd.conf /etc/vsftpd/ cp: overwrite `/etc/vsftpd/vsftpd.conf'?[root@localhost etc]# cd /etc/vsftpd[root@localhost vsftpd]# cp vsftpd.conf vsftpd.conf.anon_readonly[root@localhost vsftpd]# vi vsftpd.confwrite_enable=YESanon_upload_enable=YES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root@localhost vsftpd]# mkdir /var/ftp/incoming[root@localhost vsftpd]# cd /var/ftp[root@localhost ftp]# lsincoming pub[root@localhost ftp]# ls -ltotal 16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Apr 21 03:15 incoming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Jan 17 2007 pub[root@localhost ftp]# chown ftp /var/ftp/incoming[root@localhost ftp]# ls -ltotal 16drwxr-xr-x 2 ftp root 4096 Apr 21 03:15 incoming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Jan 17 2007 pub[root@localhost ftp]# service vsftpd restartShutting down vsftpd: [FAILED] Starting vsftpd for vsftpd: [ OK ] [root@localhost ftp]# lftp ftp://localhost/incomingcd ok, cwd=/incominglftp localhost:/incoming> put /home/cyy/hello.txtput: Access failed: 553 Could not create file. (hello.txt)lftp localhost:/incoming> lslftp localhost:/incoming> mkdir moimkdir: Access failed: 550 Create directory operation failed. (moi)上面文件上传失败,目录创建失败,原因是SELinux没有设置好,SELinux(Security-Enhanced Linux) 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对于强制访问控制的实现,是Linux® 上最杰出的新安全子系统。
NFS服务器

1.3.2 导出配置文件/etc/exports 在/etc/exports文件中添加一些项目后,需要用exportfs命
令导出共享目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目录能够被别 的系统所访问。命令如下:
# /usr/sbin/exportfs –a –v exporting 202.194.230.0/255.0.0.0:/home 1)- a表示导出/etc/exports下的所有目录; 2)- v表示打印出详细的输出行; 3)- r表示挂载文件系统的属性为只读; 4)- w表示挂载文件系统的属性为读/写。
1.2.2 NFS服务器的启动 NFS服务有两个守护进程,因此我们需要以根用户身份通过输入下面命令来
启动脚本:
# /etc/init.d/nfs start #/etc/init.d/nfslock start 要停止服务,请用:
# /etc/init.d/nfs stop #/etc/init.d/nfslock stop 要重新启动,请用:
3)squash anonuid=xx:我们也可以设定远程用户到本地 特定的用户或者组身份上,例如squash anonuid=300。
4)squash uids=0-99:用来排除任何计算机的管理性登录, 防止其修改共享目录下的任何文件。
4. 其他安全选项 除上面设置用户权限的方法外,还有以下安全选项用于
Maple:/tmp /mnt/maple nf/apps /oak/apps nfs noauto, ro
其可能的选项(options)如下: 1)Hard:如果NFS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者断开,一个正要访问该服务
器的进程会停止下来,直到服务器接通为止。
# umount apple:/tmp 或
NFS Server和NFS Client的设置

NFS Server和NFS Client的设置来源:dnf连发在一些系统中,NFS服务是关闭状态的,为了启动这项功能,我们需要手动进行设置。
那么对于NFS Server和NFS Client的设置我们在文章中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希望能够让大家掌握这部分知识。
服务端(Solaris9):一.NFS Server设置:启动NFS Server服务:#/etc/rc3.d/S15nfs.server startShare目录:编辑文件/etc/dfs/dfstab:share-F nfs-o rw=10.0.0.13,root=10.0.0.13/home然后运行shareall将目录share出去,或者不编辑该文件,直接在命令行输入效果一样.查看是否成功share"#dfsharesRESOURCE SERVER ACCESS TRANSPORTsolaris:/home solaris--二.NIS设置:复制配置文件:#cp/etc/nsswitch.nis/etc/nsswitch.conf 设置域名:#domainname congli#echo congli>/etc/defaultdomain初始化及启动服务:#ypinit-m#/usr/lib/netsvc/yp/ypstart客户端(Solaris9)一.NFS Client设置:启动NFS Client服务:#/etc/rc2.d/S73nfs.client start编辑/etc/vfstab:10.0.0.12:/home-/home nfs-yes soft,bg 把NFS文件系统挂上:#mountall-r二.NIS设置:复制配置文件:#cp/etc/nsswitch.nis/etc/nsswitch.conf设置域名:#domainname congli#echo congli>/etc/defaultdomain把NIS服务端的IP加到/etc/hosts:10.0.0.12solaris初始化及启动服务:#ypinit-m(填上NIS服务端的hostname,Ctrl+D结束) #/usr/lib/netsvc/yp/ypstart。
网络服务器搭建、配置与管理 项目6 配置与管理NFS服务器

3.启动NFS服务
查询NFS的各个程序是否在正常运行,命令如下。 [root@RHEL7-1 ~]# rpcinfo -p
15
如果没有看到nfs和mounted选项,则说明NFS没有运行,需要启动它。使用以下命令可以启动。 [root@RHEL7-1 ~]# systemctl start rpcbind [root@RHEL7-1 ~]# systemctl start nfs
1.rpc.nfsd
这个守护进程的主要作用就是判断、检查客户端是否具备登录主机的权限, 负责处理NFS请求。
2.rpc.mounted
这个守护进程的主要作用就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统。当客户端顺利通过 rpc.nfsd登录主机后,在开始使用NFS主机提供的文件之前,它会检查客户端 的权限(根据/etc/ exports来对比客户端的权限)。通过这一关之后,客户端 才可以顺利访问NFS服务器上的资源。
2.主机名规则
18
这个文件的设置很简单,每一行最前面是要共享出来的目录,然后这个目录可以 依照不同的权限共享给不同的主机。
至于主机名称的设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可以使用完整的IP地址或者网段,例如,192.168.0.3、192.168.0.0/24或 192.168.0.0/ 255.255.255.0都可以接受。
12
要使用NFS服务,首先需要安装NFS服务组件,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中,在默认情况下,
NFS服务会被自动安装到计算机中。
如果不确定是否安装了NFS服务,就先检查计算机中是否已经安装了NFS支持套件。如果没有安装, 再安装相应的组件。
1.所需要的套件
13
对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来说,要启用NFS服务器,至少需要两个套件,它们分别如下。 (1)rpcbind 我们知道,NFS服务要正常运行,就必须借助RPC服务的帮助,做好端口映射工作,而这个工作就 是由rpcbind负责的。 (2)nfs-utils nfs-utils是提供rpc.nfsd和rpc.mounted这两个守护进程与其他相关文档、执行文件的套件。这是 NFS服务的主要套件。
LinuxNF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图文详解)

LinuxNF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法(图⽂详解)⼀、NFS服务简介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络⽂件系统。
⼀种使⽤于分散式⽂件系统的协定,由Sun公司开发,于1984年向外公布。
功能是通过⽹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让应⽤程序在客户端通过⽹络访问位于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是在类Unix系统间实现磁盘⽂件共享的⼀种⽅法。
NFS 的基本原则是“容许不同的客户端及服务端通过⼀组RPC分享相同的⽂件系统”,它是独⽴于操作系统,容许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统的系统共同进⾏⽂件的分享。
NFS在⽂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
RPC,远程过程调⽤ (Remote Procedure Call) 是能使客户端执⾏其他系统中程序的⼀种机制。
NFS本⾝是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的,但NFS却能让我们通过⽹络进⾏资料的分享,这是因为NFS使⽤了⼀些其它的传输协议。
⽽这些传输协议⽤到这个RPC功能的。
可以说NFS本⾝就是使⽤RPC的⼀个程序。
或者说NFS也是⼀个RPC SERVER。
所以只要⽤到NFS的地⽅都要启动RPC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
这样SERVER和CLIENT才能通过RPC来实现PROGRAM PORT的对应。
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的关系:NFS是⼀个⽂件系统,⽽RPC是负责负责信息的传输。
⼆、系统环境系统平台:CentOS release 5.6 (Final)NFS Server IP:192.168.1.108防⽕墙已关闭/iptables: Firewall is not running.SELINUX=disabled三、安装NFS服务NFS的安装是⾮常简单的,只需要两个软件包即可,⽽且在通常情况下,是作为系统的默认包安装的。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portmap-* :⽀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1、查看系统是否已安装NFS系统默认已安装了nfs-utils portmap 两个软件包。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

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NFS的基本概念;2. 掌握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现Linux之间的资源共享;3. 掌握对配置文件/etc/exports的修改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VMware、RedHatEnterpriseLinux5.3三、实验内容(1)图形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2)命令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3)NFS服务的启动与停止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实验图片、测试结果分析)(1)图形模式下NF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用NFS 服务器配置方案-OX命令模式下NFS 服务器的具体操作如下会说明。
(2)命令模式下NFS 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3-1步骤二:设置配置文件exports[root@localhost~]#vi/etc/exports fltmp *(ro)/soft r {rw t no _root_s quash)/hame/user172.28.15.0/24(rw K sync )3-2步骤三:生效配置文件,将文件挂载文件®帮助®瀋加届性删除服务器设置帮助 目录主机视限/luyaa 才:读/写步骤一:查看NFS 是否安装 [root^LacaLhost-J#rpm -qa |grepnts-utiIsnfs-utils-1.0.9-40.elSnfs-utils-lib-1.3.8-7.2.z2 [root^lacalhost-]#rpm -qa|grepportnapportmap-4.0-55.2.2.1 [root^lacalhostT#rpcinf0-p 程序版本 协谊 端口leeeee 2 t<=p 111 portmapper leeeee 2 □dp Lil portmapper 109924 1 □dp997 status 109924 1 tcp 1900 status -]#serviceportmapstart [root^lacalhost 启动portmap: 00动倬动动 [r启关启启.NFS NFS NFS NFS~]#servicenfsstart服务: 配额:守护进程:mountd:[][] []【倘」[][roat^localhost-]#mount172.28.15.64:/t 叩八uymo [root^localhost 〜]#df文件系统 IK-块P.I|;Cffl* 挂载点<dev/irapper/VolGroup60-LogVolOQ69831G844G70762155644 63^ / /dlev/hdal 101086 11935 83932 13% /boot tmpfs 2577200 257729 9% /dev/shm 172.2B.15.64:/tmp 69831G844G70722155&4863^/luyao[root^localhost 〜]#■3-3步骤四:在文件中写入文件[root^lacalhost 〜]#mount172.28.15.64:/soft/luyao [rootglDcalhost-]#df文件系统 LK-块 P.'I ; 可用 □ffl 挂载点/dev/mapper/VolGroupSe-LogVol0969831&3 4464352215786068^ / /dev/hdal 101006 11935 33932 13% /boot tmpfs 257720 0 257720 眈 /dev/shm 172.2B.15.64:/soft 6983168 44643322157888 68^ /luyao[root^lacalhost 〜]#cd/luyao[root 电Loe 日IhoEtluyao]#toucht.t )ct [root^lacslhostluyao]#11总计937803-43)NFS 服务的启动与停止(rootQlocalhost-]#service 启动portmap :[rootQlocalhostservice 启动NFS 服务:关掉NFS 配飆: 启动NFS 守护进程: 启动NFS mountd :3-5[root^localhost-]#servicenfsstop关NF S mountd : 園中d 。
Linux NFS服务器的搭建与磁盘配额管理方案的实施

Linux NFS服务器的搭建与磁盘配额管理方案的实施一、NFS服务器的搭建:描述:NFS是linux的网络文件系统,是主机间通过网络进行文件共享的网络协议,相当于Window的UNC路径进行网络互访,NFS只使用于linux系统之间进行文件互访,不适合于Windows。
不过两者也用共同点,它们如果要用计算机名称进行访问,那都得使用NETBIOS协议进行解析。
NFS是通过挂载进行实现的,(linux里不仅可以挂载共享目录,也可以挂载移动硬盘,软盘,优盘以及光盘等等)挂载成功之后,主机里的其他用户访问共享软件就像访问本地硬盘一样方便。
类似于windows里将其他计算机的共享文件夹在本地映射一个网络驱动器。
**************NFS服务器的具体配置********************在配置NFS之前,必须得安装nfs-utils 和portmap这两个软件包(默认是安装上的,不过在配置NFS服务器之前还是检查一下,)。
解释:nfs-utils包是nfs的安装包,是安装在应用层的,其功能主要是由Linux内核完成的,而portmap包是安装在传输层的,是为NFS等服务器程序提供RPC(远程过程调用)服务的支持。
#rpm –q nfs-utils portmap如果没有安装,在RHEL-4的第二张光盘里/RedHat/RPMS/里有,具体安装如下:从提示中可以看出,我的已经安装上了。
呵呵!#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edia/cdrom/ 挂载光盘2#cd /media/cdrom/RedHat/RPMS/ 进入目录#rpm –ivh nfs-utils-1.0.6-46.i386.rpm portmap-4.0-63.i386.rpm 安装rpm包1、 NFS服务器的具体配置:1.1、NFS服务器的具体配置是在“/etc/exports”下进行编辑的,默认里面是没有内容的,也就是说是即使你开启NFS服务,也不共享任何内容,而windows server 2003在默认状态下是,各个盘是隐藏共享的,可以通过compmgmt.msc或者filesvr.msc (windows server 2003支持)可以看到共享的隐藏目录)如下:换句话说:只要你知道对方机子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登陆到对方机子上去,具体命令如下:“//ip/盘符$”1.2、“exports”文件的格式:“nfs共享目录名称客户端主机地址(设置选项)”2、试验步骤:在做试验之前,必须得搭建试验环境:虚拟机上装有两台linux服务器。
Ubuntu下nfs服务器的搭建

Ubuntu下nfs服务器的搭建nfs的全称是Network File-System,可以通过它实现不同机器不同系统之间的文件共享。
目前我正在用SmartArm3250,现在编好程序后,是通过nfs把可执行文件传输到开发板中,让其在开发板里运行的。
现在以这个模式来说明nfs的建立,主机是安装有Ubuntu10.04的PC机,目标板是安装有裁剪后的Linux的SmartArm3250。
安装nfs服务是在主机上进行配置,在目标板上进行操作使用的。
具体的步骤如下:一、在主机上安装必要的软件,使用命令:1、sudo apt-get installnfs-kernel-server 2、sudo apt-get install portmap。
二、在主机上配置配置文件。
安装好上面的软件后,会在/etc下出现一个名叫exports 的文件(如果没有新建一个也可以),打开后可以看到如下内容:1.# /etc/exports: the access control list for filesystems which may be exported2.# to NFS clients. See exports(5).3.#4.# Example for NFSv2 and NFSv3:5.# /srv/homes hostname1(rw,sync,no_subtree_check) hostname2(ro,sync,no_subtree_check)6.#7.# Example for NFSv4:8.# /srv/nfs4 gss/krb5i(rw,sync,fsid=0,crossmnt,no_subtree_check)9.# /srv/nfs4/homes gss/krb5i(rw,sync,no_subtree_check)10.#其实就是一些注释,提示你怎样配置nfs。
因为nfs是一种网络共享,所以首先要确定你想把哪个文件夹共享出来,目前假设共享的文件目录为/home/wzy/Documents,建议不要把共享的文件夹选的太大,那样会严重影响共享传输的速度;还要确定主机的IP地址是多少,目前先假设IP为192.168.1.100。
安装配置nfs服务器

Debian和Ubuntu Linux的NFS配置介绍 (2)ubuntu9.04下nfs的设置使用 (6)嵌入式linux的NFS开发环境的建立 (8)Ubuntu9.10在ARM上建立NFS服务 (12)在Ubuntu 9.10下怎么设置ip (14)FreeBSD网络文件系统(NFS) (16)NFS服务器 (16)安装配置nfs服务器/s/blog_5b1423a10100awm2.html1 安装root@ubuntu:/# apt-get install nfs-common nfs-kernel-server nfs-client正在读取软件包列表... 完成正在分析软件包的依赖关系树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完成nfs-common 已经是最新的版本了。
nfs-kernel-server 已经是最新的版本了。
注意,我选了 nfs-common 而非 nfs-clientnfs-common 已经是最新的版本了。
共升级了 0 个软件包,新安装了 0 个软件包,要卸载 0 个软件包,有 0 个软件未被升级。
2 配置root@ubuntu:~# nano /etc/exports# /etc/exports: the access control list for filesystems which may be exported# to NFS clients. See exports(5).## Example for NFSv2 and NFSv3:# /srv/homes hostname1(rw,sync) hostname2(ro,sync)## Example for NFSv4:# /srv/nfs4 gss/krb5i(rw,sync,fsid=0,crossmnt)# /srv/nfs4/homes gss/krb5i(rw,sync)/home/cache/netboot 192.168.1.0/24(rw,no_root_squash,sync)(注*上面这一行是服务器端提供的磁盘空间的位置,可以是服务器的仸一目录,建议将一个单独的磁盘分区挂在这个目录下。
nfs server配置用法

nfs server配置用法一、前言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一种在网络上共享文件系统的方法,通常用于远程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共享数据。
通过配置NFS服务器,我们可以轻松地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配置NFS服务器。
二、准备环境在开始配置NFS服务器之前,确保您已经安装了支持NFS功能的操作系统,如Linux。
另外,确保您的客户端操作系统支持NFS客户端,以便能够访问NFS共享的文件系统。
三、配置NFS服务器1. 安装NFS软件包:在服务器上,您需要安装NFS软件包。
根据您的操作系统,执行相应的安装命令。
2. 创建共享目录:在NFS服务器上,创建一个您希望共享的目录。
这个目录将作为NFS共享。
3. 配置文件设置:打开NFS配置文件(通常位于/etc/exports),进行必要的设置。
您需要指定共享目录的权限、可写用户和组、访问控制列表(ACL)等。
确保正确设置共享选项,如`rw`(读写)、`no_root_squash`等。
4. 导出共享目录:保存配置文件并使用export命令将共享目录导出给客户端。
例如:`exportfs -r -e "share_dir"`,其中"share_dir"为您要导出的共享目录路径。
5. 确认设置:检查是否成功导出共享目录,可以通过运行`showmount -e`命令来查看服务器的导出信息。
四、客户端访问NFS共享1. 安装NFS客户端:在客户端操作系统上,安装NFS客户端软件包。
2. 挂载NFS共享:使用`mount -t nfs`命令来挂载NFS共享。
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或主机名以及共享目录路径。
例如:`mount -t nfsserver_ip_address:/share_dir /local_mount_point`。
3. 访问共享资源:现在,您可以在客户端操作系统上访问挂载的NFS共享,使用类似于本地文件系统的操作方式进行读写操作。
Windows 2008下NFS_Server搭建和使用

1.NFS Server搭建用装有Windows2008系统的PC作为NFS server1.1安装NFS Server1)插入Windows2008系统光盘,点击开始->管理工具->服务器管理器,在左边的树中选中”功能”项,右边的窗口中会列出功能的详细信息,点击”添加功能”,如图1所示图12)进入添加功能向导窗口,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文件服务工具->勾选网络文件系统服务工具,如图2所示,点击下一步图2 3)点击安装,开始安装,如图3~4所示图3图4 4)安装完成后,点击关闭,如图5所示图55)添加角色服务,在服务器管理器的左边的树中选中”角色”, 右边会列出角色的详细信息,点击”添加角色”,如图6所示图66)进入添加角色向导,点击下一步,如图7所示图77)勾选文件服务,点击下一步,如图8所示图8 8)点击下一步,如图9所示图99)确保选项”文件服务器”和”网络文件系统服务”为勾选状态,点击下一步,如图10所示图1010)点击安装,开始安装,如图11~12所示图11图12 11)安装完成后,点击关闭,如图13所示图132.设置NFS共享目录1)选择一个文件夹,如F:\share, 右键点击,选择属性,如图47所示图472)切换到”NFS共享”页面, 点击”管理NFS共享”,如图48所示图483)勾选”共享此文件夹”, 设置共享文件夹名称(这里使用预设名称),编码选择GB2312-80,点击权限,如图49所示图494)根据需要设置访问类型和编码(访问类型一般设置为读写,编码设置为GB2312-80),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如图50~51所示,回到NFS高级共享界面,此界面其余设置使用预设值,点击确定,如图52所示图50图51图525)设置完成后此文件夹图标会变为NFS共享图标,如图53所示图533.NFS Client设置用装有Windows7系统的PC作为NFS Client(Windows7提供了NFS客户端服务)1)开始->控制面板->程序->打开和关闭Windows功能->NFS服务,勾选NFS服务以及它下面的NFS客户端和管理工具两个选项,点击确定,如图54~56所示图54图55图564.NFS连接测试1)NFS Client端在运行栏位输入cmd进入DOS命令窗口,如图57所示,输入命令:mount \\192.168.11.43\F:\share Z:说明:192.168.11.43是NFS server IP addressF:\share是NFS server设置的NFS共享目录路径,也就是第4点设置的路径Z:是将此NFS共享目录挂载到NFS client上的挂载点,要使用一个NFS client未使用的盘符图572)挂载完成后,NFS client进入计算机,会看到NFS共享目录的映射Z盘,之后就可以通过Z盘访问该共享目录了,如图58所示图583)在NFS client卸载NFS共享目录有2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右键点击此挂载盘,选择断开,如图59所示,另一种方法是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umount Z:(Z:是此NFS共享目录挂载到NFS client上的挂载点),如图60所示图59图60。
Linux1 使用Webmin配置NFS服务器

Linux1 使用Webmin配置NFS服务器Webmin功能强大,囊括了Linux操作系统各个方面的配置,之前介绍了如何使用Webmin配置Samba服务器,本节来介绍如何使用Webmin配置NFS服务器。
首先,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如“http://IP地址(主机名):10000”格式的命令(如http://192.168.0.100:10000),并按【回车】键。
然后,在打开的网页中根据提示在对应的文本框中,输入本机管理员账号及密码,并单击“login”按钮,如图3-31所示。
输入图3-31 登录Webmin在打开网页的左侧窗格中,展开“Networking”节点,并选择“NFS Exports”子选项,如图3-32所示。
选择图3-32 Webmin主界面由于之前已经创建过多个共享目录,因此,在“NFS Exports(NFS输出)”界面,用户可以查看到已创建的共享目录。
如果用户需要添加新的共享目录,只需单击该界面中的“Add a new export(增加一个新的输出)”链接,如图3-33所示。
单击图3-33 查看共享目录在“Create Export”界面,用户可以设置输出目录的所有信息,如图3-34所示。
图3-34 设置输出目录详细信息在该界面中的“Directory to export”文本框中输入输出目录的路径,也可以单击文本框后门的【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输出目录,选择完成后,单击“ok”按钮即可,如图3-35所示。
图3-35 选择输出目录返回到“Create Export”界面之后,选择“Host”单选按钮,并在下面的文本框中输入允许访问输出目录的主机名或IP地址段,如“192.168.0.102”,代表只有该IP地址的主机可以访问该输出目录,如果有多个IP地址可以使用逗号(,)隔开,如192.168.0.19,192.168.0.50,192.168.0.70,表示只有这3个IP地址的主机可以访问该输出目录。
CentOS7中搭建NFS文件共享存储服务的完整步骤

CentOS7中搭建NFS⽂件共享存储服务的完整步骤前⾔NFS(Network File System)意为⽹络⽂件系统,它最⼤的功能就是可以通过⽹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共享彼此的⽂件。
简单的讲就是可以挂载远程主机的共享⽬录到本地,就像操作本地磁盘⼀样,⾮常⽅便的操作远程⽂件。
本⽂将给⼤家讲解如何在CentOS7上安装和配置NFS服务器。
下⾯话不多说了,来⼀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准备我们需要两台CentOS7机器,我们⽤虚拟机做测试,分别做NFS服务器和客户端,配置如下:NFS服务器ip:192.168.11.31。
客户端ip:192.168.11.34。
我们要实现的⽬标是:在NFS服务器上共享⼀个⽬录,在客户端上可以直接操作NFS服务器上的这个共享⽬录下的⽂件。
NFS服务器配置1.安装NFS服务⾸先使⽤yum安装nfs服务:yum -y install rpcbind nfs-utils2.创建共享⽬录在服务器上创建共享⽬录,并设置权限。
mkdir /data/share/chmod 755 -R /data/share/3.配置NFSnfs的配置⽂件是 /etc/exports ,在配置⽂件中加⼊⼀⾏:/data/share/ 192.168.11.34(rw,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sync)这⾏代码的意思是把共享⽬录/data/share/共享给192.168.11.34这个客户端ip,后⾯括号⾥的内容是权限参数,其中:rw 表⽰设置⽬录可读写。
sync 表⽰数据会同步写⼊到内存和硬盘中,相反 rsync 表⽰数据会先暂存于内存中,⽽⾮直接写⼊到硬盘中。
no_root_squash NFS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如果使⽤的是root的话,那么对服务端分享的⽬录来说,也拥有root权限。
no_all_squash 不论NFS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时使⽤什么⽤户,对服务端分享的⽬录来说都不会拥有匿名⽤户权限。
RedHat6架设NFS服务器

RedHat6架设NFS服务器RedHat6架设NFS服务器实验说明服务名Rpcbindnfs主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fs #端口等服务器设置配置/etc/exports #共享的文件夹设置配置配置文件的格式为:[共享目录] [主机名或IP(参数,参数)]共享目录:服务器上需要共享的目录路径;主机名或IP:如果主机名或IP地址为空,则表示共享给所有客户机;参数:NFS共享的常用参数如下:ro:只读rw:读写sync:同步写入资料到内存与硬盘中async:资料会先暂存于内存中,而非直接写入硬盘secure:NFS通过1024以下的安全TCP/IP端口发送insecure:NFS通过1024以上的端口发送wdelay: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归组写入(默认)no_wdelay:如果多个用户要写入NFS目录,则立即写入,当使用async时,无需此设置。
hide:在NFS共享目录中不共享其子目录no_hide:共享NFS目录的子目录subtree_check:如果共享/usr/bin之类的子目录时,强制NFS 检查父目录的权限(默认)no_subtree_check:同上,但不检查父目录权限all_squash:共享文件的UID和GID映射匿名用户anonymous,适合公用目录。
no_all_squash:保留共享文件的UID和GID(默认)root_squash:root用户的所有请求映射成如anonymous用户一样的权限(默认)no_root_squash:root用户具有根目录的完全管理访问权限anonuid=xxx: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UIDanongid=xxx:指定NFS服务器/etc/passwd文件中匿名用户的GID修改该文件后需要重新加载exportfs –arvexportfs命令用法:exportfs [-aruv]参数说明如下:-a:全部挂载(或卸载)/etc/exports文件内的设定。
实例—NFS服务器的搭建

3.6 实例—NFS服务器的搭建NFS(Network FileSystem)是由Sun开发并发展起来的文件系统,用于在不同机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互相分享各自的文件。
NFS Server也可以让客户端通过网络将远端的NFS Server共享出来的资源mount到自己的系统中,在客户端看来,使用NFS Server 上的文件就象在使用本地文件一样。
NFS协议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多个版本,如NFS V2(rfc1094)、NFS V3(rfc1813)、NFS V4(rfc3010)。
V3相对V2的主要区别如下:(1)V2最大只支持32b的文件大小(4G),而NFS V3最大支持64b文件大小。
(2)V3没有限定文件传输尺寸,V2最多只能设为8KB,可使用-rsize和-wsize设定。
(3)V3增加和完善了许多错误和成功信息的返回,便于对于服务器的设置和管理。
(4)V2只提供了对UDP协议的支持,V3增加了对TCP协议的支持。
(5)V3增加了异步写入特性。
(6)V3改进了SERVER的mount性能。
(7)V3有更好的I/O Writes性能。
(8)V3具有更高的网络运行效率。
(9)V3具有更强的灾难恢复功能。
V4相对V3的改进如下:(1)V4改进了Internet上的存取和执行效率。
(2)V4在协议中增强了安全方面的特性。
(3)V4增强了跨平台特性。
1.查看NFS服务器是否启动[root@localhost Desktop]# service nfs status2.启动NFS服务器[root@localhost Desktop]# service nfs start3.NF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root@localhost Desktop]# gedit /etc/exports/etc/exports文件中每一行由三个字段构成:共享目录名、客户端主机地址、配置选项。
实训16 架设NFS Server

实训十六架设NFS Server一、实训目的:1、了解网络文件服务器NFS的作用;2、掌握Linux网络上的文件共享的配置及使用;二、实训内容:1、建立NFS服务器;2、建立NFS客户机;三、实训环境组织实验:三台电脑为一组,一台作为Linux的NFS服务器,另外二台也运行Linux,但作为NFS的客户机。
四、操作步骤步骤:(一)、建立NFS服务器1、准备工作①点击“主菜单|系统设置|网络”,进入“主机”标签页,点已有的主机名,或点“编辑”,修改主机名为,记录主机名:__________________;②同时在上述步骤中记录(或修改)本机的IP地址为: 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本次操作中修改了主机名,则需重启计算机。
④小组内成员相互能ping通,若ping不通,则检查本机IP地址是否已激活。
⑤在作NFS服务器的电脑上设置二个子目录:/home/pub和/home/tmp,供客户机访问;⑥分别向二个子目录拷贝一至二个文件,文件自己选取;⑦记录另二台Linux客户机的主机名及IP地址:主机名1:______________________,IP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机名2:______________________,IP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立/etc/exports文件该文件用来指定哪些资源让网络上的哪些主机可共享及共享时的读写权限等。
(1)命令方式:①用文字编辑工具编辑/etc/exports文件,内容如下:/home/pub 主机名1(rw)/home/pub 主机名2(ro)/home/tmp 主机名1(ro)/home/tmp 主机名2(rw)主机名为要访问该服务器的客户端的主机名。
注意:在NFS服务器上要把主机名1、主机名2通过点击“系统设置|网络”,进入“主机”标签页,点“添加”主机:主机名1,或主机名2,并将其相应的IP地址设置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实例—NFS服务器的搭建
NFS(Network FileSystem)是由Sun开发并发展起来的文件系统,用于在不同机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通过网络互相分享各自的文件。
NFS Server也可以让客户端通过网络将远端的NFS Server共享出来的资源mount到自己的系统中,在客户端看来,使用NFS Server 上的文件就象在使用本地文件一样。
NFS协议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多个版本,如NFS V2(rfc1094)、NFS V3(rfc1813)、NFS V4(rfc3010)。
V3相对V2的主要区别如下:
(1)V2最大只支持32b的文件大小(4G),而NFS V3最大支持64b文件大小。
(2)V3没有限定文件传输尺寸,V2最多只能设为8KB,可使用-rsize和-wsize 设定。
(3)V3增加和完善了许多错误和成功信息的返回,便于对于服务器的设置和管理。
(4)V2只提供了对UDP协议的支持,V3增加了对TCP协议的支持。
(5)V3增加了异步写入特性。
(6)V3改进了SERVER的mount性能。
(7)V3有更好的I/O Writes 性能。
(8)V3具有更高的网络运行效率。
(9)V3具有更强的灾难恢复功能。
V4相对V3的改进如下:
(1)V4改进了Internet上的存取和执行效率。
(2)V4在协议中增强了安全方面的特性。
(3)V4增强了跨平台特性。
1.查看NFS服务器是否启动
[root@localhost Desktop]# service nfs status
2.启动NFS服务器
[root@localhost Desktop]# service nfs start
3.NF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
[root@localhost Desktop]# gedit /etc/exports
/etc/exports文件中每一行由三个字段构成:共享目录名、客户端主机地址、配置选项。
(1)共享目录名
/tmp/nfs:共享目录名。
(2)客户端主机地址
*:表示所有主机。
exports文件中客户端主机地址字段可以使用多种形式表示主机地址,如下:
192.168.1.10:指定IP地址的主机。
:指定域名的主机。
192.168.1.0/24:指定网段中的所有主机。
*:指定域下的所有主机。
*:表示所有主机。
(3)配置选项
(rw,sync):配置选项。
exports文件中的配置选项字段放置在括号中,多个选项间用逗号分隔。
sync:设置NFS服务器同步写磁盘,这样不会轻易丢失数据,建议所有的NFS共享目录都使用该选项。
ro:设置共享目录为只读,与rw不能同时使用。
rw:设置共享目录为可读写,与ro不能同时使用。
4.创建共享目录
[root@localhost Desktop]# mkdir -p /tmp/nfs/temp
5.使前面新的设置生效
可以采用两种办法:exportfs -rv或者service nfs restart。
[root@localhost Desktop]# showmount -e //显示NFS服务器的输出目录列表[root@localhost Desktop]# showmount -d //显示NFS服务器中被挂载的共享目录
6.在客户端挂载NFS共享目录(NFS的IP地址是10.0.0.11)
[root@localhost ~]# mount -t nfs 10.0.0.11:/tmp/nfs/ /mnt/tmp/
[root@localhost ~]# umount /mnt/tmp/ //卸载系统中已挂载的NFS共享目录
[root@localhost ~]# mount -t nfs 10.0.0.11:/tmp/nfs/temp/ /mnt/tmp/
[root@localhost ~]# touch /mnt/tmp/exam.txt
解决“权限不够”问题的方法:在NFS服务器端,修改/tmp/nfs/temp的权限。
[root@localhost Desktop]# ll /tmp/nfs/
[root@localhost Desktop]# chmod a+w /tmp/nfs/temp
[root@localhost Desktop]# ll /tmp/nfs/
在NFS客户端,重新创建文件。
[root@localhost ~]# touch /mnt/tmp/exam.txt
[root@localhost ~]# ll /mnt/tmp/
享目录
[root@localhost ~]# mount -t nfs 10.0.0.11:/tmp/nfs/ /mnt/tmp/ [root@localhost ~]# touch /mnt/tmp/exam.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