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机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些丘陵地区来说,农机化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的困境及解决措施进行探讨。
一、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1. 地形复杂,不利于农机作业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地形复杂,农田多为小块分散分布,交通不便,这些因素使得农机具有很大的作业难度,且农机作业效率较低。
农民难以采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种植、收割等作业。
2. 机械化水平低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人工劳作为主,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较为困难。
由于缺乏对农机的了解和运用,使得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3. 资金投入不足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经济条件一般较为困难,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农民难以购买和更新农业机械设备,造成农机化发展的艰难局面。
1. 发展适合丘陵地区的农机具针对丘陵地区复杂的地形和作业环境,可以研发和推广一些适合的农机具,比如小型、便携式、适应性强的农业机械设备,以提高农机在丘陵地区的适应性和作业效率。
小型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小型收割机等,这些农机具在丘陵地区的作业能力和适应性更强。
2. 实施农机化示范项目为了推广农机化技术,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实施农机化示范项目。
通过示范项目的方式,可以让农民亲自体验到农机化带来的便利和效益,增强他们对农机化的认同和接受度。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农民使用农机化设备。
3. 加强农机化技术培训对于丘陵地区的农民来说,他们对农机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技术培训。
可以通过举办农机化技术培训班、开展农机化技术知识宣传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农机化技术,提高他们使用农机的能力。
4. 加大对农机化的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丘陵地区的农机化发展。
对购置农机具的农民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或税收减免;建立农机化服务机构,为农民提供农机具的租赁和维修服务;加强农机化技术研发,推动农机化装备的更新换代等。
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介绍了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扶持、高产技术、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投入、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推动全省丘陵地区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存在问题;对策;江苏省所谓现代农业,即用现代的物质装备农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的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1]。
仪征市地处宁镇扬丘陵地区,一定要抢抓机遇、找准现代农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抓调整、科学定位谋发展,抓住丘陵山区的特点,找出丘陵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难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好现代农业。
1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江苏省人多地少,其中丘陵面积近1.5万km2,占全省面积的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田积极性,挖掘了生产潜力,增加了粮食种植面积,提高了粮食单产,使广大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农村住房、道路、教育、卫生等许多公共事业得到了空前的改变。
城乡一体化、农业专业化、社会科学化、管理法制化,在社会发展中已充分展现,并逐步发展。
但随着社会文明化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致使耕地面积减少、工业污染加大、生活环境污染加重,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
1.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所谓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比重过大,现代化经济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
城乡发展很不平衡,结构偏差过大,农业人口过多,农民收入低下,城乡收入比例拉大,农业效益低。
有资料显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从业人员50%,而农业创造增加值在全国GDP中所占比例不到20%。
这都导致农民消费低迷,农户资金积累下降,农民生活保障制度不健全,农业基础脆弱[1]。
四川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半 封 闭式 的生 产经 营 方式 , 商 品经 济 引入农 业 发展 。 将 石油
农 业 虽然 在短 期 内提 高 了生产 效 率 , 获得 较 好的 经济效 益 , 但 却 对 资源和 环境 产 生 了巨大 的破 坏 。 为了 协调 环境 、 资源
个 现代 化 的 内容 之一 。0年 代 末和 8 7 0年 代初 , 国总 结了 我
代 以 前 , 国 、 国等 国家 实现 的现 代农 业 , “ 油农 业 ” 英 法 以 石
为 显 著特 征 。 谓 “ 油农 业 ” 所 石 是指 在 农业 生 产 中使 用 现 代
过 去 的历 史 经 验 , 农 业现 代 化 的理 解 进 一步 延 伸 到 了经 对
营 管 理 , 出 农 业实 现 “ 提 三化 ” 即农 业 基 本建 设现 代 化 、 , 农
的工 业装 备 , 大面 积 推广 和使 用现 代 科学技 术 , 革 以 往 的 改
农 业管 理 方式 。 应用 现代 经 营方 式管 理农 业 ; 打破 传 统农 业
业 生 产技 术现 代 化 、 业经 营管 理 现代 化 。 0年 代 中 后 期 , 农 9
目前 , 界 上接 近 5 %的耕 地 及 2 %的人 口 已经 完成 世 0 4 了将 传 统 农 业转 变 为 现 代农 业 的 过程 。 国 是 世界 上 最 先 美 实现 现 代 农 业 的 国家 , 实现 现 代 农业 的时 间 是第 二 次 世 其
界 大 战前 后 : 国 、 国 、 国从 2 英 法 德 0世纪 6 0年 代左 右 开 始
发 展现 代农 业 ; 日本在 7 0年 代 中期基 本实 现 了 由传统 农 业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丘陵山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农机化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地形复杂:丘陵山区地势起伏,地形复杂,不适宜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给农机作业增加了难度。
2.土地面积小、分散:丘陵山区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且往往是多块分散的小块土地,这使得农机的使用效率较低。
3.道路条件差:丘陵山区道路狭窄,交通不便,不利于农机的运输和使用。
4.农民使用意识不强: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的人力劳动和小型农具使用,农民对农机的使用意识不强,不愿意购买和使用农机具。
5.农机服务不到位:部分丘陵山区的农机服务站点布局不合理,服务范围有限,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二、建议1.推广适用小型农机:针对丘陵山区地势复杂的问题,可以推广使用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小型农机,如小型拖拉机、小型联合收割机等,提高农机作业的适应性和效率。
2.推进土地整治:通过土地整治,将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整合,形成规模化的农田,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
3.加强道路建设:加大对丘陵山区道路的改造力度,修建农村公路,拓宽道路,提高通行能力,方便农机的运输和使用。
4.加强农机培训和推广工作:加强农民农机使用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机的认识和使用能力,培养农民的农机使用意识。
5.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机服务站点的布局和建设力度,加强对农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提高农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加强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出台相关农机补贴政策,降低农民购买农机的成本,提高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7.推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农民组建农机合作社,共同购买和使用农机,提高农机的利用率,降低农机的使用成本。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但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农机化发展的引导,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江苏省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年第 1 01 1期
农 村 经济 学
江 苏 省 丘 陵 地 区现 代 农 业 发 展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徐德 金 赵 国金
( 苏 省 仪征 市 新 城 农 服 中 心 . 苏 仪 征 2 10 ) 江 江 14 1
摘要
介 绍 了江 苏省 丘 陵地 区现代 农 业发 展 存在 的 问题 , 并从 政 策扶 持 、 高产技 术 、 施农 业 、 础设 施 、 技投 入 、 管 力度 等方 面 设 基 科 监
科 学 化 、 理法 制化 , 社 会 发 展 中 已充 分 展 现 , 逐 步 发 管 在 并
展 。 随 着 社会 文 明化 的发 展 , 但 特别 是 工业 化 进 程 的加 快 , 致使 耕 地 面 积减 少 、 业 污 染 加 大 、 活环 境 污 染 加 重 , 工 生 给 农 业 生产带 来极 大 的挑 战 。
过 多 , 民 收 入 低 下 , 乡 收 入 比 例 拉 大 , 业 效 益 低 。 资 农 城 农 有
的 资源 优势 、 自然 优 势和 环 境 条 件 , 因地 制宜 , 高 农 业 综 提
械设 备 的矛 盾 ; 户种植 面 积 小 、 种杂 , 农 品 无规 模 效益 , 与现 代农 业之 间 的矛盾 。 陵地 区 田块 存在 落差 大 、 资源 匮乏 、 丘 水
点 , 出 丘 陵 山 区发 展 现 代农 业 的难 点 , 持 以 人 为 本 , 找 坚 充
分 落 实科学 发 展观 , 力 发展 好现 代 农业 。 大 1 丘 陵 山 区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存 在 的 问 题
11 城 乡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特 征 明 显 .
新 型农 民 的培 养 和 发 展任 务还 很 艰 巨 , 紧 紧依 靠 国 家 政 要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随着现代化的进步,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
但丘陵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复杂而分散,因此,丘陵山区的农业现代化极为困难,而且农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更大,农民收入水平低,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民信心不足等。
1.科技含量低,生产技术落后。
由于丘陵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建设条件差,导致农村物质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生产技术落后。
目前,很多农民在进行生产时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力和畜力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效率低,成本高。
这就导致生产效率达不到要求,农民的生产收益非常低。
2.农机水平不高,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丘陵山区的农机化水平很低,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农机产品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同时,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这种情况给农民带来的经济压力和风险非常大。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尽管政府对丘陵山区的农业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扶持,但扶持力度依然不够,这一直是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
当前的一些草根农业企业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不同程度的政策限制、市场就业机会少等原因,生存和发展远不如城市中的企业。
因此,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扶持需要加大力度,政策引导机构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政策,促进农机化发展。
二、建议1.加大农业机械化科技含量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我们应注重对农业机械化科技含量的研究和推广,尤其是在设备自动化、增产和质量的方面,应该加大投入和技术支持。
政府部门应鼓励农村企业投资研究和生产先进的农机设备,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收益。
2.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工程。
乡村振兴工程的提出,为丘陵山区的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为加快农村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乡村振兴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丘陵山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限制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就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丘陵山区农机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地形复杂导致农机作业难度大;土地坡度大,优质耕地资源缺乏;农民购买农机设备的经济实力较弱;气候条件恶劣,干旱、高温等不利于农机作业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农机作业管理,降低农机作业难度。
通过合理规划农田的田块结构,合理划分土地坡度,减少农民的手工劳动,降低对农机作业的依赖程度。
加强农机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降低操作风险,提高作业效率。
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地利用效率。
丘陵山区土地坡度大,耕地资源有限,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划分农田区域,提高土地利用率。
可以采取梯田种植、地势整平、沟渠排水等措施,改善土地平整度,提高农机作业效率。
三、加大政府对农机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农机化发展政策,提供财政补贴,降低农民购买农机设备的经济压力,鼓励农业机械化。
加强农机设备维修和售后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机的使用率和效益。
四、推广适应丘陵山区气候条件的农机设备。
丘陵山区气候恶劣,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条件对农机作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要选择适应丘陵山区气候条件的农机设备,提高农机设备的抗逆性和生态适应性。
加强农机设备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农机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减少对气候条件的依赖。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这些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
通过加强管理、优化资源、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推广适应气候条件的农机设备,可以有效提高丘陵山区农机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地区农机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然而,在中国的一些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困境,阻碍着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和农产品的生产。
本文将从农机化发展困境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对丘陵地区农机化进行浅析。
一、农机化发展困境1.地形复杂丘陵地区的地形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地势陡峭,很多田地都是坡耕地,这样的地形对于大型机器的使用十分不利。
大型农业机械无法进入这些陡峭的地区进行作业,导致了农机化水平的下降。
2.基础设施滞后丘陵地区的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地方缺少现代化的道路网络和起吊设备,农机无法进入田间地头,也无法对机器进行维护以延长使用寿命。
3.人才短缺丘陵地区的文化程度较低,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农民缺乏维修、操作耕作机器的技能,无法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高效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轻人的离开,能够使用和维修农机的人越来越少,这也阻碍了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解决措施1.积极引进新技术针对丘陵地区地形与现有机械长期不相适应的情况,要积极引进新技术。
例如,采用新型拖拉机、便携式割草机、手推式插秧机、无人机、自动化种植等,提高农机的适应性,进而促进农机化发展。
2.鼓励开展精细化管理推广“精细化管理”是农机化发展的一大措施。
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精细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使农民能够使用更多先进的农业机械。
3.组建农机合作社在丘陵地区,组建农机合作社可以有效解决人才短缺和设备更新的问题。
农民可以通过合作社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提高农机的利用率和效益,降低单个农户农业机械的购买成本。
4.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投入政策的制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机化的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征税减免、经济补贴等鼓励农户购买农机械,同时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农机化发展到达更高的水平。
总之,丘陵地区农机化的发展因地制宜,多方面推进,切合实际,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丘陵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土地利用受限、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艰苦等因素的影响,农机化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深入研究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的困境及解决措施,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条件复杂,农机化设施建设投入大且成本高,农民对农机化技术了解不足,农机维修保养困难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农机化设施建设和更新换代,加强农民培训和意识提升,提高农民对农机化技术的接受度和运用能力。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的困境,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000字】1.2 问题提出在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农机化水平低下、农机设备老化严重、农民对农机化的意识不足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农机在丘陵地区的应用程度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益有限,农业发展受到限制。
在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道路狭窄,气候多变,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机化设备的有效运用。
由于农机设备价格昂贵,维修保养困难,农民普遍缺乏购买和使用农机的能力,农机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农民对农机化的认识和意识较低,很多农民还在使用传统的人力耕作和简单的农具进行耕作,对于农机化的优势和重要性缺乏深刻的理解,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和精力来推动农机化发展。
这种现状导致了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如何解决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困境,促进农机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提出】。
1.3 意义农机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以丘陵地区为例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以丘陵地区为例作者:夏钦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3期摘要:本文对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本文主要以丘陵地区为例,针对丘陵地区地貌、环境特征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入、政府扶持以及管理方面等提出了对策,目的在于为推动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丘陵地区;农业发展;问题;优化对策一、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由于地貌原因,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丘陵地区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即小规模、小户种植现状与大规模机械设备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之间存在的矛盾。
由于丘陵地区存在水资源匮乏、田块落差大、地块小以及土壤贫瘠等天然局限,使得丘陵地区的农户种植普遍表现为品种杂、面积小、规模效益低等现状,这些也造成了丘陵地区机械化程度较低,大规模机械作业开展困难等问题。
2.农产品由于农业产业组织落后而竞争力较低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大多缺乏一定的生产规模,而且丘陵地区土地入股难、土地田块小等特点,以及产品普遍存在加工和运销滞后的问题,都是造成农业效益不高,发展缓慢的原因。
而且由于缺乏先进的农业管理体制,农业结构往往缺乏战略性,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当前丘陵地区农业产业面临着积压滞销、农资成本高、产品价格低、耕地锐减、人口增多、环境资源恶化和遭到破坏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1]。
这些问题都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的课题,如果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环境保护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农业生产水平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4.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据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60%是小学文化程度,在丘陵地区农村素质偏低的情况更加严重。
广大农民长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对他们来说,摒弃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农业种植思想,而去接受新技术、新观念是非常困难的,需要较长的一个过程。
二、对策发展丘陵地区农业产业,必须弄清丘陵山区的农业特点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资源优势进行深入开发,以提高土地综合经济效益和产出率为最终目的。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农业生产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
其中,农机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丘陵地区,农机化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
本文将对丘陵地区农机化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进行浅析。
一、农机化发展困境1.土地分散化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分散,地形复杂,耕地面积较小,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土地流转能力差。
2.农机化水平较低由于农机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农民收入较低,农业生产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同时,丘陵地区地形复杂,机械化操作难度较大。
3.使用成本高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大,农机具的适用性比较差,使用成本较高。
农民普遍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小农经济难以维持。
4.技术含量低丘陵地区农机具的技术含量低,大多是传统的农机具,缺少智能化设备,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二、解决措施1.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农民对农机化的认识,提高其使用农机具的意识,推广新型农机具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政府支持加大农机化扶持力度,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农机具,对农机具进行资金补贴,降低农机使用成本,提高农民收入。
3.推进土地流转通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流转市场,加强土地流转合作社等组织的建设,促进土地流转,提高丘陵地区的土地规模经营。
4.推广智能农机推广使用智能化农机具,提高丘陵地区农机具的技术含量,降低使用成本,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联合农机服务站加强农机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降低维修和保障成本,组织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
综上所述,面对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民使用农机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的步伐,农机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障粮食安全和提升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丘陵地区,农机化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形复杂。
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土地坡度大,开展农机作业存在一定的困难。
传统农机难以适应丘陵地区的地形特点,使用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资金投入不足。
丘陵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户资金有限,购买农机设备的能力较弱。
加之农机设备价格昂贵,农户普遍存在投资农机设备困难的问题,从而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丘陵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农机操作技术的培训和指导。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农机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
针对以上困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促进丘陵地区农机化的发展:加大政府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农民购买农机设备。
可以通过设立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或农机信贷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购买农机设备,提高农机化水平。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政府可以组织专业机构或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操作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机操作技术水平。
通过开展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设备,提高农机化的效益。
开展农机改进研究与推广。
针对丘陵地区的地形特点,研发和推广适合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的农机设备。
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强研发,提高农机性能和适应性,进一步改善农机设备在丘陵地区的使用效果。
加强农机设备服务保障。
政府可以建立农机设备维修和技术支持服务网络,提供农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服务。
可以通过设立农机维修站点或和农机合作社合作,提供及时、便捷的农机设备维修和服务,增强农民对农机设备的信心和使用意愿。
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地形复杂、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水平低等方面。
要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展农机改进研究与推广,加强农机设备服务保障,从而推动丘陵地区农机化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3-10-29CATALOGUE 目录•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与建议•案例分析与实践•结论与展望01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地理环境西部地区多位于高原、山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政策扶持国家针对西部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等,旨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水利、电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设备支持,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农业生产方式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
农村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02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缺乏增长点。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金投入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西部地区农村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制约了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
030201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如交通、通讯、水利等设施不完善,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落后西部地区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不高,导致劳动力素质无法有效提升。
教育资源匮乏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缺乏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给农民的健康带来隐患。
医疗卫生条件差1生态环境问题23西部地区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的矛盾较为突出,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农业生产是一大挑战。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在丘
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
的建议。
一、农机化设备难以进入丘陵山区
由于丘陵山区的地形复杂,地势险峻,交通出行不便,许多农机化设备很难进入该地区。
同时,丘陵山区农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少,对于大部分农机化设备使用而言也几乎
不可能实现。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设备。
同时,政府还应该在交通建设上加大投入,扩建道路、通行设施等,保障农机化设备能够
进入丘陵山区。
二、农机化发展缺乏专业化人才
目前,丘陵山区农业人才普遍缺乏,农业从业人员较少,能够熟练操作农机设备的人
更是稀缺。
这就成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瓶颈,其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人才的培训、招聘、奖励等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工作的引导与管理,为农机化发展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农机化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目前,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多数农民仍处于简单机械操作程度,这不
仅影响了丘陵山区现代化农业的推广,也限制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因此,应该积极推广先
进农机化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从而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
高。
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化和技术不断进步,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预期将会变得更加顺畅和
顺利。
而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保障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所需要的就是政府多方位的
支持、农民适时的配合以及专业人才的参与,合力推进农机化在丘陵山区的大范围实施。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与建议丘陵山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但由于地形复杂、土壤肥力低、缺水少雨等自然条件限制,其农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农民工作耕作难度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强农机化发展。
本文就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农机化发展监管体系、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应用农机技术等方面的建议。
1. 农机化设施不完善丘陵山区农村道路交通不畅,道路狭窄,车辆通行难度大,加之农机化设施缺失,使得农机具难以进入农田,无法满足农民生产需求。
2. 农民农机化意识低许多农民对农机具的使用缺乏必要的认识,不愿意采用现代化的农机化技术,continue to use 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现有监管体系监管不严格,管理制度不完善,农机具使用和违规操作屡禁不绝,导致农民的安全隐患和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机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的效率。
完善农机具使用和违规操作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农机具使用安全性。
同时,加强农机具的维修和保养,改善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强农机具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保障农机具正确、安全、高效的使用。
2. 推进应用农机技术。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具,并加强对新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如推广水田管理、有机肥料、病虫害预防控制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改善农村道路交通。
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建设,修建宽敞的道路,为农机具进入农田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农机具的使用率和效益。
综上所述,加强农机化发展对于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完善农机化发展监管体系和推进应用农机技术是现阶段比较重要的任务。
希望各级政府能够重视并采纳这些建议,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农机化发展。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
浅析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困境及解决措施一、引言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而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之一。
我国的农机化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尤其是在丘陵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土地利用受限、交通不便等问题,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
本文将从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丘陵地区农机化发展的困境1. 地形复杂难以使用农机丘陵地区地势较为陡峭,山坡坡度大,这对农机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农机设备都难以在丘陵地区发挥最大效益,农户难以购买到适用于丘陵地区的农机设备。
2. 土地利用受限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丘陵地区的土地资源有限,不少地区的土地利用受限,部分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更难够吸引农机生产商进入,导致农机设备供给不足。
3. 交通不便难以进行农机作业丘陵地区的交通条件较差,交通不便使得农机设备难以进入丘陵地区,无法满足农户们的作业需求,也无法实现农机设备在不同地块之间的流转,有效提升农机作业效率。
1. 研发适用于丘陵地区的农机设备一方面,农机生产商可以抓住市场机会,研发适用于丘陵地区的农机设备,例如山地拖拉机、山地插秧机等,以满足丘陵地区农户的作业需求。
政府可以出台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机制造商开发适用于丘陵地区的农机设备。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推动丘陵地区农户对土地进行整合和合作,形成规模化的农田。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也可以吸引农机企业将设备引入丘陵地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 改善交通条件,推动农机设备进入丘陵地区政府可以加大对丘陵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交通条件,例如修建公路、铺设交通网络,提高丘陵地区农机设备运输的便捷性。
还可以鼓励农机企业与农户合作,将农机设备以租赁形式引入丘陵地区,增加农机设备在农田作业中的使用率。
4. 加强农民培训,提升农机设备使用技能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加大对丘陵地区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农机设备的使用技能和操作水平,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效率。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及应对举措探寻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及应对举措探寻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遭受到破坏和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部地区开始积极推动生态农业的建设,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探讨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现状,并提出应对举措。
当前,西部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由于西部地区地势复杂、地域辽阔,农业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难题。
西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受到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限制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西部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农村劳动力外流的问题,这也给生态农业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西部地区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举措。
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大力推进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态修复等工作,加强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监管和管理。
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培育适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竞争力。
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扶持力度,促进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商业意识,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的有机结合。
还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流通的各项配套设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和交易便利程度。
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存在着发展的机遇和前景。
只有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地区经济的绿色转型。
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产技术水平,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绿色发展。
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激发农民投身生态农业的热情和动力。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及应对举措探寻
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及应对举措探寻随着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加剧,人们对生态农业的需求和关注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限制,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现状和应对举措。
1.发展水平低下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生态农业发展滞后,耕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程度不高。
2.基础设施薄弱该地区农村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东部地区,生态农业市场和流通网络发展不完善。
3.环境污染严重西部地区大气污染严重,水体、土壤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物来源主要是农业和工业活动。
这给生态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4.农业技术落后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支持,但西部地区农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专业人才。
二、西部地区应对措施1.倡导绿色农业西部地区应该引导广大农民从耕作方式,施肥方式等方面转向绿色农业方式,以降低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提升生态农业的市场和流通网络发展水平。
同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减小污染对生态农业的危害。
3.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加强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推进绿色技术与生产方式的结合,提高生态农业科技水平。
4.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在政策层面上,西部地区应该加强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
同时,加大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投入,提高生态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结论: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和完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和完善管理的对策建议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状和完善管理的对策建议自1996年起,江苏开始大规模对丘陵山区进行农业综合开发。
经过10余年的开发,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农业发展后劲有了明显增强,丘陵山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1.1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效地增强了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薄弱,灌无水、行无路、地贫瘠是长期以来困扰丘陵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江苏始终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运用综合治理措施,在加强水源工程灌排体系和田间交通体系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善田间工程配套,铺桥修路、植树造林,从根木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昔日的荒山乱岗改造成林地、果园和茶园,丘陵山区的生态环境更加秀美,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良性持续发展,有效地增强了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当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2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了特色产业,提升了资源利用的层次。
江苏丘陵山区开发在坚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强调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根据资源特点和区域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各地围绕经济林果、花卉苗木、特色蔬菜、食草畜禽等主导产业,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集中资金投入,解决影响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丘陵山区的资源由单一粗放利用逐步向综合、深度开发转变,开发内容、科技水平、运作机制等都在不断发展。
形成了不少具有较高效益的特色产品,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标准较高的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培育和壮大了特色产业,提升了资源利用的层次。
1.3推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丘陵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余培发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目前,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在我国西部丘陵地区的广大农村,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特征仍较明显,多数农户还在按照传统的方式和习惯从事种养业,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较为缓慢,与我国东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一、面临问题
从总体上看,西部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目前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西部丘陵地区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滞后,村落切割分散,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薄弱,地势不平整、水系不配套、道路不通畅、设施不健全,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难度,发展生产的艰巨性、复杂性及发展成本均高于其他地区。
(二)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为低下
当前农村土地使用主要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生产经营规模小,粗放经营面积较大,普遍过度垦殖,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地流转困难,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
虽然耕地稀缺,人均占有耕地少,但非农用占地规模和速度与其它地区相比并无差异,保护耕地的任务相对更重,农民在此过程中利益受损害的矛盾同样突出。
(三)农业劳动力综合素质偏低
西部丘陵地区农业人口数量庞大,综合素质偏低,劳务输出低龄化趋势明显,农村职业培训发展不足,存在重视不够、支持不力、针对性不强等突出问题,带
来就业能力降低,竞争力弱化的结果,多数劳动者只能在脏、累、苦、险等低层次岗位就业,劳务收入水平上升有限。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年龄、智力上均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技术接受能力不高,影响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标准提升,最终影响到农民收入。
(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不足
西部丘陵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农产品品种繁多,总量丰富,但当前农产品市场竞争的焦点已开始从初级农产品的质量竞争逐步转为农产品加工产品的质量竞争。
一个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的大小、技术水平的高低、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甚至决定这一地区农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这一改变,使得丘陵地区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凸显,主要表现有:生产规模小、分布散、加工设备落后,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缺乏名牌产品,加工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产业链短、关联性弱、产业带动力不强。
二、主要对策
要加快西部丘陵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务必从以下十个方面作出积极努力: (一)要搞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区域布局化、规模化生产”的总体要求,采取“一线一品”或“一乡一品”、“几村一品”的发展模式,科学编制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支柱产业。
这个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重点发展产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的具体时间、地点和保障措施要有明确要求。
在编制这个规划时,要与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必须使本地要发展的产业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要充分尊重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意见,使当地要发展的产业与当地的土壤、气侯、光照、水质等条件相适应,确保在发展中不会出现异常情况。
(二)要创新体制发展特色产业。
坚持“总体规划一张纸,产业布局一盘棋,
政策体制一把尺,公共服务一条龙”的原则,按照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广“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标准+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构建产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机制,积极支持发展一批营销型、科技型、服务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效益、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巩固发展现有优势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三)要突出重点壮大畜禽养殖业。
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养殖业防疫体系,扩大防疫规模,增加防疫人员,为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大面积推广生猪保险特别是能繁母猪的保险,抓好生猪良种补贴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暨优质草食牲畜养殖小区项目建设。
在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的同时,要搞好对畜禽粪尿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防止其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四)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初级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开拓市场,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与发达国家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西部丘陵地区的农产品加工业水平很低,发展潜力很大。
因此,各地一定要依托当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的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和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主要应按照“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利益均沾,互惠互利”的原则,大力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横向经济联合和有偿技术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一批技术设备先进的大中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来加快本地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制造出大量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品去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以逐步提高本地农业的发展效益。
要把发展粮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加工作为重点,不断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在增加后续效益的同时,促进大宗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五)要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
坚持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好产地销售市场,并在粮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区,集中力量
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特别是要注重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加快以批发市场为中心联络各个收购网点的市场体系建设。
同时,要积极培育和扶持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更多地依靠中介服务组织把农产品卖出去。
要建立一批专业协会。
主要把种养大户联接起来,形成一个技术共用、市场共享、利益均沾的经济联合组织。
要组织一批供销组织。
主要把乡镇供销社、农业服务中心等机构组织起来,成为当地农产品的销售公司。
要培育一批运销大户。
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大批有经营头脑的农民从事农产品贩运,把大量分散的农产品组织起来,实行多形式、多渠道营销。
而且,要领导带头跑流通,各级干部,特别是乡镇干部,一定要把主要精力从只抓生产转到重点帮助农户、种养大户、承包业主跑信息、找销路、办市场、牵线搭桥、引导服务上来,乐于当“果书记”、“猪乡长”、“菜主任”,积极帮助农民解决鲜活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六)要强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的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绿色”、“无污染”等环境优势,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信得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并用打造成功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去嫁接同一生产区域内的其它同类农产品,促使知名农产品品牌发挥出更大作用。
省、市、县、区党委、政府对创建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名牌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和乡镇村社及县、区、乡相关部门,应分别给予适当奖励。
(七)要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积极争取国、省扶贫开发投入政策,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群众自愿、多元投入、量力而行”的原则,继续运用“竞争立项、以奖代补”的办法,采取“一事一议”和“谁建、谁管、谁受益”的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筹资投劳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引导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多种渠道加大投入,尽快改变农村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八)要扎实抓好农民生产技能培训。
各级人民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要把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依托市、县、区农广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反季节蔬菜种植、桑树治虫管理、果树修枝施肥和成规模畜禽养殖等技能培训,并大力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以及畜禽品种改良和疫情防御等现代农业适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现代农业生产技能。
(九)要依法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在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建立村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强化对土地流转的信息搜集、发布、协调和依法监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放活土地使用权,允许农民通过转包、租赁、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推进土地向农村种养能手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生产经营,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十)要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
目前,西部丘陵地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均已外出务工经商,耕地撂荒较为严重。
据调查,近几年来,不少地方耕地撂荒面积均占当地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因此,各地党委、政府和农机推广部门,应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组织力量,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当地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尽量减少使用农村劳动力,逐步消除土地撂荒现象。
附:作者简介
余培发男,四川南充人,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0级经济管理专业优秀研究生,曾任南充市嘉陵区农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现任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经济委主任兼振兴东北工作城市顾问、中国当代农业高级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会员和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所著《“金点子”献给新农村建设》一书,曾荣获南充市人民政府第八次(2006-2007)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截止2009年2月,该书已第
3次印刷发行,印数达到17000本。
所著《新时期城乡经济发展研究》一书,2011年4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通过新华书店向国内外广大读者销售。
该书现已被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的图书馆选购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