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1 需在厂区范围内进行临时动火、焊割作业的单位或部门,必须在动火前指定动火人,填写《动火申请表》,记录动火地点、时间、动火人和动火内容等,并将动火作业人员相关证件复印存于企管部组,并经审批人员批核后方可开始作业。
2 动火场地如在生产线上,必须知会该工序的当班主管/领班,并由动火人认真填写防火安全措施检查清单,清除动火部位的易燃可燃物,配备灭火器,动火作业现场(三级除外)有监护人员后方可开始动火作业。
3 焊接和切割(简称焊割)属于明火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从事烧焊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培训后发放的焊工证,方可上岗烧焊。
4 动火场所应有明显的标志,悬挂维修进行中、高空坠物等的安全提示标识。
5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安全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6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染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采取防火花溅落措施,避免引起火灾事故,措施不落实不能动火作业。
7 安全员、安全管理员应在动火期间进行现场监督时,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命令动火人停止作业,并连同动火人对现场、动火设备进行重新检查,确定安全后才可继续作业。
8 动火现场负责人和动火工序负责人应对动火现场进行巡查,核查动火现场的防火措施是否有效到位,并跟进动火作业的进度,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向上一级部门报告。
9需进行动火的机器或装置,在容易移动的情况下应搬运到厂房外厂区非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
无法移动或移动困难的,检查符合动火安全作业条件并经批准后,可在原地进行动火作业。
10 如动火的地点涉及高温、高压设备或在油气挥发和聚集场所,确定有动火必要的,必须停机处理,待机器温度恢复常温和油气散发完毕,并在知会了该工序经理后,安委会核检后方可开始动火。
11一级动火作业必须有安委会相关人员到场监督,二级以上动火时必须由安全员配备灭火器材作为现场戒备人员,发现火灾危险及时扑救。
动火作业规范
动火作业规范动火作业是指在生产、工程建设、维修、维护等活动中,采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作业。
由于动火作业设备和操作人员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规范,否则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因此,管理者必须对动火作业进行规范,确保安全生产。
一、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详细而细致的准备工作,以避免因工作错误导致意外事故。
首先,必须制定动火作业方案,确认动火作业前的条件和环境是否允许进行动火作业。
其次,必须检查动火作业设备和器材是否符合要求,如:防爆门、防爆灯、防爆开关,等等。
同时,必须完成动火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如撤离现场、测试电缆和工具的接地装置、确认用火设备是否安全可靠、清除易燃和易爆物品等。
二、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为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首先,必须指定专职人员担任动火作业的技术负责人,并负责制定动火作业计划和验收作业现场及设备的安全性。
其次,必须对动火作业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
同时,对动火作业进一步细分,如果需要进行的动火作业只是简单的人员操作,则只需要前往现场指导;如果是相对复杂的操作,则需要一位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操作进行实时监控。
最后,作业结束后应及时对工作票进行记录,做好资料归档,以备不时之需。
三、人员安全教育除了制定具体的动火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外,还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首先,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其次,必须制定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规范和约束,控制操作人员的人为失误。
最后,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所从事的动火作业。
四、安全保障除了进行安全控制和人员培训外,还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保障。
首先,必须在现场设置防爆按扭、紧急停止按钮、防爆灯和远程控制器等设备,以便在危险情况下能够立刻停止动火作业的进行。
其次,必须进行现场安全监测,如氧气浓度、瓦斯浓度和温度等指标。
最后,必须在应急方案中详细规定,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什么样的应急处理措施,如紧急撤离、报警及现场扑灭等。
动火作业安全规程
动火作业安全规程为确保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预防火灾和事故的发生,制定和遵守一套严格的动火作业安全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动火作业安全规程的参考,以便员工能够有系统地了解动火作业的相关规定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动火作业概述1.1 动火作业是指在设备、管道或其他设施内部或周围采取明火或火花等形式进行的维修、安装、清洁、焊接、切割等工作。
1.2 动火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进行,且必须在明确的工作区域进行。
二、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2.1 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分析,确保工作区域内没有火源、易燃物质和危险品。
2.2 动火作业前必须将易燃物质和危险品从工作区域移除,或者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使其远离火源。
2.3 动火作业前必须确保相关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完好性,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2.4 动火作业前必须明确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和相应的应对措施,并组织员工进行适当的培训。
三、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3.1 员工必须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设备,如防火服、防护面具、防火手套等。
3.2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隔离带,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3.3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保持无阻塞状态。
3.4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
3.5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引发火灾或事故。
四、动火作业的操作规范4.1 动火作业前必须仔细检查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4.2 动火作业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进行,不得擅自修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4.3 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焊接、切割等作业规程,确保操作安全。
4.4 动火作业时必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领导。
五、动火作业后的安全处理5.1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现场清理,确保没有留下易燃物质和危险品。
5.2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设备和工具的彻底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完好性。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范一、引言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或者产生高温、火花、火焰等火源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
为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性,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并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范适用于所有进行动火作业的场所和人员。
动火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切割、烘烤、点燃等。
三、准备工作1. 动火前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须进行妥善处理。
2. 确保动火作业区域周围没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
3. 准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和安全防护装备,如灭火器、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
四、动火操作规范1. 动火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未经培训的人员严禁进行动火作业。
2. 执行动火作业前,应先进行火源试点。
试点过程中要观察是否有可燃气体或易燃物质,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3.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控火源,确保火源稳定且不产生危险。
4. 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做好防火措施,如用防火屏障、防火帘等隔离可燃物。
5. 严禁在燃气、油气管道附近进行动火作业,以免引发爆炸事故。
6. 动火作业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相关设备和阀门,彻底消除隐患。
五、应急处置1. 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或火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包括报警、撤离、灭火等。
2. 发生火灾时,应按照火灾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六、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在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周围进行动火作业,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2.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工作安全。
3. 动火作业过程中,严禁吸烟,以免引发火灾。
4. 动火作业结束后,应留人监控一段时间,确保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现场。
七、总结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动火作业的安全至关重要。
所有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都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严禁违规行为的发生。
只有确保安全,才能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一、目的:为确保工作人员进行动火作业时,其事先必须作妥一切安全处理、防护及提高作业时的危险意识以达零灾害之目标。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工厂区内的动火作业,不适用固定动火区域和固定用火作业。
二、定义:1、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
2、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跨部门动火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3、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主要是指防爆区动火(不包括特殊动火作业项目)。
4、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指非防爆区动火。
5、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三、动火作业安全要求:1、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须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和“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2、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本规范第13条“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规定执行。
3、凡处于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距用火点15 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4、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本规范不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易燃易爆场所3、动火作业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动火作业。
遇节、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4、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米内及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暴晒。
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5、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10m。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体积百分数);爆炸下限小于4%,被测浓度应不大于% 6、职责要求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
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他工作。
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动火作业安全守则
动火作业安全守则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或生成火焰的设备进行的作业。
由于动火作业涉及火源,可能存在着操作不慎引发火灾和安全事故的风险。
为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制定并遵守动火作业安全守则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动火前准备、动火操作、动火后整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动火作业的安全守则。
一、动火前准备:1.明确工作任务: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明确作业的任务和范围,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2.评估风险:对动火作业区域进行综合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
3.完善动火许可证:在严格遵守规程的前提下,申请并获得动火许可证,并严格按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作业。
4.清理作业区域: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杂物存在。
二、动火操作:1.着装要求: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穿着符合要求的防护服和劳动保护具,并戴上安全帽等必要的安全设备。
2.设立警戒线: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在作业区域周围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3.确保通风良好: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确保作业区域有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产生过多的烟尘和有害气体。
4.正确使用堵塞物: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堵塞物将火源与周围易燃材料有效隔离。
5.有效控制火源: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保持火源处于可见范围内,并采取措施防止火源扩散和误伤他人。
三、动火后整理:1.熄灭火源:在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熄灭火源,并确保火源已完全熄灭。
2.清理作业区域:在作业完成后,必须清理作业区域,将产生的垃圾和残留物清除干净。
3.恢复通风:在作业完成后,如果关闭了通风设备,必须及时恢复通风,以排除烟尘和有害气体。
4.封存作业设备:在作业完成后,必须封存动火设备,防止火源再次被不慎使用。
5.定期检查:对于常规性的动火作业,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动火设备和防护设施的完好无损。
四、其他安全事项:1.禁止吸烟:在进行动火作业时,严禁在作业区域内吸烟,以防止引燃可燃物。
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文
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文一、引言动火作业是指在工程施工、维修、拆解、清理等过程中所进行的火焰、电火花等具有火灾或者爆炸隐患的作业活动。
由于动火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规范,对动火作业进行规范管理。
本文将从动火前准备、动火操作、动火后整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
二、动火前准备1. 动火计划编制: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动火计划,明确动火部位、动火时间、动火方式、动火费用等相关内容。
动火计划应当经过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审批,并向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进行通知。
2. 动火人员安排:动火作业需要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同时还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专门负责安全监控的人员。
所有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安全培训,理解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并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
3. 动火设备准备:动火作业需要使用专门的动火设备,包括火焰喷枪、气瓶、消防器材等。
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动火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和安全可靠性。
4. 动火环境检查: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动火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周围环境是否有易燃物质等。
如果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5. 安全防护设施准备: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火毯、防火板、防火器材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动火区域的警示标志,并向周围的人员进行警示和排除。
三、动火操作1. 个人防护措施:进行动火操作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耐火服、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动火作业时,严禁穿戴易燃服装和鞋子,严禁携带易燃物品。
2. 动火操作规范: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动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严禁擅自改变动火器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范围。
动火作业规范
动火作业规范动火作业是指在生产、使用或维修过程中进行的明火、高温、电热作业,如焊割、切割、烧烤、电焊、填焊、动力装置点火等。
动火作业的参与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作业规范,以确保工作安全和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动火作业规范的要点:一、作业前准备1.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勘察和安全评估,确定作业地点的可燃物、易燃物,以及周围环境的风向和风速等。
2.对于室内作业,要检查是否有防火设施和灭火器材,并保持室内通风。
3.作业前必须配备专门的动火作业人员,确保其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应的证书。
4.作业前必须准备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阻挡、防火毯、灭火器材等。
二、安全操作1.动火作业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的人员进行,并在作业现场指定一名专门负责监督的人员。
2.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戴上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火手套、焊帽等。
3.动火作业必须在安全距离范围内进行,保持周围环境干净整洁,防止引火源和可燃物的接触。
4.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聚集引发火灾和爆炸。
5.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警示周围人员注意,并采取必要的封控措施,确保作业区域安全。
三、灭火措施1.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将其放置在易燃物、可燃物附近,以备火灾发生时迅速使用。
2.动火作业现场必须保持一个疏散通道,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人员能够迅速撤离。
3.动火作业进行期间,必须保持专人值班监控并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四、作业后清理1.作业结束后,必须关闭和拆除动火设备,并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潜在的火灾隐患。
2.必须将动火设备和工具妥善清理,尽量减少残留物的存在,以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
3.作业地点必须重新设置防火设施,并清理作业现场的杂物和可燃物。
五、应急处置1.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通知相关人员迅速撤离,并报警求助。
2.必须按照火灾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行动,合理使用灭火器材,争取将火灾控制在最短时间内扑灭。
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
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动火作业是指使用明火或高温设备进行施工、维修、加工等操作。
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分析和说明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
1. 动火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动火作业,如果可以避免使用明火或高温设备,则应尽量采取其他安全的操作方式。
其次,要对作业区域进行彻底的安全检查,清除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还要准备好必要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灭火器、防火衣等。
2. 动火作业时的个人防护在进行动火作业时,人员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首先,要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包括防火靴、防火手套、防火眼镜等。
其次,要佩戴好防护头盔,以保护头部安全。
还要戴好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3. 安全使用明火和高温设备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注意安全使用明火和高温设备。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明火和高温设备,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其次,要正确点火和熄火,避免产生火花或火焰,防止火灾的发生。
还要保持明火和高温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意外。
4. 灭火和应急处置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随时做好灭火和应急处置准备。
首先,要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
其次,要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和适用范围,确保选择正确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还要制定好应急撤离计划,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撤离作业区域,保证人员的安全。
总之,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范对于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在使用明火和高温设备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火灾的发生。
同时,要具备灭火和应急处置的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
只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才能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安全规程(3篇)
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安全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区域动火作业的安全,保护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安全规程。
第二条动火作业是指在生产区域进行的热工作、焊接操作等产生明火或高温的作业。
第三条动火作业必须依照本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严禁违反规程操作。
第四条动火作业的责任主体为生产区域所属单位,负责制定与动火作业相关的安全制度和规程。
第五条动火作业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动火证,否则不得进行。
第二章动火作业的准备工作第六条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明确动火作业的性质和具体要求。
(二)编制详细的动火作业方案。
(三)提供必要的动火设备和防护用具,并进行检查和试验。
(四)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五)与相关单位进行联络和协调,确保动火作业不会对周围环境和设备造成危险。
第七条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动火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严禁存在可燃物和危险源。
第八条动火作业前,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确保现场的消防设备齐全,消防通道畅通。
第九条动火作业前,必须关闭相应的设备和管道,切断相关的电源和气源。
第十条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动火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健康,不得饮酒。
第十一条动火作业的负责人必须确保工作人员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范的动火设备。
第三章动火作业的进行第十二条动火作业必须按照动火方案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违规操作。
第十三条动火作业必须由具备相应证书的人员进行,严禁无证人员进行动火作业。
第十四条动火作业时必须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周围的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十五条动火作业必须随时注意火源,并保持现场的通风。
第十六条动火作业时必须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并加强消防监控。
第十七条动火作业现场的可燃物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严禁存放易燃物品。
第十八条动火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火焰的安全和控制。
第四章动火作业的结束第十九条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彻底消除火源,并进行消防处理。
第二十条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将动火现场进行清理,并将相应的设备归位。
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是指用明火或高温加热设备进行作业时的安全操作规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1.动火作业前需要进行动火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编制相应的安全操作方案。
2.动火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清理可燃易燃物,确保没有火源接触。
3.动火现场必须设置明确的警示标志,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
4.动火现场必须提供足够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具和合适的消防设备。
5.动火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操作证书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6.动火作业人员要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鞋等。
7.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周围环境的检查,确保周围没有可燃易燃物,设备及管线无泄漏。
8.动火现场必须设置专人监督和管理,确保作业期间的安全。
9.在作业期间,动火现场应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火源以及其他安全隐患。
10.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确认火源已经完全熄灭,设备已经停止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动火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必须由特定的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操作,并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执行。
任何违反规范的操作都可能引发火灾和安全事故,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动火作业必须在负责任的态度下进行,确保人员安全和作业顺利。
完整word版)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完整word版)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并制定动火方案;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监护,周围必须设置防火警戒线;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进行演练;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通风处理,确保空气流通;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安全。
5.2特殊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更为严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动火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动火方案,并报批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监护,周围必须设置更为严格的防火警戒线;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进行演练;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空气质量监测,确保安全;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安全。
6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6.1动火分析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动火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动火作业现场的环境分析,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动火作业现场的风险分析,包括火灾、爆炸等风险;动火作业现场的应急措施分析。
6.2动火合格标准动火作业必须符合以下合格标准: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并制定详细的动火方案;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监护,周围必须设置防火警戒线;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进行演练;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通风处理,确保空气流通;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安全。
7职责要求及《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7.1职责要求化学品生产单位必须明确动火作业的职责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动火作业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动火作业负责人必须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动火作业负责人必须制定详细的动火方案,并报批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监护,周围必须设置防火警戒线;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进行演练;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通风处理,确保空气流通;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安全。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动火作业是指采用明火或者明火加热的方式对物体进行加热、烧制、切割、焊接等作业的行为。
由于动火作业涉及到明火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动火作业时需要严格遵守动火作业安全规范,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一,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需要提前制定动火作业方案,明确作业内容、作业区域、作业人员等信息。
2. 检查动火设备、工具和防护设备的完好性,确保使用前无损坏。
3. 在动火作业区域设置明确的警示标志,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
第二,动火作业期间的安全措施1. 动火作业期间,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设备,并确保操作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2.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周围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应及时清除。
3. 动火作业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时排除。
4. 动火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禁止堆放杂物,以防止火灾的蔓延。
5. 动火作业期间,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劳保用品,如防火服、防火鞋等。
6. 禁止在动火作业现场吸烟或者使用明火点燃火种。
第三,动火作业后的安全处理1. 动火作业结束后,应及时熄灭明火,并确保作业区域无残留火源。
2. 检查作业区域是否存在热源,如有需要及时降温。
3. 清理作业现场,将作业用具和设备放置到指定的存放地点。
4. 停止使用的动火设备和工具应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5. 对于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进行上报和记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动火作业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作业,不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很容易导致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发生。
因此,保障动火作业的安全需要每个从事动火作业的人员都要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动火作业安全规范,保障自身的安全以及周围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最后,建议在进行动火作业前,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紧急处置措施,提高防范火灾的能力。
同时,工作单位应定期开展动火作业安全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是指在有火源、火焰、高温或者产生火花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由于动火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遵守一些安全规范,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
1. 事先制定详细的动火计划:在进行任何动火作业之前,需制定详细的动火计划,包括动火人员的安排、所需的设备和工具、防火设施的检查与准备等。
2. 保持作业区域的清洁和整齐:在动火作业过程中,要保持作业区域清洁和整齐,尽量减少易燃物品的堆放,防止火源周围发生火灾。
3. 确保足够的通风:动火作业时,要保证作业区域内有足够的通风,以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排出。
4.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在动火作业现场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器材等,以应对突发火灾。
5. 正确使用阻燃材料:在进行动火作业时,需要使用阻燃材料进行防护,例如使用阻燃覆盖物和阻燃布。
6. 周围隔离和警示标识:在动火作业现场的周围要设置隔离区域,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防止他人接近作业区域。
7. 定期检查和维护火源设备:动火作业前要对火源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8.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动火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超过规定的安全限制和标准。
9. 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在进行大型动火作业时,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以获得必要的协助和支持,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
10. 做好事后处理工作:动火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动火现场,检查是否有余火,确认现场安全后方可撤离。
这些安全规范是保障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执行人员应严格遵守和执行,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动火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或工艺设备中使用明火、电弧、高温工具等作业方式的工作,此类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以下是针对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共1000字:一、动火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动火作业人员的身份和资质:动火作业必须由经过相关培训且持证上岗的人员进行,不得轻易委派无经验或无相关证书的人员进行操作。
2. 准备消防器材:在动火作业现场准备足够的灭火器、灭火器具及水源等应急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
3. 检查动火作业场所:动火作业前需要详细检查作业区域周围的环境,确保未发现可燃物、易燃物或有爆炸危险的物品,如有发现应立即清除。
4. 通知相关人员:在动火作业前,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告知作业时间和地点,并进行必要的封控措施,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二、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 确定动火范围:动火作业时需明确划定动火范围,确保火源仅限于作业区域内,禁止将火源扩散到其他区域。
2. 进行火源监控:在动火作业期间,应专人负责对火源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火势受控。
3. 采取防火措施:动火作业现场应按照规定布置防火隔离带和防护屏障,禁止可燃物与火源直接接触,确保火势不会蔓延。
4.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动火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手套、安全帽等,确保自身安全。
5. 加强通风换气:动火作业期间,应保持作业区域的良好通风,并定期检查排风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不良排风装置。
6. 禁止易燃物储存:在动火作业现场周围禁止储存易燃物,以免引发火灾事故。
7. 停电、停用设备:在动火作业前,应停电和停用与动火无关的设备,以防止电弧或电火花引发火灾。
8. 设置警戒标志:动火作业区域周围应设置醒目的警戒标志,警示周围人员注意安全距离,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三、动火作业后的安全清理1. 灭火检查:动火作业结束后,应对火源进行彻底灭火,并仔细检查周围是否有余火,确保火势完全扑灭。
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
动火作业的安全规范什么是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临时作业。
如电焊、气焊、气喷、电钻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走作业。
动火作业等级划分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3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前准备1风险评估申请动火作业前,作业单位应针对动火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人员资质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2系统隔离(1)动火施工区域应设置警戒,严禁与动火作业无关人员或车辆进入动火区域,必要时动火现场应配备消防车及医疗救护设备和器材。
(2)与动火点相连的管线应进行可靠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
动火前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盲板或断开,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
(3)与动火点直接相连的阀门应上锁挂牌,动火作业区域内的设备、设施须由生产单位人员操作。
(4)储存氧气的容器、管道、设备应与动火点隔绝(加盲板),动火前应置换,保证系统氧含量不大于23.5%(体积分数)。
(5)距离动火点30m内不准有液态烃或低闪点油品泄漏;半径15m内不准有其他可燃物泄漏和暴露;距动火点15m内所有的漏斗、排水口、各类井口中、排气管、管道、地沟等应封严盖实。
3可燃气体检测(1)动火前气体检测时间距动火时间不应超过30min。
安全措施或安全工作方案中应规定动火过程中的气体检测时间和频次。
(2)动火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或动火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其他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浓度应小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大于的10%(LEL)。
使用色谱分析等分析手段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体积分数)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5%;当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0.2%(体积分数)。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15157
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禁火区的动火作业.本规范不适用于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2。
1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2。
2易燃易爆场所3、动火作业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动火作业.3.4遇节、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4、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4.1.11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米内及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4.1。
12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暴晒.4.1.13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5、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5.2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10m。
5.3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min。
5.5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
5%(体积百分数);爆炸下限小于4%,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
2%6、职责要求6。
3监火人6.3.1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6。
3.2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他工作。
6。
3.3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6。
3。
4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1 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职责要求及《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3 引用标准
AQ 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
4 术语和定义
4.1 动火作业
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4.2 易燃易爆场所
指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50016 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5 动火作业分级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
5.1 特殊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5.2 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5.3 二级动火作业
5.3.1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5.3.2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
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5.4 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6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6.1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
6.1.1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进入受限
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须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和《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
6.1.2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监火人不得脱离岗位,不得兼任其它工作。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6.1.3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处于GB50016 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6.2 规定执行。
6.1.4 凡处于GB 50016 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动火作业,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距用火点15 m 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并且要有专人看护,发现隐情,要立即处置和汇报有关负责人。
6.1.5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6.1.6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 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 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 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6.1.7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
6.1.8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6.1.9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6.2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
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6.1 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6.2.1 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6.2.2 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6.2.3 动火作业前,应落实动火作业前的安全设施及相关措施,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6.2.4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便使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7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7.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 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
7.2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10 m。
7.3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
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
7.4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7.5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8 职责要求
8.1 动火作业负责人
8.1.1 负责办理《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8.1.2 应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8.1.3 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8.2 动火人
8.2.1 应参与对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作业前接受培训,动火人必须持证上岗。
8.2.2 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8.2.3 应确认动火地点和时间。
8.2.4 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不得进行动火作业。
8.2.5 应随身携带《作业证》。
8.3 监火人
8.3.1 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并协助作业人员有序撤离作业现场。
8.3.2 应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
8.3.3 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8.3.4 在动火作业完成后,应会同有关人员清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8.4 动火部位负责人
8.4.1 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
8.4.2 检查、确认《作业证》审批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证》应及时制止动火作业。
8.4.3 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并迅速组织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8.5 动火分析人
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负责。
应根据动火点所在车间的要求,到现场取样分析,在《作业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
不得用合格等字样代替分析数据。
8.6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
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对自己的批准签字负责。
8.6.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8.6.2 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9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9.1 《作业证》的区分
特殊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的《作业证》应以明显标记加以区分。
《作业证》的格式见附录A。
9.2 《作业证》的办理和使用要求
9.2.1 办证人须按《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根据动火等级,按9.3 条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办理。
9.2.2 办理好《作业证》后,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批准开始作业。
9.2.3 《作业证》实行一个动火点、一张动火证的动火作业管理。
9.2.4 《作业证》不得随意涂改和转让,不得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9.2.5 《作业证》一式三联,二级动火由审批人、动火人和动火点所在车间操作岗位各持一份存查;一级和特殊动火《作业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负责人、动火人和主管安全部门各持一份存查;《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1 年。
9.3 《作业证》的审批
9.3.1 特殊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审批。
9.3.2 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审批。
9.3.3 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车间主管负责人审批。
9.4 《作业证》的有效期限
9.4.1 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8 h。
9.4.2 二级动火作业的《作业证》有效期不超过72h,每日动火前应进行动火分析。
9.4.3 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附录 A
表A.1 动火安全作业证
编号:
动火安全作业证背面的安全措施。