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分析1. 引言1.1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凸显无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普惠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普惠金融业务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普惠金融业务可以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让更多的人群享受到金融服务,提高金融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普惠金融业务有助于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让金融服务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提升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在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包容性、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为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和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互联网+对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加便捷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通过互联网渠道,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便捷性,增强客户粘性。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商业银行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和数据分析,为普惠金融业务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风险评估和监测。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把握风险,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效率和安全性。
互联网+模式的引入也促使商业银行加大科技投入,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升级和转型。
商业银行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体验和降低成本,为更多的人群提供包括小微企业、农村居民等在内的普惠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普惠化进程。
可以说“互联网+”对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促进了金融业的创新和转型。
商业银行加快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研究
25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现代金融2020年第12期 总第454期金融观察摘要:自从普惠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之后,各家商业银行都开始注重发展普惠金融业务。
本文介绍普惠金融的涵义,阐述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面临的困难,并就商业银行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作了路径探究。
一、普惠金融的涵义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年小额信贷年时提出来的词汇,是要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金融服务。
普惠金融的理念是要将受到传统金融机构排斥在外的群体纳入到金融服务的范围中来,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这样可以帮助社会底层人民参与经济的发展,摆脱贫困,最终有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创造出和谐社会。
普惠金融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体现在“普”字上,就是服务群体尽可能多,无论个人或者企业经济实力如何,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贫困地区,都应该尽可能覆盖到,并且业务种类也要相当丰富,不仅包括传统的信贷产品,还包括理财、保险、咨询、养老金规划等;二是体现在“惠”字上,就是为广大客户提供服务时收取的价格实惠,要让客户能够承担得起,不能让价格这个古老的经济杠杆将社会底层客户排斥出去;三是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很多都是资信较差的客户,银行在为他们提供信贷等产品时本身就面临着较大的违约风险,如果银行不能很好地识别、缓释这些风险,就会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增加银行经营风险,甚至扰乱整个经济。
如果是这样,那么银行机构很难继续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最终普惠金融将很难持续发展下去。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的融资结构仍然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因此想要发展普惠金融必然离不开商业银行的积极参与。
(一)响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早在2015年底,国务院就印发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5-2020)》,首次从国家层面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紧接着在2017年,国务院又要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这表明国家是下决心要发展普惠金融的。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金融服务方面,商业银行一直在不断创新,以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
在近年来,普惠金融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重点之一。
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那么,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有哪些呢?一、优化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他们可能更加需要贷款、融资等服务,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比如小额信贷、保证金贷款、无抵押贷款等,以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可能更加需要储蓄、理财、支付等服务,商业银行可以推出更加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基金理财、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以满足他们的理财需求。
通过优化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的金融服务水平。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设智能化的银行网点,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平台,提升客户的金融服务体验。
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科技风控等手段,更好地识别客户需求,降低信用风险,提高放贷效率。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商业银行可以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
三、拓展金融渠道,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为了更好地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拓展金融渠道,提升服务的覆盖面。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展“信贷超市”、“金融超市”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还可以积极开发线上金融服务,比如与电商平台、O2O平台合作,拓展金融服务的线上渠道,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普之城乡 惠之于民
普之城乡惠之于民作者:刘墨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3年第12期5月2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和《“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这是邮储银行对外发布的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三农”金融服务报告。
“邮储银行将坚持走普惠金融和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致力于让金融服务…普之城乡,惠之于民‟,不做唯利是图的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这样告诉记者。
填补金融服务空白报告显示,目前,邮储银行拥有遍布城乡的金融网点3.9万个,成为全国网点规模最大、网点覆盖面最广、客户数量最多的金融服务机构。
其中,邮储银行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网点占比超过70%,填补了212个乡镇的金融服务空白;在全国30个省(区、市)的县级区域,网点覆盖率达到了100%,在西藏地区覆盖了超过59%的县;62%的网点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同时,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拥有ATM超过4.7万多台,提供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为融通城乡经济、服务广大百姓提供了便利条件。
邮储银行充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储蓄,汇兑,代收农村电费、电话费和有线电视费,代理保险,代发粮食补助金、退耕还林款和计划生育奖励金等各种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金融业务,致力于构建“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机构。
打造“百姓身边的社区银行”邮储银行依托邮政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始终把养老金业务作为邮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的扎实落脚点,打造“百姓身边的社区银行”。
经过多年发展,养老金业务已经成为了邮储银行个金业务的重要板块。
目前,邮储银行已实现在全国31个省代发养老金业务,范围涵盖“新农保”、企业统筹养老金、企业非统筹养老金、城镇人员养老金、农民养老金等多项业务,对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给予了全方位的有力支持。
截至2013年4月底,邮储银行累计代发养老金超过20亿笔,金额1.74万亿元。
邮储银行高度重视“新农保”、“新农合”、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代发养老金等工作。
“绿色+ 普惠”:推动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绿色+普惠”:推动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V V 鞠颖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态势,近几年各国经济发展稳态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干扰。
无论是政治性因素的经济贸易壁垒,还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发展降速,都对各国经济造成打击。
恰逢我国经济发展转型阶段,经济发展路线的转变也促使各行业重新规划发展路线。
由于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增大,商业银行发展的高效性也受到了影响。
因此,在经济发展放缓的条件下,如何使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阐述“绿色+普惠”的概念。
其次在详细了解其内涵和关系的基础上,对融合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现存问题。
最后在“绿色+普惠”视角下,对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一、“绿色+普惠”概念简述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为探究两项政策的融合性,本文分别深入分析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这两项政策内涵。
在深刻认知政策本质的前提下,总结两者存在的关系。
(一)绿色金融内涵概述绿色金融理念源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对于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间的正确认识。
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的效益是全方位的,从长久发展的角度看,优于短期的可视化的经济效益。
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已经开始进入转型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要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向发展。
为此我国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经济发展思路,这也是绿色金融发展理念的最佳体现。
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融通以及中介作用,金融机构连接着资金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同时还与政府保持着紧密关系。
这样的特殊地位,促使金融机构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核心成员,其对绿色金融的普及和推动也具有巨大的意义。
首先对资金的供给方,商业银行需要根据社会需要对绿色资金进行杠杆配置,保障流向绿色产业的资金比例;其次对资金的需求方,商业银行需要对贷款方项目进行绿色等级评价,确保绿色资金流向环境友好型产业;再次,商业银行还要对整体的风险,特别是环境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商业银行加快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探讨
29现代金融2021年第5期 总第459期经营管理摘要:普惠金融体系是为改善国家经济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服务于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弱势群体而提出的具有广泛包容性的新金融体系。
本文从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从而加快普惠金融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国务院在2016年为了进一步发展普惠金融提出了2016-2020发展规划,要求明确了以下总体目标:预计在2020年前,全面构建起顺应小康社会的普惠金融服务与保障系统,显著提升公众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获得感,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明显增强金融服务的满意水平,顺应公众不断提升的金融要求,尤其要及时为小型微型企业、农村居民、城镇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残疾者及各类弱势人群提供方便、安全、收费适当的金融服务,将国内普惠金融系统发展程度提升至国际中上游水平。
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的任务由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负责。
大中型商业银行在银保监会要求下应当构建普惠金融特别部门,将“条线化”管理制度与”五专“运营制度予以落实,自总行至各地分行,从上到下贯彻垂直管理的普惠金融系统,同时构建特殊的综合服务、统计核算、风险管理、资源配置与考评机制。
现阶段,很多大型商业银行以发展普惠金融为目标,构建专门的普惠金融部门,同时形成有关管理框架,在县级与乡村地区着力强化构建分支机构的力度,扩大金融服务机构的普及范围,同时进一步强化配置普惠金融资源的力度,强化投资信贷计划。
在开发产品方面,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个人信贷、农业贷款等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与条件,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类型,可以满足客户群体的各类要求。
各大商业银行在应用数字普惠金融中同样依托互联网技术持续扩展金融服务供给范围,增强金融服务工作效率。
2014年之后,中国农业银行逐步形成健全的普惠金融体系,每年结合金融市场发展情况推出诸多改革政策,以助推普惠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自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体系后,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尼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普惠金融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效仿。
我国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普惠金融概念后,构建普惠金融体系开始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方略。
为了解农业地区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我们选取作为农业地区的L市开展了调查。
一、L辖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情况(一)多层次普惠金融体系日渐完善。
截至2017年末,L辖区共有金融机构17家,较2013年增加4家,增长30.77%;全辖物理营业网点341个,较2013年增加20个,增长6.23%。
辖区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农村信用社5家、村镇银行3家及财务公司1家;另有小额贷款公司9家,惠农综合服务点4个,惠农支付服务点975个。
总体看,辖区国有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机制初步形成,城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及类金融组织的迅速发展,使金融供给主体多元化、差异化供给有效增加,多层次多维度普惠金融体系日渐完善。
(二)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明显提高。
一是金融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服务点功能由原助农取款、查询业务逐步拓展为助农取款、汇款、转账、代理缴费、查询、消费、信用信息采集、残损币兑换、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等方面。
二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截至2017年末,L辖区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有114个,实现乡镇网点全覆盖,农村地区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0.88个,且已全部接入大1小额支付系统,覆盖率达到100%。
三是终端机具投放发展迅速,使用频率有效提升。
至2017年末,L市农村地区A TM机具227台,乡镇覆盖率达100%;POS机具5618台,2017年业务较2016年同期增加19.66%,A TM、POS机具业务量和交易金额平稳增长。
四是惠农支付服务点业务不断增加。
普惠金融发展分析
普惠金融发展分析普惠金融是指为各种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金融模式。
普惠金融的本质是通过银行、信用合作社、互联网金融等各种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金融需求,让更多的人通过金融活动获益。
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的经济增长、提高民生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普惠金融的意义1. 促进经济发展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为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据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健康发展对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意义重大。
普惠金融可以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其良性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提高民生水平普惠金融可以为低收入、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灵活化的金融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资金问题。
通过普惠金融,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贷款、存款、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的社会保障和风险防范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改善社会的整体民生水平。
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对接金融需求和金融资源,加强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包容性,从而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1. 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农村金融、中小微企业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对普惠金融机构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重要举措。
在监管方面,中国也推动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监管体系和法规,保障普惠金融的安全与健康。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的普惠金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户的需求。
03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科技应用能力不
断提升。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 务成本较高,收益难 以覆盖风险。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客 户信息不对称,风险 识别和评估难度较大 。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 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 ,缺乏差异化竞争。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战略转型内容
该银行从组织架构、产品设计、服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通过优 化组织架构、创新产品设计、拓展服务范围、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手段不断提升普惠金融 服务水平。
存在问题
在转型过程中,该银行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原有业务模式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员工观 念转变和能力提升等问题。
案例三
背景介绍
创新点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取得成果
该农村商业银行面对激 烈的市场竞争和政策压 力,为了满足农村地区 广大群众的金融需求, 开始探索普惠金融创新 。
该银行结合当地实际情 况,提出了“农村包围 城市”的普惠金融发展 思路。通过创新金融产 品和服务模式,将原本 无法享受金融服务的人 群纳入服务范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创新过程中,该银行面 临诸多挑战,如技术能 力不足、人才短缺、服 务成本高等。
结合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包括贷款、存款、理财、保险等。
3
简化业务流程
优化业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 使客户能够更快捷地获得所需金融服务。
加强风险管理
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客户进行全面、客观的风险评估, 有效控制风险。
强化风险意识
加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培训,确保员工在开展业务时充分考虑风险 因素。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普惠金融,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金融服务模式,旨在为广大普通民众提供可负担得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金融需求。
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探讨。
普惠金融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金融科技的兴起,普惠金融逐渐摆脱了传统金融的束缚,为更多人群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在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已成为改善贫困人群生活的重要手段。
通过普惠金融,他们可以获得小额贷款、保险、支付和储蓄等服务,从而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例如,中国建立了普惠金融政策体系,推动金融机构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延伸,为农民、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普惠金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普惠金融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普惠金融服务主要面向农村和偏远地区的贫困人群,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相对薄弱,这给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普惠金融涉及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简单,缺乏差异化和个性化,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普惠金融在风控和合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其次,加强金融教育和普及,提高广大民众的金融素养,增强他们对普惠金融的认知和接受度。
此外,还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普惠金融已成为改善贫困人群生活的重要手段。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背景农村普惠金融是指面向农村地区、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旨在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普惠金融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存在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备等问题,导致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缺失。
农村普惠金融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为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对金融服务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背景是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现状和农民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2 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问题意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当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从而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明确了问题所在,我们才能有ge'faold ā!n xiū zhěng de què dìng bànfǎ ,duìsānzhǒng jiánkāng yí lèi de qīngkuàng yí tíchū xiǎo 整的热情和动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推动农村普惠金融的进步和发展。
与此问题意识还可以有效地激发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促使我们不断地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以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需求,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强化问题意识,在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1. 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农民无法获得充分的金融服务支持。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路径探析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路径探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
通过分析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现状,阐述了普惠金融的定义和重要性。
随后,论述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并对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在指出了普惠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和展望。
通过对关键因素的分析,揭示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成功因素,为促进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普惠金融、路径探析、发展、现状分析、定义、重要性、必要性、关键因素、意义、建议、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业的不断改革,普惠金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普惠金融的概念是指金融服务覆盖面更广、服务对象更广、服务方式更多样、服务效果更好,不仅着眼于经济效益,更关注社会效益。
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全面、更灵活、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发展普惠金融,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效率,成为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课题。
深入探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分析关键因素,对于引领城市商业银行迈向更加智能、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普惠金融是现代金融领域的重要话题,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金融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普惠金融对于促进金融包容性、增加金融服务的普及性和可及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可以为促进金融包容性、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优化金融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本文将深入探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性和路径,旨在为各级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推动普惠金融向更深入发展,为实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普惠金融是指促进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可获得性,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并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根本性的改革到创新实践的推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广泛的金融服务。
第一阶段:基础设施建设(1980年代-2003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金融体系相对封闭,并且许多地区缺乏金融服务设施。
为了推动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金融服务的普及,中国政府开始注重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包括银行、邮局和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的建立,以及电子支付系统和金融网络的发展。
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金融改革(2004年-2012年)中国政府意识到金融体系在满足人民群众金融需求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打破垄断和促进金融服务的普及,中国开始进行金融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建立市场导向的金融机构和解除对金融市场的限制。
在这个阶段,许多农村地区设立了金融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和储蓄服务。
第三阶段:创新实践(2013年至今)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普惠金融进入了创新实践的阶段。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的普惠金融服务得以进一步拓展。
许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出现为普惠金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移动支付和互联网借贷等创新模式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金融服务。
在普惠金融发展的历程中,中国政府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
政府提出“三农”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政府也推动城乡金融一体化,加强城乡之间金融服务的衔接。
政府还加强了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监管,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 金融服务的普及:通过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金融改革的推进,中国的金融服务得以普及到更多的人民群众中。
许多偏远地区的居民可以方便地获得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作者:于才婷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5期摘要:普惠金融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旨在建立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能获取金融服务的便民金融体系。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的视角,介绍了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国外普惠金融模式的分析探讨,从产品、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等几方面对商业银行实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起源于2005年联合国的“小额信贷年会”,是具有广泛包容性、能够为各个阶层的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体系,具有覆盖范围广,公平公正的特点。
目前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金融借贷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
普惠金融在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近年来政府对普惠金融的关注持续提高,目前已被列入“十三五”规划中[1]。
从商业银行金融深化改革以及转变资产负债的视角来看,开展普惠金融势在必行。
但是考虑到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融资的过程中需要承担高风险、高成本的问题,增加了普惠金融可续持发展的难度,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必要性,从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着手,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为国内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一、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必要性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目前已经进入结构性调整期,需要进一步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这些都是建立在金融资源支持的基础上的。
但是,我国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较大一部分被国有企业、城镇居民、大中型企业所占有,相反农村地区和小微企业的占有率较低。
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鼓励部分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1]。
因此,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对于促进金融资源均衡分配、促进农村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缩短社会贫富差距、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有重要的作用,普惠金融蕴含的金融和谐思想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有利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研究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研究作者:张杨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26期在新形势下,随着普惠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商业银行面对更多的挑战。
普惠金融制度旨在服务大众,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提供金融服务,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基于此,本文以商业银行为切入点,探索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服务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在进行普惠金融服务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不断减少,业务发展进程趋于缓慢。
普惠金融是服务于社会大众,为所有人提供金融服务。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不仅能够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宽发展路径,还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目前在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解决。
一、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普惠金融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普遍性。
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十分广泛,是面向社会的所有阶层、所有地区,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初创的小微企业都要尽可能的全部覆盖到。
并且金融服务的业务种类也十分全面,不仅包括传统的借贷服务,还包括理财、咨询等金融业务。
第二个是优惠性,指在为社会大众提供金融服务时收取能让顾客接受的费用,不会因为服务费用排斥社会底层人民。
第三个是可持续性,普惠金融涉及到许多小微企业以及社会底层人民,涉及到贷款或其他金融业务是一定要提高鉴别意识,审核资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违约风险,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发展普惠金融在改善民生、拓宽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发展普惠金融是响应我国国家号召的措施。
在我国2017年政府宣布对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给予大力支持并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在商业银行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政府在银行存款准备金上给予一定的激励,并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刺激商业银行的发展。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
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途径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存储、贷款发放、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等职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业的不断创新,普惠金融业务逐渐成为各大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
普惠金融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较低门槛服务于广大中小微企业、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
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有效降低金融业的风险,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那么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发展普惠金融业务呢?本文将探讨一些途径。
一、加强金融科技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已经成为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整合和优化内部管理系统,设计并推出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
利用金融科技,商业银行可以快速掌握客户需求和行为特征,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普惠性。
可以开发普惠金融APP,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理财服务,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
金融科技还可以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风控能力,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二、拓展普惠金融业务渠道商业银行应该积极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渠道,主动接触和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
可以通过建立普惠金融服务站点或合作伙伴机构,进入偏远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和销售。
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宣传和推广。
可以通过建立线上普惠金融平台,面向全国各地的中小微企业、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提供统一的金融服务。
通过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渠道,商业银行可以拓展客户群体,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度。
三、制定普惠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中小微企业、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实际需求,定制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
可以推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减少贷款抵押品要求,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商业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金融在线全国流通经济141商业银行践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倪海贇(交通银行总行,上海200236) 摘要:随着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快普惠金融发展步伐,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㊂本文从普惠金融的发展沿革出发,分析了大型国有银行㊁股份制银行㊁中小型城商行㊁互联网银行自身的特点以及依托的优势而形成的普惠业务发展模式,进行了优劣势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与思考㊂关键词: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中图分类号:F 83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21)06-0141-03一㊁普惠金融的发展沿革及现状200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 普惠金融(I n c l u s i v eF i -n a n c e ), 这一经济学概念,旨在以消除贫困㊁实现金融公平为宗旨,力图在一定的能力范围内向有需求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包括农民㊁低收入人群以及小微企业在内的相关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同年,原银监会印发‘银行发展小企业贷款指导意见“,提出 小企业 的定义标准;200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提出了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㊁加大对中小企业财税扶持力度等8大方面29条具体意见;2011年,国家四部委修订出台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开始了系统扶持政策;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 发展普惠金融 ;2015年,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发展普惠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G 20峰会通过了‘G 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以发挥数字技术为金融服务带来巨大潜力,金融科技(F i n t e c h )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方向;2017年,全国两会报告要求大型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同时全国人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 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㊁竞争力㊁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 ,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㊁政治㊁文化㊁社会㊁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㊂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沿革来看,国家为了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㊁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已经从标准㊁政策㊁法律㊁体制等多方面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从表1近四年的数据变化亦可看出国家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走势㊂表1 普惠小微人民币贷款占比情况(金额单位:万亿元)项目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第三季度各项贷款余额120.10136.30153.11169.3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788.0011.5914.60普惠小微贷款占比5.65%5.87%7.57%8.62%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㊂尽管我国小微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G D P ,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但小微贷款余额占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未能达到各项贷款余额占比的10%㊂究其原因,主要归根于商业银行的 盈利性 和普惠金融的 普惠性 之间存在的冲突㊂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逻辑是成本与收益相匹配,即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收益能够覆盖服务成本和风险,并适当盈利[1]㊂但小微企业贷款存在信息不对称㊁抵押担保弱㊁展业成本高㊁收益低风险大的特征,很难找到共赢发展的平衡点㊂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与思考㊂二㊁国内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模式探索1.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的定位我国的商业银行一般分为三大类:大型国有银行㊁股份制银行㊁中小型城商行㊂三类银行根据自身的发展的特点以及依托的优势,逐步形成自身的普惠业务发展模式㊂对于大型国有银行而言,传统优势在于公司业务,所以普惠金融业务的重点和强项也在小企业业务上㊂小微客户范围较广,融资需求较大的客户主要依赖线下渠道,区分不同领域和场景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依托产业链㊁金融在线142 全国流通经济核心企业㊁园区商圈㊁政府合作批量获客,做主办银行㊂小微贷款单户额度最高1000万元~5000万元不等㊂例如,交通银行蕴通财富产业链围绕相关行业中的核心企业,通过与国内大型物流公司开展质押监管合作㊁与保险公司开展信用保险合作㊁与担保公司开展担保业务合作㊁与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开展电子商务合作等方式,为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㊁结算㊁风险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㊂对于股份制银行而言,成立时间晚于国有大型银行,依靠着发展零售业务打牢根基㊁建立品牌,通过建立社区银行及金融超市扩张市场[2]㊂大量的个人客户构成了股份制银行的基础客群,通过结算㊁理财㊁投资等个金服务挖掘个人经营贷款的需求㊂例如,招商银行定位于 您的财富管理银行 ,成立专业的个贷中心,民生银行定位于 民营企业的银行 , 商贷通 产品大量的小微业主服务,兴业银行铺设密集的社区银行,调整小微服务定位,打通普惠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 ㊂小微贷款单户额度在1000万元以下,主要依托零售板块与个金业务融合,招行㊁民生㊁兴业三家股份制银行普惠贷款中个人经营贷占比皆超过90%㊂对于中小型城商行而言,在成立时间与网点分布上都远不及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其必须定位深耕于商业街区㊁手工作坊㊁小型加工企业㊁夫妻店㊁农民合作社等,再配以灵活简便的信贷产品,找准盈利生存的细分市场㊂例如浙江泰隆银行的I P C 模式,信贷员通过每天实际接触市场中的小微业主进行放贷,调查内容包括人品㊁性格㊁生意大小,甚至详细到每天用多少电㊁多少水㊁卖了多少货㊂小微贷款单户额度500万元以下,银行内部设立独立的事业部,单独核算,充分授权㊂2.金融科技背景下普惠金融的转型发展近年来,互联网㊁大数据等新技术对银行信贷服务模式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互联网技术有助于降低业务运营成本㊁提高融资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得性,大数据技术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㊁降低贷款风险与信贷决策成本,新技术拓展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潜在空间,在各类场景和渠道上可搭建普惠服务,促进了银行的转型发展㊂新兴的互联网银行不需要实体经营的场所,业务完全在网上开展㊂互联网银行在开户时,引入人脸识别模块,要求用户念一段数字,通过唇语监测判断出该用户为实时真人,然后将图像与公安部信息库中的照片存档进行比对;互联网银行的理财功能,常与基金或资管公司定制产品,提供灵活的较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互联网在做信贷业务时,则需要依托庞大海量的大数据来判断客户的风险,决定授信的金额㊂我国微众与网商银行这两家最大的互联网银行,股东背景分别是腾讯与阿里巴巴,他们通过上亿用户在微信㊁Q Q ㊁支付宝上的行为习惯㊁收支情况㊁个人征信数据来找准目标客户,定向推送广告,并根据目标客户不同的风险等级划分贷款利率与额度,单户贷款一般在20万元以下㊂传统的银行机构在金融科技的浪潮快速转型,进一步整合数据,将产品㊁授信㊁服务都线上化㊂传统银行将客户信息㊁结算流量㊁征信及内外部其它数据作为资产经营,借助云计算㊁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将海量的信息数字化㊁规范化㊁关联化,通过系统整合和交叉验证,对小微企业进行立体式的基础画像㊁信用画像㊁场景画像㊁风险画像,满足长尾客户的多样化需求㊂例如,建行的 小微快贷 从交易㊁结算㊁纳税㊁采购等场景切入,通过模型设计㊁数据积累与流程再造,可以有效解决以往效率㊁成本与风控难有效平衡的问题,变不可考为有据查㊁变不能贷为信用贷,大幅提高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3];工商银行搭建了 环球撮合荟 平台,融入全球资金链㊁产业链㊁价值链,境内外企业可7ˑ24小时在线发布㊁搜索㊁筛选目标产品及合作项目,享受工行提供的配套政策咨询㊁跨境交易㊁结算㊁融资等金融服务㊂同时,数字化转型也让国有大行㊁股份制银行服务的小微客户进一步下沉,服务的客户数激增㊁平均单户贷款额度下降至500万元以下甚至更小额㊂ 表2普惠业务发展模式比较分类产品实力网点渠道业务特点优缺点国有大型银行产品多样化;拥有大量的核心企业;信贷业务规模化网点广泛㊁密集;全渠道㊁全场景依托产业链做上下游小微;依托园区商圈㊁政府合作做小微;单户贷款金额1000万元至5000万元决策链条过长;展业成本高股份制银行产品丰富;大量的优质个人客户分布于大中型城市;发展社区银行依托个人业务发展小微;单户贷款金额1000万元左右较灵活;一定个性化地方性银行专注于细分市场;某项产品独具特色在某区域内网点密集;全国范围规模效应低I P C 模式;单户贷款金额500万元以下决策链短,充分授权;个性化服务㊁感情链接互联网银行金融科技实力强;服务嵌入各个场景无线下网点;通过A P P 植入营销依托海量数据挖掘客户;单户贷款金额20万元左右线上标准化操作;展业成本低传统银行普惠业务线上化整合数据;标准化产品摆脱网点的需求与束缚;通过手机银行或平台营销服务长尾客户;单户贷款金额100万元~500万元甚至更低大大简化了贷款的手续;展业成本低金融在线全国流通经济1433.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小结上述的国有大行㊁股份制银行㊁中小型城商行㊁互联网银行的普惠金融发展定位,还是传统银行普惠业务线上化的趋势,都是在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㊂银行业趋同的发展战略模式受到了挑战,普惠金融成为各家银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自然选择,各家金融机构充分意识到普惠业务的重要性,寻求着普惠业务成本㊁利润㊁风险之间最佳的平衡点㊂三㊁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思考普惠金融兼顾政策性和商业性双重责任,是一项长期㊁复杂和系统的工作㊂1.政府层面普惠金融遵循商业市场化规律是其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㊂商业银行是自主经营㊁自负盈亏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运行的现代企业㊂普惠金融客群是相对弱势群体,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或是长尾客户,风险大且收益低㊂目前,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很大压力来源于政府的干预,监管的考核指标明确提出增速与定价的要求,这就形成了商业银行 盈利性 与普惠金融 政策性 之间的冲突,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㊂政府有责任也有必要加大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支持与引导[4]㊂第一,监管机构对于普惠金融完成较好的商业银行可持续定向降准,以释放更多的流动性㊂第二,监管机构可实施差异化考核,在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㊁不良贷款率㊁利润目标中要参考普惠金融完成情况㊂第三,财税部门可进一步扩大小微贷款或涉农贷款的增值税减免范围㊂第四,加快普惠型客户主体的征信体系建设,未来普惠业务需要进一步下沉到三线及以下城市甚至广大的农村,这些地区的数字化信息基础相对薄弱㊂中国目前约有9亿人口没有征信记录,这些人群可能是未来普惠金融所要面对的主要客户群体,急需填补空白㊂第五,在全国层面整合水电煤㊁社保㊁公积金等相关数据,并提供账户经营流水经脱密处理后的指标数据,并完成总对总银政数据对接,实现数据的真实性和获取的便利性,全面解决金融机构做小微业务数据不对称问题,缓解银行在客户准入㊁贷后等环节的风控难题,减少银行的后顾之忧㊂2.银行层面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中,要始终遵循对立统一的法则,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㊂一是合理对待短期和长远的关系㊂小微客户单户金额小,可能做100家小微客户仍抵不上一家大企业带来的收益㊂同时,金融科技前期投入的人力㊁物力成本极高,收益不能马上见效㊂然而,全国拥有超过3000万家的中小企业,如果商业银行不及时将战略眼光放长远,从内部机制㊁产品设计㊁业务流程等全方面全力支持普惠业务,就很难突破发展的 瓶颈 ㊂银行内部打造 能贷㊁敢贷㊁愿贷 的机制,营造 做小微就是做未来 的氛围,服务好庞大的小微客户㊁打牢基础客群是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㊂二是正确理解定价与收益的关系㊂定价与收益正相关,一般来说定价越高收益越高,然而银行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小微贷款的高定价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一味追求高收益是不可持续发展的;还有一种情况恰相反,银行间用低贷款定价去争夺小微客户,鼓励用较低地利率去置换他行贷款,形成恶性竞争㊂商业银行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将小微客户细分客群,用 大数法则 测算出特定行业的风险概率,在一定的风险容忍度范围内找到定价与收益的平衡点㊂三是有效平衡风险与发展的关系㊂利润和风险存在着时间的错配,即银行挣钱的时候,风险并没有暴露,当风险暴露后则吞噬利润㊂发展普惠业务,要避免出现 三五七 效应,即信贷大投放后,三年出现不良㊁五年风险爆发㊁七年大量损失,银行必须坚持稳健合规经营的理念,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经济较好时提高资本充足率;发展普惠业务,坚持有所为㊁有所不为,在区域选择㊁行业选择㊁客户准入做到全方位风险动态控制[5];发展普惠业务,要避免出现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的现象,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数字化风控转型的速度,快速更新迭代反欺诈系统㊁智能决策模型㊁贷后管理规则等㊂参考文献:[1]戎海滨.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 ].经济师,2020,(4):119~120.[2]邓宇.基层网点发展普惠金融的实践创新和转型模式[J ].中国银行业,2018,(5):63~65.[3]李国辉.建设银行:善用科技和数据探索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N ].金融时报,2019-07-18(3).[4]姜浩.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信贷服务模式创新[J ].银行家,2018,(7):116~119.[5]周颖颖.普惠信贷聚合模式与传统普惠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2020,(7):155~156.作者简介:倪海贇,供职于交通银行总行,中级经济师,硕士㊂。
普惠金融应注重商业可持续性
普惠金融应注重商业可持续性如果普惠金融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那么意味着政府需要不断地进行投入或补贴,其实质是以政府替代市场,这与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公益资助并没有本质区别,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道而驰。
普惠金融主张“人生来就应该被赋予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国国民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在总量上已经高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就金融服务而言,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相当多的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普惠金融对于深化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商业可持续是普惠金融实现发展的前提尽管广泛的包容性是普惠金融最本质的属性,但是普惠并不等同于扶贫。
普惠金融在强调包容性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商业可持续,这也是普惠金融区别于财政转移支付及公益资助等的重要属性。
所谓商业可持续是指,普惠金融机构本身提供的金融服务所产生的收入能够覆盖其运营操作成本和资金成本,以保证其收入大于支出,在不需要外部提供特别资助的条件下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商业可持续是普惠金融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是保持普惠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基本条件,其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普惠金融的供给方来看,包括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内的金融服务提供方广泛深度参与是普惠性金融存在的基础。
如果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则很难有足够多的金融机构愿意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即使部分机构出于公益目的愿意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这种服务能够覆盖多大范围以及能否持续下去都存在很大疑问。
换句话说,如果无法做到商业可持续,金融机构便失去了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根本动力。
其次,从普惠金融的需求方看,有盈利前景但融资难的经济主体应当成为普惠金融的主要惠及对象,普惠金融能有效满足这些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而反过来这些主体自身的商业价值也是普惠金融得以继续生存的基础。
对于那些既没有盈利前景又无法获得融资的经济主体来说,通过其他途径而非金融的方式改善发展水平可能更合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作者:《中国金融》主编魏革军期共有0魏革军:非常感谢李国华董事长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2007年3月挂牌成立,2012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六年来走过了不寻常的改革发展历程。
改革给邮储银行带来了哪些根本性的变化,请您介绍一下。
李国华:邮储银行的前身是邮政储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民国时期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和专设的邮政储金汇业局,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
1986年恢复开办的邮政储蓄,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经历了邮电分营、邮政政企分开、邮储银行组建和股份制改造等多项重大变革,才有了今天的邮储银行。
在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委的关心、支持下,邮储银行初步完成了从单一功能的储汇机构,向全功能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转型。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顺利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级管理层分权制衡的治理结构,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从业务发展来看,邮储银行拥有国内最大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电子服务渠道日益完善,金融服务能力稳步提高;从企业形象来看,邮储银行一直践行“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金融服务,成为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在政府、百姓和企业中赢得了认可和赞誉,树立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经过六年的改革发展,邮储银行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邮储银行贷款规模年均增长40%以上,存款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
截至2012年底,全行资产规模已达4.9万亿元,居国内银行业第七位;资本利润率、利润增长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经济利润率等关键指标已达到银行同业优秀或良好水平。
评级机构对邮储银行的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均为“3A”。
魏革军: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
邮储银行有着服务“三农”的天然优势,也被人们寄予厚望。
邮储银行在发挥渠道优势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李国华:从2004年起,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均对邮政、邮储银行支持“三农”提出过明确要求。
如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邮储银行“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邮储银行充分利用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规模庞大的资金优势和百年邮政的品牌优势,以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金融企业若不能实现商业可持续,就不是在履行社会责任,而是在增加社会负担,我们必须用商业可持续原则来做好普惠金融。
一是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储蓄、汇兑、代理保险、便民取款等基础金融服务,构建“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机构。
已建立起全国规模最大的通存通兑网络,成为城乡居民个人结算的主渠道,为城乡居民搭建起了资金往来的绿色通道。
二是坚定把小额贷款业务作为邮储银行长期、核心的战略性业务,将世界先进的小额贷款技术和我们自身实践相结合,破解农村融资服务难题。
在产品设计、队伍培养、风险控制等方面,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突破1000万笔、金额6500多亿元,服务客户600多万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是高度重视国家推行的“新农保”“新农合”项目,充分发挥自身网点优势,与政府部门积极协作,全力做好“新农保”“新农合”的金融服务工作。
已在25个省份参与了“新农保”工作,服务了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试点县;服务参保人数约4000万户,约占全国缴纳养老金人数的15%;服务领取养老金人员约5000万户,约占全国领取养老金人数的一半。
魏革军:刚才您提到了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据我所知,在2010年邮储银行获得了“GTZ国际合作项目最高成就奖”,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在广州举行的“小额贷款与社会企业国际论坛”上,也对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事业做出了肯定。
邮储银行的小额贷款业务,可以说是获得了国际性认可。
请结合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谈谈您对小额贷款的看法。
李国华:从2007年6月起,邮储银行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时间有五年多了,我们倾注很大的心血,把它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不是简单地把它当做一项业务。
首先,我认为大银行也可以把小贷款做好。
过去有的人说大银行就适合做大贷款、小银行做小贷款,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和信贷技术的进步,大银行也能很好地解决小额贷款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大银行资金充沛、管理成本被分摊、能从宏观和行业上把握风险、抗风险能力强等优势就显现出来。
其次,能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这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力的关键。
企业只有把核心竞争力与“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长久发展,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和普惠金融服务恰恰具有这样的特点。
小额贷款,额度小,却能积少成多,作用不小。
用一些我们贷款客户的话说,小额贷款就是“雪中送炭”“天旱下雨”“难中救急”,是为老百姓致富加油助力的。
最后,小额贷款也能成就大事业。
从国际到国内,无论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水平,总是存在金融服务稀缺甚至空白之处,小额贷款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金融服务最稀缺群体的融资问题,因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的贷款发放量、客户量目前均处同业前列。
正如尤努斯教授所言,信贷是人的基本权利,让所有老百姓享有这一权利,既是一种使命和责任,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魏革军:2012年邮储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规模取得了全行业第二的可喜成绩,这与邮储银行不断丰富信贷产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不无关系。
邮储银行是如何发挥网点布局优势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李国华:邮储银行始终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将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作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银行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认真贯彻银监会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的要求,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机构网点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本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之路。
一是科学设计产品。
在信贷技术、资金管理上进行创新,严格防范风险。
设计了额度循环使用的贷款模式和灵活的还款方式,最大限度地帮助小微企业节省利息开支,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满足了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要求。
二是建立专营机构。
根据银监会关于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相关要求,按照“集中作业、专业经营”的理念,在地市分行成立了335个小企业信贷中心。
三是推动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升级。
结合各地区域经济特点,在担保方式上不断调整,开发有地方经济特色的信贷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小微企业贷款产品线。
2013年又进行商业模式升级,发挥零批联动的优势,打通产业链条,连接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小企业。
四是注重将“融资”和“融智”相结合。
自2010年起,邮储银行连续三年向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推出“创富大赛”活动,旨在实现政府引导发展方向、银行提供融资机会、学者保障智力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多头并进,共襄盛举,促进小微企业稳健运营、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3万亿元,解决了700万户小微企业的经营资金短缺困难;贷款结余超过4000多亿元,同比增长39%;当年小微企业贷款净增1100多亿元,占全行贷款增量的47%。
2012年,邮储银行在全国金融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领域取得了余额第二、净增额第三的位次。
魏革军: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邮储银行在服务社区、支持扩大消费信贷方面有什么特点?李国华:邮储银行将消费贷款作为服务城乡社区的战略性业务,大力发展住房、自用车、教育、家电、旅游、装修等消费贷款业务,为广大客户提供全功能的消费金融服务。
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各类消费贷款2300多亿元、余额1900多亿元。
邮储银行消费贷款具有“两低一高”特点。
笔均贷款金额低,平均25万元左右,主要满足居民普通消费金融需求;不良贷款率低,全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为0.08%,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
首套住房贷款比例高,首套住房客户占比达95%。
此外,邮储银行还十分重视县域地区的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积极拓宽消费贷款服务的地域范围,持续加大对县域地区的发展力度。
截至2012年底,邮储银行在县域地区累计发放消费贷款740多亿元,占全部消费贷款的32%,其中2012年向县域地区发放贷款220多亿元,较2011年增长54%,对培育县域地区消费意识、改善消费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魏革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近年来邮储银行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李国华:我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胆改造传统业务,创新业务品种,不断增强邮政金融核心竞争力,为邮储银行实现战略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实现了与人民银行的资金清算在全国一点接入。
在邮储银行总行层面统一管理跨行转账限额,实时管理头寸,有效防范资金风险,大大降低了邮储银行资金备付率,减少了资金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是大力拓展电视银行业务。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为满足老年人对银行业务便捷性、安全性日益增长的要求,邮储银行建设了电视银行系统,拓展基于电视银行的各种创新业务,打造未来家居银行。
三是实现全行会计“一本账”。
统一管理各级机构各项业务的内部账户和客户账户,减少会计核算层级,减少系统间及上下级往来,逐步实现邮政金融会计结算工作的集中化管理。
四是自主开发中间业务处理平台。
2012年3月,邮政金融中间业务平台全国大集中工程建设完成,这是目前国内在开放式平台上运行的交易量最大的全国性中间业务系统。
目前,系统高峰日交易笔数达2000多万笔、交易金额达87亿元,交易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
五是开通农村手机支付业务。
2012年7月,邮储银行开通了专门针对农村用户的“汇易达”手机支付业务。
可以在邮政村邮站、“三农”服务站和服务点商户处办理小额取现业务;可以办理行内汇款、跨行汇款和邮政特色汇款;可以实现农资款项的收取,还可办理查询、便民缴费等业务,真正让农民享受到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
魏革军: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上,有关方面强调实行自主可控战略,要逐步破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难题。
近几年邮储银行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李国华:为解决金融“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邮储银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努力与国家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战略方针保持一致,积极推进邮政金融信息系统软硬件国产化,探索在高并发量业务系统上,以开放式系统小型机集群取代大型机、以PC服务器集群取代小型机的建设方案。
目前,邮储银行已投入运行的180个系统中,有144个系统完全采用PC服务器组建集群,使用占比达80%。
所有前置类系统均采用PC服务器集群方式。
2012年,各业务系统日均交易量达6500万笔,交易金额1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