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帝国与衙门间的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体时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体时间近代史上中国被列强欺凌的例子数不胜数,但被列强联手起来对付的并不多,其中就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典型例子,那么你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体时间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体时间,欢迎大家阅读。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具体时间1900年5月28日–1901年9月7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简介八国联军侵华是指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
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
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
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
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
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联军进犯光绪二十六年三月(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
美国、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朝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
5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亲王爱新觉罗·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
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
5月28日,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日本、俄国、美国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
5月30日至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00多人,陆续由天津乘火车开到北京,进驻东交民巷。
随后,各国继续向中国增兵,各国军舰24艘集结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军达2000余人。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摘要:鸦片战争是由中国的腐败和英国的强盛共同造成的。
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打开像中国这样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使英国打开中国门户后,东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国也相继利用战争或恐吓的方式同中国缔结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庞大市场和原料供应。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都深深受到了列强企业和资本的压制,但是又由于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不仅表现出了斗争的一面,也表现出了妥协性,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创办的不少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不光受到列强压制又受到政府的压榨,更无力走出发展壮大的桎梏。
所以,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经济变成其经济附庸,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贫穷落后。
关键字: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洋务运动资本主义帝国对中国的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却是中英两国共同造成的。
1820年时,中国政治已经腐败不堪,政府公开买官,上到中央大臣,下到知府知县,只要掏钱就能当官;各级政府贪污舞弊之事层出不穷,民怨四起。
而英国方面,1835年,英国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庞大的原料和市场,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来过中国,见证了中国腐朽的统治,认为中国就是个花瓶,只要一敲就会碎落满地。
所以,随着1839年的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数十万军队竟打不过4000英军!而后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个条约使中国的经济自主权开始丧失,门户被迫打开,随后,大批列强蜂拥而至,瓜分中国这个蛋糕。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其他列强也纷纷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1844年,美国公使带着四艘军舰与中国政府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望厦条约》,“利益均沾”使得各列强同中国获得的利益共享;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英法两国同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不光获得了赔款,还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触角伸向了中国统治中心;与此同时,俄国以第二次鸦片战争调停人的身份自居,也和中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把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大败而告终,中国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偿2.3亿两白银,并且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在当地群众和开明官绅协助下,林采取严厉果断措施,迫使英商陆续交出鸦片2万多箱,共计237万多斤。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1840年1月29日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水勇夜袭长沙湾运销鸦片走私船。
2月25日英军向虎门发起攻击,关天培壮烈殉国。
6 月22日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抗战:英军在广州郊区三元里一带的淫掠暴行激起当地乡民的义愤,英军在三元里遭到中国人民痛击,损失惨重。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半封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主要内容: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废除“公行”制度。
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
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
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且危害中国更厉。
是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五口贸易章程:海关税则》)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洪秀全率拜上帝会众两万余人在桂平县金田村正式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颁布军纪五条,标志着气势磅礴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前期:1840——1919屈辱史:现代化探索\鸦片战争1840-1842 新思潮萌发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洋务运动(器物)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戊戌变法(制度)瓜分狂潮19世纪末辛亥革命(制度)八国联军侵华1900 新文化运动(思想)一、战争背景:1、中国自身的衰落:“康乾盛世”过后,清王朝逐渐衰落。
统治者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闭关锁国。
2、欧美国家发展迅速:19世纪前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为了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在全球范围内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它在远东地区主要侵略目标。
中英《南京条约》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协定: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秉公议定则例”《南京条约》的影响:1.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中国开始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性质2.随着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反帝反封建成为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中国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天津条约》增开牛庄、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归属英香港界内;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
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背景①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
“师夷长技以自强”代表人物:中央:奕訢、文祥;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忻担任总理大臣。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⒈性质:它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⒉历史影响:⑴积极方面:①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有利于中国生产技术的进步。
②创办近代企业,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刺激作用,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3 派遣留学生和设立新式学校,有利于培养一批近代实用人才,有利于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4 购买或生产的一批武器装备了清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
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④开启了中国军事、经济、教育近代化。
⑵消极方面: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为“两半社会”的命运。
①由清朝官府举办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管理腐朽,生产效率低下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而不能为国求强;③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能为社会求富;④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利用控制;⑤经营管理腐败。
⒊认识:①改革既需魄力也需毅力。
②改革既要布新更要除旧。
③改革成功必须以国家民族的独立为首要前提,以优越的社会制度为保障。
(中国近代化必须在取得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制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洋务运动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起着促进还是阻碍的作用?我们认为:虽有促进的一面,但主要是阻碍。
洋务运动是围绕着以“求强”为目的的军事方面和以“求富”为目的的经济方面而展开的。
在“求强”的阶段,洋务派以维护封建统治、镇压人民革命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这些军事工业对国民经济毫无裨益,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洋务派举办了一批工矿交通企业。
这些企业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使用机器从事商品生产,在中国土地上出现了一点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力。
但是洋务派之所以创办这些企业,是出于军事工业对原料、燃料和经费的需要。
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已经使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出现,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洋务派在外国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不但“渐知泰西火器之利”,而且发现廉价的棉纺织品,精巧的机器,便捷的轮船以及煤铁之利,是裕财政、浚饷源的捷径,于是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举办了工矿交通企业以“求富”。
中国衙门的组织形态-读《帝国缩影:中国历史上的衙门》
大陆桥视野·2015年第24期 333一、衙门不是科层制组织提到“衙门”,大家知道这是中国古代官府机构的称谓。
虽然衙门组织的组织形式和科层制很相似,都是一个层级体系,也有职务内容的划分,也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中国的衙门组织和这种科层组织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
这种根本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合法性基础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属于不同的权威类型。
科层组织的权威类型是法理权威,而中国衙门组织属于传统权威。
根据韦伯的有关权威类型的论述,有三种权威类型,分别是感召权威、传统权威和法理权威。
法理权威的基础是对所实施规则的合法性、以及被推至权威位置上的人根据这些权威发号施令的权力深信不疑。
其中的法理权威的最大的特点是统治的非人格化,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清楚的论述了这种统治的非人格化特征。
而衙门组织的权威本质上是传统权威。
传统权威的基础是对古老传统及施威者的合法性的牢固信仰。
被统治者对州县长官的权力的认同来自于他们是皇帝的家臣,他们的权力来自皇权的光辉,来自对古老传统及皇权合法性的牢固信仰。
虽然衙门里有着专门化的行政管理机构和职位划分,但仍然只是皇权统治的个人工具。
二、中国衙门的组织形式基层政府是整个国家机器的缩影,具有所有政府机构最普遍的特征。
州县是明清最基层政府机构的统称,明清时期朝廷的一切基本政务都是依靠州县来实施执行的。
明清衙门的结构主要分为州县长官、内衙和外衙。
(一)州县长官明清时期的州县长官的正式官称是“知州”“知县”。
知州县的职权范围十分的宽广,“知县掌一县之政”。
明清时期确立了州县长官的个人专断权力,这和各级官府衙门分散权力、互为牵制的原则恰好相反。
这是因为,其他各级官府衙门都是“治官的官”,把权力分散开来,要他们相互制衡,再有皇权在其中斡旋,最终是各方的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由皇帝掌握各方势力兴衰的关键。
而基层州县长官是“治民的官”,是代表皇权去统治百姓的,由他们总领一切的权力,可以显示皇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1840-1842年间,英国为维护药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而发动的对华侵略战争。
战争历经三个阶段,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以三元里百姓为代表的爱国民众进行了英勇斗争,但最终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等开始受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战争先后在朝鲜半岛、黄海海面、辽东和山东半岛等地进行,中国最终战败,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示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职权总揽了外交及与外国发生干系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各方面事宜。
其权势、地位凌驾于六部之上。
总理衙门设立后,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尽管它不可避免的带有半殖民地色彩,但毕竟标志着中国抛弃传统的外交体制,步入近代意义上的外交行列公车上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因为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应举之人到京称“公车”,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的代称,因此,叫“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众性的爱国行动,它冲破了清政府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干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变法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的标志.百日维新:在维新派的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终于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
诏书明确表示了变法的决心。
这一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戊戌年,历史上被称为戊戌变法;从正式宣布变法开始,到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止,光绪帝发出了100多件维新谕旨,推行新政共计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这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和集中表现。
在此期间,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光绪颁发了数十道推行新政的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文教等各个方面。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心更加膨胀,要求在华划分势力范围,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清政府一方面为应付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日本的侵略,同沙俄结盟;另一方面不得不同帝国主义列强妥协,以维持其腐朽统治。
与此同时,义和团运动兴起,帝国主义联手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把中国彻底推向半殖民地深渊。
本章要求掌握清政府的联俄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角逐、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
清政府的联俄政策和中俄密约一、甲午战争后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形势1、世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正当甲午中日战争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世界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到19世纪末已接近完成。
“帝国主义是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的资本主义,在这个阶段上,垄断组织和财政资本的统治业已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已经开始瓜分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全球领土瓜分完毕。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9页。
)这些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到19世界末叶,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很明显。
随着垄断资本统治的确立,以及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而居于日益重要的地位,帝国主义国家夺取独占殖民地的要求也更为迫切,因为,正如列宁所说,“只有占领殖民地,才能充分保障垄断组织在同竞争者的斗争中战胜各种意外的危险”(《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2-253页)。
同时,这个时期的特点正是世界分割完毕,在资本主义各国的殖民政策之下,地球上“无主的土地”都被占完了;只有那些政治上已不完全独立的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波斯、土耳其,还未被任何一个强国完全征服。
纪录片甲午观后感
纪录片甲午观后感《甲午》是一部由胡劲草导演的纪录片,记录了中日甲午战争,网友们对这部纪录片的评价也是相对不错,一起来看看吧!01我中华称霸世界千年,在几次战争后没落,所谓大清的天国已不复存在,慈禧太后的奢华生活,百姓的疾苦他们是不会领会的,李鸿章纵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摆脱不了灭亡的结局,北洋水师,是亚洲乃至世界级的超级海军力量,但因为闭关锁国,我们对外面一无所知,英国的工业革命早已完成,而我国甚至连最基本的工业品都没有??,一批批学子外出寻找救国之路,万苦千辛只为国,哪怕是用尽最后一颗子弹,挥出最后一拳也绝不投降,致远舰冲向倭寇的时候,慈禧也许正在享受,而皇帝确被囚禁,清之耻辱乃中华之耻辱,为了尊严,只有变为强者02《甲午》真是一部极其用心的纪录片,用最平实,客观的语言从中日两国军事力量对比、武器装备、战士战心、国际舆论、战争准备、国情等各个方面分析甲午之战。
让我大受震撼,忽然感觉甲午之战日本胜利是理所应当,水到渠成的事。
日本为此一战准备了26年,26年的励精图治,26年的不懈奋斗,两代日本精英为此呕心沥血,加上用国运去赌、去博,难道不应该胜利吗?反观中国朝堂之上,除李鸿章等极少数“开眼看世界”的官员能够察觉日本之威胁,其他统治者仍用“天朝上国”的美梦来麻醉自己。
光绪甚至提到“日本蕞尔小国,外强中干”,要北洋舰队给他们点厉害瞧瞧。
朝中清流更是叫嚣得厉害,不把日本这个小邦国看在眼里,满朝绝大多数士大夫没有谁相信中国会战败。
何其愚蠢,何其无知,庙堂之上乃这些人,中国拿什么去和日本争斗。
就连战败之后的反思也从未想到自己,拿李鸿章、慈禧来“背锅”。
中国之败非一人、一舰、一军之败,非武器、弹药、装备之败,实乃愚蠢、无知的统治者带来的必然之败,就像秦魏河西之战。
盲目自大,蔑视他人带来的后果只能是惨痛的失败。
就算北洋海军和日本联合舰队调换军舰结果也许仍不会改变,一个迟暮的老人即使拿着再锋利的宝剑也没用。
说道这里,也许我们也要感谢甲午,感谢八国联军。
初二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二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第1课:鸦片战争(道光帝时)。
时间:1840.6-1842.8。
1、林则徐虎门硝烟:(1)原因:鸦片走私造成中国银荒兵弱,吏治腐败,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影响∶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
(2)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6月3日至25旦,林则徐虎门销烟。
(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1842年8月签订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②割香港岛给英国。
—1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烟片战争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6)为什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7)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3、补充:(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2)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
时间:1856.10-1860.10。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参战国: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3)结果: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出为通商口—2 —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国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中国近代史课件(1840-1919)
辛酉政变 1861年发生的一次清廷内部争权夺利的 政变。通过政变实现了清廷内部的权力再 分配,慈禧与慈安垂帘听政,奕 为议政 王大臣。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既 实现了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借师 助剿),又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知识点
拜上帝会——太平天国起义发动的宗教组织 《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纲领 天京变乱——太平天国起义的转折点 《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的时代特点
九、戊戌维新运动
1、知识点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谭嗣同著《仁学》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猛烈的 抨击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严复与《天演论》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2、重点解析
公车上书
1895年各省在京应试举人在康有为等人的倡导下向清政 府的一次上书活动,上书提出迁都、变法等主张。这是一次 爱国知识分子的请愿运动,标志着维新变法思潮转变为维新 变法运动,扩大了维新派的影响。
4、《海国图志》 由魏源编著的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 史地、科技知识的著作,共100卷。魏源在书 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寻求 抵御西方侵略的道路,具有进步意义。 5、“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所提出的一种思想主张 。在强敌环伺之时,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来抵制西方入侵。这一思想主张反映了先进的中国 人对时代潮流的体认和挽救民族危机的途径,具有 强烈的爱国性和时代进步性。
八、瓜分中国的狂潮
1、知识点 政治贷款 开办工厂 掠夺铁路修筑权 开办银行 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强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胶州湾 旅顺和大连地区 广州湾 新界、威海卫 台湾和澎湖列岛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和新疆 广东、广西、云 南 长江流域,云南、 广东 福建
八年级历史中国屈辱史复习资料
中国屈辱史1.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1842年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直接原因(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影响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签订条约:《南京条约》条约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①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破坏领土主权)②赔偿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粤)、厦门(闽)、福州(闽)、宁波(浙)、上海(沪)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必须和英国协商(破坏关税主权)影响: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年-1860年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签订条约:《北京条约》内容:①开天津为商埠②将九龙半岛南部割让给英国③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④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3.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年-1895年签订条约:《马关条约》内容:①把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②增辟通商口岸(苏州、杭州、沙市、重庆)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④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八国联军侵华时间:1900年-1901年国家: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奥匈帝国)签订条约:《辛丑条约》重要内容: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对列强的活动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屡次战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探索史5.太平天国运动领导阶级:农民阶级洪秀全地点: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历史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入侵者性质: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农民运动结果: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6.洋务运动(自强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口号(主张):“自强”“求富”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性质:一场地主(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内容:①积极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②兴办各种新式民用工业③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④设立总理衙门结果: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影响: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让中国真正富强起来7.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时间:公车上书1895-维新变法1898性质: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重要内容:实行君主立宪失败原因: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8.辛亥革命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湖北武昌性质:一次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成果:①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②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始于秦朝),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告诉人们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9.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口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阶段:前期-民主科学,批判儒家学说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陈独秀)看法: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传承10.五四运动时间:1919年5月4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口号:①誓死力争,还我青岛②内惩国贼,外争国权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成果:①释放了被捕的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11.中共诞生时间:1921年7月23日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条件:①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③组织基础:各地建立了早期的共产党组织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介绍
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介绍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是为了纪念1840年至1842年间发生的著名历史事件,鸦片战争而建立的。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这场战争由中国清朝与英国帝国之间进行,英国军队利用鸦片贸易矛盾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最终清朝政府在战争中失败,签订了《南京条约》。
这场战争不仅导致了中国近代史的转折,也使得中国开始面临各种外来势力的侵略与压迫。
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以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研究者。
公园内有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包括舟山会议旧址、衙门遗址、英法联军登陆纪念广场等,这些遗址都是当时战争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鸦片战争历史的窗口。
舟山会议旧址是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当时的清朝政府在舟山设立了舟山守备使司,用以抵御来犯的敌人。
而鸦片战争爆发后,守备使司成为清军总兵署,英、法、美等国的轮船纷纷来舟山登陆,占领了整个城市。
战争期间,清廷决定在舟山召开大规模的战略会议,以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个会议就是舟山会议,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协商会议。
舟山会议旧址保留了当年会议的场景和相关的历史资料,如鸦片战争历史图片、文字、战争时间轴等。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会议厅,了解到当时清廷与英、法等国的座谈内容和中国史上的战略决策,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沧桑感。
公园内的衙门遗址是另一个重要的景点。
衙门在古代是地方政府的代表,同时也是司法机构和市民活动的中心。
在鸦片战争期间,各国留驻官员就居住在逐渐发展壮大的衙门中。
衙门建筑恢复原貌,大门上还可以看到刻有“沪水关”和“舟山县衙门”的楣联,这是那个时期的实物遗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
公园的英法联军登陆纪念广场是为了纪念英法联军登陆舟山战役而建的。
当年英法联军的战舰在这里登陆,开始了对舟山的占领。
纪念广场上树立了一座青铜塑像,塑像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是对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士兵的致敬,也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纪念。
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
1861年总理衙门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
中国晚清主管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的中央机构。
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
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后,对外交涉事务增多。
次年1月,恭亲王奕 、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奏请在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
经咸丰帝批准,于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3月)成立。
总理衙门由王大臣或军机大臣兼领,并仿军机处体例,设大臣、章京两级职官。
有总理大臣、总理大臣上行走、总理大臣上学习行走、办事大臣。
初设时,奕 、桂良、文祥3人为大臣,此后人数略有增加,从七八人至十多人不等,其中奕 任职时间长达28年之久。
大臣下设总办章京(满汉各两人)、帮办章京(满汉各一人)、章京(满汉各10人)、额外章京(满汉各8人)。
其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堂子胡同49号,原为清大学士赛尚阿的宅邸,于设立的同年改建。
总理衙门的东半部为中国最早的外语教学机构京师同文馆(今北京大学外语学院前身),西半部为各部院大臣与各国使节进行外交活动的场所。
1901年清政府实施宪政改革,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办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举凡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军事、教育、矿务、交通等,无不归该衙门管辖,成为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
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背景: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多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清朝统治者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西方列强不甘心以“外夷”身份同清朝政府打交道,强烈要求清朝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
海军事务衙门的创立
中国军转民74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创立于中法战争之后。
此前,沿海虽组建有若干水师,但全国并没有统一的组织指挥机构。
中法战争后,清廷鉴于海战失利的教训,在创建海军,组建海军中枢机构问题上很快取得共识。
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日,慈禧发布懿旨,声称:“海防善后事宜关系重大,……著派醇亲王奕 总理海军事务,所有沿海水师,悉归节制调遣,并派庆郡王奕劻、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会同办理。
正红旗汉军统领善庆、兵部右侍郎曾纪泽帮同办理。
现当北洋练军伊始,即责成李鸿章专司其事。
其应行创设筹议各事宜,统由该王大臣等详慎规画,拟立章程,奏明次第兴办”。
根据这道任命,醇亲王奕 等一改以往推诿、观望之态,仅用12天即筹划就绪,于九月十七日(1885年10月24日)奏请设立“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同日懿旨允准。
其速度之快,在有清一代的历史上颇属罕见。
从此,中国近代化的海防力量由中央政府直接运筹。
海军衙门的设立不是偶然的。
它首先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矛盾日趋激化的产物。
也是晚清封建统治集团日益感受到西方列强的海上威胁,抵御外侮、加强海防的重大举措。
鸦片战争以来,英、法等列强凭借海上优势,在我东南沿海杀人越货、肆虐横行,不仅使中国人民遭受到巨大灾难,也冲击、动摇着封建统治的基石。
清廷面对有海无防、处处挨打的局面,一改历代备边多在西北的格局,转而重点加强海防建设。
这在慈禧于同治末年到光绪初年多次召见曾国藩、郭嵩焘、曾纪泽等主持洋务官员时得到印证,表示出对洋人要挟的愤懑,声称“此仇何能一日忘记”,主张将练兵、制械、加强海防、徐图自强作为立国“一件大事”,鼓励他们不必顾及反对派的指责,尽心兴办。
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最高统治者对洋务派的信任与倚重,更重要地是反映了清廷国防重点的转移。
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沿海地区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影响
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影响19世纪末,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
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
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正当此时,由山东省开始,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英、法、德、美、日、俄、意、奥以帮助镇压义和团为借口,入侵中国,造成战争。
其直接造成义和团的全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
最终以清廷与包含派兵的八国在内的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为结局。
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罗斯帝国公使就提出镇压。
美利坚合众国、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朝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
5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
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
5月28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大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
5月30日至6月2日,八国的海军陆战队400多人,陆续由天津乘火车开到北京,进驻东交民巷。
5月31日,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要求加强保护。
英、俄、法、美、义、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陆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北京。
随后,各国继续向中国增兵,各国军舰24艘集结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军达2000余人。
6月6日前后,八国联合侵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摘要:鸦片战争是由中国的腐败和英国的强盛共同造成的。
资本主义的发展迫切需要打开像中国这样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使英国打开中国门户后,东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强国也相继利用战争或恐吓的方式同中国缔结不平等条约,从中国获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庞大市场和原料供应。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都深深受到了列强企业和资本的压制,但是又由于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不仅表现出了斗争的一面,也表现出了妥协性,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创办的不少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不光受到列强压制又受到政府的压榨,更无力走出发展壮大的桎梏。
所以,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经济变成其经济附庸,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贫穷落后。
关键字: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洋务运动资本主义帝国对中国的侵略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而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却是中英两国共同造成的。
1820年时,中国政治已经腐败不堪,政府公开买官,上到中央大臣,下到知府知县,只要掏钱就能当官;各级政府贪污舞弊之事层出不穷,民怨四起。
而英国方面,1835年,英国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庞大的原料和市场,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英国公使马戛尔尼来过中国,见证了中国腐朽的统治,认为中国就是个花瓶,只要一敲就会碎落满地。
所以,随着1839年的虎门销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中国数十万军队竟打不过4000英军!而后在南京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个条约使中国的经济自主权开始丧失,门户被迫打开,随后,大批列强蜂拥而至,瓜分中国这个蛋糕。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其他列强也纷纷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1844年,美国公使带着四艘军舰与中国政府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望厦条约》,“利益均沾”使得各列强同中国获得的利益共享;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英法两国同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不光获得了赔款,还使帝国主义列强的触角伸向了中国统治中心;与此同时,俄国以第二次鸦片战争调停人的身份自居,也和中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把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共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大败而告终,中国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偿2.3亿两白银,并且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场帝国与衙门间的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也被一些史学家揶揄为“日本帝国与清朝北洋衙门之间的战争”。
这一点本质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无法系统地组织资源进行现代民族国家的全面战争。
19世纪末的清帝国,在国家行政管理体制上,还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
尽管有表面上的高度中央集权,但随着中国逐渐融入全球体系,地方政府兼有的职能越来越多,甚至包括部分事实上军事和外交职能(如早期的两广总督和后来的直隶总督、两江总督等)。
在这种情况下,到后期地方官员的权力越来越大,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而中央集权则开始衰落,最终演变为后来的军阀割据状态。
而中日甲午战争,也被一些史学家揶揄为“日本帝国与清朝北洋衙门之间的战争”。
这一点本质反映了当时清政府无法系统地组织资源进行现代民族国家的全面战争,多级的权力结构导致战争当中,光绪帝和其周围力量、慈禧太后和其周围力量、李鸿章的北洋系(北洋水师、淮军)以及地方大员们(其他各地的陆海军,如黑龙江边防军或南洋水师)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分散状态,极大地弱化了清朝一方的战争能力。
山东巡抚,能战主帅的转折
而甲午一战涉及的主要战场,是中国的山东、辽宁以及首都北京所在的直隶三省。
其中直隶总督就是李鸿章本人,而另外两地的地方大员,则肩负着统领本地的武装力量,与中央朝廷调配的湘军、淮军一起在陆上抗击日军的任务。
客观来说,当时山东与东北的地方大员,在对外意志上都比较强硬,也都有不错的履历,只是由于方方面面从政治到军事素质的差距,导致他们在战争中同样碌碌无为。
时任山东巡抚的李秉衡(1830-1900),字鉴堂,辽宁庄河人。
1884年中法战争时,李秉衡在广西出任按察使,并主持龙州西运局。
他在前线政绩军功都不错,配合冯子材在凉山击退法军。
湘军元老彭玉麟曾上奏称赞他:“两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
”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李秉衡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光绪二十年(1894)担任安徽巡抚。
甲午战争爆发后,在山东巡抚这个极为重要的前线地方大员选择上,清廷选择了李秉衡这张牌。
而李秉衡也颇得一批“清流”官员的推崇,如吏部文选司郎中延熙、李绍芬等,奏称当时能战的将领为刘永福等人。
能战的主帅为张之洞、李秉衡、唐景嵩,都义切同仇、声威素著。
建议朝廷信任他们,必能奏效且有功绩。
然而在前线防御战略上,李秉衡犯下了历史上诸多反登陆战失败战例同样的错误—误判了敌军的登陆方向。
他忽略了荣成湾一带,而认为日军可能在山东历史上的滨海重地登州登陆。
李秉衡电疏:威海后路“情形均属万紧,惟有就现有兵力,分布各岛口,嘱饬各营昼夜逡巡瞭望,无敢疏虞。
事实上,日军也派出几艘军舰进行佯动作战,进一步迷惑了李秉衡。
“日军浮三舰窥登州,秉衡尽萃精兵于西北,而荣成以戎备寡,为日军所诱而获”。
日军进攻威海卫时,李秉衡也没有有效组织增援,最终让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外国观战记者肯宁咸在论述刘公岛失守的原因时,认为“本省巡抚(李秉衡)既按兵不动”,不“应约发援兵”是重要原因。
虽然山东之败让李秉衡遭到很多非议,不过也有人为他辩护。
河南举人步翔藻奏称:淮军将领克扣兵饷、听闻日军就先自行逃亡溃散。
其败是为非战之罪。
宋庆的军队,以数千之兵支持半年,能守也能战,其未能获胜,是因为孤军无援助。
李秉衡、刘永福也有死战之心,所以其防守的地方,虽日军侵扰,始终无法得逞。
另外有趣的是,德国学者狄德满所著的《华北的暴力和恐慌》一书中,还记载有大刀会的大师兄刘世端被指令到李秉衡的清军中传授刀枪不入之术。
总之,李秉衡是一位对外极为强硬但也守旧的官员,在他的身上,看不到新时代的色彩。
甲午战败之后,李秉衡继续主政山东。
然而他的命运也继续因为外国势力的进入而翻滚。
光绪二十三年(1897),德国因巨野教案而派兵强行进入胶州湾,李秉衡认为“土地不可自我而失”,派兵与其相争,因此被罢黜,担任四川总督,但未到任便因德国压力而被罢免。
然后担任巡阅长江水师大臣。
庚子之变时,在南方李秉衡一度参加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东南互保。
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抵抗外国,先是上奏募兵入卫京师,并在慈禧太后召见时极力主战。
但是现实依然残酷,领军出战的他发现自己的军队在八国联军面前依然不堪一击,其在天津杨村(今武清县)兵溃,退至通州后吞金自尽。
初谥忠节,随后联军将李秉衡列入事变祸首,要求严惩,清政府以李秉衡先死而不予治罪,但下令追夺一切官职并撤销恤典。
盛京将军,满洲战神的无力
与山东相比,盛京将军所辖的辽东地区才是甲午陆战的主战场,由于关外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所以关外地方大员都是由满清宗师担任。
时任盛京将军的是正白旗人裕禄。
裕禄是清末重臣,曾任安徽巡抚、湖广总督、四川总督。
后来一直做到军机大臣和直隶总督。
和李秉衡类似的是,裕禄失脚于庚子之乱,作为直隶总督,他有镇守天津的重任,天津陷落后,裕禄逃至杨村,服毒自杀。
满洲贵族出身的裕禄不能打仗,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清政府急调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入辽取代裕禄。
依克唐阿是满洲镶黄旗人,生于吉林伊通马家屯。
早年从军,他在镇压捻军的战争中崭露头
角。
先后击败捻军首领张洛行于大回村、濉溪口,积勋升至佐领。
同治初年,他在关外平定叛乱有功,赐号法什尚阿巴图鲁(诚勇的意思)。
同治八年(1869),依克唐阿升任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副都统,开始在中俄纷争中立下功劳。
光绪元年(1875),沙俄强行占领住有5000余旗户的中国领土苏中阿地区,依克唐阿亲自带兵拒敌,据理力争,保卫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光绪二年(1876)任黑龙江副都统。
光绪五年(1879),移呼兰,任呼兰副都统。
由于沙俄对议改《伊犁条约》不满,一直在边境挑衅,依克唐阿亲自带兵镇守珲春。
光绪十五年(1889年),擢黑龙江将军。
成为清朝关外三将军之一。
在黑龙江,依克唐阿精心训练了一支边防军(练军),但遗憾的是,这支部队或许从旧时代的眼光来看还不错,但在甲午战中不足以做更多的事。
由于依克唐阿是当时满洲人中不多的擅长征战的将才,清政府将他视为王牌。
毕竟,关外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全部由汉人将领防守关外,对于满洲贵族来说也不太能接受。
但遗憾的是,和其他湘军及淮军的宿将一样,国内战争时期的“名将”,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专家”们,在甲午战场纷纷神话破碎。
依克唐阿也丝毫不例外。
战争爆发后,依克唐阿率领他训练的黑龙江军队3000人驰援辽东,并接替裕禄主持盛京将军的工作。
到9月,清朝已经在朝鲜半岛战败,依克唐阿与提督宋庆组织鸭绿江防线,抵御日军。
10月,防线被日军攻破,靠山一战,依军左翼被日军击溃,右翼统领永山遇伏阵亡,依克唐阿保余军撒退,责令革职以图后起。
随后依克唐阿退往宽甸,驻塞马集一线,同扼守摩天岭的清军聂士成部一起迎击日军。
从个人作战意志来说,依克唐阿无疑远高于当时中方指挥者的平均水平。
他总是身先士卒,且以其骁勇善战而“为敌所畏”,其的骑兵一定程度上给日军造成了威胁。
在日本2013年大河剧《坂上之云》中,有描写陆军遭遇清军骑步一体,陷入苦战的场景,这支清军可能就是依克唐阿所辖的黑龙江边军。
但是,个人的勇战,不足以弥补军队整体军事素质的差距,无论聂士成还是依克唐阿这样在当时中国还算能战的将领,也无力在战场上取得哪怕一个局部的战场胜利。
1895年,日军攻陷海城,辽西危急,依克唐阿会同长顺、宋庆、吴大澄等部5次反攻海城,但5次攻城,均以无功而告终。
作为辽宁地区名义上的最高指挥者,依克唐阿无力阻止日军步步紧逼,最终从陆上被日军攻克当时亚洲第一要塞旅顺,也无法阻止日军朝山海关逼近。
日军在1895年3月先后攻占了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地,清军在辽东辽西战场均彻底失败。
不过相比于李秉衡和裕禄等人,依克唐阿尚比较幸运,他利用余下来一些官宦生涯,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他上疏奏请练兵队、造铁路、制枪炮、开矿山、治团练等事宜。
清廷谕令其“妥筹开办矿政”。
1895年5月皇帝赏赐头品顶戴,补授镶黄汉军都统。
8月他正式成为了盛京将军。
出任盛京将军期间,因盛京地区制钱短缺,依克唐阿向光绪皇帝上奏折,奏请设立奉天机器局,制造银元。
1896年,依克唐阿在沈阳东关外、大东边门内,开工兴建了“奉天机器局”,即如今的沈阳造币厂,开创沈阳近代工业先河。
任内打击贪污,整顿营制、厘税,一年间增饷银数十万两,他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逝世,谥诚勇,予建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