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6二轮物理全国通用专题复习专题六 第15讲.doc

合集下载

2025届物理《创新设计》一轮资料(配套PPT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3讲

2025届物理《创新设计》一轮资料(配套PPT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3讲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2.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2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 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 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 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3.(多选)在某高塔顶层的墙外侧,以 20 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石子(小石子
可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当小石子运动到离抛出点 15 m 时,运动时间可
能是(g 取 10 m/s2)( ABD )
A.1 s
B.3 s
C.4 s
D.(2+ 7) s
解析 小石子离抛出点最远的距离为 sm=2vg20=20 m,当小石子运动到离抛出点
②由Δv=gΔt知,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
③连续相等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之差Δs=gT2。
(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
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等效于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
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此类问题。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例1 (2024·广东省深圳市调研)如图1所示,一个小 孩在公园里玩“眼疾手快”游戏。游戏者需接 住从支架顶部随机落下的圆棒。已知支架顶部 距离地面2.3 m,圆棒长0.4 m,小孩站在支架旁 边,手能触及所有圆棒的下落轨迹的某一段范 围AB,上边界A距离地面1.1 m,下边界B距离地 面0.5 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 求:
图1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1)圆棒下落到A点所用的时间t1; 解析 圆棒底部距离A点的高度 h1=2.3 m-0.4 m-1.1 m=0.8 m 圆棒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到 A 点,有 h1=21gt21 代入数据解得t1=0.4 s。 答案 0.4 s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专题卷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专题卷

专题5 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说明:1.本卷主要考查功能关系在电学中的应用。

2.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7·九江模拟)如图所示,一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金属环质量为0.2 kg ,在该平面上以初速度v 0=4 m/s 、朝与导线夹角为60°的方向运动,最后达到稳定状态,此过程金属环中产生的电能最多为( )A .1.6 JB .1.2 JC .0.8 JD .0.4 J【解析】 由题意可知沿导线方向分速度v 1=v 0cos 60°=2 m/s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Q =12mv 02-12mv 12=1.2 J ,故环中最多能产生1.2 J 的电能。

【答案】 B2.(2017年衡水三调)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 并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 A 和2.0 V 。

重新调节R 并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 A 和24.0 V 。

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的输出功率为 ( )A.32 WB.44 WC.47 WD.48 W【解析】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动机的内阻r =Ω=4 Ω,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P =UI -I 2r =32 W 。

【答案】A 3.(2017·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同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 和塑料管Q 竖直放置。

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

则小磁块 ( )A .在P 和Q 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C .在P 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 中的长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解析】由于电磁感应,在铜管P中还受到向上的磁场力,而在塑料管中只受到重力,即只在Q中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错误;在铜管P中下落的过程中,有内能产生,机械能不守恒,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小,B、D错误;在P中加速度较小,下落时间再Q中的场,C正确。

01高三物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01高三物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第1课时 重力场中的物体平衡知识规律整合基础回顾1.重力(1)产生:重力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地球的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但两地得不等价,因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___________.而另一个分力即重力,如图所示.(2)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两极:G F =万在赤道:G F F =万向-一般情况下,在地表附近G =________(3)方向:竖直向下,并不指向地心.2.弹力(1)产生条件:①接触;②挤压;③____________.(2)大小:弹簧弹力F kx =,其它的弹力利用牛顿定律和______________求解.(3)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_____________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球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过___________.绳的作用力_________沿绳,杆的作用力__________沿杆.提醒 绳只能产生接力,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在分析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应注意二者区别.3.摩擦力(1)产生条件:①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2)大小:滑动摩擦力1N F F μ=,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_无关;静摩擦力根据牛顿定律或平衡条件来求.(3)方向:沿接触面的___________方向,并且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4.力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力是矢量,因此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常用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法来分析平衡问题.5.共点力的平衡(1)状态:静止或_____________(2)条件:___________思路和方法1.处理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______)→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2.常用的方法有:(1)在判断弹力或摩擦力是否存在以及确定方向时常用______法.(2)求解平衡问题常用:正交分解法、力的合成法(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任意两个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解矢量三角形法和________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自测自查1.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x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x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 .等于零B .大小为12mg ,方向沿斜面向上C .大小为32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D .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2.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 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 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N/m 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cm .已知A 、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3N 和5N .则细线的拉力及B 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A .1N 和0NB .5N 和7NC .5N 和3ND .7N 和7N3.如图所示,物体M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关于M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B .M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C .M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 .M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4.有一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F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 F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向左运动,F N可能为零B.若小车向左运动,F T可能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F N不可能为零D.若小车向右运动,F T不可能为零重点热点透析题型1 受力分析【例1】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倾斜的墙面上,在与墙面和B垂直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试分析A、B两物体受力的个数.●规律总结1.在分析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物体的受力时,要整体法和隔离法相互结合.2.确定摩擦力和弹力的方向时,通常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采用“假设法”判断.3.当直接分析某一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常通过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与其相互作用的另一物体的受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上例中就是先分析了B的受力,又分析A的.【强化练习1】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质量为M的斜面体上,斜面体放在粗糙的地面上,m和M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在物体m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在F 由零逐渐加大到F m的过程中,m和M仍保持静止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哪些是正确的()A.斜面体对m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地面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F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由零逐渐增大到m题型2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例2】我国国家大剧院外部呈椭圆型.假设国家大剧院的屋顶为半球形,一警卫人员为执行特殊任务,必须冒险在半球形屋顶上向上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他在向上爬的过程中()A.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大B.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变小C.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大D.屋顶对他的摩擦力变小●拓展探究若警卫人员执行完特殊任务后从屋顶A点开始加速滑下,则屋顶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又如何变化?●审题指导1.本题考查了力学中的三种力及力的分解、物体平衡条件的应用.2.审题时要注意,“缓慢”常作为平衡状态,受力分析时特别应注意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3.要注意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求解方法不同.当加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应根据1N F F μ=来求.【强化练习2】如图所示,将半球置于水平地面上,半球的中央有一光滑小孔,柔软光滑的轻绳穿过小孔,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m 2的物体(两物体均可看成质点),它们静止时m 1与球心O 的连线与水平线成45°角,m 1与半球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5,m 1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而12m m 的最小值是( )A .324B .223C .12D .21题型3 连接体的平衡问题【例3】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质量分别为2m 和m 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 )A .质量为2m 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B .质量为m 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C .绳对质量为m 的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D .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守恒【强化练习3】A 、B 、C 三个物体通过细线和光滑的滑轮相连,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C 是一箱砂子,砂子和箱的重力都等于G ,动滑轮的质量不计,打开箱子下端开口,使砂子均匀流出,经过时间t 0流完,则下图中哪个图线表示在这过程中桌面对物体B 的摩擦力F 1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题型4 弹簧连接物体的平衡【例4】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123m m m 、、的木块1、2和3,中间分别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3,当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1和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不计木块2的宽度)( )A .2m g l k μ+B .12()m m g l k μ++C .12(2)2m m g l k μ++D .122(2)2m m g l kμ++ ●规律总结1.弹簧连接的物体平衡和运动是物理中常见的情景,静止时的平衡态即为合力为零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方向是可变的,所以在平衡态时常有最大速度(如简谐振动)出现.2.分析弹簧问题时,特别注意找到原长位置、平衡位置和极端位置.3.在计算题中,弹簧的平衡态以一个知识点出现,列出平衡方程即可以求解.【强化练习4】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为计,劲度系数分别为12k k 、,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另一端固定在P 、Q 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k 2)处于原长,若要把物体的质量换为2m (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将比第一次平衡时下降的距离x 为( )A .12mg k k + B .1212()k k k k mg + C .122mg k k + D .1212()2k k k k mg + 备考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若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 ≠0.则关于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 的小球A 、B 用轻杆连接后斜靠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将A 球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地面对B 球的支持力F 1和摩擦力F 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F 1不变,F 2增大B .F 1不变,F 2减小C .F 1增大,F 2增大D .F 1增大,F 2减小3.两个小球A 和B ,质量分别为2m 、m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B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A细线恰好处于竖起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的大小为()A.0 B.m C.3mg D.33 mg4.如图所示,物块a、b的质量均为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mgB.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D.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2mg5.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悬点a、b间的距离远大小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A.α一定等于βB.m1一定大于m2C.m1一定小于2m2D.m1可能大于m27.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AOB,杆的水平部分粗糙,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有质量相等的小球A和B套在杆上,A、B间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用水平拉力F沿杆向右拉A使之缓慢移动的过程中()A.A球受到杆的弹力保持不变B.A球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变小C.B球受到杆的弹力保持不变D.力F逐渐增大8.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按图所示规律变化时,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变化规律可能是下图中的()9.特种兵过山谷的一种方法可简化为图示情景.将一根长为2d的不可伸长的细绳两端固定在相距为d的A、B两等高点,绳上挂一小滑轮P,战士们相互配合,沿着绳子滑到对面.如图所示,战士甲水平拉住滑轮,质量为m的战士乙吊在滑轮上,脚离地,处于静止状态,此时AP竖直,然后战士甲将滑轮从静止状态释放,若不计滑轮摩擦力空气阻力,也不计绳与滑轮的质量,求:(1)战士甲释放前对滑轮的水平拉力F.(2)战士乙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第2课时混合场中的物体平衡知识规律整合基础回顾1.电场力(1)电场力的方向:正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__________,负电荷受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_________.=,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_________,若为非(2)电场力的大小:F qE匀强电场,电场力将与________有关.2.安培力(1)方向:用左手定则测定.F一定垂直于I、B,I、B可以互相垂直也可以互相不垂直,I、B任一量反向,F__________.=.(2)大小:F BIL①此式只适用于B和I互相垂直的情况,且L是导线的_________长度.②当导线电流I与磁场B平行时,F最小=0.3.洛伦兹力(1)洛伦兹力的方向①洛伦兹力方向既与电荷的运动方向垂直,又与磁场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和磁场方向所确定的___________.②洛伦兹力方向总垂直于电荷运动方向,当电荷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时,洛伦兹力的方向也____________.③由于洛伦兹力方向总与电荷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对电荷永不_______.当θ=90°时,F洛=qvB,此时,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最大;当 =0°或180°时,F洛=0,即电荷在磁场中平行于磁场方向运动时,电荷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当v=0时,F洛=0,说明磁场只对__________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思路和方法1.电场最基本的特征是对放入的电荷有____________,与带电粒子所处的_____________无关.2.带电粒子在电场和重力场中的平衡问题仍然满足__________条件,且电场一般为匀强电场.3.如果带电粒子在重力场、电场和磁场内做直线运动,则一定是_____________,因为F洛⊥v.4.带电粒子在混合场内运动的动力学问题,一般要首先结合粒子的运动状态进行_____________,采用矢量三角形法或正交分解法结合平衡条件列式求解.自测自查1.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与倾斜的天花板垂直,一带正电的物体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天花板与物体间的弹力一定不为零B.天花板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物体受到天花板的摩擦力随电场强度E的增大而增大D.逐渐增大电场强度E的过程中,物体将始终保持静止2.如图所示,上下不等宽的平行金属导轨的EF和GH两部分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竖直放置,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ab和cd的质量均为m,都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对金属杆ab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其匀速向上运动,此时cd处于静止状态,则F的大小为()A.2mg B.3mg C.4mg D.mg3.如图所示,在Oxyz坐标系所在的空间中,可能存在着匀强电场E或匀强磁场B,也可能两者都存在,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不计重力),沿x轴正方向射入此空间,发现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关于电场E和磁场B的分布情况可能是()A.E≠0、B=0,且E沿z轴正方向B.E=0、B≠0,且B沿x轴正方向或负方向C.E≠0、B≠0,且B沿x轴正方向,E沿y轴负方向D.E≠0、B≠0,且B沿y轴负方向,E沿z轴负方向4.如图所示,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场强度B =1 T ,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场强E =103N/C .一带正电的微粒质量6210m -=⨯kg ,电量6210q -=⨯C ,在此空间恰好作直线运动,210m/s g =.问:(1)带电微粒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样?(2)若微粒运动到P 点的时刻,突然将磁场撤去,那么经多少时间微粒到达Q 点、(设PQ 连线与电场方向平行)重点热点透析题型1 电场和重力场内的物体平衡【例1】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粗糙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装置处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之中,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滑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4,求该匀强电场场强E 的大小. 满分展示,名师教你如何得分解析: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得:1sin 0mg F θ-=①(2分) cos 0N F mg F θ--=②(2分) F qE =③(1分) 1N F F μ=④(1分) 由①②③得:sin (cos )0mg mg Fq θμθ-+=⑤(2分) 解之得sin cos mg mg E q θμθμ-=⑥(1分)代入数据得36mg E q = ⑦(1分) 答案:36mg q●拓展探究1.上例中若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E 的大小为多少?2.若上例中再加一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已知场强E ,请同学们求和匀速运动速度v .●规律总结1.电场力的方向与电性和场强的方向有关,匀强电场中电场力为恒力.2.正交分解法在处理物体受多个力作用的平衡问题时非常方便,常列两个等式,即0,0x y F F ==∑∑.【强化练习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用细线系住,线的一端固定在O 点,若在空间加上匀强电场,平衡时线与竖直方向成60°角.则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 )A .2mg qB .32mg qC .2mg qD .mg q题型2 混合场中平衡问题【例2】如图所示,坐标系xOy 位于竖直平面内,在该区域内有场强E =12N/C 、方向沿x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2 T 、沿水平方向且垂直于xOy 平面指向纸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m =4×510-kg ,电荷量q =2.5×510-C 带正电的微粒,在xOy 平面内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到原点O 时,撤去磁场,经一段时间后,带电微粒运动到了x 轴上的P 点.取g =10m/s 2,求:(1)P 点到原点O 的距离.(2)带电微粒由原点O 运动到P 点的时间.●规律总结1.由于F qvB =洛,方向始终与B 方向垂直,因此带电粒子在混合场内做直线运动时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即重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合力为零,常作为综合性问题的隐含条件.2.v =0时,0F 洛=,v 变化时,F 洛也变化.【强化练习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A 、B 间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一个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的微粒从M 点沿虚线运动至N 点,MN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A 板电势高于B 板电势B .微粒从M 到N 的过程中动能可能不断地减少C .微粒的初速度为2mg qBD .微粒从M 到N 的过程中,微粒的电势能不断增加题型3 重力场、磁场内通电导线的平衡问题【例3】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置一段通电电流为I 、长度为L 、质量为m 的导体棒a (通电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棒与斜面间摩擦因数为μ,μ<tan θ.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所加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的最小值是多少?如果导体棒a 静止在斜面上且对斜面无压力,则所加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规律总结通电导线的安培力与磁场方向、导体放置方向密切相关.而此三者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在平面视图中很难准确画出来,因此选择好观察方位,画出正确的平面视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出三者的关系非常重要,是有效解题的关键.【强化练习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导轨MN 、PQ 倾斜放置,两导轨间距离为 1.0m L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导轨的M 、P 两端连接阻值为R =3.0Ω的电阻,金属棒ab 垂直于导轨放置并用细线通过光滑定滑轮与重物相连.金属棒ab 的质量m =0.2kg ,电阻r =0.5Ω,重物的质量M =0.60kg .如果将金属棒和重物由静止释放,金属棒沿斜面上滑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不计导轨电阻,g =10m/s 2.求:时间t/s0 0.1 0.2 0.3 0.4 0.5 0.6 上滑距离/m 0 0.05 0.15 0.35 0.70 1.05 1.40(1)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为多大?(2)电阻R 在0.6s 内产生的热量为多少?题型4 电磁感应中的平衡问题【例4】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相距为L 1=1m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 =30°角,上端连接阻值R =1.5Ω的电阻;质量为m =0.2kg 、阻值r =0.5Ω的金属棒ab 放在两导轨上,距离导轨最上端为L 2=4m ,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处于一匀强磁场中,该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为保持ab 棒静止,在棒上施加了一平行于导轨平面且垂直于ab 棒的外力F ,已知当t =2s 时,F 恰好为零.若g 取10m/s 2,求:(1)当t =2s 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当t =3s 时,外力F 的大小和方向.(3)当t =3s 时,突然撤去外力F ,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导体棒ab 棒ab 端的电压为多大.(4)请画出前4s 外力F 随时间的变化图象.●规律总结1.通电导线(或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时的平衡问题,一般要综合应用受力分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左、右手定则和电路的知识.在这类问题中,感应电流的产生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这两种现象总是相互联系的,而磁场力又将电和力两方面问题联系起来.2.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对导线(或导体棒)的运动起阻碍作用,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强化练习4】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cd 和ef ,水平放置且相距L ,在其左端固定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三金属光滑圆环,两圆环平行且竖直.在水平导轨和圆环上各有一根与导轨垂直的金属杆,两金属杆与水平导轨、金属圆环形成闭合回路,两金属杆质量均为m ,电阻均为R ,其余电阻不计.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用水平向右的恒力3F mg =拉细杆a ,达到匀速运动时,杆b 恰好静止在圆环上某处,试求:(1)杆a 做匀速运动时,回路中的感应电流.(2)杆a 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3)杆b 静止的位置距圆环最低点的高度.备考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真空中三个点电荷q1、q2、q3固定在一条直线上,q2与q3间距离为q1与q2间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A.(-9)∶4 ∶(-36)B.9∶4 ∶36C.(-3)∶2 ∶(-6)D.3∶2 ∶62.水平放置的金属框架处于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ab置于光滑的框架上且接触良好,从某时刻开始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现施加一外力使金属棒ab保持静止,则金属棒ab受到的外力是()A.方向向右,且为恒力B.方向向右,且为变力C.方向向左,且为恒力D.方向向左,且为变力3.如何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A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静止时绝缘线与固定的A板成θ角,移动B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闭合,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B.S闭合,B板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C.S断开,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变大D.S断开,B板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θ角不变4.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倾斜放置,电源、电阻、金属细杆及导轨组成闭合回路,细杆与导轨间的摩擦不计.整个装置分别处在下列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其中可能使金属细杆处于静止状态的是()5.如图所示,两条平行的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α=53°角,导轨间距离L=0.8m.其上端接一电源和一固定,电源的电动势E=1.5 V,其内阻及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固定电阻R=4.5Ω,导体棒ab与导轨垂直且水平,其质量m=3×10-2kg,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B=0.5T.(g =10m/s2,sin53°=0.8,cos53°=0.6)(1)将ab棒由静止释放,最终达到一个稳定的速度,求此时电路中的电流.(2)求ab稳定时的速度.(3)求ab棒以稳定速度运动时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功率P Q及ab棒重力的功率P G.从计算结果看两者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请解释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6.质量都是m的两个完全相同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A和B,分别用长均为l的绝缘细线悬挂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距为2l的M、N两点,平衡时小球A、B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当外加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时,两小球的平衡位置如图乙所示,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小球可视为质点,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求:(1)A、B两小球的电性及所带的电荷量q.(2)外加匀强电场的场强E.7.如图所示,MON是光滑的祼导线围成的线框,∠MON=60°,线框处在水平面内且置于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祼导线ab与线框良好接触,接触点a、b与线框顶点O构成等边三角形,祼导线ab能在弹簧S的作用下沿线框匀速向左移动,运动到顶点O以后继续在光滑绝缘导轨上向左运动(绝缘导轨与光滑的祼导线围成的线框在同一水平面内,且光滑连接);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祼导线ab的质量为m.(1)求ab向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v.(2)从祼导线ab第一次运动到顶点O开始计算,直到祼导线静止,电路中所产生的焦耳热Q是多少?8.如图甲所示,PQNM是表面粗糙的绝缘斜面,abcd是质量m=0.5kg、总电阻R=0.5Ω、边长L=0.5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线框的匝数N=10.将线框放在斜面上,使斜面的倾角θ由0°开始缓慢增大,当θ增大到37°时,线框即沿斜面下滑.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保持斜面的倾角θ=37°不变,在OO'NM 的区域加上垂直斜面方向的匀强磁场,使线框的一半处于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1)试根据图乙写出B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与解析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卷物理部分试题与答案与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2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问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第问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先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题文】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场以及力的合成;对微粒受力分析如图,可知其所受合力向左下方,故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正确。

【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15.【题文】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

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U b、U c。

已知bc边的长度为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 a>U c,金属框中无电流B.U b>U 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C.,金属框中无电流D.,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电磁感应定律;对ab来说,没有切割磁感线,因此Ub=Ua;对于bc来说,由右手定则可判定若有感应电流,则由b向c,c相当于电源正极,电势高于b点,即Ub=Ua<Uc,由,又因为线圈磁通量不变,因此没有感应电流,选项C正确。

【题型】单选题【备注】【结束】16.【题文】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

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A.西偏北方向,1.9×103m/sB.东偏南方向,1.9×103m/sC.西偏北方向,2.7×103m/sD.东偏南方向,2.7×103m/s【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对转移轨道上的卫星上的分解可知以及,附加速度应该使减为零,而,即向东的增大,故附加速度应该在东偏南方向,大小约为,选项B正确。

2025届物理《创新设计》一轮资料(配套PPT课件)第五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讲功与功率

2025届物理《创新设计》一轮资料(配套PPT课件)第五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讲功与功率

D.图丁中,F 始终保持水平,无论是 F 缓慢将小
球从 P 拉到 Q,还是 F 为恒力将小球从 P 拉到 Q, F 做的功都是 W=Flsin θ
图3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解析 等效转换法:甲图中因力对绳做的功等于绳对物块做的功,则物块从A到 C过程中绳对物块做的功为W=F(lOA-lOC),故A正确。 提示:轻绳对物体的拉力一直在变化,但轻绳拉力大小不变,可将变力做功问 题转化为恒力做功来处理,轻绳对物块拉力做的功和恒力F做的功相等。 图像法:乙图中,F-s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功,则全过程中F做的总功 为W=15×6 J+(-3)×6 J=72 J,故B正确。
丁四种情况下求解某个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甲图中若 F 大小不变,物块从 A 到 C 过程中力
F 做的为 W=F(lOA-lOC)
B.乙图中,全过程中 F 做的总功为 72 J
C.丙图中,绳长为 R,若空气阻力 f 大小不变,小 球从 A 运动到 B 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 W=12πRf
次测试中,沿平直公路以恒定功率P从静止启动,行驶路程s,恰好达到最大速
度vm,已知该汽车所受阻力恒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启动过程中,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启动过程中,牵引力对汽车做的功大于12Mv2m C.车速从 0 增大到 vm 的加速时间为M2vP2m+vsm
图2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解析 物体置于升降机内随升降机一起匀加速运动过程 中,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θ-FNsin θ =0,fsin θ+FNcos θ-mg=ma,代入数据得 f=15 N,FN =15 3 N,又 s=12at2=40 m,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 的功 WN=FNscos θ=900 J,故 A 正确;斜面对物体的摩 擦力所做的功 Wf=fssin θ=300 J,故 B 错误;物体所受重 力做的功 WG=-mgs=-800 J,则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800 J, 故 C 错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 W 合=WN+Wf+WG=400 J, 故 D 正确。

浙江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第一讲 力学实验与创新讲义(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浙江省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第一讲 力学实验与创新讲义(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教案

第一讲 力学实验与创新知识内容考试要求备考指津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力学实验题以打点计时器为主要实验仪器,涉及位移、速度的测量,或考查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读数,分值较少,难度不大,命题形式为填空题.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4.研究平抛运动5.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重难提炼】1.游标卡尺的读数游标尺 刻度格数 刻度总长度(mm)每小格与1 mm 差(mm)精确度(mm)测量结果(游标尺上第n 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刻度线对齐时)(mm)10 9 0.1 0.1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1n 20 19 0.05 0.05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5n 50490.020.02 主尺上读的毫米数+0.02n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测量值=固定刻度整毫米数+半毫米数+可动刻度读数(含估读值)×0.01 mm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cm ,高度为________mm.[解析] 题图甲为20分度的游标卡尺,其精度为0.05 mm.主尺读数为12 mm ,游标尺上第4条刻线与主尺上的一条刻线对齐,故测量结果为12 mm +4×0.05 mm =12.20 mm =1.220 cm.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0.01 mm ,由题图乙知固定刻度读数为6.5 mm ,可动刻度读数为“36.0”,故工件的高度为6.5 mm +36.0 ×0.01 mm =6.860 mm.[答案] 1.220 6.860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的“3点注意”(1)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各尺的分度,把数据转换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数据,先读主尺数据,再读游标尺数据,最后两数相加.(2)螺旋测微器在读数时,注意区别整刻度线与半毫米刻度线,注意判断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3)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估读,而螺旋测微器读数时需估读.【突破训练】1.如图甲所示的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cm,图乙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mm.解析:游标卡尺的读数4 mm+10×0.02 mm=4.20 mm=0.420 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1.5 mm+23.0×0.01 mm=1.730 mm.答案:0.420 1.730“纸带类”实验【重难提炼】1.计时仪器的使用方法计时仪器使用方法秒表的读数方法:测量值(t)=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无秒表估读(1)t=nT(n表示打点的时间间隔的个数,T表示打点周期);打点计时器(2)打点频率(周期)与所接交流电的频率(周期)相同光电计时器 光电计时器能自动记录挡光时间,显示在读数窗口2.纸带的数据处理 (1)由纸带确定时间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 s)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若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Δt =0.02×5 s =0.10 s.(2)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①若Δx =0,则可判定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若Δx 不为零且为定值,则可判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求解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打n 点时的速度v n =x n +x n +12T.(4)用“逐差法”求加速度如图所示,由(x 4+x 5+x 6)-(x 1+x 2+x 3)=a (3T )2得a =(x 4+x 5+x 6)-(x 1+x 2+x 3)9T2.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__. A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 .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 .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2)实验时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 1=3.59 cm ,s 2=4.41 cm ,s 3=5.19 cm ,s 4=5.97 cm ,s 5=6.78 cm ,s 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 点时小车的速度v B =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1)若细线与长木板不平行,随着小车逐渐靠近滑轮,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增大,小车所受合力随之变化,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发生变化,即小车不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A 选项必要.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工作后再释放小车,点迹按匀变速运动规律显现在纸带上;若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则开始阶段点迹不规律,误差较大,故B 项必要.该实验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与小车所受到的合力及合力大小的计算无关,故C 、D 项不必要.(2)交流电的频率为f =50 Hz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1 s ,由逐差法可求小车的加速度.a =(s 6+s 5+s 4)-(s 3+s 2+s 1)(3t )2=(20.39-13.19)×10-29×10-2m/s 2=0.80 m/s 2 v B =s 1+s 22t =(3.59+4.41)×10-22×0.1m/s =0.40 m/s.[答案] (1)AB (2)0.80 0.40【突破训练】2.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 Hz 、30 Hz 和40 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 ,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题给条件进行推算.(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 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求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2)已测得s 1=8.89 cm ,s 2=9.50 cm ,s 3=10.10 cm ;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 2,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 为________Hz.解析:(1)利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v B =s 1+s 22T =(s 1+s 2)f2;打出C 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v C =s 2+s 32T =(s 2+s 3)f 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a =v C -v BT=(v C -v B )f =(s 3-s 1)f22.(2)根据题述,重物下落受到的阻力为0.01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0.01mg =ma ,解得a =0.99g .由(s 3-s 1)f22=0.99g ,解得f =40 Hz.答案:(1)(s 1+s 2)f 2 (s 2+s 3)f 2 (s 3-s 1)f22(2)40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重难提炼】1.弄清横、纵坐标轴的物理意义、标度及单位.2.描点要准、连线不一定通过所有数据点,应尽量使数据点合理地分布在线的两侧,且线要细.3.明确图象的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步骤: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 1、O 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 ,测量并记录O 1、O 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 ).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 ,测出所对应的l ,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甲F /N0 0.50 1.00 1.50 2.00 2.50l/cm l010.9712.0213.0013.9815.05③找出②中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OO′.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 段的拉力记为F OA,OB段的拉力记为F OB.乙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1)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0=________cm.(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 OA的大小为________N.(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中作出F OA和F OB的合力F′的图示.(4)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思路点拨] (1)作出F-l图象与l轴的交点横坐标即为l0.(2)“在秤钩处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即为“活结”,则F OA=F OB.求F OA可根据橡皮筋的总长度(OA+OB)在F-l图象中查出.[解析] (1)根据表格数据,作出F-l图线,图线的横截距即表示橡皮筋原长,因此l0=10.0 cm.(2)橡皮筋总长l=OA+OB=13.60 cm,根据F-l图线,可读出橡皮筋长度l=13.60 cm 时的拉力为1.80 N.(3)利用给出的标度作出F OA和F OB的图示,然后以F OA和F 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即为合力F′,如图所示.(4)若F′与F OO′在误差范围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就表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正确的.[答案] (1)见解析图10.0(9.8、9.9、10.1均正确)(2)1.80(1.70~1.90均正确) (3)见解析图(4)F OO′(1)作图时常通过选取适当的坐标轴使图线线性化,即“变曲为直”.(2)有些时候,为了使坐标纸有效使用范围增大,坐标原点可以不从“0”开始.【突破训练】3.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及遮光条都从位置A处由静止释放.(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如图乙所示,则d =________mm.(2)实验时,将滑块从A 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t ,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变钩码质量,读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 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该同学已经将实验中的数据描入了图丙所示F -1t2坐标系中,请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4)若图丙中所作的F -1t2图象的斜率为k ,设AB 间的距离为s ,当遮光条的宽度为d 时,则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 =________.解析:(1)由图知第6条刻度线与主尺对齐,d =2 mm +6×0.05 mm =2.30 mm. (2)实验时,将滑块从A 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 的时间t ,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近似认为是滑块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得: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位置A 到光电门的距离L .(3)如图所示(4)由题意可知,该实验中保持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不变,因此有:v 2=2asv =d t ,a =F M可得:d 2t 2=2·F M ·s ,解得:M =2Fst 2d 2=2ks d2⎝ ⎛⎭⎪⎪⎫图线的斜率k =F 1t 2=Ft 2. 答案:(1)2.30 (2)位置A 到光电门的距离L (3)见解析图 (4)2ksd2力学创新型实验的分析技巧 【重难提炼】图甲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 、重物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门B 所用的时间Δt A 和Δt B ,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 的平均值 a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 1 mm)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2)物块的加速度a 可用d 、s 、Δt A 和Δt B 表示为a =________________.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 、m 、a 和重力加速度g 表示为μ=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解题探究] (1)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B 时的瞬时速度v A =________,v B =________,A 、B 间位移为s ,则________.(2)对物块、重物利用牛顿第二定律:______________.[解析] (1)d =0.9 cm +12×0.05 mm=0.9 cm +0.060 cm =0.960 cm.(2)由v =Δx t 得,v A =d Δt A ,v B =d Δt B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 2B -v 2A =2ax ,即(d Δt B)2-(dΔt A)2=2as ,得a =12s ⎣⎢⎡⎦⎥⎤(d Δt B )2-(d Δt A )2.(3)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 -μMg =(M +m )a ,则μ=mg -(M +m )aMg.(4)由实验装置引起的误差为系统误差.[答案] (1)0.960 (2)12s ⎣⎢⎡⎦⎥⎤(d Δt B)2-(d Δt A )2(3)mg -(M +m )aMg(4)系统误差力学创新型实验的特点及解法(1)特点①以基本的力学模型为载体,依托运动学规律和力学定律设计实验.②将实验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图象法、逐差法,融入实验的综合分析之中.(2)解法①根据题目情境,提取相应的力学模型,明确实验的理论依据和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②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应用原理公式或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结合物体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受力情况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突破训练】4.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砂子.砂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砂子质量)记为m ,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砂子质量)记为M .(1)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力成正比.从盒子中取出一些砂子,装入砂桶中,称量并记录砂桶的总重力mg ,将该力视为合力F ,对应的加速度a 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力F 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本次实验中,桶内的砂子取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力F 为横轴,以加速度a 为纵轴,画出a -F 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①a -F 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把砂桶的总重力mg 当做合力F 是否合理? 答:_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③本次实验中,是否应该满足M ≫m 这样的条件?答: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验证在合力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保持桶内砂子质量m不变,在盒子内添加或去掉一些砂子,验证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本次实验中,桶内的砂子总质量不变,故系统所受的合力不变.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以加速度a为纵轴,应该以__________的倒数为横轴.解析:(1)将小车内的砂子转移到桶中,就保证了M+m不变,即系统的总质量不变,研究对象是整个系统,a=F合M+m=mgM+m,可见a-F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1M+m,系统的合力就等于所悬挂砂桶的总重力mg,不必满足M≫m这样的条件.(2)向小车内添加或去掉部分砂子,是改变系统的总质量M+m,而系统的合力仍等于所悬挂砂桶的总重力mg,保证了合力不变.答案:(1)①1M+m②合理③否因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系统,系统受到的合力就等于mg(2)M+m[课后作业(二十三)](建议用时:45分钟)1.读出下图中游标卡尺(50分度)与螺旋测微器的示数.(1)________mm;(2)________mm.解析:(1)主尺读数为4.2 cm,游标尺读数为10×0.02 mm=0.20 mm,最终读数为4.2 cm +0.20 mm=42 mm+0.20 mm=42.20 mm.(2)固定部分读数为2.5 mm,可动部分读数为48.8×0.01 mm=0.488 mm,最终读数为2.5 mm+0.488 mm=2.988 mm.答案:(1)42.20 (2)2.988(2.987~2.989之间均可)2.由于当年实验条件的限制,伽利略无法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实验研究,而今天即使在中学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是某次实验中获得的质量为m的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间隔是130s .根据此照片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小球在4.90 cm 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3)小球在13.60 cm 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解析:(1)小球在4.90 cm 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v 4.90=(8.71-2.15)×10-2130×2 m/s =0.984 m/s. (2)由逐差法求加速度,可得a =[(13.60-4.90)-(4.90-0.54)]×10-24×⎝ ⎛⎭⎪⎫1302 m/s 2≈9.77 m/s 2. (3)据v =v 0+at 得:v 13.60=v 4.90+a ·2T =0.984 m/s +9.77×230m/s ≈1.64 m/s. 答案:(1)0.984 (2)9.77 (3)1.643.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OC 为细绳.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1)乙图中F 1、F 2、F 、F ′四个力,其中力__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字母).A .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 1和F 2的大小之和等于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B .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C .橡皮条伸长到同一长度D .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2)丙图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________N.解析:(1)F 在以F 1与F 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的.该实验采用了“等效替代”法,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前后两次要求橡皮条沿同一方向伸长同一长度,故A 、B 、C 错误,D 正确.(2)根据题图丙读出力的值为9.0 N.答案:(1)F D (2)9.0(8.8~9.2之间均可)4.“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0,当用4条、6条、8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 0、3W 0、4W 0……每次实验中由静止弹出的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打点计时器可以用直流电源供电,电压为4~6 VB .实验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长可以不相等C .每次实验中应使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弹出D .利用每次测出的小车最大速度v m 和橡皮筋做的功W ,依次作出W -v m 、W -v 2m 、W -v 3m 、W 2-v m 、W 3-v m ……的图象,得出合力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如图给出了某次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纸带,测得O 点到A 、B 、C 、D 、E 各点的距离分别为OA =5.65 cm ,OB =7.12 cm ,OC =8.78 cm ,OD =10.40 cm ,OE =11.91 cm.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 ,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 m =________m/s.解析:(1)打点计时器必须用交流电,选项A 错误;实验中使用的橡皮筋必须完全相同,选项B 错误.(2)由题图可知,AB =1.47 cm ;BC =1.66 cm ;CD =1.62 cm ;DE =1.51 cm ,故BC 段的平均速度最大.v m =BC T=0.83 m/s. 答案:(1)CD (2)0.835.(2018·浙江选考4月)(1)用图1所示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除了图中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填字母);A.秒表B.天平C.刻度尺D.弹簧测力计(2)用图2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释放重物前有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将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调节到同一竖直线上B.手提纸带任意位置C.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3)图3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上覆盖了一张透明方格纸.已知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均为0.80 cm.由图可知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还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的间距.(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需要把两限位孔调到同一竖直线上,减小限位孔与纸带间的摩擦力,要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再释放,使纸带上打出尽可能多的点.(3)由图可知,竖直方向上Δy=gt2,水平方向上x=v0t,可知,v0=0.70 m/s.答案:(1)C (2)AC (3)0.706.(2017·浙江选考4月)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1)图甲是横挡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确定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的______.A.球心B.球的上端C.球的下端在此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C.用光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2)图乙是利用图甲装置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判断实验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A.释放小球时初速度不为0B.释放小球的初始位置不同C.斜槽末端切线不水平(3)图丙是利用稳定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轨迹的装置中,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解析:(1)题干中指出用铅笔标注小球的最高点作为小球轨迹的记录点,所以坐标原点也应选为球的上端,选项B正确;斜槽轨道不必光滑,A项错误;记录的点适当多一点,以便更准确地描出平抛轨迹,B项正确;为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将这些点平滑连接起来,C项错误;用重垂线确定y轴坐标,D项正确.(2)由图可知,小球做斜抛运动,所以斜槽末端没有水平放置,选C项.(3)A 中没有水流出,C中,随着液面降低,压力减小,水柱流速不断减小;只有B瓶内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压强,水柱流速稳定,选择B项.答案:(1)B BD (2)C (3)B7.某物理课外小组利用图(a)中的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图中,置于实验台上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右端固定一轻滑轮;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放在木板上的小滑车相连,另一端可悬挂钩码.本实验中可用的钩码共有N=5个,每个质量均为0.010 kg.实验步骤如下:(1)将5个钩码全部放入小车中,在长木板左下方垫上适当厚度的小物块,使小车(和钩码)可以在木板上匀速下滑.(2)将n(依次取n=1,2,3,4,5)个钩码挂在轻绳右端,其余N-n个钩码仍留在小车内;用手按住小车并使轻绳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同时用传感器记录小车在时刻t相对于其起始位置的位移s ,绘制s -t 图象,经数据处理后可得到相应的加速度a .(3)对应于不同的n 的a 值见下表.n =2时的s -t 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b)求出此时小车的加速度(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结果填入下表. n 1 2 3 4 5 a /(m·s -2) 0.200.58 0.78 1.00(4)利用表中的数据在图(c)中补齐数据点,并作出a -n 图象.从图象可以看出: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5)利用a -n 图象求得小车(空载)的质量为________kg(保留2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g =9.8 m ·s -2).(6)若以“保持木板水平”来代替步骤(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标号).A .a -n 图线不再是直线B .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不过原点C .a -n 图线仍是直线,但该直线的斜率变大解析:(3)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小车初速度为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s =12at 2,结合图(b)得加速度a =0.39 m/s 2.(5)由(4)知,当物体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得加速度a与n成正比,即a -n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a-n图线的斜率k=0.196 m/s2,平衡摩擦力后,下端所挂钩码的总重力提供小车的加速度,nm0g=(M+Nm0)a,解得a=m0gM+Nm0n,则k=m0gM+Nm0,可得M=0.45 kg.(6)若未平衡摩擦力,则下端所挂钩码的总重力与小车所受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小车的加速度,即nm0g-μ[M+(N-n)m0]g=(M+Nm0)a,解得a=(1+μ)m0gM+Nm0·n-μg,可见图线截距不为零,其图线仍是直线,图线斜率相对平衡摩擦力时有所变大,B、C项正确.答案:(3)0.39(0.37~0.41均可) (4)a-n图线如图所示(5)0.45(0.43~0.47均可) (6)BC。

2025届物理《创新设计》一轮资料(配套PPT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一

2025届物理《创新设计》一轮资料(配套PPT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实验一

研透核心考点
(2)获得加速度方法的改进 长木板倾斜,靠小车的重力获得加速度(如图甲、乙所示)―替―代→靠重物的拉力获 得加速度。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3)计时方法的改进 采用频闪照相法和滴水法获得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替―代→打点计时器。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例2 (2024·重庆巴蜀中学期末)某实验小组用图4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规律”,实验步骤如下:
目录
2
研透核心考点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考点二 拓展创新实验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考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1.由纸带计算某点的瞬时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 度,即 vn=sn+2Tsn+1来计算。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2.利用纸带求物体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1)逐差法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解析 将坐标点(0.3 s,80.0 cm/s)在图中描点,如图所示。
答案 如解析图所示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b) (3)从实验结果可知,小车运动的-v-Δt 图线
可视为一条直线,此直线用方程-v =kΔt+b
表 示 , 其 中 k = _______cm/s2 , b =
_______cm/s(结果均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6甲所示的装置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图6 (1)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在木板上装有两个光电门1、2,测得两光电门 间的距离L=0.250 m,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 宽度d=________mm。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1-1

创新设计物理教师用书必修一 1-1

高考总复习·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1讲运动的描述对应学生用书P1,质点、参考系Ⅰ(考纲要求)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把此物体看作质点.2.参考系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一个其它的物体做参考,这个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位移、速度Ⅱ(考纲要求)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2)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量.2.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3.速度(1)速度: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个就是速度.(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xt,是矢量.(3)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4.速率和平均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2)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加速度Ⅱ(考纲要求)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3.定义式:a=Δv Δt.●特别提醒提醒一ΔvΔt也叫速度的变化率.提醒二加速度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也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解析在研究乒乓球旋转情况时,尽管乒乓球体积和质量很小,但其不同位置的转动情形不同,即此时乒乓球不可视为质点,故选项A、B错误;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正确选项是D.答案 D2.下列几个速度中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在第3秒内的速度是5 m/s解析平均速度与某一段位移或某一段时间相对应,故应选B、D正确.答案BD3.如下表是某同学浏览央视网站主页看到的当日的节目单,那么节目单中出现的13:30、14:50、15:20、18:19、20:30表示的是().今日电视13:30CCTV2交易时间:权威解读财经资讯14:50CCTV10百科探秘:与猛虎相伴的女郎15:20CCTV6迪斯尼经典影片《功夫少女》18:19CCTV3《快乐驿站》纪连海趣说和珅20:30湖南卫视节节高声:锦衣卫护航飞轮海A.都表示时间间隔B.都表示时刻C.13:30表示时间间隔,14:50、15:20、18:19、20:30表示时刻D.13:30表示时刻,14:50、15:20、18:19、20:30表示时间间隔解析节目单中出现的13:30、14:50、15:20、18:19、20:30表示的是节目开始时的时刻,选项B正确.答案 B图1114.观察如图111所示的漫画,图中司机对乘车人说:“你没动.”而路上的小女孩说:“真快!”司机和小女孩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所选取的参考系分别为().A.地面,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地面D.汽车,汽车解析乘车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保持相对静止,而相对地面来说,车在运动.故选项C 正确.答案 C5.图112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112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赛跑.则().A.甲的位移最小B.丙的位移最大C.乙、丙的路程相等D.丙的路程最大解析甲的位移大小为100 m,乙、丙位移均为零,A、B错误,丙的路程为800 m最大,D正确、C错误.答案 D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4 m/s2,a乙=-4 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快D.甲、乙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解析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大小,甲、乙加速度大小相等,A错.甲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所以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做减速运动,B对.加速度大小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甲、乙速度变化一样快,C错.由Δv=a·Δt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乙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错. 答案 B对应学生用书P2考点一对质点的进一步理解1.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不能看成质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但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时就可把火车看成质点.【典例1】下列情况下的物体,哪些可以看做质点().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C.放在地面上的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推力推它,木箱可绕下面的箱角转动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思路图解答案AD【变式1】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B.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出的旋转球...C.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D.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解析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旋转球”上的不同点转动情况不同,故不能把它看作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故应选D.答案 D考点二对速度和速率的理解【典例2】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图113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 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 ,如图113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 .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C .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D .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 思路图解答案 AD 【变式2】 如图114所示,图114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不相同的是().A.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解析运动过程中两人的速度方向不同;起点、终点都相同,说明位移相同;因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在相同的时间内所走的路程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位移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应选A.答案 A考点三对位移、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1.对速度变化和加速度的理解:由a=ΔvΔt可知,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意味着速度变化快,并不表示速度变化大.2.在同一条直线上判断物体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要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方向相同则增大,方向相反则减小,而“增大”或“减小”的快慢就要看加速度的大小.3.对位移的理解应注意:只要速度方向不变化,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就一直增大,只有速度方向相反后,其位移才会减小,与速度的大小变化无关.【典例3】(改编题)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不再是均匀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项错误,B项正确;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是向前运动,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C项和D 项均错误.答案 B【变式3】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20-204m/s2=-10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选项A正确;由位移的定义知,这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零,而路程为40 m,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平均速度为零,但平均速率却为v=404m/s=10 m/s,即选项B错误;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每时每刻的加速度都相同,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大小仍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选项C错误;在抛出点两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选项D错误.答案 A对应学生用书P31.对直线运动基本概念的考查阅卷教师揭秘(1)命题分析高考试题中单独考查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的命题不多,主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矢量正负号的含义(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矢量的变化率等方面进行考查,例如2009广东17题、2010全国24题、2011安徽16题等.(2)主要题型:选择题(3)卷面错因:①不能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②分不清矢量与标量,没能正确理解矢量正负号的含义;③不能正确理解速度、速度变化量及加速度的关系.(4)解决方法: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知道知识结论,还要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体会物理学家的思想,这样才能灵活地驾驭知识,取胜高考.对应学生用书P4一、对质点的考查(低频考查)1.(2009·广东,2)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A.自转中的地球B.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C.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解析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不能看做质点,旋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不能看做质点,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也不能看做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可以看做质点.答案 D2.图115(2011·上海综合能力)图115是一张天文爱好者经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星的轨迹”照片.这些有规律的弧线的形成,说明了( ).A .太阳在运动B .月球在公转C .地球在公转D .地球在自转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星星的轨迹呈现圆弧形状,这种现象的发生实际上不是恒星在运动,而是因地球自转拍摄到的恒星相对位置变化的现象.即选择地球表面为参考系,所观察到的恒星运动轨迹.答案 D二、对运动概念的考查(中频考查)3.(2009·台湾)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灯丝的白炽车灯大约快0.5秒,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假设后车以50 km/h 的车速等速前进,则在0.5秒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公尺( ). A .3 B .7C .12D .25解析 公尺即为国际制单位中的米.由x =v t 得x =503.6×0.5 m =6.94 m .故B 项正确.答案 B4.(2010·海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B .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若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 物体运动速率不变但方向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A 错;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即加速度在变化,是非匀加速直线运动,B 错;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只能判断其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不能确定,C 错;若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对.答案 D 5.(2011·山东综合能力卷)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时会产生回声.据此,小丽和小强互相配合,使用秒表和米尺来测量声速.如图116所示面对某建筑物的墙壁,小丽手持一对模板对拍,调整对拍节奏,使得拍打的时刻和听到前次拍打产生的回声的时刻重合,小强负责记录拍打次数和时间,设小丽拍打N 次所用时间为T (其中N 不包括开始计时的那次拍打),距离墙壁的距离为L ,则声速v =________.图116解析 每次拍打时间间隔为t =TN,声波往返距离为2L .则声速v=2Lt=2NLT.答案2NL T。

中学生物理教研(3篇)

中学生物理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中学生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中学生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开展了本次中学生物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观摩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物理学科教学目标。

2.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选课:选择适合本学期的物理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备课主题。

(2)研讨:教师们针对备课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分析教材、研究教法、设计教学环节。

(3)整理:将研讨成果整理成备课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2. 教学研讨(1)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2)交流:教师们针对观摩课进行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反思: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

3. 课题研究(1)选题: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

(2)实施:教师们按照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实验、调查、分析等活动。

(3)总结:教师们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4. 教学观摩(1)展示:教师们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2)点评:其他教师对展示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反思:展示教师针对点评意见进行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 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课题研究成果丰富,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如何使用《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

如何使用《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

如何使用《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龙南中学胡金贵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巩固、加深、拓宽、查漏补缺,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同时要融合贯“通”,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思想政治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较熟练的思想政治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

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

一、教师重视,学生重视。

教师切实重视《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的使用。

在新高三的第一次课,我就明确了学生手头中只应具备的参考资料《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

学生必须象对待课本那样,认认真真地对这本书每一个例题,每一个段文字,一一过关,举一反三。

二、对《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四大部分的使用:1、课标导读:(1)课标内容:这是统领专题复习的纲目,也是高考的主要依据。

要求:学生按照课标的要求如“了解”“知道”“列举”“概述”“认识”对该单元进行总体把握;学生能根据这些要求进行复述。

举例:(2)课标解读:梳理专题内的知识疯长系,提炼核心内容要求:学生把握好“核心内容”“基本线索”。

指导学生把该内容要点式地记在(宜上课前两天左右的时间)课本或16K笔记本(知识总结本)上。

举例:2、知识扫描(1)知识结构特点:将政治事件上下、左右的关系用简洁的图示方式呈现出来,框架性地展现每个专题的内容,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专题知识结构的内容有宏观、全面、多维立体的把握。

比如:(1)必修内部知识的重组。

例:怎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不能局限于一目、一框、一课、一单元的知识组织答案,应从唯物论、认识论、价值观等多角度来思考: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创新设计》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1讲 Word版含答案

《创新设计》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1讲 Word版含答案

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0题为多项选择题)1.如图1所示,一竖直放置的大圆环,在其水平直径上的A、B两端系着一根不行伸长的松软轻绳,绳上套有一光滑小铁环。

现将大圆环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过一个微小角度,则关于轻绳对A、B两点拉力F A、F B的变化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F A变小,F B变小B.F A变大,F B变大C.F A变大,F B变小D.F A变小,F B变大解析松软轻绳上套有光滑小铁环,两侧轻绳中拉力相等。

将大圆环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过一个微小角度,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小,光滑小铁环两侧轻绳间夹角2α减小,由2F cos α=mg可知,轻绳中拉力F减小,轻绳对A、B两点的拉力F A和F B都变小,选项A正确。

答案 A2.如图2所示,一光滑小球静置在光滑半球面上,被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拦住,现水平向右缓慢地移动挡板,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且球面始终静止),挡板对小球的推力F、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的变化状况是()图2A.F增大,F N减小B.F增大,F N增大C.F减小,F N减小D.F减小,F N增大解析某时刻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设小球与半球面的球心连线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F=mg tan α,F N =mgcos α,随着挡板向右移动,α越来越大,则F和F N都要增大。

答案 B3.如图3所示,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斜面,自由释放质量为m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斜面始终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滑块对斜面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 cos θ,方向垂直斜面对下B.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C.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与m的大小有关D.滑块能匀速下滑,则水平地面不行能是光滑的解析因滑块在重力、斜面的摩擦力及斜面的支持力作用下匀速下滑,如图所示,所以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大小等于滑块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上,B项正确;而滑块对斜面的作用力与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A 项错误;又因斜面及滑块均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则整体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即水平地面对斜面没有摩擦力作用,C、D项错误。

高中物理第二轮复习目录

高中物理第二轮复习目录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全国版
1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专题提升
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运动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 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 第3讲 力与曲线运动
2
目录
CONTENTS
专题二 动量与能量 第1讲 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 第2讲 动量和能量观点的应用
3
目录
CONTENTS
专题三 电场与磁场 第1讲 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性质 第2讲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7
目录
CONTENTS
第二部分 应考技巧指导
一、高考物理中常用的“八大”解题方法 二、高考必须记牢的“六个”物理模型
8
4
目录
CONTENTS
专题四 电路和电磁感应 第1讲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第2讲 电磁感应规律及其应用
专题五 近代物理初步题六 物理实验及创新实验 第1讲 力学实验 第2讲 电学实验
6
目录
CONTENTS
专题七 选考模块 第1讲 选修3-3 分子动理论 固体、液体和气体 热力 学定律 第2讲 选修3-4 振动与波动 光的折射和反射 电磁波 相对论

高中物理创新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创新试题及答案

高中物理创新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快C.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小B. 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D.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反比3. 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B.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C.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成正比D.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速度成反比4.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量不变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总量可以增加C.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总量可以减少D. 能量不能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5. 以下关于原子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D. 原子核由中子和电子组成6. 根据电磁波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能量最高的部分B.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能量最低的部分C.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能量中等的部分D. 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唯一存在的部分7.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B.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压成反比8. 根据相对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B. 物体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减少C.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无关D.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成反比9.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创新设计》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Word版含答案

《创新设计》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训练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3讲 Word版含答案

第3讲力与物体的曲线运动(一)——平抛、圆周和天体运动一、选择题(1~6题为单项选择题,7~9题为多项选择题)1.如图1所示为某游乐场的一个消遣设施,图中的大转盘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接近90°,而转盘上的游人却显得闲适得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游人所受合外力恰好为零B.游人所受合外力可能恰好供应向心力C.游人具有的机械能守恒D.游人的机械能假如还在增加,肯定是游人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对游人做正功解析假如大转盘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游人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合外力要用于供应向心力,故A错误,B正确;若转盘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游人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在变化,故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依据功能关系,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故D错误。

答案 B2.如图2所示,河宽为200 m,一条小船要将货物从A点沿直线运送到河对岸的B点,已知A、B两点连线与河岸的夹角θ=30°,河水的流速v水=5 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最小是() 图2A.532m/s B.2.5 m/sC.5 3 m/s D.5 m/s解析用矢量三角形法分析。

如图所示,使合速度与河岸夹角为θ,则当v船与v合垂直时,v船具有最小值。

则v船min=v水sin θ=2.5 m/s。

答案 B3.(2022·四川资阳模拟)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mg tan θ=mω2L sin θ,整理得:L cos θ=gω2是常量,即两球处于同一高度,故B正确。

答案 B4.如图3,长均为L的两根轻绳,一端共同系住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等高的A、B两点,A、B两点间的距离也为L。

初中物理教研组活动专题(3篇)

初中物理教研组活动专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初中物理教研组特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深化物理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物理教学模式,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物理教师对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3. 通过教学实践,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三、活动内容1. 物理课程标准解读邀请专家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标准。

2. 教学设计研讨组织教师针对某一具体课题进行教学设计研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

3. 教学观摩与反思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4. 物理实验设计与实践开展物理实验设计与实践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指导能力。

5. 物理教学评价研究探讨物理教学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物理学科竞赛辅导针对物理学科竞赛,组织教师进行辅导培训,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2. 活动地点:学校物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3. 活动形式:专家讲座、教学研讨、观摩课、实验培训、评价研究等五、活动实施1. 组织教师参加专家讲座,学习最新的物理教学理念和方法。

2. 开展教学设计研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分享教学经验。

3.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4. 开展物理实验设计与实践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指导能力。

5. 组织教师参与物理教学评价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6. 针对物理学科竞赛,组织教师进行辅导培训,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六 仿用句式,图文转换课件ppt

高考专题复习专题六 仿用句式,图文转换课件ppt
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 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 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必须解决的问题。
漫画一般主要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 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语言表达的考查要求,命题一般会 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①概括寓意,②拟加标题,③描述画面,④综合考查。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 答案 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4
@《创新设计》
(二)方位图 方位图答题注意:
1.先说出它所处的位置。 2.看清楚参照物。 3.用准方位词(左西、右东、上北、下南)。 4.条理清楚(最好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积累一些表方位的词语:傍、依、靠、
倚、近、望、接、邻
5
@《创新设计》
(三)表文转换 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表格的种类很多,有传统的列
9
@《创新设计》
三、漫画题解题技巧 (1)描述画面。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原则:整体意识,注意细节,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 表达方式。(要仔细观察,合理想象,适当补充,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并揭示画 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 (2)揭示寓意。即通过漫画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内涵。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 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 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物理创新设计答案2022

物理创新设计答案2022

物理创新设计答案2022知识点一1.(1)参考(2)不同地面2. (1)质量(2)大小形状知识点二1. (1)位置的变化初位置末位置(2)轨迹2. (1)位移时间位移(2)某一时刻某一位置(3)瞬时速度知识点三1.变化量2 .合力3.快慢小题速练1.(1)V (2)V (3)X2. ABC3. BCD考点1跟进题组1.D [自由体操要根据运动员的动作进行打分,柔道要看运动员着地时的身体部位,拳击要看身体的着拳部位,这三种运动的运动员都不能被看做质点,A、B、C项错误: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可以被看做质点,因为运动员的身高和动作相对于路程来讲可以忽略,D正确。

]2.ACD [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云与我俱东”意思是说诗人和云都向东运动,根据寺的前两句我们可以推测出诗人是以两岸或两岸的红花榆树为参考系的,选项A正确;由于李白诗中只给出了时间“一日”和路程“千里”,而没有给出白帝到江陵的位移,所以不能估算出诗人李白的平均速度,选项B错误;辛弃疾描写月亮的诗句“飞镜无根谁系?重娥不嫁谁留?”诗句中的“飞镜”指月亮,月亮绕地球运动,说明万有引力的谁留?”诗句中的“飞镜”指月亮,月亮绕地球运动,说明万有引力的存在,选项C正确;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最看一千河”,说明地面上的人随地球自转运动,可以看到日月星辰,这说明地球在自转,选项D正确。

]3. AC [在O处的观察员看来,小船最终离自已的距离为√3+42 km=5 km,方向为东偏北0,满足sinθ≈ζ,即θ=37°,运动内路程为7 km,选项A、C正确;由运动的相对性可知B错误;若湖岸上的观察员运行速度大小、方向均与小船一样,则小船相对观察员而言是静止的,选项D错误。

物理教研活动计划方案(3篇)

物理教研活动计划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学科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物理学科团队建设,我校决定开展物理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物理学科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物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增强教师对物理学科教学的使命感。

2.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水平。

3. 加强物理学科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推动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活动时间本次教研活动计划于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进行,共分为四个阶段。

四、活动内容(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2年9月)1. 成立物理教研组,明确教研组长职责。

2.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3. 制定物理教研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内容等。

4. 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1. 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

2.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

3. 开展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4.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5. 开展教学反思活动,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年2月至3月)1.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成果展示,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对物理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成效,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3. 对教师进行考核,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

(四)第四阶段: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4月至6月)1.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改进措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学生实验: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双减分层作业设计案例 样例 学生实验: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深圳市创文明,人人参与,如图为某学校电子显示屏中滚动播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由图可见当显示屏中的“谐”字部分未显示出来,其他的灯仍能正常发光(本空选填“仍能”或“不能”),由此可知,显示屏的每个小灯泡之间是并联的,因为它们之间能独立工作(本空选填“能”或“不能”)。

2.某学校的每个教室里有12盏日光灯,由4个开关控制,D.每三盏灯并联后再串联在电路中3.小刚和小强在组成串并联电路的实验中(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2)小刚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如果合上开关,出现的现象短路。

(3)小刚想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小强认为只需拆除C这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串联电路。

(4)小强将多余的导线拆除以后,闭合开关S时,小电灯L1、L2都不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也不亮:接触E、F两点时,只有灯L1亮。

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B A.灯L1断路B.灯L2断路C.开关S断路D.灯L2短路(5)小强认为,在小刚最初连接的电路中,如果只改动一根导线,电路就能成为两灯并联的确电路了,请在图中要移接的导线上打上“×”号,并画出改动后的导线。

1.如图所示,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在前、后门个装一个按钮开关,学校传达室有甲、乙两盏灯和电池组。

要求:前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甲灯亮,后门来人按下开关乙灯亮。

请设计电路图并在实物图中连线。

2.某品牌的一款风扇如图1所示,它的控制装置主要有开关、定时器、调速器以及安装在内部的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当风扇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会滚向一侧,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风扇的作用。

(1)图2所示的保护装置相当于开关。

(选填“开关”、“电源”、“用电器”)(2)图2所示的保护装置中的小球不可以使用以下DEF的材料制作。

(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A.铜B.铝C.铁D.陶瓷E.塑料F.玻璃(3)在图3中,展示了该风扇在某一挡时的电路元件,请你用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使得风扇开关能控制风扇的工作与不工作,定时器可以在设定时间之后控制风扇停转,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 动量守恒定律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专题提升训练1.(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B.贝可勒尔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一群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E.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剩下1个原子核了(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m 的盒子,盒子正中间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如图1所示。

物体与盒底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物体以水平初速度v 0向右运动,它与盒子右壁相碰前瞬间速度减为v 02,物体与盒子右壁相碰后即粘在右壁上,求:图1①物体在盒内滑行的时间;②物体与盒子碰撞的过程中物体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解析 (1)光具有粒子性所以发生光电效应,选项A 正确;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了中子,汤姆孙通过实验发现了电子,选项B 错误;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选项C 正确;一群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3-1)2=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D 正确;半衰期是针对大量原子核而言的,对个别原子核无意义,选项E 错误。

(2)①对物体在盒内滑行的时间内应用动量定理得-μmgt =m v 02-mv 0 解得t =v 02μg②设碰后二者的共同速度为v 1,则由动量守恒得mv 0=(m +2m )v 1解得v 1=v 03设在二者相碰过程中,损失的机构能为ΔE则由能量守恒得ΔE =12m ⎝⎛⎭⎫v 022-12m ⎝⎛⎭⎫v 032解得ΔE =572mv 20答案 (1)ACD (2)①v 02μg ②572mv 202.(1)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图2A.由图可知,原子核D 和E 聚变成原子核F 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B.由图可知,原子核A 裂变成原子核B 和C 时会有质量亏损,要放出核能C.B 的比结合能大于C 的比结合能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E.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是为了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2)如图3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小物块甲和乙,它们的质量分别为2m 、m ,甲与地面间无摩擦,乙与地面间有摩擦。

现让甲物块以速度v 0向静止的乙物块运动,并发生下列两种正碰(设碰撞时间很短)。

图3① 若甲与乙发生的碰撞,碰撞后的瞬间甲与乙系统的动能最小,求甲与乙系统的最小能;②若甲与乙发生的碰撞,甲与乙碰撞后,在乙刚停下时甲恰好追上乙,求甲与乙碰撞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解析 (1)原子核D 和E 聚变成原子核F ,质量减少,放出能量,A 错误;重核裂变成中等质量的核发生质量亏损,放出能量,B 正确;原子序数越接近Fe ,其比结合能越大,所以B 的比结合能小于C 的比结合能,C 错误;镉棒能吸收中子,可以控制核反应的速度,D 正确;在核反应堆的外面修建很厚的水泥层能防止放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E 正确。

(2)①碰撞过程设两物体碰后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2mv 0=3mv此时系统动能E k =12×3mv 2=23mv 20②设第一次碰撞刚结束时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1、v 2,之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以v 2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乙刚停下时甲追上乙碰撞,因此两物体在这段时间平均速度相等,有v 1=v 22而第一次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有2mv 0=2mv 1+mv 2由以上两式可得v 1=v 02,v 2=v 0 所以第一次碰撞中的机械能损失为E =12×2mv 20-12×2mv 21-12mv 22=14mv 20答案 (1)BDE (2)①23mv 20 ②14mv 20 3.(1)一块含有丰富的铀238 92U 的矿石的质量为M ,其中铀核238 92U 的质量为m ,铀发生一系列的衰变,最终生成物是铅206 82Pb 。

已知铀238 92U 的半衰期是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A.一个铀核238 92U 中含有92个质子、146个中子B.如果将这块矿石密封保存,其衰变将变慢C.经过T 后该矿石的质量只有M -m 2D.经过3T 时间后该矿石的铀核238 92U 质量还剩下m 8E.铀238 92U 衰变成铅206 82Pb 的过程,既有α衰变,也有β衰变(2)如图4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 kg 的小车,小车右端固定一水平轻质弹簧,弹簧左端连接一质量为m 0=1 kg 的物块,物块与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一起以v 0=6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4 kg 的小球发生正碰,碰后小球的速度为2 m/s ,若碰撞时间极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求:图4①小车与小球碰撞过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②从碰后瞬间到弹簧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的冲量大小。

解析 (1)一个铀核238 92U 中含有92个质子,238-92=146个中子,选项A 正确;半衰期与矿石是否封闭保存无关,选项B 错误;由于铀核衰变后生成物是铅,故经过时间T 后该矿石的质量大于M -m 2,选项C 错误;根据半衰期的原理,选项D 正确;铀238 92U 衰变成铅206 82Pb 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选项E 正确。

(2)①设碰撞后瞬间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 1,有mv 0=Mv +mv 1解得v 1=-2 m/s ,则小车与小球碰撞过程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ΔE =12mv 20-12mv 21-12Mv 2 解得ΔE =8 J②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设小车的速度大小为v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0v0+mv1=(m0+m)v2解得v2=2 m/s设碰撞后瞬间到弹簧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小车的冲量大小I,根据动量定理有I=mv2-mv1解得I=4 N·s答案(1)ADE(2)①8 J②4 N·s4.(1)如图5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锌的逸出功是3.34 eV,那么对氢原子在能级跃迁过程中发射或吸收光子的特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图5A.用氢原子从高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射的光照射锌板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B.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能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C.一群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锌板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eVD.用能量为10.3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E.用能量为14.0 eV的光子照射,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2)如图6,a、b两个滑块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b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滑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a和b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a、b可视为一个整体。

现将另一质量为2m的滑块c从光滑斜面上距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c滑到水平面后沿a、b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立即粘合在一起。

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a与b分离,已知bc粘合体滑上斜面后能达到的高度恰为h,滑块经过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前后速率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求:图6①c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时速度的大小;②弹簧锁定时的弹性势能E p 。

解析 (1)当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光子的能量有可能大于3.34 eV ,锌板有可能产生光电效应,选项A 错误;由跃迁关系可知,选项B 正确;从n =3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发出的光子最大能量为12.09 eV ,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发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V ,选项C 正确;氢原子在吸收光子能量时需满足两能级间的能量差,因此D 选项错误;14.0 eV >13.6 eV ,因此可以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选项E 正确。

(2)①设滑块c 滑到水平面时速度大小为v 1由动能定理得2mgh =12×2mv 21 设滑块c 与b 相碰粘合后速度大小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 1=(m +m +2m )v 2解得v 2=2gh 2②设细线断开后a 的速度大小为v 3,bc 粘合体的速度大小为v 4,则v 4=v 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m +2m )v 2=mv 3-(m +2m )v 4弹簧锁定时的弹性势能E p =12mv 23+12(m +2m )v 24-12(m +m +2m )v 22 解得E p =27mgh答案 (1)BCE (2)①2gh 2②27mgh 5.(1)有关近代物理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A.碘-131的半衰期大约为8天,三个月后,碘-131就只剩下约为原来的12 000B.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

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C.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不牢固,原子核越不稳定D.铀235裂变的方程可能为235 92U ―→137 55Cs +8837Rb +1010nE.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一定不大于入射光子的频率(2)如图7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块完全相同的木块A 、B ,放在一段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 、B 间夹有一小块炸药(炸药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让A 、B 以初速度v 0一起从O 点滑出,滑行一段距离后到达P 点,速度变为v 02,此时炸药爆炸使木块A 、B 脱离,发现木块B 立即停在原位置,木块A 继续沿水平方向前进。

已知O 、P 两点间的距离为x ,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50%转化为木块的动能,爆炸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求:图7①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② 炸药爆炸时释放的化学能。

解析 (1)衰变后剩余的原子核数N =⎝⎛⎭⎫12t T N 0,碘-131经过3个月衰变后剩余的原子核约为原来的12 000,选项A 正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且光电效应说明光子具有能量、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具有动量,选项B 正确;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选项C 错误;铀235裂变需要高速运动的中子撞击,反应方程的左边要有中子,选项D 错误;因为吸收光子的能量与氢原子跃迁的两个能级差相等,所以当氢原子自发地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量只能等于或小于吸收光子的能量,选项E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