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学科“三模块”教学模式教学案 月 日
文达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三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内容
本单元教材以“学习生活”为主题编排的,本组教材内容包括导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论语十二章》三篇课文和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其中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
文达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三单元课程纲要
单元名称
第三单元
编写教师
编写时间
课程目标
1.学习默读,在保证一定速度的前提下,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
2.积累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的特点,把握文中的重点句子,对比自己的学习情况,能从文中获得教益。
课程实施建议
学习主题
课时数
时间安排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再塑生命的人》
1
《论语十二章》
2
名著导读
2
课外古诗词诵读
2教学方来自式1.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2.梳理归纳,学法迁移
3.拓展延伸,知识巩固
七下语文三单元教学设计
七下语文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和意境,了解诗人骆宾王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倡导尊重优秀文化遗产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古诗十九首》中的经典诗句及其意境。
2. 诗人骆宾王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诗句的理解和欣赏。
2. 难点:理解诗句背后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与古代诗词相关的图画,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好奇心。
2. 学习诗句(2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古诗十九首》的诗句手册,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诗句,理解其表面意思。
随后,请学生按组为一个诗句选择一个意境,向全班展示并进行解释。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背后意蕴和情感。
3. 学习诗人骆宾王(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骆宾王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向学生介绍骆宾王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对骆宾王及其作品的进一步兴趣。
4. 欣赏诗词(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诵和解读。
鼓励学生在背诵时加入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尝试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诗词的意境。
教师通过点评和鼓励,提高学生的朗诵和解读水平。
5.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所学的诗句和诗人骆宾王的信息。
鼓励学生表达对古诗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欣赏程度,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2. 诗句解读和朗诵评价:评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小组展示评价:评估学生合作和表演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和了解诗人骆宾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有了提升。
初中科三语文教案设计模板
初中科三语文教案设计模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分析文章的表达手法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自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2.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的分析。
3. 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 对文章结构和表达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教材,如《初中语文》。
2. 参考资料:相关的文学作品、文章分析、写作指导等。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程产生期待。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例句演示。
3.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文章的表达手法和特点。
Step 3: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Step 4:写作练习(10分钟)1. 给出一个写作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表达和创作。
Step 5:总结与反馈(5分钟)1. 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进行点评和反馈。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对于学生的讨论和写作练习,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方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方案
一、教学组织形式:朗读教学、探究式学习,学生自主性学习
二、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通过学生朗读、交流讨论,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的任务分配:本单元从知识结构的安排上,首先是两篇写景名篇《春》、《济南的冬天》,通过学习,学生掌握重点词语,学习修辞手法的作用,观察景物的方法,调动感官系统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习何其芳的《秋天》,既需要掌握重点词语,也需要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画面,体会去蕴含的意境美;对于古诗词,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熟练地默写诗词,而且学会赏析诗歌中的名句,掌握诗歌表达的主旨。
四、学生学习的诊断与调控: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很困难。
但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止是本章教学重点,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五、学习活动的评价与激励: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不多,学困生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写作上很是困难。
所以我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走进校园走进具体场所,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写作能力。
中学语文科目三教案设计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如字词、语法、文学常识等。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如比较、分析、归纳等,提高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 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需要提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 学生在理解、运用知识点时遇到的困难。
- 学生在思维、情感等方面需要克服的障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开展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 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人物形象等。
3. 课堂讨论-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课堂练习- 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 强调重点、难点,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指导。
6.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作业形式多样,如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2. 作业评价-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评价- 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价- 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2. 学生反馈- 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学经验总结-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深度解读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与教案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深度解读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内容与教案,希望能够为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为“赏析实用文”,旨在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实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掌握实用文的写作技巧,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实用文的定义和特点,可以分辨实用文和其它文体的不同之处。
2.学会运用实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实用文的写作任务。
3.通过对实用文的赏析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用文的分类和特点实用文是指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写的文体,例如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等等。
在本单元教学中,学生将学会分辨不同种类的实用文,掌握实用文的特点和常用写作技巧。
2.实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本单元将着重讲解实用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例如如何选题、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表达清晰等等。
学生将通过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实用文的写作技巧。
3.实用文的赏析和分析学生将通过阅读范文,对实用文的结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和赏析,从而了解实用文的精髓和要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多样化评价”等方法。
1.师生互动本单元的课堂将以师生互动为主要形式,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提高课程效果。
2.启发式教学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等自我发现的过程,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掌握实用文的写作技巧。
3.多样化评价在教学中,除传统的笔试、口试等外,教师还将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小组讨论、实践写作、仿写练习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
2014继续教育模块三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模版
课题:
科目
三峡
教学对象
101班学生
课时
2
提供者
马振华
单位
平遥县中都乡双林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朗读背诵课文理解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读读背背,了解大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翻译句子
夯实基础
二、朗读课文
范读课文
指导朗读
三、背诵课文
巡视检查
四、疏通文意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五、赏读文章
设置问题:
1、文章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
2、体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3、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听读课文
划分节奏
朗读课文
赛读齐读
练习背诵
背诵课文
疏通文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合作自主探究2朗读法、赏析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难点:理解本文语言特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配合导入
进入情境
激发兴趣
一、检查预习
1、作者常识
2、生字注音
3、词语解释
4、句子翻译
了解作者记忆ຫໍສະໝຸດ 字解释词语汇报成果
阅读理解
探究问题
如何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声音洪亮
3、节奏鲜明
如何疏通课文大意
如何阅读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七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 定语从句的用法:先行词 + 定语从句
- 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Subject + adjective(er/est) + Object
板书设计:
1. 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
- 动词时态和语态
- 情态动词
- 被动语气的构成及用法
- 疑问词组的辨析
- 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及用法
七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七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 理解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2.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第三单元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第三单元的积极性。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本,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
本班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学生基础较好,对语文学科有较浓厚的兴趣,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第二层次为学生基础一般,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兴趣,阅读和写作能力一般;第三层次为学生基础较差,对语文学科兴趣不足,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弱。
科三初中语文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科三》一文,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合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2. 分析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效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文章文本。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然之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大自然中感受过它的魅力呢?请分享你们的感受。
二、新课导入1. 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自主探究1. 学生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文章主要描述了哪些景物?(2)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作者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讨论1. 提问:文章中作者对大自然有哪些赞美之情?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文章内容、主旨和作者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珍惜资源?六、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保护大自然的短文。
2. 收集关于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分享给同学们。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自主探究、课堂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科三初中语文教案模板
科三初中语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XXX(写作手法、修辞手法等);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生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到XXX(主题、情感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XXX(知识点、技能点);2. 教学难点:XXX(知识点、技能点)。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XXX(提问、故事、游戏等)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本课主题;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标记不理解的地方;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4.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病例,学生分析并讨论病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互动交流;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2. 案例分析是否具有代表性,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小组合作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4. 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建议。
七、教学资源1. 教材:XXX版本《XXX》;2. 辅助材料:PPT、病例、作业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初中科三语文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初中科三语文【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主旨。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课堂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阅相关资料。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合作探究1.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总结文章主旨。
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练习1.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讲解练习题答案,纠正学生错误。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深入探究1. 分析文章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拓展延伸1.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相关文学作品。
四、课堂练习1. 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讲解练习题答案,纠正学生错误。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教资初中语文科三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先介绍人物后叙事的记叙方法,掌握重要实词“善”、“矜”、“睨”、“颔”、“忿”、“尝”等的含义,积累文言虚词“而”、“以”、“之”等。
2. 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独特艺术手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翻译文言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卖油翁》,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点:1. 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体会作者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独特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在翻译文言文时,准确把握词义和句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油翁的生活环境。
2. 提问:你们知道油翁是谁吗?他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意思。
3.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三、分析文章结构1. 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的段落层次。
2. 教师讲解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层次感。
四、品味文章语言1. 学生品味文章语言,找出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师讲解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语言魅力。
五、探讨文章主题1. 学生讨论文章主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2. 教师总结文章主题,强调文章的教育意义。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提出自己的疑问。
七、布置作业1. 学生翻译课文中的文言文段落。
2. 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应该怎么做?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油翁的生活环境,分析文章结构,品味文章语言,探讨文章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卖油翁》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科三教案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
2. 教学难点: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或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
2. 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预习任务,如划重点、摘抄好词好句等。
-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预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3. 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纠正错误。
4. 课堂讨论-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5.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6.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相关文章、完成课后练习题等。
- 强调作业要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为教案示例:课题:《草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修辞手法等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科三教案模板初中语文
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讨论等方法,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春天景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绿得耀眼”、“翠色欲滴”等。
2. 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印象。
3. 教师总结: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美好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歌——《春》。
二、新课讲授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3. 学生朗读并品味这些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4.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绿得耀眼”、“翠色欲滴”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5. 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与春天有关的诗句,让学生判断哪些诗句出自《春》。
2.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
2. 拟写一篇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品味、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了春天的美好,体会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通过讲解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七年级语文学科三模块教学模式教学案月日
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重点 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展示方式:
教师强
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使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 调 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自学提示: 互动方式:
1.
导入新课 由赞美优秀的传统文化导入。
2.
感知 a.教师声情并茂配乐示范,使诗的音韵 美通过富有魅力的节奏、韵律直观地再 现出来。 b.学生自由读、互相听读、集体读,反 复体会、揣摩。
七年级语文学科“三模块”教学模式教学案
第 2 周 主备人:黄庆峰 授课人: 课时:1 备课组长签字: 年级签名:
月
日
课题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1、知识:用普通话反复诵读,音量适中,感情充沛, 展示方式:
目 学 标 习
节奏感强,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教师强 调
2、能力: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3、情感: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其通过自己的想象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教育是一项用心经营的事业
让我们用爱赢得成功
互动方式:
c.让学生配乐朗诵这几首诗,师生共 同对朗诵水平作出评价。 d.检测背诵。 3. 探究: a.你怎样理解 “海日生残夜, 江春 入旧年。 ”这句诗? b吗? c.请用一句话评说 《赤壁》 和 《浣 溪沙》 。 4. 拓展: 教师推荐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 背诵篇目,让学生多读、多背,增 加积累。
教育是一项用心经营的事业
让我们用爱赢得成功
互动方式:
4. 各小组依次表演朗读,或全组读,或个人 反复诵读 代表读,或几位代表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评读。 教学板块之四. 美读课文 1.朗读指导。可以设计角色读。如《金色花》 可分两个角色:调皮的小孩,焦急的妈妈。 2.同学体会。 3.分组活动。 各小组任务不变,要求同学们群 策群力,用智慧设计出最精美、最科学 的朗诵方案,力争以最纯熟的技巧、最饱满 感受美文 的热情准备登台朗读。必要时对课文可略作 改动。 4.各小组依次登台朗读, 教师以点睛之语进行 评价。 5.课堂教学小结。 教学板块之五.读泰戈尔 《飞鸟集》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 但我已经飞过。 ”---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然飞过。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 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 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他欺骗我们。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 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 要被关在外面了。 学生搜集 “泰戈尔”
教资科三语文初中教案
教资科三语文初中教案课程类型:新授课学科:语文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描绘和赞美。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春天是什么样子?你们对春天有什么感受?2. 引入课文《春》,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描写春天的美文。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解决生字词的问题。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课文内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分享自己的感悟。
2.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情感体验(5分钟)1.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引导和评价。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醒学生要积极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初中语文科三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语文》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2. 学会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合作探究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布置作业1. 阅读课外相关文学作品,积累文学知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阅读1.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文章。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比喻手法等。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文学鉴赏1. 教师介绍文学鉴赏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鉴赏作品。
2. 学生尝试运用鉴赏方法,分析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布置作业1. 阅读课外相关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语文教资教案模板科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背影》的内容,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能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朱自清先生的情感表达。
-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父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自清先生的情感表达。
-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 难点:- 深入理解父爱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亲情。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二)自主学习1.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中父亲的形象是怎样的?- 父亲的背影给你怎样的感受?-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父爱的感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
(五)总结全文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父爱的伟大。
2.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拓展延伸环节表现积极,课堂氛围良好。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板书设计《背影》教学设计一、作者简介朱自清二、课文内容1. 父亲的形象2. 父爱的伟大三、写作手法1. 细节描写2. 心理描写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恩父母2. 热爱家庭。
初中语文科目三教案设计模板
教案设计模板:初中语文科目课题:《<<背影>>阅读教学》年级:七年级教材:《<<背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背诵《<<背影>>》中的经典段落。
(2)掌握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分析文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
(2)引导学生关注亲情,学会感恩。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掌握文章的表达方式。
3.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情感。
2. 把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背景音乐,引入课题。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亲情吗?请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
二、新课导入1. 介绍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影>>》。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课堂讲解1. 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文章主题。
2. 针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如比喻、拟人等。
3. 分析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2)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2.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五、角色扮演1. 学生自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 教师点评,总结角色扮演的优点和不足。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背诵《<<背影>>》中的经典段落。
2. 撰写一篇关于《<<背影>>》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背影>>》这篇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一项用心经营的事业
让我们用爱赢得成功
互动方式:
c.让学生配乐朗诵这几首诗,师生共 同对朗诵水平作出评价。 d.检测背诵。 3. 探究: a.你怎样理解 “海日生残夜, 江春 入旧年。 ”这句诗? b.你见过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 深”般景致吗? c.请用一句话评说 《赤壁》 和 《浣 溪沙》 。 4. 拓展: 教师推荐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 背诵篇目,让学生多读、多背,增 加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重点 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展示方式:
教师强
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使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去 调 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自学提示: 互动方式:
教学板块之一. 落实字词 1.学生通过字典疏通字词。 2.同学齐读课文,老师听音。 3.正音。 教学板块之二. 通读课文 1.通读全文,理解大致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说说每一首诗的内容。 教学板块之三. 练读课文 1. 全班活动,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要把一篇诗歌读 好,必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音的修饰、调的 把握、速的调控和情的渗透。 ) 2. 学生反复体味,先练习朗读。 3. 分组活动。一组选定一首诗。以小组为单位,先 讨论怎样读好,在练读。
七年级语文学科“三模块”教学模式教学案
第 2 周 主备人:黄庆峰 授课人: 课时:1 备课组长签字:
月
日
年级签名:
课题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1、知识:用普通话反复诵读,音量适中,感情充沛, 展示方式:
学 习 目 标
节奏感强,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教师强 调
2、能力: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3、情感: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其通过自己的想象
教育是一项用心经营的事业
让我们用爱赢得成功
互动方式:
4. 各小组依次表演朗读,或全组读,或个人 反复诵读 代表读,或几位代表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读、 评读。 教学板块之四. 美读课文 1.朗读指导。可以设计角色读。如《金色花》 可分两个角色:调皮的小孩,焦急的妈妈。 2.同学体会。 3.分组活动。 各小组任务不变,要求同学们群 策群力,用智慧设计出最精美、最科学 的朗诵方案,力争以最纯熟的技巧、最饱满 感受美文 的热情准备登台朗读。必要时对课文可略作 改动。 4.各小组依次登台朗读, 教师以点睛之语进行 评价。 5.课堂教学小结。 教学板块之五.读泰戈尔 《飞鸟集》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 但我已经飞过。 ”---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然飞过。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 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谢谢火焰给你光明,但是不要忘了那执灯的 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他欺骗我们。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 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如果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时,真理也 要被关在外面了。 学生搜集 “泰戈尔”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第 3 周 主备人:黄庆峰
授课人:
课时:1 备课组长签字:
年级签名:
课题
诵读欣赏 泰戈尔诗三首
1、知识:用普通话反复诵读,音量适中,感情充沛, 展示方式:
学 习 目 标
节奏感强,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教师强 调
2、能力: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3、情感: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其通过自己的想象
和联想去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重点 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展示方式:
教师强
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 使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提示: 互动方式:
1.
导入新课 由赞美优秀的传统文化导入。
2.
感知 a.教师声情并茂配乐示范,使诗的音韵 美通过富有魅力的节奏、韵律直观地再 现出来。 b.学生自由读、互相听读、集体读,反 复体会、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