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的“侠”文化
从李白诗歌看唐诗的侠士精神
祁仲 惠
定西市临洮农校 甘肃 临洮 7 3 0 5 0 0
摘要 : 以李 白为代表的唐代诗人 对侠 士精 神的赞颂 , 达到 二、 唐代诗人的侠士风尚 : 了封 建社会 可能有 的极致 。 探 讨这种文学现 象, 对于 了解唐诗 1 . 初 唐四杰及 陈子 昂对侠士精神的赞美 。如卢照邻在《 咏 的特 色和魅 力, 具有重要 的意义。 史 四首》 等诗 中, 对季布 、 朱云等侠 士表示仰慕之情 , 表彰他们 关键词 : 李 白 侠 士精神 唐诗 “ 百金孰云重 , 一诺 良匪轻 ” 的品格 。 他还直接赞美现实生活中 的侠士 : “ 刘 生气不平 , 抱剑欲专征 。 报恩为豪侠 , 死难 在横行 ” 《 刘生》 ) 。 杨炯 、 骆宾王等也以同样 的情怀赞美侠士精神 。 陈 战 国时期 出现的“ 士” 和“ 侠” 对 中国古代文学产生 了重要 ( 影响 。 到唐代 , 以李 白为代表的著名诗人对侠士精神 的讴歌如 子 昂在 《 感 遇》诗里借侠言志 : “ 赤丸杀公吏 ,白刃 报私仇 。 每愤胡兵入 , 常为汉 国羞 。” 奇峰突起 , 并被全社会普遍歌唱 。 2 . 盛唐其他诗人对侠士精神的赞美 。王维 、 高适 、 王昌龄 、 李白诗歌侠士精神的内容: 1 . 赞美 胆 魄过人 、 武艺超 群人 物 , 洋 溢 着强 烈 的 尚武 气 杜甫等诗人笔下 ,一系列少年侠士形象渗透了诗人 强烈 的主 息。 如: “ 弯 弓绿 弦开 , 满月不惮坚 。 闲骑骏 马猎 , 一射两虎穿 。 体 意识 , 如杜甫“ 射飞 曾纵鞋 , 引臂落鹜鸽 ” ( 《 壮游》 ) 以及 “ 高 回旋若流光 , 转背落双鸢 。 胡虏 叹息 , 兼只五兵权 ” ( 《 赠宣城 生跨鞍马 , 有似幽并儿 ” ( 《 送高 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 等诗 句 , 宇文太守兼 呈翠侍御 》 ) , 诗人以轻松活脱 的调子 , 描绘 出 了侠 以龙 腾虎跃 、 踔厉风发 的姿态 , 洋溢着 强烈的尚武气息 、 成功 士人物的勇武风度。而对 于悲戚伤感 的荆轲 , 李 白则 有所取 的信念和胜利的欣悦 。 舍, “ 耻作易水别 , 临歧泪滂沱” ( 《 留别 于十一 兄逖 裴十j游塞 综上, 唐代 诗人对侠士精神 的赞美 , 其 内涵大致包括 : 排 垣》 ) 。 至于不择手段的奋命行为 , 更为诗人所痛斥 : “ 要离杀庆 难解纷 , 效 功当世的襟怀 ; 轻财好施 , 崇 尚恩义的操行 ; 急人之 忌, 壮夫素所轻。妻子亦何 辜 , 焚之买虚声 ” ( 《 东海有勇妇》 ) 。 难, 功成不 居的风度 ; 尚武轻儒 , 豪荡使气 的个性 。 可见, 在 李 白对 “ 尚武 ” 精神 的赞美 中 , 闪耀着健全 、 清醒 的理 三、 文学传统的影响 。 从汉魏到盛唐 , 借侠士抒发斗争激情和生活理想 , 构成 了 性 光芒 。 游侠列 传》 , 对“ 侠 客之义” 的表 2 . 脱略小节, 豪荡使气, 表现以狂为美的特色。“ 三杯吐然 进步 的文学传统 。司马迁 的《 实际上是抒发布衣寒士的 自豪感 、 建功热情 和对专制制度 诺, 五岳倒 为轻 , 眼花耳热后 , 意气 素霓生” ( 《 少年行 》 ) , 豪饮 彰 , 酣醉 、 狂言狂态因是意气的酣畅外现 而被认为可嘉 。 这种意气 的抗议 。 建安曹植 , 借游侠形象抒写报国 、 捐躯的豪情壮志 。 西 表现在 日常生活 中 , 是听任情感 的宣泄 :“ 人生 得意须尽欢 , 晋 的左思 , 通过讴歌鲁仲连和荆轲 等侠 士 , 为寒族反抗 门阀士 陶渊明的《 咏荆轲》 , 表现 了其性格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 复来” ( 《 将进 族 的斗争吸取了精 神力量 。 金刚怒 目” 的一面。 鲍照在《 结客少年场行》 中, 抒发 了寒士坎 酒》 ) ; 表现在 和王公大人 的关系上 , 是不屈 己 、 不折腰 : “ 归来 “ 盛唐诗歌对侠士的空前礼赞 , 正是对进步 使酒气, 不肯拜萧曹” ( 《 白马篇》 ) ; 表现在意识上 , 多发为摆脱 壤不遇的愤懑之情 。 传统 的快人快语 : “ 金丸落飞鸟 , 夜人琼楼 卧。夷齐是何 人 , 独 文学传统的总结和继承 。 守西 山饿” ( 《 少年行》 ) ;表 现在政治生活 中 , “ 丈夫赌 命报天 四、 社会生活的影响 。 侠士精神能够 成为唐代 突出的文学现象 ,也 因为 当时 的 子, 当斩胡人 衣锦 回” ( 《 送外甥郑灌从军》 ) 。 3 . 有恩必酬的慷慨 感激 之心 , 和对平等 、 民主的渴求 。 “ 李 社会生活提供 了深厚 的土壤 。 白乘舟将欲行 , 忽 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 1 . 隋唐以来游侠势力颇为活跃。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 送我情 ” ( 《 赠 汪伦》 ) , 面对下层人 民的知 己之遇 , 流露 出由衷 记载 : “ 长安侠 少 , 每至春时 , 结朋联党 , 各置矮 马 , 饰 以锦鞯金 的感激赞美之情 。 对上 , 则表现出强烈 的平等 、 民主要求 , 为其 络 , 并 辔于花树下往来 , 使仆从 执酒皿而随之 , 遇好 囿则驻 马 叛逆性格提供 了精神武器。 面对主上“ 降辇 步迎 ” 、 “ 问以 国政” 而饮。” 可见游侠势力之盛。 的礼遇 ,李 白 “ 感君 恩重许君命 ,泰山一掷轻鸿 毛” ( 《 结袜 2 . 民族迁徙 的影响 。 从魏晋至隋唐 , 北 方大批游牧 民族迁 子》 ) ; 但 当发 现其 虚伪性时 , 便浪迹纵酒 , 恣 意行乐 : “ 古来圣 徙到中原地区 , 其雄杰剽悍的风尚给 中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 贤皆寂寞 , 惟有饮者 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 斗酒十千恣欢 3 . 隋唐 时代对 尚武精神 的渴望。经过 四百多年分裂 而重 需从根本上清 除导致软弱偏安 的因素 , 崇 谑” ( 《 将进酒》 ) 。这一来排遣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愤 懑 ; 二是对 新统一的隋唐 王朝 , 朝廷不讲恩义的冷眼嘲讽 。当看到朝廷 忌刻成性 、专 以杀戮 尚事功就成了占压倒优势 的变革思潮 。唐代前期有作为的君 武后 、 玄宗等 , 均强调王霸大略 , 反对空谈 , 其权鼎 时: “ 力排南山三壮士 , 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 , 亚 主如太宗 、 夫哈尔 为徒 劳” ( 《 梁甫吟》 ) ,对 统治者施恩 的虚伪性 义愤填 的转 移也往往取决于玄武门军事冲突的胜负 ;主张不拘一格
侠客行—李白
侠客行—李白千古文豪李白,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展现了他多彩的人生和卓越的才华。
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有一首五言律诗《侠客行》以其豪迈的气势和英雄主义的题材而脍炙人口。
本文将对《侠客行》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
一、诗歌概述《侠客行》是李白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共四十八字,分为十二句,每句四个字。
诗中通过对忠诚侠义的赞美,展现了侠士高尚的品德和精神风貌。
二、诗意解读《侠客行》以李白个人英雄传说为蓝本,歌颂了侠客的勇猛和忠诚,表达了作者对侠义精神的崇敬和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展现了侠士的形象:“赵客”指的是赵匡胤,他作为后周开国皇帝,李白将其塑造为侠客形象;“缦胡缨”是指袍上所系的长带,暗喻侠客的豪情;“吴钩霜雪明”则指侠客手持的武器,显示了侠客的英勇和锐利。
接下来的两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描绘了侠客骑着白马在战场上驰骋的场景。
白马象征纯洁,与侠客气质相得益彰;“如流星”一词则形容侠客的速度之快和威风。
接着诗中出现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两句堪称整首诗的核心,展现了侠客的勇猛和忠诚。
他们临危不惧,十步即能一击必杀,绝不留下任何踪迹。
最后四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中,诗人表达了侠客行将事情办妥后便潇洒离去的豪情壮志,他们不留芳名,只留下传说。
“闲过信陵饮”描绘了侠客们在闲暇之余的放松和欢乐,而“脱剑膝前横”则是对武士精神的最后致敬。
三、诗歌特点李白的《侠客行》融合了传奇、豪杰和英雄的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写使人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
诗人运用富有节奏感的平仄和韵律构建了一首豪放激昂的诗作,极大地提升了整首诗的表现力。
四、诗歌意义《侠客行》以侠客这一形象传递了作者对真正的英雄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作为李白个人传奇的创作,这首诗歌展现了作者个性的特点和他对侠士生活方式的憧憬。
侠客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的定义,更是一种精神的凭证。
李白侠客行,写给高适
李白侠客行,写给高适
摘要:
1.引言:介绍李白的《侠客行》及其背景
2.主题:分析诗歌中表现的侠客精神
3.细节:解析诗歌中的具体描绘和意象
4.结语:评价李白的《侠客行》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李白的《侠客行》是一首描绘古代侠客生活的诗歌,其创作背景正值唐朝盛世,社会繁荣,文人墨客崇尚侠义精神。
这首诗歌表达了李白对侠客的崇敬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他自身的豪放不羁和英勇无畏。
在《侠客行》中,李白通过具体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侠客的英勇无畏、忠诚善良、慷慨豪迈等品质。
诗中的“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描绘了侠客骑着白马,飞驰而过的英勇形象;“平明拂剑去,薄暮随马归”则展现了侠客早出晚归,忠诚守卫边疆的坚韧精神;“不惜生死轻,自怜侠骨香”则表达了侠客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生死,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此外,李白在《侠客行》中还表达了对侠客之间深厚友谊的赞美,如“结交天下士,相识满天涯”,展现了侠客之间重情重义、互相扶持的友情。
同时,李白也借助诗歌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如“朱亥无用论,羞见故人”,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势利、虚伪和不仁之风。
总之,李白的《侠客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英勇无畏、忠诚善良、慷慨豪迈的侠客形象,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崇尚的侠义精神。
古诗大全侠客行作者李白唐诗赏析
古诗大全侠客行作者李白唐诗赏析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闪烁着独特的艺术光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其中,他的《侠客行》被誉为古诗大全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对《侠客行》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主题内涵。
《侠客行》是一首以古代侠客为题材的长篇古诗,全诗共有八十九句。
通过这首诗,李白以浪漫豪放的笔触,塑造了一个个崇高的英雄形象,展示了侠客的风采和情怀。
首先,从艺术形式上来看,《侠客行》运用了五言绝句的格式,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整齐划一的结构,吸引了众多读者。
整首诗以“废话”为起句,从而直接切入主题,让读者一下子进入了故事情节。
而在内容上,李白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化描写和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侠客的风貌和英勇之举。
其次,从诗歌主题上来看,《侠客行》展示了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崇高。
诗中通过描绘侠客的仁义之举,歌颂了侠客们不畏权势,敢于正义斗争的精神。
例如,诗中提到的“胡蝶飞不尽,辜负了千万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表达了侠客们为了正义事业甘愿舍弃个人享受,以及他们的才情与大志。
在表达手法上,《侠客行》充分运用了对比、暗示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
例如,诗中描绘了侠客们征战沙场的英勇形象,与他们心中的孤独与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侠客行为的崇高与自我牺牲。
通过诗歌中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和歌颂,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侠客身上所具备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情感。
总之,李白的《侠客行》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古诗。
通过描绘侠客的形象,歌颂他们的高尚品德和崇高情怀,诗歌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侠客世界。
这首诗不仅为后人留下了浩瀚的文学遗产,更让人们对古代侠客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希望通过对《侠客行》的赏析,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瑰宝,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古诗大全中的《侠客行》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一起欣赏和传颂这首李白的杰作,让侠客的光辉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灵!。
试论李白咏侠诗的任侠精神及其形成原因
试论李白咏侠诗的任侠精神及其形成原因任侠精神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中体现的独特现象。
承载“任侠精神”的侠客更是中华地域、民族、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侠身上的特质大致包括见义勇为、轻财好施、一诺千金、尚武轻儒、豪迈奔放等。
①纵观中国文学史,初盛唐时期文人身上的任侠精神尤为明显。
本文试以李白咏侠诗为例,论述李白的任侠精神。
笔者认为,李白身上的任侠精神,是他追求自我自由、支配自我愿望、肯定自我价值的强烈意志。
一、李白咏侠诗的任侠精神之体现从数量上来看,李白的咏侠诗作品颇丰。
以中华书局1960 年二十五册《全唐诗》版本为据,可以看出李白作的咏侠诗达六十余首,根据其咏侠诗特点,做以下三种分类。
(一)以古代侠士为歌咏对象,寄托自身情怀此类内容的诗歌以《侠客行》《结袜子》《古风·齐有倜傥生》等诗为代表。
在李白的咏侠诗中,不乏以古代侠士为歌咏对象,同时寄托自身情怀的作品。
在《侠客行》中,李白就借颂扬朱亥和侯嬴的壮举来表达自己对“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精神的赞许;在《结袜子》中,李白同样借高渐离和专诸两位侠士来抒发生命感悟及其豪情;在《古风·齐有倜傥生》中,李白赞赏鲁仲连“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的高尚品质。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通过这两句诗表露出自己的心迹:希望自己也能像鲁仲连一样凭能力建功立业,之后飘然离去,不受封赏,只留后人赞扬。
此类诗歌,不仅仅是只为抒发对自由的追求,它更包括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家国情怀的影响。
(二)以侠客生活为描写对象,赞扬侠客精神此类诗歌,以《少年行》《结客少年行》《白鼻騧》为代表。
由此类诗歌可以看出,李白对侠客生活的热爱和对侠客精神的赞扬。
《少年行》中,李白刻画了一位豪气少年和其“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的生活。
诗中少年豪爽之精神形象跃然纸上;《结客少年行》中,李白写了一位行走江湖且身怀绝妙剑术的少年侠士形象,写他羞于模仿荆轲;写他喜与英雄结交:“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李白的侠气
李白的侠气作为一种文化象征集中表现在其诗歌里,同时也流露在其平生行事尤 其社会交往中。 一 李白诗歌风格中的尚侠精神 侠义之士不仅对李白的思想,而且对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李白把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思想和游侠思想中反抗强暴、救弱扶倾的 精神结合起来,使其浪漫主义就有广阔的内容,也使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范围 更加广泛。功业心和自信心是沟通战国侠士气质和李白诗文气势和力量的基础。 李白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自负,对现实和遭遇的愤怒和抗争, 都使他的诗文具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和“祌崖转石万壑雷”的力量。豪 放飘逸是李白诗歌的风格特征。飘逸者,如香烟,如秋岚,如天外之鹏飞,如海 上之浪翻,无拘无束,舒卷自如,才情豪迈,无迹可求。这是他放浪形骸洒脱任 性个性的显露。其豪放之色则表现在:一是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即适应诗人壮 大奔放、气势磅礴的感情基调,其感情的表达方式是爆发式的,一旦爆发,往往 一气直下,惊涛千里。二是独特的想象方式。即诗人往往“发想无端”,如天上 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三是独特的形象描写手法。即为了表现爆发式的感 情和瞬息万变的想象,倾泻其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后期李白诗作的感情基调则 变为忧郁而愤怒。它不仅贯穿于李白的政治抒情诗,也贯穿于后期其他作品中。 即以饮酒诗而言,前期名篇《襄阳歌》情调轻快,显示出放浪不羁的性格;长安 所作《月下独酌》情调低,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和无法排遣的愁绪;而在以《将 进酒》和《谢朓· 楼饯别》为代表的后期饮酒诗中,却出现了黄河长江一样波涛 翻滚的忧郁和愤怒的情绪。
这种风格也是诗人将古代游侠或飘逸或豪迈的气质融汇进诗作的体现。另外, 尚侠精神反映在诗歌语言方面即呈现出一种奔放、充满激情,任情率真,毫不 经意的特色。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 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 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都给人以奔涌而来、一 泻千里之感。 尚侠思想作为李白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已经完全融合进了诗人的品性和诗歌中, 且对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古代豪侠志士身上具有的许多优秀品质和某种内 在精神被李白汲取后,转化成一种更为深广的内容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并与之 相适应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因此可以认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 内容和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李白形成浪漫主义诗歌特色的一个重要的 影响因素,也其游侠诗中描绘并赞美游侠,自己也有过击剑任侠、轻财好施的任侠 举动,并以此作为广事结交、造就声誉的一种手段,当成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条“终南 捷径”。宋祁的《新唐书》说他“喜纵横术,击剑任侠,轻财重施。” 资料来源亦可能取自李白之口述。不过另一朋友崔宗之言及初遇李白的印象是: “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术”(《赠李十二》),似乎显示李白曾经带剑而行,一副侠 客姿态。可见在与人交往中,李白一直以侠客形象为重,竭力表现自己侠气的一面。 下面着重从其社会交往中看其侠气: 首先,从其交往观看。李白一生交游广阔,上至国君大臣,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交 往,体现了其豪迈和豁达。李白交游的任侠色彩首先体现在他的轻财好施,存交重义。 他从26岁起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靠行侠、干谒等博取名声,以打动有识之士, 获得荐举。李白出身富有家庭,走时身上带了不少钱,这些钱相当一部分后来都被用来 周济朋友。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曾说过:“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 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他又赞美裴长史,“高义重诺, 名飞天京……月费千金,日宴群客”。另外据说他与友吴指南同游于楚,吴指南死,李 白痛哭至于泣血,守候其尸,“猛虎前临,坚守不动”,“殡于湖侧”,数年后又千里 迢迢迁其残骸归乡,“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义因侠而立,侠无义不成,重情重义、 扶危济困正是侠气的典型体现。魏颢的《李翰林集序》甚至记载了李白仗义杀人的行为: “少任侠,手刃数人”。通过这些事件,李白展现了其不同于传统士人的游侠一面,成 为后世传说中的醉侠剑客。
侠客行 李白
侠客行李白引言《侠客行》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创作的一首叙事诗。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笔端飞扬的文字描述了一个侠义者的壮丽传奇。
这个侠客,英勇无畏,心系江湖百姓,他以傲人的武艺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这个世界上展现了真正的侠义精神。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主题、形式和意义等方面对《侠客行》进行分析和解读。
背景《侠客行》是唐代文化的一朵奇葩。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这个时期,历经了玄宗和肃宗时代的断裂和动荡,李白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他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眼光,创作了一系列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了《侠客行》。
主题《侠客行》的主题是侠义精神。
李白通过诗歌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侠客的故事。
这个侠客以他的武艺和侠义行为,保护百姓,恢复正义,成为了民间英雄。
《侠客行》以一个传奇的形式,强调了侠义精神的重要性,并赞美了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
形式《侠客行》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四个字,共有四句。
这种形式简洁明了,表达清晰,特别适合用来叙述故事。
李白通过七言绝句的韵律和节奏,将侠客的故事娓娓道来,给读者带来一种动感和震撼力。
内容解读诗的开头,李白描绘了一个天际浩荡的场景,侠客骑着白马,执着地追逐着黄昏的夕阳。
这种描写方式,一方面展现了侠客的英勇和决心,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留下了一种神秘的感觉。
接着,李白描写了侠客的武艺,他能够行云流水般地出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敌人。
在描写侠客的武艺之余,李白也表达了对侠客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一个百姓的世界,百姓在倾诉侠客的功德和担心侠客的安危。
这种描写方式使得侠客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在百姓们的眼中,侠客是他们的救星和精神寄托,他们为侠客呼喊,祈求他们的安危。
在诗的最后,李白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侠客的孤独和追求。
侠客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与世界格格不入的矛盾感成为了整首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意义《侠客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这首诗通过对侠客的赞美,弘扬了侠义精神,让人们意识到正义和勇气的重要性。
试论儒、道、侠思想对李白个性的影响
这些思想在李白的生活和创作中融为一体,共同塑造了他的独特个性。在研 究李白时,我们不仅要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成就,更要深入探讨这些思想对他的 个性产生的深远影响。只有全面了解李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才能更好地理 解他的诗歌创作和人生历程。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如《将进酒》、 《庐山谣》、《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 也展现了他独特而复杂的思想。本次演示将从李白的政治观、人生观、宗教观和 文学观四个方面探讨其思想的复杂性。
一、政治观
李白的政治观是复杂而矛盾的。他一方面表现出对功名事业的向往,另一方 面又对现实中的政治腐败和权力斗争感到厌倦和无奈。在长安的三年中,他亲身 经历了宫廷的权力斗争,对政治的黑暗面有了深刻的认识。《行路难》、《古风》 等诗作中,他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同时,他的游侠经历也让他对社 会底层人民的苦难有了深切的感受,这种矛盾的政治观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 的体现。
侠思:
侠客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代表着一种任侠尚义、 赴汤蹈火的精神。李白从小就有着浓厚的侠客情结,这种情结在他的诗歌中也有 所表现。
首先,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侠客的赞美和歌颂。他笔下的侠客不仅有武艺 高强的一面,更有重情重义的一面,这种赞美和歌颂反映了李白对侠客精神的崇 敬和向往,如《侠客行》中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总之,林语堂论儒、释、道与中国文化为我们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儒、释、道三家思想,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 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基本内容
体育作为一种广泛普及的活动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体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锻炼和竞技比赛,更深层次的,它还与文 化、哲学、道德等层面密切相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对于体 育精神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启示。
李白最霸气的十首诗侠客行
李白最霸气的十首诗侠客行追求梦想,为自由而战;心仪天下,以犁开新路;勇往直前,立于诗仙之巅,共鉴侠客行——李白的诗篇,脍炙人口。
李白最霸气的十首诗侠客行李白的诗歌格调高洁,气势磅礴,充满着强势的个性。
他的诗歌“歌侠客行”之类,更能激起所有读者强烈的斗志。
以下就是李白最著名、最霸气的十首侠客行歌诗。
1、《蜀道难》这首诗对蜀国祖宗吴王勾践的姓名做出了力与气的描述,威武的气概令人流连忘返。
2、《观沧海》这首诗写出了侠客行路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如同沧海一样波澜壮阔,永不放弃。
3、《凉州古意》这首诗把眷恋故国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侠客们只身一人走遍大漠,却未曾改变对家乡的期许。
4、《折桂令》这首诗赞颂了秦诸侯少康英勇英雄,他是一位视天子如土芥的侠客,勇气可嘉,毅力可佳。
5、《行路难》这首诗把侠客们逆境中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描述的非常到位,勇者的担当尽在不言中。
6、《长干行》这首诗夹杂了恬淡的水乡情怀,也蕴含着侠客们的誓言——去扬名立万,实至名归。
7、《关山月》这首诗把侠客们在关山上行云流水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穿越险阻,破长风雨。
8、《塞下曲》这首诗渲染出侠客们不屈不挠、高昂奋进的勇士气概,塞外月中,星辰如雨。
9、《将进酒》饮酒慰寂寞寻芳心,与侠客一起在共宴中,无可辩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浪漫心灵,释放独特的情怀。
10、《嫦娥衔月》侠客们在追寻美人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月是最漂亮的人,思绪飞远,看好无穷的天地。
李白的“歌侠客行”系列让人们穿越漫漫长路,领略磅礴浩淼的一幕,灌输坚守忠贞,勇闯旷野的精神。
他笔下充满活力的侠客形象,立足高崖,乘风而归,是忠贞不渝的象征。
通过李白的十首侠客行歌,不难发现他的狮子之子精神,真实反映出当时的志士仁人的气概和精神。
浅谈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10神州文学浅谈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秦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委党校摘要: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一颗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明星--诗仙李太白。
在李白的一生中,因为胸中充满了仙气与侠气,并最终体现在他所写的众多诗中,从而使得他的诗也充满了仙、侠精神,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可谓凌轹前贤,后无来者。
文章试图通过对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的分析,来帮助人们对李白的一生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诗仙;李白;仙;侠;精神一、李白诗中的仙精神分析中国道教创始人老子由于名叫李耳,因此被李唐王朝奉为先祖,同时将道教作为了李唐王朝的国教。
在李唐王朝的推动下,以及基于李唐王朝的繁荣强大,使得中国道教的发展拥有了兴盛的社会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自此中国道教迅速达到一个发展高潮。
在此期间,道家思想深刻影响着整个李唐王朝,李白身处那个时代,自然也不例外。
在历代众多著名诗人中,李白大概是受道家思想影响最深的一位诗人。
自古以来,蜀中之地就有着浓郁的仙风道气,其间遍布道教洞天福地。
而李白少年时代就生活于此,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甚至这份影响持续了他一生,但在不同时期对李白的影响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
少年时代的李白被诏长安之前,因为心中还荡漾着较为强烈的功名欲望,之所以崇道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够借此赢得更多声名,这一阶段的李白对于道教的认识无疑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
道家思想最突出的就是自由,启示人们应摆脱世俗束缚、打破思想禁锢,去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不再受到任何的约束。
因此自从他被赐金放还以及流落江南的时候,政治上的失落使得他将道家思想作为了寄托思想,从而对道家思想的态度变得更加虔诚,同时还正式受箓入道,希望能借此排遣因仕途失意而导致的苦闷心理,此时的李白开始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其自我仙人意识开始出现,从而逐渐拥有了飘逸洒脱的气质,形成了狂傲不羁的性格。
李白天真地认为自己其实原本是一个仙人,只是偶遭贬谪而来到人间,并且自己最终还是会以仙人招回的,这一思想在他的诗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侠客行李白赏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侠客行李白赏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侠客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被视为他创作的伟大之作之一。
该诗以英雄形象为主线,描绘了一个侠义风云的故事。
通过李白独特的笔触,诗人塑造了一个豪情激荡、才子佳人、慷慨仗义、驰骋山河的辽阔世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时期,一个充满战乱和政治腐败的时代。
在这个时候,许多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以纠正社会不公,恢复人民安宁为己任。
李白作为其中一员,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个混乱时代的思考和情感。
侠客行以独特的形式展现了李白昂扬奋进的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
在诗中,李白以自己为侠客,行走山野,携剑挥洒,无所畏惧。
他用峻峭的山脉、浩渺的大江以及烈火熊熊的战场作为背景,将英雄形象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
侠客行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正义的追求。
诗中所描绘的英雄形象也让人们对勇敢、正直和无畏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此外,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也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创作才华。
通过对侠客行进行深入的赏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白的思想和情感,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这首诗以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李白创作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李白的背景及其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侠客行对文化的影响和艺术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用于引入文章的主题和背景,概述文章的内容,以及阐述文章的目的。
这部分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兴趣,并给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概览。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展开论述李白的背景介绍和侠客行的主题分析。
其中,李白的背景介绍可以包括他的生平经历、诗歌创作特点等方面的内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和创作背景。
李白诗词中的仙侠精神
李白诗词中的仙侠精神历史的步伐进入唐代,尤其是出现了一代“诗侠”李白,侠文化、侠文学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繁荣。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白诗词中的仙侠精神,欢迎大家阅读!盛唐边塞诗反映将士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边塞诗所表现的是以身许国、热衷于事功的精神,这些同李白的游侠诗是一脉相承的;而山水田园诗,则契合了李白游仙诗中所表达的超凡脱俗出世隐遁的情怀。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杜甫并称“大李杜”。
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其诗歌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游侠”,仙的精神和侠的精神在他诗中均有体现,这同他的个人经历以及盛唐气象是分不开的。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其他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
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在江陵,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李白,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此后李白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
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
论李白诗中的侠客精神
论李白诗中的侠客精神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奔放激昂的笔调。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种鲜明的侠客精神,这种精神融合了豪气、义气和剑侠风骨,展现了李白对人生理想和真实情感的追求。
首先,李白的诗歌中展现了侠客的豪情壮志。
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天地间浩瀚宇宙的敬畏和豪情壮志的渴望。
他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样的诗句展现出了他对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勇气和精神。
他的心胸宽广,不畏艰险,愿意冒险亲身求索,这正是侠客精神的真实写照。
其次,李白的诗歌中表现出了侠客的义气。
他的诗作中经常围绕着对友谊和伙伴关系的表达。
在《将进酒》中,他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样的诗句流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战友的赞颂。
他相信真挚的友谊,推崇伙伴间的扶持和勇敢,这正是侠客精神的体现。
此外,李白的诗歌中还彰显出了剑侠风骨。
他的诗歌充满了剑客的骁勇和侠义。
在《将进酒》中,他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凤凰《绝艳颜》,巫山代表美人还。
”这样的诗句表达了他渴望天鹅般的自由和飞翔的决心。
他崇尚剑术,崇尚剑客的英勇和侠义,体现了侠客精神中对正义和荣誉的追求。
总结起来,李白的诗中蕴含着侠客精神。
他的诗歌展现了侠客的豪情壮志、义气和剑侠风骨。
他挑战极限、渴望自由,追求友情与真挚的情感。
他的诗歌中展现出了对世界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热情。
他的诗歌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真实内心的表达。
正是因为这种侠客精神,使得李白的诗歌能够触动人心,激发人们内心的激情与渴望。
他的诗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侠客精神,在自己的生活中勇敢追求梦想,执着追求正义,与朋友真挚相待,以李白的诗歌为榜样,实践侠客精神,成就自己的人生传奇。
李白侠义的诗
李白侠义的诗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豪放的侠义精神。
1. 《侠客行》
赏析:这是李白最为人所知的以侠客为主题的诗歌之一。
诗中描述了侠客的形象,以及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
2. 《结袜子》
赏析:此诗表达了对古代忠勇之士的敬仰和对忠诚、侠义精神的赞美。
3. 《赠从弟冽》
赏析: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于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弟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4. 《独坐敬亭山》
赏析:虽然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但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孤寂而独立的个性,显示了其不畏权贵的侠义情怀。
5.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赏析:此诗表现了李白热情好客的性格,以及他对朋友间的深情厚谊的珍视。
6. 《夜泊牛渚怀古》
赏析:通过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色,传达出李白对历史人物和英雄事迹的怀念,表现出其豪迈的侠义精神。
7. 《望庐山瀑布》
赏析:这首诗以其磅礴的气势展示了李白壮志凌云的豪情,同时也寄寓了他追求自由、反抗束缚的侠义之心。
8. 《早发白帝城》
赏析:此诗体现了李白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以及他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充分彰显了他的侠义胸怀。
9. 《行路难》
赏析: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侠义精神。
10. 《静夜思》
赏析:尽管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但也透露出李白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意志和勇敢向前的决心,体现了他的侠义品格。
论李白诗中的侠客精神
论李白诗中的侠客精神李白是中国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中展现出了许多侠客精神的特征。
本文将从李白诗中的侠客形象入手,深入探讨其与传统侠客文化之间的联系。
接下来,将分析李白诗作中侠客精神的内涵,并探讨其中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通过一些诗例,展现李白诗中侠客精神的独特之处。
一、李白诗中的侠客形象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塑造侠客形象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中常常描绘出一些拥有豪迈气概、乐观向上,以及对社会不公持有正义感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往往有着清高的品格和胸怀,他们勇敢无畏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对世间万象有着独到的见解。
二、李白诗作中侠客精神的内涵1. 气节和侠义李白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向上的气节和正义感。
他善于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侠客精神中积极向上、勇敢无畏的一面。
他的侠客形象往往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不畏艰难险阻,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2. 忠诚和信义在李白的诗作中,侠客形象常常具备忠诚和信义的特质。
他们对朋友、爱人、故乡和国家都抱有忠诚之心,为了守护自己所珍惜的一切,他们愿意付出一切,并时刻坚守自己的信义。
3. 弘扬正能量李白的诗作中弘扬了许多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正能量。
他通过诗歌,传达出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激励了他们面对困难时不言退缩,敢于冲锋陷阵。
三、李白诗中侠客精神的价值和意义1.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李白的诗作中描绘的侠客形象,承载了中国古代侠客文化的精髓。
通过赞美侠客形象,李白间接传递了对侠客文化的尊崇和传承。
这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2. 唤起社会正能量李白诗中的侠客形象展现出积极正面的品质和行为,可以激励读者追求真理、正义和良知。
这些形象可以唤起社会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发扬侠义精神。
3. 彰显个性和价值观李白诗中的侠客形象有着独具魅力的个性和价值观。
他们坚持自己内心的信念和追求,以独到的眼光和见解审视世界。
李白诗歌中的仙侠情怀与个人价值观
李白诗歌中的仙侠情怀与个人价值观
引言
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而富有想象力的风格闻名,其中既流露出了仙侠情怀,也折射出了他独特的个人价值观。
仙侠情怀在李白诗歌中的体现
1.对于仙境的向往:李白在一些作品中表达了对于天上仙山和神奇景象的向
往,例如《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2.崇尚自然与不拘常规:李白强调自由奔放的个性,在他的诗中描绘了远离
尘世繁华、亲近大自然、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的形象。
3.仙侠英雄主题:李白创作了许多以英雄事迹为主题的长篇叙事诗歌,如
《长恨歌》、《将进酒》等,表达了对于英雄气概和侠义精神的赞颂。
李白诗歌中的个人价值观
1.追求自由与独立:李白的诗歌中反映出他推崇个体追求自由的观念,强调
对于内心真实与独立思考的重视。
2.阳刚心态与豪情壮志:李白诗作中展现了积极向上、无畏困难和豪情壮志
的个人价值观,例如在《登金陵凤凰台》中表达了"愿神州吾宇宙,步广袤而不疆"的抱负。
3.超越尘世桎梏:李白追求超越尘世限制和束缚,以实现灵魂自由,通过文
学创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
结论
通过李白诗歌中仙侠情怀和个人价值观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自由、独立以及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
同时,也透露出他积极拥抱生活、乐观向上的豪情壮志。
他的诗歌既是对于仙侠传说的追溯,也是对于个人追求与价值观的表达。
这些特点使得李白成为了中国诗坛上独具一格的浪漫主义偶像,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有关侠客的诗词
有关侠客的诗词有关侠客的诗词有很多,下面是其中几首较为著名的:1.《游侠儿》- 李白游侠别有情,慷慨吞胡虏。
剑气入风云,行侠仗义尽。
天下为公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为草莽人,亦作楚汉雄。
这首诗歌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个年轻的游侠,他拥有豪气万千的剑气,热爱正义和自由,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而不惜付出一切。
他虽然出身草莽,但是却有着高尚的人格和远大的理想,他的人生准则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往直前,是楚汉时期的一位英雄人物。
2.《侠客行》- 李贺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一位名叫赵客的侠客,他手持银鞍白马,身披飒沓如流星的战衣,以快速准确的攻击和敏锐的反应能力著称。
他在信陵王的宴会上喝酒聊天,谈笑风生,毫不张扬,展现了他的潇洒和风度。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却有着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他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为正义而战,是中国古代侠客的代表之一。
3.《侠客图》- 卢纶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山重叠,水潺潺,春意懒拖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幅侠客图,描绘了洛阳城的变化和侠客的心情。
诗中表达了侠客的孤独和寂寞,他们虽然身在异乡,但是心中却常常想起家乡的花儿和雪景,思念之情无法抑制。
他们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常常感到无助和迷茫,这也是中国古代侠客的一个典型形象。
《浅议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论文提纲】:李白的诗代表了盛唐的社会思想状态,李白用诗的语言向后世人描绘了一个壮美的盛唐河山。
他的思想复杂多元、浪漫执着留给了我们对历史无限的遐想。
李白的成就来源于对诗歌的独特表现力:飘逸浪漫而又不失现实意义诗歌表现内容,独具特色的仙侠精神,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他区别常人的个性风格,能够经得住时代和历史的打磨与挑剔,使他成为诗歌史上集大成的人物,成为当世与后世盛赞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为了清晰地表现出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这条主线,本文从以下的过程进行论述:1、概述李白的生平;2、从家世之谜、诗剑江山、浪游四海、剑影侠踪、谪仙仕途、仙圣结缘、获罪流放、客死当涂等八个方面对李白的生平进行详细;3、从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方面对李白的诗歌成就进行分析;4、分析李白的个性特点;5、参考文献。
从以上几方面的阐述、比较和分析,挖掘出对李白的仙侠精神与他的诗作、他的思想、他的境遇之间的关系,了解李白仙侠精神的形成原因,以便能更透彻地去品味李白自由不羁的个性、鬼斧神工的诗作、豪气万丈的侠气。
【摘要】:本文以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为主线,以李白的生平足迹、诗歌成就和个性特点等几大方面为着眼点展开论题进行论述。
李白深处封建制度鼎盛的时代,深受封建文化和意识的影响,他继承并发扬儒道文学思想中的优秀传统,以儒为进,以道为退矛盾且统一结合的人生观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表现风格。
融会贯通将各种诗体、诗风运用于诗中,不拘泥于格律的束缚而力求意境的深远,使诗歌思想内容突出表现自我情感,围绕着入世与出世这一基本矛盾,塑造了自己诗仙、酒仙、谪仙的飘逸潇洒、傲岸不屈的生动形象。
在诗歌表现内容兼具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特色,以饱满丰富的、激昂强烈的语言来诠释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同情、对黑暗统治的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仙侠、影响、浪漫主义、个性风格【正文】:盛唐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而集其大成,如百川入海,绽放诗歌绚烂光芒的,便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
李白仙、侠精神的成因
李白仙、侠精神的成因盛唐造就了李白,李白也将盛唐的气象描绘绝唱。
游历山川、写尽千秋,李白的这份仙风侠骨,成为后人叹为观止的天人之姿。
但这份仙、侠的精神,却并非李白天生所有,而是当时的环境与李白的人生经历所造就。
这主要源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受巴蜀地域与家庭因素影响1.少年游川,深受熏陶李白所塑造的侠客情怀,与他少年时期游历川中的经历密切相关。
唐神龙初年,李白偷跑到蜀地,一呆就是二十年。
这二十年,蜀中的巴蜀文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间接成就了他诗歌中的侠气。
巴蜀地区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大致范围包括川、渝及其附近地区,自先秦以来,居住于此的人们就直爽豪气、仗义敢言,透露出一种原始而又朴素的行侠仗义的江湖意识。
秦汉以后,中原秦赵燕地豪侠文化盛行,群侠皆起,巴蜀地区在此大环境影响下,以地方豪强为核心也迅速聚拢起居有巴蜀特征的豪侠文化。
这种文化久盛不衰,成为一种深固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烙印。
受这种文化影响下的李白,在行事风格、文学创作中,无不显露出这种侠的豪气。
公元725年,在蜀地已有二十年的李白离开了这片土地,他带着满腔的抱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寻找新的归宿。
来到江陵,李白首先拜见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初见李白,对其评价极高,赞其“仙风道骨,非世所常人之貌”。
后李白继续游历河山,先后踏遍吴、越,洞庭湘江,曾在安陆有过小住。
借游历之名,李白四川结交社会名流,希望得到引荐,实现政治理想抱负。
然而,十年游历,李白却所获了了。
他却不甘心,再度启程北上长安、山西,东至齐鲁,在济宁小住。
这一段时间的李白,其诗作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李白也已成为天下尽知的诗仙。
2.受父亲的行为影响另一个方面,李白诗中所表现出来“侠”,很有可能是受到家庭影响。
据历史资料考证,李白的父亲来到巴西郡青莲乡隐姓埋名,很有可能因任侠杀人,逃避责任。
出于这种角度考虑,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李白会在其作品中大肆讴歌和赞扬这种侠客的行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诗歌的“侠”文化
导语:侠文化代表了民族文化的一支,侠所体现的遵守信诺、重义轻生等都代表了美好的民族性格。
历史的步伐进入唐代,尤其是出现了一代“诗侠”李白,侠文化、侠文学的发展达到了高度繁荣。
唐代是一个渴慕英雄、极富侠文化心理的浪漫时代,在这个时代横空出世了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侠,说他是武侠,他曾常年身佩宝剑,漫游天下,并有过杀人的经历,说他是文侠,他曾创作了大量游侠诗歌,极富侠义情怀和浪漫精神,其追求自由、飘逸洒脱的侠客气质备受世人仰慕,他就是一代“诗侠”李白。
1李白的游侠诗
李白自身的尚侠情结和侠客风骨,再加上的天纵才情、才华横溢,他的游侠思想必然要表现在他的诗歌当中。
据统计,在李白现存940余首诗中,据统计李白“诗中有剑、诗中有侠的,总数不下于百首”⑵,可见其游侠诗创作之丰。
李白的游侠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描写游侠生活和游侠态度。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表现功未成、名未就时任侠行乐的生活状态。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少年子》)叙述少年游冶之事,表现及时行乐放纵不羁的飘逸之态。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
”(《行行游且猎篇》)将游侠与儒生作对比,认为只会讲经诵典的儒生不如游侠活得潇洒,肯定游侠的生活态度。
这些诗表露出了少年人的放纵不拘和玩乐习气,多展现游侠的射猎游冶、斗鸡走马、任酒使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展现和宣泄豪侠之气。
1.2歌颂侠客气质和侠义精神。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义气素霓生。
”(《侠客行》)称赞侠客优雅、洒脱的飘逸气质。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赠友人三首》其二)“与君同急难”一句强调侠客急人之难,重节重义。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表明侠士视情义为第一,而视金钱如粪土。
1.3表现自由精神。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行事我行我素,追求自由。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这两首诗虽与侠没有直接的关联,却反映了一种崇尚自由、不向权贵低头的大侠风范。
李白一向自负轻狂,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向往自由精神的诗歌在他的诗中展现得尤为明显。
2李白的侠客梦
“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
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
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留别广陵诸公》)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从李白的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头戴高冠腰佩雄剑身穿珠袍坐跨骏马的少年侠士,很显然,李白早已把自己看作是一名纵横天下的侠客。
李白好任侠,这是当时代的人们所公认的。
青年时代的他就有过任侠的生活经历。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上韩荆州书》)它是一个真正学过剑术的诗人,并且有过亲手杀人的经历。
李白在其诗中写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杰”(《赠从兄襄阳少府皓》)“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结客少年场行》)李白自称所结交者尽是江湖英雄豪杰,并于闹市之中谈笑杀人。
魏颢也曾这样描述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至于他为何手刃数人而不受法律追究,则可能是由于当时蜀中地区律令松弛的缘故。
李白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在未出蜀之前就满怀豪情,满腔
热诚,渴望建功立业、拜将封相。
他选择入仕的途径也与众不同,他没有走科举的道路,之所以如此,由他的性格判断,可能是对这种循规蹈矩的仕途之路的天生反感,也可能是这条道路难以使他力抵卿相、一举成名,因此他选择的是通过荐举、制举的方式,用王霸之道、纵横之术来游说人主,以期一鸣惊人,从而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然而,李白这种“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到最后也仅仅停留在理想上,后来虽然受到唐玄宗的诏见,颇受玄宗赏识,但也只是因为他的文采出众,授予他的官职也不过是写诗作赋博君王妃子一笑的翰林院学士,这与他致身卿相、封妻荫子的梦想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可以说,李白的任侠精神与他积极用事息息相关,他的侠气与他的政治理想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任侠既激发了他的爱国情怀,又成为实现建功立业的一种手段。
“万里横歌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送羽林陶将军》)希望凭借自己熟读兵书、任侠击剑的本领,累立边功、进爵封侯。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但李白在仕途上总是不如意,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李白本想在乱世中一展雄才,可结果却身陷囹圄,还差点丢了性命。
当在现实中不得志时,李白往往就沉浸于用文字编织的侠客梦中,或自我鼓励,或借以排遣不得志的苦闷,他的任侠情感和侠客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他的一种精神寄托。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两句诗既是李白极度自信的一种写照,也是在自我加勉,在屡受挫折之后仍希图东山再起。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自己的侠气难以得到舒张,抱负尚未实现,食不能咽,心中一片苦闷与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