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课程复习2011.7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doc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1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耍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给果。
3区域经济:是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亦是指在经济上有密切相关性的一定空间范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
它是以客观存在的经济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点的地域经济。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区域结构:所谓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
巾于地域分工则形成了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最终是巾区域产业结构表现出来的。
5新区域经济观: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
第二,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第三,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
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脉络,上下级城||了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而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的连接成片的区域。
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极化方法,以区内经济结构的非同一性,即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为前提,强调全区功能上的整体性与区内务部门、各个下级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在全国宏观经济战略布局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
7经济特区:为了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山中央政府设立,给予特殊的经济管理权限,允许海外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的特殊地区。
8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增长是指城市经济的动态演化过程, 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三次产业的提出者英国克拉克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P783.贸易条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P1294.城市化五个阶段比重数值:第一阶段K<0.5;二阶段0.5≤K<1;第三阶段K≥1;第四阶段城镇人口比重≥50%;五阶段城镇人口比重≥65% P1835.城市化规律: 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P1826.新经济地理学派五个方面的发展: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关系、当地外部经济、地租和土地利用。
(全选)7.区域管理学派三部分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管理、人口管理、环境管理。
(选三个)8.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纯自然资源型、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资源缺乏型。
(全选)9.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产品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全选)10.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选三个)11.新增长理论包括: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选三个)12.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水平判断的四个标准:(全选)13.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目标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市场调控机制。
(全选)14.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企业所有权状况、科学技术发展、市场竞争的变化。
(全选)15.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资源要素、基础设施要素、管理要素。
(选三个)16.贸易条件T值不断增加,意味着该区的输出商品价格总水平比输入商品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大(或下降的幅度小),说明区域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反之则意味着区域贸易条件恶化。
17城市化的测度指标有: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城市成长力系数。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导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域开发的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不合理的,就是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一、名词解释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1.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2010/12/28区域经济学考试题型:名词解释(15分)选择题(15分)判断是非(15分)简答(15分)4小题综合分析(40分)共4大题,要求运用区域经济有关原理,解释经济现象。
☆为理解并记忆,其它主要是理解。
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学区域:1地球表层的一个部分;人类活动的空间形式;2、一种空间集合体。
按某些性质由人为确定。
经济区域:为便于管理经济活动,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空间范围。
常由一个以上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乡村地区所组成。
区域经济学:1、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
2、区域经济学:研究资源(包括要素、市场)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问题。
3、核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机制、格局、调控)重要知识点:区域经济学的三块基石:1.资源禀赋;2.集中经济;3.运输和通讯成本区域经济学渊源:区位论第二章区位论☆基本概念:区位区位论区位三角形布局指向性中心地区位:人类活动的空间。
区位论: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空间的理论。
包括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和空间经济活动的组合。
区位三角形:工业生产成本最小的区位,即运费最小地点应是原料产地、燃料产地、销售市场的重力中心布局指向性: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产业布局所反映出某种特点的倾向。
中心地:区域的中心点,为区域居民提供有中心功能的商品和服务。
重要知识点: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要求运用这一原理解释现实农业区位现象。
理论前提:“孤立国”假定、匀质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周围农业以中心城市为市场、农业企业化经营、马车运输,运费受农产品重量和市场距离的影响。
利润导向,运费为主要成本因子:农业生产的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C为生产成本,T为运费。
市场距离↗,运费↗,利润↘,直至为02.☆工业区位论的三个区位因子:运输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集聚指向型三种布局指向的企业类型运输指向型产业:主要由运费高低决定某产业部门的生产成本分原料地和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劳动力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最大时,产业区位选择首选劳动力因素集聚指向型产业:如果集聚所节约的费用大于因离开运费最小或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所追加的费用,则其区位由集聚因素决定。
区域经济学教程重点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的科学。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
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还包括对人口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
增长极: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
地区生产的专业化:是指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产业集群相关知识)P126 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
要素禀赋理论: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生产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行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输出商品价格与输入商品价格的比率,一般用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表示。
区域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区域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区域经济学考试复习题一、简答题1.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学科,主要关注地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就业、贸易、投资等方面的问题。
2. 区域经济学为什么重要?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问题,为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3. 请解释什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核心-边缘”模式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呈现出中心地区相对富裕、边缘地区相对贫困的现象。
中心地区通常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产业集聚效应和人才聚集,而边缘地区则相对欠发达。
4. 请列举几个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
5. 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地理区域内的经济体系通过市场、技术、资本等方面的联系和互动,形成一个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整体。
二、论述题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区域发展政策,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引导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减小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发展特色产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是什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在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经济整体效益。
同时,通过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存在一些弊端。
一方面,一体化过程中可能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加剧区域间的差距,造成中心地区过度发展而边缘地区相对落后。
《区域经济学(本)》复习资料整理
2011春《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国家全局的发展过程中,低梯度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的大小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扩展效应)与(回程效应)在该地区的作用力的对比。
2、经济一体化包括在不同层次上的经济联合的过程(国家内部的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
3、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有(APEC原则框架创新)(APEC协商机制创新)(APEC推进方式创新)(APEC运作机制创新)(APEC 活动内容创新)(APEC自由体系创新)4、落后国家与地区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向上攀登的基本条件有三是(政治上稳定)、(重视科学文化发展)和有一个远见卓识和决策果断并工作效率高的政府。
5、我们可以将辐射分为(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
6、科技园区必须建立起(人才激励)、(要素流动)、(市场选择)、(政、产、学、研互动)四种机制,形成(市场化)、(网络化)、(国际化)、(信息化)、(制度化)五个特征,才能够实现其政策目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7、亚洲地区的(新加坡)和(香港)是两个致力于发展总部经济,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的中心城市。
8、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有三种基本导向(技术导向)、(结构导向)、(资源导向)。
9、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经济政策)、(完善的法律制度)、(完善的基础设施)10、在近半个世纪过程中,欧洲的联合逐步深化,该一体化组织由最初的(关税同盟)发展到现在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并正着手进行(政治联盟)的工作。
11、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以下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社会资本效应)。
12、区域经济政策两个基本目标是:(经济增长目标)和(均衡目标)。
13、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研究成为新的经济学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国际经济领域显现出两个最大的特点(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不可阻挡)。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
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word文档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第一章:导论区域:它通常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可以泛指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县,乡,村或者一个工厂,一个学校,甚至一个车间,一个办公室,区域无处不在。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古典区位理论:1:农业区位论(德国学者-杜能《孤立国》)2:工业区位论(德国学者-韦伯)3:运输区位论(美国学者-胡佛)现代区位论:1: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转化2: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假定k为某级中心市场区面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这三种模式分别为k=3,k=4,k=7。
其中k=3模式又称为市场最优原则,k=4模式又称为交通最优原则,k=7模式又称为行政最优原则。
)3:区位经济学埃德加.胡佛构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由三个彼此相连的部分组成:(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2)区域经济关系理论(3)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第二章:区域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的特点:(1)稀缺性(2)区域性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一)纯自然资源型(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结合型(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四)资源缺乏型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一)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三)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学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三大环境。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一)制度环境中的产权产权理论是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二)制度环境中的组织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中国的人口,资源的基本观念(二)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
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1)关联性。
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
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
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艾萨德的《区域分析方法》标志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五.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六.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
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
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
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种区域规划工作,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1种趋势不能相对替代。
②无论经济全球化如何发展,也不能完全取代区域经济一体化,但经济全球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带来刺激和2互经济、政治关系发展需要建立一体化;⑤地理位置上不相邻国家之间根据某种目的而建立一体化;⑥单个国家建立的双边经济一体化组织;⑦单个国家与一个国家集团之间建立一体化组织;⑧集团与集团之间签订一体化协定进行合并;⑨已有的一体化集团与一个国家形成3******向双变化发展;③*************趋于开放性;⑦******走向南北合作。
4干线,公路干线的建设,还应该重视这些干线建成后与周边路线的配套问题;③从面辐射的角度来看,辐射理论要求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5合作关系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是跳跃式面辐射在东西南北经济互助与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②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干线、航道干线和铁6样的小城镇就是明智之举。
因为小城镇对周边落后地区的辐射力可以大于较远的中等城市对这些地区的辐射力,也可以大于较远的大城市通过线辐射对这些地区的辐射力。
如果把小城镇的建设和脱贫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辐射理论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如果一些落后地区,有的居民原理小城镇,居住环境恶略,道路交通差。
因此,相对先进的地区度它们的辐射无法有效进行。
于是,把这些居民迁入小城镇或相对78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
③发展的公平性。
即当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利用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效益——或分9: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区别:在认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
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1011+生产基地”空间组织模式实现了两种不同地域12所有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优势地位普遍采用一个重要的战略,就是集中全国的精英,建立起一批新产业开发中心,把科研、开发与产业结合为整体,以加速创新的进程。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word文档1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第一章: 导论区域: 它通常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 可以泛指大到整个地球, 小到县, 乡, 村或者一个工厂, 一个学校, 甚至一个车间, 一个办公室, 区域无处不在。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 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增加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古典区位理论: 1: 农业区位论(德国学者-杜能《孤立国》)2: 工业区位论(德国学者-韦伯)3: 运输区位论(美国学者-胡佛)现代区位论: 1: 市场区位论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 标志着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的转化2: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 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假定为某级中心市场区面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 这三种模式分别为=3, =4, =7。
其中=3模式又称为市场最优原则, =4模式又称为交通最优原则, =7模式又称为行政最优原则。
)3: 区位经济学(1)埃德加.胡佛构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3)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4)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1)现代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由三个彼此相连的部分组成:(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区域经济关系理论(4)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第二章: 区域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的特点: (1)稀缺性(2)区域性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一)纯自然资源型(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结合型(三)社会资源为主, 自然资源为辅型(四)资源缺乏型人力资源: 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三)新增长理论与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学的环境条件中, 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与自然资源环境, 人力资源环境一起, 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三大环境。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 (一)制度环境中的产权产权理论是制度环境的核心内容(二)制度环境中的组织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结构理论构成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中国人口, 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中国的人口, 资源的基本观念(二)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1)人口基数大, 人均资源量少, 地域分布不均, 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区域经济学学习资料第⼀章1、区域经济学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般规律的科学性质(1)它是⼀门边缘科学。
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它是⼀门应⽤性很强的科学。
2、区域开发⼈类开发利⽤各种资源(⾃然、经济、社会、⽂化等)、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过程3、农业区位论1826年杜能在《孤⽴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著名的孤⽴国农业圈层理论。
(1)利润是由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产成本与运费决定。
(2)孤⽴过得6层农业圈第⼀层:⾃由农业圈,⽣产鲜菜、⽜奶。
第⼆层:林业圈。
第三层:轮作农业圈,⽣产⾕物。
第四层:⾕草农作圈,以⾕物为重点。
第五层:三圃式农业圈,以畜牧为重点。
第六层:畜牧圈,以畜牧为主。
4、⼯业区位论19世纪末韦伯(Weber)建⽴。
(1)运费对⼯业布局的影响。
原料:⼴布原料、地⽅原料(只分布在某地)。
地⽅原料:地⽅纯原料与地⽅失重原料(⽣产中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部分以废料排出)。
原料指数(MI)=⽣产中耗⽤的地⽅原料的重量/制成品量。
MI>1,则⼯业为原料地指向的,因为消耗⼀些地⽅失重原料;MI<1,⼯业为消费地(市场)指向;若MI=1,⼯业可灵活布局。
(2)劳动费对⼯业布局的影响。
与运费最低区位相⽐,如果迁⾄劳动费较低点所增加的运费⼤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不应改变。
(3)聚集因素对⼯业布局的影响。
规模经济来⾃于⼯⼚规模扩⼤和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亦称聚集经济效益,由那些密切联系的产业集中布局在特定的区位所产⽣的效益。
5、运输区位论胡佛《区位理论与⽪⾰制鞋⼯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运输成本由线路运营费⽤、站场费⽤(常数)两部分构成。
(1)若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布局在交通线的端点最佳--“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2)如⽆直达运输线、原料⼜是地⽅失重原料,则港⼝或转运点是最⼩运输成本区位。
区域经济复习题.docx
区域经济复习题•、概念1、区位:为某一主题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处标。
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区域经济的一门应用性学科3、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牛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4、扩散效应:即增长极通过其产殆、资木、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促进腹地经济的增长。
5、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练习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I办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6、雁形形态说:口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雁形形态说”,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一国内生产一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7、产品循环说:是以本国工业开发的新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出现为岀发点的。
新产胡开发-国内市场形成一出口一资本与技术出口一进口一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个顺序不断循环上升,就是产品循环二、填空1、《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讨论经济增长少人类发展的联系,该报告指出了5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1)无工作的增长(2)无声的增长(3)无情的增长(4)无根的增长(5)无未来的增长2、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学者用国际毛衣理论来解釋区域分匸和经济活动区域分部,其屮最具有影响力的(地域分工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绝对成本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3、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其小主耍包括:配第一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法则、钱纳里标准结构、霍夫曼系数4、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标准包括:⑴、要必须充分体现全国各区域合理分工和国家产业结构化的需要;⑵要必须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和局部服从整体原则,设置产业发展,不能追求自成体系。
区域经济学 复习
• 城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由泰勒提出。 基本观点:中心地职能越高服务半径越大, 数量越少。
• 市场区位论,由廖什提出。基本观点:利 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
• (二)区域经济问题与国家干预 • 西方区位研究由微观经济分析向宏观经济分析的演进, 是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区域经济问题显露和凯恩斯 主义强调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分不开的。 1、20世纪20年代老工业区结构衰退 2、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与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政策 3、20世纪战后(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4、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 区域经济学在西方大体上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60-70年代获得蓬勃发展,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区位理论。随 着20世纪30年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 区域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各国政府加强了对区域经 济活动的干预。传统的以单个厂商区位选择为主要 研究对象的区位理论,逐渐发展成主要为宏观区域 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区域经济学体系。
集合 • (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
经济 • (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性 • (6)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的内涵
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
• 产业分类 • 20世纪20年代,国际劳工局最早对产业作了比 较系统的划分,即把一个国家的所有产业分为初级 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后来,许多 国家在划分产业时都参照了国际劳工局的分类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大多采用了三次产 业分类法。
•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 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 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 分工的必然结果。 • 经济区域具有如下特点: • 1、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 • 2、经济区域不能无限划分 • 3、经济区域不是固定不变的 • 4、经济区域是开放的,其界限是模糊的
区域经济学复习
本科《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区域的概念和类型、区域经济的客观基础、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及其内容体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
第一节区域的概念与类型一、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经济理论中既是一个实体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上的空间概念,往往没有严格的范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不同学科对区域的概念有不同的回答。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的三种类型,均质区,结节区,规划区。
第二节区域经济的客观基础一、区域经济的特点:区域经济的二重性,区域经济的三个特点。
二、区域经济的客观基础: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一、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西方区域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以1978年为界,大体经历了两个时期。
第四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区域性、综合性和应用性是其三个最基本的特征。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经济活动区位、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第五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方法、区位分析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
复习思考题:⒈什么是区域?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三种类型区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⒉为什么说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是区域经济分异和存在的客观基础?⒊简述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借鉴意义。
⒋联系我国的实际,阐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经济活动的区位教学目的和要求:区位的概念,从宏微观的角度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以及影响经济区位决策的因素。
学习重点和难点:古典区位论、经济活动的区位决策。
第一节区位的基本概念区位location一词,除解释作空间内的位置外,还有放置和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地区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理论。
(一)均衡增长理论均衡增长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
这个理论命题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赖宾斯坦认为,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人均收入提高的趋势,如通过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存在相反的趋势,如人口无限地增加。
如果要想使区域经济获得增长,必须使投入能够足够大,克服相反的趋势带来的影响。
赖宾斯坦认为应当有一个临界点,突破这个临界点,区域经济就能够增长。
例如,在一个有10万人口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2%,则临界投资率可能是10%。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内尔森认为,不发达经济中的人均收入提高和降低的趋势,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影响,即便在一个短期内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增长又导致人口的增加,从而使人均收人的水平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者降到更低的水平。
内尔森主要是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并指出,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不能靠国家进行投入,这种状态很难被打破。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
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率,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
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如何打破这种存在于落后地区的低水平循环?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均衡增长的理论。
纳克斯认为: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资本的不足,而外来资本的缺乏在于本地区缺少有效需求,归根到底,是造就这种需求。
如何造就呢?纳克斯认为只有在大范围内,各个部门当中平衡地进行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才可能造成这种需求,才可能促使资本进入。
纳克斯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区域经济学在引人这一概念时,错误地认为均衡增长就是在所有地区同时增长,这其实是误解,因为纳克斯并没有谈到任何空间的问题,而只是谈部门的问题。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与纳克斯的均衡增长观点是一致的,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正由于这三个“不可分性”,部门间的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
大推进理论是指: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邵门之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均衡增长并不是指所有的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在所有地区按一个速度增长,不可以机械地理解。
均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地完备,使产业间能够相互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
其实,如果我们把“一个强大的外力”这个要素去掉之后,那么均衡增长的理论与新增长理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现实基础一样,都是不发达地区的低水平均衡现象,但主张打破这种均衡的方法和路径是不同的。
1.非均衡增长的概念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
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
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2.连锁效应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效应的概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3)旁侧关联效应。
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获得非均衡增长的区域经济,前提是存在着区域贸易。
因为率先投入的部门要想带动全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经济,而当部门规模扩大之后,必要有庞大的市场。
显然,落后地区不可能满足其要求,必须向其他地区输出,这是非均衡增长的关键所在。
二、区域分工理论1、绝对成本学说绝对成本学说,源于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分工学说。
区域绝对利益理论认为,任何区域都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若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然后进行区域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劳动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
2、比较成本学说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基本论点是: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在多种产品中择优,即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不能什么都不生产,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
这就是所谓的“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
在区际分工中,“两利相较取其重”的“优中选优”和“两弊相衔取其轻”的“劣中选次劣”原则,是两个区域如何进行分工的基本原则。
3、要素禀赋学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与奥林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他们认为各国或各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不同,是产生国际或区际分工和国际或区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每一区域最适宜于生产那些所需生产要素在该区域价廉且比较丰富的产品,而最不适于生产需要某些要素多且这些要素在该区域赋存量少甚至没有的产品。
显然,每一区域生产某些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在于:该产品消耗了该地区拥有量大且便宜的生产要素,且这类要素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
通常所说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正是要素禀赋理论所阐述的基本思想。
根据产品所含生产要素不同,可把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等几类。
区际贸易的流向以要素禀赋的密集区为重心,流向要素稀缺的区域。
资本丰裕但劳动力不足的地区倾向于以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为主,并将此类产品输出到资本缺乏的区域;而资本缺乏但劳动力充足的地区倾向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为主,且这些产品会流向劳动力缺乏的区域。
总结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①每个区域生产要素禀赋各不相同,如不考虑需求情况,利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因此,各区域,在地域分工体系中,应专门生产前一类商品,而少生产后一类商品,以发挥各自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优势。
②地域分工和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要素供给的不同,它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
产品中较多地利用这种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产品成本就会低一些,其价格自然会比外地同类产品低一些。
③国际分工、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地区)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
如果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移动,就可以达到这一点。
尽管由于某些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很困难,但商品的大规模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国际贸易、地区贸易可以减少国际间、地区间诸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
由此理论可以推得: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资本丰富的地区,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高素质人力资源和资金丰富的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有利。
三、增长级理论50年代初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单元即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但忽视了增长极的地理空间含义。
增长极理论的产生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自50年代以来,其理论、方法与应用取得很大进展,并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中收到明显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点-轴开发理论可看作是增长极理论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它不仅强调“点”(城市或优区位地区)的开发,而且强调“轴”(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的开发,以点带轴,点轴贯通,形成点轴系统。
四、循环积累因果原理1944年由缪尔达尔提出,后经卡尔多等人完善而形成。
认为,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并不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则由于既得优势,该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二是扩散效应。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强大回流效应和弱小扩散效应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五、区域经济形成的原因(1)自然禀赋差异。
(2)生产要素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6)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六、区域竞争力是指地区特定产业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由此获取收益的能力,其实质表现为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比较,最终落脚点是该区域生产的商品以同质低价或同价优质占领市场获取利润的能力;区域竞争的特点:(1)地方政府是参与区域竞争的重要主体之一☐中央地方分权后,地方行使更多的经济决策权;☐地方政府是发展地方经济的直接受益者,有动力来源;(2)区域竞争的内涵是资源汲取能力的竞争☐区域发展的优势已不再是对传统土地、资源、产品等固定物质财富的占有,而是更多体现在对诸种流动财富的吸引力和利用这些流动财富创造新价值、强化区域经济地位的能力;☐地方政府参与地区竞争的主要内容和手段是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发展资源,组织经济活动,鼓励本地企业扩大投资,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区内汇聚,形成经济发展“资源谷”。
(3)区域竞争的方式是完善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资本要增殖、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区域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政府服务经济能力的竞争;☐加入WTO后,发展环境的竞争逐步取代优惠政策成为主要竞争工具(4)区域竞争的本质是提高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区域内社会资源最终要配置到各个产业部门,并形成强弱不同的产业经济,从而决定一个地区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六、产业集群理论1、马歇尔的产业集群形成理论第一,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 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市场,有利于劳动力共享;第三,独特的非正式信息扩散方式有利于知识外溢,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