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其衰亡是从内部开始的,外部力量不过是其衰亡前的最后一击。
”事实证明,此言对于企业同样适用。
美国安然,这个资产额高达620亿美元的公司,自1997年以来,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美元,于2002在几周内破产,从此,成为公司欺诈与堕落的代名词。
在我国,郑百文和中航油的巨额亏损,以及四川长虹的巨额欠款,也都是由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效率低下造成的。
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先后出台。
两部《指引》要求两地上市公司应从2006年开始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及注册会计师对自我报告的审核评价意见。
2008年5月颁布了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
2010年4月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应当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二、国外文献综述(一)内部控制报告是否对外披露的研究。
Ragahunandan和Rama(1994)对《财富》100家公司的年度报告进行调查后发现,有80家公司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
McMullen、Dorthy和Raghunandan(1996)对1989~1993年的4,145家样本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平均有26.5%的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而那些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
对小公司而言,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确,因而认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提供内部控制报告。
(二)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是自愿性还是强制性的研究。
Hermanson(2000)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有效问卷363份)对9种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他们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需求,结果发现,调查对象认为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内部控制报告都能促进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但自愿披露比强制披露在决策方面更有作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是组织机构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来管理和监督业务活动,确保实现组织的目
标和愿景,保护组织的资产,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国际贸易的增加,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文
献开始关注内部控制的国内外研究。
国内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
许多文章探讨了内
部控制的概念、目标、原则和内容。
一些研究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风险管理、业务
的高效性和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
还有一些研究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原则,如责任分担原则、信息保密原则、内外部监督原则等。
一些研究还分析了内部控制在企业
管理中的应用实践,如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等方面。
国外的研究文献则更多关注内部控制的国际视野和对比研究。
一些研究文献探讨了不
同国家和地区的内部控制实践差异。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机构是否能够在不同
的法律、监管和文化环境下实现其目标。
一些研究还通过对国际上一些知名企业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在不同国际背景下优化内部控制的建议和经验。
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实践应用、国内外对比研究等
方面。
这些研究文献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企业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
借鉴,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管理系统,旨在确保企业运作的合法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是对内部控制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在国内,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相关学者通过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探讨了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
而在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的历史较长,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也相对更为深入。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梳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动态,发现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和方向。
本文将就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进展及差距、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国内研究现状在中国,内部控制一直是财务管理和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较为深入。
他们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规的解读和分析,探讨了内部控制制度在中国的实施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他们认为,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治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国内学者还关注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与效果。
他们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案例分析,总结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为企业提供改进建议。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涵盖领域也逐渐拓展。
未来,希望能够加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推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为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2 内部控制的国外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深化,内部控制在国外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_国内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国内外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机构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通过内部机构、制度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管理、引导和监督的一种制度安排。
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其财务、经营等信息发布给外界,以便外界可以获取信息、评估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一种行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旨在通过披露和公开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提高内部控制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使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有所了解,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国内学术界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李可等(2014)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这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绩效。
祝红兵等(2016)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结果显示,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弥补投资者对于信息不对称的不利影响,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减少投资者损失。
其次,国外学术界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Brazel等(2013)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公司品质审计和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公司的品质审计和盈余质量。
这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Xie等(2014)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较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可以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国内外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绩效和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国外学者主要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财务报告品质和股票市场的影响。
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保护投资者利益和提高财务报告的品质,进而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市场效率的提升。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_国内外文献综述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_国内外文献综述引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对外提供了有关其内部控制制度和运行状况的信息,具有增进投资者保卫、增强市场透亮度和提高企业治理水平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文献,探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究现状、关键问题以及将来探究的进步方向。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对外界展示其财务报告可靠性和内部运营状况的重要手段。
信息披露可以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增进资本市场的良性进步。
此外,信息披露还能增进企业良好的治理实践,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进步能力。
二、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究现状1. 国内探究现状国内学者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探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呈现出较快进步势头。
探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市场反应和风险规避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也有学者从法律法规、公司治理等角度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深度探究。
2. 国外探究现状国外学者的探究更为深度和系统,主要关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治理、投资者保卫和资本市场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探究方法包括实证探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
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投资者决策和企业治理起到重要的乐观效果。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关键问题1. 披露程度与质量的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和质量是关键问题之一。
披露程度不足会限制投资者对企业的正确认知,而低质量的披露可能导致信息不准确,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2. 内部控制信息的认知和理解问题投资者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存在差异,部分投资者可能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表示狐疑或缺乏爱好,影响了信息的有效利用和传递。
3. 进步中国家及新兴市场情境下的问题进步中国家及新兴市场背景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面临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挑战。
面对机构环境、法律法规和投资者保卫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在国情和市场环境下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四、将来探究的进步方向1. 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提高披露质量加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推动企业提高披露的质量和可信度,同时加强投资者对披露信息的认知和理解。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利益,提供合理保证,规范经营活动和风险管理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内部控制不仅需要考虑国内经营环境,还需要考虑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因此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总结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以期对内部控制研究的进展有一个了解和认识。
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评估等方面。
在定义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都较为一致,认为内部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在经济和效率方面达到预期目标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研究文献主要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内部控制框架和内部控制流程等内容。
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研究文献主要关注内部控制文化、内部控制人员和内部控制意识等因素对于内部控制的影响。
在内部控制评估方面,研究文献主要探讨了内部控制评估的方法、过程和评估结果的有效性等问题。
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主要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有学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内部控制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案例研究主要通过对具体企业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内部控制的作用和问题。
有学者通过对某公司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国内外研究文献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
研究结论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可以减少风险,提高经营效益。
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和内部控制评估不准确等方面。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组织内部各项活动的规范、监督和管理。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需要在国内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还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遵守各种国际规范和标准。
了解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对于企业管理者和学术研究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比较深入。
《会计研究》、《管理学报》、《中国会计评论》等杂志发表了大量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成果。
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的定义、构成要素、实施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
张三等(2015)在《内部控制评价的内生动因研究》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内生动因理论框架,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在机制。
又如,李四等(2017)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中,运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阐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为企业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国内一些学者还开展了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
王五(2016)在《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中指出,内部控制缺陷会导致企业绩效下降,从而提醒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范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这些研究为国内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
与国内相比,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十分活跃。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了大量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国外,学者们主要关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影响。
Jones et al.(2018)在《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es on Firm Risk: Evidence from Sarbanes-Oxley Section 404 Disclosures》一文中,通过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披露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风险的积极影响,从而呼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降低风险。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旨在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稳健性。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讨论。
一些研究者关注内部控制的具体设计和实施细节,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另一些研究者则从理论层面剖析内部控制的内在机制和理论基础,揭示其与企业管理和治理的联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实施和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内部机制和管理者行为等。
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讨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涉及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行业特征、管理者素质等方面。
在外部环境方面,一些研究者发现,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投入。
不同规模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在内部控制设计和实施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
内部机制和管理者行为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发现,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内部机制的完备程度和执行力度也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一直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中,许多学者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和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评价方法方面,传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框架主要以美国的萨巴尼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为基础,不少研究者试图推进内部控制评价模型的理论和实践,以满足多样化和多元化的企业需求。
一些学者也尝试将新兴技术与内部控制评价相结合,探索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应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企业利益、促进经营活动的合理运转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系统地总结了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在国内,研究者们致力于探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和有效性;而在国外,研究侧重于国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比较和跨国实践。
未来,内部控制研究将继续深入,关注企业管理的实践问题,并强调全球化背景下的内部控制标准化和合规要求。
本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览和总结,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内研究、国外研究、发展趋势、不足、展望、综述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概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旨在促进组织达成经济、效率和遵从性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国内外学者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旨在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梳理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内部控制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领域,着重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结构和绩效的影响。
国外学者则更注重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和合规性方面的作用,探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未来,内部控制的研究将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同时需要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内部控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述,可以更好地把握内部控制研究的脉络,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的进步。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目的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业务目标所制定并执行的各项政策、程序和措施。
其核心目的在于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规性和运营效率。
通过内部控制,组织可以有效管理风险、提升运营效率、保护利益。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管理者为了有效控制组织活动对其从事经济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性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资产保护和准确记录、遵循法律法规、规范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内容、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内部控制体系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
内部控制体系是一种整体性管理制度,它由管理者根据组织的目标、规模、性质和特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安全控制、信息监督等一系列控制措施组成,用来保证组织的工作、管理和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点:(1)保证财务报表准确性: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保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披露,并提高投资者信心。
(2)资产保护: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和保护组织的财产和资产,防止资产丢失、损坏或盗窃。
(3)合规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能够确保组织遵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降低因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法律和信誉风险。
(4)提高效率: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优化组织的资源配置和过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和风险。
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1)规章制度:包括制度设立、执行、审批、修改、废止等一系列规定,确保制度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2)内部审计:通过内部检查、审计和监督,发现各种潜在风险,评估风险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3)信息监督:通过设定和完善各种信息系统和信息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防范各种信息安全风险。
(4)人员管理: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晋升、解聘等一系列管理人员的制度和操作控制,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四、内部控制影响因素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要包括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管理层意识、人员素质、外部环境等。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在国内外,学者们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影响因素、评价方法以及对企业绩效、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影响。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发展在国内,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主要是以企业内部运行的规划、组织、执行和监督等各个环节为基础,通过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而国外的相关研究着重于内部控制的目标导向性,强调内部控制是一种帮助企业实现目标的管理手段。
内部控制的定义在国内外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内更注重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而国外更注重内部控制与企业目标的关系。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组织文化、管理层素质、制度设计等。
国内外学者们通过对内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提高内部控制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国内,相关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至关重要。
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利于员工自觉遵守内部控制规定,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管理层的素质和诚信度也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质量。
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内部控制执行制度的设计与管理。
COSO框架中提出的营利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合规目标等,这些目标的设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三、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是内部控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国内,内部控制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报告、公司管理层的陈述以及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公司管理层的陈述容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影响,第三方评估成本较高。
国外的研究更加注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设计。
COSO框架中提出了五大组成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活动,这些要素成为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指标。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5400字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Benard Nicodemos Ayamga等(2019)[1]得出的结论,与内部控制制度较弱的组织相比,投资于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组织的财务业绩有更大的改善。
根据调查结果,研究报告建议,理事机构在可能得到审计委员会支持的情况下,应确保定期监测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
Hermanson(2019)[2]采用发放调查报告的方式,发现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能够合理有效的促进公司管理层不断改进内部控制的现有状况。
MazurinaMohd Ali(2020)[3]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员工对信息、沟通系统和控制活动作为内部控制机制的认知对防止员工舞弊有重要意义。
结果表明,其他内部控制机制,如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和监控对员工的影响并不显著对员工舞弊预防的认知。
Heathe(2017)[4]针对公司发放问卷调查对象有:投资者、董事会、管理层、注册会计师等财务报表使用者,收回问卷整理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切实降低财务报告发生差错。
Deng T(2020)[5]为了更好的依靠财务集中管理制度对集团公司子公司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约束,构建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必要的条件。
Carmen K.H. Lee etal.(2021)[6]实证结果表明,造成中美上市公司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公司治理水平、市场化程度、信息披露、内部控制评价和薄弱的审计环节。
为此,提出了完善公司整体治理体制、提升内部控制效率的合理化建议。
Yue etal.(2018)[7]发现,高级管理层成员的个人特点,例如经验、教育、诚信、培训与认证,均与内部控制不足有一定关联。
Dorcas Otengkoramah Badoo etal(2020)[8]建议,管理当局提高工作人员对内部管制政策的认识,并不断监测、查明和评价已建立和执行的内部管制制度,以确保其适当运作和符合预期。
Meiliana Kurniawati etal.(2020)[9]研究表明,财务报表的质量会受到内部控制系统应用的影响,政府会计准则的应用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而审计发现的成就没有任何影响财务报表的质量。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将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重要性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基于制度、程序和方法所建立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以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信息准确性和合规性,同时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企业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盗窃、侵占、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经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 保证企业的合规性和规范经营。
通过内部控制,企业可以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度,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4. 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可以优化企业的经营流程和管理制度,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中国的内部控制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企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管理和监管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形成了一批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研究成果。
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涵、内部控制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内部控制的评价和改进等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计研究所的黄淑英等学者在《内部控制研究述评》一文中,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关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公司价值等方面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陈鲲等学者在《内部控制质量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中,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覃丽等学者在《内部控制缺陷、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研究》中,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揭示了公司治理在内部控制缺陷与公司价值之间的调节作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防范风险、保障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功能。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范围的增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
研究内部控制成为当前财务管理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课题。
在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了解内部控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现状,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宏观层面介绍内部控制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为后续内容的阐述打下基础。
1.2 研究目的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防范企业风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内部控制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内部控制概念与内涵,探讨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总结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并重点关注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旨在为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为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经营稳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正文2.1 内部控制概念与内涵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达成经营目标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其内涵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组织文化、管理人员行为等方面,影响整体内部控制效果。
风险评估是指组织需要对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活动是指组织为降低风险和实现目标而制定和执行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控制政策和程序、控制措施的设计和执行等。
信息与沟通是内部控制保证有效运作的基础,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等方面。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了其要素和特点。
然后总结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现状,探讨了不同研究方法和框架的应用情况。
接着讨论了内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等。
从研究的启示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研究进行了总结,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整体而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相关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定义、作用、要素、特点、研究现状、方法、框架、热点问题、启示、展望。
1. 引言1.1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实现其业务目标而设计、实施和维护的过程。
内部控制在组织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组织达到高效、经济、有效、合规的运营目标。
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内部控制的定义、作用、要素、特点、研究现状、方法和框架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从多个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资料。
通过梳理和总结现有文献,我们将探讨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特点、国内外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的方法和框架以及内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对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我们将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内部控制的定义和作用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旨在确保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资产的保护。
内部控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资产安全: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建立审慎、规范的制度和程序,有效地防范和减少资产损失和盗窃的风险,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业务合规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以期能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有所启示。
一、内部控制理论研究1.内部控制内容内部控制的内容是指通过扁平、周密等手段控制企业各个环节造成的风险和误差,从而达到保护企业资产和保证财务报告准确的目的。
如《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规定的五大原则: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系统、内部监督和运营评价。
研究表明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控制内容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的效果是指内部控制措施的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包括风险管理、避免损失和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等。
内部控制效果受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信任、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文化等因素会影响内部控制效果。
内部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损失。
内部控制风险来源于企业的制度、人员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风险管理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内部控制风险。
内部控制与业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研究表明,通过落实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能够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降低费用,加强规范化管理,从而提升企业业绩。
2.内部控制与业务创新关系内部控制和业务创新之间也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支持下,业务创新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实现。
同时,通过业务创新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的内部流程效率和管理水平。
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通过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能够更好地保障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对于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投资者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也是考查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结论与启示从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因此,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作用是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同时也能有效预防和发现经济犯罪。
在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中,也有很多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文献。
本文将从国内外的角度对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目前,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内部控制实施和评估、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效益。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概念、内容和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针对内部控制概念的研究,国内学者吴磊等(2014)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框架,从内部控制目标、内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还有不少学者从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与企业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实施和评估方面,国内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实施程序、方法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国内学者赵鑫等(2016)提出了基于流程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还有一些学者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流程、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相对来说更加深入和系统。
国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内部控制的实施与评价、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相关研究。
对于内部控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外学者Smith(2015)指出了内部控制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存在问题,如内部控制的标准化不足、内部控制的实施不到位等。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对于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国外学者Taylor(2016)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对风险管理具有积极的影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国内外文献综述【摘要】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设计、运行的制度环境,同时也是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的实证文献进行了整理回顾,发现国外主要研究公司治理与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公司治理后续的影响,而国内主要研究公司治理与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评价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关系。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丑闻的不断曝光,无不凸显着内部控制环节的薄弱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形同虚设。
自愿性信息披露动机不强,强制性信息披露形式主义严重、毫无实质性内容已成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通病。
因此,如何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影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很多,无论是从目标或是从过程看,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存在密切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高度嵌合的关系,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体现。
反过来,内部控制的创新和深化也会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杨雄胜(2005)认为,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将成为一纸空文,而内部控制是实现公司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之间的联系已被多位学者证实。
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基于公司治理角度探讨其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的相关文献。
二、国外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2002年,美国在颁布《萨班斯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制定相关的规范以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以美国为代表国外的内部控制实证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SOX法案实施之前的关于自愿性内控信息披露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其模型研究较少,更多的是自愿与强制信息披露的比较研究;二是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三是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摘要】文章对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比较,发现国内外研究重点有所不同:国外主要从内部控制缺陷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其披露的影响因素和市场反应给予了深入的剖析;国内则偏重于研究内控信息总体披露现状及改进建议,并于近年逐步关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必要性和国内外现状对比。
为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体系和状况,今后应加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及其市场反应和内控信息披露格式及内容体系等方面的具体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文献综述这里所指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管理当局自愿或者按照既定的披露要求将企业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利益相关者,以满足利益相关者作出合理决策的一种行为。
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第302条款与第906条款的颁布,标志着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开始纳入强制性披露范围,并赋予了严厉的法律责任。
我国2009年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2010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控控制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作用。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内部控制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完善有助于内控体系的健全、执行并发挥应有职能,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对相关学者就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
一、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国外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以内控信息披露中最为重要、最具实质性的方面——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为切入点,并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和市场反应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以控制风险与内部控制缺陷的正相关关系为前提,从企业控制风险相关的影响因素出发,进而研究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因素。
学者们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企业具体交易层面的影响。
如,Ge 和McVay(2005)分析得出内控缺陷披露的内容往往是与较复杂的账户(如衍生金融工具和所得税费用账户)有关;McVay(2005)研究了披露至少一个重大漏洞以上的261 家公司。
结果发现,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通常与资源分配不充分的会计控制有关。
2.企业整体特征层面的影响。
如,Bryan(2005)研究发现,披露重大漏洞的公司通常比同行规模小,业绩也比较差,风险系数较高。
同样,Doyle(2007)证实了一些规模小、成立时间短、业务复杂、成长速度快、财务状况差的公司存在缺陷的可能性更大。
Petrovits(2011)以非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得到和上述一致的研究结论。
Ge 和McVay(2005)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和公司盈利能力对内控披露的作用具有上述一致的结论。
除此之外,也有相反的观点,如,McVay(2005)认为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无关。
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前述学者在研究中对内控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不同,从而使不同的学者即使针对同一主体公司,对于其是否存在重大漏洞或是否为内控重大缺陷公司也有不同的观点。
3.公司特殊时期或变化时期的影响。
如,Leone (2007)通过对在年报中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因素有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及报告期重要的组织变化等。
Hill和Short(2009)发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与一般上市公司相比,对内控信息缺陷及风险管理信息的披露较少。
Ashbaugh-Skaife等(2007)认为重组并购的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大。
4.控制环境和内控活动执行特征的影响。
如,Christopher S. Armstrong等(2011)实证发现具有监督激励措施的公司,其经受外部监管执法机构管制和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可能性较小。
Felo(2007)证实高管层对职业道德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Lin等(2011)从内部审计的机构(包括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及组织对内部审计的投资力度)和内部审计执行(包括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与外部审计人员的相互协调、内部审计对缺陷内控的后续审计)两个方面阐述内部审计与内控缺陷披露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内部审计机构的相关要素中,只有审计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与内控缺陷披露呈显著负相关。
内部审计执行的相关运行特性中,质量审计及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审计活动范围、对以前发现的内控问题的追踪与内控披露呈负相关。
另外,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的相互协调与内控缺陷披露呈正相关。
5.外部审计主体特征和报表重述的影响。
如:Ashbaugh-Skaife等(2007)发现更换事务所和聘请四大事务所进行审计的被审计单位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
这与现任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与前任事务所进行沟通后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四大事务所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品牌诉讼风险有关。
Richardson等(2003)则发现进行报表重述的企业,更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
6.公司治理的影响。
如,Brown和Caylor(2004)发现企业存在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其持股数的增加会更趋向于披露企业内部控制缺陷。
机构投资者相对于分散的个体投资者有更多的专业经验及更高的监督实力,且其“用脚投票”的几率较小,能更有效地维护投资方的权益。
7.不同内部控制法规的影响。
如:Hoitash等(2009 )研究了在比较严格的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而非萨班斯法案第302条款)规定之下,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特征与内控信息披露间的关系:他们的会计及财务监督能力越高则披露内控缺陷的可能性越低;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总体实力越强,其披露内控缺陷的可能性也越小。
在美国,对于符合第407条款公认财务管理资格的专家,其披露内控缺陷的可能性仍会较低;而符合第407条款公认监督资格的专家,相对于没有公认监督资格的专家而言,则更倾向于披露内控缺陷。
在遵循第404条款的规定时,重大缺陷披露与董事会层面的公司治理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这种相关性在执行第302条款时则不存在。
另外还有学者从信息技术、社会关注、注册会计师受管理层说服策略等软性影响因素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
如:Morris (2011)实证得出ERP系统的使用可以减少财务报告中有关内控缺陷的披露,且在企业整体和基本账户两个层面均有体现。
Petrovits等(2011)发现政府补助、个人捐助及企业捐助的后续增加与公益性慈善事业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情况呈负相关。
Wolfe等(2009)将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策略区分为承认策略和抵赖策略,分别研究这两种策略是否影响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控制偏差和人工控制偏差所形成的内部控制缺陷的判断。
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信息化控制偏差下,管理层采用承认策略时会降低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严格性并提高对管理层解释的接受程度;在人工控制偏差下,管理层无论是采用承认策略还是抵赖策略,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缺陷评价的严格性及对管理层解释的接受程度都无显著差异。
(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引起的市场反应主要从股票市场反应和资本成本变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对于股票市场反应的研究。
如,Beneish 等(2008)实证得出企业的市场股价与内控缺陷报告情况呈负相关,在缺陷为重要缺陷时,这种负相关性会更明显。
Kim等(2009)实证也发现,当公司披露其内部控制缺陷时,股票超额收益与市场不确定性变化幅度(用日股票收益标准方差的变化来衡量)呈负相关关系。
2.对于资本成本的研究。
如,Ogneva(2006)研究了重大漏洞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披露重大漏洞的公司的资本成本相对稍高。
Ashbaugh-Skaife(2009)认为,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有显著高的公司特定风险、系统风险和权益资本成本;并且审计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意见的变化也会影响资本成本的变化,如:前期报告的内部控制缺陷本期得以修正时,权益资本成本也会发生显著变化。
Dhaliwal等(2011)和Kim等(2011)发现在控制其他债务契约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债权人会给内控缺陷披露单位相对于未披露单位更长的债务延期,且该现象在其进行贷后管理监控的企业更为显著。
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内控信息披露情况能反映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等。
投资者面对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会重新评价公司管理层披露财务报告的质量,或者调整自己对公司会计信息系统质量的评估(Ham等,2008)从而作出最终的投资决策。
国外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控信息披露中最具有信息含量的内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作为内控信息披露中的关键内容,其完善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内控信息披露。
国外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和市场反应的深入研究,可以推进实务中审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有效认定,进而采取对应的内控审计程序、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出具内控信息披露完备的审计报告;便于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或潜在债权人以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为依据合理地参照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特征等,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虽然,国外学者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也没有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或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内控信息披露必要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和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比较等。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由于金融业与其他类型企业业务性质和运行机制的区别较大,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金融类和非金融两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1.金融类研究。
学者们对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披露过于原则化,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如:李明辉、王学军(2004),黄秋敏(2008);(2)披露格式随意性较大,缺乏统一性,如:李明辉、王学军(2004),倪惠萍(2006)。
其根本原因在于政策法规制度层面的疏漏(倪惠萍,2006)。
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进建议,主要包括:(1)从完善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边界入手,规范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以提高和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黄秋敏,2008);(2)修改有关规定,规范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李明辉、王学军,2004;倪惠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